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资料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在宇宙中
一、宇宙的基本特征
1、物质性—天体
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属于天体的一部分不叫天体,如:陨星≠流星体)
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基本天体:恒星、星云)
2、运动性—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形成条件: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天体系统的层次性:中心天体:地球
河外星系地月系卫星:月球
总星系太阳系其他行星系统(行星及卫星)
银河系小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其他恒星系统
注: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目前我们仅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而不是整个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二、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带
1、八大行星距太阳远近:
(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高温高压
−→−核聚变2、八大行星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3、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火星轨道之间,即类地行星与巨行星之间。 4、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注:行星绕太阳(恒星)运行,卫星绕各自的中心天体-行星运行。 三、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H 、He )。
2.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能量。
3.太阳辐射能量来源:4H He (在聚变过程中亏损了质
量转变为能量)
4.波长分布: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0.4~0.76微米(um)之间的可见光部分。
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提供光和热,地球上的能量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
直接能源:生物生长需要的太阳能、沼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
间接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2)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思考:分析下列问题:
A.世界年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何规律?
自低纬向高纬递减。
B.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a.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b.海拔高,大气稀薄
c.云量少,晴天多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结构
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
它由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我们平时肉眼看到的太阳明亮的圆盘,是光球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活动类型 大气层位置
周期 意义
黑子 光球
11年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
色球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提问:什么是磁暴?
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现象。
提问:极光在夜晚才能观赏到,但为什么只出现在极地高纬度地区? 太阳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被地球磁场捕获后,向地球磁场最强的极地高纬度地区运动,并使高层空气分子或原子激发而发光。
1.3.1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一、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北极:逆;南极:顺)
2.周期 1恒星日 真正周期 遥远的恒星(参照物) 1太阳日 昼夜更替周期(1天) 太阳(参照物) 3.速度 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0外,地球表面各处相等(15°/h )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点为0 线速度=1670×cos 当地纬度 (单位:千米/小时) 二、公转 远日点:7月初 1.轨道:椭圆轨道 近日点:1月初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
1恒星年(365d6h9m10s ) 真正周期 恒星(参照物) 1回归年(365d5h48m46s )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 春分点(参照物)
4.速度: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三、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读教材图 赤道平面:地球自转的平面 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23°26′)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一定时期内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一定时期内不变。因此,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23026′N
23026′S
3.21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6.22
9.23
12.22
3.21
赤道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春分日3.21 赤道北移
夏至日6.22 北回归线南移
秋分日9.23 赤道南移
冬至日12.22 南回归线北移
注:太阳直射点: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即入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呈90°角。如右图所示。
太阳直射点的判别:
太阳直射点所在太阳光线的延长线穿过地心。
1.3.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更替 1.晨昏线(圈)
(1)晨昏线(圈)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2)晨昏圈:是地球上的一个大圆,其圆心是球心,
它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3)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 由夜半球向昼半球更替的弧线是晨线(如AC 线所示); 由昼半球向夜半球更替的弧线是昏线。
(4)由于它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而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所以晨昏线(圈)在极圈与极点之间摆动: a 、与极圈相切—夏至日6月22日,冬至日12月22日; b 、把极圈平分—春分日3月21日,秋分日9月23日。
a b
c
b
c
a
ab 晨线
bc 晨线
bc 昏线
b
a
c 66°34′N
66°
34′S 0° 23°26′N 90°E
23°26′S 90°W
90°W
ab 昏线
bc 晨线
ab 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