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性恶篇赏析

合集下载

荀 子性恶说注释评析

荀 子性恶说注释评析

荀子性恶说注释评析《荀子性恶说注释评析》荀子,这位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其“性恶说”在哲学领域引发了广泛而深远的探讨。

在深入剖析这一学说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荀子所处的时代背景。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流派竞相争艳。

荀子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对人性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他的“性恶说”并非凭空而出,而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与思考的结果。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而所谓的善,是后天人为塑造的。

他指出,人生来就有好利、疾恶、耳目之欲等本能,如果顺着这些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就会产生争夺、残贼、淫乱等恶行。

对于荀子的这一观点,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难道人从出生开始就毫无善良的天性可言吗?然而,荀子所强调的“性恶”,并非绝对地否定人性中存在任何向好的可能性,而是从根本上指出人性中存在的自然倾向。

这种自然倾向,如果没有后天的教育、规范和引导,很容易导致不良的后果。

荀子认为,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对人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礼义的教化和法律的约束,可以使人克制自身的恶念和欲望,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这一观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存在,正是为了约束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走向善的方向。

如果没有这些外在的约束,社会秩序很可能会陷入混乱。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荀子的“性恶说”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它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自身的欲望和冲动,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约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克服人性中的弱点,逐渐完善自己。

然而,荀子的“性恶说”也并非完美无缺。

有人认为,他过于强调人性的恶,而相对忽视了人性中可能存在的先天善良因素。

这种观点或许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促使我们更加全面地思考人性的本质。

在对荀子“性恶说”进行注释评析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将其与其他思想家的观点进行对比。

例如,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是与生俱来的。

如何理解荀 子性恶论

如何理解荀 子性恶论

如何理解荀子性恶论《如何理解荀子性恶论》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性恶论”是荀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这与孟子主张的“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荀子所说的“性恶”,并非指人生来就是邪恶的,而是指人生来就有各种欲望和本能,如果不加约束和引导,就会导致恶行的产生。

从人的本能欲望来看,荀子指出,人天生就有对食物、财富、名誉等的追求。

比如,饥饿时会渴望食物,贫困时会渴望财富,这是人的本能反应。

但如果对这些欲望不加限制,人们就可能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从而产生争斗、欺诈、盗窃等不良行为。

荀子还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论证性恶。

他观察到,在没有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很容易发生冲突和争斗。

社会的混乱和无序,正是人性中恶的表现。

如果任由人性自由发展,社会将陷入混乱和动荡。

然而,荀子的性恶论并非要否定人的价值和道德的可能性,而是强调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

他认为,通过教育和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人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教育在荀子的理论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明白什么是道德规范,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方式。

教育能够引导人们抑制自己的不良欲望,培养善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例如,通过学习礼仪、道德准则,人们能够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从而减少冲突和矛盾。

环境对人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荀子认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人的道德成长。

相反,一个恶劣的环境可能会诱使人作恶。

如果周围的人都追求不正当的利益,个人也很容易受到影响而走上邪路。

同时,荀子主张用礼法来约束人的行为。

法律能够对恶行进行惩罚,使人畏惧而不敢作恶;礼仪则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礼法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对于荀子的性恶论,我们应该客观地去理解和评价。

一方面,它提醒我们要正视人性中的弱点和不足,不能盲目地相信人性本善而忽视了对不良行为的防范和纠正。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荀子》一书中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和礼仪来约束和改造人性。

然而,这一观点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受到了不同的解读和批评。

本文将从辩证的角度对荀子的性恶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荀子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们天生具有贪婪、自私、残忍等恶劣的本能。

他认为,如果不加以约束和教育,人们会沉溺于个人欲望,无法实现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因此,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礼仪来改造人性,使人们能够追求道德和公共利益。

辩证分析1. 人性的复杂性荀子的性恶论过于简化了人性的复杂性。

人类作为社会动物,既有自私贪婪的一面,也有善良正直的一面。

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个人经历等。

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人性归结为恶。

2. 社会的作用荀子强调了教育和礼仪对于改造人性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

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存在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其符合公共利益。

然而,过度依赖教育和礼仪也可能导致人们变得虚伪和机械化,失去了真实的自我。

3.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荀子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而忽视了个体的需求和发展。

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在改造人性时,应该兼顾个体和社会的利益,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

4. 历史发展的变革荀子提出性恶论是在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道德风气败坏。

他希望通过改造人性来实现社会秩序和稳定。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于人性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因此,荀子的性恶论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值得商榷。

总结荀子的性恶论是他对于人性本质的一种观点,强调了教育和礼仪对于改造人性的重要性。

然而,这一观点在辩证分析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对人性复杂性的简化、过度依赖教育和礼仪、忽视个体需求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和社会的利益,探索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性观。

《荀子性恶》原文及译文赏析

《荀子性恶》原文及译文赏析

《荀子性恶》原文及译文赏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①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②亡焉。

然则从③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钩木必将待櫽栝④蒸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今人无师法,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饬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

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

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节选自《荀子·性恶》)[注]①伪:通“为”,人为努力。

②文理:礼法。

③从:通“纵”,纵容。

④櫽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亡:消失B.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砻砺:打磨C.合于犯分乱理分:等级名分D.凡性者,天之就也就:顺应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B.人之学者,其性善古之学者必有师C.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苟以天下之大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荀子对“人性恶”的看法的一组是()①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②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③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④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⑤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⑥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荀子认为人缺少谦让、诚信、礼法,是因为人好利、有嫉恨、好声色。

《荀子·性恶篇》解说(23·10

《荀子·性恶篇》解说(23·10

《荀子·性恶篇》解说(23·10展开全文23·10故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

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

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

今孟子曰“人之性善”,无辨合符验,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设,张而不可施行,岂不过甚矣哉?故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

故檃栝之生,为枸木也;绳墨之起,为不直也;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1、这一节是从一般方法论上说明该怎样去认识人性和检验所得的认识是否正确,所以头几句似乎扯得很远,说:(要知道,)对古代的事,如果议论得正确,是一定可以从现代得到验证的;对天上的事,如果议论得不错,是一定可以从人间的事得到应验的;所以发议论的人看重的是他的理论观点能够像契券般进行核对、像信符般进行检验,以致坐着发议论,站起来就可据以制定计划,进而可以付诸实行。

——荀子这样说,自是坚信他自己关于人性的理论是可以得到验证的,行之有效的,同时说明他心中有个信念:“古今一理,天人同道”。

注意:两个“善”字可以说是“言”的状语,但明显不是状写言谈的方式,而是交代其内容“善”,所以理当是“正确”义;因此,前两个“者”字乃是表示假设;注家们都将两个“善”字句翻译为“善于……的人”,那是误译。

“节”、“辨”、“符”都是古代使用的起凭信作用的东西。

我把后一“故”字译作“以致”,“张”字译作“进而”(大多译作“推广”),我自己颇为欣赏,不知读者感觉怎样。

2、接下是先指出孟子的“人之性善”论“无辨合符验”,所以错得厉害;然后上纲上线扣大帽子,说:主张人性为善其实是要求否定圣王,废除礼仪(“去圣王、息礼义”);主张人性为恶则是赞颂圣王,尊奉礼义(“与”,赞也;“贵”,敬也);最后说:檃栝(整形器)的产生,是因为长有弯曲的树木;绳墨的出现,是因为存在不直的东西;设立君主,彰明礼义,是因为人的本性为恶。

荀子中的人性论述原文与解析

荀子中的人性论述原文与解析

荀子中的人性论述原文与解析荀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之一,他的人性论述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荀子在人性方面的原文和解析,探讨他对人性的观点及其意义。

一、荀子人性论述的原文荀子在《荀子·性恶》一文中具体阐述了他对人性的看法,以下为相关原文摘录:“性者,人之所以为人也;性之善者,道之所也。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故君子戒之,慎其所由生也。

”荀子认为,人的性是使人成为人的本质,而善良的性格是道德的根源。

人性本质上是相近的,但通过习俗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性格差异逐渐远离。

因此,荀子主张君子应当警惕习俗和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慎重选择与其相处的环境。

二、荀子人性论述的解析1. 人性本善与性本恶的争论荀子与孟子都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但在性善的内涵和实现方式上存在分歧。

荀子认为人性本善指的是人具有善良的潜质,但这种善良并非天生即刻实现,而是需要通过艰苦的修炼才能达到。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受到良好的教育、道德的引导和自律的训练,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2. 人性的相近与习俗的影响荀子认为人性本质上是相近的,但通过习俗和环境的塑造,人们的性格逐渐形成差异。

他认为人性及其差异的形成是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习俗则是主要的塑造因素之一。

荀子警示人们注意习俗和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倡导君子慎重选择与其相处的环境,以避免负面影响对善性的玷污。

3. 修养与自律的重要性为了使人性中的善良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荀子强调修养和自律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严格的修养和自我约束,人们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道德情操。

君子应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秉持正义、诚信和爱心等美德,努力提升自己的品质和道德水平。

只有通过修养和自律,人性中的善良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荀子人性论述的意义1. 引发后世的思考荀子的人性论述对于后世思想家和哲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提出的人性本善的观点以及修养和培养个人品德的要求,对于后世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浅析荀子“性恶论”中的美学意蕴

浅析荀子“性恶论”中的美学意蕴

然而,正是因为人类对欲望的追求是出于本性的,因
此在寻求欲望满足的过程中,如果不加以节制任由本性使 然,就会造成社会混乱。所以苟子在《性恶》中又指m: “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 于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 后治。”…在此,人的欲望以“恶”的形式呈现出来,苟子 虽肯定了人类追逐欲望的合理性,却也指出了其中的危害 之处,若欲望不加节制任其发展,就会恶从欲生。同时他 也指出人性之恶为人的教化提供了可能性,通过社会、制 度的约束,人类可以做到对欲望进行节制,并通过正确的 方式将对欲望的追求变成具有审美追求的行为。
“化性起伪”之美 尽管“恶”为人之本,然而“尧、舜之与桀、跖,
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161尧、舜之类的

“性恶论”与审美世俗化 冯友兰先生曾说: “苟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
君子能将“善”发扬光大,苟子将其归因为后天的教化, 圣人所制定的礼义文理必须经由人的后天修炼才能起到教 化作用,由此可见人类纯粹的本性并不是“美”的,只有
壁塑塑翊QD墨Q壁盟匦幽
以达到维护宗法伦理秩序的效果。这一切完全符合儒冢美
学思想的特征,即合乎道德礼义,维护社会秩序,而“化
性起伪”之美的要点也正在于此。
思想。“性恶论”将人的欲求提高到审美需求的层次,而 tt化性起伪”又提出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将纯粹的欲求
转化为具有积极意义的审美行为。 虽然苟子肯定了美起源于人的情感需要,但这并不等 于苟子认为所以原始的情感都是美的、所有情感的表现形 式都是美好的。在荀子看来,美是通过礼义教化达到对个 体的欲望进行节制的总概况,不仅如此,美还应具备改造
坌QD§!型笪垒D墨Q盟Q塑女QD
艺术讲堂
浅析苟子“性恶论"中的美学意蕴

浅析荀子性恶

浅析荀子性恶

浅析荀子性恶浅析荀子性恶论荀子在性恶篇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宣扬性恶。

荀子所谓“性”指“生之所以然者”,即是生来就有的特性,故说性完全无待于学习的,是天赋予人的本能。

人的本性让人生而好利,所以就产生争夺斗争,失去了礼义辞让等修为,奸诈阴险产生,不再忠信于人。

人生而有耳目之欲,放纵了它就滋生出犯理乱伦之事,礼义就失去了,如果让人顺着人的本性去放纵,必然会产生恶事,所以要师法智者,修礼义之道,合乎礼,因此说人性本善、恶只是人为的结果是本性中没有的。

古者圣王制法度起礼仪就是因为人之性偏险不正,修文德以引导人矫饰人之性情。

由此说“辞让”、“忠信”、“礼义文理”是不属于自然本性,而“好利”、“好声色”、“疾恶”以及“偏险”、“悖乱”皆出于本性恶。

荀子建立性恶论有两个步骤,首先,定义出性的本义为何,其次,从人事情状的诸多面向中建立“人之为恶乃其性也”的理论命题。

以下先论性的定义,荀子的性的定义是由性伪之分中说明的,其言:“不可学不可事而之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性”是不能学习而得也不能操作而得的,反之,可学可事者为“伪”。

此一定义本极清楚,也易于为人接受。

问题是出在对于何者“能”何者“不能”,以及何者“事”何者“不事”之决定观点上。

那么,荀子的选取为何呢,“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

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于伪。

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

”如果荀子永远只守在这样的说明脉络下来界定他的性伪之分的话,那么此性仍是自然本能中之性,其与善恶之价值判断无关,然而荀子倡性恶明矣,因此对于何为性能中事者,必另有其特别的规定在,使其得以合法地说性为恶,说善为伪。

《荀子》之卷十七《性恶第二十三》原文注释译文

《荀子》之卷十七《性恶第二十三》原文注释译文

《荀子》之卷十七《性恶第二十三》原文注释译文[题解]本篇旨在批判孟子的性善论,阐明自己关于人性邪恶的社会观。

“性恶论”是荀子思想中最著名的观点,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

文章先从人的物质欲望和心理要求出发,论证了“人之性恶”的道理。

为了改变人性之恶,他一方面特别强调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主张“求贤师”、“择良友”;另一方面则特别强调政治的作用,提出了“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的政治主张。

总之,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宗旨则在于以道德的、政治的手段去改恶为善。

[原文]23.1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译文]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原文]23.2 今人之性(1),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2),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3)。

然则从人之性(4),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5),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注释](1)今:犹“夫”,发语词。

参见《古书虚字集释》。

下文多此种用法,不再注。

(2)疾:通“嫉”,嫉妒。

(3)文理:见7.3 注(2)。

(4)从:通“纵”。

(5)道:同“导”。

[译文]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残杀陷害就产生而忠诚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淫荡混乱就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

这样看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一定会和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向于暴乱。

所以一定要有了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人们才会从推辞谦让出发,遵守礼法,而最终趋向于安定太平。

荀子性恶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荀子性恶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荀子性恶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yín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其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隐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大意本篇阐述了荀子学说的基本观点,即人性恶。

在这段文字中,荀子首先提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的。

人自降生时起,就好利、疾恶、好色。

放纵这些本性就会带来不良后果。

只有师法、礼义才能矫正和约束人性,所以古代的圣人“起礼义、制法度”来化导人的情性。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之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

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

”曰:若是则过矣。

今之人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

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

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

荀子集释章节解析

荀子集释章节解析

荀子集释章节解析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著作《荀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本文将对《荀子》中的几个章节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荀子的思想。

1. 《劝学》这一章节以劝学为主题,表达了荀子对于教育的重要性的观点。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和智慧的关键,只有通过刻苦学习和修行,人们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就。

2. 《性恶》荀子在这一章节中阐述了他的性恶观。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有通过教育和道德的规范才能控制住人的恶劣倾向,使之变得善良和正义。

3. 《天论》这一章节主要讨论了天命和人事之间的关系。

荀子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天预定的,但是人的努力和智慧也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强调人应该尽职尽责,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4. 《性恶》在这一章节中,荀子进一步探讨了人性的恶。

他认为人的恶是无穷尽的,只有通过君主的治理和道德的教化,才能够使社会达到和谐的状态。

5. 《正名》这一章节主要论述了荀子对于政治权力和社会规范的看法。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德治国,通过正名来树立权威和统治的合法性。

他强调人们应该遵循正确的道德标准,做到言行一致,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6. 《君道》在这一章节中,荀子论述了君主的道德职责和执政理念。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身作则,正直高尚,才能赢得人民的敬重和支持。

他强调君主要以仁爱之道来治理国家,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

通过对《荀子》的章节解析,我们可以了解荀子对于教育、人性、命运、政治以及社会秩序的思考和见解。

荀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读者可以通过深入研究《荀子》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荀子的思想。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在《荀子·性恶》一文中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

这一观点与孟子的“人性本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文将从辩证的角度出发,对荀子的性恶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荀子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的本性是自私、贪婪、残暴的。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不可改变的,只有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才能使人们的恶性得到抑制和控制。

荀子认为,人性的恶是由于人的欲望无限,而资源有限,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地争夺资源,导致社会的混乱和冲突。

因此,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人的欲望,使人们能够自律和自制,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辩证分析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良、仁爱的。

他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良知和道德感,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人们的善性得到发扬和提升。

孟子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人的仁爱之心,使人们能够关心他人,追求公正和道德,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了人性的自私和贪婪,对人的欲望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揭示了人性中的一种弱点。

然而,荀子过于强调人性的恶,忽视了人性中的善良和道德感。

人性既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人的行为不仅受到欲望的驱使,还受到道德和良知的制约。

荀子的性恶论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过于悲观和消极。

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和道德感,对人的良知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强调了人性中的一种优点。

然而,孟子过于强调人性的善,忽视了人性中的自私和贪婪。

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人的行为不仅受到道德和良知的驱使,还受到欲望的影响。

孟子的性善论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过于乐观和理想化。

三、评价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它们是对人性的不同侧面进行的思考和分析。

人性既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人的行为既受到欲望的驱使,也受到道德和良知的制约。

荀子性恶论及学习教育思想浅析

荀子性恶论及学习教育思想浅析

[ 标签 :标题 ]篇一:荀子“性恶论”浅析荀子“性恶论”浅析23120130 洪月纲要荀子的“性恶论” 思想在先秦百家对于人性的论断中自成一家,他的思想对后代今日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虑的。

“性恶论”是荀子的人性论思想,认为人天生就拥有恶的本性,重申化性起伪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人人同等”的观点,为提高民族的精神和品行供给了理论基础,还必定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作用。

自然,荀子的“性恶论”思想是一种先验论的唯心史观。

他把人的自然属性看做是人的本性,是限于其时代的限制性。

【重点词】人性性恶本性自然性【正文】“性恶论”是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与孟子的“性善论”唇枪舌剑。

认为人天生就拥有恶的本性,只有经过化性起伪才能做到趋恶向善,重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一、荀子认为人天生就拥有恶的本性性恶论固然在名望上没有性善论那么动听。

但其实,就好像性善论其实不可以令人自动行善一样,性恶论的含义也并不是允许人任意作恶。

性恶之恶就其本意而言,是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原来拥有的生计本能。

是生物就要生计,就必定要求生。

既然必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需否认它,回避它。

荀子的做法不过没有回避它而已。

从这一点来看,荀子直指人的本性,较之孟子的多方论辩更拥有“因人情” 的一面。

孟子的学说是以性善论作为初步的,可是却以诋距杨墨作为结束。

荀子背负性恶的恶名,但却拥有更多的合理性。

性恶论并不是必定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荀子在《性恶》里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这人之情性也。

”这里的“性” 是指本性,人生来就拥有的本性,人之“欲饱”、“欲暖”、“欲休”是人之自然本性,是知足人生计的最基本条件。

人生活不单需要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感官方面的精神享受,荀子在《性恶》里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也,感而自然,不待事尔后生之者也。

”是说耳目口腹肌肤骨体的欢乐享受,产生于人的本性,各样感觉是自然形成的,是人的自然本性的显现。

浅析荀子“性恶论”思想

浅析荀子“性恶论”思想

浅析荀子“性恶论”思想摘要:荀子,名况,字卿。

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儒学大师。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人为或后天所成就的东西,而是“天之就者”。

在他看来,人性天生是恶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善良的行为是后天“化性起伪”的结果。

“伪”即人为。

圣人和众人之所以有区别,不是在于先天的性,而是在于对先天恶性的加工改造,众人和圣人要修养身性、治理国家就要“起伪”,人为地将人性之本恶改造成为道德之善性。

荀子的性恶论是对人性劣根性的无情揭露,更可贵的是他的“化性起伪”思想的提出。

荀子“性恶论”思想是中国人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思想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荀子;性;伪;化性起伪在中国思想史上,从先秦就已经明确的开始探讨人性问题了。

人性问题一直是儒家哲学中讨论的重要思想观点,这个思想观点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性相近,习相远”开创了儒家人性论的先河。

荀子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性恶论”是对人性劣根性的无情揭露,是中国人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见解的独特性和内容的深刻性使之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荀子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先秦各家观点进行了批判和总结,虽然以儒为宗,但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和改造,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一、荀子生平简介及其主要思想(一)荀子生平简介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生卒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38年间。

荀子是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的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在儒家思想史上,荀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

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荀子可说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是中国思想史上从先秦到汉代的一个关键。

”荀子作为先秦时期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他和孟子一起呈现出了儒家思想内部的张力和弹性。

他扬弃了孔孟儒家思想,综合了儒、道、墨、法等各家的思想精髓,集百家之长,儒而不纯,开创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儒家思想体系——荀学。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意思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意思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意思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意思是: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良的人是通过后天努力达到的。

出自《荀子·性恶》。

《性恶篇》是《荀子》一书的第二十三篇,阐述了荀子的伦理思想。

旨在批判孟子的性善论,阐明关于人性邪恶的社会观。

“性恶论”是荀子思想中最著名的观点,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

文章先从人的物质欲望和心理要求出发,论证了“人之性恶”的道理。

为了改变人性之恶,他一方面特别强调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主张“求贤师”、“择良友”;另一方面则特别强调政治的作用,提出了“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的政治主张。

总之,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宗旨则在于以道德的、政治的手段去改恶为善。

1、人的本性,因贪图利益就不推辞谦让;因忌妒憎恨就不忠诚信实;因喜好声色就不讲就礼义文理。

2、人没有了老师所传授的方法,就会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没有了礼义,就会违法乱纪而不安分讲理。

所以放纵本性、情感,习惯于任意妄为,而违背礼义的人,就是小人。

3、人的本性,由于一生下来便脱离了它原有的质朴,脱离了它原有的资质,所以就一定会丧失那善良的本性。

4、人的本性是,饿了就要吃饱,冷了就要取暖,累了就要休息。

5、凡是人们想要去行善,就是由于人的本性是邪恶的。

原本是浅薄的则希望变成深厚的;丑恶的则希望变成美好的;狭窄的则希望变成广阔的;贫穷的则希望变成富有的;卑贱的则希望变成高贵的。

6、凡古今天下人所说的善良,指的是端正、治理、和好、太平;所说的邪恶,指的是偏斜、危险、违逆、混乱。

如果君主停止礼义的教化,除去法令制度的管理,那么强横的人就会去危害并掠夺弱小的人,人多势众的会欺凌、伤害、侵扰人单势薄的,不用多久天下就会因为混乱不安而相继灭亡。

7、承第6点,孟子说人性善,如果人性本善,就要去除圣明的君王,停止礼法义理的施行;如果人性是邪恶的,就要赞许圣明的君王,崇尚礼法义理的施行。

设置君王,显明礼义,是因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

荀 子性恶论义理分析

荀 子性恶论义理分析

荀子性恶论义理分析《荀子性恶论义理分析》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性恶论”在思想史上独树一帜,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于荀子的“性恶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对人性的消极看法,而应当深入剖析其中蕴含的深刻义理。

荀子所谓的“性恶”,并非是说人性本质上是邪恶的、无可救药的。

他所指的“性”,主要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本能和生理欲望。

荀子认为,人的这些本能欲望如果不加节制,任其发展,就会导致争斗、混乱和社会的无序。

比如,人生来就有对食物、财富、地位的追求,如果每个人都不择手段地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必然会引发冲突和纷争。

荀子指出,人性中的“恶”是与生俱来的。

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 这段话清晰地表明了荀子对于人性中本能欲望可能引发恶的担忧。

然而,荀子提出“性恶论”并非是要否定人类的价值和道德的可能性,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看到了人性中潜在的恶,他才更加重视后天的教育和社会规范的作用。

他认为,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的引导,可以使人的恶性得到抑制,从而培养出善良的品德和行为。

在荀子看来,“礼”是抑制人性恶的重要手段。

“礼”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和制度,更是一种内化的道德准则。

通过遵循“礼”,人们能够明确自己的行为边界,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例如,在社会中,通过明确的礼仪规范和法律制度,可以约束人们的贪婪和自私,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护。

同时,荀子强调环境对于人的影响。

他认为,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和所接触的人对其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不良的环境中,受到恶的影响,就很容易走上邪路;反之,如果处在一个充满善良和正义的环境中,就更容易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比,荀子的“性恶论”看似截然不同,但实际上两者并非完全对立。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注重通过内在的道德自觉来实现道德的完善;荀子强调人性本恶,注重通过外在的规范和教育来引导人们向善。

荀子性恶说的理解

荀子性恶说的理解

荀子性恶说的理解《荀子性恶说》是荀子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主要探讨了性格缺陷会如何影响个人和社会发展。

在这部著作中,荀子提出了一个基本论点:性恶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它会影响一个人的全部行为,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进程。

荀子在书中把性恶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私、骄傲、虚荣、奢侈和傲慢。

每一种类型的性恶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私会让人忽视道德和责任;骄傲会影响人的自信;虚荣会让人沉溺于物质享乐;奢侈会让人物化精神价值;而傲慢则会使人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好。

荀子还认为,这些性恶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使他们在他人面前失去应有的自尊,浪费财物,过度奢侈,失去把握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以及放任自我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了人的精神发展。

当今社会,上述五种性恶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社会当中,而且正在越来越严重。

比如,无论是商业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急功近利的心态总是易受到他人的欺骗;因家人贫穷而失去自尊,而被迫走上不当的道路;恃宠而骄傲自满,总是害怕接受真实现实;追求成功而表面化,不懂得理智和克制;虚荣自负,追求的是物质的享受而非精神的追求;享乐主义下的人们,对他人的痛苦总是置之不理,只求自己的兴趣,使得社会充满着恶意和抢劫行为;政府的官僚体系会将每个人的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公共利益之上;另外,许多成年人都会被“宅性”等负面性格放纵,不能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精力和时间。

因此,要有效应对性恶,首先需要增强自觉性,不断加强人们的自觉性,加强自身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自觉理智,增强自我守法意识,从而维护正义、保持平等,避免以自私自利的行为践踏他人权力。

而且要给予社会准确的价值导向,激发社会中各个个体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度,让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的活力。

另外,从法律和政策的约束上来,更加完善法律体系,加严对性恶行为的制裁,以压制社会中滋生及发展的性恶行为,让大众完善把社会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理念,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而言之,荀子性恶说的理解不仅仅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性恶,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指明了如何有效地应对性恶,维护社会的正义和秩序,增强公众的自觉性,维护社会的安全,让更多的人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

荀 子性恶说注释分析

荀 子性恶说注释分析

荀子性恶说注释分析《荀子性恶说注释分析》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他的思想在儒家学说中独树一帜,其中“性恶说”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

这一观点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荀子指出,人生来就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欲望,如果顺着这些欲望发展而不加节制,就会产生争夺、残贼、淫乱等恶行。

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 这意味着,人的本性中天然存在着倾向于恶的因素。

为了进一步说明“性恶”,荀子强调了人的本能欲望。

他认为,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和感官享受是自然而然的,但如果没有外在的规范和约束,这种追求就会导致混乱和冲突。

例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可能会不择手段地去争夺,从而破坏社会的秩序和和谐。

然而,荀子的“性恶说”并非是要否定人的道德和善良的可能性。

相反,他认为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人向善。

他说:“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 这就如同弯曲的木材需要经过矫正才能变直,不锋利的金属需要经过磨砺才能锋利一样,人的本性虽恶,但可以通过教育和礼法的规范来引导和塑造,从而使人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荀子还指出,“礼”是矫正人性恶的重要手段。

他认为,“礼”的产生正是为了调节人们的欲望和利益冲突,建立起社会的秩序和规范。

通过遵循“礼”的规定,人们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学会相互尊重和合作,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荀子看来,道德和法律的存在是必要的。

道德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们自觉地遵循善的行为准则,而法律则是通过强制力来约束人们的恶行。

只有将道德教育和法律制裁相结合,才能有效地遏制人性中的恶,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荀子的“性恶说”对于我们理解人性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

荀氏性情论再解析

荀氏性情论再解析

荀氏性情论再解析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玄,字荀卿,齐国人,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思想家、伦理学家。

他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是性情,因此他的著名著作《荀子·性恶》被视为他对性情问题的阐述。

《性恶》篇由荀卿强调了人性的本恶。

在荀子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必须通过教育来进行改良。

他以自然界的风、雨、寒、暑为例,说明人的本性也是像自然界那样不可抗拒的。

荀子认为人性恶的原因在于追求私欲,因此提出了“性恶”的观点。

在取德范人,除恶务善的伦理原则中提出了严刑峻法和教育两种途径。

尤其在教育方面,由于他考虑了社会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提出了“养生”、“奖罚”,“劝善”等观念。

但《性恶》篇的“性恶”观,是否真能够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这便成了当前学者们亟待探讨的命题。

荀子的“性恶说”有自身的历史背景,当时中国处在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

荀子通过观察社会现象,得出结论,认为人性本恶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

现代社会已经不同于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社会的进步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传统观念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荀子的“性恶说”进行再解析,探索一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性情观。

我们不得不承认,“性恶说”在当今社会中存在一定的真实性。

毫无疑问,人类天性中的自私和贪婪本质是存在的。

这一点不可否认,荀子的“性恶说”从这一点来说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观念逐渐改变,社会制度也日趋完善,人们的道德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现代社会的法律监督机制日益完善,人们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制约,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塑造自己的性情。

我们不得不对荀子的“性恶说”进行重新评价,对其进行再解析。

需要指出的是,荀子提出的“性恶说”的提法并非是完全正确的。

因为在很多时候,荀子过于夸大了人性的恶劣一面,而忽视了人性的善良一面。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发现人们为了帮助他人而付出,为了维护社会正义而奋斗的事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全 译文
人们追求善,恰恰是因为性恶,是恶激发了善,而不是善反衬出了恶。这是荀子性恶、心善说的核
心观念,也是荀子的独特思想。
这一段中荀子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作用。在学习方面,人能发挥主体能动性。荀子认为人 在后天的学习是很重要的,而且学习是不可停止的,因为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能够在学习的过 程中把所学的知识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融汇在全身,并且表现在行动上,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表率, 可以成为君子。反之,如果学习知识只是从耳里听进去,又从嘴里说出来,学习不经过主动吸收、消化 是没有效果的,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小人的学习方式。在做人方面,人具有主体能动性的。荀子认为人的 本性都一样,喜好荣誉,憎恶耻辱,但是之所以会有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因为他们求取名利的方式不 同而已。 小人尽做荒诞不禁的欺诈事情,却希望别人相信自己、亲近自己。而君子之所以成名,是因为 他们 能坚持长期积累善行,有坚强的毅力,能不懈地追求,讲究诚实有信、待人忠诚、品 行修美、办事中肯,而又善待自己。而一般人因为没有他们那样的毅力,不能坚持下来,或许 不愿往这个方向发展,所以没能成为圣人或君子。在天人关系方面,人也具有主体能动性。荀
选《 段性 恶 篇 》
荀 子

升内 华容

翻全 译文

拆单 解句
恶悖知不也性固善及而必贫夫凡 明乱礼知。不无者于不求愿薄人 矣在义礼然知礼,外愿于富愿之 ,己则义则礼义为。势外,厚欲 其。悖。生义,性用,;贱,为 善用。人而,故恶此苟故愿恶善 者此然无已故强也观有富贵愿者 伪观则礼,思学。之之而,美, 也之生义则虑而今,中不苟,为 。,而则人而求人人者愿无狭性 人已乱无求有之之,财之愿恶 之,;礼知之性欲必,中广也 性则不义之也,为不贵者,。 , ; ,
拆单 解句如果本身有了来自,就一定不会向外去追求了。用此观乊,人乊欲为善者,为性恶也。
由此看来,人们想行善,实是因为其本性邪恶的缘故。
今人乊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乊也;性不知礼 义,故思虑而求知乊也。
人的本性,本来是没有什么礼义观念的,所以才努力学习而力求掌握它; 本性是不懂礼义的,所以才开动脑筋而力求了解它。
然则生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
那么如果只有本性,人就不会有礼义,就不会懂得礼义。
拆单 解句
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
人没有礼义就会混乱无序,不懂礼义就会悖逆不道。
然则生而已,则悖乱在己。
那么如果人只有本性,在他身上就只有逆乱了。
用此观乊,人乊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 为的。
凡人乊欲为善者,为性恶也。
一般地说,人们想行善,正是因为其本性邪恶的缘故。
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乊中者,必求于
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苟有乊中者,必不及于外。
那微薄的希望丰厚,丑陋的希望美丽,狭窄的希望宽广,贫穷的希望富裕,卑贱的希望高贵, 如果本身没有它,就一定要向外去追求;所以富裕了就不羡慕钱财,显贵了就不羡慕权势,
升内 华容
子不相信天命,不迷信鬼神,不把天视为主宰一切的神秘力量,而认为人定胜天,具有主观能
动性。即人能认识自然,发现事物的普遍规律,进而适应自然,丰富人类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 和美化社会。

荀子《性恶篇》选段

升内 华容


翻全 译文
拆单 解句
一般地说,人们想行善,正是因为其本性邪恶的缘故。那微薄的希望丰厚,丑陋的希望 美丽,狭窄的希望宽广,贫穷的希望富裕,卑贱的希望高贵,如果本身没有它,就一定要向外 去追求;所以富裕了就不羡慕钱财,显贵了就不羡慕权势,如果本身有了它,就一定不会向外 去追求了。由此看来,人们想行善,实是因为其本性邪恶的缘故。人的本性,本来是没有什么 礼义观念的,所以才努力学习而力求掌握它;本性是不懂礼义的,所以才开动脑筋而力求了解 它。那么如果只有本性,人就不会有礼义,就不会懂得礼义。人没有礼义就会混乱无序,不懂 礼义就会悖逆不道。那么如果人只有本性,在他身上就只有逆乱了。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 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