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考点课件 第10讲简单机械命题点2滑轮滑轮组及机械效率

合集下载

物理中考第20课时 滑轮与滑轮组 机械效率ppt课件

物理中考第20课时 滑轮与滑轮组 机械效率ppt课件

机械效率:η=WW有 总×100%=47
500 500
J J×
100%
=60%;
(3)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 N时,此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最大可提高到多少? 解:由 F=n1(G+G 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 动=nF-G =3× 250 N -450 N=300 N; 由 F=n1(G+G 动)可得最大物重:G′=nF′-G 动=3× 400 N-300 N=900 N;
2.某建筑工地要将一个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如果采用 下图所示的两种方式进行搬运,则两种搬运方式分别 对应的( )
A.有用功一定相等 B.F1、F2做的功一定相等 C.F1、F2的功率一定相等 D.机械效率一定相等
【答案】A
3.【2020·龙岩质检·2分】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 相同时间分别将A、B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
6.【2020·南京】如图所示,物体重210 N,动滑轮重25 N。 工人用125 N的拉力将物体匀速提升3 m,用了10 s, 此过程中有用功是____6_3_0__J,拉力的功率 是___7_5____W,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8_4_%___, 克服动滑轮重所做的额外功占总功的 ____1_0___%。
则它的机械效率可能是____C____。(填序号)
A.60%
B.70%
C.80%
10.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每个钩 码的质量均为m,O为支点。
(1)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_匀__速___拉动
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A、B两点上升的2m高gh度2 分 别为h1、h2,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1=_F__1h__1 _。
7.【2020·郴州】如图所示,用细绳将一重为6 N的物体 沿光滑斜面匀速拉到高处, 斜面长s=1 m,高h = 0.25 m,在此过程中,细绳的拉力F为____1_.5___ N; 若 斜面粗糙,匀速拉动同一物体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75%,则细绳的拉力F为 ____2____N。

江西省2020年中考物理第10讲简单机械命题点2滑轮滑轮组及机械效率课件

江西省2020年中考物理第10讲简单机械命题点2滑轮滑轮组及机械效率课件
【交流反思】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 你认为他的想法__不__正__确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__摩__擦__力____ _(_或__摩__擦__) 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补充设问 (1)第1次实验所用动滑轮的重力至少小于___1_____N;第3次实验中,拉力F做的 额外功为___0_.1_4_____J,若第4次实验中,钩码上升的速度是0.1 m/s,则拉力F的功 率为__0_._5_6___W.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随着钩码重力的增大,额外功__变__大____(选填“变 小”“变大”或“不变”),原因是_随__着__物__重__的__增__加__,__滑__轮__与__轴__之__间__的__摩__擦__力__增__大__,__克__ _服__摩__擦__力__做__的__额__外__功__增__加__. (3)小明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也能得出滑轮组机械 效率与重物重力的关系.请你对小明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估:没__有__控__制__动__滑__轮__重__力__ _不__变__,__结__论__不__可__靠___.
3F
第3题图
拓展训练 4. (不定项)小刚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使重物升高相同的高度,拉力所做的总功 为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下图中关于物重G及对 应的W和η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BD )
5. 如图所示,拉力F=100 N,物体重G=180 N,物体被匀速提升的距离h= 4 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所做的总功; (2)当物体重G=180 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3)当物体重增加到200 N时,10 s内物体被匀速提高, 绳子移动距离为10 m,拉力做功的功率.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课件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课件

物体质量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物体质量越大,所需的动力和能量就越大,机械效率也会相应提 高。但过大的质量会增加机械负担,导致机械效率降低。
提高物体质量的方法
增加负载、选择密度较大的材料等。
实例分析
以电梯为例,电梯在提升轻载时效率较低,而在提升重载时效率较 高。
提升高度
01
提升高度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提升高度越高,所需的能量和动力就越大,机械效率也会相应提高。但
和经济效益。
灌溉机械
灌溉机械如水泵和喷灌机等,通过 提高水的输送效率,为农业生产提 供稳定的水源,从而提高农作物产 量。
农业运输机械
如农用卡车和拖拉机等,用于农产 品的运输,其机械效率对于减少运 输时间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机械
采矿机械
采矿机械如挖掘机和矿用提升机 等,在矿产资源开采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提高其机械效率有助于 降低采矿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益。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如离心机和压缩机等,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高效率运 转,以确保生产流程的稳定性和
产品的质量。
流水线设备
流水线设备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 ,提高其机械效率能够加快生产
速度,降低生产成本。
家用电器
空调和冰箱
空调和冰箱等家用电器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其机械效率决定了 能源消耗量和制冷效果。
洗衣机和烘干机
实验器材
滑轮组装置
滑轮、绳子、重物。
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步骤与数据记录
• 搭建滑轮组:选择合适的滑轮和绳子搭建滑轮组,确保装 置稳定。
实验步骤与数据记录
2. 测量数据 •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物的重力(G)。
• 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滑轮组机械效率ppt课件

滑轮组机械效率ppt课件

10
例3:利用图所示装置,把质量为30kg、
密度为3×103kg/m3的薄石块从水面
下4m处拉出水面后,再提升了10m,
动滑轮重为40N(不计绳重与滑轮间
的摩擦,设石块的两个上升过程都为
F
匀速,g取10N/kg).V排=V石=m/ρ石=0.01m³
求:石块离开水面前与离开水面后,
这个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是多少?
gnf320n4100n80fpnv200w405ms100n如图是某同学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的图形重物的重力为每个滑轮的重力都为滑轮滑轮轴之间的摩擦使用滑轮组使钩码匀速直线上升则人的拉力大小为有用功为额外0801889有用功和总功的寻找例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重100n的重物所用的拉力f大小为60如果物体上升1w有用j如果丌计绳重及绳子不滑轮的摩擦则劢滑轮的重g劢12010083320重800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劢物体不地面间滑劢摩擦力为120n
W总 F S n F 3
如图所示的机械中,用动滑轮重为G动的滑轮 组将重为G 的物体匀速提升h,不计绳重和摩
擦,W有=_G__h___,W总=_(_G_+_G__动_)_h__,
η=__G_/_(G__+_G_动__)__。
不计绳重和摩擦: η=
G物 G物+ G动
4
热身训练
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B.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越多,机械效率
F
B、乙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C、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机械
效率相同
D、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相同,机械
效率不同
8பைடு நூலகம்
例题1:

滑轮和滑轮组ppt课件

滑轮和滑轮组ppt课件

动滑轮
可以沿着绳子或链条移动,通过与定 滑轮的配合使用,可以减小拉力或推 力的大小,从而轻松地提升重物。
03 滑轮与滑轮组的工作特性
省力特性
定义
滑轮和滑轮组可以通过减小作用 在绳子上的拉力,使施加的力更
小。
应用
在重物提升或移动时,使用滑轮 或滑轮组可以减少所需的人力。
实例
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可以将 施加的力减小到原来的1/n,其
结合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既可 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省力。
02 滑轮组简介
滑轮组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滑轮组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 的,通过绕过滑轮的绳子或链条 来传递拉力或推力的装置。
分类
根据滑轮组的结构和功能,可以 分为普通滑轮组、动滑轮组和定 滑轮组等。
滑轮组的应用场景
重物提升
利用滑轮组可以轻松地提 升重物,如建筑工地上的 塔吊、吊车等。
3
印刷机械
印刷机械中滑轮和滑轮组用于调整纸张的张力、 导向和传输,确保印刷质量和效率。
船舶行业中的应用
船舶吊装
01
在船舶建造和维修过程中,滑轮和滑轮组用于吊装各种设备和
部件,提高吊装效率和安全性。
船舶牵引
02
滑轮和滑轮组用于改变钢丝绳的缠绕方向和路径,实现船舶的
牵引和移动,提高牵引效率和安全性。
船舶锚泊
中n为滑轮组中滑轮的数量。
改变力的方向特性
定义
滑轮和滑轮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应用
在需要改变力的方向时,可以使用滑轮或滑轮组。
实例
在使用滑轮组进行水平移动时,可以通过改变滑轮的配置来改变力 的方向,从而实现物体的水平移动。
减速和加速特性
定义

(人教版)中考物理考点研究:第10章(2)《机械效率》ppt课件

(人教版)中考物理考点研究:第10章(2)《机械效率》ppt课件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十章 简单机械 第二节 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课件
考点梳理
功的分类
机 械 效 率
机械效率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定义 计算公式 特点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初中物理课件
有用功:无论是否使用简单机械,必须要做的功,用W有 表示. 额外功:使用简单机械时,并非我们需要又不得不做的
初中物理课件
7. 表格内容的补充或错误判断 8.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9.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①使用同一滑轮组,吊起数量不同的钩码,数量越多,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②钩码的数量相同,用重力或数量不同的动滑轮将钩码 吊起,动滑轮越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初中物理课件
例 (2016西宁)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功,用W额表示.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用W总表示,即:W总= _机__械W_有_效_+_率_W_定额义:物理学中,将_有__用__功_____跟_总__功__的比值
叫做机械效率,用符号__η___表示. 机械效率计算公式:_η__=__(_W_有_/_W__总_)_×__1_0_0_%_.
初中物理课件
初中物理课件
例 4 如图所示,在测定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竖直 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OB下面的物块 缓慢上升至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2.为5 ________N, 测力计上升的高度s为0.2 m.物块重G为1.5 N,物块 上升的高度h为0.3 m,则杠杆的机械90效率为 ________%.在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 变力小F对O点的力臂________.
初中物理课件
实验突破 实验一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近10年未考)

2020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20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20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学习目标:1. 学会组装不同绳子股数的滑轮组。

2. 会用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 联系所学知识应用机械效率公式解决有关的问题。

二、重点、难点:1. 用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提高计算机械效率问题的能力。

三、考点分析:基本技能要求为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常考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常与其他知识综合起来考查,分值在6分左右。

知识梳理1. 机械效率的测量: 原理:FsGh W W ==总有用η (1)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 、钩码提升的高度h 、拉力F 、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

(2)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3)步骤:必须匀速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是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2.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1)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2)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3)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相对就多。

注意: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1)减小机械自重。

(2)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4. 利用机械效率公式计算:总有用额外有用有用总有用P P W W W W W =+==η典例精析知识点一: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例1: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如下数据,①所用滑轮组中动滑轮、定滑轮的个数最少分别为__和___。

②第1次,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的大小分别是η1=______,η2=____。

③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操作中应注意:弹簧测力计应沿竖直向上方向拉着绳子使钩码做________运动。

思路分析: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是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由提动滑轮的绳子股数可找到h与s的关系,此题中股数为3)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滑轮组机械效率》课件

《滑轮组机械效率》课件

04
4. 将细线穿过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在钩 码上,另一端连接到滑轮组的起点。
5. 按照不同的绕线方式,分别进行实验, 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钩码的重力。
05
06
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个绕线方式的 机械效率,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绕线方 式、滑轮数量、物重等因素有关。
经济效益
高机械效率意味着更少 的能源消耗和维修费用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02
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因素。
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计算方法。
实验原理
0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指滑轮组所 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其计 算公式为:$eta = frac{W_{有用 }}{W_{总}} times 100%$。

控制转速和温度
合理控制滑轮组的转速和温度,避 免因过快或过热导致机械效率下降 。
加强维护和保养
定期对滑轮组进行检查和维护,及 时更换磨损件,确保其正常运行。
05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未来发展
新材料的应用
轻质材料
采用轻质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降低滑轮组的重量, 提高其便携性和使用效率。
高强度材料
采用高强度材料如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提高滑轮组的承 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率。
被提升物体重量
被提升物体重量越大,有用功 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机械效率的意义
评估机械性能
机械效率的高低直接反 映了机械性能的好坏, 高机械效率意味着机械
性能更优。
节能减排
提高机械效率可以减少 能源消耗,降低排放, 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

中考专题训练《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ppt课件

中考专题训练《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ppt课件

机械效率公式:
G物 h F动力 S动力
W有用 W有用 W额外
W有用 W总
W总 W额外 W总
基本类型
(1)举高重物时:
W有=G物· h
(2)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物体时:
W有=f摩擦· S
三、典型题例,示范启迪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F=80N的拉力作用 下,将一个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举高1m,绳重 、摩擦不计。 求:(1)W总=? (2)W有用=? (3) W额外=? F (4)η=? (5) G动=? .
中考物理总复习
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一节,既是力 学部分的重点,也是难点。在 “机械效率”的学习中,关键是 要能够准确地判定有用功、额外 功和总功。如何判定呢?
我们的目的
从井中打水
对水和桶 做得功
但又不得不 借助水桶
在提水的这一过程中人总共所做的功 我们的目的,对我们真正有用的功 不是我们的目的,对我们无用, 但又不得不做的额外增加的功
F总

7.5kW
=3m/s
250 0N G 3.6N 6000 N F V 1.2N =2500N 总 3m/s n 4 3 × 0.75 80% V物= = 270N 3 = 1m/s n 1m 当物体在力F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
F物
600kg
运动时,可得:P=W/t=FV G
说明:对涉及滑轮组的速度的 问题,关键是抓住“重物上升或 移动”与“绳子自由端拉动”的 同时性,再将对应物理量用对应 的符号代入公式进行推演和代数 变换,问题即可解决。
A.104N 70% 7.5kw B.1.5x104N 70% C.7X103N 100% D.1.05x104N 50%

10.5机械效率第2课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斜面机械效率 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5机械效率第2课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斜面机械效率 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变大
.

,滑
.(用题目中的符
号表示)


(3)加一个物体B后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变大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你的判断根据

有用功变大,额外功不变,由η=
有用

有用
有用 +额 ×100%可知机械效率变大
.

×100%=
9.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图甲所
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并做了如下实验记录:
第十章
第五节
机械与人
机械效率
第2课时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斜面机械效率
知识梳理
一、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实验原理:
2. 测量仪器:
η=
距离s
4. 实验注意点:

×100%
.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拉力F
3. 测量物理量:
上升的
有用
、钩码重力G、弹簧测力计

、钩码上升的

. (第1题)

高度h
.

应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1. G为物重,h是物体上升的高度:W有用=
2. F是拉力,s为拉力移动的距离:W总=
Gh .

Fs
.

3. 机械效率表达式:
η=
有用

总 ×100%= ×100%

.
增大斜面倾斜程 度
4.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1)
减小摩擦
;(2)

.


【小练】
1. 工人用滑轮组将一重为60N物块匀速提升到5m的高

物理:9.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件-(北师大版九年级)

物理:9.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件-(北师大版九年级)
• (1)本次实验的名称和目的; • (2)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原理是什么? • (3)为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
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每个量怎样测量?
几点说明

(1)钩码的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 (2)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升高。注意“匀速拉动”。测课 本图9—32图中的拉力时,拉力F的大小由弹簧秤上的示数读出。
预习提示
• 1.使用滑轮组提起20牛的重物,使它上升0.4米,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8牛,拉力的作用点上 升了1.2米,拉力对滑轮所做的功为____焦,这个 功叫____功。滑轮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 焦,这个功叫____功。它的效率是 。
• 2.用来克服滑轮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是____焦, 这个功叫____功,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
• (5)组装滑轮组时要先在动滑轮下挂钩码,测力计要竖直向上 以较小的速度匀速拉动。实验时每位同学都要有明确的分工。
• (6)实验要严肃认真,要实事求是地记录所测得的数据,将数 据记录在课本上的表格中。
• (7)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放回原处。
学生实验
布置作业
基训P16第一题1.2.4
• (3)钩码上升的高度(h),可用竖直放置在钩码旁的刻度尺读 出物体的上边或下边上升的高度。
• (4)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的测定,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可事先在细绳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用色笔在细绳上做个记号, 再拉弹簧秤,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刻度尺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后,
再量细绳色点到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的距离,就是细绳自由 端通过的距离(s)。
六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便在脑海中幻想着自己亲手 制作小木雕的场景,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它们变成现实。 幻想着自己成了能工巧匠,一块木头不一会儿就被做成了一只栩栩如生, 非常可爱的小狗。忽然感觉自己就 好像是"神笔马良"一样,也拥有一把神奇的 雕刻笔,相信任何木头都能让它变得形态逼真,活灵活现的。 我将去年暑假收集的雪糕棍全部找了出来,用铅笔和直尺开始了绘图,我 想要做一把 小木剑:用直尺量出了木条宽的中点,又在两边找到了两个合适的 点,平移做成了一个长方条,和刚才的点连接后,剑的大致轮廓就做出来了, 剑柄也在十分钟后完工。 这一切都进行的顺顺 利利,我便开始了雕刻,每一步我都小心翼翼的,可 我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因为木条的木纹是倾斜的,所以正当我雕刻时,一不 小心就顺着木纹切了下去,把木条切断了,这一个小小的失误 使得我前功尽弃, 还险些伤到了我的手指。 我有些退缩了,毕竟以前曾两次被小刀割伤过,但想到那些雕刻大师,他 们从小就开始练习,经过多少次伤痛才能拥有今天的成果,累累伤痕见证 着他 们的辛苦付出,也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和他们相比,我的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 么。 想到这里我又重新鼓起勇气,拿起铅笔从头开始,计算、绘图、修改…… 开始雕刻时,我深吸一口气, 静下心来仔细的雕刻着,顺着铅笔的痕迹, 一点一点的雕刻着

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9.6测滑轮组机械效率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9.6测滑轮组机械效率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4 典例分析 考点一: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
典型例题1
(2018•泰安)图甲是某学习小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 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4.5N的物体从A位置提升到A′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B位置上 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 题:
重物末位置/m
重物上升距离/m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J
拉力/N
绳端初位置/m
绳端末位置/m
绳端移动距离/m
总功/J
机械效率
3 课堂活动 1.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
提出问题 (1)同一个滑轮组挂不同质量的钩码时,机械效率相同吗?为 什么? (2)不同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相同? (3)说说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2.小明同学用图装置拉动物体A,使重为200N的物体在3s内沿 水平面匀速移动了4m,若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0N,小明作 用在绳子上的拉力F为30N,则拉力F的功率为 80 瓦,该装置 的机械效率为 83.3%。
3 课堂活动 3.课堂练习
3.工人借助如图所示的装置,在20s时间内将700N重的货物匀 速提升了4m,已知他对绳子的拉力为500N,该过程中,工人 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7__0_%__ ;工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为 _2__0_0__W。
3 课堂活动 1.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
实验结论 (1)动滑轮重力相同时,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2)物重相同时,动滑轮越轻,机械效率越高; (3)机械效率物体提升高度、速度无关。
3 课堂活动 2.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一、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1)动滑轮重;(2)物重;(3)绳 重和各种摩擦。 二、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1)减轻动滑轮;(2)增加物重 ;(3)减小摩擦(润滑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力的功率为P= W= 1 100 J =110 W
t
10 s
实验突破
实验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近6年未考)
命题点
【设计与进行实验】
1. 实验原理:η=
W有 W总
Gh
×100%=___F_s____×100%
2. 实验主要仪器及作用
实验视频见 超值配赠
(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__匀__速____拉动绳子,此
1
F1= 2 G(2019.14)
距离的关系 作用
s=h 改变_力__的__方__向_
_s_=__2_h___ __省__力____
(注:s为绳端移动的距离,h为物体上升的高度)
2. 滑轮组
(1)把_定__滑__轮___和_动__滑__轮___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与绕线情况有
关,绳子段数n由__动__滑__轮__上的绳子段数决定.
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
(2)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高____. (3)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__同__滑__轮__组__提__升__相__同__重__物__时__,__动__滑__轮__越__ _轻__,__滑__轮__组__机__械__效__率__越__高_.
) 12. 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改为使测力计静止时读数错误原因(没有考虑摩 擦力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13. 随着物重增大,额外功变大的原因(随着物重的增大,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增加) 14.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1)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高_____; (2)所挂重物相同时,动滑轮重力越___小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3)减小机械摩擦
(RJ八下P81图12.1-1)
命题点:滑轮的特点及应用 2. 两位大力士在比力气,一位聪明的孩子说:我一个人可以拉动你们两个. 如图所示, 他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一起 了.这里面的奥秘是绳子在两根木棒上绕了几圈,就组成了一个__滑__轮__组__,该装置 对于小孩来说可以省___力_____,对于其中一位大力士来说可以省__距__离____.
3. (2016江西15题4分)(不定项)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中,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 相切的细绳上作一标记A(如图甲所示),然后用大小为F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总重 为G的钩码.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时,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另一标 记B,并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2H(如图乙所示),则以下所求物理量正确的是(BCD) A. 拉力所做的功W=2FH B. 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 C.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D.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G
3F
第3题图
拓展训练 4. (不定项)小刚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使重物升高相同的高度,拉力所做的总功 为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下图中关于物重G及对 应的W和η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BD )
5. 如图所示,拉力F=100 N,物体重G=180 N,物体被匀速提升的距离h= 4 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所做的总功; (2)当物体重G=180 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3)当物体重增加到200 N时,10 s内物体被匀速提高, 绳子移动距离为10 m,拉力做功的功率.
时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测量钩码上升的距离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3.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同一滑轮组,改变滑轮组所吊钩码的数量, 计算机械效率的大小) (2)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大小的关系(控制滑轮组提升钩码的数量相 同,改变动滑轮的重力,计算机械效率的大小) (3)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重物高度的关系(控制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的数量相 同,改变提升钩码的高度,计算机械效率的大小) 4. 承担物重绳子段数的判断(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有几段绳子与动滑 轮相连,就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 5.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高度h的关系(s=__n_h_,n指动滑轮上绕线段数) 6. 滑轮组的绕线作图 7. 实验表格设计及数据记录
一题练透一实验
例 【实验名称】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是某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图.除了如图甲所示器材和弹簧 测力计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刻__度__尺____.
例题图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匀__速____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2)用如图甲、乙、丙、丁四个装置测出了对应的机械效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 实验是用___乙___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请将表中的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整数)
考点 3 机械效率(2016.15)
1. 功的类型 (1)有用功:无论是否使用机械,必须要做的功,用W有表示. (2)额外功:使用简单机械时,并非我们需要又不得不做的功,即额外功,用W额 表示.如:对机械本身做功和克服摩擦做功. (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做总功,用W总表示,即:W总=_W_有__+__W_额_.
800 J
(3)所做的额外功为W额=W总-W有=800 J-720 J=80 J,所以可知动滑轮重为G动
= W额 =80 J =20 N,当物体重增加到200 N时,拉力F′= G动+G = 20 N+200 N
h 4m
2
2
=110 N
拉力此时做的功W′=F′s′=110 N×10 m=1 100 J
实验 次数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绳端拉 力F/N
绳端移动 距离s/m
机械效 率η
1
2
0.1
1.5
0.2
67%
2
2
0.1
1.0
0.3
67%
3
4
0.1
1.8
0.3
74%
4
4
0.1
1.4
0.4
__7_1_%__
【分析与论证】 (1)通过比较___1_、__2__(填实验次数的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
3. 常考装置的机械效率计算方法
简单机械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W有=Gh
W总=Fs
s=h
η=
W有 W总
=G
F
= Gh Fs
W有=Gh
W总=Fs=F·nh(n 为承载重物绳子的 η= W有 = Gh = G
W总 Fs nF
段数)
简单机械
有用功 W有=fs物
总功
W总=Fs= F·ns物
机械效率/%
η=
【分析数据,总结结论】 8. 表格数据错误分析(常见错误有:①长度、拉力测量错误;②滑轮组承担重物的 段数看错,导致距离算错) 9. 有用功、总功及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
【交流与反思】 10. 可以省略的工具(刻度尺,省略后用η= G ×100%计算,反而能够提高精度)
nF
11.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物体的重力、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动滑轮的重力
(4)汽车作为一种“机械”,提高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以下三种提高效 率的方法中,方法___A___与滑轮组机械效率与重物重力的关系是同理的. A. 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满载人员 B. 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 C. 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润滑
【交流反思】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 你认为他的想法__不__正__确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__摩__擦__力____ _(_或__摩__擦__) 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补充设问 (1)第1次实验所用动滑轮的重力至少小于___1_____N;第3次实验中,拉力F做的 额外功为___0_.1_4_____J,若第4次实验中,钩码上升的速度是0.1 m/s,则拉力F的功 率为__0_._5_6___W.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随着钩码重力的增大,额外功__变__大____(选填“变 小”“变大”或“不变”),原因是_随__着__物__重__的__增__加__,__滑__轮__与__轴__之__间__的__摩__擦__力__增__大__,__克__ _服__摩__擦__力__做__的__额__外__功__增__加__. (3)小明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也能得出滑轮组机械 效率与重物重力的关系.请你对小明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估:没__有__控__制__动__滑__轮__重__力__ _不__变__,__结__论__不__可__靠___.
2. 机械效率(2016.15D) (1)定义:把_有__用__功___跟__总__功__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η表示. (2)公式:η= W有 ×100%
W总
(3)规律:利用机械对物体做功时,总存在额外功,有用功总是__小__于____总功, 故机械效率总小于1. (4)提高方法:增大物重、减小_动__滑__轮___的自重、减小摩擦(滑轮组);增大倾角、 减小摩擦(斜面).
W有 W总

fs物 Fs
= fs物 = f
Fns物
nF
W有=Gh
W总=Fs
η= W有

Gh
W总
Fs
图片解读
命题点:滑轮的特点及应用 1.大人利用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想帮忙,却把自己提了上去,该滑轮是 ___定_____滑轮,使用它可以__改__变__力__的__方__向____,孩子受到的重力__小图
B. F2<F4<F1<F3 D. F4<F2<F3<F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