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2卷1篇1章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论》第二卷
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资本论》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第二卷所研究的流通过程,并不是资本的单纯的流通过程,而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中的流通过程,即流通的总过程。

通过对流通过程的考察,着重说明资本不仅是一个社会关系,而且是一个运动过程’ 这个运动过程也就是不断的再生产过程。

《资本论》第二卷共三篇,分为二^一章。

第一、二篇研究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考察资本在循环中所采取的各种形式以及这些形式本身的循环,考察资本循环的周期性,以及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从而创立了科学的资本循环理论和资本周转理论。

第三篇,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揭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规律,从而创立了科学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这三篇的安排体现了从个别到总体、从微观到宏观的逻辑发展过程。

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
本章共四节,前三节依次分析货币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说明资本首先以货币形式出现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然后通过生产要素的消费,生产出一个包含剩余价值的产品,最后通过商品销售重新转化为货币形式,实现剩余价值;第四节综合考察货币资本的总循环,说明货币资本的循环不只是资本循环的特殊形式,而且还是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

I、第一阶段G-W
一、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转化是第一阶段的内容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即G—W从形式上看,这是一般商品
流通行为,但由于这种流通的内容具有特殊的规定性,才使G—W
成为资本循环中的一个特定的阶段。

这种特定的物质内容,就是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即商品生产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

如用A
一一A障伫
表示劳动力,用P m表示生产资料,那么G—W就表现为1■' J o处于购买阶段的货币资本的职能,就是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s© 伫一一
不仅表示一种质的关系,还表示一种量的关系,即用货币所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量的比例。

这就是说,在第一阶段上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不仅在质上要相互适应,而且在量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保证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以生产出必要数量的剩余价值。

这种数量上的比例,从根本上说,是由这个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的。

' 这一阶段一经完成,资本家就不仅支配着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要素,而且支配着一种更大的劳动力的使用权,即支配劳动力进行劳动的权力,而劳动不仅能创造价值,还能创造出超出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这样,资本家的资本,就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了。

生产资本是作为能够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而发挥职能的资本。

二、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转化的关键
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是货币资本执行货币的职能。

这种职能的产
生,不是由于货币资本是资本,而是由于资本采取了货币的形式,它只能执行货币的职能。

为什么这种货币职能同时成为资本职能呢?那是因为它出现在资本循环的一定阶段上并发挥一定的作用,而这个阶段又和资本循环的其他阶段存在着内部联系。

正是由于货币资本在资本循环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货币资本在这里同时兼有货币的职能和资本的职能。

货币资本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化为生产资本。

但是这个转化的关键,在于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即G — A,而不是G-Pm “ G— A是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一个具有特征性质的因素,因为它是以货币形式预付的价值得以实际转化为资本,转化为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的重要条件。

” 而生产资料的购买,只是使用劳动力的必要条件。

G- A所以被看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并不是劳动力这种商品能
够买卖,而是劳动力为什么会成为商品。

因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的,这就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已经分离了。

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这两个生产要素分离的条件下,要进行生产, 就必须使两者结合, 而这种结合是两者都已经成为商品的条件下,只有通过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转化才能完成。

也就是说,劳动力所以能够买卖,是以劳动力已经作为商品存在为前提,否则G— A就不能成为货币资本的职能的特征要素。

在G-A行为中,虽然货币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只是处在单纯的货币关系中, 但是,这种买卖活动一开始,资本家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来购买劳动力的,从而和劳动力所有者相对立,工人只是劳动力的出卖者,他的
劳动力只有归他的买者--资本家所有,才能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会有资本主义生产,才能使货币所有者的资本真正成为生产资本来活动。

因此,资本关系之所以会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只是因为这种关系在流通中,在劳动力买卖行为中就已经存在着。

不是由于货币的性质产生资本关系,而是由于这种关系的存在,G才转化为资本。

三、完成货币资本到劳动力的转化,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者脱离社会条件、片面地理解货币职能的
两种错误。

一种错误是把货币资本采取货币形式所发挥的职能,归之于由资本性质产生的。

另一种错误是把资本的职能说成是由货币的本性产生的。

这两种错误都是把货币和资本混淆起来了。

其实,货币要执行货币职能同时又执行资本职能,如完成G-A的行为,“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这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力成为商品。

在奴隶有制社会,奴隶可以作为商品买卖。

但这绝不是因为有了货币
才产生奴隶买卖,而是因为有了奴隶制,货币才能用来买奴隶。

所以,用货币买奴隶,是由奴隶制的社会条决定的。

同样,要使劳动力成为商品,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即“把原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分开”,使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占有者相对立,有了这个
前提,货币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实行''的职能。

因此,“在这里作为行为基础的,是分配。

”所谓分配,指的是生产要素的分配,也
就是指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的问题。

由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他们不得不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从而使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

当然,要使资本能够形成并且能够大量支配生产,还需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发展到一个较高的阶段,使商品生产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II、第二阶段生产资本的职能
一、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相互关系
货币资本循环经过购买阶段,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资本价值取得了A和Pm的实物形式,这种形式的资本价值不能继续流通,必须进入生产阶段。

因为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而不是劳动力的所有权,资本家不能再把工人当作商品出卖,而劳动力的使用权只能在劳动过程中实现。

同时,资本家购买的生产资料也只是作为劳动吸收器来使用,而不是为了转卖。

所以,第一阶段的结果是进入第二阶段,即生产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生产出一种新的商品。

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资本运动,可以用' ...p来表示。

在这个公式中,虚线表示资本流通的中断,但资本循环仍在继续。

因此,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发展的结果,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先导。

二、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以生产资本的形式相结合
要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以生产资本的形式相结合,必须以商品生产和商
品流通的高度发展为前提。

马克思具体分析了这种结合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
如下几点:
第一、资本家不仅是货币所有者,而且必须是商品生产者。

因为他投入
货币,目的是为了取的更多的货币,而更多的货币的取得只有依靠商品生产实
现价值增值。

第二、工人必须是劳动力商品的出卖者。

工人为了维持生存,必须不断
地出卖劳动力取得工资购买生活资料。

这样,一方面,资本家必须不断以货币
资本作为工资支付给工人,另一方面,市场上必须有必要的生活资料可供工人
购买。

第三,社会分工不断增进,不仅生活资料成为商品,而且生产资料也
成为商品,从而出现许多独立的行业,专门的生产过程。

“因此,G-A发展
到什么程度,G-Pm也发展到什么程度”。

也就是说,劳动力商品化的程度越发展,资本主义关系越发展,生产资料就越是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现。

第四、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越发展,就越使旧的生产形式不断破坏和解体,而包罗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体系之下。

“它首先是使商品生产普遍化,然后使一切商品生产逐步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


任何一种社会生产,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总是生产的要素。

但是,在二者分离的情况下,只是可能性上的生产要素。

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

“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

这就是说,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是划分经济时期的标志。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工人和生产资料的分离是既定的出发点;为了使工人和
生产资料相结合,工人必须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工人和生产资料都作为生产资
本的存在形式而结合起来进入现实的生产过程,资本家通过劳动力的消耗获取剩余
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因此,这种结合过程"本身就成为资本的一种职能" ,即生产资本的职能。

作为生产资本要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除了由于在剩余价值生产上起的不同作用,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外,还有如下区别:生产资料即使在生产过程之外也还是资本家的资本,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之外则为劳动者自己所有,并不是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之内,才是资本的存在形式。

但是无论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二者都必须在生产过程中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现实的资本。

离开了在生产过程中的结合,二者都不能成为资本,它们只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条件下,才取得资本这种独特的社会性质。

三、生产资本的职能
生产阶段是资本循环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生产资本组成部分的劳动力被支出,生产资料被消耗,生产资本发挥职能的结果,是生产出一种新的商品。

这种新商品不仅在使用价值上不同于投入生产过程以前的商品,而且在价值量上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

生产资本转化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

所以,生产资本的职能,就是生产剩余价值。

生产资本发挥职能时所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量,“等于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本的价值P,加上这个生产资本产生的剩余价值M
皿、第三阶段W -G
一、商品资本的性质和职能
货币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是W -G ,即商品销售阶段。

在这一阶段,
资本采取商品资本的形式。

什么是商品资本?马克思指出:“商品,作为已经增殖的资本价值的直接由生产过程本身产生的职能存在形式,就成了商品资本”。

也就是说,由直接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就是商品资本。

作为商品资本,它首先必须执行商品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完成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化,收回预付资本和实现剩余价值。

那么,是什么使商品的职能同时又成为商品资本的职能呢?这一答案不能由流通过程本身来说明,而是要由流通以前的生产过程来说明。

因为在W -G这一流通行为中,商品的价值仅仅发生了形式变换,商品价值量没有改变。

在这里商品之所以具有资本性质,是由于在流通开始之前,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创造出包含剩余价值的新的商品了,从而已经具备了资本的性质,这一点与第一阶段上的货币所以成为货币资本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W作为资本生产过程结果的商品,它的价值等于生产资本P的价值W 加剩余价值m。

这个m和W采取同一个商品形态,马克思称之为W,所以W二W+w使W变成W的,“不是它的绝对价值量”而“是它的相对价值量。

”为什么说不是它的绝对价值量呢?因为它的绝对价值量和其它任何商品的价值量一样,都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为什么说是由于它的相对价值量呢?因为这个W 的价值比生产它所消耗
的生产资本P的价值量更大,即多了个剩余价值W。

因此,W表示一种价
值关系,“表示商品产品的价值和生产它所消耗的资本的价值关系,就是
说,表示它的价值是由资本和剩余价值构成。


二、W -G的转化过程
W -G 的转化,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正常进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停滞在市场上,再生产过程就会停止。

不仅如此,即使商品卖出了,由于出卖的速度不同,已经卖出去的部分会以货币资本的形式投入再生产,还未卖出的部分则以商品资本的形式停滞在市场上,再生产的规模就会以极不相同的程度扩大或缩小。

如果W -G 这个流通过程进行得较快,资本就会获得一种扩张力,一定量的资本在一定的时期内就能多循环几次,从而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

因此,“流通过程推动了新的潜能,它们影响资本的作用程度,影响资本的扩张和收缩,而和资本的价值量无关。


在W - G 的转化过程中,商品的销售数量具有决定的意义。

因为W 中所包含的预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都取决于商品的销售数量。

如果只卖掉一部分商品,剩余价值就不能全部实现;如果卖的很少,不仅剩余价值不能实现,甚至连预付资本价值也难以全部收回;只有在W -G 的转化全部完成,即W 全部卖掉的情况下,才能既收回预付资本的价值,又实现全部的剩余价值。

当W 转化为G 之后,它的价值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货币形式
存在的预付资本(G),另一部分则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剩余价值(g)。

因此,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 ' -G ,用详细的形式表示,就是:
仲•••»••( W+W-(G+g)。

由于W -G的完成,预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都得到了实现。

在W -G这同一个流通行为中,“对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来说是不同的:它对二者来说代表着它们各自流通的不同阶段,代表它们在流通领域所要经过的形态变
化序列的不同阶段”。

就剩余价值w来说,它是在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它是第一次在商品市场上出现,属于第一流通形式;就资本价值W 来说,它等于P,等于原来预付的G它已经过两个互相对立的流通阶段,即经过G-W 的阶段,再经过W-G的阶段。

因此,在W -G的转化中,对剩余价值来说,是商品形式第一次转化为货币形式,对资本价值来说,则是回到或者转化为它原来的货币形式。

三、作为货币资本循环结果的G的特点
产业资本循环从货币形式出发,经过购、产、销三个阶段,最后又回到它的出发点的形式中,价值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但价值量却发生了变化,最后取得的货币大于原来投入的货币。

这个循环过程的形式就叫做货币资本循环。

作为货币资本循环过程结果的G ,包含着G和g,都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额,包含着预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是已经实现的商品资本。

但到再生产过程中,G和g 所起的作用就会有所不同。

G仍然会作为预付资本投入流通;而g可能作为资本积累起来,也可能完全用于个人消费,或者部分用于积累,部分用于个人消费。

这种区别对研究社会再生产是重要的。

G与G相比较,它们之间不仅有一个数量上的差别,同时还表示一种质的关系。

在量的方面,G大于G因为G本身除G外,还增加了g,即增加了剩余价值。

在质的方面,G表示原资本价值不仅保存了自己,还增殖了自己,它已经作为生出价值的价值而实现了。

因此, G 是作为资本关系而存在的,虽然这种质的关系只作为量的关系而存在。

包含在G中的G和g的关系,是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

但是,资本价值G和
剩余价值g的区别,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

因为G作为已经增殖的资本价值,它的各个部分本身是没有质的区别的。

G 的不同组成部分G和g的区别,只是本金(即预付资本)和超额价值额(即剩余价值)的区别,预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概念看不出来了。

所以, G 作为已经实现的资本,“是资本关系的没有概念的表现”。

因为G 是由W 卖出的结果, 没有把造成这种结果的过程本身表现出来,它表现为直接由流通产生出来的形式,它和P的直接关系已经消失。

不仅如此,只要G继续作为货币资本即作为G来执行职能,那么,G原来所包含的本金和增长额之间的没有概念的区别也会立即消失。

因为货币资本的循环,不是从G 开始,而是从G开始,G 不是作为资本关系的表现,它只是资本价值的预付形式,作为货币资本循环的出发点,而不是复归点。

G 和W 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已经增殖的资本价值”,都是产业资本的存在方式。

因此,二者只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表现而已。

但是它们也有区别:由于它们以商品和货币这两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着,所以有不同的特殊职能也就是货币的职能和商品职能的区别。

由于W 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直接结果,它和生产资本P的联系没有消失,还可以使人想起它的起源。

而G却是直接由流通产生的形式,它和P 的直接关系已经消失,从而使人难以看出它的真实来源。

IV、总循环
一、货币资本总循环的公式
马克思在分别研究了货币资本循环的三个不同阶段后,又从整体上综合研究货币资本的总循环,说明货币资本循环不只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个特殊形式,而且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

货币资本总循环的公式是:G-W・・P…W -G,它的详细形式是:
0…P…W (W+w)- G (G+g)。

把这个公式和第一卷第四章研究的资本总公式G-WG相比较,它们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后一公式只有流通过程,没有表现出生产过程;而前一公式既表示了流通过程,也表示了生产过程。

第二,在后一个公式中,作为货币资本流通媒介的W是一个商品;
而前一公式中,由于显示出生产过程,因而作为货币资本流通媒介的商品,是两个内容不同的东西。

但这两个公式有一个共同点:“一方面是货币流回到它的起点,另一方面是流回的货币多于预付的货币”。

这个共同点是资本流通的最本质的特征。

因此,就这个共同点来说,资本总公式G-WG 已经把货币资本总循环公式G-WW -G包含在内了。

但由于货币资本总循环公式既表现流通过程,又表现出生产过程,因而它反映了资本的现实的形态变化。

在货币资本循环公式中,两个流通阶段只是引起资本单纯的形态变化,只有生产阶段才引起资本的价值增殖,从而才是资本现实的变化。

二、作为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的货币资本循环的特征
什么是产业资本?马克思指出:“在总循环过程中采取而又抛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个形式中执行相应职能的资本,就是产业资本”。

也就是说,资本价值不断经过三个阶段,不断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形式,从而达到增殖价值的结果,这种资本就叫做产业资本。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只是产业资本运动所采取的职能形式,而不是与产业资本独立、并列的资本种类。

产业资本的正常循环,一方面要依次不断经过三个阶段,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
一种形式,即不断地运动变换;另一方面循环本身又要求资本在各个循环阶段中在一定时间内固定下来,完成与这一阶段相适应的职能后,再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在产业资本的循环中,交通运输业具有特殊情况。

本来,生产过程的产品是一个物质的东西,可以离开生产过程而独立存在,因而能够出售。

但是,交通运输业所生产的产品不是新的物质产品,只是进行场所的变更,出卖它的服务,因而它的运输效用和它的生产过程是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

运输业的公式应该是-P-G ,在这里生产过程、发生效用、
消费,三者是结合在一起的。

尽管运输业的资本循环有这样的特点,但它仍属于产业资本。

马克思认为,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应该以产业资本作为考察
对象。

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首先是因为唯有产业资本的职能不仅占有剩
余价值,而且创造剩余价值,因而产业资本决定了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

其次,“随着产业资本支配社会的生产,技术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组织就会
发生变革,从而社会的经济历史类型也会发生变革”,这就使在产业资本
以前出现的高利贷资本、商业资本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从属于产业资本,
只能在产业资本的基础上运动。

总之,产业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
确立的基础,只有考察产业资本的循环,才能全面揭示资本运动的实质。

产业资本的循环,一方面是资本循环和商品流通交织在一起;另一方面是资本循环始终保持着它的独立性,它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任何资本在它流通的两个阶段G-W和W-G都是在一般商品流通中活动的, 资本是作为货币或商品执行职能的,因为它本身成为商品流通中的一个环节。

但同时,它又在一般商品流通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