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初一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初一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法、教法、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总体设计进行说明。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是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以及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确立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

(1)知识目标: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3)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3.教学的重难点

依据:学生能够独立操作使用显微镜是必须具备的生物技能,确立教学重点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依据:规范操作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反复强化练习,所以教学难点是: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二.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关于学法

1.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还是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思维活跃,乐于动手,但实验操作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是很强。

2.学法运用

由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确立的学法主要有: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竞赛等形式。

三.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关于教法

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让学生直接动手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实验指导法,通过教师的演示与指导使学生明确规范操作的方法。

四.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课前准备

1.显微镜、木本植物茎的横切片、写有“上”字的玻片

2.课前将每台显微镜找到木本植物茎横切片的物像。

五.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导语: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各功能的基本单位。导入新单元《生物和细胞》的学习。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指出细胞太小了,必须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导入这节课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1指出要想规范操作显微镜我们必须熟知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要求学生借助教材和实物学习学案中的第一部分: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自学完成后,同桌互查,教师抽查。

2.显微镜的使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中运用“自学+演示+探究”的方式突破重难点。在自学环节将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口诀与明确具体的方法步骤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简洁明快,利于学生掌握。

通过学生自学,明确使用显微镜的四个步骤:即(1)取镜和安放;(2)对光;(三)观察;(四)整理。

然后教师一步一步演示,强调注意事项,学生跟着一步一步练习,观察写有“上”字的玻片。完成“拓展延伸”的第一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的教育,规范学生的操作要领。

3.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让学生进一步练习使用显微镜,根据实验操作,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

(1). 观察写有“上”字的玻片,从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是。

由此判断从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是像。

移动玻片,观察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______。(选择“一致”或“相反”)

(2).观察“木本植物茎的横切片”,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观察到视野变(亮或暗),所看到的细胞数目变。

(3).玻片标本上污点的判断:

转动目镜时,污点也动,判断污点在__________上;

移动玻片标本时,污点也动,判断污点在__________上;

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时,污点不动,则判断污点在。

4.小组竞赛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谈收获,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及记忆。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提纲

1、显微镜的各部分及作用

目镜

显微镜的_______部分,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___,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_______。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期中文化素质检测七级生物学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 A.能进行呼吸 B.会活动 C.能生长繁殖 D.能对刺激发生反应 2.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现象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 C.繁殖能力 D.呼吸 3.从细胞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4.下列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 A.阳光→草→兔→狼 B.草→昆虫→青蛙→蛇→鹰 C.鹰→蛇→蛙→昆虫→草 D.草→蝗虫→细菌、真菌 5.草原存在着“牧草→兔→狐→狼”的食物链,如果牧草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下列生物中DDT含量最多的是()。 A.牧草 B.兔 C.狐 D.狼 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生物圈 7.下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的是()。 A. 草原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8.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 A.形态规则的 B.薄而透明的 C.干净的 D.经过染色的 9.玻片上写有一“p”字母,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q B.d C.b D.p 10.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用清水而用生理盐水,主要是为了()。 A.使口腔上皮细胞分散开 B.杀死细胞 C.杀灭细菌 D.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11.活的细胞,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而又不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随便流出。请你总结出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A.选择透过性 B.完全透过性 C.全封闭特性 D.又是全透性,有时半透性 1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A.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所组成 B.动物细胞于植物细胞具有相同的结构

新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教案(全)

《致同学们》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用具: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 教学过程: 好,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 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 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占总分10%) 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占总分10%) 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生物的录像。 2.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初二年级的尹晶晶。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本次说课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编排和作用 新教材依据新课标的设计理念,打破了以往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等学科的编排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标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教材P3-P5的彩图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学生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还带着稚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初一新生,他们还不懂什么是生物学,虽然具有一些小学自然课基础,但对生物的特征只具朦胧的认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不强。 三、说教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的是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拿来做教具,充分设疑,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认识生物,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说学法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资料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五、说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大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实物,以及一些图片。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实物,如蘑菇,含羞草,瓢虫,水瓶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七年级生物说课稿范文模板参考

七年级生物说课稿范文模板参考 在生物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各种本事的培养。经过“目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反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以下是整理的七年级生物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七年级生物说课稿范文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资料》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浙科版教材必修模块展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不一样层次的 生命系统——细胞、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等,本模块主要揭示生物在种族繁衍、生命延续过程中,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资料》这一节以第四章《生物的变异》为基础,从宏现上对生物界的进化作一个广度上学习,并且为第六章中人类遗传病的学习设下伏笔,是为构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建立协调统一的唯物辩证观供给了素材。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教材资料以及学生实际情景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资料,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构成的原因。 (2)本事目标: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经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教材,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本事,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表述及应用本事(3)情感目标:经过学习以达尔文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现代生物进化论,对学生进行进化、适应的生命科学观点教育,同时渗透生命物质不断变化发展,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3.说重点 ①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在初中仅接触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界完整的进化进程欠缺系统性的理解,再加上学说本身理论性强,要求学生理解并用理论解释现象存在必须的难度。②种群的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在掌握了基因库的基础上从数学的范畴角度对基因作分析和归纳,从而使生物界的进化具体资料(表现)上升到理论实质的高度。即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能够说,能否正确理解基因频率,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实质性理解。 4.说难点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计40分。)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B.珊瑚虫C.机器人D.电脑 2.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A.阳光B.害虫C.温度D.水 3.炎热的夏季,人站在树荫下比站在房屋的阴影下感觉凉爽,其原因是植物进行了()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吸收作用D.蒸腾作用 4.在温室中种植蔬菜时,为了提高产量,除了施肥、浇水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空气湿度B.降低空气湿度 C.增加氧气浓度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5.与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以上三项都是 6.要把显微镜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A.左下方B.左上方C.右下方D.右上方 7.黑暗房间内的植物经常朝窗户方向弯曲生长,对植物产生这种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B.土壤C.光照D.水分 8.在农业生产上,为了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常常采用的措施是()A.大量施用有机肥B.大量施用无机肥C.大量浇水D.中耕松土 9.小明用放大倍数为100倍和200倍的显微镜观察同一玻片标本的同一部位,他先后看到的现象应该是() A.细胞少、细胞大;细胞多、细胞小B.细胞多、细胞大;细胞少、细胞大 C.细胞少,细胞小;细胞少、细胞大D.细胞多、细胞小;细胞少、细胞大10.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他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结果看到的细胞一部分清晰,一部分模糊,这可能是() A.反光镜未调好B.显微镜物镜是坏的 C.细准焦螺旋没调好D.标本做得厚薄不均 11.细胞分裂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①动物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植物细胞在原来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说课稿 虽然学生对某些细菌引起的疾病等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细菌的繁殖、结构特点、营养方式的知识缺乏认识难以理解因此教学内容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呈现的从学生最熟悉的环境启发他们进入微 观的环境中去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生物说课稿希 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分四个方面 (一)首先是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第二节本章教材的引入是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开始的是在学生学 习了植物和动物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之后进行的教学为后面真菌的 学习作了铺垫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其次是教材内容 虽然学生对某些细菌引起的疾病等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细菌的繁殖、结构特点、营养方式的知识缺乏认识难以理解因此教学内容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呈现的从学生最熟悉的环境启发他们进入微 观的环境中去教材在本节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脉络安排内容讲述细 菌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侧重引导学生自己 通过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来归纳出细菌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在主动 参与教学活动中获得基础知识发展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学习本节课是为后面讨论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起了铺垫的作用

(三)再是课程标准: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的核心素养而生物科学的核心素养是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是生物科学的最终目标《细菌》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下的第八个一级主题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领悟各类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在二级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课程标准是这样要求的: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最后是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以上内容把课程目标转化为课时目标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2)关注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尝试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难点: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泛的原因

七年级生物人教版教案

七年级生物人教版教案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 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 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 的重点。 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生物的录像、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录像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 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 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

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 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 (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 论和研究)。 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补充: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3、生物体能遗传变异 4、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能力训练:可用书上练习p6 (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 (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方案、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会做调查记录,同时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

初一上册生物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初一上册生物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 A珊瑚 B珍珠 C蘑菇 D落叶 2、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与视野亮度无关的部件是 ( ) A遮光器 B反光镜 C通光孔 D目镜和物镜 3、将写有p字母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 ) A p B d C b D q 4、在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中,单一变量是( ) A空气 B水温 C光 D金鱼 5、雪莲的生存环境是 ( ) A 池塘 B 草地 C 热带雨林 D 高寒山区 6、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上。影响蚯蚓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水分 C氧气 D温度 7、菟丝子的叶片退化,缠绕在大豆茎上,将细根伸入大豆茎内吸收水分和养料,菟丝子与大豆的生物间关系是( ) A互助 B斗争 C捕食 D寄生 8、大树底下好乘凉,最能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 9、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 10、下列属于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是( ) A东城河中的鱼和虾 B校园里的松树 C溱湖中的生物 D公园里的池塘和其中的生物 11、某种动物能把动植物遗体、排出物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它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12、小麦在子粒形成期间遇到阴雨天气,减产的主要的原因是( ) A水过多 B缺少阳光 C缺少无机盐 D缺少二氧化碳 12、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 ) A根 B茎 C 花 D叶 14、在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中,滴入碘酒后颜色变蓝的部位是( ) A叶片未遮光的部分 B叶片遮光部分 C叶片遮光或未遮光部分 D整个叶片15、被瓦片压着的韭菜是黄色的,一段时间后,移去瓦片,韭菜变成绿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叶绿素的形成需要温度 B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C叶绿素的形成需要空气 D叶绿素的形成需要瓦片 16、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 A氮、磷、钾 B钙、铁、锌 C铁、硼、钙 D磷、钾、锌 17、青菜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生物,下列不属于生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的是( ) A繁殖 B排泄 C运动 D生长发育 18、在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中,水分蒸发后,在滴过无土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的特征说课稿

“生物的特征”说课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本次说课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编排和作用 新教材依据新课标的设计理念,打破了以往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等学科的编排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标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教材P3-P5的彩图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学生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还带着稚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初一新生,他们还不懂什么是生物学,虽然具有一些小学自然课基础,但对生物的特征只具朦胧的认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不强。 三、说教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的是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拿来做教具,充分设疑,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认识生物,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说学法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资料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五、说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大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实物,以及一些图片。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实物,如蘑菇,含羞草,瓢虫,水瓶等。 六、说教学过程 1、小组竞赛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初二生物上册说课稿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5 Aspose Pty Ltd.初二生物上册说课稿 通过生物的教学来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生物上册说课稿,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初二生物上册说课稿 生物水中生活的动物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水中生活的动物”是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的第一节内容。教材主要关注鱼的形态、运动、呼吸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安排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探究活动,以达到重点认识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这一目的。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通过两个"观察与思考"、一个"探究"实验、一个课外实践,让学生认识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进一步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举例说出几种水中动物的名称。 ⑵阐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2、能力目标 尝试完成“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在小组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珍爱生命的情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1。以鱼为例,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

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以及鱼的呼吸器官。 3。总结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难点 1。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及该实验的组织教学。 2。运用以学知识,通过对“鱼类呼吸器官及其作用”的观察与探究,阐明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二、说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应侧重于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脑、动手,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本节的教法我选用了创设情境法,活动探究法,问题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法,对比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播放有关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种动物的影象资料,有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有活蹦乱跳的各种动物,还有飞翔在空中的小鸟……。 问题:如果按照生活环境分,我们可以如何划分? 引出“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以“水中生活的动物”为例来分析水生生物的特征。 播放水中生活的动物———鱼的视频资料来整体感知鱼的特点。 ⑴、如果陆生动物(包括人类)到水中生活会遇到哪些问题? ⑵、鱼类等水生动物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⑶、都说鱼儿离不开水,那么离开水会怎样?水到底给了鱼什么呢? ⑷、鱼的种类多吗?四大家鱼是哪些?中华鲟有哪些特点?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七年级生物教案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二、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人体内的细胞是通过怎样的结构和过程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探究空气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概述人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以及肺部通过呼吸运动和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过程,了解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防治大气污染的活动。 本章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测量、取样和测算等基本方法,这些都属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学生应当学会的。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能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3、能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环境中的新鲜清洁。 2、让学生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何防止呼吸道疾病。 教学难点: 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方法: 分析法、综合法 教学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 学生思考、讨论后发言。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我们是通过哪些器官进行呼吸的? 对学生回答不表态,继续设疑:是不是这样呢? 进一步设疑:请同学们想一想,呼吸道仅仅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吗? 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给与鼓励。 吃饭是为什么不能大说大笑? 或问你知道会厌软骨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自己回答。 学生边看图边回答。 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保证气体畅通? 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体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鼻内部有什么结构特点? 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4、北欧的冬天非常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初一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 A、能进行呼吸 B、会活动 C、能生长繁殖 D、能对刺激发生反应 2. 生物形成物种多样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生态系统多样性B分布多样性C环境多样性D遗传多样性 3.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 A按照生物的形态B按照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4.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被称为温室气体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5.玉米开花如果遇到连绵阴雨,过时的产量会降低。下列哪项解释可作为玉米产量下降的原因() A、风大,气温低,花粉不成熟 B、风大,气温低,影响昆虫传粉 C、阴雨,子房不能发育 D、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风力传粉 6.. 发育成葵花子和西瓜籽的分别是() A、子房和子房 B、子房和胚珠 C、胚珠和子房 D、胚珠和胚珠 7.如果在开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把桃花乙去掉雄蕊,连同桃花丙,都用塑料袋分别罩起来,扎好袋口。其结果是() A、甲不结果,乙结果,丙结果 B、甲结果,乙不结果,丙结果 C、甲不结果,乙不结果,丙结果 D、甲、乙、丙都不结果 8.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 B、运动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9.玻片上写有一“p”字母,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q B、d C、b D、p 10.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用清水而用生理盐水,主要是为了() A、使口腔上皮细胞分散开 B、杀死细胞 C、杀灭细菌 D、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11.活的细胞,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而又不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随便流出。请你总结出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A、选择透过性 B、完全透过性 C、全封闭特性 D、又是全透性,有时半透性 1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A、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所组成 B、动物细胞于植物细胞具有相同的结构 C、一切生物都有细胞组成 D、细胞核是细胞的主要成分 13.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细胞只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③细胞核由一个分两个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14.植物营养组织的主要功能是() A、支持作用 B、保护作用 C、输导作用 D、储存营养物质作用 1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 C、细胞分化的结果直接形成各种器官 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 16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 B、运动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17.植物和动物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不含有()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8.民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说明了生物的() A、生长现象 B、适应现象 C、遗传现象 D、变异现象 19. 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A、温度 B、水 C、阳光 D、空气 20.把含有变形虫的池水放入烧杯中,不久变形虫就会聚集在水的上层。这是因为它们需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的特征》说课稿

“生物的特征”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初二年级的尹晶晶。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本次说课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编排和作用 新教材依据新课标的设计理念,打破了以往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等学科的编排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标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教材P3-P5的彩图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学生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还带着稚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初一新生,他们还不懂什么是生物学,虽然具有一些小学自然课基础,但对生物的特征只具朦胧的认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不强。 三、说教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的是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拿来做教具,充分设疑,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认识生物,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说学法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资料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五、说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大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实物,以及一些图片。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实物,如蘑菇,含羞草,瓢虫,水瓶等。

八年级上生物说课稿

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早上好! 我是来自赤岩中学的黄刚。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对本节课进行简要分析说明。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通过前五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界的概貌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各类群有了许多感性认识,学生已经了解了植物、动物以及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类群的特征,这就为学习生物的分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学会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既是对前面所学的生物圈中各类生物的回顾、总结,让学生对整个生物界的全貌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同时也对后面将要学习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本质、意义打好了基础。教材中并未全面而系统地介绍生物分类的方法,而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并介绍了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学情分析 对八年级来说,本节课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但是,学生对生物分类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没有特定的概念,知识面也需要特别广,而且这节课涉及到的七年级部分内容,学生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遗忘,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学习难度加大。所以我对学生分类技能要求不高,注意从尝试分类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了解分类的等级和基本单位。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编排、学生实际,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主要方法。通过在尝试分类活动中,对动物和植物的主要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互助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增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对生物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初中生物说课稿范例

初中生物说课稿范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 新街镇中心学校徐媛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叫徐媛,来自新街中心学校,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着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本次说课包括五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3.教学重点。 生物的共同特征。 4.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可以播放以下多媒体课件:(1)植物的光合作用,(2)猎豹捕获食物,(3)鲸呼气时产生的雾状水柱,(4)人在体育比赛后大量出汗,(5)秋天植物的叶子落了,(6)狮子追捕斑马,(7)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8)蘑菇的生长(9)花的开放,(10)种子的萌发,(11)破壳而出的小鸡。通过播放这些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5题,每题2分,共7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 .珊瑚 B.枯死的树干 C.珍珠 D.蘑菇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 .生长发育 B.呼吸 C.排出体内废物 D.遗传和变异 3.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专家是 A.虎克 B.达尔文 C.袁隆平 D.巴斯特LvOY5XEQAy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寄生关系 5.将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P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看见的物像 应是 A .p B. q C. b D. d 6.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在视野左下方,要想将物象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A.左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右下方 LvOY5XEQAy 7.一台显微镜的两个目镜分别为5倍与10倍,物镜分别为10倍和45倍,这台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为 LvOY5XEQAy A.15倍和55倍 B.50倍和450倍 C.5倍和45倍 D.100倍和225倍 8.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转动转换器后,污点仍然不动,则污点在 A .目镜上 B .物镜上 C .玻片上 D .反光镜上 9.右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要使镜筒作较大范围升降,应调节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科学探究是人类揭开自然奥秘、获取知识的重 ① ② ③ ④ <第9题) 班级编号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 —————— …………………………………装………………………………订…………………………………线……………………………………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说课稿

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爬行动物。接下来我就从以下说教材、说教 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为新人教版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节内容,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 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征,先有的两栖动物, 再有爬行动物。他们的关系体现了动物进化的方向。体现了生物进化“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的自然进化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蜥蜴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出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注意力以及分析等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基本生物学观点。 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树立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 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归纳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说教法 1直观教学发。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同学认识身边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2.通过师生合作、学生讨论的方式一起探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学生参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特征的比较表,进行教学反馈。 三、说学法 本节是对身边的动物类群进行认识和归类,有些动物实际生活中不常见,必

须以直观的东西来展示,如图片。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对比和联系生活等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学透、学扎实。在生活中见到类似的动物能很好的认识和进行归类。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和生活联系将内容做如下调整: (1)观察两栖动物图片,回忆、再次熟记两栖动物的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也可以生活在水中,主 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具有以上特点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2)思考:壁虎、鳄鱼和乌龟、蛇是两栖动物吗?过渡到爬行动物的学习。展示壁虎,鳄鱼、乌龟和蛇的图片和特征适当展开讲解,引导学生进行爬行动物特征的归纳和总结: 1.皮肤表面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 2 .用呼肺吸; 3 .体温不恒定;4.四肢短小或无四肢。5.卵生,卵的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与人类的关系:(1)食用、药用、科研用;(2)生态保护;(3)危害人类五、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 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说课稿初一上册生物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说课稿 “生物的特征”说课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生物的特征》,采用的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本次说课包括五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做为初中生物课的开篇之作,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标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3.教学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4.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5.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由于学生刚升入初中,一切都有陌生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融入生物课之中,让其产生一种归属感,找到一种家的感觉。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从学生熟悉的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入新知识,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不要把这节课引的过难,要从感性入手。第一课的教法要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为基点。我个人认为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在本课都应围绕“兴趣”做文章。 三、说学法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资料──长白山风光片,展示长白山的秀美山川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从学生熟知的长白山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生物圈之中,使学生产生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