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ppt大赛获奖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至、到达
指平息名利之心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治理国家大事
同“返”,返回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斜的树枝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互相掩映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 的高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 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 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 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 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评价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 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
代表 作品
《王无功文集》
整体感知
傍晚 徘徊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小牛,这里指牛群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泛指猎获的鸟兽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比喻隐居不仕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 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品味语言
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请从 这两方面入手圈出写得好的字词句,并谈谈 好在何处。
从视觉来写: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清气朗,
明快秀丽的景色,而且将富春江放在“天” 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广阔 的空间境界。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既写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转的
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句式整齐 音韵和谐 朗朗上口 节奏感强
质疑探究
本文情景兼美,能给人美的享受、心灵 的愉悦。请同学们自己再品读课文,看看作 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写就这篇美文。
1.总分结构,脉络分明。
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起全 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 方面,围绕“独绝”二字生发和描摹。
诗歌探究
使至塞上(结构思路) 首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 “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 远在西北边塞。(写使者进入边塞)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 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 “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汴州(今河 南开封市)
评价
才思敏捷,善于写诗,相传李白对 《黄鹤楼》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代表作品
《崔颢集》
整体感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飘飘荡荡的样子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日里的原野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分明的样子
草木茂盛的样子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颜色。(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 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 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 无二。
青白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湍急的江流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比箭还快 指飞奔的马
译文: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
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 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 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 湍 甚 箭 , 猛 浪 若 奔 。
形容树绿而密, 山峦凭借(高峻的) 让人心生寒意。 地势,争着向上。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 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形成千百座山峰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冲击,撞击。 形容水声清越
字词积累
piǎo
缥碧
tuān
急湍
kuī
xuān miǎo
窥谷 轩邈
líng
泠泠
yuān lì
鸢飞戾天
kē
横柯
疏通文意
全,都 同样的颜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
向东或向西
(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约数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
译文: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同样的
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 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 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 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
一幅景象?
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 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 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 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 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 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 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 好处。
11 与朱元思书
R·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常见的文言字词。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3.体会作者情感,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 国河山的情感。
新课导入
富 春 江
富春江两岸山色清翠秀丽,江水清碧 见底,素以水色佳美著称,更兼许多具有 浓郁地方特色的村落和集镇点染,使富春 江、新安江画卷增色生辉。富春江一带昔 有“小三峡”之称,“天下佳山水,古今 推富春”。在支流胥溪注入处,有“子胥 渡口”“伍子胥别庙”等古迹。
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 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 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 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悠闲(闲适)、惊喜(喜 悦)、喜爱大自然之情。
黄鹤楼/崔颢
走近作者
作者
崔颢 朝代
唐
籍贯
内容: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写山都突出了山 势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
表达方式: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 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
表达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 之情。
不同之处
内容:《三峡》在写景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 写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
体裁:《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 骈体文。
黄滕岳鹤王阳楼阁楼
细读感悟
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 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 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 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 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 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 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2.动静结合,摇曳多姿。
第二段写水,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突出 水静态时的清澈和动态时的湍急的特点,水之 异尽现。
第三段写山,以鸟禽的声音,来反衬山林 之寂静,以动写静,动静互现。
3.视听兼备,形声相融。
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视 听结合,使景物声情并茂,生动形象,给 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4.按地点转移,由近及远的顺序写:从 流飘荡,俯视碧水,仰观青山。
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 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 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 及对归宿的向往。
使至塞上/王维
走近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 诘。他的诗写得好,看他 的诗,就像看画;他的画 也画得好,欣赏他的画, 就像读诗。所以称赞他的 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 有诗”。
写作目的:《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 理知识,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 的赞赏,而且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触。
R·八年级上册
12 唐诗五首
野望/王绩
学习目标
1. 了解常识,疏通文意。 2. 理解诗句,概括内容。 3. 体会意境,把握情感。
走近作者
作者 王绩 字 无功 号 东皋子 朝代 唐
5.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描写对象形象鲜 明,富于生机(夸张、比喻、对偶、拟人)。
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总: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分:水之色、清、净、急
山之色、形、声
——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随堂练习
本文和《三峡》同是写山水的精美文章, 试与《三峡》作比较阅读Baidu Nhomakorabea从内容和形式方 面谈谈两篇文章的异同。
相同之处
先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远景着笔, 作静态描写;其次“从流漂荡,任意东西”不 仅写出了江流宛转,随山形而变,更表现了作 者陶醉于美景的悠然自得之感,是动态描写;
最后以“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八个 字概括了一百余里游 览途中所见之美,领 起全篇。
文章怎样用“异”“奇”二字写水山?
水色—— 缥碧 异
水
静(清) 夸张、侧面描写 水态—— 动(急) 比喻、夸张
山势—— 高山寒树 (秀丽、高峻) 比拟
轩邈成峰
以动写静
奇 山
山声—— 水激 蝉转
鸟鸣 猿叫
(幽静) 对偶 以声衬静
山色—— 横柯上蔽 疏条交映
(林茂荫浓)
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 指,千百成峰”写山,好在哪里?
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 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
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绝。
长久不断地叫
译文: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绿而密的 树,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 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竞 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 座山峰。泉水冲击山石,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 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 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 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 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 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细节探究
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
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 意的山水画。
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整体感知
文章的3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这三段 之间是什么关系?
富春江的景色: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总
描写异水 描写奇山
分
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 的特征?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本文所写 景色的总体特征,全文都围绕着“奇”和 “异”这两个字在写。
第一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在全文中起 什么作用?
故乡
译文: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 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 白云飘飘悠悠。
晴日里的原野和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 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 渺大江令人发愁!
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 有关的名文。
湖北: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滕王阁序》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 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 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 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以“蓬”“雁”自比暗写内心郁愤)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名句) 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进入边塞 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 意境雄浑,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 仅准确地描绘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 深切感受,叙事写景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 (描绘沙漠中的典型景物“孤烟”“落日”)
走近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 (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吴均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如《与 施从事书》《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等, 表现出作者流连山水的生活情趣,风格简淡清 新,是历来传诵的骈文名作。
文体介绍
书---书信,一种文体。本文 是一篇骈体文,讲究对仗和声律, 多用偶句,少用散句。本文是作者 写给友人书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 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 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 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 色的闲适心情。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一个“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时令特征, 也写出了人的主观感受。
④ “负势竞上……千百成峰”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 高耸入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 止的山写活了,赋予它们生命和动感。
从听觉来写: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
“鸢飞戾天者”和 “经纶世务者”分别 指什么人?
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 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 心”和“窥谷忘反”的感受,他写这些感受 的目的是什么?
寓情于景,进行议论性的抒情。这种感受是 一种设想,以有雄心壮志的游者也要产生隐居思 想来衬托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 的热爱,透露出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 的蔑视之情以及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