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江南新城城市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州市江南新城城市设计

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一、地理位置与规划范围

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背靠大西南,面向粤、港、澳,处于湘、粤、桂三省(区)的结合部,地处北纬23º39´~25º10´;东经110º34´~112º03´之间,北部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相连,东部与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肇庆市(怀集县、封开县)接壤,西北部与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平乐县、荔浦县)交界、西部和南部与梧州市(蒙山县、藤县、苍梧县)毗邻。辖八步区、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昭平县。国道207线、323线与省道20161、20031越境而过。

市区(八步区)位于贺州市境内中部偏东,城区面积23平方公里。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565公里,距广州407公里,距桂林210公里,距梧州口岸机场150多公里。

贺州江南新城位于贺州市市区西南部,占地约416公顷。本次规划的范围:北起贺江,南至贺州水泥厂,东起新兴路,西至沙田河。

贺江从基地北侧边缘由西向东流过,江南新城基地海拔104.6-113.2米之间,为东侧为大钟山公园,海拔为362.9米(相对高差为250米左右),南面有群山,最高峰金子山海拔为380米左右,规划区南方背景为大桂山。

二、场地自然环境条件

一)地形地貌

贺州境内属南岭山地丘陵区,自东北边缘至西南端,山岭连绵,层峦迭峰。中南部多属崇山峻岭,为大桂山横截,把全市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在都庞岭与萌渚岭之间,形成贺江大谷地。地貌以丘陵为主,山地次之,平原盆地很小。

贺州江南新城,为侵蚀剥削堆积地貌,沿贺江两岸形成冲积河滩阶地,四周为低山重丘陵地貌。阶地平均海拨标高在104.6-113.2米之间,在规划区东南角有羊角山,两山丘海拨标高在181-200米之间,相对高差80-100米左右,沿贺江两岸主要为菜地及稻田,地形较为平坦。

二)气候条件

贺州市位于北回归线稍北,属亚热地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丰沛,夏季炎热,东有霜雪,四级分明。年平均气温19.9℃,一月份平均气温9.5℃;七月份平均气温28.6℃,无霜期300~329天。市区风向以东、西为盛行风向。大部分地区有霜冻,但霜期不长,无霜期320天左右,极少有雪,适宜农作物生长。

贺州市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距南海距离不到300公里,受海洋气候影响显著。因北有南岭天然屏障,大陆气候影响相对减弱,故气候湿润多雨,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18.3℃。降雨量1513毫米,最大日雨量为301.7毫米,雨季为4月中旬一9月上旬,其中4月一6月较为集中,占全年雨量的46%。多年平均蒸发量1575,3毫米,多年平均风速1.7米/秒,市区主导风为东风和西风。流域内的较大洪水,大多数由锋面雨造成,而较大区域内同时发生暴雨又是产生洪水的主要原因。

贺州地区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579mm,年最大蒸发量1900.3mm,年最小蒸发量1209.6mm。全年内蒸发量七月份最大,二月份最小。平原蒸发量大,山区蒸发量小。

三)工程、水文地质

贺州地质构造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多旋回强烈的构造运动,二是不同构造形迹并存。区内经向与纬向构造形迹最是鲜明:下古生界主要是一系列东西向强烈褶皱和断裂,上古生界主要是南北向的褶皱和断裂,由于不同体系构造运动相互影响和制约,东西向构造常显示向南突出的弧形,南北向构造形迹又形成向东或向南突出的弧形。江南新城至昭平一带寒武系底层构成的许多东西向背斜或斜轴线都有明显地扭曲,而富川一带泥盆、石炭系底层构成地南北向褶皱和断裂线都向西突出,八步区一带泥盆、石炭系地层组成地背向斜和主干断裂线则向东突出呈弧形。按《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贺州市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

贺江属西江水系一级支流。贺江流经富川、钟山、贺州市,境内长320千米,流域面积905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64.4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大宁河、里松河和东安河。市区以上贺江流域集雨面积2473KM2,市区内河段长9公里。市区内有6条小河及排涝沟,洪涝水经市区排入贺江。市区承纳周边的集雨面积约170平方公里。

贺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区,受季候风及太平洋暖流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日多,强度大,雨热同季,流域内出现的较大洪水,大多数由锋面雨、台风雨造成。而较大区域同时发生暴雨是形成洪水的主要原因。贺江流域洪水一般持续1—3天,过程尖瘦,呈山区河流特性。贺州市区的内涝则多数是由外江洪水顶托、自然排泄不畅造成。

2002年贺江平均水位101.35米,最底水位100.88米。

根据贺州市防讯抗旱指挥部文件,贺江以104米作为警戒水位,106米作为危险水位( 20年一遇),106.58作为危险水位(50年一遇)。

三、场地的建设条件

一)建设的现状条件

规划区散落着上寨、曾屋、大薛屋、新屋等村民小组,村民的房屋为不同的年代所建,房屋质量相差较大,砖木结构的较多,近年来新建的三、四层楼房均为砖混结构。靠新兴路有部分公共建筑,主要为贺州农行、市商业总公司、市新华书店、广西有色地质勘查局204

队、城南派出所、市第二高级中学。

目前需要拆迁的农村居民点建筑面积约为20.1万平方米,村民户数1300户,约4500人。二)现状用地平衡表

四、优势与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1、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

2、山、水相依的地形地貌,良好的生态环境。

3、便捷的区域交通网络

4、相对独立的城市用地分布

5、独具特色的地域人文气围

二)不利的因素

1、场地易受河流和山洪的侵袭。

2、建设用地绝大部分为菜地与稻田,且有近8个组的村民拆迁安置,其征地拆迁、安置

工作任务繁重。

3、此地尚属城市建设的“荒区”,虽然供电,供水、通讯可就近引入,但前期基础设施

建设工程量仍然巨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