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下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下册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世界历史下册复习要点

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改革、解体及东欧剧变

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2.俄国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地点:彼得格勒;领导人:列宁。

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苏联成立:1922年

4.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1928~1937年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年,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没有成功;80年代后期,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1991年底,苏联解体。

6.东欧剧变

原因:僵化的经济体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从而引发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实质:社会制度的变化。

表现: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风云剧变,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实现了统一。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对我们的启示: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4.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等等。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年1月,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三巨头”是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此后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根据和约规定,1920年1月成立国际联盟。

2.为解决美日矛盾,1921~1922年,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实际上将中国重新置于帝国主义的共同支配下。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的统治秩序。

3.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一战以后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制裁、是大国对弱国的瓜分,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

(二)二战后:两级格局

1.冷战政策

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开始时间及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表现:政治——出台了杜鲁门主义。经济——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军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两极格局的形成——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3.两极格局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随着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完全形成。

2.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直接威胁世界和平。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国应如何应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提示:(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重大作用;(3)加强合作,反对霸权主义;等等。

三、战后世界的发展变化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1.美国: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七十年代,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地位下降;八十年代成为世界上最大债务国;九十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其主要特征信息化、全球化。

2.西欧: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

3.日本:20世纪7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80年代中期以后,实行“科技立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等。

★战后主要国家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借鉴

提示: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政策,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发展教育,注重人才的培养,积极创新等。

(二)亚非拉的奋起和动荡的中东地区

年印度独立,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尼赫鲁是印度第一位总理。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北非展开;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赢得了埃及的独立。1960年非洲出现17个独立国家,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瓦解;1959年,古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摆脱美国的控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一战后,英国获得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建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冲突的根源是领土争端。

★巴以冲突的因素: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的重要;大国的干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水资源的争夺等。

★为促进中东的和平进程而努力。

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兴起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特征:

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主要特征: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95年1月1日,

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2001年11月,中国正式成为其中的一员。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见课本)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民族经济发展;但是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市场经济不成熟,加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制约,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中国应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五、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

1.开始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最早国家:美国

3.开始标志: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4.主要标志: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

5.主要成就:

①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时代。

②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而在其发展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6.特点和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