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猪业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养猪业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原因

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产品一直是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的肉类消费品。“十五”期间,我国养猪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猪肉产量从2000年的403l.4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5010.6万吨,年均增长4.4%。2003年10月至2005年7月,我国生猪价格一直保持在高价位运行,猪粮比价连续22个月维持在6.0∶1以上的高效益区,农民饲养l头猪平均获利100元以上。畜牧业纯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的30%左右。一些畜牧业发达地区,畜牧业现金收入已占到农民现金收入的50%左右。养猪收入对农民增收贡献明显。ﻭ一、当前我国生猪生产的基本特点ﻭ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我国养猪业的结构和规模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村生猪散养的比例大幅减少,规模化猪场相继出现,生猪养殖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生猪和猪肉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ﻭ“十五”期间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猪肉的增速放慢。2001~2005年,生猪出栏和猪肉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已由1996~2000年的7.8%和5.5%,下降到4.9%和4.8 %,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1996年的68.9%和2000年的65.8%,下降到现在的64.7%。禽肉和牛羊肉的比重提高,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ﻭ2.生猪的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2005年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出栏生猪2-3亿多头,约占全国出栏生猪总数的38%。生猪生产的区域化更加清晰,比较优势逐步显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地区已成为我国生猪产业带,生猪存栏、出栏和猪肉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3.9%、65.2%和64.2%。全国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涌现,畜牧业产业化组织大约占到整个农业产业化组织的2 0%以上,成为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

3.生产方式转变步伐加快。ﻭ随着规模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蓬勃发展,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出栏生猪2.34亿头,占全国出栏生猪总数的37.9%;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地区作为我国生猪产业带已基本形成,生猪存栏、出栏和猪肉产量分别约占全国总量的63.9%、65.2%和64.2%。

4.畜产品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ﻭ入世以来,随着畜产品进出口贸易关税的不断下降,我国畜产品的贸易量逐年增长。2005年我国畜产品出口总额55.8亿美元,比2000年34.8亿美元增长了60.3%;进口额为7 5.7美元,比2000年的53.3亿美元增长了42%。2005年出口猪肉25.1万吨,增长2.2倍,是畜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的产品。在畜产品贸易中,活畜禽(除奶牛)、肉类产品和禽蛋保持了贸易顺差。

二、当前生猪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原因ﻭ尽管我国生猪生产整体发展平稳,但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从去年第四季度以

来.生猪生产形势有所滑坡.主要表现为:ﻭ

1.生猪生产增幅下降。今年一季度,全国猪肉产量为1719万吨,同比增长4.6%,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生猪出栏

2.26亿头,同比增加3.8%.增幅下降了

3.5个百分点。生猪存栏

4.68亿头,同比增长2.2%,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 2.生猪价格快速下跌。据对全国450个畜产品信息点个百分点。ﻭ

调查统计,3月份仔猪、活猪和猪肉价格分别比上月下降6.7%、6.1%和4. 4%:4月份价格继续下跌,仔猪、活猪和猪肉每千克平均价格分别为7.8元、6.2元和11.1元,分别比上月下降了12%、7%和4.6%,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6.1%、25.7%和18%。

3.生猪养殖亏本。4月份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85:1,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持续3个月跌破5.5∶1的盈亏平衡点,养猪出现亏本。散养农户每出栏1头商品猪亏损约50元,规模化养猪企业每出栏1头商品猪亏损80元以上。生猪养殖全面亏损。

4.养殖积极性受挫。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仔猪购买量大幅下降。由于仔猪价格大幅下跌,母猪养殖亏损,个别地区出现淘汰母猪现象。据调查,河南省今年一季度母猪存栏比年初减少97万头,下降了18.8%。黑龙江省望奎县、北林县等养猪大县空栏率超过30%,全省空栏率在18%左右。ﻭ5.生猪产业波动剧烈。从近十多年生猪价格的变化规律看,猪粮比价正常波动幅度应维持在4.5∶1-6.5∶1.超出这一范围则会引发产

业的剧烈震荡。1997年猪粮比价曾达到7.5∶1的高峰,直接导致了1998年的“卖猪难”:1999年猪粮比价跌至3.85∶1,生猪生产出现严重滑坡,全国存栏猪增幅下降3.9个百分点,猪肉增幅下降4.9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增幅最低的年份之一。从近两年的价格变化情况看,2005年1月份猪粮比价曾一度达到6.77∶1的高峰,目前已跌至4.85∶1,最近几个月,猪粮比价很有可能跌破4.5∶1的警戒线,造成新一轮的产业震荡。ﻭ

生猪市场行情持续下滑是制约近一段时期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导致生猪市场行情下滑,养殖效益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ﻭ1.饲养方式落后。目前生猪家庭小规模分散饲养仍然占70%,养猪业普遍存在养殖基础设施薄弱、良种化程度低、饲养技术落后、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一方面.分散饲养的小规模农户,由于缺乏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具有很强的从众效应。另一方面,由于组织化程度低和养殖技术水平不高,养猪业承受和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极易在市场波动中蒙受损失,严重阻碍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养猪业稳定健康发展。

2.生产与加工环节利益分配不合理。由于我国生猪产销衔接不紧密,养殖与加工销售环节利益分配不均衡,加工企业和流通环节处于强势地位,他们往往在市场波动时联手压低生猪收购价,转嫁市场风险。2005年活猪价格和猪肉价格的比率为1∶1.66,目前已增至1∶1.79,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在生猪产业中分享了更多的利益。在养殖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屠宰销售1头猪仍能赢利100多元,农户承担了大部分的价格风险。

3.宏观调控能力差。生猪生产的调控机制不健全,宏观调控能力弱,当前主要依赖市场作用机制。畜牧业信息体系不健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数据采集不完整、不及时,市场预警不完善,难以指导养殖户根据市场变化调节生产和规避风险。ﻭ4.近年来,我国养猪业持续快速发展。猪肉产品供应能力提高,但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引导生产能力弱,是导致养猪业大起大落的重要因素。目前畜牧业信息体系建设滞后,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数据采集不完整,市场预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不能有效调节生猪生产。国家在生猪产业方面,宏观调控能力不足,对生猪生产发展和市场价格波动调节缺乏有效手段。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是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的保障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05年12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全文共分八章七十四条。这部法律的立法宗旨是,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管理、调整和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国家对畜牧业的生产、科技等方面的扶持领域和内容,规定了畜牧业行政管理部门、畜牧业行业协会以及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首次提出动物福利的基本要求与内容。

贯彻宣传《畜牧法》,对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建设现代畜牧业,提高畜产品质量,保证畜产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对生猪产业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