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畿重地历史名城

保定市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西临太行,东临渤海,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是1986年国务院第二批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保定建城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城历经唐尧至宋、金千年演变之后,元太祖二十二年,由一代名将张柔主持重建,划市井,定民居,建衙署,筑寺庙,造园林,修筑城墙,从此奠定了保定城的基础。元、明、清三代,保定皆为京畿重地,亦因“保卫大都,安定天下”而得名。清康熙八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保定始为省会,成为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城商务繁盛,人烟稠密,店铺林立,鳞次栉比,辉煌景象直追平津。

地灵则人杰,历数中国历史画卷中名人志士,鲜有保定这般繁多:上古帝王唐尧,壮士荆轲,汉昭烈帝刘备,宋太祖赵匡胤,地理学家郦道元,数学家祖冲之,戏剧家关汉卿,诗豪刘禹锡,竹林七贤之一刘伶等皆出于此。

群山西峙,沃野东展,众河贯流环绕,白洋淀水荡波。在保定秀美壮阔的山水之间,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

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40处。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不仅积淀了保定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地方习俗,还在中国近现代进程中,成为载入史册的人文地标,留下了保定儿女悲歌太行、血染冀中的红色传奇。

在保定市区,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的直隶总督署,是清末政治及“洋务运动”的策源重镇,曾经引领中国北方开放之先。作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祥地之一的育德中学,输入西方先进科学文化技术的同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中国早期的革命家。十九世纪初建立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培养出1700多名将军,对中国近代军事体制、政治局势、革命斗争产生过史无前例的影响。“林泉幽邃,云雾苍然”的古莲花池,既是全国十大名园,也是“全国书院之冠,京南第一学府”。

而钟楼、淮军公所、清河道署、光园、直隶审判厅,以及保定第二师范学校、第一客栈、古城墙等一大批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无不彰显着“明清风貌、灰墙黛瓦;书院衙署、槐柳荷花”的历史古韵,延续着直隶名城的文化血脉。

在更为广阔的市域内,保定主要物质文化遗存则有世界

文化遗产易县清西陵,2300多年历史的“燕下都遗址”、2100多年历史的中山靖王的陵墓“满城汉墓”,长城内三关中的“紫荆关”和唐县倒马关,“中华第一塔”的定州开元寺塔,定兴义慈惠石柱,易县道德经幢,曲阳定窑遗址,涞源县阁院寺,曲阳县北岳庙,定州贡院,顺平腰山王氏庄园,阜平县城南庄革命纪念馆,清苑冉庄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等古迹遗址。

在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繁若星汉、弥足珍贵。有曲阳石雕、涞水高洛古乐、定州秧歌戏、徐水狮舞、安国药市、清苑哈哈腔在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7项;有保定老调、白沟泥塑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7项。历经两千多年,它们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张扬着直隶文化之气,凝聚着燕赵文化之魂,秉承着华夏文化之光。

今天的保定正紧跟时代脉搏,建设大城市、构建大交通、开通大水系,打造“京畿重地,文化古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四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品位,弘扬名城文化。

面向环渤海波澜壮阔的前景,在京津冀一体化宏大的城市群发展格局,保定,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名城,正以生态上的和谐、文化上的繁荣、产业上的对接、经济上的共振,展现出新的风姿。

更改内容:去除并以“一主三次”、“工业西进”、“对接京津”三大战略为城市、经济发展指导,布局五大重点产业,全力添加弘扬名城文化

去除对接

调整位置元太祖二十二年去除其中一些添加政治及调整区域为市域去除保定城的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去除而调整古城为名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