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制度沿革与历年工资调整讲解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资制度沿革与历年工资调整
一、1951~1955年由供给制、津贴制到全部实行货币工资制的演变
建国初期,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这一时期,我国职工的工资情况非常复杂,
没有统一的工资制度。国家机关及其直属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人民解放军
指战员,实行供给制。只是对建国后参加工作的一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实行了工资
制。形成了供给制和工资制并存的状况。
1950年,政务院规定,中央直属机关凡在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的,
继续实行供给制或薪金制,一般不再变动;1949年10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
除自愿享受供给制外,其余按规定发给薪金即工资。同年,政务院统一规定了
各级人民政府供给制人员伙食待遇标准,根据工作人员的职务及工作经历分别
享受大、中、小灶待遇的范围和条件,除服装、技术津贴、保健费、老年优待金、
住房等仍供给外,其余实行包干,即“小包干”。1952年政
务院两次提高了全国
实行供给制人员的津贴标准,后又修订了各级人民政府供给制工作人员的津贴
标准,
确定以“工资分”作为全国统一的工资计算单位,并统一了“工资分”的实物
品种
和数量。“工资分”是以一定种类和数量为计算基础,以货币进行支付的工资
计算单位。每一“工资分”,按照当时一般职工基本生活的实际需要,可以折
合成粮食、布匹、食油、食盐和煤炭等5种实物。当时全国有350个“工资分”
区。同时,对供给制人员,扩大了包干范围,除子女保育费外,一律实行包干,
即“大包干”。
1952年7月,政务院颁布了《各级人民政府机关技术人员暂行工资标准表》
等9种工资标准表。共分29级,最高的一级2200个“工资分”,最低的一级85个
“工资分”。
1955年1月,人民解放军干部全部改行了工资制。同年
7月,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的命令》,决定从7月起,
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包干制的人员一律改为工资制。从此,结束了历史遗留
下来的供给制和工资制并存局面。
二、1956年的工资制度改革
1956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决定对机关
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国务院第32次全体会议作出了《关于工资改革的
决定》(即[1956]国调周字第53号)。7月4日,国务院以[1956]国议周字第
51号公布了《关于工资改革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这次工资改革,取消了工
资分制度和物价津贴制度,实行了直接用货币规定工资标准的制度,即职务等级
工资制。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重大改革,奠定了我国工资制度的基础,
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职务等级工资制的主要内容是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由高到低分为30个等级,
330个工资标准。一职分为数级,级间上下交叉。如1级为560元,30级为20元。
各级的工资标准根据各地的物价指数和生活水平确定。全国划分为十一类工资区,
同一等级的工资标准,十一类地区比一类地区高出30%。国家机关工程技术人员
的工资等级分为18个,也分为十一个地区类别,共有198
个工资标准。此外,
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标准还根据产业不同而划分为五类。其他人员如民警工资
分为13个等级,143个标准;翻译人员15个等级,165个工资标准;工人10个
等级,110个工资标准。同时,在改革中,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国家事业
单位也都制定了本系统的工资标准,一般都是按职务或职称确定工资标准。此
项制度一直沿用到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时为止。
三、1957~1983年工资调整
降低领导干部的工资。1957年1月起,降低国家机关10级以上干部的工资。
1959年,党中央决定降低国家机关3级以上党员干部的工资,即将国家机关的
工资标准合并为一级。1960年,党中央决定将行政17级以上(含相当工资额)
党员干部的工资按不同比例予以降低。
调整了部分地区的工资标准。1960年全国调整工资,取消了一、二类工
资区,将一、二类工资区一律提高到按三类工资区标准。1979年10月,将三类
工资区提高为四类工资区,原四类工资区提高为五类工资区,不执行十一类工
资区工资标准的职工工资标准也相应作了调整。
调整部分职工的工资标准。1957年10月,国务院决定将大学本科毕业生定
级工资降低为行政22级,大专毕业生定级工资降低为行政23级,中专毕业生的
定级工资降低到行政25级。1971年调整部分职工工资时,确定了不执行8级制
工资标准的相似工资等级,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行政26级;商业职工提高到10级;基层供销社职工提高到7级;小学教师提高到9级;卫生技术
人员提高到20级。1980年12月,将中专毕业生的定级工资由行政25级提高到24级。1981年10月,将中小学、中专、技工学校教师工资标准中低于国家机关行政人员工
资标准的等级,提高到相应国家机关行政人员工资标准。1982年10月,提高了
公安干警工资标准中8级以下人员的工资标准。
调整职工的工资等级。1957年以后,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
状况和改善职工生活的需要,多次调整了职工的工资。主要有1963、1971、
1977、1979年4次30%~40%的升级;1981年,调整教育、卫生、体育等3个部门
中部分职工工资;1982年,调整机关、科研、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中的部
分人员工资。其中,1981、1982年调整中对符合学历规定的人员,还可以按照
学历升两级。
四、1985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1956年建立起来的职务等级
工资制因自身存在较大弊端,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
如指标体系复杂,操作烦琐;职级严重不符,平均主义严重;没有建立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