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讲究创新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很多要靠创新解决,如环境保护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国防安全问题等,而这些领域与化学紧密相连。
中学化学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化学人才的目的,通过教育培养的后备人才是否具有扎实的化学知识、优良的人格品质和卓越的创新精神关乎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命运。
中学化学是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是前人研究成果的积累,不具有首创性,但我们在教学中同样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验,让学生自行发现,可以设疑问让学生自己答疑,可以制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
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的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这就是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从“兴趣”入手,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有兴趣学起来不累,有兴趣愿意去探索、创造。
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如“讲氧化还原反应”时,我拿了一个生了锈的铁锅,问学生:“你们谁在家做饭啊?你们家的锅生过锈吗?锅生了锈怎么办?为什么锅生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氧化还原反应,等学完这课咱们一起来给我想想办法,谁给我想到了好办法,我请他吃饭。
”话一出口,课堂上学生个个情绪高昂。
这时我再让他们自己先看书找锈的原因
和办法,课堂上鸦雀无声,十分钟后就有学生开始发言了,就这样,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在讨论自学中度过。
我抓住时机留了一个作业“观察铁钉生锈”:将4根刚买来没有锈迹的洁净的铁钉分别放进4支试管中。
向第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普通的自来水,不盖橡皮塞,让铁钉的大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另一部分浸在水中;在第二支试管中加满自来水,注意一定要保证铁钉全部在水中;向第三支试管中加入冷却的蒸馏水,塞紧橡皮塞;向第四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也塞紧橡皮塞。
我将学生分成4组,让他们分别观察并记录结果。
四天后,在化学课上汇报观察结果,在课堂上我们将解决氧化反应中氧的作用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才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
这样设计课堂,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本能地学习,记忆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
二、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敢于质疑书本,敢于否定教师,这样的学生才更能创新。
有多少这样的事例可以说明这一点,如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以雄辩的实验事实为依据,推翻了统治化学理论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建立了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
因此,在讲解教材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
例如,教材在讲解乙烯的性质这一部分时,用了这一反应式:“ch2=ch2+br2→br-ch2-ch2-br”,我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实验是乙烯与溴水的
反应,可为什么方程式中是乙烯与溴的反应?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反应相同吗?我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补充了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反映实验,又引导学生从加成反应的原理中去寻找问题,自己得出答案。
最后,我们共同得出了结论:教材有很大的局限性。
这样要求让学生明白书本知识也好,教师讲解也罢,都可能会有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优秀学生的基本素质,这种敢于发现问题,否定质疑书本的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三、让学生敢于“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吧!爱因斯坦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人类想像小鸟那样翱翔,才发明了飞机;想像鱼儿一样遨游,才发明了轮船。
”化学教学中我们怎样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首先,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无论是初中教材,还是高中教材,都设计了让学生亲自体验的实验,在实验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而那些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灵活的、创造性的运用综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这样的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方面是其它一般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如学完了乙醇、乙酸、葡萄糖知识后,我留了一个家庭作业“自制葡萄酒”,要求学生写出整个制作过程,把想到的化学知识都写出来,还可以向有经验的师傅或家长请教做法。
又如,学习了乙炔的制法后,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制取乙炔的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的这套装置,必须与教材有所不同。
学生完成作业后,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大家一起分析讨论、修改方案,对实验结果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做
出评价,对特别有创新的方案,上报学校并鼓励学生发表到相应报刊上。
让学生学会联想,也是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讲到k2co3 ,联想到草木灰,硫酸钾,碳酸钾,氯化钾等;讲到
o2、nh3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时,联想到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制ch4气体;讲解co气体燃烧的焰色时,要求学生联想到ch4气体在燃烧时也呈现蓝色;讲到软化水的化学式时,想到硬水的处理方法及水锈的方法等。
四、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创新能力
学校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导致有些化学知识的相关实验无法进行。
教师可以利用附近工厂的实验室,进行教学活动甚至实习活动,像附近的糠醛厂、饮料厂、塑料厂等,都可以让学生学到化学知识。
而且,学生进入工厂进行实地参观、社会调查、访问等活动,可以接触工人,体会劳动创造一切,培养勇于实践,热爱劳动的创新品质。
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学会把课本知识与实践相联系,如,在化学中最常见的酸碱反应可以应用于食品中酸含量的测定。
另外,教师也可以在班里创立几个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学完课本知识后在家里做一些小实验,小发明都行。
目的是让学生加强动手,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教师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提高,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责编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