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荀子“性恶论”思想

合集下载

荀子“性恶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荀子“性恶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荀子“性恶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摘要】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经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来修正。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引导人们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荀子的“性恶论”影响了后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实践,使其更加重视道德修养和品德塑造。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包括榜样力量、言传身教、教育环境的营造等方面。

最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公民。

荀子的“性恶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在于强调了人性本恶的认识,引导人们更加重视道德修养和思想引领,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荀子,性恶论,思想政治教育,启示,人性,重要性,影响,方法,策略,实践意义1. 引言1.1 荀子“性恶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荀子的“性恶论”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贪婪的,需要通过教育来改善和约束。

这一观点对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荀子的看法引发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提醒我们要警惕人性的负面倾向,意识到人们不仅需要进行知识的灌输,更要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

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们改善自己的品德和行为,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荀子的观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其强调了教育的普遍性和长期性,提醒我们要注重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仅仅关注教育的片面表现。

荀子的“性恶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引导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正文2.1 荀子对人性的看法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主张人性不可靠、需要被教化。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追求私欲、不择手段。

荀子认为人性的本恶表现在人们对欲望的放纵,追求自身利益,不考虑他人利益,甚至会伤害他人。

他认为人的本性需要通过教化、规范来约束和改造,才能使人们成为有道德、有仁爱的人。

荀子的人性观影响了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

他认为人的行为不是由良知和道德约束自身,而是被外力教化所影响。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荀子》一书中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和礼仪来约束和改造人性。

然而,这一观点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受到了不同的解读和批评。

本文将从辩证的角度对荀子的性恶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荀子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们天生具有贪婪、自私、残忍等恶劣的本能。

他认为,如果不加以约束和教育,人们会沉溺于个人欲望,无法实现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因此,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礼仪来改造人性,使人们能够追求道德和公共利益。

辩证分析1. 人性的复杂性荀子的性恶论过于简化了人性的复杂性。

人类作为社会动物,既有自私贪婪的一面,也有善良正直的一面。

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个人经历等。

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人性归结为恶。

2. 社会的作用荀子强调了教育和礼仪对于改造人性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

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存在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其符合公共利益。

然而,过度依赖教育和礼仪也可能导致人们变得虚伪和机械化,失去了真实的自我。

3.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荀子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而忽视了个体的需求和发展。

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在改造人性时,应该兼顾个体和社会的利益,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

4. 历史发展的变革荀子提出性恶论是在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道德风气败坏。

他希望通过改造人性来实现社会秩序和稳定。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于人性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因此,荀子的性恶论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值得商榷。

总结荀子的性恶论是他对于人性本质的一种观点,强调了教育和礼仪对于改造人性的重要性。

然而,这一观点在辩证分析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对人性复杂性的简化、过度依赖教育和礼仪、忽视个体需求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和社会的利益,探索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性观。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在《荀子·性恶》一文中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

这一观点与孟子的“人性本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文将从辩证的角度出发,对荀子的性恶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荀子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的本性是自私、贪婪、残暴的。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不可改变的,只有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才能使人们的恶性得到抑制和控制。

荀子认为,人性的恶是由于人的欲望无限,而资源有限,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地争夺资源,导致社会的混乱和冲突。

因此,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人的欲望,使人们能够自律和自制,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辩证分析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良、仁爱的。

他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良知和道德感,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人们的善性得到发扬和提升。

孟子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人的仁爱之心,使人们能够关心他人,追求公正和道德,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了人性的自私和贪婪,对人的欲望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揭示了人性中的一种弱点。

然而,荀子过于强调人性的恶,忽视了人性中的善良和道德感。

人性既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人的行为不仅受到欲望的驱使,还受到道德和良知的制约。

荀子的性恶论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过于悲观和消极。

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和道德感,对人的良知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强调了人性中的一种优点。

然而,孟子过于强调人性的善,忽视了人性中的自私和贪婪。

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人的行为不仅受到道德和良知的驱使,还受到欲望的影响。

孟子的性善论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过于乐观和理想化。

三、评价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它们是对人性的不同侧面进行的思考和分析。

人性既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人的行为既受到欲望的驱使,也受到道德和良知的制约。

荀子“性恶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荀子“性恶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荀子“性恶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在先秦诸子中可谓独树一帜。

荀子“性恶论”的提出有怎样的社会背景,它的内容如何,它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有着怎样的启示,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标签:荀子性恶论思想政治教育荀子的“性恶论”在我们古人关于人性的探索道路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性恶论”的提出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同时它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荀子“性恶论”提出的时代背景荀子生活在诸侯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统一趋势逐渐明朗的战国中后期。

当时,各国都在进行着变法改革,但大多数都以失败而告终,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一红到底。

商鞅变法中的奖励耕战以及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等内容都很好的迎合了人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的本性。

商鞅变法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商鞅认识人性的成功,这为荀子的“性恶论”提供了一个历史根据。

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争于气力的年代,荀子看到了太多的杀戮和人性的欺骗,特别是秦赵长平之战,秦国坑杀赵国40万军队令荀子对人性失望之极,而儒家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这时却是一个“无辨合符验”的无用主义,于是荀子寄希望于走“性恶论”这条路来解释人和世界。

荀子的“性恶论”立足于纯政治官僚机构改革繁盛进行的社会现实,可以说是为当时的诸侯征伐、“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进行了充分的诠释。

说“人性恶”实际上是说人生来就有一定的“恶的可能性”,这实际上为诸侯们进行的战争、政变、改革等破坏性行为提供了一定的伦理空间。

2 荀子“性恶论”的解读荀子从“人同与禽兽者”的角度对人生进行界定,也就是从人与动物的共同性属性的视角对人性进行规定。

他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

”在荀子看来,人与动物所共有的“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自然生理本能和自然心理本能显然是人的本质属性。

由此可见,从人本能的角度出发,荀子对人的属性进行界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荀子的人性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形而下的色彩。

荀子性恶论及学习教育思想浅析

荀子性恶论及学习教育思想浅析

[ 标签 :标题 ]篇一:荀子“性恶论”浅析荀子“性恶论”浅析23120130 洪月纲要荀子的“性恶论” 思想在先秦百家对于人性的论断中自成一家,他的思想对后代今日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虑的。

“性恶论”是荀子的人性论思想,认为人天生就拥有恶的本性,重申化性起伪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人人同等”的观点,为提高民族的精神和品行供给了理论基础,还必定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作用。

自然,荀子的“性恶论”思想是一种先验论的唯心史观。

他把人的自然属性看做是人的本性,是限于其时代的限制性。

【重点词】人性性恶本性自然性【正文】“性恶论”是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与孟子的“性善论”唇枪舌剑。

认为人天生就拥有恶的本性,只有经过化性起伪才能做到趋恶向善,重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一、荀子认为人天生就拥有恶的本性性恶论固然在名望上没有性善论那么动听。

但其实,就好像性善论其实不可以令人自动行善一样,性恶论的含义也并不是允许人任意作恶。

性恶之恶就其本意而言,是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原来拥有的生计本能。

是生物就要生计,就必定要求生。

既然必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需否认它,回避它。

荀子的做法不过没有回避它而已。

从这一点来看,荀子直指人的本性,较之孟子的多方论辩更拥有“因人情” 的一面。

孟子的学说是以性善论作为初步的,可是却以诋距杨墨作为结束。

荀子背负性恶的恶名,但却拥有更多的合理性。

性恶论并不是必定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荀子在《性恶》里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这人之情性也。

”这里的“性” 是指本性,人生来就拥有的本性,人之“欲饱”、“欲暖”、“欲休”是人之自然本性,是知足人生计的最基本条件。

人生活不单需要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感官方面的精神享受,荀子在《性恶》里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也,感而自然,不待事尔后生之者也。

”是说耳目口腹肌肤骨体的欢乐享受,产生于人的本性,各样感觉是自然形成的,是人的自然本性的显现。

浅析荀子“性恶论”思想

浅析荀子“性恶论”思想

浅析荀子“性恶论”思想摘要:荀子,名况,字卿。

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儒学大师。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人为或后天所成就的东西,而是“天之就者”。

在他看来,人性天生是恶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善良的行为是后天“化性起伪”的结果。

“伪”即人为。

圣人和众人之所以有区别,不是在于先天的性,而是在于对先天恶性的加工改造,众人和圣人要修养身性、治理国家就要“起伪”,人为地将人性之本恶改造成为道德之善性。

荀子的性恶论是对人性劣根性的无情揭露,更可贵的是他的“化性起伪”思想的提出。

荀子“性恶论”思想是中国人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思想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荀子;性;伪;化性起伪在中国思想史上,从先秦就已经明确的开始探讨人性问题了。

人性问题一直是儒家哲学中讨论的重要思想观点,这个思想观点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性相近,习相远”开创了儒家人性论的先河。

荀子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性恶论”是对人性劣根性的无情揭露,是中国人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见解的独特性和内容的深刻性使之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荀子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先秦各家观点进行了批判和总结,虽然以儒为宗,但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和改造,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一、荀子生平简介及其主要思想(一)荀子生平简介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生卒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38年间。

荀子是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的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在儒家思想史上,荀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

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荀子可说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是中国思想史上从先秦到汉代的一个关键。

”荀子作为先秦时期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他和孟子一起呈现出了儒家思想内部的张力和弹性。

他扬弃了孔孟儒家思想,综合了儒、道、墨、法等各家的思想精髓,集百家之长,儒而不纯,开创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儒家思想体系——荀学。

荀子性恶论

荀子性恶论

荀子“性恶论”的思想冯兵(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对人性的探讨历来就是我国传统哲学与伦理思想的重头戏,荀子则是我国人性论史上性恶论者的代表,但他所说的“人性恶”是否就真的是人们所通常理解的“人性本质为恶”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弄清楚荀子性恶论的主要内容:第一,性本自然。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荀子和孟子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其主要根源就在于两者人性观的差异。

不过,对于人性自然的理解,荀子与孟子却基本一致。

孟子主张天生人有“四端”之善,人之善性与生俱来,“如水之就下也”,是自然而然的。

荀子亦认为所谓的人性指的是“生之所以然”,是人生而即有的自然之性,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而且,无论是尧舜还是桀纣,是人皆如此。

明代大儒王守仁的《传习录》(下册)中曾提及:“荀子性恶之说,是从流弊上说来”,而“孟子从源头上说性,要人用功在源头上明彻。

荀子从流弊说性,功夫只在末流救正”。

王守仁在这里认为导致孟、荀二人对人性本质的伦理评价的不同,就在于二者对人性判断起点的把握有巨大差异。

他指出荀子的人性思想是从自然之性的“流弊上说来”,不无道理,荀子对人性“恶”的评价就正是从自然之性与社会生活的交感流变中得来。

这种人性的“自然”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性与生俱来,与身偕行;其二,非善非恶的伦理本质,而人性“非善非恶”的“自然”性则为人性的向善或向恶的转变以及相应的善恶判断提供了可能。

只有人性所具备的这种“非善非恶”的“自然”性,才可能为荀子通过礼乐教化以提升个人德性预设下合理的人性基础。

第二,“性伪之分”与“性伪合”。

在孟子看来,“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逸”等各种人类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与“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礼之于宾主”、“知之于贤者”、“圣人之于天道”等道德准则一样,所凸现的都是上天的意旨。

不过,感官欲望和道德追求之间却有着“小体”与“大体”之分,“大体”才能归之为真正本体意义上的“性”,并成为人禽之别。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对人性问题的探讨上,荀子的性恶论一向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荀子提出的“性恶论”与孔子、孟子所持的人性本善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影响了后世的道德观、人生观和国家治理策略。

本文将对荀子的性恶论进行辩证分析,探讨其内涵、特征及现实意义。

一、荀子的性恶论概述荀子认为,人之初,其性本恶。

这一观点最早见于《荀子·性恶》。

他认为,人从出生开始就受到欲望的驱使,倾向于自私和贪婪。

为了自我利益而不惜侵害他人,这是人的一种天性。

因此,他指出:“人之所以不相杀,非无道也,而是用礼法来抑制。

”从这一观点出发,荀子构建了一套完备的道德与社会管理体系。

性恶论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断言人性就是坏的,而是希望借此强调教育、法律和道德在个人成长及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荀子的思想中既包含对人性深刻的认识,也寄托了对社会秩序和个人自律的期望。

二、荀子性恶论的根源荀子的性恶论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从早期的道家思想到法家的理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荀子的思想形成。

对比力量:孟子的本善说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善良本性,但由于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本性可能被掩盖。

与此相比,荀子对人性的悲观态度为他的理论打下了一定基础。

他认为,自古以来,人类历史中的种种恶行说明了个体倾向于的不良行为。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对个体行为的规范。

社会环境与历史因素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各种势力割席分治,人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法律薄弱的环境中。

在这个背景下,个体趋利避害、自私自利的人际关系常常导致社会的不和谐。

荀子意识到这种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需要通过教育和制度来重建社会信任与合作的重要观念。

三、人性的双重特征尽管荀子坚持其“性恶”的观点,但他并未否认人的理智能力和自我约束力。

荀子性恶论

荀子性恶论

荀子“性恶论”的思想冯兵(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对人性的探讨历来就是我国传统哲学与伦理思想的重头戏,荀子则是我国人性论史上性恶论者的代表,但他所说的“人性恶”是否就真的是人们所通常理解的“人性本质为恶”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弄清楚荀子性恶论的主要内容:第一,性本自然。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荀子和孟子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其主要根源就在于两者人性观的差异。

不过,对于人性自然的理解,荀子与孟子却基本一致。

孟子主张天生人有“四端”之善,人之善性与生俱来,“如水之就下也”,是自然而然的。

荀子亦认为所谓的人性指的是“生之所以然”,是人生而即有的自然之性,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而且,无论是尧舜还是桀纣,是人皆如此。

明代大儒王守仁的《传习录》(下册)中曾提及:“荀子性恶之说,是从流弊上说来”,而“孟子从源头上说性,要人用功在源头上明彻。

荀子从流弊说性,功夫只在末流救正”。

王守仁在这里认为导致孟、荀二人对人性本质的伦理评价的不同,就在于二者对人性判断起点的把握有巨大差异。

他指出荀子的人性思想是从自然之性的“流弊上说来”,不无道理,荀子对人性“恶”的评价就正是从自然之性与社会生活的交感流变中得来。

这种人性的“自然”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性与生俱来,与身偕行;其二,非善非恶的伦理本质,而人性“非善非恶”的“自然”性则为人性的向善或向恶的转变以及相应的善恶判断提供了可能。

只有人性所具备的这种“非善非恶”的“自然”性,才可能为荀子通过礼乐教化以提升个人德性预设下合理的人性基础。

第二,“性伪之分”与“性伪合”。

在孟子看来,“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逸”等各种人类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与“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礼之于宾主”、“知之于贤者”、“圣人之于天道”等道德准则一样,所凸现的都是上天的意旨。

不过,感官欲望和道德追求之间却有着“小体”与“大体”之分,“大体”才能归之为真正本体意义上的“性”,并成为人禽之别。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006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古往今来,对于荀子的“性恶论”,人们往往以消极的角度去看待它,但就“性恶论”的本义来说,荀子并非是强调人的本性就是恶,而是说人要经过一定的教育才能使其行为符合礼的规范。

由此看来,荀子的“性恶论”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和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荀子“性恶论”的主要内容关于“性”和“伪”。

在荀子看来,天然生成的、无法经过后天改变的称之为“性”,可以通过教化学习而获得的就是“伪”。

荀子《性恶》中说道:“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者,所事而成者。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1]也就是说,所谓“性”即本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不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而人身上可以通过学习或努力来改变的就叫做“伪”。

关于“性恶”。

为什么人性本恶呢?荀子认为,“恶”就是自然状态下,未经教育改造而造成的混乱状态。

由此可知,“性恶”就是人性未经过礼义的教化而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

荀子在《性恶》中对“性恶”有直接论证,他认为,直木天生就是直的,所以它不需要后天的人为加工就可以生长的很直,但枸木天生不是直的,所以它需要人为的干涉。

同样,由于人的天性不符合礼仪的要求,所以需要通过教化使人向善。

由此而知,荀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个人的发展都需要礼义的规范,若不用礼义来进行规范,任由个人的天性发展,就会造成社会的混乱。

化性为伪。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要向善就要经过礼义道德的教化,荀子认为,教化作用的体现需要“师法圣人”,那么人性恶的前提下圣人是如何产生的?在荀子看来,圣人有向善的意愿且在“伪”上超过众人,并且普通人通过学习来趋善避恶也可以达到“圣”的状态。

除了圣人外,荀子还非常重视老师的言传身教,认为人之所以能改恶迁善是因为圣人、师长教化的结果。

“性恶论”思想辨析“性恶论”的积极方面肯定环境的熏陶。

荀子强调,“可以为尧舜,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

对荀子性恶论的理解

对荀子性恶论的理解

对荀子性恶论的理解
性恶论,是指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

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荀子·性恶》原文
“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

”能行,能止,能为,即是君子。

小人循性而不知为,君子明天人之分,化性起伪,不舍于性而求有为,性与为既是有区别而对立的,又是一致而并存的。

性虽具有欲望,但性本不怎样恶,不加以节制才乱,才恶。

所以荀子说:“性者,本始材朴也。

伪者,文理隆盛也。

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了社会环境教育对人性形成所起的重作用。

但是将人性本质定义为恶又有其片面性。

荀子“性恶论”是对儒家人性观的发展

荀子“性恶论”是对儒家人性观的发展

荀子“性恶论”是对儒家人性观的发展荀子被誉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在荀子的著作中,他提出了“性恶论”,这一理论对儒家的人性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儒家人性观的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荀子“性恶论”对儒家人性观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来探讨荀子在儒家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荀子对“性恶”的理解。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生下来就天生具有一种极端的贪婪和自私的本性,而不会因为外在的道德规范和教育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荀子认为,人性的恶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对人类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构成了威胁。

荀子主张对人性进行约束和压制,通过刑法和道德教化来规范人的行为。

荀子的“性恶论”对儒家修身治国的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荀子·劝学》中,荀子强调“性恶与修身”的关系,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自我约束和道德修养,才能克制人性的恶,实现个人修身的目标。

荀子的这一观点推动了儒家关于修身治国的思想的深化和发展,为中国古代政治家和社会精英提供了一种新的治国理念。

荀子的“性恶论”也深刻影响了儒家关于教育的理念。

荀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严格的教育和道德规范,可以培养出具有高尚品质和道德修养的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荀子的教育观念在儒家思想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荀子的“性恶论”也对儒家的政治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荀子认为,人性的恶是不可避免的,而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需要有力的政治手段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和压制人性的恶。

基于此,荀子提出了“法治”的政治理念,主张通过制定严格的刑法和施行公平的惩罚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这一理念深刻影响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并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荀子“性恶论”是对儒家人性观的发展

荀子“性恶论”是对儒家人性观的发展

荀子“性恶论”是对儒家人性观的发展【摘要】荀子在儒家思想中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

他认为人性本恶的理由是人的本性追求自身利益,没有良知和道德的约束。

荀子的思想对儒家人性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对人性善恶的探讨和思考。

他的影响和贡献在于引导人们思考人性的根源和道德的建立方式。

荀子的性恶论不仅对儒家思想有所启发,也对后世的思想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荀子的性恶论在儒家人性观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激发了人们对人性本质的思考和探讨,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荀子, 儒家, 人性观, 性恶论, 质疑, 理由, 影响, 贡献, 发展, 结论.1. 引言1.1 荀子对儒家人性观的质疑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孔子的人性观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与儒家经典《论语》中提倡的“人之初,性本善”截然相反。

他指出,人的本性倾向于邪恶、贪婪、暴力,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加以约束和调整。

荀子的这一观点直接挑战了孔子的人性观,引发了对儒家传统观念的深刻反思和探讨。

荀子的质疑不仅是对孔子人性观的质疑,也是对整个儒家传统的挑战,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通过对荀子的性恶论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儒家人性观的发展及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2. 正文2.1 荀子的性恶论荀子的性恶论是其思想核心之一,他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改变。

荀子认为人性天生贪婪,自私,贪图享乐,缺乏自制力和责任感。

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恶的,只有经过道德的磨砺和教育的培养,才能使人成为一个正直、谦虚、仁爱的人。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鲜明对比。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天生就具有善良的品质,只要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培养,就能发挥出善的本性。

荀子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得到改变。

荀子的性恶论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也为儒家人性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他强调了教育和修养的重要性,为后来儒家注重教育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荀子“性恶论”是对儒家人性观的发展

荀子“性恶论”是对儒家人性观的发展

荀子“性恶论”是对儒家人性观的发展荀子的“性恶论”是对儒家人性观的一种发展,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倡导通过教育和礼制来调整和约束人性,实现人性的完善。

本文将从荀子的人性观的理论基础、性恶论的内容和对儒家人性观的发展等方面对荀子的“性恶论”进行详细阐述。

荀子的人性观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他对“天”、“命”、“ 智”三者关系的理解上。

荀子认为人性之于天命,就如同木之于雕刻师,木虽有本质,但还需要雕刻师的加工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作品。

同样,人之于天命,也需要通过努力和修养来完善自己。

荀子认为人性不足以自动地追求善和美,而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纠正人性的恶。

荀子的性恶论主要表现在对人性的本质和倾向的探讨上。

他认为人性本质上自私、追求利益和享乐,并倾向于懒惰和恶劣的行为。

他引用了《庄子》中的“鱼之见人”来说明人性的自私本能,认为人类的自私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可避免的。

他将人的智慧和欲望分离开来,认为人的智慧可以约束自己的欲望,但欲望本身是没有止境的。

如果不加以约束和调整,人性的恶劣倾向会主导人的行为。

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礼制来调整和规范人性,实现人性的完善。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通过学习和修养来克服人性的恶劣倾向。

他特别强调了教化的重要性,认为人的行为方式是可以被改变和塑造的。

荀子还提出了“和气之民”和“摄心之道”的理念,即通过礼制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在社会交往中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追求公共利益。

他认为社会的和谐需要建立在人的纪律和秩序之上,而不是完全依靠人的善良和仁爱。

荀子的“性恶论”对儒家人性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在某种程度上扩展了儒家人性观的内涵,使之更加全面和复杂。

荀子的“性恶论”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强调了教育和礼制对于人性纠治的重要性,为后来的儒家思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路径。

浅析荀子“性恶论”中的美学意蕴

浅析荀子“性恶论”中的美学意蕴

浅析荀子“性恶论”中的美学意蕴摘要荀子的“性恶论”是不仅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学说,更是整个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理论。

它第一次将人作为主体用以理论研究,承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类自然的欲求持以认同态度。

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化性起伪”思想,更是提出以“礼义教化”节制人类无穷的欲望,改变人类趋恶的本性,为人类通过修养成为圣人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性恶论”;本性;“化性起伪”1 “性恶论”对人性的正视荀子所创立的“性恶论”是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在人性问题上,荀子主张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也指人的本性,它是恶的动物本能;“伪”也指人为的后天修养,它是善的礼乐教化。

荀子在《性恶》开篇即说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他认为恶是人性当中根本存在的东西,而善的存在则是通过人为产生的,他否认人的道德观念是生来就具备的,强调了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塑造影响。

“性恶”是人之本性,荀子没有回避否认这一点,而是承认了它存在的合理性。

正如他在《荣辱》、《性恶》、《天论》、《王霸》中的论述,并未对人类在物质、精神方面的追求加以否定,而是将欲望追求其视为人之本性,将感官视为人体接触外界的官能体验,进而对这种追求欲望满足的行为起到合理化作用,使其变得正当。

然而,正是因为人类对欲望的追求是出于本性的,因此在寻求欲望满足的过程中,如果不加以节制任由本性使然,就会造成社会混乱。

所以荀子在《性恶》中又指出:“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1]在此,人的欲望以“恶”的形式呈现出来,荀子虽肯定了人类追逐欲望的合理性,却也指出了其中的危害之处,若欲望不加节制任其发展,就会恶从欲生。

同时他也指出人性之恶为人的教化提供了可能性,通过社会、制度的约束,人类可以做到对欲望进行节制,并通过正确的方式将对欲望的追求变成具有审美追求的行为。

2 “性恶论”与审美世俗化冯友兰先生曾说:“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

浅谈荀子的性恶论及其意义

浅谈荀子的性恶论及其意义

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家又一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孔子的中心‎思想为“仁”,孟子的中心‎思想为“义”,荀子则提出‎了“礼、法”。

并且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了与孟‎子的“人性本善”截然相反的‎“性恶论”,在先秦百家‎中也是独树‎一帜。

我们组将从‎以下三点探‎讨荀子的“性恶论”及其现实意‎义:第一,何为“人性本恶”?荀子认为,“人之生也固‎小人”,认为人生来‎就是出于自‎身本能的需‎要会去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发展,《荀子·性恶》篇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翻译过来就‎是说,现在人的本‎性中,生来就贪图‎名利,有恶的念头‎,有耳目之欲‎、喜好声色;如果对于人‎的本性不去‎克制,随其所欲,那么就会导‎致争乱不止‎,忠信之士死‎于小人的谗‎言,个人生活淫‎靡而礼义廉‎耻都会被丢‎掉。

完全随心所‎欲没有约束‎的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混‎乱而不得治‎理的社会状‎况,这就证明了‎人性——是恶的。

第二,人性本恶与‎个人的修养‎但是人性本‎恶并不是说‎人就是罪恶‎的,荀子提出通‎过后天的教‎化我们可能‎成为有道德‎的善良的人‎,甚至是圣人‎。

同出于《性恶》篇: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为)也。

圣人与众人‎没有区别的‎地方,是人的本性‎,都是恶的,但是圣人的‎过人之处,是其个人修‎养,可以克制自‎身多余的但‎是出于天生‎的欲望,这就是儒家‎理想中的个‎人修养的极‎致。

而我们自小‎熟读的《三字经》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性恶论“的一个证明‎,只因人性是‎恶的,才需要编著‎《三字经》这种启蒙读‎物,去引导小孩‎子的天性,从小灌输其‎仁义伦理思‎想,才不致于小‎孩子们随乎‎本性而走上‎歧途。

荀子性恶论的观点

荀子性恶论的观点

荀子性恶论的观点
荀子不同于孟子,他的性恶论是从天命——自然法的实然层面来展开的,而孟子的性善论则是从天命——自然法的应然层面来展开的。

基于性恶论,荀子学说的重心就是礼法关系。

荀子的学说虽然是从天命——自然法的实然层面来展开,但他的性是“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所强调的人的自然本能性,此性因有利欲而恶。

又“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

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

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

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于是,荀子认为性善必有伪,从而主张化性起伪——“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这是荀子总的思想脉络,其性恶论的最终目的在于确立礼义与法度。

而显然的问题是,荀子的性与孟子的性概念不同——孟子的性只是天命的道德应然性,也就无法对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进行直接比较。

荀子思想浅析

荀子思想浅析

荀子思想浅析荀子,中国先秦时期的伟大哲学家,被誉为“道家”与“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学说对中国哲学、政治、伦理、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荀子学派”。

本文将对荀子思想进行浅析,以探究他的哲学思想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

一、人性本恶荀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人性本恶”。

他认为,人性本来就带有邪恶因素,任其发展会导致社会混乱和个体罪恶行为的增加。

在他看来,人性的邪恶不是基于宗教信仰或者神灵的说法,而是从人的生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出发,得出的从理性思考中的结论。

荀子将人性本恶这个观点与孔子的理想人类观点截然不同。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但由于各种原因,人们会在某些时候偏离善的道路。

因此,孔子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严格教育和道德规范来纠正错误行为。

而荀子则认为,人就是邪恶的存在。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伤害别人,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使用各种手段。

荀子对人性本恶的分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重大的影响,长期以来成为中华民族哲学、伦理的重要基石。

二、性恶论的正名义荀子在认为人性本恶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种修正人性恶化的理论,称为“性恶论的正名义”。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自利的,并不符合道德标准。

为了遏制人性的自私自利的本能,应该进行道德教育。

荀子认为,教育可以使人们了解正义,明白人类之间的互利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他认为,这种道德教育是可以改变人性本恶的,这就是性恶论的正名义。

荀子认为,义是人的本性中的一部分,只要通过教育就可以激发人性中的义的部分。

他认为义是由人为制造的,是人的意愿发挥作用的结果。

因此,人们应该意识到自己是没有义的,而且义是需要通过努力去实现的,而且这种努力的实现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

荀子认为,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道德修养,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这就是他的道德修养思想。

三、尊王攘夷荀子的伦理与政治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之一。

荀子性本恶的观点

荀子性本恶的观点

荀子性本恶的观点
其观点主要出现于其《性恶篇》、《正名篇》。

但若要完整地了解荀子的性恶论,就还必须参考《解蔽篇》、《王制篇》等重要篇章。

荀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末期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也是我国“性恶论”的首倡者和系统论述者。

它对人的总体观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即人虽然在社会中生活并以“礼义”为原则,但最初显示出来的却是无限的欲望与争斗,因而是“恶”的。

后来,人进入社会,过起群居生活之后,其中的精英人物(君子、圣贤)才逐渐认识和揭示了“礼义”这一人生之道,从而“化性起伪”,用道德教化和法律规制的办法,使人类懂道义、讲礼节,因而也成为天下最强大和最高贵的物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荀子“性恶论”思想摘要:荀子,名况,字卿。

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儒学大师。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人为或后天所成就的东西,而是“天之就者”。

在他看来,人性天生是恶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善良的行为是后天“化性起伪”的结果。

“伪”即人为。

圣人和众人之所以有区别,不是在于先天的性,而是在于对先天恶性的加工改造,众人和圣人要修养身性、治理国家就要“起伪”,人为地将人性之本恶改造成为道德之善性。

荀子的性恶论是对人性劣根性的无情揭露,更可贵的是他的“化性起伪”思想的提出。

荀子“性恶论”思想是中国人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思想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荀子;性;伪;化性起伪在中国思想史上,从先秦就已经明确的开始探讨人性问题了。

人性问题一直是儒家哲学中讨论的重要思想观点,这个思想观点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性相近,习相远”开创了儒家人性论的先河。

荀子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性恶论”是对人性劣根性的无情揭露,是中国人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见解的独特性和内容的深刻性使之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荀子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先秦各家观点进行了批判和总结,虽然以儒为宗,但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和改造,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一、荀子生平简介及其主要思想(一)荀子生平简介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生卒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38年间。

荀子是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的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在儒家思想史上,荀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

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荀子可说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是中国思想史上从先秦到汉代的一个关键。

”荀子作为先秦时期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他和孟子一起呈现出了儒家思想内部的张力和弹性。

他扬弃了孔孟儒家思想,综合了儒、道、墨、法等各家的思想精髓,集百家之长,儒而不纯,开创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儒家思想体系——荀学。

对先秦至汉代思想的转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司马迁作《孟子荀卿列传》,对荀子的一生作了简略介绍。

传记云:“荀卿,赵人。

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

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

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

”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

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

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

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因葬兰陵。

1”这段简短的关于荀子生平的介绍,对分析荀学思想产生的根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荀子的主要思想荀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荀子》一书中。

《荀子》据记载原有300多篇,经过刘向校阅整理,去粗取精,编订为32篇,名为《孙卿新书》。

到了唐代中期,杨倞把《孙卿新书》32篇分成了20卷,对它的各篇次序也重新编排,定名为《荀子》,并为它做了注。

现在所用的《荀子》,就是杨倞所编定的。

荀子的思想观点主要体现在礼论、乐论、天人之分、性恶、君道与臣道等各方面。

关于荀子性恶论的分析是本篇论文的重点,“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

”荀子关于人性的讨论是在他的天人架构中展开的。

所以,要分析荀子性恶论思想首先应了解和掌握荀子天人之分的观点。

荀子的天人之分观点在荀子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荀子认为人的治乱与天无关,天的运行与人无关,天人各有其分,不容混淆。

在荀子这里,“天”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是没有意志的客观存在。

“列星随旋,日月递熠,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有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世间万物的运动发展是不靠“天”和“神”的。

荀子还认为,对天和人的职能必须明确划分,“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他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3”。

自然界是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运动变化的,天道有一定的规律,不因为尧而存在,不因为桀而灭亡,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停止冬天,大地并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不再宽广,上天有一定的规律,大地有一定的法则。

荀子除了天人之分外,另一重要的思想是礼论。

在荀子看来,人生来便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表现为求,没有限度和界限的约束一味的求便导致了争斗,争斗导致混乱,混乱愈发不可收拾时,先王就针对这样的局面创造了1司马迁著,韩兆琦译:《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83——185页。

2方勇、李波译注:《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66页。

3方勇、李波译注:《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69页。

礼义,用来规范混乱的局面,合理调节和满足人们的欲望和追求,在欲望和外物之间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

所以,礼是用来满足人们的欲望的。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4”除此之外,荀子还有很多深刻的思想集中在《荀子》一书中。

二、荀子“性恶论”提出的根源荀子所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异常繁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荀子人性论思想的提出与他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荀子人性论思想的提出与当时的经济基础息息相关。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大量的私田被开垦,田地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以土地公有制为前提的“井田制”已经适应不了当时的经济状况,新的赋税制度改革应运而生。

鲁国率先实行“初税亩”,改革公田制度,国家按土地的亩数对土地征税。

国家对公田征税,根据实际亩数,收取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赋税,包括私田。

鲁国之后,各诸侯国纷纷效仿。

“初税亩”这种赋税改革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它给土地公有制带来了沉重打击,确定了封建土地的私有制。

从此,封建土地的私有制在中国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历史。

其次,正如《三国演义》开篇所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

”荀子所处的战国时期,正是中国古代社会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历史转折期,这个时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年复一年的战争,对社会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在阶级社会里,各个阶级在为了达到自己阶级利益,实现私欲,自私自利的本性暴露无疑。

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荀子提出了比孟子“性善论”更深刻的“性恶论”。

西周以来,以宗族政治建立起来的礼治受到猛烈冲击,周公礼治时代荡然无存,孔子把这个时期描述为“礼崩乐坏”的时代。

臣子杀君主,子杀父的暴行不断发生。

孔子曾感叹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于是孔子穷毕生精力都致力于恢复周礼,孔子恢复周礼所制定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的愿望并未实现。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重要的不是复兴周礼,而是重建一个适应新的社会的价值体系。

荀子的“礼治”思想正适应了当时时代要求,而礼治的思想基础则正是他提出的人性论理论,可以说,荀子的人性论学说为礼乐的重构奠4方勇、李波译注:《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00页。

定了理论基础。

最后,荀子人性论的观点还有一定的思想根源。

人性问题一直是儒家哲学中讨论的重要思想观点。

这个思想观点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

“性相近,习相远”开创了儒家人性论的先河。

人的天性是相近的,之所以有差异是因为后天的积习不同而造成的。

“鸟兽不可与同群”,鸟兽是不可能与人相处的,孔子道出了人性与兽性间的实质差异。

“至于道,据于德,依与仁,游与艺”,这短短的十二个字道出了孔子对一个人性高尚的人为人处世的要求,社会中做人应正直坦荡,而不应苟且偷生。

纵观孔子思想,他很少深谈到人性,他并没有对人性内容进行深刻挖掘,更没有将人性定为善或定为恶。

然而,正是他的一句“性相近,习相远”,使得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沿着他的方向,开创出著名的性善论和性恶论两条路线。

继孔子之后,思想家告子提出“性无善无恶说”。

告子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性”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理本能,就像吃喝一样,是无善无恶的。

荀子对告子的“生之谓性”予以了继承,并突破了告子对“性"理解的狭隘范围。

荀子将“性”扩展到心理和思维的能力层面,“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

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执注错习俗之所积耳。

5”本能就如同原材料,人的道德观念是后天人为努力和环境作用所形成的。

告子的名句:“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椿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流水本来没有东西之分,性如同流水一样,性也没有善恶之别,关键在于后天的引导。

荀子认为“资朴”本身非善、非恶,但若欲求过度了,就偏离了轨道,所以性是恶的。

可见,荀子的人性论是建立在告子的性无善无恶的基础上的,他的性恶论思想有对告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在当时占据着重要地位,荀子的人性论是在批判孟子的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道德观念,“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6”。

荀子反对孟子的“四端”说,认为人的道德观念的萌芽乃是后天环境、教育和个人的努力的结果,不是先天就有的。

为此,他对孟子的性善论展开了猛烈的抨击,例如,荀子说:“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无5方勇、李波译注:《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83页。

6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告子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5页。

辨合符验,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设张而不可施行,岂不过甚矣哉!故性善者去圣王,息礼义矣;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

7”荀子的人性论是在批判孟子的性善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性善是通过后天的积习产生的,这为人性可以改造提供了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为“善者伪也”的观点展开做了铺垫。

三、荀子的“性”“性恶”以及“化性起伪”上文已对荀子人性论的根源作了深入了解。

那么荀子的“性”究竟是什么呢?在讨论荀子“性恶论”问题时,首先必然要涉及的便是荀子的“性”字意义的考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