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性恶论”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性恶论”浅析
23120130 洪月
摘要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性恶论”是荀子的人性论思想,认为人天生就具有恶的本性,强调化性起伪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人人平等”的观念,为提高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提供了理论基础,还肯定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作用。当然,荀子的“性恶论”思想是一种先验论的唯心史观。他把人的自然属性看做是人的本性,是限于其时代的局限性。
【关键词】人性性恶本性自然性
【正文】
“性恶论”是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与孟子的“性善论”针锋相对。认为人天生就具有恶的本性,只有通过化性起伪才能做到趋恶向善,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一、荀子认为人天生就具有恶的本性
性恶论虽然在名声上没有性善论那么入耳。但其实,就如同性善论并不能使人自动行善一样,性恶论的含义也并非准许人随意作恶。性恶之恶就其本义而言,是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本来具有的生存本能。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荀子的做法只是没有回避它而已。从这一点来看,荀子直指人的本性,较之孟子的多方论辩更具有“因人情”的一面。孟子的学说是以性善论作为开端的,但是却以诋距杨墨作为结束。荀子背负性恶的恶名,但却具有更多的合理性。性恶论并非一定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荀子在《性恶》里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这里的“性”是指天性,人生来就具有的本性,人之“欲饱”、“欲暖”、“欲休”是人之自然本性,是满足人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人生活不仅需要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感官方面的精神享受,荀子在《性恶》里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是说耳目口腹肌肤骨体的愉悦享受,产生于人的本性,各种感觉是自然形成的,是人的自然本性的显露。荀子认为正是因为人不但会物质享受还会精神感官享受,因而会为满足自己的享受和欲望而争夺,会导致社会混乱。故他在《性恶》里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从生活中的诸多现象来对人性进行分析,认为人生而具有“好利”、“疾恶”、“耳目之欲”等种种欲望。而这些欲望,会促使人们去追求物质享受。如果人人都放纵自己的本性,顺从自己的的情欲,都去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满足,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就会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社会秩序,危及国家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故而这些欲望都是利己的潜在行为,是恶的表现形式,是人天生便具有的特性。
二、荀子强调化性起伪的重要性
荀子同孟子一样,也认为人性具有普遍性。只是孟子认为人性的普遍性是人都具有善端、善心,只要保存善心便可以养成善,故孟子是不主张后天的教化的。而荀子却认为人性的普遍性在于人好利,具有利欲之心。如他在《荣辱》里说:
“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荀子认为君子小人一样都具有共同的人性,即人人都具有利欲之心,因为有这种利欲之心,人与人之间会争夺而扰乱社会,因而这种利欲之心是恶的。既然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么世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善人呢?荀子认为是后天的教育使然,是人们通过教育、总结经验从而达到善的结果。因为荀子认为人天生的不只是恶,不只具有利欲之心,还具有辨知之能,即具有认识事物、辨明事理的能力。如他在《非相》里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就是说,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在于人具有认识辨别的能力。正是这种认识辨别的能力,能使人们除去人性中固有的恶,从而培养善,包括社会的仁义、道德、规范等的培养。人们正是通过后天教育的作用和经验的影响,能够使“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劝学》)荀子还在《性恶》里说:““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就是说无论是品格高尚的君子,还是德行卑劣的小人,他们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即天生是恶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贤愚与不肖的巨大差别呢?原因就在于荀子所说的“化性起伪”所起的作用,即后天的环境与经验、教育等所起的作用。荀子在《性恶》和《礼论》里解释了“性”与“伪”的区别,他说:“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能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所加也;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这里所说的“伪”是人为、加工的意思。“本始材朴”是说人性的素质,是天然生成的;“文理隆盛”指的是社会的仁义道德,是后天人为加上去的。指明人的礼义道德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起着教化人们的作用。荀子在这里强调了人们后天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荀子在《儒效》里也说:“性也者,我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是说人性虽然是自然生成的,但却是可以改变的。人尽管先天就具有了恶的利欲之心,但如不让恶的本性发展下去,便须运用辨知的能力,除去恶性,发展善心,通过化性起伪使人的本性由趋恶转向向善。荀子还在《性恶》里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因为人的本性为恶,为了防止和节制人性之恶,便必须用社会的教化、礼仪和法度来加以规范、控制,这样社会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
由此可见,荀子认为人才的培养,社会和国家的稳定,都离不开人的后天的教化。只有经过后天的培养,才能起到化性起伪的作用,才能把人性由趋恶转化为向善,这也是荀子与孟子的一个大的分野。
三、荀子“性恶论”对后世的影响
荀子“性恶论”对中国封建社会乃至现在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首先,荀子的“性恶论”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提供了合理的、必要的理论依据。“性恶论”认为,人生而好利、疾恶、有耳目之欲、好声色……凡此种种,如不加以教化、改造,均会对他人及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对人们的恶的欲望和行为的教化和改造是必要的。而以封建王朝为代表的专制政权借以“天子”的名义,大力鼓吹、宣扬和美化封建政权的统治,认为他们之所以这样作是为了教化人们、改造人们,帮助人们去掉本身所固有的恶习和欲望,提升和完善人们的品格,使人们的思想、品格达到善的至高境界。而要人们达到这种至善至美的境界,就需要封建的道德和法律来对人们的恶性进行规范和限制。如果不这样,社会就会动荡不安,人们就会永无宁日,因为人们会只为了自己的欲望和利益而你争我夺、尔虞我诈。故荀子的“性恶论”为封建统治阶级找到了对人们进行剥削和压迫的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理论根据。尽管荀子的“性恶论”遭到人们的排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