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史综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胡闯 S150231022
摘要:本综述主要介绍了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及其特点。首先,本文先介绍了科学技术发起源、本质和特点,主要分为科学和技术两部分;然后详细介绍和分析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分为古代科学技术、近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三个部分;最后介绍了中西方对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状况。
关键字:科学技术,本质,特点,科学技术史
一、科学技术的性质和特点
1.科学的性质和特点
什么是科学?这是科学哲学一百多年来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迄今为止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英国科学家贝尔纳认为:科学在它的历史发展中表现为方法、知识、信仰、生产力和社会组织等种种形式,体现出不同的本质特征,是难以定义的。但是,人们总是力图理解科学,从各个角度来定义它。有人认为科学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知识的总和,有人认为科学是创造知识的过程,有人认为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有人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还有人认为科学是一种智力游戏。我们认为,科学的基本含义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本身和这个活动的结果两个方面,它既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也是人们进行知识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知识体系和知识生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
要真正理解科学,必须进一步明确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科学划界问题是西方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自20世纪初逻辑经验主义诞生以来,西方各个科学哲学流派都对科学划界问题有过精辟论述,观点不一,标准各异。但概括的讲,科学划界大致经历了绝对经验主义标准、相对实用主义标准、社会历史主义标准和多元综合标准。现在越来越多人认识到,科学划界必须综合考虑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诸多特征:
(1)具体性。科学是将世界分门别类研究,它们的对象是具体的、特殊的物质运动,相对于无限世
界的永恒问题,它们一般只提出和设法解决现实对象的有限问题。
(2)经验性。科学以经验为出发点和归宿.起于经验,迄于经验,力求不背离经验。
(3)精确性。科学要求得到的结论是系统而明晰的,彼此联系,不矛盾,通常能用公式、数据、图
形来表示,其误差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4)可检验性。科学的结论不是笼统的、有歧义的一般性陈述,而是个别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
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
而不具备以上这些体征者就不能叫做科学,是非科学。伪科学是一种打着科学旗号的的非科学。
不能一概地反对非科学,但是,应当坚决的反对伪科学。因为伪科学总是危害社会、阻碍进步的。
在整个科学体系中,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科学,统称为自然科学。自然科学除了具备一般科学的特征之外,还要如下两个重要特征:
第一,自然科学史特殊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自然科学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但是,它不同于社会上层建筑中的哲学、政治、道德、法律、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
第二,自然科学是特殊的生产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范畴。
2.技术的基本特征
同科学一样,技术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产业革命以后,技术主
要表现为,依据自然科学规律,运用一定的手段、方法,特别是以机器的使用为中介,对物料、能量、信息进行转换或加工,以满足人类需要的实践活动;相应地,技术被理解成为反映实践检验、科学理论和物质设备三方面的技术理论、物质手段和工艺方法的总和。
技术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1)技术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两重属性。所谓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技术无论作为劳动手段、工艺或技能,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这决定了构成技术的根本要素是自然科学知识。
(2)技术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在技术中,客观的物质因素和主观的精神因素是紧密结合的。技术的进步,是其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提高的结果。
(3)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生产力是一个大系统,其基本物质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力工具和劳动对象等。技术本身就是直接的生产力,它的状况如何,对生产力总是发生直接的、立竿见影的影响。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历史特点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科学技术史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此,科学技术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历史学。它是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科学技术史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1.研究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逻辑,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2.研究社会因素的制约性,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3.研究科学对社会的反作用,预示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
1.古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
科学技术的起点是原始人的劳动创造。大约在50万年以前,人类开始知道用火,积累了去火用火的经验知识,对人类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大约一万五千年前,人们在狩猎、农耕过程中,观察了动植物的生长、河水汛期和星象位置的变化,懂得了计时定节,逐步知道饲养家畜,栽培谷物,烧制陶器,构筑房屋,积累了一些属于萌芽状态的科学技术知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大约距今六千年到四千年,一些古老民族,如巴比伦、埃及、印度及中华民族的祖先,先后进入了奴隶社会,出现了一些脱离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者,产生了文字,使原始社会中破土萌发的科学技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创造了比过去更多的科学技术成果,由石器时代逐渐过渡到铜器时代。
在奴隶社会,欧洲科学发展的高峰发生在古希腊。从公元前7世纪起,希腊诸城邦中涌现了一批学者,他们力图从哲学上探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奥秘,在科学上也取得的了不少成就。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毕达哥拉斯的勾股定理、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阿基米德的力学等,就是古希腊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
古代人民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遗产。但古代科学没有得到系统的全面的发展,其实用科学、理论科学以及自然哲学三种科学形态尚未形成一定的体系。总之,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缺乏科学实验条件,古代科学不得不以生产经验和对自然界的直接的感性观察为基础,所以水平低下,发展缓慢,从整体来说是一种经验性的科学知识,带有直观的原始综合的性质。
2.近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
近代科学技术产生于封建社会向资本社会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代,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资产阶级革命和文艺复兴运动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兴起的。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哥白尼日心学说的提出。它宣告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的解放。
在近代自然科学中,首先发展起来的,是与当时生产联系最密切的、也是最基本的一些学科,即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