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高二美术教案
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高二美术教案
![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高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32389de53a580216fcfe49.png)
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高二美术教案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教材分析本节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由学习山水画,着重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山水画独特的透视。
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山水画作品共有的中国人文精神。
教师通过网上论坛的讨论和堂上对知识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学习。
分析作品有详略区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堂教学进行引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的、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2、通过网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时:1时教学过程教室里响着古琴曲问:请大家静下心来听我们教室中回响的悠扬的古琴声,有人想起它的曲名了吗?答:高山流水。
对,高山流水,这也是我国古代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
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一定觉得古代山水画离我们好遥远,但现在我们就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作一次亲密接触。
在亲近传统艺术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在座各位同学的兴趣。
艺术论坛上有一个问题等待着大家“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请发表自己的见解。
投票: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从同学们的投票中可见,大部分同学说喜欢,也有不少同学说不喜欢,更有同学说不了解。
那原因何在?现在我们就通过了解山水画来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古代绘画。
看我们周围的环境。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身边的两幅长卷。
事实上,这是一幅长卷画,很长的一幅画。
很想知道这幅画的名字吧。
这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一幅长卷,被称为画中“兰亭序”的《富春山居图》。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7cfe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3.png)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教案教案: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学会通过欣赏山水画的形式、内容和技法来感受中国古代文化。
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
2.山水画的形式和技法。
3.名家作品赏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山水画的印象和了解。
2.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中国古代山水画。
你们知道它们的起源和特点吗?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索。
”二、知识输入(20分钟)1.通过投影片或图片展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品。
2.讲解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唐代的工笔山水、宋代的水墨山水等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创新。
3.介绍山水画的形式,包括绘画对象、构图、线条和色彩运用等方面。
4.介绍山水画的传统技法,如皴法、法眼、淡青法等。
三、赏析作品(40分钟)1.分析名家作品,包括王维的《鹿柴图》、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
2.通过图片展示作品,并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构图、笔墨运用和意境表现等方面。
3.提问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促进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教师点评和引导学生更细致地欣赏作品,进一步加深对山水画的理解和感悟。
四、创作实践(20分钟)1.分发素描纸和铅笔,让学生模仿山水画的构图和线条进行练习。
2.引导学生运用山水画的技法,如皴法、淡青法等,描绘他们所理解的山水场景。
3.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感受和体会。
五、总结归纳(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特点和技法。
2.询问学生对山水画的理解和感受。
3.讲解中国古代山水画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六、课后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在课后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并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文章,包括起源、发展、代表作品和特点等方面。
教学辅助工具:1.投影仪或幻灯片2.展示图片的设备3.素描纸和铅笔教学评估与反思:1.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作品的展示,评估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024年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
![2024年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ae338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c.png)
2024年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难点: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山水画名作,如《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山水画的魅力。
2.知识讲解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从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的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分析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如“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方法。
讲解山水画的笔墨运用,如干湿、浓淡、虚实等技法。
3.欣赏分析展示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其艺术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培养审美能力。
4.动手实践分组进行山水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示范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运用,学生跟随练习。
学生自主创作,教师点评、指导。
5.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创作山水画。
四、作业布置1.课下临摹一幅山水画作品,注意构图、笔墨的运用。
2.收集有关山水画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欣赏、实践等环节,使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了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提高了审美能力。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开展山水画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个人风格。
2.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品。
3.结合语文、历史等学科,探讨山水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七、教学资源1.美术教材、多媒体课件。
2.山水画名作图片、视频资料。
3.美术工具:毛笔、宣纸、水墨等。
八、教学时间本节课共2课时,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九、教学评价1.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点的了解程度。
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优质教案+
![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16577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4.png)
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学美术教材第七章《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第二节《中国山水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基本技法、艺术特色以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详细内容涉及中国山水画的分类、构图、笔法、墨色、意境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过程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 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韵味,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笔法和墨色的运用。
重点: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艺术特色及基本技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中国山水画作品、教材、多媒体设备、绘画工具等。
学生准备:教材、绘画工具(毛笔、宣纸、墨水、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山水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其独特韵味,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过程、艺术特色等,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知识。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现场演示中国山水画的绘制过程,讲解构图、笔法、墨色等基本技法。
(2)学生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中国山水画的绘制实践。
4. 例题讲解:分析经典中国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掌握其构图、笔法和墨色运用。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中国山水画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6. 作业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业,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山水画2. 内容:(1)起源与发展(2)艺术特色(3)基本技法(4)构图、笔法、墨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山水”为主题,创作一幅中国山水画。
2. 答案要求:(1)构图合理,层次分明。
(2)运用适当的笔法和墨色。
(3)表现家乡山水的特点。
3. 作业提交时间:下节课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二美术教案二:中式山水画鉴赏及创作
![高二美术教案二:中式山水画鉴赏及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b09b502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f.png)
高二美术教案二:中式山水画鉴赏及创作中式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笔墨勾勒描绘出山水风光的美,以表达人们对自然美景的追求和对天地间万物的敬畏之情。
中式山水画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内涵,是优秀的文化艺术品,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中式山水画的鉴赏和创作两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中式山水画的鉴赏1.中式山水画的来源中式山水画起源于唐代,由唐代的画家发展而来,宋代时期发展成为了独具特色的一种绘画风格。
宋代的画家,以苏轼、庄周等为代表,创造出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水画作品,将中式山水画推向了顶峰。
明清时期,中式山水画风格逐渐趋于成熟,形成了多种流派。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四僧”,即文徵明、仇英、唐寅、徐渭,他们在中式山水画领域中都有着很高的成就和地位。
2.中式山水画的特点中式山水画是以山水为主题,以画家的笔墨和意境抒发对大自然的景致之美的描绘。
中式山水画具有“中心空洞、意境含蓄、空灵自然以及运笔矫健”的特点。
它通常采用湿笔湿墨、干笔干墨、浓淡厚薄、虚实相生的绘画技法表现画家的情感和意境,让观者感受到画家的内在情感和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
3.中式山水画的分类中式山水画可以根据主题和绘画技法等进行分类。
按照主题,中式山水画主要可以分为山水、水墨山水、人物山水等几种类型;按照绘画技法,中式山水画可以分为官窑、学院派、江南派、四僧派等多种流派。
4.中式山水画的欣赏中式山水画是一种非常受欣赏的艺术形式,观看中式山水画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欣赏技巧。
在欣赏中式山水画时,要注意观察画面的整体布局,感受画家的意境和情感,留意画面的色彩变化、过渡和协调,同时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和笔墨的运用等。
在欣赏中式山水画时还要注意与画家进行沟通交流,感受到他所要表达的信息和思想。
二、中式山水画的创作1.中式山水画的材料和工具中式山水画的创作需要使用特定的材料和工具,常用的工具有硬笔、软笔、笔筒、墨汁、宣纸等,常用的颜料有墨、色水等。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2cb02edd88d0d232d46a87.png)
高中美术教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13--14课第十三课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准确的审美观.2.情感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将教材内容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赏析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小学二语文教学论文,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风貌,同时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难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活动等.教学准备:1.教师收集山水画挂图布置教室环境,设计多媒体课件.2.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推选出小组长.布置预习:1.熟悉课文内容.2.收集一些与山水画有关的诗与画.教学过程:(一) 教师导入 (3-4分钟)1. 由学生背诗,强调中国画常把诗与画相结合,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注重这重情景交融的意竟.2. 切入课题《中国古代山水画》(板书课作文教学改革与方法题)(二)欣赏 (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7-8分钟)1. 电脑平台边放音乐边放映欣赏图片,这些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都作了简单介绍,让学生的视听觉充分地感受美,欣赏美2. 屏幕显示图片: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介绍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已作为人物画的陪衬出现了.3. 屏幕显示图片: 隋展子虔《游春图》——此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展示早期山水画的基本风貌即青绿法,标志山水画已独立成画科.4. 屏幕显示图片五代董源《潇湘图》(水墨毕业论文的格式代表作)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青绿代表作)——比较俩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实物投影仪演示笔法上的几种皴法)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技法娴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把中国的山水画推向了高峰.5. 屏幕显示图片: 明戴进《风雨归舟图》清石涛《淮扬洁秋图》——结合时代背景,介绍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强调此时山水画已发展成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6. 欣赏小结:归纳板书1.魏晋时期萌芽2.隋代时期独立3.唐宋时期高峰4.元明清时期主流(三)重点欣赏(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画作品)(10-15分钟)1. 通过设疑讨论解疑(教师课件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来完成刚才的浏览欣赏相信同学对我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受,从大家的表情我可以感受到此时你们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想再进一步去理解山水画的内涵.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欣赏几幅较典型的山水画作品:2. 电脑平台显示图片 :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元代倪赞《六君子图》.3. 抢答题:小组讨论抢答1.这三幅画在选材和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2.这三幅画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意境概念)3.你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比较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4. 重点欣赏小结:刚才的回答都很精彩,大家不但能很仔细的观察画面,而且还能深入画的内涵,讲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主观感受.这段时期的山水画确实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你看从北宋的无我之境到南宋的诗画结合,再到元代的有我之境,意义深远.欣赏这些绘画作品确实让人回味无穷.下面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欣赏我们家乡的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局部(四)小组比赛 (10-15分钟)1.展示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及提示要点.2.小组成员根据提示共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同欣赏讨论,小组长执笔记录,教师巡堂组织并指导.教师总评(五)课后总结与反馈第十四课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教学目的①了解现代山水画对传统山水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_第三课 象外之境 --中国传统山水画 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美术鉴赏
![_第三课 象外之境 --中国传统山水画 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185d8d65901020206409c3e.png)
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山水画著名作品,感悟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山水情怀,了解妙夺造化、因心造境等特点,体会山水画独特魅力,掌握鉴赏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富春山居图》《青卞隐居图》《溪山行旅图》等作品,运用小组讨论等方法从山水画的内容、构图、笔墨等方面体会山水画的情怀、造化、意境。
学习鉴赏方法,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领悟人文精神,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养成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山水画山水情怀、妙夺造化、因心造境的特征。
难点:领会蕴含在山水画中独特的人文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趣味情境导入创设情境,教师播放古琴音乐,并提出问题:教室中回响起的悠扬音乐,有人知道它的曲名吗?你能联想到什么样的画面?(《高山流水》,优美的山水景物)教师总结:高山流水不仅是一首悠美的乐曲,也是我国古代山水画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
山水画是山水、人物、花鸟三个主要画科中最受中国古代文人推崇的,那它具有怎样的独特魅力?现代山水画和古代传统山水画有怎样的传承和发展?让我们一起走入山水画与传统艺术做一次亲密接触!引入课题《象外之镜——中国传统山水画》。
(二)作品内容识读感悟情怀教师展示山水画作品《青卞隐居图》《富春山居图》并提问:①这两幅山水画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给你什么感受?(深山密林,富春江两岸景色;氛围清幽、淡雅宁静)②为什么古人常以这样的景物进行描绘?他们想抒发怎样的情怀?(隐居山林的愿望;高洁品质的表达)教师总结:其实早在晋唐以来,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与欣赏促成了山水诗和山水画的诞生,常表现寒林、枯木、孤舟、江雪等场景借此寄寓情怀,展现高洁的人生境界,也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
(三)形式语言审美1.体会造化教师播放《富春山居图》鉴赏视频,提出问题:①视频中的研究人员沿着黄公望的足迹游历富春江,却无法找到画中的山水,是为什么?(时代变迁、艺术家主观创造)②艺术家是如何进行主观创造的?(自然界中汲取素材,头脑中提炼概括,不断调整)③结合课前材料,真实富春江两岸景色与《富春山居图》有何不同?(真实山水只能看到眼前近山景观,而画作中前后山峰层叠而上,不拘束于固定视点)教师总结:画中山水绝不同于真山真水,是需要画家从外在的自然山水中汲取创作素材,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头脑中提炼概括,并不断调整。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教学教案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08a72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3.png)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特点。
3. 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技法和特点。
2. 欣赏法:展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尝试绘制简单的山水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技法和特点的讲解内容。
2. 准备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品,用于展示和欣赏。
3.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学生动手尝试绘制山水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欣赏:展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4. 实践:让学生动手尝试绘制简单的山水画,巩固所学的技法和特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品欣赏:评价学生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作品的评价和感受。
3. 绘画实践:评价学生在绘画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对技法和特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创作出有创意的山水画作品。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代表艺术家,了解他们的生平和作品。
2. 引导学生探索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诗词、文学的关系,理解山水画中的文化内涵。
3.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欣赏更多的古代山水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是否掌握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高二美术教案
![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高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24f2fe6f1aff00bed51e5e.png)
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高二美术教案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由学习山水画,着重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山水画独特的透视。
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山水画作品共有的中国人文精神。
教师通过网上论坛的讨论和课堂上对知识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学习。
分析作品有详略区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教学进行引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的、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2、通过网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室里响着古琴曲问:请大家静下心来听我们教室中回响的悠扬的古琴声,有人想起它的曲名了吗?答:高山流水。
对,高山流水,这也是我国古代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
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一定觉得古代山水画离我们好遥远,但现在我们就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作一次亲密接触。
在亲近传统艺术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在座各位同学的兴趣。
艺术论坛上有一个问题等待着大家“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请发表自己的见解。
投票: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从同学们的投票中可见,大部分同学说喜欢,也有不少同学说不喜欢,更有同学说不了解。
那原因何在?现在我们就通过了解山水画来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古代绘画。
看我们周围的环境。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身边的两幅长卷。
事实上,这是一幅长卷画,很长的一幅画。
很想知道这幅画的名字吧。
这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一幅长卷,被称为画中“兰亭序”的《富春山居图》。
《中国山水画》教案(精选
![《中国山水画》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356b585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8.png)
《中国山水画》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七章——《中国山水画》。
详细内容包括: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表现技法。
具体章节为第七章第一节,着重探讨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原则、笔墨运用以及意境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2. 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原则、笔墨技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艺术特色的认识,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原则、笔墨运用及意境表达。
难点:如何运用笔墨技法表现山水画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山水画作品图片、示范用笔墨纸砚等。
学具:毛笔、宣纸、墨、颜料、画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山水画的意境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
(2)讲解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如“主次分明、虚实相生、开合有致”等。
(3)演示笔墨技法,如皴、擦、点、染等。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山水画作品中的构图和笔墨运用。
(2)学生进行笔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幅经典山水画为例,分析其构图、笔墨运用和意境表达,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山水画创作。
教师个别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山水画起源:原始社会发展:唐宋时期达到高峰特点:构图、笔墨、意境2. 构图原则:主次、虚实、开合3. 笔墨技法:皴、擦、点、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山水”为主题,创作一幅山水画。
2. 答案:无标准答案,要求构图合理,笔墨运用得当,体现山水画的意境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中国写意山水画欣赏教案
![中国写意山水画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bfbc73daef5ef7bb0d3c28.png)
中国写意山水画欣赏教案教学对象:教学时刻:课题:中国山水画鉴赏课课型:欣赏教学目标:一、简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进展概况二、通过看、听、想、讨论,能用自己的话讲评中国山水画作品的内容与艺术美3、感受山水画的意境美,酷爱祖国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挖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和这种思想对山水画进展的阻碍。
教具:多媒体一、教学导入一、师提问:通过前两次的中国古代山水画相关常识的学习,谁能说说如何欣赏中国山水画?学生分组讨论,并以组为单位派一代表论述讨论意见。
本课内容为通过对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的评析,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欣赏方式。
⑴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腹地位:上两节课咱们已经了解到,中国古代绘画适应按传统分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要紧描述对象是自然风光。
它不但表现了丰硕多彩的自然美,而且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好心识,乃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取得了突出的进展,而且在长期的进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
要紧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2)第二,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的处置上,采纳“以大观斜、“小中见大”的手法。
确实是把山水画家自己看做是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就象人观盆景状。
如此,千里江山也可一览无余,或用长卷的形式表现,如《千里江山图》,长达11米。
或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式,画十分繁复的山岭,如《溪山行旅图》、《早春图》、《青卞隐居图》等,其空间处置突出地表现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构图方式。
中国古代山水画制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置空间关系的艺术手法,既表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看自然的方式,同时也包括着中国民族的审美胸怀,表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高中生山水画鉴赏教案模板
![高中生山水画鉴赏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ba6994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9.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2. 通过对山水画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山水画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1. 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3. 山水画中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1. 山水画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如何鉴赏山水画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幅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从这幅画中感受到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山水画是描绘自然山水的艺术形式,它以山水为题材,通过笔墨、构图等手法,表现自然之美和人的情感。
”二、新课内容1. 介绍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 讲解山水画的流派和代表人物,如文人画、院体画、宫廷画等。
2. 讲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 山水画的构图:讲究虚实相生、远近分明,表现空间的层次感。
- 山水画的笔墨:讲究笔墨的浓淡、干湿、粗细,表现自然景物的质感和氛围。
- 山水画的意境:通过山水画作品,传达出画家的情感和思想。
三、鉴赏作品1. 教师展示一幅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鉴赏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山水画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你还记得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山水画,深入了解山水画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二、新课内容1. 讲解山水画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 山水画的意境:通过山水画作品,传达出画家的情感和思想,使观者产生共鸣。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85160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5.png)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教案教案: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学习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提高艺术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概述;2.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特点;3.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历程;4.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
三、教学过程Step 1 兴趣引入(5分钟)呈现一幅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激发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 知识讲解(20分钟)1.介绍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概述,解释山水画的含义和作用;2.讲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特点,如“写意”、“气韵生动”、“墨色浑厚”、“留白”等;3.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如南北朝时期的文人画、宋代的泰山画派、元代的四大家族、明清时期的传统山水画等。
Step 3 欣赏作品(40分钟)1.选择几幅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如郑板桥的《竹石图》、黄宾虹的《巴山夜雨图》等,逐幅讲解其寓意、构图和技法;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对作品进行细致观察,并展示自己的意见和感受;3.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Step 4 总结归纳(10分钟)总结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重点强调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时代价值。
四、教学资源及评估方法教学资源: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图片、多媒体设备、PPT等;评估方法: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收集学生的讨论意见和作品评析,进行课堂讨论和展示。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山水名胜,体验真实的自然山水景色;2.安排学生亲自绘制一幅山水画作品,发挥个人创意和想象力。
六、教学反思。
第七课 中国古代山水画 教材 教案 讲义 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 教学案例 高中美术 >高中艺术欣赏上册
![第七课 中国古代山水画 教材 教案 讲义 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 教学案例 高中美术 >高中艺术欣赏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e652310f12d2af90242e6bf.png)
第七课中国古代山水画[教材阅读]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以及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的目的。
(二)内容结构本课内容为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通过对5件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的赏析,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传统。
整个课文分成以下7个自然段落:第1段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
第2段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传统,首先在于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同时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在创造意境方面所经历的过程。
本课则着重通过对北宋、南宋和元代这三个历史阶段的山水画代表作的赏析,说明它们彼此不同的面貌和意境。
第3段以北宋三位有代表性的山水画家范宽、郭熙和王希孟的3幅作品,说明北宋山水画在创造意境方面的主要成就和特色。
第4段以南宋的山水画,特别是以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说明南宋山水画在创造意境方面的主要特色,同时说明中国古代绘画在运用空白、虚实关系时的一些独特的艺术手法。
第5段以元代两位著名山水画家倪瓒和王蒙的山水画代表作,说明元代山水画在创造意境方面的主要特色。
第6段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传统,还表现在对空间的处理上。
第7段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传统,也表现在一些源于生活的程式化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山石的皴法上。
本课图版共5幅,除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一长卷,图版只能选一局部外,其他均系全图。
课文中作重点分析的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见课本第9页。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课文中在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后,就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所欣赏的山水画作品也主要是借以说明这一点。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2adf2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0.png)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山水画技法创作出一幅具有个性的山水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山水画的定义与起源2. 中国山水画的特点3. 中国山水画的技法4. 山水画作品的欣赏与分析5. 创作指导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
2. 难点:运用所学技法创作出一幅具有个性的山水画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材、示范作品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如毛笔、墨汁、水彩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中国山水画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
2. 教学新课: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定义、起源、特点和技法,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知识。
3. 示范演示:教师现场示范山水画的创作过程,讲解每一步的技法和注意事项。
4. 学生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实践。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交流学习,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实践,提高绘画水平。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山水画创作的能力。
3. 学生对山水画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
2. 运用示范法,现场演示山水画的创作过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绘画技能。
4. 运用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山水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含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技法和作品欣赏等内容。
2. 教材:提供给学生参考和自学。
3. 示范作品:教师现场演示的作品,供学生学习和模仿。
高中美术课人教版山水情怀教案及反思
![高中美术课人教版山水情怀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9a41d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8.png)
高中美术课人教版山水情怀教案及反思一、教案教学内容:山水情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掌握传统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技法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3.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浓厚兴趣和热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节: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1.老师简要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2.展示一些著名的山水画作品,让学生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第二节:传统山水画的构图和技法1.老师讲解传统山水画的构图要点和创作技法,引导学生用简笔画表现出山水画的基本构图2.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运用和绘画技法,体验山水画的创作乐趣第三节:审美情感的培养1.老师带领学生去户外写生,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并用速写的方式记录下心目中的美景2.学生回到课堂,展示自己的速写作品,分享自己的写生体会和感受第四节:表现手法的讲解和练习1.老师讲解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如气势恢宏、寓意深远等2.学生进行实际绘画练习,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山水的美丽和壮丽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和热爱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在户外写生的环节,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的速写本,争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都激动地分享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和理解,我感到非常欣慰和鼓舞。
然而,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传统山水画的构图和技法理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在表现手法的练习中缺乏创新和个性。
因此,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学习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能够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情感和艺术理念。
另外,我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让他们在交流和讨论中能够不断激发自己的艺术潜能,培养对山水画的深厚兴趣和热爱。
古代山水画_高中美术教案_模板
![古代山水画_高中美术教案_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a7a8914852458fb760b560d.png)
“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山水画起因的一个思想——卧游。(提示学生去了解画家宗炳)当然在这儿还要特别提到黄公望是我们常熟人,这是我们的一个骄傲。
以后同学们看画时,一定要放松心情,体会古人卧游的感觉。
当了解了中国山水画产生的原因后,我们就要来了解山水画的发展了,看看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那些名家名作。同学可以进入“中国古代山水画”这课的学习,先阅读一下——山水画简史,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学习时注意先看每张页面上的学习目标,学习中有任何问题,可进入讨论区讨论。
教材分析:本课首先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分别介绍我国主要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提高欣赏陵墓雕塑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陵墓雕刻为什么是我国雕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的陵墓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成就。(2)难点:欣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刻和陶俑应把握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1949年至今的中国雕塑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其艺术特点。欣赏、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雕塑的艺术作品及其成就。了解现代雕塑在中国发展的趋势。(2)难点:中国现代雕塑三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中国现代雕塑设计的“架上雕塑、城市雕塑、环境雕塑”的概念。
第四课外国古代雕塑
第八课外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材分析:本课所欣赏的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时间上是从奴隶制社会至中世纪前后,范围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东罗马帝国、中世纪法国以及古代印度尼西亚和古印度的建筑,共计7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是其中影响很大而且自成体系的西方古典建筑的主要特点有所了解。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dd198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1.png)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和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山水画技法创作出一幅具有个性的山水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4. 欣赏和分析经典山水画作品。
5. 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
难点:山水画的构图、笔墨运用和意境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技法等方面的内容。
2. 准备一些经典山水画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3.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纸、砚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山水画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山水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教师通过PPT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意境”、“笔墨”、“构图”等。
(3)讲解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如“泼墨”、“皴擦”、“点景”等。
3. 欣赏和分析经典山水画作品:教师展示一些经典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理解作品中的意境、笔墨和构图等特点。
4. 创作实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法和表现手法,注意构图、笔墨和意境的运用。
6.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其他艺术形式中的山水元素,如诗词、音乐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技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山水画的基本技法,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欣赏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经典山水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教学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山水画,激发学习兴趣。
山水画美术教案设计模板
![山水画美术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21cf81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d.png)
课程名称:山水画美术年级:初中/高中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掌握山水画的构图方法、用笔用墨技巧;能够独立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培养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1. 山水画的构图方法与技巧。
2. 山水画的用笔用墨特点。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山水画中表现意境。
2. 如何运用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技巧创作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教材、画纸、毛笔、墨、颜料等。
2. 学具:画纸、毛笔、墨、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山水画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山水画的魅力。
2. 提问:你们对山水画有什么了解?请谈谈你们的看法。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分析山水画的构图方法、用笔用墨技巧。
3. 展示优秀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用一幅山水画作品进行分析。
2. 学生尝试用毛笔、墨、颜料等材料进行山水画创作。
四、课堂小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你们掌握了山水画的哪些技巧?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山水画中的意境表现方法。
2. 分析山水画中的构图与笔墨表达方式。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课堂纪律等。
2. 作品评价:作品构图、用笔用墨、意境表现等方面。
2023年山水画美术教案
![2023年山水画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3672a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3.png)
2023年山水画美术教案2023年山水画美术教案1一、教学目的1、通过创作山水画,提高学生的绘画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2、用绘画的表现形式,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平时从多种传播媒介接受和贮存的视觉审美信息和各种知识,创作一幅山水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山水画的创作步骤。
2、难点:勾、皴、染、点的运用。
三、教具和学具的准备1、教具:几种山石的皴法挂图一幅。
山水画创作步骤图一幅。
2、学具:国画工具-------笔、墨、纸、砚。
四、教学步骤1、导言:山水是离不开树、山、石的。
上堂课我们已学过树木画法,本堂课我们将学习山石画法,并结合上堂课学的知识,创作一幅山水画。
画山先画石,那么我们就从画古一讲起。
2、石头的画法:古人画石起手有:石分三面“之说。
(边讲边示范)所谓”三面“无非是说,画石开始勾勒轮廓,就要分出它的阴阳向背,凹深凸浅的基本形态,即石头的体积感。
(示范画石,要画群石。
石的穿插在于大小高低,聚散得宜。
)3、介绍几种山石的皴法。
(将几种山石和皴法的挂图挂出讲解)(1)斧劈皴: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
这种皴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
作画时,常用中锋勾勒山石轮廓,而以侧锋横刮之笔画出皴纹,再用淡墨渲染。
斧劈皴图片折带皴图片荷叶皴图片(2)折带皴:用侧锋卧笔向右行,再转折横刮;向左行可逆锋向前,再转折向下。
画出的墨线如“折带”,故以名之。
(3)荷叶皴:皴笔从峰头向下屈曲纷披,形如荷叶的筋脉,故名。
4、创作步骤(1)构思、构图。
以平时见过的山水风景(影视、画页等都可以)大胆构思,运用学得的画尖技法和皴法,加以变通和发挥,创作一幅全新的山水画。
(2)勾线:(在上幅石头示范画的上面加山、作主体。
)凡能用线概括的地方,要分出主次先后。
用重墨(相对于整体来看)线尽量明确、肯定地勾出来。
遇到有部分败笔也不要怕,不要中途怯场退却,要一直把整体画面的线都勾完后,再根据整体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高二美术教案
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由学习山水画,着重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山水画独特的透视。
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山水画作品共有的中国人文精神。
教师通过网上论坛的讨论和课堂上对知识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学习。
分析作品有详略区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教学进行引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的
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通过网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
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室里响着古琴曲
问:请大家静下心来听我们教室中回响的悠扬的古琴声,有人想起它的曲名了吗?
答:高山流水。
对,高山流水,这也是我国古代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
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一定觉得古代山水画离我们好遥远,但现在我们就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作一次亲密接触。
在亲近传统艺术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在座各位同学的兴趣。
艺术论坛上有一个问题等待着大家“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请发表自己的见解。
投票:
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
从同学们的投票中可见,大部分同学说喜欢,也有不少同学说不喜欢,更有同学说不了解。
那原因何在?现在我们就通过了解山水画来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古代绘
画。
看我们周围的环境。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身边的两幅长卷。
事实上,这是一幅长卷画,很长的一幅画。
很想知道这幅画的名字吧。
这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一幅长卷,被称为画中“兰亭序”的《富春山居图》。
要了解它,同学们可以看的相应部分。
看完后,请参与论坛的讨论。
看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结合了解此画的作者。
讨论题:《富春山居图》为什么能够画那么长?
视线的移动。
中国绘画独特的散点透视法。
“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山水画起因的一个思想——卧游。
当然在这儿还要特别提到黄公望是我们常熟人,这是我们的一个骄傲。
以后同学们看画时,一定要放松心情,体会古人卧游的感觉。
当了解了中国山水画产生的原因后,我们就要来了解山水画的发展了,看看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那些名家名作。
同学可以进入“中国古代山水画”这课的学习,先阅读一下——山水画简史,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
学习时注意先看每张页面上的学习目标,学习中有任何问题,可进入讨论区讨论。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讨论一: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萌芽、发展、兴盛时期?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画家或一幅作品作深入了解,然后进行讨论。
山水画在唐代就分化为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作品和画家生平的相结合。
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但为什么中国画家笔下的山水大多数是黑白的?
结论:画家具有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道家提倡“无为”,尤其在乱世之时,中国文人更加追求自然,以林泉为伴。
课堂小结:
我们说喜欢的部分同学,一般多比较喜欢诗词、文言文,说明你在渐移默化中早已深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所以在观赏作品时,不自觉的就会和画家产生了共鸣。
反之,就不喜欢。
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些都是先人给我们遗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起码要学会欣赏它们。
今天用一堂课的时间学习了一些山水画的基础知识,但大家发现只是看了一小部分,剩下的大家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继续深入学习。
我给大家留了一些课后问题,大家可以继续讨论。
讨论题:
篆刻和书法是如何融入绘画艺术的。
有些学者说“盛世出人物、花鸟画名家,乱世出山水名家”这句话有没有道理,你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