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思考_65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以来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思考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们意识到国家综合实力包括文化和意识形态为表征的“软实力”。
这种实力可以将本土文化快速地传播到其他国家,使广大受众能够理解他国文化,有利于打破刻板印象,消除文化隔阂,甚至获得经济和政治利益。
十七大把建设文化强国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是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国务院办公厅〔2010〕9号文件《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动电影“走出去”的要求,即通过国产电影走出国门,实现文化输出和传播功能,增强文化软实力。
事实上,中国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文化输出的使命,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外国对于中国的认知。
中国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和奥斯卡电影节等屡有斩获,表明其他国家对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兴趣。
国内外学者认为文化与传播密不可分,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互动现象,文化即传播。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又是传播的工具,同时还是受众进行评介的对象。
这样一来,电影、文化和观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彼此之间相互影响。
电影文化内涵极广,本文只考查电影本身的叙事结构和情节要素,不考虑国家政策制度、海外发行营销策略、制作成本、技术手段等外在因素。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美国在全球推行文化帝国主义,倾销以消费文化为中心的美国文化。
在跨文化传播中,欧美文化处于优势地位,本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坚定自身文化的立场。
具体来说,中国以电影为媒介进行跨文化传播应该注意三个方面:首先,应该对本土文化有清晰的认识和自豪感,有独立的文化意识,创作出的电影作品应得到国内观众的认可;其次,了解受众国的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了解受众国对于本国的文化期待与文化想象;最后,调和差异,利用符合受众国观众欣赏模式的表现方式,改变理解上的偏误,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中国电影近十年来文化传播产生的问题根源是中国在海外发行的影片没有针对性,一股脑儿地将国产电影向海外倾销,没有挑选出有本国文化特色又适应国外观众审美需求的影片向国外观众重点推介,最终导致跨文化传播的失败,从叙事结构和情节要素的角度来说,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反复套用成功模式,造成国外观众的审美疲劳21世纪初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获得四项奥斯卡大奖,13亿美元的中国电影北美票房纪录难以打破,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巅峰之作。
此部电影在海外的“名利双收”是中国电影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
它成功的秘诀在于巧妙地将东西方元素融为一体。
以爱情作为影片的统摄主题,既有西方张扬个性、追求独立的人文精神的体现,也有中国道家思想和侠义精神的表达。
其中大量中国传统元素的使用吸引了国外观众的眼球,例如建筑、竹海、座椅器具、武术动作等,透露出东方神秘主义色彩和禅意。
影片持续满足了国外观众对于中国武术的好奇,尤其是其武术动作的美学化处理使接下来的中国电影竞相仿效。
随后上映的《英雄》(2002)、《功夫》(2004)、《十面埋伏》(2004)、《霍元甲》(2006)等中国功夫片或多或少地借鉴了它的模式,有一定的票房号召力,其中《英雄》一片最为成功,成绩不俗。
中国其他古装剧情片如《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等仍大量引入武打元素,武打段落占到全片三分之一以上。
这些影片一般以壮阔优美的自然环境作为背景,采用全知视角,用长镜头聚集整个打斗过程,间或特写镜头聚集受创部位或是人物面
部表情。
并且多采用慢镜头表现动作的细节,用水花、汗水的飞溅体现动作的速度和激烈程度。
影片中武打动作常配以飘逸的服饰和舒缓的音乐,形若舞蹈;或激越或舒缓的音乐展现人物关系和紧张程度。
影片将血腥暴力的场面诗意化和美学化的结果会使观众过度关注画面美感而忽略影片主题内容。
武侠元素的使用在初期满足国外观众文化猎奇的心理,但它的频繁使用使得影片千篇一律,近年中国影片在北美市场的低迷表现体现了观众对于这种模式的审美疲劳。
二、东西方元素的拼接拙劣,国外观众难以理解
不少中国电影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对于中国元素的介绍流于表面和形式。
大制作的影片景深长,着眼于突出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风光的壮丽,重视刻画气势恢宏的宫殿、精美华丽的衣饰、格调高雅的器皿摆设、中国传统歌舞戏曲茶道等,令人目不暇接,迎合了国外观众对于中国文化的好奇心。
但是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如“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庸无为”的道家哲学,向善、修身、重视因果的佛家思想的影片乏善可陈。
中国影片还套用西方的故事情节和叙述方式来包装中国元
素,试图满足国外观众的心理期待,从而得到观众的认可,但往往拼接痕迹过于明显,东西方元素难以融合,《夜宴》可以说是个中典型。
《夜宴》实际上是中国版的《哈姆雷特》,英国古典悲剧中有关人性的卑劣与伟大的思考和主人公矛盾心理让位于欲望下的爱情悲剧。
贯穿于影片中用以揭示主题的面具舞与越人歌的结合,则不伦不类。
面具舞来自于中国驱鬼傩舞,舞蹈者佩戴鬼面具起舞,乞望驱邪避凶。
影片中面具舞表演者动作却类似于日本能剧,毫无表情的面具指向西方“persona”的概念,意指对于人性本真的隐藏,影片中用面具提示对权力欲望追求的遮蔽。
越人歌是中国古代先于楚辞的民间诗歌,表达渴望情感交流,本意并不与爱情相关。
影片中则用之表达对爱情的求之不得的寂寞空虚。
东方元素的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国外观众难以理解,加之影片很大程度上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观众容易对中国文化产生误读与理解上的偏差。
三、叙事方式重抒情轻情节,情节线索单薄,难以引起观众兴趣中国电影大体采用离合型叙事结构。
故事时间远远大于银幕时间,电影段落以时序连接为主,常放弃叙事段落的因果关系,造成情节链的松散,抒情性较强;在叙事空间上以广阔的空间和时空的重复循环造成空间的稳定性,强调空间
的象征意义;以全知视角为主的叙述者机制来安排情节,情节结构基本采用三段式。
相比较而言,美国电影段落则有较强的因果关系,情节结构多为四段式,情节的突转较多,节奏较快,大量使用蒙太奇。
北美观众对于情节线索较为单薄的中国影片的接受是有一定障碍的。
讲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是一部电影吸引观众最基本的手段,海外发行的中国电影大多情节性不强,缺乏必要的文化联想则易造成理解的困难,观众会有不知所谓的感受。
在国外有一定认可度的导演贾樟柯近来的小制作电影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用大量连续镜头和固定镜头反映低层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类似于纪录片。
例如《三峡好人》(2006)主要叙述的是以韩三明、沉红寻找亲人的经历,故事的发生背景是三峡工程移民拆迁的这一历史事件,几乎没有情节,只有镜头下大量场景的展现,可以说它是通过使观众的期望不断落空来推动故事的。
没有一个完整故事情节的电影不容易引起更大范围的观众的兴趣,这是不少国产电影在海外发行成绩不佳的主因。
讲述一个符合国外观众审美习惯又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好故事是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进行文化传播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国外成功引用中国故事元素创作的《功夫熊猫》等电影则值得国内影人的借鉴。
四、影片基调阴暗沉重,缺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近年来在国际各大电影节获奖影片多为中小成本制作的影片和因题材在国内未通过制度审查的小众“地下”电影。
获奖电影多以写实的手法反映低层人民和边缘民众的生活状况,获奖的原因在于国际上对于中国现实生活的持续关注和某些电影节如柏林电影节对于现实主义题材的青睐。
有些电影如2000年的《我的父亲母亲》、2005年的《孔雀》、2007年的《图雅的婚事》、2010年的《团圆》、2012年的《白鹿原》等,皆反映了处于新旧社会转型期的历史背景下,亲情、爱情、友情和伦理关系所接受的考验,表现了普通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既有痛苦、迷茫和困惑的一面,更有坚韧、善良和执著的一面,总体基调昂扬向上,赞扬人性中的真善美。
有些电影在叙事手法和主题上大胆创新,使电影具有相当的实验性。
导演娄烨的作品《苏州河》(2000)、《春风沉醉的夜晚》(2009)较早地进行了叙事上的创新,大量使用晃动的镜头体现焦虑和茫然无措的精神状态,色调昏暗,故意营造压抑的气氛。
在《苏州河》中男主角的面部身体没有呈现,
观众通过看到他的手和听到他讲述故事、对话的声音判断他的存在,采纳的是此主人公的视角,快速不稳定的镜头捕捉现代人杂乱、缺乏目的性的生活。
男主人公讲述的故事似真似幻,故事内外的女主角身份混淆,意义难明。
《春风沉醉的夜晚》的同性恋主题则迎合了西方对于中国男性的想象,呈现出一种压抑、混乱和痛苦的状态。
其他导演的作品如贾樟柯的《天注定》(2013)勾勒了一个暴力、混乱的世界;刁亦男的《白日焰火》(2014)突出了背叛这一主题。
这些作品有助于反映中国社会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人性的黑暗面进行了深入的拷问,但基调相对阴暗,突出了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负面问题、怪异的民俗和社会的贫穷落后,满足国外观众的“伪民俗”想象,强化西方中心话语,缺少中国传统精神品质的歌颂,这类电影作品实际上是不利于文化传播的。
五、成长环境的差异和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折扣
某些海外发行的中国影片反映的主题较狭隘,针对某些团体,缺少关乎整个人类的宏大题材。
在中国极受欢迎的影片在北美院线遭冷遇往往是因为在文化传播中造成了文化折扣。
由于缺乏共同的成长背景和
文化背景,针对特定团体而制作的影片难以在国外观众中产生共鸣。
例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以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的共同的成长经历为基础的,这类影片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
中国影片应转而关注关系到整个人类命运的宏大题材,有更广阔的视角和胸怀,赞颂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类普适的精神价值,才能使国外观众易于接受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对中国文化有较为正确的认知。
中国电影自诞生起就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对于把握复杂社会现实,刻画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进行合理的舆论导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中有部分影片在文化传播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电影由于过于迎合国外观众的审美要求和对东方的想象,反而不利于文化传播,造成了不良的结果;还有一部分影片针对中国特定群体,无法担负文化传播的使命。
中国影片要担负起文化传播的重任就必须坚定自身的文化立场,在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求同存异,有针对性地创作出具有丰满的故事情节、东西方元素完美融合、聚焦人类共同问题、宣扬普适精神的作品。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4年江西省艺术规划课题一般项目“2000―2014年国产电影的文化价值研究”(项目编号:YG2014082)阶段性成果;2014国内青年骨干教师访学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