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最低CO2浓度

光合作用的最低CO2浓度
光合作用的最低CO2浓度

江苏省2009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案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及

在生产上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及考纲要求

二、重要的结论性语句:

1.农业生产中主要通过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面积和增强光合作用效率等途径提高光能利用率。

2.增加光照面积的措施包括:套种、合理密植等。

3.提高光合作用的措施包括:利用大棚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温度等。

4.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光照强度、光质、光照时间、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三、重、难点知识归类、整理

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光:

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强度

也随着加强;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

增加。

另外光的波长也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通常在红光下光合

作用最快,蓝紫光次之,绿光最慢。

在生产上的应用:延长光合作用时间:通过轮种,延长全

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合理利

用光能的一项重要措施。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是增加光合作用面积的一项重要措施。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

光补偿点:当植物在某一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 2与该温度条件下植

物进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 2量达到平衡时的光照强度,这时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受光反应产物的限制。

光饱和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强度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时

的光照强度,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是受暗反应系统中酶的活性和CO 2浓度的限制。

一般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比阴生植物高。

总光合作用:指植物在光照下制造的有机物的总量(吸收的CO 2总量)。

净光合作用:指在光照下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或吸收的CO 2总量)中扣除掉在这一段时间

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或释放的CO 2)后,净增的有机物的量。

(2)CO 2:

CO 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只有当环境中的CO 2达到一定

浓度时,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0.03%,

如果浓度提高到0.1%,产量可提高一倍左右。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

后,产量不再提高。如果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0.005%,光合作用就

不能正常进行。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CO 2浓度称为CO 2的补偿点,即在

此CO 2浓度条件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CO 2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 2相等。

一般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随CO 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

定浓度后,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这时的CO 2浓度称为CO 2的饱和点。 注意两题的区别:CO2浓度——光合曲线

(2012-12-14 22:46:51)

转载▼

标签:

co2浓度

光合速率

教育 分类: 教学反思

试题一:下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两种植物的叶片在

不同

CO 2浓度下CO 2净吸收速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与X轴的交点代表植物此时不进行光合作用

B.植物B在光照强烈、高温和干旱的环境下比A有更好的光合作用

C.维持B正常生长的CO2浓度应大于曲线与X轴交点的浓度

D.两曲线在交点时光合作用速率相等

答案C

试题二:下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CO2浓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与X轴的交点代表植物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B.植物B在光照强烈、高温和干旱的环境下比A有更好的光合作用

C.维持B正常生长的CO2浓度应大于曲线与X轴交点的浓度

D.两曲线在交点时叶绿体从外界吸收的CO2量是相等的

答案:C

小结:根据纵坐标,试题一应该是净光合速率,横坐标上的交点是CO2补偿点,试题二是真光合速率,横坐标上的交点是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指的是开始光合作用时的外界最低CO2浓度。这两种植物相当于A是C4植物如玉米,B 植物是C3植物如花生。

很多复习用书上出现的下列曲线图就是有这样的区别:

在生产上的应用:温室栽培植物时,施用有机肥,可适当提高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3)温度:

温度可以通过影响暗反应的酶促反应来影响光合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提高,光合作用加强;温度过高时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在生产上的应用:适时播种;温室栽培植物时,可以适当提高室内温度。

(4)水分:

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如夏季的“午休”现象)。

在生产上的应用:预防干旱;适时适量灌溉。

(5)矿质元素:如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N是光合酶的组成成分,P是ATP分子的组成成分等等。

在生产上的应用:合理施肥,适时适量地施肥

光照、CO2浓度、温度与光合速率基本关系见图:

四.典型例题 [例1] 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昼夜中某作物植株对CO 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甲图

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曲线中C 点和正点(外界环境中CO 2浓度变化为零)处,植株处于何种生

理活动状态?

(2)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 段,其中光合作用强度最高

的是 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点。

(3)乙图中FG 段CO 2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 ,以致光反应产生的 和

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了暗反应强度,使化合物数量减少,影响了CO 2固定。

(4)乙图曲线中间E 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因为

解析:本例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因素:CO 2浓度、光强,以及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

表观速率的关系(表观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首先,要认真看清坐标的含义,然后

进行曲线分析;其次,要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联系起来考虑,并用两个生理过程进行的条

件和时间进行分析。注意光合作用强度决定的制造有机物量与有机物总积累量之间的联系和

区别;第三,乙图的E 点CO 2吸收率降低的机理,不仅要从外界因子的整天变化情况及此

时的限制因素考虑,还要联系植株的其他生理活动进行思考。

答案:

(1)呼吸作用释放CO 2的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CO 2的量时

2)

BF ;

D ;E

(3)光照强度逐步减弱;ATP ;NADPH

(4)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影响了CO 2原料的供应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条曲线反映了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 ( )

甲图 乙图

A B C D

2. 在农作物生产中,套作和轮作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两者()

A. 都是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

B. 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C. 都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矿质资源

D. 都可以提高农田中的能量传递率

3. 对某植株作如下处理:①持续光照10 min;②光照5s后再黑暗处理5s,如此连续交替进行20 min。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在两种情况下,植株所能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及积累的有机物总量()

A. 均①多于②

B. ①少于②;①多于②

C. ①和②均相等

D. 无法确定

4.我国政府为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正在北京地区实施大规模的绿化工程。绿化北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调节()

A.北京地区的气温

B.北京地区的湿度

C.北京地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D.北京地区氧气和二氧化硫的浓度

二.非选择题

5.(7分)下图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

(1)C3的产生和消耗主要发生于叶绿体的中。

(2)AB段C3含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 点出现的可能是由于白天该地区天气暂时由晴转阴所造成的。

(4)G点C3含量极少,其原因是什么?

(5)G点与F点相比,叶绿体中NADPH含量较。(填写“高”或“低”)

(6)请在下列坐标图中画一条曲线,表示上图中的HI段(15时至19时)小麦叶肉细胞中C5

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设a点为15时的C

量)。

(1)基质

(2)无光照,不能进

行光反应,不能产生

[H]和ATP,C3不能

还原成有机物

(3)D (4)气孔关闭,缺少CO2,C5不能转化为C3 (5)高

6.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图中4条曲线(a、

b、c、d)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O2浓度下,马铃薯净光合速率随

温度变化的曲线。a光照非常弱,CO2很少(远小于0.03%);b适

当遮荫(相当于全光照的1/25)CO2浓度为0.03%,c全光照(晴天

不遮荫),CO2浓度为0.03%;d全光照,CO2浓度为1.22%。请据

图回答:

(1)随着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以净光合速率为指标)最适温度的变化趋势是。

(2)当曲线b净光合速率降为零时,真光合速率是否为零?为什么?

(3)在大田作物管理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

A. 通风

B. 增施有机肥

C. 延长生育期

D. 施碳酸氢铵

(1)逐渐提高

(2)不为零,因为在b实验条件下,呼吸速率不为零

(3)ABD

反馈练习

一、选择题

1. 有甲、乙、丙、丁4盆长势均匀的植物置于阳光下,甲品红光照射;乙绿色光照射;丙添加品红色滤光片A;丁添加绿色滤光片B(如图),经过一段时间,各盆中长势最旺的和长势最差的依次是下列哪一组()

A. 甲、乙

B. 乙、丙

C. 甲、丁

D. 丙、丁

2.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两个主要外界因素,下列图像是北方夏季一天中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指出正确的图解是( C )

3. 小麦籽粒成熟过程中积累的糖类,主要是依靠穗下第一张叶片(旗叶)的光合作用供给

的。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图甲),将旗叶

包在一透明的袋中,袋中始终保持25℃及充足

的CO2,在旗叶基部安装一个可调节温度的套

环。实验开始时,套环温度调到20℃,测定

30min内透明袋中的CO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

失量。然后将基部套环温度调节到5℃时,发

现葡萄糖从旗叶向穗运输的过程被抑制,继续

测定30min内透明袋中的C02吸收量、叶片水

分散失量,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

断错误的是()

A. 叶片基部温度变化对袋内叶片蒸腾作用有明显影响

B. 叶片基部处于低温(5℃)状态时,后30min,CO2的吸收速率下降与叶片气孔开闭状态无关

C. 叶片基部处于低温(5℃)状态时,呼吸作用强度减弱

D. 叶片基部处于低温(5℃)状态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4.下图曲线表示农田中Ⅰ昼夜温度变化;Ⅱ光照强度;Ⅲ植物吸收CO2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

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B. 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

C. 在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

成终止。

D. 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

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

5.右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

中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

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

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

C.防止NaOH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D.避免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

6.对于栽种农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的不.正确解释是()A.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B.有利于释放氧气,降低有机物消耗

C.有利于吸收较多的CO2,提高光合作用效率D.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7.CO2含量过高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最可能的原因是()

A.CO2浓度过高,抑制了光合作用B.CO2浓度过高,抑制了呼吸作用

C.CO2浓度过高,抑制了光反应D.CO2浓度过高,抑制了暗反应

18.下图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

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据图

分析,下列不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在光线弱的情况

下,光合作用速率受光强度的限

B.甲图可见,强光照下因光反

应阶段受到限制光合作用速率

不再增加

C.乙图中C点表示光照强度为甲图的B时,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D.乙图出现CD段的原因是温度过高影响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

二.多项选择题

19.国家多次强调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植树造林,同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积极措施。其根本目的是()

A.为后代保留更多的木材、草原和能源

B.调节西部地区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C.减少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减轻土壤荒漠化

D.调节西部气候,解决内地干旱问题

20下列措施不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是

A.延长光照时间B.增强光照强度

C.增加光合作用面积D.改变光照频率

三.非选择题

21.植物的新陈代谢受外部环境因子(如光、温度)和内部因子(如激素)

图表示野外松树(阳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

的纵坐标表示松树整体表现出的吸收C02和释放C02量的状况。请

分析回答(12分):

(1)当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

(2)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吸收C02的量等于呼吸作用放出C02的量。

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a,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

(3)如将该曲线改绘为人参(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b点的位置应如何移动,为什么? 。

(1)①最高,光照强度再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②不能。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但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从全天看,消耗大于积累,植物不能正常生长。③左移,与松树比较,人参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高点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松树低。

22.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Array全素营养液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

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

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

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

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

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

况,绘制成如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

析回答:

(1)上图显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

(2)BC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CD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

(3)D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

(4)EF段说明此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填“较快”或“较慢”),其原因最可能是

________,由此推断该植物CO2的固定途径是。

(5)EF段与DE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

(6)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答案:(1)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2)夜间温度较低影响了呼吸酶的活性光合作用吸收了部分的CO2(3)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4)较慢光照过强,温度过高,气孔关闭CO2+C5→2C3(5)大(5)增加

23.下图表示三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日变化。请据图回答。

(1)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的时刻,a植物叶片出现在_________,c植物叶片出现在

_________。

(2)在6:00—8:00时之间,单位时间内吸收CO2最多的是_________植物叶片。

(3)b植物叶片在晴天中午光照强烈时,光合作

用速度出现了低谷,这一现象被称为光合作用的“午休

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c植物叶片一天内光合作用速度变化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图中结果推测,三种植物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

多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把某植物叶片

置于5千勒克司(光合作用速度44mgCO2/100cm2

叶·小时)光照下14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呼

吸作用速度6.6ngCO2/100cm2叶·小时),则一天内该植物每25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__________。

答案:(1)19:00、5:00 10:00、15:00(每格1分)

(2)b('分)

(3)中午光照强烈,为减少体内水分散失,气孔关闭,通过气孔进入的cch量减少(2分)(4)在10:00--.15:00时之间,光合作用速度为负值,其余时间为正值.(2分)(5)a>b.c(1分)(6)78(2分)

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曲线(一) ①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 升高而加快,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再增大CO2浓 度,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加快。 A点,外界CO2浓度很低 时,绿色植物叶不能利用外界的CO2制造有机物,只有当植物达到CO2补偿点后才利用外界的CO2合成有机物。 B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CO2浓度,即B 点以后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加快,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③若CO2浓度一定,光照强度减弱,A点B点移动趋势如下: 光照强度减弱,要达到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需较高浓度CO2,故A点右移。由于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减弱而产生的[H]及ATP减少,影响了暗反应中CO2的还原,故CO2的固定减弱,所需CO2浓度随之减少,B点应左移。 ④若该曲线表示C3植物,则C4植物的A、B点 移动趋势如下:由于C4植物能固定较低浓度的 CO2,故A点左移,而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所需的 CO2浓度应降低,B点左移,曲线如图示中的虚线。 (2)曲线(二)

a-b:CO2太低,农作物消耗光合产物; b-c:随CO2的浓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强; c-d:CO2浓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保持不变; d-e:CO 2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将引起原生质体中毒或气 孔关闭,抑制光合作用。 (3)曲线(三) 由于C4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PEP羧化酶,对CO2的亲 和力很强,可以把大气中含量很低的CO2以C4的形式 固定下来,故C4植物能利用较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O2的补偿点低,容易达到CO2饱和点。而C3植物的CO2的补偿点高,不易达到CO2饱和点。故在较低的CO2浓度下(通常大气中的CO2浓度很低,植株经常处于“饥饿状态”)C4比C3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强(即P 点之前)。一般来说,C4植物由于“CO2泵”的存在,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均低于C3植物。 3.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它主要通过影响暗反应 中酶的催化效率来影响光合 作用的速率。在一定温度范 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速率随着增加,超过一定 的温度,光合速率不但不增大,反而降低。因温度太高,酶的活性降低。此外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从而间接影响光合速率。

警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人类史上最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8578626.html, 警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人类史上最高作者: 来源:《学生导报·中职周刊》2019年第14期 日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莫纳罗亚气象台的传感器监测到一个惊人数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已经超过415ppm,即CO2质量超过整个大气质量的万分之4.15,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當地时间11日上午,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位于夏威夷的莫纳罗亚气象台记录下这一历史性数据415.26ppm。 气象学家埃里克·霍尔萨斯在社交网站“推特”上表示,人类历史上地球大气中的CO2浓度首次超过415ppm,“这不仅是有记录的历史中的第一次,也不仅是一万年前农业文明出现后的第一次,而是数百万年前人类出现后的第一次。我们从未见识过这样的地球。” 事实上,早在4月,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威利特等人就在《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大气中CO2浓度已经达到了300万年前的水平。而直立行走的人类,200万年前才刚刚出现。 近年来,大气中的CO2浓度仍在迅速上升。一直跟踪CO2浓度变化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项目负责人拉尔夫·基林表示,其平均增长率仍处于历史高位。今年与去年相比增长了 3ppm,而近些年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2.5ppm。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到下世纪中叶,大气中的CO2浓度或飙升至5600万年前的水平。 NOAA把CO2比作“砖”,将地球比作散发热量的壁炉。大气中过量的CO2等温室气体将吸收陆地和海洋散发的热量,使地球的热量循环失去了平衡,令平均气温上升。 更可怕的是,随着气温升高的还有地球的“脾气”。2014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认为,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变化将使地球表面的大气波动更为剧烈,高温、干旱、酷寒等极端天气的出现将更加频繁。 (来源:《科技日报》)

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曲线(一) ①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升 高而加快,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再增大CO2浓度, 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加快。 ② CO2补偿点:A点,外界CO2浓度很低时, 绿色植物叶不能利用外界的CO2制造有机物,只有当植物达到CO2补偿点后才利用外界的CO2合成有机物。 B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CO2浓度,即CO2饱和点,B点以后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加快,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③若CO2浓度一定,光照强度减弱,A点B点移动趋势如下: 光照强度减弱,要达到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需较高浓度CO2,故A点右移。由于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减弱而产生的[H]及ATP减少,影响了暗反应中CO2的还原,故CO2的固定减弱,所需CO2浓度随之减少,B点应左移。 ④若该曲线表示C3植物,则C4植物的A、B点移 动趋势如下:由于C4植物能固定较低浓度的CO2, 故A点左移,而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所需的CO2浓度 应降低,B点左移,曲线如图示中的虚线。 (2)曲线(二) a-b:CO2太低,农作物消耗光合产物;

b-c:随CO2的浓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强; c-d:CO2浓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保持不变; d-e:CO 2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将引起原生质体中毒或气 孔关闭,抑制光合作用。 (3)曲线(三) 由于C4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 力很强,可以把大气中含量很低的CO2以C4的形式固定 下来,故C4植物能利用较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O2的补偿点低,容易达到CO2饱和点。而C3植物的CO2的补偿点高,不易达到CO2饱和点。故在较低的CO2浓度下(通常大气中的CO2浓度很低,植株经常处于“饥饿状态”)C4比C3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强(即P点之前)。一般来说,C4植物由于“CO2泵”的存在,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均低于C3植物。 3.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它主要通过影响暗反应 中酶的催化效率来影响光合 作用的速率。在一定温度范 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速率随着增加,超过一定 的温度,光合速率不但不增大,反而降低。因温度太高,酶的活性降低。此外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从而间接影响光合速率。 ①若Ⅲ表示呼吸速率,则Ⅰ、Ⅱ分别表示实际光合速率

Co2浓度监测

Co2浓度监测 产品简介 冷链设备无线远程温度监控系统是青岛正茂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分布散、要求精度高的冷链设备工作时的内部温度及环境温度进行远程监控,而专门开发的一种监控管理系统。作为专业的工业级冷链设备集中管理系统,它可以更方便地集中统一管理和控制多区域的冷链设备的温度,实现无线采集,实时记录温度变化,自动生成温度曲线图,设备启停曲线,打印、数据输出,温度超限报警 我们的实力 公司拥有一批强大的高科技研发人才,致力于工业无线传感设备的开发和应用,公司向来以“服务为先,品质至上”为经营理念,依靠资深的专业技术力量,为客户提供一条龙的全方位配套服务。自创立至今,正茂科技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顾问式管理解决方案和服务。现已和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联盟。公司冷链设备无线远程监控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全国各型冷链工程的方方面面。 系统特点 ●无线采集:运用当今最流行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温度传感设备的无线采集,通过远程电脑获取 数据,并通过监控软件进行分析、预警、自动打印。 ●组网传输:信号采用先进组网无线传输技术,克服距离障碍、信号无衰减,无串扰,抗干扰强。 ●远程访问:完全B/S架构,纯.NET开发技术,远程查看、操作控制,只需录入网址即可轻松实现。 ●实时监控:采用自动化无线监控功能,每天24小时实时监控,避免了人工监控可能出现的监控不 及时、不准确,设备长时间非正常运转等问题。 ●报警功能:超过预设值系统自动报警,报警方式主要有声音报警、手机短信报警、邮件报警、模 块不采集报警等。各监控点报警方式配置灵活,同一监测点可以分时段、分人员报警,便于交接 班管理。 ●测温准确、安装简单:测温范围在-200℃~125℃内可任设,测量精度达±0.1℃,测量温度准确 度±0.2℃,测温间隔时间在1秒以上任设。数据无线上传,无需单独穿墙布线,安装方便简单。 ●自动开关控制:远程自动控制制冷系统开关,远程调试制冷状态及参数。实现压缩机、冷风 机启停历史记录的查询及频率分析。 ●自动打印:定时自动打印功能,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任意设定打印时间,及打印内容。

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习题附答案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1.阳光充足时,水绵成团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 A.光合作用减弱,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 B.呼吸作用增强,需要更多的氧气 C.呼吸作用减弱,释放的二氧化碳减少 D.光合作用增强,释放的氧气积存在一起 答案:D 2 .在生物圈的碳一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中(形成有机物),又能将其释放 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A.细菌 B.真菌 C.动物 D.绿色植物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而绿色植物的 呼吸作用能够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D 3.植物在白天时能进行的生理作用有() ①蒸腾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光合作用④分解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答案:B 4.A、B、C、D四位同学到李爷爷家做客,李爷爷兴致勃勃地告诉他们,今年又是大丰收。种的萝卜、藕最大的重约5千克,冬瓜最重的20多千克,四位同学就此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请你判断出正确的结论 () A.萝卜、冬瓜的原材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则是水和无机盐 B.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C.构成萝卜的原材料是水和无机盐,藕是水和泥池中的营养物质,而冬瓜则是二氧化碳和水 D.萝卜、冬瓜和藕的原材料主要由水和无机盐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 解析:组成萝卜、冬瓜、藕的物质主要是它们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 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B 5.对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采取适当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以下措施不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是() A.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B.降低光照强度 C.合理密植

二氧化碳浓度及温湿度的实测与分析

教室二氧化碳浓度及温湿度 的实测与分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张虹霞郭全史永征 摘要:本文对于某教室采暖期内空气中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了现场测试和调查,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并对所采集样本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得出了影响其空气品质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的超标,换气次数的不足以及教室人数的超员,并提出解决办法。本文的重点在于实验和样本分析的过程及方法,用数据说明该如何改善教室的空气品质,并指出改善后达到的较理想状态,从而为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室二氧化碳浓度空气品质换气次数满座率 1 前言 中小学生教室室内空气品质(IAQ)一直备受关注,为此,国家颁布了《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 17226-1998),大学生教室室内空气品质同样重要,大学生在校生活的很多时间是在教室内度过,但目前尚没有针对大学生教室的卫生标准。因此,本文以下所做分析均以GB/T 17226-1998及《室内空气品质标准》GB/T 18883-2002为依据。引起室内空气品质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另一类是空气的温、湿度,换气次数。为了解大学教室中在上课期间的空气品质,笔者对某大学的教室进行了空气中CO2浓度的实地测试。被测教室位于某教学楼五层(顶层),此教室的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 图1教室物理模型

另外,该教室附近无明显污染源;近三年之内没有进行过室内装修及桌椅的更换;教室座位数为129座;五扇普通单层玻璃钢窗,对开式,尺寸为234cm×170cm,窗缝总长度64.5m;两个普通木门,对开式,尺寸为238cm×120cm。 2 测试仪器及测试系统 研究资料表明室内的污染物有上百种,有的浓度很低,不会影响人类的工作和学习,就此教室而言,主要检测其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用设备为EC9820型二氧化碳在线分析仪,如图2所示。 图2 EC9820型二氧化碳分析仪 EC9820型二氧化碳分析仪由微机控制,采用非分散红外相关(GFC)光学测量技术,可精确、稳定地测量二氧化碳浓度,使CO和H2O的干扰降到最小。为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在测试前,仪器稳定工作后,分别使用NO气体和浓度为2890ppm的CO2标准气对仪器进行了标定。 仪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技术参数表 量程显示自动量程0—3000ppm,分辨率0.1ppm 模拟输出从0 - 100ppm,至0 - 3000ppm 0—满量程;给出0%,5%,及10%的补偿。为用户确定的2个满量程值之间自动量程 噪声(在零点时) 0.1%浓度读数 最低检测限 2ppm或0.2% 零漂固定温度时取决于时间,24小时:≤10ppm 30天:≤10ppm 温度变化每度0.2% 标漂温度变化每度0.2%,24小时:0.5%浓度读数 30 天:0.5%浓度读数滞后时间 < 20秒 上升/下降时间 95%最终读数 < 60秒(1slpm),使用卡尔曼活性过滤器精度 3000ppm量程时 10ppm或1%浓度读数 采样流速 1slpm –零气流向零气口需加大到2slpm 零气供给仪器的零气(无CO2)流速10—15psi,0.5slpm 样气压力压力变化5%, <1%读数变化 使用温度 5 - 40℃ 相对湿度10 - 80%,无冷凝 干扰频率 H2O及CO几乎无干扰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备课时间:11、26 授课时间:11、3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能力目标: 3、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生物素质。 2、培养学生更加关爱大自然,关爱绿色植物。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重点】 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难点】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1、把两株蚕豆植株提前一昼夜放到黑暗处。 2、准备实验必需的器材。 3、视频:(1)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4、FLASH:(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3)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4)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5) 光合作用方程式。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视频]: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个)。[引言]: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那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呢 【新授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植物生 长需要阳光(2个)。 [引言]:绿色植物是 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 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 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 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 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 所有的生物。那么,绿色 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 是什么呢 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阳光。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讲述]:让我们通过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的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产 生淀粉。 [自学]:实验的操作步 骤。 [思考题]: 1.对叶片为什么要暗处理 2.对叶片为什么要遮 带着思考题进行自 学。并以小组为单位对思 考题进行认真地讨论。 全班交流,共同理解 实验的理论基础。 以四人为一小组把课 前处理过的蚕豆按操作步 骤实施。 饶有兴趣地回答:大

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1)分析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外因(从底物、条件和产物分析) (2)总结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我们要从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出发,从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三个方面入手。 光合作用强度(光合速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用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表示。 对坐标曲线分析采用:识轴→明点→析线 一、单因子变量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曲线分析 1.光照强度 (1)原理:影响光反应阶段,制约ATP及NADPH的产生,进而制约暗反应 (2)曲线 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刻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光补偿点,植物才能生长。 光饱和点:光合作用强度达到饱和时的最低光照强度。 (3)应用:温室大棚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判断光补偿点的移动 (1)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不变或减弱 若外因使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左移。 (2)光合作用不变或减弱,呼吸作用增强 若外因使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右移。

判断光饱和点的移动 植物出现光饱和点实质是强光下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从而限制了光合速率随着光强的增加而提高。影响暗反应的因素如CO2浓度、温度(影响酶的活性)、pH(影响酶的活性)会影响光饱和点。所以我们在分析时要抓住这一本质,如果外界因素使暗反应增强,则光饱和点右移,反之,则左移。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若其他条件不变,当pH由9.0增大到10.0时水葫芦的光补偿点最可能(左移/右移/不移动)。光饱和点最可能(左移/右移/不移动)。 【例2】图甲表示某植物体在30℃恒温时的光合速率(以植物体对O2的吸收或释放量计算)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练习(含答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练习(含答案)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1)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不久就______了,小白鼠很快也____了。(2)将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没有____。(3)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和小白鼠都能够__________。 2.实验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3.科学实验证明(1)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________ 是绿色植物________的原料。(2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不仅有________,还有____。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立刻猛烈地____起来,说明金鱼藻在光下能够产生____。三、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实质和表达式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___。 2.实质:合成______,储存____。 3.表达式:________+水?D?D→光能储存着能量+ ____ 答案:一、1.(1)熄灭死亡(2)熄灭(3)正常地生活 2.蜡烛燃烧动物呼吸 3.(1)二氧化碳光合作用(2)二氧化碳水二、燃烧氧气三、1.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2.有机物能量 3.二氧化碳叶绿体有机物氧气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1)光照强度。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加强。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加强。(2)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温室种植蔬菜可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以提高产量。(3)温度。植物在10~35 ℃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25~30 ℃ 最适宜,35 ℃以上开始下降,甚至停止。【例题】如下图将三株相似的小麦幼苗分别置于三个装有完全培养液的相同培养皿中,并在下述三种条件下培养若干天,以测定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请问下列哪一组对照实验属于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A.甲、乙、丙B.乙和丙 C.甲和丙 D.甲和乙解析:要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以及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3、情感目标 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 2、 3、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2、 3、 四、基础训练题 1、如图2—2所示,将集气瓶内的二氧化碳倾到入盛有点燃的蜡 烛的烧杯内。可以观察到烧杯内阶梯上的蜡烛火焰先熄 灭,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还可知 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2、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覆盖在燃着的物体,能使物体 跟隔绝而停止燃烧。 3、将二氧化碳通入蒸馏水,然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可见溶液变 色。这说明①二氧化碳能;②而且能跟水化合有 生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常有一层白色的固体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能力提高题 1、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 2、冬季在我国北方用石灰浆刷墙后,常在房中放一盆炭火,它起的作用是() A、提高室内温度 B、增大室内CO2体积分数

C、降低室内潮气 D、提高室内温度,增大室内CO2体积分数 3、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的蒸馏水,向其中滴入数滴石蕊试液后,溶液呈X色,向液体中再通入CO2气体,液体呈Y色,把液体加热煮沸后,液体又呈Z色,问X、Y、Z的颜色依次为( ) A、紫一红一无 B、蓝一紫—红 C、紫一红一紫 D、紫一红—蓝 4、在H2、O2、CO2三种气体中,能燃烧的有,有灭火作用的是,不宜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能支持燃烧的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有关曲线分析 安徽省肥西三中韩德义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如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光的成分、水分、矿质元素等,本文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几个坐标图,进行简单地分析。 一、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 由于绿色植物每时每刻都要进行细胞呼吸,所以在光下测定植物光合强度时,实际测得的数值应为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代数和(称为“表观光合作用强度”)。如下图: (一)光合作用量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时,存在着如下的关系: 1.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叶绿体产氧量)=实测植物氧气释放量+细胞呼吸耗氧量。 2.光合作用实际CO 2消耗量(叶绿体消耗CO 2 量)=实测植物CO 2 消耗量+细胞呼吸CO 2 释 放量。 3.光合作用葡萄糖净产量(葡萄糖积累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叶绿体产生或合成葡萄糖量)-细胞呼吸葡萄糖消耗量。 通常情况下,以下几种说法应分别代表不同的光合量。 ⑴表示净光合量(表观光合量) ①植物(叶片)“吸收”CO 2量或实验容器内CO 2 的减少量 ②植物(叶片)“释放”O 2量或实验容器内O 2 的增加量 ③植物(叶片)“积累”葡萄糖量或植物重量(有机物)增加量 ⑵表示总光合量(实际光合量) ①叶绿体“吸收”CO 2 量 ②叶绿体“释放”O 2 量 ③植物或叶绿体“产生”葡萄糖量 (二)图形分析: A点:表示植物处于黑暗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细胞呼吸,此时,叶绿体不吸 收CO 2,植物释放的CO 2 =线粒体释放的CO 2 ,植物外观上表现为从外界吸收O 2 向外界释放CO 2 , 如下图甲。 AB段:弱光下,植物的细胞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即线粒体所释放的CO 2 ,除一部分被 叶绿体捕获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一些CO 2 将释放到外界,此时植物的外观表现为从外界吸收 O 2向外界释放CO 2 ,如图下乙。 B点:此为光补偿点,表示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量恰好能够补偿呼吸消耗,即光合作用强 度=细胞呼吸强度,此时植物在外观上表现为既不吸收CO 2也不释放CO 2 ,既不吸收O 2 也不释

历年二氧化碳浓度数据.

[1] Pieler in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Global. esrl. noaa. gov/gmd/ccgg/trends/ . 2009 [2] Etheridge D M,Steele L P, el CO2record derived from a spline fit (20 year cutoff) of the Law Dome DE08 and DE08-2 ice cores. ornl. gov/ftp/trends/co2/lawdome. smoothed. yr20 . 1998 # --------------------------------------------------------------------# USE OF NOAA ESRL DATA # # These data are made freely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and the # scientific community in the belief that their wide dissemination # will lead to greater understanding and new scientific insights. # The availability of these data does not constitute publication # # of the data. NOAA relies on the ethics and integrity of the user to # insure that ESRL receives fair credit for their work. If the data # are obtained for potential use in a publication or presentation, # ESRL should be informed at the outset of the nature of this work. # If the ESRL data are essential to the work, or if an important # result or conclusion depends on the ESRL data, co-authorship # may be appropriate. This should be discussed at an early stage in # the work. Manuscripts using the ESRL data should be sent to ESRL # for review before they are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so we can # insure that the quality and limitations of the data are accurately # represented. — # # Contact: Pieter Tans (303 497 6678;) # # File Creation: Wed Jun 5 12:05:50 2013 # # RECIPROCITY # # Use of these data implies an agreement to reciprocate. # Laboratories making similar measurements agree to make their # own data available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to the scientific # community in an equally complete and easily accessible form. ( # Modelers are encouraged to make available to the community, # upon request, their own tools used in the interpretation # of the ESRL data, namely well documented model code, transport # fields, an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necessary for other

(完整版)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习题附答案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1.阳光充足时,水绵成团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 ) A.光合作用减弱,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 B.呼吸作用增强,需要更多的氧气 C.呼吸作用减弱,释放的二氧化碳减少 D.光合作用增强,释放的氧气积存在一起 答案:D 2.在生物圈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中(形成有机物),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 A.细菌 B.真菌 C.动物 D.绿色植物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够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D 3.植物在白天时能进行的生理作用有( ) ①蒸腾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光合作用④分解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答案:B 4.A、B、C、D四位同学到李爷爷家做客,李爷爷兴致勃勃地告诉他们,今年又是大丰收。种的萝卜、藕最大的重约5千克,冬瓜最重的20多千克,四位同学就此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请你判断出正确的结论 ( ) A.萝卜、冬瓜的原材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则是水和无机盐 B.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C.构成萝卜的原材料是水和无机盐,藕是水和泥池中的营养物质,而冬瓜则是二氧化碳和水 D.萝卜、冬瓜和藕的原材料主要由水和无机盐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 解析:组成萝卜、冬瓜、藕的物质主要是它们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答案:B 5.对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采取适当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以下措施不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是( ) A.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B.降低光照强度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修改教案及反思)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修改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题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时安排 2 教材 分析(此处需加上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中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光合作用的实质,也是本节内容的重点,这部分内容在处理时,应注意两个实验的处理,如果没有条件完成实验,要通过媒体让学生看到,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区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第二部分是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并结合课本上的介绍能够说出即可。学生在学习了《有机物的制造者》后,对光合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在上节课的实验中,对科学探究有了解,所以可以用科学实验作为导入。 教学 目标(三维目标)1.说明光合作用的实质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 3.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4.认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形成爱护植被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不够具体)重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难点: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教学策略 本节课中采取先学后教,但在课堂中一是以课本为载体,二是以多媒体为载体,让学生在老师的问题引导中,通过观察实验动画,图片以及课本上位文字的介绍等学习新知识,最后通过老师的点拨掌握知识。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和预习知识点1.课件出示书上的想一 想。 2.出示本节重点内容并 引导学生找出知识点, 明确学习目标。 在老师的指 导下完成对 知识点的预 习。齐读“通 过本节学习你 将知道” 本节课知识点较多, 所以让学生先学后教,提 高教学效率 光合作用的原料PPT展示普利斯特利的实 验,并有层次地出示问题, 1.最后通过这个实验,你 能得出什么结论?问题的 引导再细一点植物能更新 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 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2.结合课件,引导学生探 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 不可少的条件。探究实验的 讲解要细一点,尤其是氢氧化 钠溶液的性质。 3.光作用的原料是什么? 明确:二氧化碳、水 观看实验,思 考并回答问 题 阅读课本122 页,尝试回答 问题 在演示实验 PPT中叫学生 到黑板填空 利用这个著名的实 验导入课堂,既体现科学 探究的精神的延续,也可 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太阳辐射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辐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摘要: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主要能源源泉,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所有的有机体与太阳辐射之间发生了最本质的联系。太阳辐射以光和效应、热效应和形态效应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各方面产生影响,决定了植物产量形成及地理分布。一般来说,植物干物质有90%~95%是来自光合作用。作为种植业基础的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何提高作物产量是光合作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关键词:太阳辐射光合作用光效应热效应形态效应太阳辐射光谱随波长的分布,它分为紫外线区、可见光区、红外线区。紫外线区的波长小于0.4微米,可见光区的波长介于0.4-0.76微米之间,红外线区的波长大0.76微米。不同波段的辐射光对植物生命活动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在为植物提供热量、参与光化学反应及光形态的发生等方面,各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不同光谱成分对作物的影响 (1)波长大于1.0微米的辐射,被植物吸收转化为热量,影响植物体温和蒸腾作用,可促进干物质的积累,但不参加光合作用。 (2)波长在1.0-0.27微米的辐射,只对植物伸长起作用,其中0.78-0.80微米的近红外光,对光周期及种子形成有重要作用,并控制开花与果实的颜色。 (3)波长在0.72-0.61微米的红光和橙光,可被植物体叶绿素强烈吸收,光合作用最强。并表现为强光合作用。 (4)波长在0.61-0.51微米的绿光,表现为低光合作用和弱成形作用。 (5)波长在0.51-0.40微米的蓝紫光,可被叶绿素和叶黄素较强烈地吸收,表现为强的光合作用与成形作用。 (6)波长在0.40-0.32微米的紫外光,主要起成形和着色的作用。 (7)波长在0.32-0.28微米的紫外光,对大多数植物有害。

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解决方案

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解决方案 二氧化碳气体检测仪产品描述: 在线式二氧化碳气体检测仪,适用于各种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和泄露实时准确检测,采用进口电化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技术. 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 防爆接线方式适用于各种危险场所, 并兼容各种控制报警器, PLC, DCS等控制系统, 可以同时实现现场报警预警, 4-20mA 标准信号输出,继电器开关量输出; 完美显示各项技术指标和气体浓度值; 同时具有多种极强的电路保护功能, 有效防止各种人为因素, 不可控因素导致的仪器损坏; 二氧化碳气体检测仪产品特性: ★进口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使用寿命长达3年; ★采用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检测现场具有现场声光报警功能,气体浓度超标即时报警,是危险现场作业的安全保障; ★现场带背光大屏幕LCD显示,直观显示气体浓度/类型/单位/工作状态等; ★独立气室,传感器更换便捷,更换无须现场标定,传感器关键参数自动识别; ★全量程范围温度数字自动跟踪补偿,保证测量准确性; ★半导体纳米工艺超低功耗32位微处量器; ★全软件自动校准,传感器多达6级目标点校准功能,保证测量的准 确性和线性,并且具有数据恢复功能; ★具备过压保护,防雷保护,短路保护,反接保护,防静电干扰,防磁 场干扰等功能;并且具有自动恢复功能,防止发生外部原因,人为原 因,自然灾害等造成仪器损坏; ★全中文/英文操作菜单,简单实用,带温度补偿功能; ★PPM,%VOL,mg/m3三种浓度单位可自由切换; ★防高浓度气体冲击的自动保护功能;

型号:SK-500-CO2-A 检测气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 检测范围:0-100ppm、500ppm、1000ppm、5000ppm、0-100%LEL 分辨率:0.1ppm、0.1%LEL 显示方式:液晶显示 温湿度 : 选配件,温度检测范围:-40 ~120℃,湿度检测范围:0-100%RH 检测方式:扩散式、流通式、泵吸式可选安装方式:壁挂式、管道式检测精度:≤±3% 线性误差:≤±1% 响应时间:≤20秒(T90)零点漂移:≤±1%(F.S/年) 恢复时间:≤20秒重复 性: ≤±1% 信号输出:①4-20mA信号:标准的16位精度4-20mA输出芯片,传输距离1Km ②RS485信号:采用标准MODBUS RTU协议,传输距离2Km ③电压信号:0-5V、0-10V输出,可自行设置 ④脉冲信号:又称频率信号,频率范围可调(选配) ⑤开关量信号:标配2组继电器,可选第三组继电器,继电器无源触点,容量220VAC 3A/24VDC 3A 传输方式:①电缆传输:3芯、4芯电缆线,远距离传输(1-2公里) ②GPRS传输:可内置GPRS模块,实时远程传输数据,不受距离限制(选配) 接收设备:用户电脑、控制报警器、PLC、DCS、等 报警方式:现场声光报警、外置报警器、远程控制器报警、电脑数据采集软件报警等 报警设置:标准配置两级报警,可选三级报警;可设置报警方式:常规高低报警、区间控制报警 电器接口:3/4″NPT内螺纹、1/2″NPT内螺纹,同时支持2种电器连接方式 防爆标志:ExdII CT6(隔爆型)壳体材料:压铸铝+喷砂氧化/氟碳漆,防爆防腐蚀 防护等级:IP66 工作温度:-30 ~60℃工作电源:24VDC(12~30VDC)工作湿度:≤95%RH,无冷凝 尺寸重量:183×143×107mm(L×W×H)1.5Kg(仪 器净重) 工作压力:0 ~100Kpa 标准配件:说明书、合格证质保期:一年 应用场所 石油石化、化工厂、冶炼厂、钢铁厂、煤炭厂、热电厂、医药科研、制药生产车间、烟草公司、环境监测、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备课时间:11、26 授课时间:11、3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能力目标:3、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生物素质。 2、培养学生更加关爱大自然,关爱绿色植物。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重点】 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难点】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1、把两株蚕豆植株提前一昼夜放到黑暗处。 2、准备实验必需的器材。 3、视频:(1)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 要光。

4、FLASH:(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2)光合作用产 生氧气;(3)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4)绿叶在 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5)光合作用方程式。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视频]: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个)。[引言]: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那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呢 【新授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植物 生长需要阳光(2个)。 [引言]:绿色植物 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 机物的天然“工厂”, 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 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 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 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 乎所有的生物。那么,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 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阳光。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原理的应用(含答案)

第23课时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原理的应用 [目标导读] 1.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学会研究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方法。2.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思考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 3.阅读教材,了解化能合成作用。 [重难点击]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 一 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多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光照的影响最为重要。 1.光合作用强度的表示方法 ????? 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CO 2的量 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放出O 2的量 2.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实验原理:抽去小圆形叶片中的气体后,叶片在水中下沉,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充满细胞间隙,叶片又会上浮。光合作用越强,单位时间内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数量越多。 (2)实验流程 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用打孔器在生长旺盛的绿叶上打出(直径=1 cm) ↓ 抽出叶片内气体:用注射器(内有清水、小圆形叶片)抽出叶片内气体(O 2)等 ↓ 小圆形叶片沉水底:将抽出内部气体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 ↓ 的烧杯中,小圆形叶片全部沉到水底 强、中、弱三种光照处理:取3只小烧杯,分别倒入20 mL 富含CO 2的清水,各放入 10片小圆形叶片,用强、中、弱三种光照分别照射 ↓ 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 (3)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光照越强,烧杯内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越多,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 3.结合细胞呼吸,人们用下面的曲线来表示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请分析:

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设计

目录 1 引言 (1) 2 系统设计方案 (1) 3 硬件设计 (2) 3.1微控制器的概述和选择 (2) 3.2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概述和选择 (3) 3.3 A/D转换器概述及其接口电路 (5) 3.3.1A/D转换芯片概述 (5) 3.3.2ADC0804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5) 3.4液晶显示模块的概述和选择 (6) 3.4.1液晶显示器概述 (6) 3.4.2LCD1602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7) 3.5报警电路的选择 (7) 4 系统软件设计 (8) 4.1主程序设计 (9) 4.2数据转换程序设计 (9) 4.3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10) 4.4报警程序设计 (11) 5 仿真及调试 (12) 6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工业生产规模也迅速扩大,但同时导致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成倍增长,如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速等,严重影响并破坏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另外,二氧化碳是作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其含量合适与否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由于不同作物所需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在二氧化碳的增施中又难于控制对其量的排放,所以研制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并用于日光温室的农业生产,对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检测二氧化碳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电化学法、气相色谱法、容量滴定法等,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着价格贵,普适性差等问题,且测量精度还较低。而传感器法具有安全可靠、快速直读、可连续监测等优点。 常用的二氧化碳传感器主要有固体电解式传感器、钛酸钡复合氧化物电容式传感器、电导变化型厚膜式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存在对气体的选择性差、易出现误报、需要频繁校准、使用寿命较短等不足。而红外吸收型二氧化碳传感器具有测量围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为此,本设计采用红外吸收型二氧化碳红外传感器,整个电路设计力求简单易用,快速直读,价格低廉。 2 系统设计方案 本设计是基于红外吸收来实现二氧化碳的浓度检测,传感器采用二氧化碳红外传感器探头,可以实现二氧化碳浓度的显示及上下限浓度的报警等功能。 检测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整个二氧化碳检测系统主要包括主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