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交流-陈光(探讨甲状腺癌误诊原因与再手术有关问题)

合集下载

二维超声诊断肝癌误诊和漏诊的原因分析

二维超声诊断肝癌误诊和漏诊的原因分析

二维超声诊断肝癌误诊和漏诊的原因分析二维超声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方法,可以对肝脏进行诊断和评估。

然而,二维超声诊断肝癌时偶尔会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

本文将分析二维超声诊断肝癌误诊和漏诊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误诊是指将正常的组织或病变诊断为肝癌,而漏诊则是指将肝癌漏掉。

造成二维超声诊断误诊和漏诊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限制:二维超声是一种常规检查方法,相对于其他高级影像学技术,如CT和MRI,其分辨率较低。

肝癌早期可能出现非典型或微小病变,这些病变在二维超声图像上可能难以清晰地显示,导致误诊和漏诊。

3.解剖结构遮挡:肝脏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周围有多个解剖结构遮挡,如肋骨、肠道和腹腔脂肪等。

这些结构会造成超声波无法穿透或造成假象,导致未能清晰显示病变。

4.病理类型多样性:肝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转移性肝癌等。

不同类型的肝癌在超声图像上有不同的特征,有些类型的肝癌可能更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或被漏诊。

为了解决二维超声诊断肝癌误诊和漏诊的问题1.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培训和实践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包括正确选择扫描层面、观察细节和识别病理特征等方面。

同时,鼓励操作者与其他医疗人员团队合作,共同讨论和验证结果。

2.结合其他影像学技术: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结合其他高级影像学技术,如CT和MRI,可以提高肝癌的诊断准确性。

这些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对肝脏病变的更全面评估能力,可以发现一些二维超声难以显示的病灶。

3.加强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包括设备校准、操作规范、图像评估等。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同时,建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团队,对每一个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审核和评估。

总之,二维超声作为一种常见的肝癌诊断方法,偶尔会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

要提高准确率,需要从技术水平、设备限制、解剖结构遮挡和病理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早期胃癌误诊漏诊原因与对策罗珠林成都军区总医院护理课件

早期胃癌误诊漏诊原因与对策罗珠林成都军区总医院护理课件

病理诊断的不足
其他辅助检查的局限性
如钡剂造影、CT等辅助检查手段在诊 断早期胃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 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病理诊断是确诊胃癌的依据,但病理 取材的局限性可能导致漏诊或误诊。
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足
缺乏对早期胃癌的认识
临床经验不足
年轻医生或基层医生可能因临床经验 不足,对早期胃癌的警惕性不高,导 致误诊或漏诊。
THANKS
感谢观看
未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需要进一步研究早期胃癌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特点,以提供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准确、更便捷的诊断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 准确率。
需要加强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对早期胃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 早期发现和治疗。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
提高患者就诊率
鼓励患者及时就诊,避免因害怕或忽视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
早期胃癌误诊漏诊的严重性
提高诊断准确率的紧迫性
提高诊断准确率是改善早期胃癌 患者预后的关键。
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以减少不必要 的手术和检查,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以减少患者的 痛苦和焦虑,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食欲减退和消化不 良,患者体重逐渐下降。
如恶心、呕吐、呕血、 黑便等,但这些症状较
少见。
早期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早期胃癌的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 因此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对于改善 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诊断方法的问题
胃镜检查的局限性
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主要手段, 但受限于检查者的经验和微或不典型 患者隐瞒病史

甲状腺髓样癌超声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甲状腺髓样癌超声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Ho i l f l t i in d a nvr , rm h 3 0 1 hn s t fi e t Xn agMew l i s U u ci 0 1 ,C ia p a Ai a d o j U e 8
【 bt c】 O j te Te u oe fh uy soneta e eua y i c c o a n ha ng py A s at r be i h r s otstd vsgtt dlr t rd a i m r oor h cv p p is iti i eh m ly h o r n o u s a
s swhc r o f me y o eain a dp too y.a d a aye h a sso s ig oi. s t Al ae fme u- e ihwe c n r db p rto n ah lg e i n lz dtec u e fmida n ss Reul n s l s so d l c
【 e od】 Ty i; M d i m ; la ng py ly rn ro a

甲状腺癌 的主要病 理类 型有 4种 , 即乳头状癌 ( T 、 P C) 滤
巴结 的位置 、 大小 、 内部结构特征及血 流情 况及 记录。
腺癌 的 7 ~1 %_ 。M C的治 疗方 案 及预 后 与常 见 的 甲 % 0 】 J T
2 结 果
泡癌 ( T 、 F C) 髓样癌 ( C 和未 分化癌 ( T 。 甲状 腺髓 样 MT ) U C) 癌 ( eul yt ri ac o a MT 是 临床 上 较少 见 的 甲 m d lr yo cri m , C) a h d ’ n 状腺恶性肿瘤 , 源 于甲状腺 滤泡 旁细胞 ( 起 c细胞 ) 占甲状 ,

医院超声科医师误诊漏诊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赵思衬

医院超声科医师误诊漏诊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赵思衬

医院超声科医师误诊漏诊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赵思衬发布时间:2023-07-15T12:24:23.140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8期作者:赵思衬[导读] 目的:分析医院超声误诊漏诊原因,研究适应策略,提高诊断准确性。

从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选择380名患者,以分析临床数据并总结误诊漏诊频率。

结果:在21个误诊漏诊中误诊、漏诊分别13、8例,23.80%是由于机械落后,19.00%是由于缺乏基本知识,23.80%是经验不足,33.30%是由于简单的诊断思维。

结论:超声波检查有误取决于设备,医生,思维和其他因素。

医院应加强超声设备,不断提高医生的理论水平和技能,促进医生的思维,提高超声的准确性,减少误诊漏诊频率。

西平县中医院河南省驻马店市 463900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超声误诊漏诊原因,研究适应策略,提高诊断准确性。

从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选择380名患者,以分析临床数据并总结误诊漏诊频率。

结果:在21个误诊漏诊中误诊、漏诊分别13、8例,23.80%是由于机械落后,19.00%是由于缺乏基本知识,23.80%是经验不足,33.30%是由于简单的诊断思维。

结论:超声波检查有误取决于设备,医生,思维和其他因素。

医院应加强超声设备,不断提高医生的理论水平和技能,促进医生的思维,提高超声的准确性,减少误诊漏诊频率。

关键词:超声科;误诊漏诊;原因;对策在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时,通常使用超声检测仪器来分析测试结果并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诊断中广泛应用的超声设备的功能和应用不断优化,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影响小,成本低。

在使用超声波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等因素,有时误诊、漏诊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进度,还会影响医院的声誉。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医生在超声检查前应总结经验教训,识别误诊、漏诊,找出误诊、漏诊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性,尽早治疗患者,确保患者的健康。

甲状腺结节并不一定是甲状腺癌

甲状腺结节并不一定是甲状腺癌

展,正逐步形成独树一帜 颈部浅层结构包括颈外静
的诊疗特色:
脉、颈丛皮神经等,术毕皮
(一)术前MDT诊疗。 内美容缝合,使手术创伤
联合病理科、彩超室、 小、手术切口美观、术后恢
肿瘤科、内分泌科,成立以 复快。既保留了相关功能
甲状腺外科为主导的甲状 又改善了外观。
腺疾病MDT诊疗团队。针 (三)不断创新,努力进取。
授的带领下,泰山医学院 和彻底性,降低甲状腺术
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根据自 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身人才梯队和专业情况,
对于晚期甲状腺癌的
抽调多年从事甲状腺疾病 外科治疗,我们特别强调
诊治及研究的资深专家和 个体化治疗和功能保护,
优秀的中青年医师,成立 开展了对晚期分化型甲状
了以甲状腺、甲状旁腺疾 腺癌患者实施联合器官切
主导的甲状腺疾病MDT诊疗 团 队 。针 对 甲 状 腺 结 节 开 展 MDT 诊疗活动,从而确保每一 位病人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疗, 取得更好的疗效。”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甲状腺外科
为满足现代医疗专科 国际最先进的术中喉返神
化建设的要求,在学科带 经监测仪,提高再次及复
头人、首席专家王庆宝教 杂甲状腺癌手术的安全性
方 法 主 要 包 括 手 术 治 疗 、术 后 甲 状 旁 腺 的 保 护 始 终 遵 循“1+ 后 T S H 抑 制 治 疗 的 个 体 化 目
2131I治疗和TSH抑制治疗。“其 X”原则,努力做到原位保留对 标。 甲状腺癌长期生存率高,微小肿瘤不应被忽视
韩 国 新 教 授 介 绍 ,根 据 数 数 据 显 示 已 居 女 性 发 病 的 第 后 较 好 ,对 微 小 癌 的 病 人 存 在
(路伟)

甲癌术后照光治疗方案

甲癌术后照光治疗方案

一、引言甲状腺癌(以下简称甲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

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癌的主要手段,但术后仍有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因此,术后综合治疗尤为重要。

其中,照光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在甲癌术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甲癌术后照光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照光治疗原理照光治疗,即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激活光敏剂,产生单线态氧等活性氧物质,从而破坏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PDT具有以下优点:1. 选择性:PDT主要作用于肿瘤组织,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小。

2. 深度:PDT能够穿透一定深度,对深部肿瘤具有治疗效果。

3. 可重复性:PDT可根据肿瘤情况调整剂量和照射时间,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4. 可联合治疗:PDT可与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三、甲癌术后照光治疗方案1. 适应症(1)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且未发现远处转移。

(2)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

(3)手术切除不彻底,如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血管。

2. 禁忌症(1)对光敏剂过敏。

(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3)合并严重感染。

(4)放疗、化疗等治疗期间。

3. 光敏剂选择目前,常用的光敏剂有血卟啉类、叶绿素类、金属配合物等。

甲癌术后照光治疗中,血卟啉类光敏剂应用较为广泛。

其中,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疗法(Photofrin-PDT)在我国已获得批准。

4. 照光治疗步骤(1)术前准备1)进行光敏剂注射:术前1-2天,给予患者光敏剂注射,如Photofrin。

2)术前评估:评估患者肝、肾功能,确保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3)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的照光治疗方案。

(2)照光治疗1)照射设备:使用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如波长为630nm的半导体激光。

2)照射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光敏剂注射剂量,确定照射剂量。

通常,照射剂量为2-4J/cm²。

3)照射时间:照射时间为30-60分钟。

甲状腺癌30例误诊探讨

甲状腺癌30例误诊探讨
2 结 果
其主要 治疗 手段 是外 科手 术 , 前诊 断正 确 与否 对 术
甲状 腺癌是否 行根 治性手 术有 指 导意 义 。如 术前 误诊 导 致
首次手术切除不够致使 癌残余 , 可造 成复发 及再 手术 。如 何
提高 甲状腺 癌术 前 和术 中诊 断率 , 避免 治 疗 不 足或 治 疗 过 度, 是头颈外科 的重要课题 。笔者所在 医院 2 0 2 0 0 0~ 09年共
【 关键词 】 甲状腺癌 ; 误诊 ; 分析 ; 预防
甲状腺癌是头 颈部较常见 的恶 性肿 瘤 , 甲状 腺疾病 的 占
5 ” %

灶侧腺体切 除加 峡部切除术 : 例行病灶侧腺 体切除 、 3 峡部切
除及对侧腺 体 次 全切 除术 , 时行 病 灶侧 改 良颈 淋 巴结 清 同
除术 。
3 0例均 以颈前无痛性肿物就诊 , 术前经 B超或 C T检查 、
甲状腺放射性核 素扫描 , 分别 误诊 为 甲状 腺腺瘤 1 、 6例 甲状 腺肿囊肿 1 、 0例 结节性 甲状腺肿 3例和 甲亢 1 。再手术 的 例 3 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 功 , 无死 亡病 例 , 中 1例术 后 出现声 其 音嘶哑 , 保守治疗 治愈 , 因可 能为 术 中挫 伤喉 返神 经及 经 原
[ ]孙可. 2 应用 封闭负压引 流技 术治疗 四肢地 震创 伤的 I 临床疗效 分
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0 0, 5 3—5 4 2 1 6:1 1
或骨外露 、 慢性骨髓 炎并 创 面经久 不 愈 、 骨筋 膜室 综 合征 以 及普外科乳腺癌根 治术后 皮肤坏死 或创 面引流 、 旧性烧 伤 陈 创面 、 的烧 伤创面等 。禁 忌证包 括 : 新鲜 癌性溃 疡伤 口、 动 活

超声对甲状腺癌漏诊及误诊原因的临床探讨

超声对甲状腺癌漏诊及误诊原因的临床探讨

超声对甲状腺癌漏诊及误诊原因的临床探讨
李珊;李玉波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7(033)024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癌漏诊及误诊的原因.方法:收治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患者30例,分析超声对甲状腺癌漏诊及误诊的原因.结果:甲状腺癌是否误诊,其边界、形态、晕征、低/极低回声、微钙化、结节内无回声及结节大小在超声检查中有差异;甲状腺癌是否误诊在超声血流分级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恶性结节超声表现边界清晰、有晕征、内部有无回声区等良性病变的特征时易出现误诊;当微小癌无钙化、纵横比<1、合并多发良性结节时易出现漏诊.
【总页数】3页(P111-113)
【作者】李珊;李玉波
【作者单位】677000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677000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超声诊断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效果及漏诊误诊原因探讨 [J], 张佩
2.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四肢血管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及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J], 蒋辉霞
3.超声诊断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效果及漏诊误诊原因探讨 [J], 张佩
4.探讨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帆状胎盘及血管前置的临床价值及漏诊和误诊原因[J], 刘瑞伦
5.探讨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帆状胎盘及血管前置的临床价值及漏诊和误诊原因[J], 刘瑞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显影技术在甲状腺癌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

显影技术在甲状腺癌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

·述评·显影技术在甲状腺癌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赵烨赵菁张俐娜王亚军康骅通讯作者简介:康骅,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普外学系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外科联合教研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外科联系会主席,中西医结合学会第6届普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及北京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审专家,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甲状腺疾病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神经监测学组常务委员,北京医师协会乳腺疾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医师协会第1届理事会理事。

【摘要】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是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由术中误切甲状旁腺或损伤其供应血管所致。

目前临床上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术中甲状旁腺显影及自体移植等多种手段预防术后严重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现就当下临床中常用的显影技术的原理、使用方法及应用现状进行讨论。

【关键词】甲状旁腺显影;纳米碳;亚甲蓝;吲哚菁绿Protective effect of imaging technique on parathyroid gland during thyroid cancer surgery Zhao Ye,Zhao Jing,Zhang Lina,Wang Yajun,Kang Hua.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Xuanwu Hospital,Capital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100053,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Kang Hua,E⁃mail:【Abstract】Surgery is one of the main approaches to treat thyroid cancer.Postoperative hypoparathyroid⁃ism is a severe surgical complication,which is caused by improper incision of parathyroid gland or damage ofthe supply vessels.At present,multiple clinical methods,such as meticulous capsular dissection,intraopera⁃tive imaging of parathyroid gland and autotransplantation,have been adopted to prevent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severe permanent hypoparathyroidism.In this article,the principle,application method and status of common imaging techniques in clinical practice were discussed.【Key words】Parathyroid development;Nanocarbon;Methylene blue;Indocyanine green甲状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不断上升的实体恶性肿瘤之一[1]。

这五种疾病别治过头了

这五种疾病别治过头了

这五种疾病别治过头了作者:班亚来源:《百姓生活》2019年第05期疾病的早期检测是一把双刃剑,对一些人是挽救生命,对另一些人可能弊大于利。

澳大利亚5家极具影响力的医疗机构,2018年向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发布联合声明,呼吁尽快对公众的过度诊断和治疗采取措施。

专家表示,在众多疾病中,以下5种疾病存在严重的过度诊断和治疗,亟需引起重视。

甲状腺癌数据显示,过去10年,甲状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4.5%,远超其他肿瘤,但死亡率并没有明显变化。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王健生告诉记者,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除了与放射线接触、不良生活习惯、家族史等因素有关,体检人群逐年增加,许多小至1毫米的早期肿瘤都被及时发现,漏诊情况大大减少,致使检出率走高。

因为有个“癌”字,很多患者发现了就要求切除。

某些医院也为了规避未来复发的风险,一切了之。

事实上,医学界对于小于1厘米的微小癌患者是否需要手术,一直存在争议。

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调查12个国家发现,过去20年中,超过50万人存在甲状腺癌过度治疗的情况。

王健生表示,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可能终生都需要甲状腺替代治疗,还要承受甲状腺素水平过低或过高的后果,包括精力下降、体重波动等,影响生活质量。

还有一部分患者在过度治疗后,复发率反而快速上升。

王健生认为,甲状腺癌治疗要根据患者肿瘤的数目、大小及位置,结合病史,采取个体化、合理化的手术方案,不能一切了之。

对部分单发、低危的甲状腺微小癌,经过专科医生判断后,充分考虑患者意愿前提下,可以考虑暂不手术,密切观察随访。

前列腺癌作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

在欧美发达国家,随着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筛查(PSA)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前列腺癌在早期得到诊断。

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王飙表示,与其他癌症不同,前列腺癌并不是“致命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懒癌”,分为低危和高危两种。

对于低危的前列腺癌,通过观察随诊,患者可以终身带瘤生存;亦有部分前列腺癌表现出高度的恶性,通过手术,可得到根治,但也可能存在过度治疗的风险,比如PSA假阳性,而患者事实上并没有患癌。

二维超声诊断肝癌误诊和漏诊的原因分析

二维超声诊断肝癌误诊和漏诊的原因分析

二维超声诊断肝癌误诊和漏诊的原因分析目的探讨肝癌二维超声误漏诊的原因,以提高超声诊断肝癌的准确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外院及我院二维超声诊断肝癌误诊26例患者的资料。

结果本组26例患者,肝血管瘤误诊为肝癌3例,肝周围脏器疾病误诊为肝癌3例;结节性肝硬化误诊为肝癌2例,局灶性脂肪肝误诊为肝癌2例,尾状叶误诊为肝癌1例,肝多发性囊肿误诊为肝癌1例;肝癌误诊为血管瘤4例,误诊为结节性肝硬化3例;肝癌漏诊8例。

结论肝癌二维超声诊断误漏诊的主要原因为:①对肝脏及周围脏器超声解剖断面结构认识不清;②不能综合、全面分析小肝癌及不典型肝癌的图像特征;③彩色超声仪器检查者经验不足,检查欠仔细。

随着彩色超声仪器检查者经验的积累,对临床知识的深入认识,对肝脏及周围脏器解剖断面的深入认识,临床诊断率将逐渐得到提高,减少漏误诊。

标签:二维超声;肝癌;误诊;漏诊二维超声对肝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还存在误诊漏诊病例[1]。

现将本组二维超声检查26例误诊肝癌出现误诊和漏诊的原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肝癌二维超声诊断漏误诊26例,为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外院做二维超声、CT或在我院已做二维超声、CT诊断后复查患者,最后经手术及随访证实,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35~78岁。

1.2仪器与方法仪器使用PHILIPS iE33型彩色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2.5~4 MHz。

检查前嘱患者禁食12 h后上午检查。

个别肠胀气患者,改在次日上午空腹检查。

患者取仰卧位、左侧卧位,常规作纵、横、斜切面行扇形扫查。

2 结果本组26例患者,肝血管瘤误诊为肝癌3例,肝周围脏器疾病误诊为肝癌3例;结节性肝硬化误诊为肝癌2例,局灶性脂肪误诊为肝癌2例,尾状叶误诊为肝癌1例,肝多发性囊肿误诊为肝癌1例;肝癌误诊为血管瘤4例,误诊为结节性肝硬化3例;肝癌漏诊8例。

3 讨论二维超声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操作简便、价廉、无损伤、诊断迅速、可重复进行的优点,但因为操作人员的经验原因,在基层医院时常会出现漏诊、误诊的现象,为了提高二维超声对肝癌的诊断率,现将本组26例二维超声检查中误诊和漏诊的原因依据笔者个人经验加以分析。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原因的探讨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原因的探讨
国际医药 卫生导报 2 0 1 3 年第 l 9卷 第 b e r 2 0 1 3 ,V o 1 . 1 9 N o . 2 0
双侧结节性 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原 因的探讨
黎鉴秋 梁 家源 卢云 清 邓锦 辉 何柏 辉
【 摘要 】 目的 研 究双侧结节性 甲状腺肿术后复 发原因 ,并进行有效 防治 。方法 选 取双侧
LU Y u n— q i n g ,DENG J i n — h u i , HE Ba i - h u i . Ge n e r a lS u r g e r y De pa r t me n t ,T h e Y u n a n Co u n t yHo s p i t a l o f
【 K e y w o r d s 】 B i l a t e r a l n o d u l a r g o i t e r s u r g e r y ; R e c u r r e n c e ; R e a s o n ; T r e a t m e n t
甲状 腺 结 节 是 一 种 非 常 常见 的疾 病 ,分 良性 l 3 例, 女1 2 例, 年龄 2 2~6 8 岁,平均 4 5 . 7 岁。 及 恶性 两 大 类 , 良性 结 节 占绝 大多 数 ,恶 性结 节 术 后服用 T S H抑制 剂 1 4 例, 未 服用 8 例, 不详 3 例。
c a s e s w e r e f o u n d f o r t h e i f r s t t i me o f s u r g i c a l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n o d u l a r g o i t e r , a n d 9 c a s e s o f t h y r o i d a d e n o ma

《全身PETCT临床应用探索》随笔

《全身PETCT临床应用探索》随笔

《全身PETCT临床应用探索》阅读札记目录一、内容描述 (3)1.1 PETCT技术简介 (3)1.1.1 PETCT的定义 (5)1.1.2 PETCT的工作原理 (6)1.1.3 PETCT的优势与局限性 (7)1.2 全身PETCT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9)1.2.1 肿瘤的早期诊断与分期 (10)1.2.2 疾病进展与疗效评估 (11)1.2.3 分子影像学研究的新方向 (12)二、全身PETCT临床应用概述 (13)2.1 肺部疾病 (15)2.1.1 肺癌的早期诊断与分期 (16)2.1.2 肺部感染的诊断与监测 (17)2.1.3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评估 (19)2.2 肝脏疾病 (20)2.2.1 肝癌的早期诊断与分期 (21)2.2.2 肝硬化与肝癌的疗效评估 (22)2.2.3 肝脏疾病的分子影像学研究 (22)2.3 胰腺疾病 (24)2.3.1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与分期 (25)2.3.2 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与疗效评估 (25)2.3.3 胰腺炎的诊断与监测 (26)2.4 骨骼系统疾病 (28)2.4.1 骨折的诊断与愈合监测 (29)2.4.2 骨肿瘤的早期诊断与分期 (30)2.4.3 骨质疏松的诊断与治疗评估 (31)三、全身PETCT在特定疾病中的应用案例 (32)四、全身PETCT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33)4.1 技术挑战 (35)4.1.1 图像质量与分辨率的提升 (36)4.1.2 计算机图像重建与处理的优化 (37)4.1.3 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保障 (38)4.2 临床应用展望 (40)4.2.1 个性化医疗的需求与挑战 (41)4.2.2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的发展 (43)4.2.3 人工智能在PETCT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44)五、结论 (45)5.1 全身PETCT在临床上的重要地位 (46)5.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期许 (48)一、内容描述《全身PETCT临床应用探索》是一本关于全身PETCT技术的专业书籍,旨在全面介绍PETCT技术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影像学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甲状腺病变的CT诊断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甲状腺病变的CT诊断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甲状腺病变的CT诊断误诊漏诊原因分析作者:黄早胜张进黄云海汪美华来源:《右江医学》2011年第04期【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及其 CT诊断误诊、漏诊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寻找CT误诊、漏诊的主、客观原因。

结果 73例患者中,误诊12例,误诊率为16.4%,漏诊3例,漏诊率为4.1%。

包括:①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误诊6例,其中4例误诊为甲状腺癌,2例误诊为甲状腺腺瘤。

漏诊3例,其中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隐灶癌)漏诊,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腺瘤,合并灶腺瘤漏诊。

②甲状腺腺瘤(22例)误诊2例,其中1例误诊为甲状腺癌,1例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③甲状腺癌(18例)误诊3例,其中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为甲状腺腺瘤。

④Graves病(1例)误诊为桥本病。

结论甲状腺病变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淋巴结肿大、转移是甲状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依据。

多源性结节并存、癌灶小、对临床资料缺乏了解以及经验不足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甲状腺病变;体层摄影术;误诊/漏诊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4-0461-03 中图分类号:R 543;R445.1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4.029甲状腺病变是颈部及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病变,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CT诊断甲状腺病变一般认为是定位好,但对其定性诊断率仍然偏低,而且误诊、漏诊率偏高。

本文对我院行CT检查,并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73例甲状腺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误诊、漏诊的原因,进一步提高CT对甲状腺病变的准确率。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为2008年3月~2011年2月在我院行CT检查,并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73例甲状腺病变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49例,平均年龄49岁。

大会交流-陈光(探讨甲状腺癌误诊原因与再手术有关问题)(合集5篇)

大会交流-陈光(探讨甲状腺癌误诊原因与再手术有关问题)(合集5篇)

大会交流-陈光(探讨甲状腺癌误诊原因与再手术有关问题)(合集5篇)第一篇:大会交流-陈光(探讨甲状腺癌误诊原因与再手术有关问题) ·大会交流·探讨甲状腺癌误诊原因及再手术有关问题陈光任江刘嘉孟伟张红玉韩慧孟宪瑛关强130021 长春,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误诊原因、对策及再手术的相关问题。

方法分析77例甲状腺癌误诊原因及再手术效果。

结果 77例术前均仅依靠体格及超声检查做出诊断致误诊。

71例外院行初次手术均未行冰冻切片致误诊;本院误诊6例中2例未行冰冻切片,2例冰冻切片误诊为良性腺瘤,2例当时无法定性延迟诊断。

77例均再手术治疗。

术前临床检查诊断癌灶残留符合率为71.4%;术后病理证实35例癌残留,残留率为45.45%;术前临床检查提示淋巴结转移符合率为80%;60例行区域性或改良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证实40例有转移;3例术后近期出现低钙血症,经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41个月,无1例复发。

结论术前诊断手段单一和术中未行冰冻切片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对误诊误治的甲状腺癌应及时给予再手术治疗,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理术式,其再手术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关键词】甲状腺癌;误诊;再手术【中图法分类号】R736.1【文献标识码】BThe exploration of misdiagnosis and reoperation in thyroid carcinoma CHEN Guang,REN Jiang,LIU Jia,MENG Wei,ZHANG Hong-yu,HAN Hui,MENG Xian-ying, GUAN Qiang.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First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2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Jia, E-mail :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ason of misdiagnosis and discuss the reoperation in thyroidcarcinoma。

142例甲状腺癌误诊误治原因及再手术探讨

142例甲状腺癌误诊误治原因及再手术探讨

142例甲状腺癌误诊误治原因及再手术探讨
王广田;张茂强
【期刊名称】《河南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1992(005)001
【摘要】本文报道142例甲状腺癌,术前能确诊者46例,确诊率仅32.4%,大部分需靠术中主观判断和(或)术后病理确诊。

再次手术者28例,再手术率19.8%。

文中着重提出了误诊误治的4个主要原因,并明确指出,对术前性质不明的甲状腺结节进行单纯肿块切除术是造成再手术的主要原因。

还详细讨论了再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

【总页数】3页(P39-41)
【作者】王广田;张茂强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1
【相关文献】
1.甲状腺癌误诊误治的原因分析及再手术探讨 [J], 朱建东;陈余钿
2.甲状腺癌26例误诊误治原因探讨 [J], 梅振宇;房淑彬
3.甲状腺癌误诊误治原因分析及再手术方式探讨 [J], 陈建伟
4.26例甲状腺癌误诊误治的原因分析 [J], 陈淳;陈云路
5.分化型甲状腺癌误诊误治再手术108例分析 [J], 王洪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过度诊断”可能导致甲状腺癌误诊率高

“过度诊断”可能导致甲状腺癌误诊率高

“过度诊断”可能导致甲状腺癌误诊率高
佚名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年(卷),期】2016(1)16
【摘要】位于法国里昂的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与意大利阿维亚诺
国家癌症研究所日前联合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过去几十年来,多个高收入国家甲状腺
癌发病率升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过度诊断”,将某些几乎不会引起症状或死
亡的肿瘤误诊为癌症。

研究人员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出版的《五大洲癌症发病率》中的统计数据,对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日本、挪威、韩国和美国等12个高收入国家的甲状腺癌误诊病例数量进行了估算。

【总页数】1页(P198-198)
【关键词】国家癌症研究所;病例数量;误诊率;癌症发病率;高收入国家;法国里昂;研
究报告;颈淋巴结清扫术;甲状腺腺体;维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1
【相关文献】
1.甲状腺癌的术前超声诊断:过度诊断还是诊断不足? [J], 李佳伟;欧阳恩;李作峰;周瑾;张凯;张晓艳;常才
2.甲状腺癌的“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 [J], 史晓光;杨雯晴;滕卫平
3.皮肤癌:皮肤病专家提醒,智能手机诊断应用程序可能会导致误诊 [J], Jacqui Wise; 杨广建
4.误诊率高的甲状腺癌 [J], 曾耀明
5.世界卫生组织:“过度诊断”可致甲状腺癌误诊率高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会交流·探讨甲状腺癌误诊原因及再手术有关问题陈光任江刘嘉孟伟张红玉韩慧孟宪瑛关强130021 长春,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误诊原因、对策及再手术的相关问题。

方法分析77例甲状腺癌误诊原因及再手术效果。

结果77例术前均仅依靠体格及超声检查做出诊断致误诊。

71例外院行初次手术均未行冰冻切片致误诊;本院误诊6例中2例未行冰冻切片,2例冰冻切片误诊为良性腺瘤,2例当时无法定性延迟诊断。

77例均再手术治疗。

术前临床检查诊断癌灶残留符合率为71.4%;术后病理证实35例癌残留,残留率为45.45%;术前临床检查提示淋巴结转移符合率为80%;60例行区域性或改良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证实40例有转移;3例术后近期出现低钙血症,经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41个月,无1例复发。

结论术前诊断手段单一和术中未行冰冻切片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对误诊误治的甲状腺癌应及时给予再手术治疗,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理术式,其再手术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关键词】甲状腺癌;误诊;再手术【中图法分类号】R736.1【文献标识码】BThe exploration of misdiagnosis and reoperation in thyroid carcinoma CHEN Guang,REN Jiang,LIU Jia,MENG W ei,ZHANG Hong-yu,HAN Hui,MENG Xian-ying, GUAN Qia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First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21,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Jia, E-mail : sose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ason of misdiagnosis and discuss the reoperation in thyroid carcinoma。

Methods The data of 77 patients that had reoperation because of misdiagnosi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daignosis of all 77 cases were only based on pre-operative physical an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The post- reoperative follow up ( 3-41monthes):no case was found local recurrence. Conclusion The preoperative frozen section may avoid misdaignosis and the effect of reoperation for misdaignosed cases are satisfactory.【Key words】Thyroid carcinoma; Misdiagnosis; Reoperation甲状腺癌是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占甲状腺疾病的4%。

发病率为1.49/10万,有逐年上升趋势;多发于女性。

多数甲状腺癌分化良好,恶性程度低,以手术治疗为主,疗效较好。

因其缺少特异性症状,并可与甲状腺良性疾病共存,故术前确诊率低,常因误诊误治而再手术。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3年11月至2008年3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因甲状腺癌误诊导致再手术的77例,男8例,女69例,男女比为1:8.6;年龄9~55岁,平均38.3岁,15岁以下2例,15~44岁57例,45岁以上18例。

外院行首次手术71例,本院6例,占同期甲状腺癌手术的24.1%(77/319);本院误诊率为2.4%(6/248)。

1.2 首次手术情况(表1)表1 77例甲状腺癌再手术患者首次手术情况例数术前诊断冰冻切片例数冰冻切片结果常规病理结果32 甲状腺腺瘤0 —甲状腺乳头状癌18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腺瘤0 —甲状腺乳头状癌11 结节性甲状腺肿7 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良性腺瘤)甲状腺乳头状癌10 颈部肿物(性质不明)0 —淋巴结转移癌(考虑来源为甲状腺)6 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本院)4 2例(良性腺瘤)2例(无法定性)甲状腺滤泡癌及微小乳头状癌注:77例术前仅行体格、超声及实验室检查,无一例行其他(CT、核素扫描等)辅助检查。

1.3 再手术前检查71例外院首次手术患者入院后均行体格及超声检查,20例行颈部CT检查,再手术前诊断肿瘤残留25例,淋巴结肿大25例。

1.4 再手术时间与方式再手术距前次手术时间5d~4年,其中<1个月63例(81.8%),>1个月14例(18.2%)。

68例行甲状腺残叶+峡部+对侧大部分切除,其中51例加做Ⅵ区淋巴结清扫。

5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并行多功能保留改良性颈淋巴结清扫术(Ⅰ~Ⅵ区及对侧Ⅳ、Ⅵ区)。

4例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并行Ⅲ、Ⅳ、Ⅵ区淋巴结清扫术。

1.5 统计方法将检查结果与金标准(术后病理诊断)对照,计算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

2 结果2.1再手术患者主要误诊原因77例再手术患者术前仅行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及基本实验室检查,无1例行其它对诊断有帮助的辅助检查。

71例外院患者,70例术前诊断为甲状腺良性肿瘤,单纯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术中均未行冰冻切片,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术前诊断为颈部肿物(性质不明),行颈部肿物切除术,未行冰冻切片,术后病理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癌(考虑来源为甲状腺)。

6例本院患者,术前诊断分别为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其中2例未行冰冻切片,常规病理分别为微小乳头癌、滤泡微小乳头混合癌;2例冰冻切片为良性腺瘤,常规病理报告为滤泡癌及微小乳头癌;2例冰冻切片无法定性,家属要求等待常规病理,后常规病理报告为滤泡癌。

2.2癌残留情况再次手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癌残留35例,其中外院33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本院2例,1例为甲状腺滤泡癌,1例为甲状腺滤泡微小乳头混和癌;癌残留率为45.45%;60例行中央区或区域性选择性及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40例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31例位于Ⅵ区, 5例位于Ⅱ、Ⅲ、Ⅳ、Ⅵ及对侧Ⅳ、Ⅵ区, 4例位于Ⅲ、Ⅳ、Ⅵ区。

2.3 再手术前临床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情况(表2)表2 77例甲状腺癌再手术前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术前CT、彩超诊断例次术后病理诊断肿瘤残留肿瘤未残留淋巴结转移肿瘤残留35 25(71.4%)10(28.6%)15(42.9%)肿瘤未残留42 10(23.8%)32(76.2%)5(11.9%)淋巴结肿大25 20(80%)5(20%)20(80%)2.4 再手术后的并发症77例术后3例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

2.5 随访及结果再手术当日至末次接受随访时间为3~41个月,无1例出现癌复发、并发症及死亡。

3 讨论3.1 甲状腺癌主要误诊原因及对策3.1.1 甲状腺癌生物学特点误诊的77例乳头状癌占95%,滤泡癌占5%,均属低度恶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

由于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早期无自觉不适,与甲状腺腺瘤有相同的临床特点,且甲状腺腺瘤为40岁以下女性的常见病,故医师常满足于甲状腺腺瘤的诊断。

77例中此类情况有39例,占50.6%。

3.1.2 甲状腺癌流行病学改变甲状腺癌患者主要以21~40岁的女性多见,且呈现多中心性发生倾向[1,2],本组误诊的51例甲状腺癌发病年龄在20~44岁。

上世纪80、90年代甲状腺癌患者主要以30~50岁的女性多见[3-5],由此可见近年来甲状腺癌患者发病年龄明显年轻化,这与一般癌肿好发于老年人的特点不同,甲状腺癌多发于青壮年,其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

因此特别需对女性年轻甲状腺包块患者引起高度警惕。

3.1.3 术前诊断手段单一77例术前仅依靠体格及超声检查做出诊断,且检查欠详,一例因体检不详而未见甲状腺肿物,仅见肿大淋巴结,术后证实为淋巴结转移癌,来源于甲状腺。

Bahadir等[6]报道熟练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与术中冰冻切片比较对肿瘤性质的诊断无明显差异,除外微小癌,FNA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74.1%、100%、95.2%。

Guido等[7]有相似报道。

由此可见对甲状腺肿瘤术前不能依靠单一检查手段诊断,综合性的辅助检查如CT、核素扫描或FNA,特别是FNA对肿瘤性质的判断是十分必要的。

3.1.4 未行术中冰冻切片术中冰冻切片可在术中对鉴别肿瘤性质,对可疑的肿大淋巴结定性,确定术式。

Bahadir等[6]报道冰冻切片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7.1%,100%,97.8%。

71例外院行初次手术均未行冰冻切片致误诊;本院误诊6例中2例未行冰冻切片,2例冰冻切片误诊为良性腺瘤,2例当时无法定性延迟诊断。

说明未行术中冰冻切片是误诊的最主要原因。

临床医师应重视术中行冰冻切片并保证其完整性和切片质量,病理医师应提高制片质量及诊断水平,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误诊及延迟诊断。

3.2 甲状腺癌再手术前诊断及再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确诊后应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如单纯行肿瘤局部切除可致癌残留。

Alzahrani等[8]报道甲状腺癌初次不规范手术后导致的癌残留率为30%~50%。

再手术的甲状腺癌残留率为20%~60%[9]。

本组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行再手术者癌残留率达45.45%,与报道相符。

故对初次手术术式选择不当者,再手术是积极的补救措施,可实行个体化治疗。

个体化治疗应详细了解前次病史,并行体格和超声检查,确定有无残留癌灶及淋巴结转移。

通过临床流行病方法,将检查结果与金标准(术后病理诊断)对照,计算出外院71例再手术前通过体格、超声及CT检查,癌灶残留诊断符合率为71.4%,其中阳性预测值70%,阴性预测值76.2%,准确率61.9%。

由此可见超声及CT检查是再手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

对再手术的范围国内外学者均认为应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10,11]。

因近年来多中心化甲状腺癌的比例有所增加,不规范手术导致的癌残留较多,再手术应强调采用包膜解剖技术;可沿原切口进入,如距初次手术时间较近可直接从原正中线瘢痕组织上切开颈白线,如手术时间较久则应偏离正中线,从颈前肌群肌间隙进入。

显露甲状腺腺体后先分离残留腺体的胸锁乳突肌缘,避免损伤颈内静脉,用剪刀或尖弯钳在腺体的不同部位试探性寻找内层被膜的表面,由一处正常间隙扩大分离,从患侧至峡部及对侧大部,直至将需切除的甲状腺组织完全分离,操作应简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