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坤:中国已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贡献-环境生态论文

合集下载

世界与中国的全球控温努力

世界与中国的全球控温努力

世界与中国的全球控温努力何建坤【摘要】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尽管没有达成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但是就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不能超过2℃的目标却达成了共识.这就意味着,在2015~2025年期间,全球气体排放要快速下降,2025年要比1990年下降一半以上.但是,从当前排放的目标和应对措施来看,尚不能支持控制全球平均升温不超过2℃的目标.未来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仍然呈上升趋势.尽管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化石能源消费的总量还是要上升的.尽管现在的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等减排技术有潜力支持这个2℃的目标,但是要实现这些技术的潜力会受到资金、市场、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期刊名称】《低碳世界》【年(卷),期】2011(000)009【总页数】2页(P56-57)【作者】何建坤【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为控制全球平均升温不超过2℃,世界各国都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减排目标。

然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尚不能将全球平均气温的升温控制的2℃之内。

中国的减排情况如何?中国对自身的低碳发展之路又有何展望?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尽管没有达成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但是就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不能超过2℃的目标却达成了共识。

这就意味着,在2015~2025年期间,全球气体排放要快速下降,2025年要比1990年下降一半以上。

但是,从当前排放的目标和应对措施来看,尚不能支持控制全球平均升温不超过2℃的目标。

未来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仍然呈上升趋势。

尽管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化石能源消费的总量还是要上升的。

尽管现在的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等减排技术有潜力支持这个2℃的目标,但是要实现这些技术的潜力会受到资金、市场、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的承诺来看,现在各国承诺减排的路径并不能支持2℃减排的目标。

据国际权威调研中心IDC报告,如果要实现2℃目标,到2020年,发达国家要比1990年的水平至少减少25%~40%。

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贡献

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贡献

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贡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贡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都在加大力度减少碳排放,以遏制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的减排任务尤为重要。

近年来,中国在碳达峰和碳中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一、碳达峰承诺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争取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一承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赏。

碳达峰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将在达到峰值后开始逐步下降,为实现碳中和奠定了基础。

为了实现碳达峰,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减排措施,包括提高能效、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发展等。

中国的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各项减排目标得到了有效实施,为碳达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碳中和行动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加快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扩大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大碳排放权交易力度,建设碳市场等。

中国还鼓励企业改善生产工艺,提高能效,减少碳排放。

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将有效减少全球碳排放量,对全球气候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减排措施将带动全球减碳工作的推进,为国际社会落实《巴黎协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在清洁能源、绿色发展等领域的经验和成就,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努力和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中国将继续积极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相信在各国共同努力下,全球将能够实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

【2000字】第二篇示例: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贡献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全球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提出了碳减排的目标,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中国经验”助力全球气候治理——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

“中国经验”助力全球气候治理——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

中国国情国力|ZGGQGL6 Ⅰ2018/0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发挥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的作用愈加明显。

而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当前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时,“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又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低碳研究院教授何建坤。

气候变化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记者: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就是气候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气候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又名2015年世界气候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新机制,制定了控制全球温升幅度不超过2℃的目标。

您认为,这个“2℃目标”应该如何解读?何建坤: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气候变化。

其出现的原因是自从工业革命到现在的一二百年时间,特别是近五十年以来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能源消费过程中所排出的二氧化碳,其排放到大气中并形成累积,使得大气当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越来越高,温室效应不断增强,从而引起气候变暖。

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干旱和极端洪涝等诸多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

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媒体关于某些几十年一遇或者百年一遇的地方灾害的报道,如美国的暴风雪、加州干旱引发的大火等都是因为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次生灾害。

现在各国已经达成共识——气候变化就是当前全人类面临的一个“中国经验”助力全球气候治理——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 ◎记者 齐美娟生态危机。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气候变化列为非传统安全威胁和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因此更加需要全球合作来应对。

而应对办法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减少人为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

其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关键所在。

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则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根本途径。

《巴黎协定》提出了要把未来全球的温升控制在2℃范围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革命前1.5℃之内。

何建坤:全球气候治理新形势与中国的对策

何建坤:全球气候治理新形势与中国的对策

何建坤:全球气候治理新形势与中国的对策作者:胡文娟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0年第02期四年前,聯合国气候大会通过《巴黎协定》,人类遏制气候变暖的努力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份全球性气候新协议将改变人类未来,它将造福全人类以及子孙后代。

《巴黎协定》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适用于所有国家的新的制度安排,并且提出到本世纪末,力争将全球温升控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的2℃以内,并努力控制在1.5℃以内。

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

过去四年,在全球气候危机日益严峻的现实下,《巴黎协定》不仅遭遇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退群”,而且有权威报告指出,即使当前《巴黎协定》下各国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都得以实现,全球平均气温仍然可能上升3.2℃。

刚刚在12月闭幕的“史上最长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更是在一波三折中开始,又以争执分歧收尾。

“命途多舛”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5次缔约方会议(COP25)未能就《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一些关键性议题达成一致,这样的结果让其被形容为“混乱”“令人失望”,甚至“令人愤怒”。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面临什么样的新形势?中国应该如何发挥大国引领作用?我国未来的低碳之路又该如何部署?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本刊学术委员会主席何建坤教授近期向本刊分享了他关于新形势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考。

他表示,面对全球气候治理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以及紧迫性,积极做好国内经济低碳转型,协调好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国际气候谈判,将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应对气候变化更现实,更紧迫过去新闻报道里的气候变暖事件往往发生在遥远的天边,但在过去的2019年,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极端天气似乎到处都在发生。

从南部非洲到北美,从澳大利亚、亚洲到欧洲,洪水、风暴和火灾带来了严重的混乱和破坏。

何建坤认为,全球不断增多、增强的极端气候事件正在加剧当前气候治理的紧迫性。

中国对世界生态的贡献

中国对世界生态的贡献

中国对世界生态的贡献
中国是一个拥有大量人口和广阔土地的国家,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中国自身的生态建设,同时也对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了贡献。

以下是中国对世界生态的贡献的几个方面:
1. 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工业和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等。

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为推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保护珍稀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大量珍稀濒危物种。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这些物种,如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野生动物贸易等。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加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贡献。

3. 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

为了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计划,如“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等。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中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总之,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
的措施,并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中国不断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相信中国将为全球环保事业的进一步推进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造福人类中国为全球气候变暖贡献力量

造福人类中国为全球气候变暖贡献力量

造福人类中国为全球气候变暖贡献力量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中国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为全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暖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从中国在能源转型、碳减排、森林保护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努力,介绍中国如何造福人类,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做出积极贡献。

首先,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的努力为全球减缓气候变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支持。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清洁能源的应用,例如实施国家能源战略,鼓励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推动能源技术创新等。

中国还在全球最大规模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核能,并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绿色能源系统。

这些举措有效减少了碳排放,为全球减缓气候变暖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中国在碳减排方面的努力也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应对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制定了碳市场建设方案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了全国碳排放核算和监测体系,并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

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能效技术,加强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碳减排工作。

中国还积极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提倡低碳出行方式。

这些举措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排放强度,为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提供了积极模式。

此外,中国的森林保护工作也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推行了国家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了重点生态功能区划。

中国还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大力提倡绿化环保,推动退耕还林还草,有效减少了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增加了森林碳汇,保护了生态环境。

这些措施为全球的气候调节和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和国际合作,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

中国承担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义务,推进了巴黎协定的签署和落实。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和会议,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倡议和方案。

中国环保行动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环保行动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环保行动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中国贡献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环保成为了各国共同的责任。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中国在环保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环保行动不仅为国内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全球环保事业作出了中国贡献。

首先,中国政府早已将环保发展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中。

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治理,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环境监测和责任追究制度。

例如,中国实施了“大气十条”,要求各地严格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和土地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建设美丽中国。

其次,中国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转型。

中国在能源领域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转型技术。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发展国家,不仅在光伏发电和风电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还大力推进电动汽车的发展。

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加强能源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了能源消耗的有效减少,为全球低碳经济转型树立了榜样。

此外,中国积极参与了全球环境治理的多边机制。

中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并积极参与了巴黎协定的谈判和签署。

中国承诺将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努力降低碳强度。

中国还主动承担了南南合作的责任,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分享环保技术与经验,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促进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

中国环保行动还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倡导环保行为,展示了其责任感和积极性。

中国的环保行动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赞赏,为中国树立了环境大国的形象。

中国在团结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积极态度,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综上所述,中国环保行动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中国贡献。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低碳经济转型,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多边机制。

我国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

我国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

我国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咱们中国对全球生态文明的贡献,说来话长,但要说清楚,其实也不难。

咱们常说“天高地厚,鸟语花香”,那是咱们中国的自然景象,咱们都觉得很骄傲,也都习惯了。

可是,仔细想想,咱们中国的环境这几年真是变化不小。

想当年空气是灰蒙蒙的,水质也是浑浑的,街头的垃圾一堆堆,现在再看看,变化简直是天翻地覆。

人们早就不满足“只知吃饱穿暖”,更注重的是“生活得健康、清新、舒适”。

这可不是一两天的事儿,得从根本上来变,甚至说,背后有一个国家级的战略支持。

你看,中国提出了“绿色发展”这个概念,咱们国家要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要把环境保护放在和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不能再一味追求GDP,啥也不管。

因为大家都知道,咱们要的是“高质量发展”,而不是“高污染、高消耗”的那种增长。

以前那个只顾着打工、拼命赚钱的时代,咱们已经不再追求了。

现在咱们讲究的是绿色循环,所有的资源都能用得上,用得好,给后代留点儿“底”。

别光想着捞一时的好,给地球留点儿喘气的机会。

再说了,咱们中国在减少碳排放上也下了大功夫。

你看那新能源车,真是越来越普及了。

以前咱们还在买汽油车,现在一提到电动汽车,大家眼睛都亮了。

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骑共享单车、开电动汽车,这些早已变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态。

相关部门也给了大力支持,比如一些城市推行的限行、绿色出行的奖励机制,既能减少污染,又能鼓励大家绿色出行。

车少了,空气就清新了,大家出门的心情也变好了。

咱们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也是提升了不少。

这两年,大家总是能看到“绿色大军”在全国各地种树,尤其是一些荒漠化地区,咱们中国的绿化工程真是大手笔。

你看,戈壁滩上种上了树,荒山秃岭也变得生机盎然。

这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保持生态平衡。

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抗气候变化,咱们真的是做了不少贡献。

咱们中国还大力支持国际环保合作,真是心系全球。

你看,咱们不仅关注自己国家的生态环境,还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环保合作。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
减缓与适应并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To place equal emphasis on both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engthen capacity building to cope with climate change.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就,GDP能源强度2010年比2005年下降20%左右,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10%,森林覆盖率达到20%。 Policies and measures concerning control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should achieve significant results. Energy intensity per unit GDP decrease by 20% in 2010 from 2005 level, share of renewable energy will be raised to10% and coverage of forest will be raised to 20%.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立气象监测、灾害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到2010年新增改良草地2400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平方公 里,治理荒漠化面积2200万公顷 Strengthen capability of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stablish climate monitoring system, early warning system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By 2010, some 24 million ha of grassland will be improved, ,000 sq km of land suffering from water and soil erosion will have been improved, and 22 million ha of decertified land will have been put under control. 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设立“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2006和2007年,国家科技计划投入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达70多亿 元。 Through strengthening basic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ge, establish “Specif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action to cope with climate change”. More than 7 billion RMB has been spend for energy saving and climate change. 加强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的建设。修订“可再生能源法”,风电上网电价优惠,风电装机补贴600元/kw,太阳光伏20元/Wp,节能奖励 200-250/tce,制定产品能耗标准,鼓励新能源技术进口。 Improve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China has revised its “Law of renewable energy”. Providing subsides for renewable energy: 600 yuan/kW for wind and 20 yuan/Wp for solar. 200-250 yuan/tce for energy saving. Developing energy consumption standard for products and providing incentives for technology import of new energy technology.

何建坤讲座——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及我国对策

何建坤讲座——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及我国对策

何建坤讲座——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及我国对策各位领导,各位同学: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哥本哈根会议及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和我国的对策。

哥本哈根会议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被国际社会所关注。

联合国在1988年成立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它的英文缩写是IPCC,大家在报刊上会经常看到这个机构的名称。

IPCC组织了全世界数千名科学家就气候变化本身的科学问题、气候变化的事实、形成的原因、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途径、成本和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发布了四次评估报告。

这四次评估报告的基本结论代表了当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普遍的共识和主流的意见,也是国际谈判当中作为科学依据的重要基础,它的结论主要有这么四点。

第一,气候变化本身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大量的观测和统计,上世纪百年期间,全球地表的平均温度升高了0.74度,我们国家对自己的评估显示,中国平均温度升高了1.1度。

第二,气候变化形成的原因。

IPCC评估报告当中第三次评估报告认为人为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概率是66%,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年发布,这个概率已经提高到了90%,从而基本认定气候变化的原因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

人为活动主要的是化石能源(也就是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过程当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及森林的砍伐、土地利用的变化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还有工业生产过程当中一些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含氟气体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人为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引起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工业革命以前是280ppm,到目前已经是384ppm(ppm是一个浓度的概念,是百万分之一)。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气候的变暖。

因此人为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基本上是一个认定的结论。

第三,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带来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水的膨胀,海平面上升,从上世纪以来,海平面已经上升了17cm,预计到本世纪末还会再上升20cm—60cm。

中国在国际生态治理上的成就

中国在国际生态治理上的成就

中国在国际生态治理上的成就中国在国际生态治理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以下将从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在国际生态治理方面的贡献:国际合作、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应对和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中国始终倡导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全球生态治理进程。

中国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创始成员国,在各种国际会议上积极发声,坚持多边主义和平等互信原则,推动建立和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例如,中国是巴黎协定的重要推动者之一,该协定是解决气候变化的重要法律框架。

中国还举办了多次国际环境会议,如2018年在南京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展示了中国对生态治理问题的重视和承诺。

其次,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全球生态治理作出了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再生纸生产国和最大的再生纸进口国,大力推动了全球再生纸产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还采取了严格的环境监管措施,对污染物排放进行严格管控。

中国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在过去几年中,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成功实施了多项减排政策,包括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节能减排措施等。

中国还坚定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推动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还承诺在2030年之前将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到峰值。

最后,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为全球生态治理树立了榜样。

中国提出了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发展理念,并将其写入国家发展的五年规划中。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还积极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国家分享自身的经验和技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总之,中国在国际生态治理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中国积极主张国际合作,努力推动全球生态治理进程,并采取一系列积极的环境保护措施。

何建坤:中国已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贡献

何建坤:中国已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贡献

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的目 标是统筹应对气候变化和国 内经济转型的双赢目标
《 世 界 环 境 》:6月30日,我 国 向《 联 合 国 气 候 变 化 框 架 公 约 》秘 书处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 动 —— 中 国 国 家 自 主 贡 献 》。如 何 看待中国这次公布的国家自主贡 献文件?
何建坤 :这份文件详细阐明了 我国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 标与相应的政策措施,提出了积极 的、有雄心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目标,是统筹应对气 候变化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双赢目标。这一目标已被国 际社会所认可。中国既要为保护全球生态作出贡献, 体现大国担当,又要实现国内经济转型,需要统筹国 际国内两个大局。
“十二五” 时期,中国制定了单位GDP能源强度 下降16%、CO2强度下降17%的目标,据估算,2014年 底已分别下降13﹒6%和16%,“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可以顺利完成。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已经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 了显著的贡献。
中国实际减排成效高于发达国家
欧 盟 提 出2030年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比1990年 减 排 40%的 目 标,从2012—2030年,其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温 室 气体强度的年下降率预计约为3﹒6%。美国提出温室 气体排放到2025年比2005年减少26%-28%,相应单位 GDP的CO2强度年下降率预计为3﹒45%-3﹒59%。从单 位GDP的CO2强度下降的速度进行比较,我国的减排 成效高于欧盟、美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
何建坤 :中国已为全球 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贡献
He Jiankun: China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global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

中国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

中国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

中国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写作: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为全球气候变化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采取的应对措施覆盖了能源、工业、农业、交通等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对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进行全面论述。

首先,我们将简要概述中国面临的气候变化影响,其中包括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生态环境的退化、农业产量的下降等。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应对措施,包括加强碳排放减少、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

最后,我们将总结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和贡献,并展望中国未来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贡献,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减少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做出更大的努力。

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等三个部分来分析中国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

具体结构如下:1. 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1.1 概述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和严重性。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已经日益显著,这个全球性的问题亟待解决。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所做出的具体贡献。

1.2 文章结构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

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概述,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 正文部分将重点讨论中国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做出的贡献。

首先,我们将介绍中国面临的气候变化影响,如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水资源短缺等。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的贡献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的贡献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的贡献引言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挑战,对人类和地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能源消费最大的国家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承担着重要责任。

本文将探讨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贡献,包括减排措施、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国际合作等方面。

中国的减排措施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政府认识到能源结构调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水电能,以及核能等。

同时,通过提高燃煤电厂的燃烧效率,减少碳排放。

中国还通过推广电动汽车等措施,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

智能城市建设中国积极推进智能城市建设,通过利用智能化技术,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

例如,建设智能交通系统,优化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建设智能照明系统,提高路灯的能效;推广智能家居,降低家庭用电量等。

碳市场建设中国启动了碳市场建设,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促使企业降低碳排放。

碳市场可以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降低碳排放成本,并通过碳交易实现碳减排目标。

中国的碳市场试点已经展开,预计未来将覆盖全国范围。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为全球能源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

风能中国是世界上风能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也是风力发电领域的领军者。

中国通过鼓励投资和研发,不断提高风力发电技术,发展风电产业。

同时,中国也注重风电与电网的协同发展,提高风电利用率。

太阳能中国是全球太阳能装机容量第一大国,也是全球太阳能发电领域的领军者。

中国通过推广太阳能发电技术,鼓励居民和企业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太阳能热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等,降低传统能源消耗。

水电能中国是世界上水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水电发电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水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通过大规模建设水电站,提高水电发电能力,为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做出了贡献。

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做的贡献

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做的贡献

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做的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但近年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推动达成《巴黎协定》等重要国际气候变化协议。

中国政府表示,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峰值,并力争提前实现。

此外,中国还承诺在2030年前将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20%左右,并将力争达到更高水平。

其次,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加强了能源效率标准,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生产方式,鼓励节能减排。

并且,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投资国之一,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支持。

最后,中国也在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积极推动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政策支持、技术转移和资金支持。

同时,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合作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也是中国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付出的努力。

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作出更大的贡献。

- 1 -。

《巴黎协定》新机制及其影响

《巴黎协定》新机制及其影响
三、《巴黎协定》后新的形势与挑战
《巴黎协定》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了体 制性安排,也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机制和新进程, 均有待于从2016年开始的后续谈判中继续解决和落 实。根据协定提出的目标和原则,各方也必须加强部 署和开展国内有力度的行动。
《巴黎协定》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 根据公约的目标,并遵循其原则,由《公约》缔约方大 会一致通过的适用于所有国家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 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行动做出了 制度性安排,并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对 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和全球盘点 等各要素做了平衡的安排,其中所确立的减缓新机制
第二,实现全球长期目标以各方国家自主决定贡 献(INDC)为基础。巴黎气候大会之前,几乎所有缔约 方都根据华沙气候大会决议,提交了各自国家自主决 定贡献文件。协定要求“所有缔约方的努力随着时间 推移而逐渐增加”,并要求在核算INDC中排放量时,
16 WORLD ENVIRONMENT 2016年第1期 总第158期
第三,全球各国共同减缓行动体现“共同但有区 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同时根据 不同的国情,区分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责 任和义务。协定中明确规定,“发达国家缔约方应当 继续带头,努力实现全经济绝对减排目标。发展中国 家缔约方应当继续加强它们的减缓努力,应鼓励它们 根据不同的国情,逐渐实现全经济绝对减排目标”。也 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当前根据国情,仍可采用不是全 经济尺度的、部分温室气体的非绝对量减排或限排的 目标,比如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下降的相对减排 目标。在资金问题上,协定中也规定,“发达国家缔约 方应为协助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减缓和适应两方面提 供资金,以便继续履行《公约》下的现有义务”,并“鼓 励其它缔约方自愿提供或继续提供这种支助”。明确 了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出资 的义务。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的贡献的论文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的贡献的论文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的贡献的论文——兼评托尼•布莱尔《打破气候变化僵局:低碳未来的全球协议》报告内容提要: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由于成本和收益分担不均等,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面临很大困难。

总体而言,减排的成本损失有限,但收益却显而易见,不减排的成本相当高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调整其经济结构承担减排义务。

中国有能力也有必要积极参与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世界做出绿色贡献。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减排中国贡献引言有关气候变化的物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研究已经证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之一,也是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构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自然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中国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最大的全球性公共产品之一,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对全球治理承担重要的大国责任。

2008年6月27日,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先生主持的《打破气候变化僵局:低碳未来的全球协议》(breaking the climate deadlock: a global deal for our low-carbon future,以下简称布莱尔报告)报告在日本东京正式发布,这份报告同时也“呈送北海道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其政治目的是为2008年7月在日本北海道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提供决策背景。

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参加了在日本北海道召开的八国集团(g8+5)峰会。

会议的主题之一是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度、战略选择和思路不仅将对我国人民福祉、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地位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对世界以及中国国际形象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卸任首相,政治家布莱尔深知简单的劝说并不能解决政治分歧和利益争端,要想解决问题必须提出有力的证据并能够说服各国政治领导人达成共识,实现合作。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何建坤;刘滨;王宇
【期刊名称】《科学(上海)》
【年(卷),期】2008(060)006
【摘要】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已上升0.74℃,到21世纪末还将上升1.1-6.4℃。

并且基本确认,近50年以来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为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

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已带来了可识别的显著影响。

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和增强。

【总页数】5页(P38-42)
【作者】何建坤;刘滨;王宇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北京100086;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6;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6
【相关文献】
1.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法律应对问题的思考 [J], 王健
2.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发展进程 [J], 倪方平;王娟
3.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思考 [J], 何建坤
4.俄罗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技举措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陈强
5.中国种植制度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有关问题Ⅰ.气候变化对我国种植制度的影响 [J], 张厚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建坤:中国已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贡献-环境生态论文何建坤:中国已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贡献文/李鹏辉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在际,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教授接受《世界环境》杂志采访,阐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目标和行动,展望巴黎气候变化大会。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将引发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世界环境》:各国应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如何处理好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经济的关系?何建坤: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减少能源消费的CO2排放,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形成尖锐矛盾。

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如何进行协调,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达到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高生活质量。

实现控制温升2℃目标,到本世纪末全球要实现近零排放,世界能源体系将发生革命性变革。

以化石能源为支撑的传统能源体系将逐渐由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所取代,人类社会发展将不再依靠摄取地球资源和占有地球有限环境空间,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促进能源体系革命性变革,强化节能和能源替代,建立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和消费体系,已成为大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的目标是统筹应对气候变化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双赢目标《世界环境》:6月30日,我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

如何看待中国这次公布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何建坤:这份文件详细阐明了我国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与相应的政策措施,提出了积极的、有雄心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目标,是统筹应对气候变化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双赢目标。

这一目标已被国际社会所认可。

中国既要为保护全球生态作出贡献,体现大国担当,又要实现国内经济转型,需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中国已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贡献《世界环境》:中国为什么选择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下降这一相对减排指标?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何建坤: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较快发展阶段,既要满足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又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CO2排放,必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路径。

大幅度降低单位GDP的能源强度和CO2强度,即大幅度提高单位能耗和单位CO2排放的经济产出效益,成为统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核心指标和关键着力点。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所确立的是CO2排放强度下降的相对减排指标,而CO2排放总量在一定时期内仍会有合理增长。

这也体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

“十二五”时期,中国制定了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16%、CO2强度下降17%的目标,据估算,2014年底已分别下降13﹒6%和16%,“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可以顺利完成。

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已经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中国实际减排成效高于发达国家《世界环境》:您怎么看中国自主贡献中的单位GDPCO2排放强度减排目标?何建坤: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我国提出2020年单位GDP 的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自主减排目标。

到2014年底已下降33﹒8%。

而同期发达国家下降幅度约15%,我国在减缓碳排放方面的努力和成效举世公认。

按当前和即将采取的减排政策和措施,到2020年可实现或超过45%的减排目标上限值。

当前,我国又提出到2030年比2005年下降60-65%的自主决定贡献目标,实现该目标需作出更大努力。

我国2020年实现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目标情况下,单位GDP的CO2强度年均下降率需达3﹒35%-3﹒91%,而实现2030年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平均年下降率则需达3﹒60%-4﹒11%,2020-2030年期间,年下降率需提高到3﹒97%-4﹒42%的水平。

从2005至2013年,能源消费弹性平均为0﹒59。

为保障到203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强度下降60%-65%的目标,能源消费弹性到“十三五”期间需要下降到0﹒5左右,到2030年需下降到约0﹒3的水平。

欧盟提出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减排40%的目标,从2012—2030年,其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强度的年下降率预计约为3﹒6%。

美国提出温室气体排放到2025年比2005年减少26%-28%,相应单位GDP 的CO2强度年下降率预计为3﹒45%-3﹒59%。

从单位GDP的CO2强度下降的速度进行比较,我国的减排成效高于欧盟、美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

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将远大于发达国家《世界环境》:您怎么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这一目标?何建坤:我国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7﹒4%提升到2020年的15%的目标,2014年已达11﹒2%,这一目标经努力可以实现。

当前又提出到2030年将其提高到20%左右的自主决定贡献目标,这是需进一步努力的积极目标。

我国2014年一次能源总消费量为42﹒6亿吨标准煤,未来即使采取大力度节能措施,到2030年一次能源总消费量也将达60亿吨标准煤,实现非化石能源比例达20%左右目标,非化石能源供应量相当于日本、英国和法国能源消费总量之和,未来年均增速要达6%以上,远高于能源总需求年均约2﹒5%的增速。

目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每年新增投资、新增容量均居世界第一。

到203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装机规模将达13亿千瓦左右,相当于美国当前发电装机总量,中国2030年前新增非化石能源电力装机将是美国的5倍以上。

其中水电装机将达4﹒5亿千瓦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各达3亿-4亿千瓦,核电装机1﹒2亿-1﹒5亿千瓦。

非化石能源发电可替代煤炭16亿吨以上,减排CO2超过30亿吨。

到2030年,天然气比例也将提高到15%左右,煤炭比例下降到50%以下,能源结构的低碳化将使单位能耗的CO2强度比2013年下降17%,比2005年下降20%。

实现CO2排放达峰值目标,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转折点《世界环境》:实现2030年前达到CO2排放达峰值这一目标,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将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何建坤:我国到2030年左右实现CO2排放达峰值的目标,即意味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将不再以增加化石能源供应为支撑,并与CO2排放完全脱钩,实现经济持续增长而化石能源消费及其CO2排放不断下降。

这也意味着国内资源制约和环境污染状况的根本改善,成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转折点。

发达国家的CO2排放峰值均出现在其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之后,经济增速缓慢,能源需求已趋于稳定,能源结构改善即可使其CO2排放下降。

我国计划2030年左右CO2排放达到峰值,在发展阶段上早于发达国家CO2排放达峰值时的水平,国内生产总值潜在增速会相对较高,届时能源需求的年增长率也会高于发达国家峰值时的水平。

因此需要比发达国家有更大力度的节能和能源结构调整措施,在尽量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增长依赖的同时,加速能源结构低碳化。

加强植树造林和森林管理,增加碳汇,是我国减缓碳排放的重要对策和亮点《世界环境》:您怎么看中国提出的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这一目标?何建坤:中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提出的202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这一目标已完成。

2030年增加45亿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可固化吸收CO2约75亿吨。

这是我国减缓碳排放的重要对策和亮点,每年森林碳汇增加量基本上可抵消水泥等工业生产过程的CO2排放。

推动能源革命是缓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制约的根本途径《世界环境》:中国不仅面临艰巨的节能减排任务,也面临艰巨的发展任务,中国是将如何协调安排这两方面问题的?何建坤: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

中国政府根据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际责任,主动提出了反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最大努力的国家自主贡献,确定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比发达国家面临更艰巨任务。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对策,也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全球资源环境制约日益强化,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再沿袭发达国家以高资源消费和高排放为支撑的传统现代化道路,必须走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走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

推动能源革命是缓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制约的根本途径。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核心是建立高效、安全、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和消费体系。

大力节能,提高能效,抑制不合理能源需求,控制能源消费和CO2排放总量增长。

还要改变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高效规模化发展核能,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

扎实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实现多方共赢《世界环境》:对于中国提出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您认为如何分解和落实?何建坤:中国提出了有力度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既是应对气候变化、减缓CO2排放的核心目标,又是促进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我国要以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为导向,制定分阶段、分部门、分地区的目标和措施,落实行动。

要分解到“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5年计划,作为约束性目标明确提出要求。

工业部门加大减排力度。

2020年工业增加值CO2强度比2005年下降50%,工业部门CO2排放争取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

东部沿海地区CO2排放要争取2020年前后陆续达到峰值。

我们要推动能源革命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公共健康、增强能源安全及减排CO2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协同效益。

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将促进先进能源技术创新和低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多方共赢的发展目标。

期待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有法律约束力协议《世界环境》:您对即将召开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有什么期待?何建坤: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前的交流沟通比哥本哈根大会前做得更充分,中国已与美国、欧盟、印度、巴西、法国等大的经济体分别发表了联合声明。

这些沟通有助于大会凝聚共识,促进会议成功。

当然人们更期望本次大会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博弈,而是合作共赢,同时也要促进各国经济向低碳转型,实现“发展”与“减排”的双赢,这是达成一个全面平衡有力度的协议的基础。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的共同问题,不仅要注意减缓碳排放,还要关注适应气候变化,加强资金、技术的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