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乐东县民族中学容玉香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

作为一名教师,任重而道远。

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创设兴趣小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主动学习的最初动因,它能推动学生去探索真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情绪体验的深化,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进行创新实践。

学生兴趣越浓,创新激情也越高。

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枯燥呆板的实验设计成活泼的兴趣小实验,也不失为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途径。

在探究学习盐酸的性质时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把两个鸡蛋分别投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结果鸡蛋跳起舞来,同学们讶奇极了,通过一个小实验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激励他们寻求,探索其中的奥妙,使学生急切地想了解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顿时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了。

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

都主动上台表演实验。

这样,使学生积极参与,取得成功的满足感,既为学生创新奠定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情感。

2、创设实验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思考
创设新颖有力的实验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分析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思考。

长期以来,教学上过于强调教科书上的一些演示实验的权威性,使学生也包括部分教师不敢提出质疑。

实际上,书上的有些实验存在着不合理性或难以操作性与不妥之处,因此,我对某些实验进行设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筹划。

例如讲到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这个实验时,我设计几个问题给学生思考:1、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有何不足?2、你能改进实验的测定方法吗?此时,全体同学思维活跃,纷纷提出改进方法,有的说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时会有一定量白烟逸散到空气中,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有的说用白磷代替红磷。

有的说利用太阳能点燃瓶内的白磷……然后引导、分析、归纳,师生共同设计出这样一个方案:取一大试管,用四根橡皮筋分成五等分,装进足量的白磷,塞紧橡皮塞,然后加热,白磷燃烧完并冷却后,将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打开弹簧夹,水就会流入试管中,流进试管
的量正好占试管容积的1/5。

多次对演示实验的改进,使学生敢质疑,勤思考,培养创新能力。

3、自己设计实验,促进学生主动探求
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教师讲实验内容,学生听,教师演示实验方法,学生看;教师提问实验结论,学生答的“满堂灌”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不利于主体精神的培养。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实验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

具体做法是:把实验的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空白实验报告提供给学生。

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思考、研讨,共同填写实验报告,等于是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操作、观察、分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教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热烈的讨论,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填写有关内容。

教师在课堂上只做启发和点拨。

二、创造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以往的教学是一味地往学生头脑里灌输知识,学生只是“鸭子听雷”。

这样的课堂常常是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没有激情,更谈不上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创新。

新课改要求教
堂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宽容的、持久性的,容易接纳的课堂气氛,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持久性的学习兴趣。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积极鼓励,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了笑话,其他学生会有反应,这时决不训斥学生或打断学生回答问题,而是用目光、语言给予勇气,思维方面的肯定,用心进行交流,然后再予以纠正。

比如,我经常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质和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呼出一口气,你能看到什么现象?一个演示实验做完后,我会问学生:你有什么问题?你能用刚刚得出的结论来解决什么问题?这样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三、史料分析,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结合化学史进行教学,可使学生学知适用知识和探索知识的方法,启发学生主动进行创造性思维。

例如学习“原子结构”部分,我提供以下史实: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在19世纪初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是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同种元素的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现代的观点看,道尔顿学说中的三个主要论点都是错误的。

道尔顿是学生在初中化学中接触的化学家,他
的观点怎么会有错?现代的物质结构学说又是怎样的?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此得到激发。

学习酸碱指示剂时,我给学生介绍了波义耳发现盐酸使紫罗兰花瓣变色的事例,学生都非常主动地去探究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

学习燃烧的概念时,结合人们对燃烧实质探索的历史,介绍从舍勒和普利斯特里的“燃素”,将瓦锡的物质与氧气燃烧,到现在的广义燃烧定义,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概念也会随实践的发展而得到补充或修正,即使是今天的概念,也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四、采用发散思维训练,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采用发散思维训练,即由一点扩展到众多的线或面,形成立体思维网络,来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选择那些一题多解的习题,鼓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解题思路和途径。

如计算题中的一题多解,无机物、有机物的多途径合成,化学实验的多方案设计,物质鉴别、分离等多种方法构思等。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如何区分一杯饱和食盐水和一杯蒸馏水。

我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有的学生说通过尝味道来区分,有的说用物理方法测密度、能否导电;有的说用化学方法:滴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沉淀、加入食盐看是否还能再溶解等,有的说生物的方法有:在其中放一颗
新鲜蔬菜看它是否变蔫了;分别放入一条新鲜活鱼,看哪一条先死亡等。

通过这样一道题,发散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五、课后反思,优化创造性思维
学生通过反思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地考察、分析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并进而产生新的发现。

因此,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行为。

通过反思可以拓宽思路,优化解法,完善思维过程。

反思是同化,是探索,是发现,是再创造。

历史上的许多新发现就是在反思过程中获得的。

例如:门捷列夫通过反思法国化学家尚古多提出的“螺旋图”分类方法,德国化学家迈尔在他的《现代化学理论》一书中刊出的“六元素表”,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提出“八音律”,以前人工作所提供的借鉴为基础,顽强努力地探索,于1869年2月创造性发表了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图表和论文。

六、理论联系实际,启动创新思路
时代的发展已告诉我们,学生不能再从学科概念到学科概念,从课本知识到课本知识,而要让学生具有关心社会、聚集热点、展望未来的美好理想。

那么学生更应具备应用学
科理论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角度看待生活,社会中的现象,结合课堂教学过程,创造性地应用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调查本地水污染的情况,学习化石燃料时,我让学生调查目前家庭燃料的使用情况,通过让学生调查了解目前家庭燃料的使用情况,分析这些燃料的价格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情况,由此来对比归纳出哪种燃料价格对于自己家庭是能承担的;哪种燃料对环境污染少。

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启动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如果能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扩展,把传授知识与启迪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就能开拓学生的创造视野,有效地进行创新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