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岳太极拳论讲解及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和记忆口诀

合集下载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歌诀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歌诀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歌诀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歌诀一、太极起势歌诀:顶天立地人中央,浑然一片无极象。

灵机一动太极意,气运四正四隅方。

二、金刚捣碓歌诀:一、金刚捣碓敛精神,太极浑然聚我身,变化无方丹田气,四面八方寓屈伸;浑身合下千斤力,练就金刚备吾身;左实右虚下合劲,一脚惊雷掉真魂。

二、金刚立正备吾身,四面八方何惧畏,若由前来左右捋,回折肘靠奇更奇;后面左右背折靠,上拳下膝要真魂。

三、揽扎衣歌诀:世人不识揽扎衣,左屈右伸藏玄机;伸中寓屈何人晓,屈中有伸识者稀。

中气上升于百会,四肢合扣气归心(指丹田);裆开贵圆如剑阁,下体两足定根基。

四、六封四闭歌诀:封与闭,一个意,左四右六全封闭;肘沉腰蹋合一体,四面八方何所惧。

五、单鞭歌诀: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画西东,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中间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若问此势妙何处,去寻脊背骨节中。

六、金刚捣碓歌诀:前已立过金刚势,今复重行得毋同,彼则脸面端向北,此则后背转向东;上接单鞭非无敌,下开白鹅格外雄,能会此身转移法,神机变化在其中。

七、白鹅亮翅歌诀:元气何从识太和,两手犹如弄丝罗;左右缧旋神机足,亮翅由来见白鹅。

八、斜行歌诀:斜行又叫中单鞭,支撑四方于八面。

前后左右无缝锁,搂膝拗步又规圆。

九、搂膝歌诀:双手合膝向上朋,岂知机关在腰中,腰劲运于两肘肋,谁敢双手插肋中。

十、拗步歌诀:一、手如车轮向前尚,步如猫行去插裆。

手到脚到一齐到,势如破竹无阻挡。

二、车轮向前进,进中寓又退;进退两相顾,全并中气运。

十一、斜行歌诀:双手分左右,两脚撑前后,两耳闻八方,照前又顾后;前来手肘肩,后来肩肘手,只要身法正,何惧一齐凑。

十二、搂膝歌诀:浑身畏缩似纯阴,阴中藏阳任人侵;徐徐引进人莫晓,渐渐停留意自绅。

右实左虚全封闭,上提下打寓纵擒;果能识得此中理,妙手空空冠当今。

十三、拗步歌诀:双手转圈自然好,未若此圈十分巧;先前转圈犹嫌大,此圈转来愈觉小;越小小到没圈时,方知太极真神妙;人言此意别有误,往往不肯对人表;吾谓此荫甚无奇,自幼难以练到老;练到懂劲自然悟,豁然贯通神理妙十四、掩手肱拳歌诀:一、人人都会冲一拳,看吾冲拳玄不玄;太极冲拳缧旋劲,缠丝拧出快如电。

陈式太极老架一路74式的完整拳谱口诀

陈式太极老架一路74式的完整拳谱口诀

陈式太极老架一路74式的完整拳谱口诀1、金刚捣碓:金刚捣碓双手起, 重心右移往后捋,重心右移左脚上, 双手转前向左挤,重心左移右足上,拳击面门膝击裆。

2、烂插衣:揽插衣,招式奇,双手互转重心移,忽灵右足右横上,右臂横扫敌难当。

3、六封之闭:六封之闭须放松,肩肘腕手尽显柔,肩靠肘击都用上,占敌位前吾为雄。

4、单鞭:单鞭一势最为雄,左象箭来右似弓,要彼使劲来打吾,引动四两拨千斤。

5、金刚捣碓:接着又来二捣碓,以左带右巧换位,肘膝松合猛震足,力点平稳不伤根。

6、白鹤亮翅:白鹤亮翅要分明,右翅舒展击长空,两手引来搂风式,右足开步左要跟。

7、斜形:除了单鞭是斜形,先左后右往下拧,上擒下铲似进步,关键在于不丢顶。

8、搂膝:搂膝只在弹抖中,忽然下沉敌落空,快速弓身抱他膝,前假后真要从容。

9、上三步:紧跟三步进敌身,步活裆园劲要真,右来左挡我右击,要点打击敌首根。

10、斜形:这次斜形不一样,遇敌出拳吾旋裆,左臂内弧横截击,迎手劈掌最为上。

11、搂膝:忽然弹抖用搂膝,身体下沉抱腿走,要想攻下先守上,要点就在肩不僵。

12、上三步:这个三步与前同,后要用力前要弓,切记领劲首要正,否则人在云雾中。

13、掩手肱拳:这与上招紧相连,先掩敌手再出拳,蓄而后发劲贯足,敌命打击心胸间。

14、金刚捣碓:右肘上击速转身,接着又用三捣碓,切记重心左胯拦,否则身体难站稳。

15、撇身捶:撇身捶,劲落根,宛如青蛇摆动身,身躯顺提顺采式,再次左旋逆常拼。

16、青龙出水:青龙出水鬼神泣,转接灵敏无滞迹,右手撤回又一捶,此为太极变中拳。

18、双推手:这次紧连双推手,大小双圈劲贯肘,切记重心在右足,虚领顶劲裆要空。

19、倒卷肱:说二守势倒卷肱,前足虚来后足弓,双手左右相照应,这边引来那边攻。

20、白鹤亮翅:白鹤亮翅用处多,十次八次不为过,承上启下都有用,关键在于胯要活。

21、斜形:斜形式,很难练,没有千遍功不现,他与单鞭是攻势,要点都在腰胯处。

22、闪通背:经典招式闪通背,若遇群敌巧换位,前面穿掌速制敌,猛然转体肘护身。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歌诀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歌诀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歌诀预备式歌诀:顶天立地人中央,浑然一片无极象。

灵机一动太极意,气运四正四隅方。

一、金刚捣碓歌诀:一、金刚捣碓敛精神,太极浑然聚我身,变化无方丹田气,四面八方寓屈伸;浑身合下千斤力,练就金刚备吾身;左实右虚下合劲,一脚惊雷掉真魂。

二、金刚立正备吾身,四面八方何惧畏,若由前来左右捋,回折肘靠奇更奇;后面左右背折靠,上拳下膝要真魂。

二、揽插衣歌诀:世人不识揽插衣,左屈右伸藏玄机;伸中寓屈何人晓,屈中有伸识者稀。

中气上升于百会,四肢合扣气归心(指丹田);裆开贵圆如剑阁,下体两足定根基。

三、六封四闭歌诀:封与闭,一个意,左四右六全封闭;肘沉腰蹋合一体,四面八方何所惧。

四、单鞭歌诀: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画西东,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中间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若问此势妙何处,去寻脊背骨节中。

五、金刚捣碓歌诀:前已立过金刚势,今复重行得毋同,彼则脸面端向北,此则后背转向东;上接单鞭非无敌,下开白鹅格外雄,能会此身转移法,神机变化在其中。

六、白鹅亮翅歌诀:元气何从识太和,两手犹如弄丝罗;左右缧旋神机足,亮翅由来见白鹅。

七、斜行歌诀:斜行又叫中单鞭,支撑四方于八面。

前后左右无缝锁,搂膝拗步又规圆。

八、搂膝歌诀:双手合膝向上朋,岂知机关在腰中,腰劲运于两肘肋,谁敢双手插肋中。

九、拗步歌诀:一、手如车轮向前尚,步如猫行去插裆。

手到脚到一齐到,势如破竹无阻挡。

二、车轮向前进,进中寓又退;进退两相顾,全并中气运。

十、斜行歌诀:双手分左右,两脚撑前后,两耳闻八方,照前又顾后;前来手肘肩,后来肩肘手,只要身法正,何惧一齐凑。

十一、搂膝歌诀浑身畏缩似纯阴,阴中藏阳任人侵;徐徐引进人莫晓,渐渐停留意自绅。

右实左虚全封闭,上提下打寓纵擒;果能识得此中理,妙手空空冠当今。

十二、拗步歌诀:双手转圈自然好,未若此圈十分巧;先前转圈犹嫌大,此圈转来愈觉小;越小小到没圈时,方知太极真神妙;人言此意别有误,往往不肯对人表;吾谓此荫甚无奇,自幼难以练到老;练到懂劲自然悟,豁然贯通神理妙十三、掩手肱拳歌诀:一、人人都会冲一拳,看吾冲拳玄不玄;太极冲拳缧旋劲,缠丝拧出快如电。

老架一路着法、要领

老架一路着法、要领

老架一路着法、要领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主要拳种之一,已流传至全世界各地。

太极拳将运动、养生、哲学融为一体,其不仅是一种体育远动项目,还是中华武术的瑰宝,中华文化的精髓。

下面就是店铺整理的:老架一路着法、要领。

供您阅读!老架一路着法、要领第一势金刚捣碓势名考释: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

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

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

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

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

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

第一势共7个动作。

眼法以正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老架一路着法、要领第二势揽擦衣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作用的。

陈式原名揽擦衣。

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

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式理法不合。

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

眼法以右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

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

歌诀: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口令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口令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口令第一节一太极起势 1松胯开步2两手上提3松胯下按二金刚捣碓1身体左转,两手向左前上方扌朋 2翻掌右转,撇右脚3重心右移,提左脚4左脚向左前方上步5双手后扌履前扌朋6上步合手7变拳下沉8提膝冲拳9震脚砸拳三懒扎衣1穿掌翻掌2拉开划圆3开右步合手4左转翻掌5左手叉腰右手拉开6放松下沉四六封四闭1左手接右手2双手下捋3合手4收左脚,双手下按五单鞭1翻掌右手回拉2右手变勾从左手掌心拉出3开左步4重心左移5穿左掌6翻掌拉开7放松下沉弟二节六金刚捣碓 1右手接左手2两手后捋3撇左脚,身体左转,左手前扌朋4上步合手5 变拳下沉6提膝冲拳7震脚砸拳七白鹅亮翅1穿掌翻掌2撤左步两手拉开3合手扣脚尖收脚撤半步4收右脚成虚步两手拉开八斜行 1右手向左划弧2两手向右划弧3收脚上左步4两手向后捋5左手抓右手合6左提右推7拉开8放松下沉九搂膝 1捧2收脚上托3翻掌前推十拗步 1抬腿捋2上步两手后捋3上左步推左手4上右步推右手十一斜形 1上左步立掌2两手向后伸展3左手抓右手合4左提右推5拉开6放松下沉十二搂膝 1捧2收脚上托3翻掌前推十三拗步 1抬腿捋2上步两手后捋3上左步推左手4上右步推右手十四掩手肱拳1上步合手2拉开3右手变拳合于腰间,左手前伸4冲拳十五金刚捣碓 1合手2拉开3扣脚尖4转身收右脚合手5变拳下沉6提膝冲拳7震脚砸拳第三节十六撇身捶 1两手拉开2开步合手3左转拉开 4右转后捋5左转后捋6左手叉腰、右手变拳7 右拳拉开,目视左肘左脚尖十七青龙出水 1合手2推左掌,右拳后拉3摆右拳4收右拳,撩左掌 5 冲右拳十八双推手 1接右手2撇脚转身3上右步两手后捋4合手转移重心5收左脚推掌十九肘底看拳 1右手绕左手划半圈2右手上,左手下划圆3变拳压肘二十倒卷肱 1 拉开翻掌 2合手撤左步3前推后拉(重复5次)二十一白鹅亮翅 1两手后捋2撤右步合手3收左脚呈虚步两手拉开二十二斜形1右手向左划弧2两手向右划弧3收脚上左步4两手向后捋5左手抓右手合6左提右推7拉开8放松下沉第四节二十三闪通背 1右手接左手2下捋收左腿程虚步右手上棚3向左云手4向右云手,提膝穿掌5上步推掌6穿掌勾手7转身抡臂,震脚开步合手二十四掩手肱拳 1拉开2右手变拳合于腰间,左手立掌3冲拳二十五六封四闭 1两手变掌2撇脚转身下捋3上步两手向左捋4合手5收左脚,双手下按二十六单鞭1翻掌右手回拉2右手变勾从左手掌心拉出3开左步4重心左移5穿左掌6翻掌拉开7放松下沉二十七云手 1右手接左手,向右云半圈,2并步,向左云半圈3开步,向右云半圈(重复3次)二十八高探马 1左转,上步合手2撤步右手拉开5翻掌合手6扣脚尖转移重心7转身扫腿推掌第五节二十九右擦脚 1左手接右手2下捋3盖步合手5下蹲上棚6拍脚三十左擦脚 1落脚合手2转身下蹲上棚3拍脚三十一左蹬一跟 1撤步转身,两手拉开2提膝合拳3蹬左脚两拳外崩三十二前趟拗步 1上步后捋,转身推左掌2上右步推右掌三十三击地捶 1上步立左掌2两手变拳向后转3左拳向下,右拳向上划圆4左拳提起,右拳下击三十四踢二起 1合拳2拉开3收右脚转身左拳上右拳下4左前右后拉开5抡臂,起跳拍右脚三十五护心拳 1落地撤左步两手前推2收右脚呈虚步,左手上扌朋,3上右步右手后捋4两手握拳 5转腰合拳三十六旋风脚 1两拳变掌2云一圈3提膝托掌4落脚合手5下蹲上棚6转身打左脚7落脚合手三十七右蹬一跟 1开步两手拉开2提右脚合拳3蹬右脚两拳外崩三十八掩手肱拳1转身提膝斩手2震脚开步合手3拉开4右手变拳合于腰间,左手立掌5冲拳第六节三十九小擒打1上步合手2翻掌外扌朋,提左脚3开步两手拉开4右手接左手收于胸前5翻掌前推四十抱头推山1收右脚合手2转身拉开3开步抱头4转身推掌四十一六封四闭1左手接右手2双手下捋3合手4收左脚,双手下按四十二单鞭1翻掌右手回拉2右手变勾从左手掌心拉出3开左步4重心转移5穿左掌6翻掌拉开7放松下沉四十三前招1云一圈,撇脚右转,上左虚步2撤左步3收右脚向左云手四十四后招1向右云手四十五野马分鬃1向左云手,上右步2穿掌翻掌3上左步4穿掌翻掌四十六六封四闭1接手2两手后捋翻掌合手3撇脚转身上步推掌4下捋5合手6收脚下按四十七单鞭1翻掌右手回拉2右手变勾从左手掌心拉出3开左步4重心转移5穿左掌6翻掌拉开7放松下沉四十八玉女穿梭1合手2收右脚呈虚步两手下按3两手上托,起跳4震脚按掌5提右脚合手5蹬6落脚推掌7上左步推掌8叉步转身四十九懒扎衣1开右步合手2翻掌3左手叉腰右手拉开4放松下沉五十六封四闭1左手接右手2双手下捋3合手4收左脚,双手下按五十一单鞭1翻掌右手回拉2右手变勾从左手掌心拉出3开左步4重心转移5穿左掌6翻掌拉开7放松下沉第七节五十二云手(叉步)1右手接左手,向右云半圈,2叉步,向左云半圈3开步,向右云半圈(重复3次)五十三摆脚跌岔1两手下捋2划一圈前扌朋3双手拍右脚4震脚合拳 5开步(仆步),两拳拉开五十四金鸡独立1弓步冲拳,右拳合于腰间2上步合拳3两手变掌,右托左按提右膝4震脚下按5开右步划一圈6左托右按提左膝五十五倒卷肱1拉开翻掌2合手撤左步3前推后拉(重复5次)五十六白鹅亮翅1两手后捋2撤右步合手3收左脚呈虚步两手拉开五十七斜形1右手向左划弧2两手向右划弧3收脚上左步4两手向后捋5左手抓右手合6左提右推7拉开8放松下沉五十八闪通背 1右手接左手2下捋收左腿程虚步右手上扌朋 3向左云手4向右云手,提膝穿掌5上步推掌6穿掌勾手7转身抡臂,震脚开步合手五十九掩手肱拳 1拉开2右手变拳合于腰间,左手立掌3冲拳六十六封四闭 1接手2撇脚转身下捋3上步两手向左伸展4合手5收腿下按六十一单鞭1翻掌右手回拉2右手变勾从左手掌心拉出3开左步4重心转移5穿左掌6翻掌拉开7放松下沉六十二云手1右手接左手,向右云半圈,2并步,向左云半圈3开步,向右云半圈(重复3次)六十三高探马1左转,上步合手2撤步右手拉开5翻掌合手6扣脚尖转移重心7转身扫腿推掌第八节六十四十字脚1合手2翻掌右转,撇右脚3提左脚3开左步拉开4左手立掌,右手合5放松下沉6拍脚7转身斩手8震脚开步合手六十五指裆捶1 拉开 2右手变拳合于腰间左掌前推3冲拳 (向下)六十六猿猴献果1提腕2沉腕3提膝冲拳六十七单鞭(1开右步两手拉开2转身抱头3收左脚下按-----六封四闭的动作)1翻掌右手回拉2右手变勾从左手掌心拉出3开左步4重心转移5穿左掌6翻掌拉开7放松下沉六十八雀地龙1合拳2仆步拉开六十九上步七星 1弓步冲拳2上步合拳2翻掌前推七十下步跨肱1撤步拉开2收左步合手七十一转身双摆莲1撇脚转身拉开2接手转移重心3摆左脚转身上步4两手后捋前扌朋5双拍右脚七十二当头炮1撤右步两手向前扌朋2下捋变拳合于右腰间3转身冲拳七十三金刚捣碓1两手后扌履前扌朋6上步合手7变拳下沉8提膝冲拳9震脚砸拳七十四收势1拉开2两手向合3放松下按4立正站起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图文详解超经典)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图文详解超经典)

第37式 右蹬一跟
• 假如右敌来攻我, • 巧挪半步将身裹, • 挪时我已蓄好力, • 这时只须右蹬根。
第38式 掩手肱拳
• 掩手肱拳力在拳, • 劲出腰发肩肘间, • 虚实蓄发稍守势, • 右拳猛击心胸处。
第39式 小擒打
• 太极独有小擒打,
• 左脚凌空最为佳,
• 虚扫一脚稍定势,
• 有蓄有发才到家。
第42式 单鞭
• 再次又用单鞭势,
• 右擒左击将敌制,
• 蓄到肩肘用肘击,
• 运到胯时传四肢。
• 歌诀: 声东击西势最强,此势 平日善用方。 转身靠肘按变挤,一字 长蛇应八方。
第43式 前招
• 前招一势君常用,
• 千遍成遍妙无穷,
• 引架左臂击下肋,
• 劲贯掌根将敌攻。
• 歌诀: 眼顾左手是前招,上掤 下打肘藏靠。 浑身柔软若无骨。才能 识破其中妙。
第46式 六封四闭
• 六封四闭再次用,
• 这次只为右前冲,
• 遇敌顶劲不要急,
• 心平气和将肩松。
• 歌诀: 劲发财略向右转,掤住 左转变闭封。 闭后左转退步捋,立即 变换跟步卦。
第47式 单鞭
• 要说单鞭最难用, • 关键都在肩肘中, • 如若肩肘不够活, • 遇着强敌难落空。
第48式 玉女穿梭
• 引动四两拨千斤。
• 歌诀
• 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 长蛇互西东。 右挤左化左步靠,肘打 按挤法更巧。
第06式 金刚捣碓
• 接着又来二捣碓,
• 以左带右巧换位,
• 肘膝松合猛震足,
• 力点平稳不伤根。
• 歌诀:
• 左转捣碓先引掤,转身 化拿兼膝攻。 妙在有形似无形,抱捶 震脚势沉雄。
第07式 白鹤这翅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83式口诀有哪些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83式口诀有哪些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83式口诀有哪些传统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共有83个动作,柔多刚少.主柔,便于普及。

适于中老年朋友强身健体练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83式口诀。

欢迎阅读!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83式口诀陈式太极有渊源,王庭先祖传在前,陈鑫品三留真传,发科前辈创新拳。

松活弹抖刚柔济,螺旋缠绕妙无比,动作舒展手法细,闪展腾挪无僵力。

预备起式双足开,虚领顶劲呈自然,两耳听后立身正。

双眼平视心气静。

金刚捣碓精神敛,阴阳无偏太极现,全身缠绕螺旋劲,右拳捣碓顶精领。

谁人不识揽扎衣,左屈右伸最神奇,千变万化由我运,两足平踏定根基。

六封似闭周身合,合中寓开开中合,左足跟步虚实分,风吹杨柳天机动。

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左右分,右勾左掌非马步,上下四旁扣如弓。

金刚捣碓鬼神惊,心平气静把胯松,左手如鞭长空响,提膝震脚大地沉。

白鹤亮翅要分明,右翅舒展击长空,两手引来搂风式,右足开步左要跟。

斜行拗步气要沉,手要搂膝身法正,左足斜行开一步,左手成勾右为掌。

初收提膝双插掌,右脚抠地身不晃,浑身猬缩似纯阴,阴中藏阳任人侵。

前趟拗步抖威风,两足平开两手分,眼随右手中指转,转到定式神可接。

接到斜行拗步时,圆转随意运鸿蒙,动中有静静藏动,乾坤正气运周身。

再次初收精神聚,虚步点地手护胸,不收不见放中巧,灵猫扑鼠束其身。

又到前趟拗步来,心空腹实裆要开,只要中间身法正,何惧周围有敌来。

掩手肱拳劲要整,劲力要在腰间寻,前冲后顶劲对称,注意拳头莫握紧。

金刚捣碓又一着,上打咽喉下打阴,震脚莫把双重犯,沉肩坠肘要记清。

披身捶式最难传,松活弹抖全体现,顺逆缠丝步跟稳,蓄发相变要松沉。

背折靠式不好练,左拳岔住在腰间,右肩下打七寸靠,背折一靠更无偏。

青龙出水鬼神泣,转接灵敏无滞迹,右手撤回又一捶,此为太极变中拳。

双推掌式腰要拧,右足上前左足跟,进步莫迟两掌推,不顶不延妙手传。

三换掌式彼难防,圆转自如在腰间,双手如运太极球,上轻下沉不倒翁。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
第一段:(一)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01、太极起势
16、撇身捶
29、右擦脚
39、小擒打
48、玉女穿梭பைடு நூலகம்
64、十字脚
02、捣碓
17、青龙出水
30、左擦脚
40、抱头推山
49、懒扎衣
65、指裆捶
03、懒扎衣
18、双推手
31、左蹬一跟
41、六封四闭
50、六封四闭
66、白猿探果
04、六封四闭
19、肘底看拳
62、云手
63、高探马
55、倒卷肱
71、转身双摆莲
09、搂膝
24、掩手肱拳
37、右蹬一跟
47、单鞭
56、白鹅亮翅
72、当头炮
10、拗步
25、六封四闭
38、掩手肱拳
57、斜行
73、捣碓
11、斜行
26、单鞭
58、闪通背
74、收势
12、搂膝
27、云手
59、掩手肱拳
13、拗步
28、高探马
60、六封四闭
14、掩手肱拳
61、单鞭
15、捣碓
32、前蹚拗步
42、单鞭
51、单鞭
67、单鞭
05、单鞭
20、倒卷肱
33、击地捶
43、前招
52、云手
68、雀地龙
06、捣碓
21、白鹅亮翅
34、踢二起
44、后招
53、摆莲跌叉
69、上步七星
07、白鹅亮翅
22、斜行
35、护心拳
45、野马分鬃
54、金鸡
70、下步跨肱
08、斜行
23、闪通背
36、旋风脚
46、六封四闭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1、太极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鹅亮翅
8、斜形
9、搂膝 10、拗步 11、斜形 12、搂膝13、拗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捶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21、白鹅亮翅 22、斜形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25、六封四闭 25、单鞭 27、云手 28、高探马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跟 32、前趟拗步33、击地捶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41、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45、野马分鬃 46、六封四闭 47、单鞭 48、玉女穿梭49、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云手53、摆脚跌岔 54、金鸡独立 55、倒卷肱 56、白鹅亮翅57、斜形 58、闪通背 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闭61、单鞭 62、云手 63、高探马 64、十字脚65、指裆捶 66、猿猴献果 67、单鞭 68、雀地龙69、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肱 71、转身双摆莲 72、当头炮73、金刚捣碓 74、收势。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动作顺序速记歌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动作顺序速记歌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动作顺序速记歌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动作顺序速记歌
起碓扎六单碓鹅,斜搂拗斜搂拗掩。

碓六青龙推肘倒,鹅斜闪掩六单手。

探马左右擦左跟,趟吉踢护旋右跟。

掩擒抱六单二招,野马六单玉女扎。

六单手摆鸡倒鹅,斜闪掩六单手探。

十字指裆猿单雀,上下转炮捣碓收。

附: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动作顺序
1太极起势2金刚捣碓3懒扎衣4六封四闭5单鞭6金刚捣碓
7白鹅亮翅8斜行9搂膝10拗步11斜行12搂膝13拗步
14掩手肱拳15金刚捣碓16六封四闭17青龙出水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20倒卷肱21白鹅亮翅22斜行23闪通背24掩手肱拳25六封四闭26单鞭27云手28高探马29右擦脚30左擦脚31左蹬一跟32前趟拗步33击地捶34踢二起35护心拳
36旋风脚37右蹬一跟38掩手肱拳39小擒打40抱头推山
41六封四闭42单鞭43前招44后招45野马分鬃46六封四闭47单鞭48玉女穿梭49懒扎衣50六封四闭51单鞭52云手53摆脚跌岔54金鸡独立55倒卷肱56白鹅亮翅57斜行
58闪通背59掩手肱拳60六封四闭61单鞭62云手63高探马64十字脚65指裆捶66猿猴献果67单鞭68雀地龙69上步七星70下步跨肱71转身双摆莲72当头炮73金刚捣碓74收势。

【拳谱】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含歌诀)

【拳谱】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含歌诀)

【拳谱】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含歌诀)1太极起式立身中正,凝气定神,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立身中正“三才也”。

立天一曰阴与阳,立地一曰柔与刚,立人一曰人与义。

2金刚捣碓金刚捣碓钦精神,太极浑然聚我身。

变化无常皆元气,股肱外露寓屈伸。

练就金刚太极身,浑身上下力千斤。

劝君智力休使尽,留下余力扫千军。

3揽扎衣世人不识揽扎衣,左屈右伸抖精神。

伸中寓屈谁人晓,屈中藏伸识者稀。

裆中分崎如剑阁,头上中峰似旋机。

千变万化由我运,下体两足定根基。

4六封四闭六封四闭履采变,顺势左履塌外碾。

上引下松随敌意,跟步双按闭中封。

5单鞭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画西东。

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

中间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

若问此势妙何处,须寻脊背骨节中。

6金刚捣碓第二金刚面朝西,周身辗转手足齐。

虚实分明君须记,莫教纷纷乱麻题。

前已言过金刚势,今复重行得母衣。

彼则脸面端向北,此则后脊转向东。

上接单鞭非无故,下势白鹅格外雄。

能会此身转移法,神机变化在其中。

7白鹅亮翅(又名:白鹤亮翅)闲来无事看白鹤,右翅舒展又一波。

两手引来楼风势,系殊秋水出太河。

元气何从识太和,两手犹如弄丝罗。

沿络缠绵神机足,亮翅由来见白鹤。

8斜行两手平分再足开,右前左后护胸怀。

中间只要身法正,何怕周围一齐摆。

眼神视看中指尖,四面八方任敌来。

9搂膝搂膝转圈自然好,未知此圈十分巧。

前所转圈犹嫌大,此圈转来又觉小。

越小小到无圈时,方知太极神奇妙。

人言此艺甚无奇,自幼难以练到老。

练到老年自然悟,豁然贯通神理现。

10.(初收)拗步浑身猬王负缩似纯阴,阴中藏阳任人侵。

徐徐引进人莫晓,渐渐停留意自深。

右实左虚藏戈击,上提下打寓纵擒。

果能识得其中理,妙手空空冠当今。

初收转圈自然好,提补棚法进为要。

初收原为老势名,唯有两手圈转小。

一收能使精神聚,拗步向前人不晓。

一放拗步何天矫,右掌向前指朝天。

左手后采近乱边,半虚半实谁能料。

扑鼠试看小灵猫,扑鼠先将身一缩。

聚全精神功夫到。

11斜行一气旋转自无停,乾坤正气运鸿蒙。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图文详解超经典)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图文详解超经典)

第23式闪通背
• 经典招式闪通背,若遇群敌巧换位, • 前面穿掌速制敌,猛然转体肘护身。
第24式 掩手肱拳
• 掩手肱拳要想脆, • 虚实蓄发要到位, • 虚领顶劲头不偏, • 鼓荡内力劲到拳。
第25式 六封四闭
• 六封四闭注意肘, • 不丢不顶劲贯手, • 切记头顶端又正, • 百会二阴上下通。
第11式 斜形
• 这次斜形不一样, • 遇敌出拳吾旋裆, • 左臂内弧横截击, • 迎手劈掌最为上。
第12式 搂膝
• 忽然弹抖用搂膝, • 身体下沉抱腿走, • 要想攻下先守上, • 要点就在肩不僵。
第13式 拗步
• 这个三步与前同, • 后要用力前要弓, • 切记领劲首要正, • 否则人在云雾中。
第54式 金鸡独立
• 金鸡独立身法正,
• 左右平衡象杆秤,
• 中处摆开劲要猛,
• 引带击摔在于拧。
• 歌诀: 随势直上手擎天,左手 下垂待敌变。 一木冲天独立势,不防 右膝暗中悬。
第55式 倒卷肱
• 再次又用倒卷肱,
• 前脚虚来后脚弓,
• 如遇强敌装败势,
• 退步之处反守攻。
• 歌诀: 两手转来似螺纹,一上一下 甚平均。 全凭太极真消息,四两化动 八千斤。
• 歌诀: 左掤右击铺地鸡,下惊 上取君须记。 扑前扫后随敌变,贴地 势行古今稀。
第69式 上步七星
• 上步七星流星捶,
• 上拳紧接下一回,
• 他若挡着我左手,
• 接着吾用右拳追。
• 歌诀: 上步七星拴手变,之前 七星盼顾全。 下采膝打进退变,彬彬 克敌分寸间。
第70式 下步跨虎
• 下步跨虎是败势,
第20式 倒卷肱
• 说二守势倒卷肱, • 前足虚来后足弓, • 双手左右相照应, • 这边引来那边攻。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和巧记法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和巧记法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和巧记法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上三步 11、斜行 12、搂膝
13、上三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拳
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鹤亮翅 22、斜行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25、六封四闭 26、单鞭 27、运手 28、高探马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跟 32、上三步33、神仙一把抓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
42、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分鬃 46、六封四闭 47、单鞭 48、玉女穿梭
49、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运手
53、双摆脚54、跌岔 55、金鸡独立 56、倒卷肱57、白鹤亮翅 58、斜行 59、闪通背60、掩手肱拳
61、六封四闭62、单鞭 63、运手 64、高探马65、十字脚 66、指裆捶 67、猿猴献果 68、单鞭69、雀地龙 70、上步七星 71、退步跨肱 72、转身摆莲
73、当头炮 74、金刚捣碓 75、收势
巧记法:
预金懒六单,金鹤斜搂上,
斜搂上手碓,撇龙双肘卷,
鹤行闪掩封,单手探右左,
左上神踢心,旋右手擒抱,
六单前后分,六单玉懒六,
单手双岔立,倒鹤斜闪掩,
六单运高十,指猿单雀上,
退转当金收。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2010-10-27 16:00第一势金刚捣碓势名考释: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

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

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

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

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

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

第一势共7个动作。

眼法以正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擦衣(揽扎衣)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作用的。

陈氏原名揽擦衣。

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

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

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

眼法以右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

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

歌诀: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六封四闭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动作的。

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

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式详解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式详解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式详解第一势金刚捣碓势名考释: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

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

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

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

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

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

第一势共7个动作。

眼法以正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擦衣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作用的。

陈氏原名揽擦衣。

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

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

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

眼法以右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

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

歌诀: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六封四闭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动作的。

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

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

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势子。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详解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详解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详解第一势金刚捣碓势名考释: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

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

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

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

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

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

第一势共7个动作。

眼法以正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擦衣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作用的。

陈氏原名揽擦衣。

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

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

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

眼法以右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

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

歌诀: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六封四闭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动作的。

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

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

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势子。

老架一路动作及要点

老架一路动作及要点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与要点1.预备势:要求立在不挺,顶劲领起,唇轻闭,齿轻合,下颌微内收,松肩含胸塌腰,屈膝松髋,使心气下降.重心于两腿之间,气沉丹田,面南背北2.金刚捣碓:练习时以身领手,达到上下相随、节节贯串.注意手法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法.左足向左前伸出,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轻而不浮.右拳落于左掌心内,与震脚要协调一致,劲整、气下沉.出手与肩平,斜向左前方45度开步,脚跟着地3.懒扎衣:右手展开指肚用力,左手叉腰,虚虚拢住,不可用力.在即将形成定势时弓右腿,右掌逆缠旋臂向右展开的同时,左腿用力,膝关节与髋关节不可蹬直.定势时,放松左髋,气沉丹田.向右开步,目视右侧4.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5.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6.金刚捣碓:双手捋向右略快,左手向前挤要慢;右脚上步时,左腿要控制好重心,以腰带腿;震脚前,右拳上提重心须下沉,震脚时将周身之劲发于右脚;身体要有意下沉,但不能左右倾斜.身体左转90度,成势时面向东7.白鹤亮翅:此势是明显的大开大合,两腿虚实要分清,手合足开,手开足收,上下相随.右肘两次抬起且高于肩,不能有架肘之意,肘尖下垂.开始时身体微左转再向右转8.斜行:右手要右划弧时,以腰带动肩、肘、手,但幅度较小,同时左手不要跟着向右转.由于身体向左转的幅度较大,必须将两髋松开,双膝微内含,膝盖勿挺直.面向东南9.搂膝:双掌从膝盖下掤起,由开转为合,必须身体先动,而后身体先回,以身领手,虚实分清;搂膝成势时要含胸、塌腰、坐腕、屈肘、屈膝、圆裆,周身相合.右脚要稳,左脚要虚,有欲进之势.两掌心斜相对10.上三步:连续上步动作,身法、步法、手法,必须协调一致.11斜行:右手向右划弧时,以腰带动肩、肘、手,但幅度较小,同时左手不要跟着向右转.由于身体向左转的幅度较大,必须将两髋松开,双膝微内含,膝盖勿挺直.面向东南12.搂膝:双掌从膝盖下掤起,由开转为合,必须身体先动,而后身体先回,以身领手,虚实分清;搂膝成势时要含胸、塌腰、坐腕、屈肘、屈膝、圆裆,周身相合.右脚要稳,左脚要虚,有欲进之势.两掌心斜相对13.上三步:连续上步动作,身法、步法、手法,必须协调一致.14.掩手肱拳:上三步在迈第三步时,左手就开始向里与右手相合.右拳前击和左肘后击要协调一致.发劲时要求:“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节.”面向东南15.金刚捣碓:以身领手,达到上下相随、节节贯串.注意手法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法.右手外旋划至右上方时略高于肩16.撇身捶:在动作将要形成撇身捶时,重心仍须向右偏后移并下沉,不可过低,两腿合住劲为宜.形成撇身捶时,右拳、左肘尖与左足尖要成一线.目视左下方17.青龙出水:此势要求下势较低,裆口要宽而圆,并以腰脊为轴,左右旋转,缠绕屈蓄,迅速抖发.重心来回移动,使腿步的缠丝劲表现的较为明显.左右发力要同时完成18.双推手:左掌经胸前引右掌,身体略右转,是欲左先右的过程.一引即可左转身.即将形成定势时,要松髋、松肩、沉肘,使气贯指尖.右拳变掌略高于肩19.肘底看拳:在身体由左转变为右转的同时,两手由逆缠变顺缠,由分变合.练习时要注意,腰要塌,气沉丹田,不仅左肘尖与右拳相合,周身上下都须相合.20.倒卷肱:退步时,腿先收后伸,双掌一合一开收足时双掌合劲,后退时双掌形成开劲,要求上下肢体协调配合,腰劲下沉,虚实分明,圆转自如;每当向后撤步时,重心要移向前腿,转体时,将中心移于后腿,双掌由逆缠变为顺缠.21.白鹤亮翅:此势是明显的大开大合,两腿虚实要分清,手合足开,手开足收,上下相随.右肘抬起且高于肩,不能有架肘之意,肘尖下垂.22.斜行:右手向右划弧时,以腰带动肩、肘、手,但幅度较小,同时左手不要跟着向右转.由于身体向左转的幅度较大,必须将两髋松开,双膝微内含,膝盖勿挺直.面向东南23.闪通背:身体左右旋转,动作要快,注意扭腰、松髋,稳定重心,要特别注意重心的转换与腰脊的配合,以身领手,周身相随.右手向外旋划出时,与头同高24.掩手肱拳:右拳前击和左肘后击要协调一致.发劲时要求:“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节.”面向东南25.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26.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27.运手:要以腰为轴,以身领手,上下相随,形成合劲,同时注意屈膝松髋,保持圆裆.28.高探马:在右掌转臂屈肘附于右颌下时,以腰脊旋转,并与左掌配合,先卷后放,注意塌腰松髋.形成卷劲时左足要里扣,要与腰髋协调配合,做到圆满顺随. 29.右擦脚:以肢发劲为主,双掌逆缠上掤时以塌腰为主,双掌上掤为辅.做到有上有下,双掌下击、足往上踢时,以身领手,由内而发.30.左擦脚:以肢发劲为主,双掌逆缠上掤时以塌腰为主,双掌上掤为辅.做到有上有下,双掌下击、足往上踢时,以身领手,由内而发.31.左蹬一跟:当双掌相合时,肘窝要有双开之意,,两膝微合,髋要松开,提足掤臂则为蓄.气沉丹田,蹬跟时劲要脆,须周身相合,支撑腿控制重心,足指抓地,足心要空.32.上三步:连续上步动作,身法、步法、手法,必须协调一致.33.击地捶:侧身顺膀,虽身体前俯,但尾闾中正,松腰、落髋、气沉丹田,步法要稳固.34.踢二起:此势腰部先横转,继而上下折叠,左右上下换劲,练习时要注意腰腿转换,协调一致.35.护心拳:在右拳上举、左拳外旋向下沉时,要以重心向右移为主,双拳的动作为辅.双拳一上一下,自然形成护胸的动作.重心移于右足时,双拳同时向里合.练习时要求裆口略低,两腿虚实变换要分清,尾闾中正.36.旋风脚:右足外摆时,身体要保持中正,将左髋松下,双手莫失掤劲,给旋转身体提供条件.此势在身体左右旋转中完成,要快、要整.37.右蹬一跟:当双掌相合时,肘窝要有双开之意,,两膝微合,髋要松开,提足掤臂则为蓄.气沉丹田,蹬跟时劲要脆,须周身相合,支撑腿控制重心,足指抓地,足心要空.38.掩手肱拳:右拳前击和左肘后击要协调一致.发劲时要求:“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节.”面向东南39.小擒打:向前上步时,裆要开,虚实分清,屈膝松髋,重心下沉为主,身法调整合适,开步自然轻灵.两腿虚实变化必须以身领手,上下相随.40.抱头推山:此势大开大合,要注意上下配合,在双掌平分时两膝相合.双掌经两耳边,同时上一大步推出,劲足而长,势如推山.41.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42.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43.前招:练习时要以旋腰转背为主,身体向左转,裆要开,两膝需合.44.后招:练习时要以旋腰转背为主,身体向右转,裆要开,两膝需合.在前招变后招时,用劲方向改变,双掌是顺缠变逆缠,逆缠变顺缠,而两足不动,此时下肢的顺逆变化比较明显.45.野马分鬃:左右手轮流向左右两侧自上而下屈肘旋臂外拨,顶劲领住,裆劲要虚、圆.两足随两手交错向前上步,要注意上下相随和身手的配合.46.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47.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48.玉女穿梭:双掌交叉,双足下震,左足先震,右足后震,周身相合,左足前跳,跳得越远越好,此势为平纵法.左掌前推时,越快越好.在左足向前落地时,重心迅速跟上,腿要弯曲,紧接着向右转体,重心下沉,身体放松,两手自然与身体配合保持平衡.49.懒扎衣:右手展开指肚用力,左手叉腰,虚虚拢住,不可用力.在即将形成定势时弓右腿,右掌逆缠旋臂向右展开的同时,左腿用力,膝关节与髋关节不可蹬直.定势时,放松左髋,气沉丹田.向右开步,目视右侧50.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51.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52.运手:要以腰为轴,以身领手,上下相随,形成合劲,同时注意屈膝松髋,保持圆裆.53.双摆莲:右足提起时,左髋要松,用腰劲使右足上提,身法屈蓄,身体不要起伏;摆足时不要单纯以双掌击拍足面,而是以腰为轴带动右足向外摆,双掌以反方向迎击.54.跌岔:此时身体向下,两腿叉开下跌,为跌岔.跌岔可以将左腿伸直与右膝全部着地,也可将两腿一齐展开,为双跌岔.练习时可根据自己身体条件来选择,初练可以高些,熟练后可逐渐降低,以免将腿部拉伤.55.金鸡独立:跌岔下去,变金鸡独立时,身体不能硬向上起,须用腰裆之劲向前冲起.金鸡独立,必须一条腿站稳,一只手下按,另一只手上推,两者上下对称,不可一味用力向上.56..倒卷肱:退步时,腿先收后伸,双掌一合一开收足时双掌合劲,后退时双掌形成开劲,要求上下肢体协调配合,腰劲下沉,虚实分明,圆转自如;每当向后撤步时,重心要移向前腿,转体时,将中心移于后腿,双掌由逆缠变为顺缠.57.白鹤亮翅:此势是明显的大开大合,两腿虚实要分清,手合足开,手开足收,上下相随.右肘抬起且高于肩,不能有架肘之意,肘尖下垂.58.斜行:右手向右划弧时,以腰带动肩、肘、手,但幅度较小,同时左手不要跟着向右转.由于身体向左转的幅度较大,必须将两髋松开,双膝微内含,膝盖勿挺直.面向东南59.闪通背:身体左右旋转,动作要快,注意扭腰、松髋,稳定重心,要特别注意重心的转换与腰脊的配合,以身领手,周身相随.右手向外旋划出时,与头同高60.掩手肱拳:右拳前击和左肘后击要协调一致.发劲时要求:“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节.”面向东南61.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62.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63.运手:要以腰为轴,以身领手,上下相随,形成合劲,同时注意屈膝松髋,保持圆裆.64.高探马:在右掌转臂屈肘附于右颌下时,以腰脊旋转,并于左掌配合,先卷后放,注意塌腰松髋.形成卷劲时左足要里扣,要与腰髋协调配合,做到圆满顺随.65.十字脚:左足向前方开步,而重心自右向左移,左髋坐下,使右足在身体不上长的情况下,用腰劲将右腿提起外摆,做到虚实分清,上下相合.66.指裆捶:右拳斜下击和左肘后击要协调一致,左手后收左肋旁.发劲时要求:“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节.”面向东南67.猿猴献果:身体略向右转再向左转,左掌变拳微逆缠,随即抬右腿,右拳内旋向上置于右前方,拳心朝里,左拳置于左肋前,拳心向里.68.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69.雀地龙:在重心由左足移向右足,左足前伸时,气要下沉,身体下蹲要松腰落髋,随气沉而下,蹲下仍要有将要上冲之意.70.上步七星:在左拳上冲成左弓步时,注意用腰、裆劲,身体放松,不可挺胸上拔.左拳上冲后略高于肩71.下步跨肱:在两手向下分时,腰劲塌下,两臂莫失掤劲.当两手由分转为合时,松肩松肘,后背放松,收回左足,两肘相合,两膝相合,气归于丹田.72.双摆莲:重心控制在左足,左膝要与右膝合住劲,借转身的惯性迅速将右足提起.73.当头炮:双摆后,右足向右后伸,双掌向左前微按,要有上、下配合之意,同时完成.双拳向左前方发劲时,需先将向后捋的身法调整过来,再向前发,并且运用的是抖劲,这更需要上下配合恰当、松活、弹抖,才能将劲发于双拳.74.金刚捣碓:双手捋向右略快,左手向前挤要慢;右脚上步时,左腿要控制好重心,以腰带腿;震脚前,右拳上提重心须下沉,震脚时将周身之劲发于右脚;身体要有意下沉,但不能左右倾斜.75.收势:先将膝关节和髋关节弯屈,身体随之下降,以呼吸为主,动作配合为辅.达到收势时平心静气,恢复预备姿势.。

陈式太极老架一路74式的完整拳谱口诀

陈式太极老架一路74式的完整拳谱口诀

陈式太极老架一路74 式的完整拳谱口诀1、金刚捣碓:金刚捣碓双手起, 重心右移往后捋,重心右移左脚上, 双手转前向左挤,重心左移右足上,拳击面门膝击裆。

2、烂插衣:揽插衣,招式奇,双手互转重心移,忽灵右足右横上,右臂横扫敌难当。

3、六封之闭:六封之闭须放松,肩肘腕手尽显柔,肩靠肘击都用上,占敌位前吾为雄。

4、单鞭:单鞭一势最为雄,左象箭来右似弓,要彼使劲来打吾,引动四两拨千斤。

5、金刚捣碓:接着又来二捣碓,以左带右巧换位,肘膝松合猛震足,力点平稳不伤根。

6、白鹤亮翅:白鹤亮翅要分明,右翅舒展击长空,两手引来搂风式,右足开步左要跟。

7、斜形:除了单鞭是斜形,先左后右往下拧,上擒下铲似进步,关键在于不丢顶。

8、搂膝:搂膝只在弹抖中,忽然下沉敌落空,快速弓身抱他膝,前假后真要从容。

9、上三步:紧跟三步进敌身,步活裆园劲要真,右来左挡我右击,要点打击敌首根。

10、斜形:这次斜形不一样,遇敌出拳吾旋裆,左臂内弧横截击,迎手劈掌最为上。

11、搂膝:忽然弹抖用搂膝,身体下沉抱腿走,要想攻下先守上,要点就在肩不僵。

12、上三步:这个三步与前同,后要用力前要弓,切记领劲首要正,否则人在云雾中。

13、掩手肱拳:这与上招紧相连,先掩敌手再出拳,蓄而后发劲贯足,敌命打击心胸间。

14、金刚捣碓:右肘上击速转身,接着又用三捣碓,切记重心左胯拦,否则身体难站稳。

15、撇身捶:撇身捶,劲落根,宛如青蛇摆动身,身躯顺提顺采式,再次左旋逆常拼。

16、青龙出水:青龙出水鬼神泣,转接灵敏无滞迹,右手撤回又一捶,此为太极变中拳。

18、双推手:这次紧连双推手,大小双圈劲贯肘,切记重心在右足,虚领顶劲裆要空。

19、倒卷肱:说二守势倒卷肱,前足虚来后足弓,双手左右相照应,这边引来那边攻。

20、白鹤亮翅:白鹤亮翅用处多,十次八次不为过,承上启下都有用,关键在于胯要活。

21、斜形:斜形式,很难练,没有千遍功不现,他与单鞭是攻势,要点都在腰胯处。

22、闪通背:经典招式闪通背,若遇群敌巧换位,前面穿掌速制敌,猛然转体肘护身。

陈氏老架一路太极拳口传歌诀

陈氏老架一路太极拳口传歌诀
掩手肱拳
掩手肱拳要想脆,虚实蓄发要到位,
虚领顶劲头不偏,鼓荡内力劲到拳。
六封四闭
六封四闭注意肘,不丢不顶劲贯手,
切记头顶端又正,百会二阴上下通。
单鞭
单鞭要点在换位,有肩有肘才为对,
重心左移左臂扫,一节一节劲要脆。
云手
云手一式气势大,遇敌百十不用怕,
合二开二交叉步,左右来敌奈吾何。
高探马
遇敌常用高探马,擒拿打击又可抓,
切记重心在右足,虚领顶劲裆要空。
倒卷肱
说二守势倒卷肱,前足虚来后足弓,
双手左右相照应,这边引来那边攻。
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用处多,十次八次不为过,
承上启下都有用,关键在于胯要活。
斜形
斜形式,很难练,没有千遍功不现,
他与单鞭是攻势,要点都在腰胯处。
闪通背
经典招式闪通背,若遇群敌巧换位,
前面穿掌速制敌,猛然转体肘护身。
右实左虚左脚上,两膝相合成扣裆。
单鞭
单鞭再用是英雄,右边虚来左膝弓,
虚实分明稍定势,周身气沉会阴中。
云手
二次又用双云手,中指领劲不顶丢,
合步交叉脚练活,涛涛不断念不休。
双摆莲(摆脚)
甩起右脚双摆莲,意在胯处右脚悬,
先合后开猛用力,双手拍脚响震天。
跌岔
跌岔一势不容易,起身全凭一口气,
沉肩松胯头摆正,左领右跟气上提。
金鸡独立
金鸡独立身法正,左右平衡象杆秤,
中处摆开劲要猛,引带击摔在于拧。
倒卷肱
再次又用倒卷肱,前脚虚来后脚弓,
如遇强敌装败势,退步之处反守攻。
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劲用巧,周身灵活只在腰,
左引右带活身法,下挡上击最为妙。
斜形
斜形式,很难练,没有千遍功不现,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口诀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口诀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口诀第一势金刚捣碓歌诀: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擦衣歌诀: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六封四闭歌诀:六封四闭捋采变,顺势左捋塌外碾。

上引下松随敌意,跟步双按闭中封。

第四势单鞭歌诀: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互西东。

右挤左化左步靠,肘打按挤法更巧。

第五势左转身金刚捣碓歌诀:左转捣碓先引掤,转身化拿兼膝攻。

妙在有形似无形,抱捶震脚势沉雄。

第六势白鹅亮翅歌诀:鹅性凶狠面文静,左手下按步含攻。

退步右采拴身靠,眼光四射顾盼定。

第七势搂膝拗步歌诀:搂膝拗步右引掤,左步斜进捋挤成。

敞开大门随意使,六封四闭虚要灵。

第八势初收歌诀:初收转圈自然好,退步掤法进为要。

收回原为老势名,拳家更名尽玄妙。

(注:“收回”势名,载于《陈式拳械谱》,是五套捶中的老势名称。

)第九势斜行拗步歌诀:斜行化拿左脚踹,进步平挒转身采。

右转掤法无穷变,三进左肩侧身靠。

第十势再收歌诀:此势转圈皆倒转,太极拳法贵善变。

进挤退捋着中法,左脚收回腰下塌。

第十一势前堂拗步歌诀:前堂先引双挤胸,再进平挒三肘封。

踏雪无痕前堂进,先左后右步分清。

第十二势掩手肱拳歌诀:掩手肱拳练手捶,左引右击见红拳。

前发后塌劲要松,发劲都在手捶中。

第十三势右转身金刚捣碓歌诀:右转捣碓右转掤,转身右采小而灵。

右手右脚同收转,挒中带扫着法精。

第十四势庇身捶歌诀:庇身捶势右下挤,手合步开右靠成。

因敌变化连环肘,左引右拨腰裆功。

第十五势背折靠歌诀:左转掤法松要圆,右转变法腰中缠。

左引松沉发背靠,惊抖一拳丧敌胆。

第十六势下掩手肱拳歌诀:演练手捶方向变,手转互变有高见。

右转肘挤铁门拴,突转一捶裆中现。

第十七势双推手歌诀:转身左捋上步掤,以身双推步要轻。

掤采捋按双推手,松圆旋转如蛟龙。

第十八势三换掌歌诀:掌法三换活桩功,拴手擒拿变换中。

静如秋月三味掌,动若蛟龙似旋风。

第十九势肘底看捶歌诀:肘底看捶守门户,承上启下似流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这句话是讲太极与阴阳的关系。太极是个浑圆球体,包含阴阳两仪,阴阳两仪互济兼容。静中触动分阴阳,动中求静合太极。
三、“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这句话是讲太极拳的动作要合乎自然。太极拳家陈鑫云:“拳名太极,实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也,一丝不假强为,强为者皆非自然之理,不得名为太极拳。”在练拳时,宜慢不宜快。平心静气,静心慢练。随着外形动作引动内气在体内无微不至地细细运行,使意气合一,神形合一,顺其自然,渐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自编口诀:
起金懒六鞭,金鹅斜搂拗;斜搂拗掩金,撇龙双肘卷。
鹅斜闪掩六,鞭手马右左;蹬趟捶踢拳,脚蹬手擒头。
六鞭前后马,六鞭女懒六;鞭手脚独卷,鹅斜闪手六。
鞭手探脚捶,猴鞭龙七虎;转头金刚收。
二、
第1式起势第2式金刚捣碓第3式懒扎衣第4式六封四闭第5式单鞭
第6式金刚捣碓第7式白鹅亮翅第8式斜行第9式搂膝第10式拗步
第11式斜形第12式搂膝第13式拗步第14式掩手肱拳第15式金刚捣碓
第16式撇身捶第17式青龙出水第18式双推手第19式肘底看拳第20式倒卷肱
第21式白鹅亮翅第22式斜形第23式闪通背第24式掩手肱拳第25式六封四闭
明白了“无极”、“太极”、“阴阳”,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为我们练习太极拳指明了方向。“不入无极圈,难成太极图”,要练好太极拳,首先要“静”,使自己进入“无极”状态,全身心地放松,然后静极生动,在意念的指导下,气沉丹田,主宰于腰,由内而外地按照拳架套路的要领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体会“静极生动,动中求静,虽动犹静”;“开中寓合,合中寓开”;“柔中寓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内动产生外动,外动引导内动”等阴阳关系。只有经过长期的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的反复练习,才能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开合自如,周身一家”,达到阴阳的高度统一,进入“太极”境界。
第51式单鞭第52式云手第53式摆脚跌岔第54式金鸡独立第55式倒卷肱
第56式白鹅亮翅第57式斜形第58式闪通背第59式掩手肱拳第60式六封四闭
第61式单鞭第62式云手第63式高探马第64式十字脚第65式指裆捶
第66式猿猴献果第67式单鞭第68式雀地龙第69式上步七星第70式下步跨虎
第71式转身双摆莲第72式当头炮第73式金刚捣碓第74式收势
第26式单鞭第27式云手第28式高探马第29式右擦脚第30式左擦脚
第31式左蹬一跟第32式前趟拗步第33式击地捶第34式踢二起第35式护心拳
第36式旋风脚第37式右蹬一跟第38式掩手肱拳第39式小擒打第40式抱头推山
第41式六封四闭第42式单鞭第43式前招第44式后招第45式野马分鬃
第46式六封四闭第47式单鞭第48式玉女穿梭第49式懒扎衣第50式六封太极拳论》浅解
《太极拳论》为清代太极名家王宗岳所著,其论点精辟,文字生动,言简意晐,字字珠玑,被历代太极拳家奉为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一.“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什么是太极。这里需要弄清,什么是“无极”,什么是“太极”。所谓“无极”,就是宇宙的最初状态。无色无象,无声无臭,无形无端,空空洞洞,混混沌沌。古人将此名之“无极”,并以“o”表示。其基本含义是“空”、“无”,但此时却是“无一物而包万物”。对于人体来说,无极即是虚静,心中一物无所着,一念无所思,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太极”,生于“无极”。“无极一动生太极,太极动静阴阳分,阴阳开合万物生,生生不息理循环。”古人在代表无极的圆圈之中画上一对旋转对称,首尾相合的黑白鱼,代表阴阳,黑者为阴,白者为阳,黑鱼中有一白眼珠,代表阴中有阳,白鱼中有一黑眼珠,代表阳中有阴,阴阳互交,动静相倚,周祥活泼,妙趣自然,这就是太极图。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阴阳的高度融合就是太极。
在推手时,表现为舍己从人,不顶不丢,沾粘连随,恰到好处。没有过头和不及的动作,完全是根据对方的动作顺势而为。
四、“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这里,关键是弄懂下面几个字的含义。1、“刚”:即阳刚、坚硬、用力。2、“柔”:即阴柔、柔韧,顺遂。3、“走”:即化劲,“四两拨千斤”。4、“粘”:即像胶一样粘住对方,即用柔劲跟随对方的着力点,“不顶不丢”,并随着对方劲路的变化不断地听劲柔化,使之处处落空,造成我顺人背的有利形势。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以刚来,我以柔往,以柔克刚,引进落空,粘走相生,我顺人背。五、“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对方动作快,我就快接应;对方动作慢,我就缓慢跟随。太极拳练时宜慢不宜快,追求虚静的太极境界。注重意、气、神、形的完整统一。由慢而生灵。“慢到十分工夫,即能灵到十分。唯能灵到十分火候,斯敌人跟不上我,反以我术为奇异”。“能敬能静,自保虚灵”。虚静功夫即是太极功夫。虚则无所不容,静则无所不应。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心静体舒,精神内固,神气合一,意在人先。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以静制动,后发先至。无论轻重缓急,均能应付自如。
王宗岳太极拳论讲解及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和记忆口诀
一、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