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
2.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
3.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判断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的方法;
2.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通过观察物体,引出正方形的含义;
2.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正片(30分钟)
1. 正方形的定义
1.学生回顾并回答正方形的定义;
2.老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正方形的定义,并与长方形、菱形等进行比较。
2. 正方形的性质
1.学生回顾并回答正方形的性质;
2.老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正方形的性质,包括等边、等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对角线相等等。
3. 判定正方形的方法
1.老师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判定正方形的方法;
2.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判定正方形的方法。
4. 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1.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进行练习,巩固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5分钟)
1.完成课堂练习;
2.完成课后作业。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了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并且通过练习巩固了判定正方形的方法和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让学生参与性更强,思维更加开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 正方形的性质教案

18.2.3正方形第1课时正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课题正方形的性质授课人素养目标1.理解正方形的概念,体会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2.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探究正方形边、角、对角线、对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归纳探究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3.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定理进行计算或证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正方形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情境导入】仔细观察下列实际生活中的图片,你会发现这些都是正方形的形象.正方形是我们熟悉的图形,你还能列举出正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其他例子吗?结合已有经验,类比菱形与矩形,正方形的概念是怎样的呢?教师总结:正方形可以定义为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正方形的性质吧!【教学建议】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图片思考正方形的概念,学生从矩形和菱形的角度回答正方形的概念也可以,正确即可.活动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体会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区别与联系.探究点正方形的性质1.边、角、对角线的性质探究(1)我们回忆一下小学学过的正方形,它有什么性质?答: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上面正方形的概念中提到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什么图形?答:菱形.(3)上面正方形的概念中提到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什么图形?答:矩形.事实上,如果把矩形、菱形各添加一个条件,平行四边形添加两个条件均可得到正方形,可以用下面结构图直观呈现这种关系:归纳总结: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它既有矩形的性质,又有菱形的性质.我们根据前边的学习,除了边和角,还可以研究一下正方形的对角线,那么它的对角线就是互相平分、相等且垂直.【教学建议】让学生回忆并类比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来研究正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从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入手,分别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正方形的对角线除了上述基本性质外,还有无其他性质呢?事实上,它可以将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我们可以试着证明:(教材P58例5)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求证:△ABO ,△BCO ,△CDO ,△DAO 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C =BD ,AC ⊥BD ,AO =BO =CO =DO.∴△ABO ,△BCO ,△CDO ,△DAO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并且△ABO ≌△BCO ≌△CDO ≌△DAO.2.正方形的对称性我们再想一想: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答:如图,取一张正方形纸片,将它沿过对边中点的直线和对角线折叠,折叠后的两部分均能重合.归纳总结: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四条,分别是对边中点的连线以及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对应训练】1.正方形的一条边长是3,那么它的对角线长是32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BD 上,且BE =CD ,则∠BEC 的度数为67.5°.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AB ,BC 边上,AE =BF ,连接AF ,DE.求证:△ADE ≌△BAF.证明:∵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D =BA ,∠DAE =∠ABF =90°.在△ADE 和△BAF 中,AD =BA ,∠DAE =∠ABF ,AE =BF ,∴△ADE ≌△BAF(SAS).活动三:综合运用,巩固提升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正方形性质的掌握.例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边BC 上,点F 在CD 的延长线上,且BE =DF.(1)求证:AE =AF ,AE ⊥AF ;(2)若BD 与EF 相交于点M ,连接AM ,试判断AM 与EF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证明:∵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E =∠BAD =∠ADC =∠ADF =90°,AB =AD.又BE =DF ,∴△ABE ≌△ADF(SAS),∴AE =AF ,∠BAE =∠DAF.∴∠DAF +∠EAD =∠BAE +∠EAD ,即∠EAF =∠BAD =90°,∴AE ⊥AF.【教学建议】提醒学生:(1)与正方形性质相关的证明题往往是利用正方形边、角、对角线的性质,将其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正方形两条对角线将正方形分割为四个全等的等(2)解:AM =12EF ,AM ⊥EF.理由如下:如图,过点E 作EN ∥CD ,交BD 于点N ,∴∠MNE =∠MDF ,∠MEN =∠MFD ,∠NEB=∠C =90°.∵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NBE =45°,∴∠BNE =90°-∠NBE =45°,∴∠NBE =∠BNE ,∴BE =NE.又BE =DF ,∴NE =DF ,∴△MNE ≌△MDF(ASA),∴EM =FM.∵AE =AF ,∠EAF =90°,∴AM =12EF ,AM ⊥EF.【对应训练】1.如图,AC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若以AD 为边向正方形内部作等边三角形ADE ,边DE 交AC 于点F ,则∠EFC =75°.2.如图,E ,F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C =8,AE =CF =2,则四边形BEDF 的周长是85.3.教材P59练习第2题.腰直角三角形,可得到45°角.活动四:随堂训练,课堂总结【课堂总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正方形的概念是什么?正方形有哪些性质?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知识结构】【作业布置】1.教材P 61习题18.2第7,12,15,17题.2.相应课时训练.板书设计18.2.3正方形第1课时正方形的性质一、正方形的概念二、正方形的性质1.边.2.角.3.对角线.4.对称性.教学反思正方形性质的探究内容依旧集中在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思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使其形成完整的四边形知识网络.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从本节课的授课过程来看,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既有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又有动手操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解题方法:如何区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①从边的角度来看: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而菱形和正方形还具有四条边都相等的性质.②从角的角度来看: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对角相等且邻角互补的性质,而矩形和正方形还具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性质.③从对角线的角度来看: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而矩形和正方形还具有对角线相等的性质,菱形和正方形还具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性质.例1如图为某城市部分街道示意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点G 在对角线BD 上,GE ⊥CD ,GF ⊥BC ,AD =1500m ,小敏行走的路线为B→A→G→E ,小聪行走的路线为B→A→D→E→F.若小敏行走的路程为3100m ,则小聪行走的路程为4600m .解析:如图,连接GC.∵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BCD =90°,AD =CD ,∠ADB =∠CDB =45°.又GE ⊥CD ,∴△DE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 =GE.在△AGD 和△CGD AD =CD ,∠ADG =∠CDG ,DG =DG ,∴△AGD ≌△CGD(SAS ),∴AG =CG.∵GE ⊥CD ,GF ⊥BC ,∴∠GEC =∠ECF =∠GFC =90°,∴四边形GECF 是矩形.∴EF =CG ,∴EF =AG.∴BA +AD +DE +EF -BA -AG -GE =AD =1500m .∵小敏共走了3100m ,即BA +AG +GE =3100m ,∴小聪行走的路程为BA +AD +DE +EF =3100+1500=4600(m ).例2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 中,M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连接AM 并延长,交CD 于点P.若PM =PC ,求AM 的长.解:∵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AD =CD =6,∠ADC =90°,∠ADM =∠CDM =45°.在△ADM 和△CDM DM =DM ,∠ADM =∠CDM ,AD =CD ,∴△ADM ≌△CDM(SAS ),∴∠DAM =∠DCM.∵PM =PC ,∴∠CMP =∠DCM ,∴∠APD =∠CMP +∠DCM =2∠DCM =2∠DAM.∵∠APD +∠DAM =180°-∠ADC =90°,∴∠DAM =30°.设PD =x ,则AP =2PD =2x ,PM =PC =CD -PD =6-x ,∴AD =AP 2-PD 2=3x =6,解得x =2 3.∴PM =6-x =6-23,AP =2x =43,∴AM =AP -PM =43-(6-23)=63-6.例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F 分别是BC ,CD 上一动点,且BE =CF ,连接AE ,BF 交于点P ,连接CP ,则CP 的最小值是(A )A .25-2B .32-2C .22D .2+2解析:在正方形ABCD 中,AB =BC ,∠ABC =∠BCD =90°.在△ABE 和△BCF =BC ,ABE =∠BCF ,=CF ,∴△ABE ≌△BCF(SAS ),∴∠BAE =∠CBF.∵∠CBF +∠ABF =90°,∴∠BAE +∠ABF =90°,∴∠APB =90°.如图,设AB 的中点为G ,连接GP ,GC ,则GP =GB =12AB =12×4=2.∵GP +CP≤GC ,∴当点C ,P ,G 在同一条直线上时,CP 有最小值GC -GP.∵BC =4,BG =2,∴GC =BC 2+BG 2=42+22=2 5.∴CP 的最小值是25-2.故选A .例2如图,正方形OABC 的边OA ,OC 在坐标轴上,点B 的坐标为(-4,4).点P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 轴向点O 运动;同时,点Q 从点O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x 轴的正方向运动,规定点P 到达点O 时,点Q 也停止运动.连接BP ,过点P 作BP 的垂线,与经过点Q 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l 相交于点D.BD 与y 轴交于点E ,连接PE.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s .(1)∠PBD 的度数为45°,点D 的坐标为(t ,t)(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当t 为何值时,△PBE 为等腰三角形?(3)探索△POE 的周长是否随时间t 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试求这个定值.解:(1)解析:由题意可得AP =OQ =1×t =t ,∴易得AO =PQ.∵四边形OABC 是正方形,∴AO =AB =BC =OC ,∠BAO =∠AOC =∠OCB =∠ABC =90°.∵DQ ∥OC ,∴∠PQD =∠AOC =90°.∵DP ⊥BP ,∴∠BPD =90°.∴∠BPA =90°-∠DPQ =∠PDQ.∵AO =PQ ,AO =AB ,∴AB =QP.在△BAP 和△PQD BAP =∠PQD ,BPA =∠PDQ ,=QP ,∴△BAP ≌△PQD(AAS ).∴AP =QD ,BP=PD.∵∠BPD =90°,BP =PD ,∴∠PBD =∠PDB =45°.∵AP =t ,∴QD =t.∴点D 的坐标为(t ,t).(2)①若PB =PE ,由△BAP ≌△PQD 得PB =PD ,显然PB≠PE ,∴这种情况不存在,应舍去.②若EB =EP ,则∠BPE =∠PBE =45°.∴∠BEP =90°.∴∠PEO =90°-∠BEC =∠EBC.在△POE 和△ECB PEO =∠EBC ,POE =∠ECB ,=BE ,∴△POE ≌△ECB(AAS ).∴OE =CB =OC.∴点E 与点C 重合.∴点P 与点O 重合.∴AP =AO =t.∵B(-4,4),∴AO =CO =4.此时t =4.③若BP =BE ,在Rt △BAP 和Rt △BCE =BE ,=BC ,∴Rt △BAP ≌Rt △BCE(HL ).∴AP=CE.∵AP=t,∴CE=t.∴PO=EO=4-t.∵∠POE=90°,∴EP=PO2+EO2=2(4-t).如图,延长OA到点F,使得AF=CE,连接BF.在△FAB和△ECB=CB,BAF=∠BCE=90°,=CE,∴△FAB≌△ECB(SAS).∴FB=EB,∠FBA=∠EBC.∵∠EBP=45°,∠ABC=90°,∴∠ABP+∠EBC=45°.∴∠FBP=∠ABP+∠FBA=∠ABP+∠EBC=45°.∴∠FBP=∠EBP.在△FBP和△EBP =BE,FBP=∠EBP,=BP,∴△FBP≌△EBP(SAS).∴FP=EP.∴EP=FP=FA+AP=CE+AP.∴EP=t+t=2t.∴2(4-t)=2t.解得t=42-4.综上所述,当t为4或42-4时,△PBE为等腰三角形.(3)△POE的周长不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由(2)可得EP=CE+AP,∴OP+PE+OE=OP+AP+CE+OE=AO+CO=4+4=8.∴△POE的周长是定值,这个定值为8.。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方形知识点及同步练习、含答案

学科:数学 教学内容:正方形【学习目标】1.掌握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2.能正确区别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3.能运用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主体知识归纳】1.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2.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外,还具有: (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正方形的判定(1)根据正方形的定义;(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4)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基础知识精讲】1.掌握正方形定义是学好本节的关键,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它包含两层意思:正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四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2()()1(正方形不仅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且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2.正方形的性质可归纳如下: 边:对边平行,四边相等; 角: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此外: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同时,正方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学习时,应熟悉这些最基本的内容.【例题精讲】[例1]如图4-50,已知矩形ABCD 中,F 为CD 的中点,在BC 上有一点E ,使AE =DC +CE ,AF 平分∠EAD .求证:矩形ABCD 是正方形.图4—50剖析:欲证矩形ABCD是正方形,只要证明有一组邻边相等即可,由已知AE=DC+CE,容易想到若能证明AE=AD+CE便可证得AD=DC,由于AF平分∠EAD,因此可在AE上截取AG=AD,再证GE=CE,就可得出要证的结论.证明:在AE上截取AG=AD,连结FG、FE.∵四边形ABCD是矩形,∴∠D=∠C=90°.∵AD=AG,∠DAF=∠GAF,AF=AF∴△ADF≌△AGF,∴DF=GF,∠D=∠AGF=90°.∵DF=CF,∴GF=CF.∵∠FGE=∠C=90°,FE=FE,∴Rt△GFE≌Rt△CFE.∴GE=CE,∴AD+CE=AE.又DC+CE=AE,∴AD=DC.∴矩形ABCD是正方形.说明: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可先判定这个四边形是矩形,再证明有一组邻边相等;或先判定它是菱形,再证明有一个角是直角.[例2]如图4-51,已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AC上一点,过点A作AG⊥EB,垂足为G,AG交BD于点F,则OE=OF.图4—51对上述命题的证明如下:∵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OE=∠AOF=90°,BO=AO.∴∠3+∠2=90°,∵AG⊥BE,∴∠1+∠3=90°.∴∠1=∠2,∴△BOE≌△AOF,∴OE=OF问题:对于上述命题,若点E在AC延长线上,AG⊥EB,交EB的延长线于G,AG的延长线交DB的延长线于点F,其他条件不变(如图4-52),结论“OE=OF”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图4—52剖析:可仿上述的证明,证△BOE≌△AOF.解:结论OE=OF仍然成立,证明如下:∵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OE=∠AOF=90°,BO=AO,∴∠OFA+∠FAE=90°又∵AG⊥EB,∴∠OEB+∠EAF=90°,∴∠OEB=∠OFA,∴△BOE≌△AOF,∴OE=OF.[例3]有一正方形池塘,池塘四个角上有四棵树,现计划把此池塘改为面积扩大一倍的正方形,能否不毁掉树木而达到要求?请你设计出方案来.图4—53剖析:新改造的池塘的面积是原面积的2倍,因此,新边长应为原边长的2倍,而正方形的对角线是边长的2倍,故以原对角线的长为边长构造新的正方形.答案:如图4-53,分别过B、D作AC的平行线,分别过A、C作BD的平行线,四条线分别交于A′、B′、C′、D′,则四边形A′B′C′D′为要求的正方形.【同步达纲练习】1.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①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③四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④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A.1 B.2 C.3 D.4(2)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B.对角线相等C.邻边相等D.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正方形的对角线与边长之比为()A.1∶1 B.2∶1 C.1∶2 D.2∶1(4)以等边△ABC的边B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BCDE,则①∠ABD=105°,②∠ACD=150°,③∠DAE=30°,④△ABE≌△ACD,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5)在正方形ABCD中,P、Q、R、S分别在边AB、BC、CD、DA上,且AP=BQ=CR=DS =1,AB=5,那么四边形PQRS的面积等于()A.17 B.16 C.15 D.9(6)如图4-54,正方形ABCD中,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过O点作OE⊥OF分别交AB、BC于E、F,若AE=4,CF=3,则EF等于()图4—54A.7 B.5 C.4 D.3(7)在正方形ABCD中,E、F两点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若△AEF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213+B.213-C.3 D.2(8)如图4-55,在正方形ABCD中,CE=MN,∠MCE=35°,那么∠ANM等于()图4—55A.45°B.55°C.65°D.75°2.填空题(1)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6 cm2,则它的一边长是_____,一条对角线长是_____.(2)已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2,则此正方形的周长为_____,面积为_____. (3)在正方形ABCD 中,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 ,∠BAC 的平分线交BD 于E ,若正方形ABCD 的周长是16 cm ,则DE =_____cm .(4)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使CE =AC ,连结AE 交CD 于F ,那么∠AFC 等于_____度.3.如图4-56,已知正方形ABCD 中,E 为CD 边上一点,F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E =CF .图4—56(1)求证:△BCE ≌△DCF ;(2)若∠BEC =60°,求∠EFD 的度数.4.已知:如图4-57,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CB 延长线上一点,EB =21BC ,如果F 是AB 的中点,请你在正方形ABCD 上找一点,与F 点连结成线段,并证明它和AE 相等.图4—575.以△ABC 的AB 、AC 为边,向三角形外作正方形ABDE 及ACGF ,作AN ⊥BC 于点N ,延长NA 交EF 于M 点.(1)求证:EM =FM ;(2)若使AM =21EF ,则△ABC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呢?图4—586.如图4-58,已知正方形ABCD 中,M 、F 分别在边AB 、AD 上,且MB =FD ,E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MN ⊥DM ,MN 与∠CBE 的平分线相交于N .求证:DM =MN .7.如图4-59,已知C是线段AB上的一点,分别以AC、BC为边作正方形ACDE和BCFG.图4—59求证:AF=DB;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猜想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加以证明,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思路拓展题】你会设计吗今有一片正方形土地,要在其上修筑两条笔直的道路,使道路把这片地分成形状相同且面积相等的4部分,若道路的宽度忽略不计,请设计三种不同的修筑方案.(在给出如图4-60的三张正方形纸片上分别画图,并简述画图步骤)图4—60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1.(1)C (2)B (3)B (4)D (5)A (6)B (7)A(8)B2.(1)4 42(2)8 4 (3)4 (4)112.53.(1)略(2)15°4.连结CF,可证△ABE≌△CBF或连结DF,让△ABE≌△DAF。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正方形》优课件(共17张PPT)

(1) AB=AD;
A
(2) AC=BD;
(3) ∠BAD=90;
(4) AC⊥BD。
B
D O
C
判断对错
1.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四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3.四条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 形是正方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 是正方形 5.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判断对错
6.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 方形。 7.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8.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活动
1.从长方形木板中怎样截出最大的正方形木板?
2.怎样使菱形的衣帽架变成正方形的衣帽架?
3.昨天,我去超市买了一条方巾,现在想请同学们帮助检验 一下方巾是否是正方形的。
1.已知:正例方形题AB解CD中析,点E、F、G 、H
正方形
菱形
这一 样个 的人 人所 才受 有的 学教 问育 。超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对称性---- 是轴对称图形.
D O
C
根据图形所具有的性质,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打 ”√”
对边平行且相 等
四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 角
对角线互相平 分
对角线互相垂 直
对角线相等
平行四边 形
√
√
矩形
√
√ √
√
菱形
√ √
√ √
正方形
√ √ √ √ √ √
你觉得什么样的四 边形是正方形呢?
分别是AB 、BC 、CD 、DA的中点,试判断四
边形EFGH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教案

最后,今天的总结回顾环节,同学们能够较好地概括出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说明他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但在提问环节,我发现有些同学对自己的疑问表达得不够清晰,可能是他们对自己的问题认识不够准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问题,并给予耐心解答。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对角线垂直平分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应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正方形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正方形的对角线,验证其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
1.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准确理解正方形的定义,掌握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等性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正方形》精品ppt教学课件

2.如图,E,F,M,N分别是正方形ABCD四条边上的点,
且AE=BF=CM=DN.试判断四边形EFMN是什么图形?并证
明你的结论.
解:四边形EFMN是正方形.
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B=BC=CD=DA, ∠A=∠B=∠C=∠D=90°, 又AE=BF=CM=DN,
∴AN=DM=CF=BE,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jianl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AC=BD,AC⊥BD, OA=OB=OC=OD,
∴△ABO,△BCO,△CDO, △DAO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并且△ABO≌△BCO≌△CDO≌△DAO.
例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在BC,CD上,BE=CF.AE与 BF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
解:AE=BF且AE⊥BF. 理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ABE=∠C. 又∵BE=CF, ∴△ABE≌△BCF(SAS). ∴∠BAE=∠CBF,AE=BF. 又∵∠BAE+∠AEB=90°, ∴∠CBF+∠AEB=90°. ∴∠BOE=90°. ∴AE⊥BF.
解:有多种方法:只要小路交 于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且两条 小路互相垂直,则满足条件.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学会了什么?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你 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大胆地说 说自己的体会、感受或想法。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3正方形的判定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2.能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学会用图形软件绘制ຫໍສະໝຸດ 方形,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活情境为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正方形的特殊性质。通过对比矩形、菱形等其他四边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正方形的独特性。在讲解过程中,我将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正方形的性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同时,我还会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巩固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1.利用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3.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活情境为导入,如红领巾、骰子等,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特殊性质。通过这些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讲解过程中,我将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如正方形与其他四边形的对比,引发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我还将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图形软件绘制正方形,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我相信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八年级下册数学-正方形的判定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2课时正方形的判定1.掌握正方形的判定条件;(重点)2.能熟练运用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难点)一、情境导入老师给学生一个任务:从一张彩色纸中剪出一个正方形.小明剪完后,这样检验它:比较了边的长度,发现4条边是相等的,小明就判定他完成了这个任务.这种检验可信吗?小兵用另一种方法检验:量对角线,发现对角线是相等的,小兵就认为他正确地剪出了正方形.这种检验对吗?小英剪完后,比较了由对角线相互分成的4条线段,发现它们是相等的.按照小英的意见,这说明剪出的四边形是正方形.你的意见怎样?你认为应该如何检验,才能又快又准确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正方形的判定【类型一】利用“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如图,在Rt△ABC中,∠ACB=90°,CD为∠ACB的平分线,DE⊥BC于点E,DF⊥AC于点F.求证:四边形CEDF是正方形.解析:要证四边形CEDF是正方形,则要先证明四边形CEDF是矩形,再证明一组邻边相等即可.证明:∵CD平分∠ACB,DE⊥BC,DF⊥AC,∴DE=DF,∠DFC=90°,∠DEC =90°.又∵∠ACB=90°,∴四边形CEDF是矩形.∵DE=DF,∴矩形CEDF是正方形.方法总结:要注意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必须先证明这个四边形为矩形或菱形.【类型二】利用“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如图,在四边形ABF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点D,交AB于点E,且CF=AE.(1)试判断四边形BECF是什么四边形?并说明理由;(2)当∠A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BECF是正方形?请回答并证明你的结论.解析:(1)根据中垂线的性质: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有BE=EC,BF=FC.又∵CF=AE,∴可证BE=EC=BF=FC.根据“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四边形BF是菱形;(2)菱形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即当∠ABC=45°时,∠EBF=90°,有菱形为正方形.根据“直角三角形中两个角锐角互余”得∠A=45°.解:(1)四边形BECF是菱形.理由如下:∵EF垂直平分BC,∴BF=FC,BE =EC,∴∠3=∠1.∵∠ACB=90°,∴∠3+∠4=90°,∠1+∠2=90°,∴∠2=∠4,∴EC=AE,∴BE=AE.∵CF=AE,∴BE=EC=CF=BF,∴四边形BECF是菱形;(2)当∠A=45°时,菱形BECF是正方形.证明如下:∵∠A=45°,AB=90°,∴∠3=45°,∴∠EBF=2∠3=90°,∴菱形BECF是正方形.方法总结:正方形的判定方法:①先判定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这个矩形有一组邻边相等;②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菱形有一个角为直角;③还可以先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用判定定理1或判定定理2进行判定.探究点二:正方形的判定的应用【类型一】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19.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判定-精品课件

练习1:判断 (1)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3)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正方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5)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6)四边相等,有一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 正方形
例2 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A′、B ′、C ′、 D ′分别从顶点A、B、C、D沿AB、BC、CD、 DA方向同时以同样速度向B、C、D、A移动。
D
M
A
E
F
C
N
B
练习2(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试题)如图,是 一块在电脑屏幕上出现的矩形色块图,由5种颜色 不同的正方形组成。设中间最小的一个正方形边 长为1,则这个矩形的面积是
练习4 (2019年陕西省中考题)如图,在矩形 ABCD中,点E、F分别在AB、CD上,BF平行 于DE。若AD=12cm,AB=7cm,且AE:EB=5: 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题3:已知正方形ABCD中,Q在CD上,且 DQ=QC,P在BC上,AP=CD+CP; 求证:AQ 平分∠DAP.
证明:延长AQ交BC延长线与E,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CD,AD∥CD;
A
D
∴∠D=∠QCE,∠DAQ=∠E, 又∵DQ=CQ,
Q
∴⊿ADQ≌⊿ECQ (AAS).
∴∴ACDD==CCEE,,又∴AADP==CCDD,+CP=CE+CP=EPB.
①AE与BF相等吗?为什么?
②AE与BF是否垂直?说明你的理由。
A
D
F G
BE
C
练习7: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
E、F分别为BC和DC上的点,且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数学: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丰富多彩的正方形课件

10
步骤1:计算正方形的面积、边长
10 5 10 5 10
步骤2:找出正方形的边 步骤3:找出分割方案
20 200
100 20
正方形面积S=200+100+200=500 200 20 正方形边长= 500=10 5
10 5
10 5
10
剪拼后大正方形的边长= a2 b2
B
a Cb E B
a
C b E 你能找到长度等于 a2 b2的线段吗?
方案一
方案二
将两个边长不等的正方形分割——重拼成一个正方形.
方案三
a
a2 b2
b
工人师傅将一块如图所示的铝板,经过适当的剪切拼接,焊接成
一块正方形铝板,请画出剪切方法,并将剪切后的铝板拼成一个面积 与本来图形面积一样的正方形。
请你在图中添加两条直线,将一块正方形分割成面积 相等的四个部分, 设计出分割方案.
请你当设计师
AE
1
3
G
2
D
B H O
4
FC
证明:连接OA、OD O
∵∠GOF=∠GDF=90 O
∴∠4+∠DGO=180 O
∵∠3+∠DGO=180
∴∠3=∠4
在△OAG和△ODF中
∠3=∠4
∠1=∠2
OA=OD
∴ △OAG ≌△ODF(AAS)
∴S △OAG =S △ODF
1
∵
S
△OAD=
4
S正方形ABCD
1
∴ S四边形OGDF= 4 S正方形ABCD
上述分割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1、两条直线都经过正方形的中心 2、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小结:经过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O,且互相垂直的 两条直线将正方形分割成等面积的四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这块场地的面积= 800 800
B
C
=800
对角线 =40
强化训练
2、满足下列条件的四边形是不是正方形?为什么? (1)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 (3)对角线相等的菱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 解:(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知,是正方形 (2)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知,是正方形 (3)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知,是正方形 (4)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知,是正方形
对角线平分,相等且垂直(对角线法)
正方形
对角线平分, 相等且垂直
强化训练
1、如图,ABCD是一块正方形场地.小华和小芳在
AB边上取定了一点E,测量知,EC=30m,EB=10m.
这块场地的面积和对角线分别是多少?
解:根据勾股定理:
A
D
BC2=EC2-EB2
=302-102
=800
∴BC= 800 20 2
矩形
邻边 相等
正方形
菱形
一个角 是直角
正方形
讲授新课
归纳:
1.正方形的定义:四个角都是直角,且四条边相
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3.正方形既是矩形,也是菱形,同时也是特殊
的平行四边形.
思考
正方形有什么样的性质,以及如何去 判定一个正方形呢?
讲授新课
例1 (1)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方式折一下, 就可以裁出正方形纸片.为什么? 解:由已知,对折后可得: 所得的四边形有三个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 所以可以裁出正方形纸片, 故对折后,有三个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所以就 可以裁出正方形纸片. (2)如何从一块长方形木板中裁出一块最大的正方 形木板呢? 解:在长方形最长的两边,截取长度等于“长 方形的短边的长度”,这样就可以截出面积最 大BC中,∠C=90°,CD平分
∠ACB,DE⊥BC于E,DF⊥AC于F. C
求证:四边形CFDE是正方形.
E
解:∵∠C=90°,DE⊥BC于E, F
DF⊥AC于F
A
∴四边形CEDF有三个直角,
D
B
它是矩形
又∵CD平分∠ACB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都两边的距离相等,可知
DE=DF,所以矩形CEDF有一组邻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
菱形 正方形 矩形
讲授新课
例3 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四个全
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_正__方__形__,对角线AC、BD相交于
点O.
求证:△ABO、△BCO 、△CDO、△DAO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
角形.
A
D
O
B
C
证明:∵四边形ABCD是_正__方__形_____,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2.3 正方形
矩形
1.四个角都___相__等___ 性 质 2.对角线__互__相__平__分__
1.有一个角是_直__角___的 __平__行__四__边__形_
判 2.有三个角是_直__角__的 定 ___四__边__形__
3.对角线___相__等___的 _平__行___四__边__形
复习旧知
菱形
1.四条边都是__相__等___
2.对角线互相__互__相__平__分_ 且平分每组___对__角___ 1.有一组邻边_相__等___的 _平__行__四__边__形_
2.对角线互相__垂__直__的 _平__行__四__边_ 形
3.四条边___相__等__的 __四__边__形__
引入新课
∴AC=_B_D___,AC__⊥__BD,AO=_C_O___=_B_O___=_D_O___. ∴△ABO、△_B_C_O___、△_C_D_O___、△_D_A_O___是等腰直角三角 形,且△ABO≌△BCO__≌___△CDO__≌___△DAO.
讲授新课
例4 根据图形所具有的性质,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打“√”
根据正方形的判定方法,知四边形CEDF是正方
形
课时小结
现在,你对正方形有哪些新的认识?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矩形
平行四边形
菱形
正方形
布置作业
作业:教科书P59练习第1,2,3题; P60习题18.2第12题.
有一个角为直角
有一组邻边相等
有一组邻边相等
有一个角是直角
问题提出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讲授新课
1、四条边__相__等___,四个角都是__直__角___的四边形 叫做正方形. 2、正方形既是__菱___形,又是__矩___形.即 (1)有一组__邻__边____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__直__角____的菱形是正方形.
平行四边 形
√
矩形
√
菱形
√
正方形 √
对边平行且相等
四边都相等
√
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线互相平分
√
√
√
√
√
√
√
√
√
√
√
对角线互相垂直
√
对角线相等
讲授新课
作比较
请比较一般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对 角线的性质.
矩形 对角线平分且相等
四边形 无
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相等且垂直
对角线互相平 分
菱形
对角线平分 且垂直
讲授新课
例2 (1)正方形具有_菱__形__的性质,同时又具有__矩__形__的性质. 边:对边__相__等____,四边__都_相__等____; 角:四个角都是__直__角____; 线:对角线相等,互相__平__分____,每条对角线 平分一组__对__角____. 形:是__轴__对__称__和__中__心___对称图形. (2)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关系有怎样 的包含关系?请填入下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