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萨满文化与满族民俗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述萨满文化与满族民俗的关系

珲春一中历史杨柳

中文摘要:萨满文化是古老的原始宗教文化形态,以萨满教为主要载体的萨满文化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风俗现象都有极大的影响。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满族人世代信奉萨满教,他们的宗教信仰体现了积极向上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本文主要探讨了萨满文化与满族民俗之间的关系,分别从满族民俗对萨满文化的传承以及萨满文化对满族民俗的影响的角度,略述了萨满文化在满族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研究萨满教对满族社会的进步和稳定以及满族历史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萨满文化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现正面临着“现代文明”的冲击,灿烂的文化开始衰败,因此关注满族的宗教信仰,保护民族优秀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萨满文化满族民俗关系

引言

萨满教是我国东北各少数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萨满”一词最早见于宋代《三朝北盟会编》,其中记载“兀室(即完颜希尹)奸猾而有才。……国人号为珊蛮。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如神”[1]。按照满族史诗《乌布西奔妈妈》中解释,“萨满”一词的涵义为“晓彻”之意,即最能通达,知晓神的旨意的人。在萨满教中,萨满被认为是沟通人神的中介,按女真语解释,则为“天仆”。不过,萨满教不能如此简单的定义,萨满教作为一个复杂的宗教体系,其内

容是相当丰富的。我国学者孟慧英曾对萨满教作了一个比较具体、全面的阐述,“萨满教应看作是以信仰观念和崇拜对象为核心,以规范化的信仰和崇拜行为,以血缘或地域关系为活动形式三方面表现相统一的社会文化体系”[2]。满族的萨满教信仰,在北方各个信仰萨满教的民族之中,最具有代表性。可以说满族萨满教是整个萨满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一个分支。

以“萨满教”为载体的萨满文化在满族社会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业已渗透并融入到满族民俗中,成为满族的共同文化心理。随着满族历史的不断的发展,萨满文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满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萨满文化中的一些原始崇拜与满族风俗习惯交融一起,形成了满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一、满族民俗对萨满文化的传承和继续

1、满族的敬山习俗:

满族人敬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萨满文化中对山的崇拜。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独特的生存环境使他们认为高山的峰峦雄伟具有神秘感。满族先民将高山奇峰视为通天之路加以崇拜,并幻想高山具有“神灵”的性能。同时,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山和石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山中有满族先民生活需要的动植物,石头则可以制造工具和武器,因此,人们便幻想出由山神管理山中的动植物和财宝,所以满族先民对山、石的崇拜,祈求获得更多的利益或减少灾害是顺乎原始思想的。

满族先民对山、石的崇拜还源于一种对自然的畏惧心理,由于当

时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人们愚昧无知,对一些自然现象不理解,无能为力。满族先民生活在高山峻岭中,随处可见陡峭的悬崖和山峰以及阴森的山洞,他们不理解这些自然物是怎样形成的,对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更是望而生畏。随着“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生,他们便物化出一个载体“山神”。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山神”在操控着,“山神”不仅创造了奇形怪状的地形地貌,而且主宰着山中的一切神灵。《黑龙江外纪》卷八书中曾有关于肃慎敬拜山神的记载,“有山出石,其利入铁,将取之,必先祈神[3]。满族先民对大自然的这种畏惧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崇拜和尊敬,他们认为不能触犯山神,同时还要叩拜祷告,祈求山神的庇佑。金代的女真人也崇拜长白山。金代女真人有自己的祭山之礼。如祭长白山之礼。据《金史·礼志》载:“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议封爵,建庙宇”[4],这种崇拜代代相传。人们把“白山主”(即长白山神)看成满族的保护神。这种崇拜显然在清朝统治者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所以清圣祖玄烨曾派遣大臣祭拜长白山,并“诏封长白山神,秩祀五岳,自是岁时望祭无阙”[5]。长白山历史文化悠久,自古以来,满族及其先民一直把长白山视为本民族肇兴之地。在女真人中广泛流传着一个关于长白山为满族发源地的神话:长白山东北角有一湖——各布儿湖里,很久以前,曾经有天上的三个仙女来这个湖里沐浴。老大思库伦,老二哲库伦,老三佛库伦。浴毕上岸,有神鹊衔一朱果置佛库伦衣上,色彩鲜艳,佛库伦爱不释手,遂衔口中,甫着衣,其果入腹中,即感而成孕。

后生一男孩,这就是布库里雍顺乃满洲始祖。刘厚生教授在他的文章《长白山与满族祖先崇拜》中指出:满族先民对长白山“俗甚敬畏之”,表明这种对大自然的崇拜已经渗透了原始宗教意识,从畏惧自然的威慑力到尊崇企盼自然神祗对本民族的庇佑,当是满族产生萨满教信仰之源起,并对长白山在满族及其萨满教中的历史地位给予很高的评价——“满族及其先世对长白山的崇拜,是萨满信仰的核心和灵魂”[6]。

2、萨满教祭天的古俗

萨满教神话《天宫大战》中讲到:“最早最早以前,天是没有形体的,它像水一样流溢,像云一样飘渺。”这里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荒古未开、天地未分的混沌世界。这里的“天”还没有获得和大地相同的地位,没有固定的形体,也没有多少神性。它是摆脱了动物界不久,刚刚获得原始思维的古人对其所生存的世界的最初的认识。我国古籍亦载:“天地混沌如鸡子”[7]。这种意识反映了原始初民对大自然直观、简单而又辩证的看法。

满族有的姓氏珍藏的萨满神谕中关于蓝天的记载:“兰天高大,无边无沿”[8],表明满族先民对浩瀚广宇的直观认识。有的姓氏珍藏的神谕称颂天穹是“昂阿额顿”(风嘴),将天穹喻为风的巨口,可吞噬世间万物,成为天的象征。可以看出古人对远不能驾驭的自然体的某种恐惧感。正如列宁所讲:“恐惧产生了神”[9]。在这种恐惧感中就产生了天的某种崇拜。有的萨满神谕称天穹中突现的多彩云光谓“神迹”,以天色云光卜吉凶。可见,原始初民对某些天穹的自然现

象赋予神秘的崇仰之情。

天的无边无际给人莫大的神秘感,特别是一些天体现象如日、月、星辰和风、雷、雨、电都密切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因此满族先民有“赖天而生”的思想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满族的星祭是祭天习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满族等北方古代民族沿袭良久的即隆重而又有影响力的传统古习之一。正如《吉林通志》所言:“祭祀典礼,满族最重;一祭星,一祭祖。”[10]满族保留了较完整的星祭与星图。满族星祭主要祭北方冬令星宿,这些星宿专属司寒司夜的穹宇神群。《宁古塔纪略》中简述当年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海林县)地方秋季景象便令人发怵:“七月中,有白鹅飞下,便不能复起,不数日,即有浓霜,八月中,即下大雪。九月中,河尽冻。十月。地裂盈尺,雪才到地,即成坚冰,虽白日照灼不消”[11],上述仅为清季黑龙江中部地温情况。那么远古时期漠北地方高寒便可想而知了。故此,远古初民希冀光明,企盼降火,在雪野冰域中得以孳育生息,则是原始萨满教最早灵星崇拜意识的真谛。满族先民无限崇仰宇宙星辰的真挚感情,渗透于生活信仰中,满族人家结婚,要举行拜星祭北斗仪式,祈求星神赐福;满族人家丧葬棺椁要绘日月星辰。

满族祭天习俗到清代发展成了一种祭祀礼仪,这是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把自己神化,抓住了萨满文化中人们对天的崇拜心理。《金史》中记载:“金因辽旧俗,以重五、中元、重九日行拜天之礼……

[12]”。另据《清史稿》记载:“堂子祭天,清初至辽沈,有设杆祭天礼

[13]”。清入关后,清朝皇帝始终坚持萨满教设堂祭天的旧俗。到了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