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选线的基本原则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减少城市拆迁工程 合理衔接其他交通方式 便利运营组织 注重环境与文物保护 考虑工程建设条件
7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选线所需资料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报告 轨道工程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审批文件 市政府及其上级部门或领导对地铁项目建设的指示 客流资料 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资料 城市的经济统计资料 水文气象资料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地形图资料 线路可能经过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场地及建筑物等资料 线路可能穿越的街坊建筑区内主要房屋及其基础资料 线路可能经由区域内的市政及人防设施资料等
22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线路平面位置选择
(3)地面线——位于道路中心带上
23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线路平面位置选择
(3)地面线——位于快车道一侧
24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线路平面位置选择
(3)地面线 位于道路中心带上:不阻隔两侧车辆按右行方向出入 ,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和噪声都较小。但是乘客需要通 过地下通道或天桥进出站。 位于快车道一侧:城市道路无分隔带时,该位置可以 减少道路改移量,只需对一侧的道路进行改造。缺点 需要修建辅路,增加交通管理的复杂性。
12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1.1 线路走向与路由
通过特大型客流集散点的路由选择 特大型客流集散点:产生上下车3万人次/h或20万人次/d
级以上客流量的地点。
当特大型客流集散点离开线路直线方向或经由主路时,线 路路由有下列方式可供选择。
路由绕向特大型客流集散点 采用支路连接 延长车站出入口通道,并设自动步道 调整线网部分线路走向 调整特大型客流集散点
33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1.3 车站数量、分布及站位选择
(5)车站站位选择——站位类型
②偏路口站位——这种站位偏 路口一侧设置,施工时可减少 对城市地面交通以及对地下管 线的影响,高架时,较容易与 城市景观相协调。缺点是路口 客流较大时,容易使车站两端 客流不均衡,影响车站的使用 功能。一般在高架线或路口施 工难度较大时采用。
(3)车站分布对市民出行时间的影响 车站数目的多少,直接影响市民乘地铁的出行时间; 车站多,市民步行到站距离短,节省步行时间,可以增 加短程乘客的吸引量,但增加了乘客在车内的时间; 车站少,则恰恰相反,提高了交通速度,减少乘客在车 内的时间,可以增加线路两端乘客的吸引量。
30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1.3 车站数量、分布及站位选择
(4)车站分布比选 由于车站造价高,车站数量对整个轨道交通的工程造 价影响较大,在进行线路规划时,一般要做2~3个车 站数量与分布方案的比选。 比选时,要分析乘客使用条件、运营条件、周围环境 以及工程难度和造价等几个方面,通过全面、综合地 评价,确定推荐方案。
27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1.3 车站数量、分布及站位选择
(2)影响车站分布的因素 大型客流集散点 城市规模大小 城区人口密度 线路长度 城市地貌及建筑物布局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城市道路网状况 对站间距离的要求
28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1.3 车站数量、分布及站位选择
31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1.3 车站数量、分布及站位选择
(5)车站站位选择——原则 方便乘客使用 与城市道路网及公共交通网密切结合 与旧城房屋改造和新区土地开发结合 方便施工,减少拆迁,降低造价
32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1.3 车站数量、分布及站位选择
(5)车站站位选择——站位类型 ①跨路口站位——这种站位便于各个方向的乘客进入 车站,减少了路口人流与车流的交叉干扰,而且与地 面公交线路有良好衔接。在有条件时应优先选用。
19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线路平面位置选择
(1)地下线——位于道路范围以外 在有利的条件下,地下线位于道路范围之外,可以达到缩
短线路长度、减少拆迁、减低工程造价的目的。有利条件 如下: 地质条件好,基岩埋深很浅,隧道可以用矿山法在建
筑物下方施工; 城市非建成区或广场、公园、绿地; 老的街坊改造区,可以同步规划设计,并能按合理的
线路在城市三维空间中的准确位置。
4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本章主要内容
7.1 轨道交通线路选线 7.2 线路平面设计 7.3 线路纵断面设计 7.4 辅助线设计
5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1 轨道交通线路选线
轨道交通线路选线主要发生线网规划、预可行性研究以及 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包括线路的走向与路由、车站分布、 辅助线分布、线路交叉形式以及线路敷设方式等的选择。
B位:位于规划的慢车道和人行道下方,施工时能减 少对城市交通的干扰和对机动车路面的破坏,但由于 它靠建筑物较近,市政管线较多且线路不易顺直,需 结合站位设置统一考虑。
C位:位于待拆的已有建筑物下方,对现有道路及交
通基本上无破坏和干扰,地下管网极少。但房屋拆迁
及安置量大,需要和城市改造同步进行。
39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本章主要内容
7.1 轨道交通线路选线 7.2 线路平面设计 7.3 线路纵断面设计 7.4 辅助线设计
40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2 线路平面设计
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形称为线路的平面线形。 车辆行驶轨迹特征:
(1)轨迹线是连续的,即在任何一点上不出现错头、 折点或间断;
34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1.3 车站数量、分布及站位选择
(5)车站站位选择——站位类型 ③位于道路红线以外站位——典型的有:设于火车站 站前广场或站房下,以利客流换乘;与城市其它建筑 同步实施,和新开发建筑物相结合结合城市交通规 划,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等。
35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1.4 选线方案比选
轨道交通线路包括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辅助线包括折 返线、渡线、联络线、停车线、车辆段出入线、安全线等。
3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线路设计
线路设计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
总体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
通过不同设计阶段,逐步由浅入深,不断地比较修正线路
平面、纵剖面和坡度、线路与车站的关系,最后最佳确定
施工顺序施工。
20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线路平面位置选择
(2)高架线——在城市中穿越时一般沿道路设置,一般 应结合规划道路的横断面考虑,设于道路中心或快慢车行 道分隔带上。
21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线路平面位置选择
(2)高架线 高架线位于道路中心线上:对道路景观较为有利,噪 声对两侧房屋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路口交叉处对拐弯 机动车影响小,是采用较多的一种线路形式。 高架线位于快慢车分隔带上:可充分利用道路隔离带 ,减少高架桥柱对道路宽度的占用和改建,对一侧建 筑物干扰小,但对另一侧干扰大,适用于道路两侧环 境要求不一样的地区。
13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案例
14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案例
15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案例
16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1.2 敷设方式及平面位置选择
线路敷设方式 地下线:一般在交通繁忙路段和市区内繁华地段采用 ,是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一种线路敷设方式。
高架线:一般在市区外建筑稀少及空间开阔地段采用 ,介于地面和地下之间的一种线路,既保持了专用道 的形式,占地较少,又对城市交通干扰较小。
7.1.4 选线方案比选
(2)房屋拆迁比较 包括拆迁房屋数量、质量、使用性质、拆迁难易等的 比较。质量差的危旧房屋可以拆;住宅房易拆迁,办 公房次之,工厂厂房难拆迁;学校、医院等单位,一 般要邻近安置;商贸房异地搬迁,拆迁难度大。
37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1.4 选线方案比选
(3)管线拆迁比较 包括上下水管网、地下地上电力线、地下地上通信 电缆线、煤气管、热力管等的数量、规格、费用及 拆迁难度比较。大型管道改移费用高,下水管改移 难度大。
26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1.3 车站数量、分布及站位选择
(1)车站设置应满足的原则 尽量避开地质不良地段,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 扰; 兼顾各车站间距离的均匀性。 车站的间距应根据现状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布局和客 流的实际需要确定。在市内繁华区一般可控制在 1km左右;在市区边缘区或城市组团之间,一般可 到1.5~2.0km。
不同选线方案的比选包括线路的条件、拆迁、施工等多方 面的比选。
(1)线路条件比较 包括线路长度、曲线半径、转角等。对于小半径曲线 ,在拆迁数量、拆迁难度、工程造价增加不多的情况 下,宜推荐较大半径的方案,若半径大于或等于400 m ,则不宜增加工程造价来换取大半径曲线。
36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10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选线的方法
7.1.1 线路走向与路由 7.1.2 敷设方式及平面位置选择 7.1.3 车站数量、分布及站位选择 7.1.4 选线方案比选
11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1.1 线路走向与路由
线路方向及路由的确定 根据线路的功能定位对线路进行总体布局 确定线路的必经控制点 调整控制点之间的路由,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 结合地质、地形现状进行选线 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条件进行选线 结合土地利用进行选线 根据城市的经济实力进行选线,减少拆迁工程 尽量避让保护建筑
25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1.3 车站数量、分布及站位选择
(1)车站设置应满足的原则 尽可能靠近大型客流集散点,为乘客提供方便的乘车 条件; 在城市交通枢纽、地铁线路之间与其他交通交会处设 置车站,使之与道路网及公共交通网密切结合,为乘 客创造良好的换乘条件; 应与城市建设密切结合,与旧城房屋改造和新区土地 开发结合;
38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1.4 选线方案比选
(4)改移道路及交通便道面积比较 包括施工时改移交通的临时道路面积及便桥,恢复被 施工破坏的正式路面及桥梁等。
(5)其它拆迁物比较 不属于上述拆迁内容的其它拆迁。
(6)主体结构施工方法比较 包括施工的难易度、安全度、工期、质量保证、对市 民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评价。
(2)轨迹线的曲率是连续的,即轨迹上任何一点不出 现两个曲率值;
8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影响选线的因素
(1)线路的性质、作用及地位 (2)客流集散点和主客流方向 (3)城市道路网及建设情况 (4)线路的敷设方式及技术条件 (5)与城市发展的近、远期结合
9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选线的实施流程
(1)确定初步线站位方案 (2)现场踏勘 (3)方案优化 (4)征求规划部门意见 (5)坐标定线
地面线:在较空旷、道路和建筑物稀少的地带采用, 土建工程造价低。缺点是隔断线路两侧的交通,一般 用在偏远市郊路段。
17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线路平面位置选择
(1)地下线——位于道路规划红线范围内
18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线路平面位置选择
(1)地下线——位于道路规划红线范围内
A位:位于道路中心,对两侧建筑物影响小,地下管 网拆迁较少,施工相对容易,是较为普遍的一种线路 位置。但若采用明挖法,对道路交通干扰较大。
(2)影响车站分布的因素
我国已建地铁平均站间距离
城市名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线别 线路运营长度(km) 车站数(个) 平均站间距(m)
2号线
23.01
18
1278
4号线
49.93
35
1427
2号线
60
29
1740
5号线
40.5
28
1446
29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7.1.3 车站数量、分布及站位选择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
第七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本章主要内容
7.1 轨道交通线路选线 7.2 线路平面设计 7.3 线路纵断面设计 7.4 辅助线设计
2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线路设计
线路设计是在已经确定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条件下,研 究某一条或某一段线路的具体位置,确定相关细节,包括 线路的路由方案、敷设方式、站点选择和线路曲线和坡度 计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