浅析《大学》德育思想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学》德育思想目标

作者:曹雪莹

来源:《世纪桥》2014年第05期

摘要:《大学》所指出的道德修养方法并不是一种表面文章,而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根本的修养方法,它要求做人必须内外兼修,表里如一,达到一种“内圣外王”的境界。《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成为大学之道的三大纲领,即《大学》德育思想的目标。在三目标中,“明明德”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也是“亲民”和“止于至善”的前提和基础。“亲民”只把“明明德”落实在行动之中,是在践履个人修身所获得的“明德”;“至于至善”则是把“明德”观念运用于“亲民”实践中,直到完美的道德境界。可见,太学之道三大纲领合起来便成为一贯之道。

关键词:《大学》;德育目标;启示

一、《大学》德育思想目标

(一)初级目标——明明德

何为“明德”?正如蔡方鹿所说,“《大学》的八条目是以明明德为宗旨,明明德即使三纲领的核心,又是八条目的,因此可以说《大学》的根本在于明明德。”

作为《大学》德育思想的初级目标,“在明明德”中的“在”就是在于,也就是目的之在于。这里的第一个“明”字作动词,也就是必须去弄明白,这个弄明白并不是指研究,而是指修正自己的心身行为。第二个“明”字作名词,就是内心彻底的明了。佛家说“内明”就是得道了。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正自己多生累劫以来的虚妄习性而恢复了原有的先天本性,此时就能彻知万法之源,就能参天地之化育,自心不懂而一切皆明明了了。“德”就是得道后从内心里自然流溢出来的大德行,也就是《道德经》中所说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上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其目的就在于弄明白且达到内心彻底明了的精神境界而从内心里自然流溢出来无为而无以为的大德行。“明德”可以理解为一个名词,即“美好的德行”。“明明德”就是修明、彰显自己与生俱来的“明德”。王阳明先生把它称之为“良知”。其实就是我们现代人常说的“凭良心”,凭良心修持自己的德行,用以施行德政,并且受到明显的效果,便称为“明明德”。

在西方,良心(conscience)指违反义务时所产生的痛苦感觉,或者用以当做判断行为善恶的原则。但对炎黄子孙来说,人的良心,表现为恻隐、羞恶、恭敬的心情。把这些感情向外扩充,就能明白什么叫做良心。笔者认为,倘若没有良心,则法律、舆论、宗教等功能,永远是外在的力量,顶多产生威胁、恐吓的作用,无法转变为自律的良心。道德必须来自良心,否则只是一种习惯,很容易为外界的诱惑所改变,后果非常可怕。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事实上,满足欲望的驱动力,也是我们求上进的积极力量。我们不可能断除所有的欲望,否则和植物人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们也不可能纵欲,谁都知道欲望并无穷尽,一旦放纵,永远没完

没了,结果是十分可怕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合理节制自己的欲望,那就非得凭良心不可,因为只有自己才做得到止欲修行的功夫。我们不要忘记,良心是十分自由的。我们要凭良心,良心就立即出现。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么仁德就来了。一念为仁,仁德和仁政礼记可以展现。《论语颜渊篇》指出:“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意思是倘若你要作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那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怎么会是别人能决定的?《论语卫灵公篇》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译为人德能够弘扬道德,不是道德弘扬人德。

(二)中期目标——亲民

“在亲民”,就是无私的爱,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慈悲心。民,就是民人,也就是所有的人。“在亲民”这句话直解是,其宗旨就在于以慈悲心爱护所有人。朱子所定的版本,传文里的第二章,名为“释新民”。把“亲民”改为“新民”,认为君子“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己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这种说法,应该是避开政治,德政而偏重道德德行的方式,或许在当时有其不得已的苦衷,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把新民改回来,恢复“亲民”。因为亲民原本就应该日新又新,与时俱进,才能符合时代的潮流,满足百姓的需求。但是亲民的本质,具有教化的作用,不能为了讨好百姓,而违背了基本原则。这是现代民主以选民为决胜工具,所难以避免的灾祸,我们必须全力加以防止。百姓事不能讨好的,倘若讨好成刁民,社会将更加不得安宁。何况一样米养百样人,社会上各种人都有,讨好了这一部分民众,另一部分也不一定满意。《论语·里仁篇》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够公正地喜爱人,也能够公正地厌恶人。实施仁政,不可能全体民众都叫好。真正的仁者,应该是好人会支持叫好,而坏人反而会批评反对。否则成为滥好人,就是大家都厌恶的乡愿,根本没有是非。

一般来说,西方人比较不善变,可以放心地求新求变。我们有《易经》,自古以来就很善变。说中华民族喜欢自作主张,擅自改变,又十分机灵,随时可以说出一大堆理由,作为替自己辩护的言词,以强调其正当性,应该是相当普遍的事实。现代人往往站在西方的标准,认为这样不好,要向西方学习。实际上,现代环境愈变愈快,“应变力”已经是现代人所必备的生活能力之一。只要能够“持经达变”——有原则地应变,而不是没有原则地乱变,就应该是值得鼓励、受到大家欢迎的表现。

太学之道,以亲民为核心,先求自己凭良心,还要随时体察民情,配合各种变数,做出合理的调整。百姓的判断力并不高明,辨别是非、善恶、对错的能力也不见得高强。但是,人人心中有一把尺,称为“心中有数”,所以“公道自在人心”,就成为从政者最大的保障。我们不需要西方所重视的“制衡”,只要明白“老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人人心中有一把尺。日久至人心,自然会有公道的评价”如此一来,自然就能凭良心、立公心,时时用心调整。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一方面改善德政,当然亲民得人心。

“明明德”是内在的,“亲民”才是外显的。为政者必须凭良心,才能亲民得到人心。这种心与心的感应,便是《中庸》所说“合内外之道”,也就是有仁德之心,才能外显仁德之实。

(三)长远目标——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中的“止”,就是始终处于。至善,就是最完美的境地。以人与人之间的安心而言,最明显的爱心莫过于母爱,母亲对子女的爱心就是“至善”的境界。很可信,母爱也只是表现在对自己的子女上,若能将这种母爱扩大到爱一切子女、爱一切人,那就成了圣人的“亲民”之爱了。这句话直解,就是;奉行其宗旨的标准就是达到了最完美的境地。

“止”这个字,有居住、停息、终极的意思。对人生来说,止于至善便是终能获得好死,心安理得地含笑离开人世。对工作而言,便是由一份合乎自己意愿的事务,不但可以当做职业,得以谋生;而且能够视同志业,愿意一生奉献,站在正确的立场,做出合理的贡献。“知止”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人各有份,“份”不同,“止”的所在也不一样。“为人君,止于仁”,以仁德施仁政,是君王应尽的责任;“为人臣,止于敬”,对有道明君,当然要恭敬,并全心全力配合,把应负的责任,用心完成;“为人子,止于孝”,为人子女,倘若没有父母的生育教化,怎么能够顺利长大,成为有用的人?所以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根本不用怀疑;“为人父,止于慈”,父代表父母,对子女慈爱,是应尽的责任;“与国人交”,其实就是“为人友,止于信”,必须以相互信任为共同的要求。适可而止,便是止于至善的标准,因此,这个标准是变动、不固定的。

神本位的文化中,神是主掌一切的象征,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也无所不知。因此,人可以高高在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神的子女看待,自然而然,就会有足够的权利和威势,可以颁布戒律,使人不敢不敬畏而顺从。在这样的社会中,领导者仿效神对人的作风,实施法治。而我们是人本位的文化,天大地大人也大,人是天地的承接者,具有赞助天地化育万物的神圣责任,因此拥有高度的自主性和优良的创造性。人的尊严,表现在自反、自觉、自律和自主。所以我们的人群社会,没有什么戒律,只有圣贤当做我们的典范。大家主动向这些共同敬仰的伟大人士模仿学习。敬畏天地自然,敬大人,也敬畏圣贤所说的道理。我们只接受合理的规定,不听从不合理的指示。因此重视礼治,也就是合理的措施。进一步提升为德治,倡导以德服人,得人心者昌盛。

止于至善,长久以来一直被解释为要做到极为完善的地步而坚持不变。一方面把标准订得太高,使大家心生畏惧,反而只把它当做应付考试的答案,实际上不敢承诺,更不能付诸实践。考试时又以这样的答案为高分,导致成绩优良的人,做起事来经常令人失望。认为以考试选择人才,实在不是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把“止”看做坚持不变,也违反“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根本精神。“止”不应该固定不变,它的真正涵义,应该是当止则止,当进则进,还要加上当退则退。“止”是动态的,随着时空的变迁,必须做出合理的调整,才能真正做到止于至善的地步。

二、《大学》德育目标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