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及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及对幼儿教育的启示作者:白彩霞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18期
摘要:思维是人脑对外界事物、外在现象反映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有关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本文阐述了笔者对思维与语言关系的理解和这两者间关系对幼儿教育的启示,以期为广大幼儿教育者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思维与语言幼儿教育启示
引言
思维与语言二者紧密相连。语言是人们表达思维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方式,而思维是最能反映人们内心真实想法的一个间接性关键点,对语言起主导作用,思维是构成语言表达的因素之一,同时影响着语言的表达。幼儿年龄尚小,处于意识朦胧阶段,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促进思维发展的引导作用,帮助幼儿综合性发展,使其身心健康成长。[1]
一、探究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1.思维是语言形成的基础
人类初期人们为了生存便开始学会思考,彼此间进行交流。思维就此产生,它其实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想法,是思想的内在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诞生了。语言存在于实际生活之中,是外在的,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可以通过文字、符号等实在性东西表现出来,所以说思维是语言形成的基础,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例如,人们通过平常的观察得出普遍的认识,尽管幼儿在五个月左右大时早已经会根据颜色、形状、大小区分所见物品,并将其进行分类,甚至还会识别周围人的面孔,正如在这个时期的有些婴儿有一小会儿见不到陪伴自己多时的母亲时,会一直嚎啕大哭,但是幼儿开始会言语是在两岁左右。显然,从中可知这时候的幼儿已拥有了抽象、概括的思维。[2]
2.语言是思维表达的工具
思维是经过大脑思考,体现人类智慧的过程,是间接反映人们内心真实想法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语言是靠人们的一张口所表达出来的,是一种出声的思维。自古就有心口不一的说法,所以语言并不等同于思维。然而,思维往往能影响语言的表达。语言能完整地把人们脑海中的思维内容呈现出来,是思维表达的工具。如:人与人之间进行交谈时,其使用的语言是经过大脑思虑过后才说出口的,残疾人士使用的聋哑语、盲文也体现了这一观点。
3.幼儿阶段语言与思维的发展
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亦是最关键的时期,是幼儿由直观的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重要时候。幼儿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建立良好师生交往关系,激发幼儿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交往。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总是想要多接触新鲜事物。调查表明这时候的他们在玩游戏、拼图、绘画等方面的行动力有所下降,他们开始频繁使用语言文字,有助于其抽象思维的形成发展。
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1.语言助力,促进思维发展
小孩子性格天真活泼,他们对于生活偏向于感性化,做事情随意性大,会随着一时的心情和兴趣去做,然而,社会需要人们理性处事。办学理念为:一切教育都是为了学生,教育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从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的引导幼儿理性化思考,培养其形象思维。教师应该有着明确的认识,语言不等同于思维,幼儿思维的培养可以利用多样式的语言,如:生活化的语言、规范的文字表达、实践性的语言。生活化的语言,顾名思义,是教师与幼儿进行的有关生活事的交谈。教师与幼儿以朋友关系,处在一个温馨愉快的环境中,对身边的事儿进行交流。以《假如我是爸爸》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典型父亲的片段来导入课堂教学,紧接着组织幼儿运用情境表演一些爸爸时常会干的事,激发幼儿交谈的兴趣,然后引导幼儿说出他们的爸爸与其心目中的爸爸形象。教师既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亲近学生,也能从中了解学生平常生活点滴。尽管人类的语言能力具有先天性,但词语知识和含义是后天学会的。规范化的语言,指的是幼儿的语言表达要规范标准,例如:揠苗助长、狐假虎威等词语的学习,教师要教导幼儿词语的正确含义,切莫让幼儿似懂非懂。实践的语言,即是幼儿自己经历过的,通过语言将直接感知述与旁人听。幼儿语言表达的发展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而认知范围的扩大,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实践活动有助于引导幼儿交往表达的语言,继而不断改进交流的要求。例如: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幼儿可以将自己一整天的活动和感受与教师和父母分享。
2.统筹兼顾,协调思维发展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相当于要素与系统的关系。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思维是影响语言发展的主导性因素,若是要实现语言对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语言则要有与思维相对应的加工模式、存储模式,以便二者间可以起到协调作用。人类有三种基本类型的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在培养幼儿思维能力时,要统筹兼顾影响思维的各式各样的因素和三种不同思维。教师通过语言学习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时候,不仅要重视幼儿形象思维的培养,还要重视幼儿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一般现在的幼儿园是半封闭式教学,教师除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逻辑思维,亦可以从生活琐碎事中协助幼儿建立有关逻辑的相关概念。孩子掌握好时间的概念相当重要,在此之前,他们需要理解“在…之前”“马上”等词语的含义。或者,教师教给幼儿不同群体的名称,使幼儿明白大群体包含有小群体,不同小群体组成了大群体。这样,幼儿一方面已经学会了严谨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一方面对于逻辑推理有了清晰的认知。另外,据心理学家的调查,随着词汇数量的增加,幼儿词汇的抽象性和概
括性也在增加。另外,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理论分析论证,仅仅是依据内因感知快速做出判断,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教育工作者教学的重点,幼儿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动作活动又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对幼儿而言,语言活动是幼儿发挥其想象力的天地,教师可以通过改编诗歌、续编故事、仿编儿童歌曲等提供机会给幼儿进行思考,活跃幼儿思维,为其以后的创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诉,培养幼儿抽象性思维与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教工作者的重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确的思维引导可以让幼儿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语言作为一种沟通媒介,教师要正确的加之使用。总而言之,研究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从而获得相关有效信息,并用于幼儿教育,有利于改进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孙擘.浅谈老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幼儿家庭教育的启示[J].读写算:教师版,2016(40):86-86.
[2]敖玉冰.浅析学前教育如何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J].新丝路(下旬),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