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最高限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讲最高限价
最高限价,又称价格上限,是指政府规定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得超过某个水平。

比如,政府规定某种药品的价格不得超过每单位10元,或某种医疗服务的价格不得超过每次80元。

有效的最高限价必须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比如,假设没有限价时某种医疗服务的市场价格是每次100元,那么,价格不得超过120元的限价法令就不会起作用,因为价格本来就不会超过100元。

竞争情况下,最高限价的主要后果
第一,最高限价必定导致短缺。

如图所示,自由市场的均衡价格是P0,供给量和需求量都等于Q0。

当政府规定这种商品的价格不得超过P c时,一方面,需求量因价格降低而增加;另一方面,供给量因价格降低而减少,至少不会增加。

所以,有效的最高限价必定导致供不应求或短缺。

比如,一种产品的市场价格是每单位20元,需求量和供给量都等于10 000单位。

如果政府规定这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是15元,那么,需求量从10 000单位增加到12 000单位,同时这种药品的供给量从10 000单位减少到8 000单位,那么,供不应求的缺口即短缺是4 000单位。

图9-1 最高限价导致短缺
第二,最高限价往往导致排队。

货币的配给功能失灵。

在自由市场中,消费者用手中的货币竞争已经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产品和服务,出价高的消费者优先购买,即货币充当了配给商品的功能。

但是,在有最高限价的情况下,不允许人们用更高的价格竞争,人们手中的货币不再决定谁优先买到,即货币失去了配给功能。

在上例中,假如每位只需要一单位产品,那么,想要购买这种产品的12 000人中只能有8 000人买到,那么,用什么办法决定这12 000位消费者中的哪8 000位买到这8 000单位产品呢?最容易想到和常见的办法是排队。

排队制度有如下问题:①排队造成时间和精力浪费。

排队等于让人们通过耗费时间和精力来证明自己迫切需要一种产品和服务,而在自由市场中,人们通过支付货币来证明自己迫切一种商品。

人们耗费在排队中的时间和精力不会使供给量增加,而在自由市场中,消费者支付更高价格将使供给量增加。

②配对未必保证公平。

按照什么标准说,距离售货地点远近不同的人、健康状况不同的人、性别不同的人、每小时收入不同的人、职务不同的人一起排队公平呢?③排队容易导致权力滥用。

用什么办法保证卖者把商品全部卖给公开排队的人?很有可能,正如很多人经历的那样,刚开始出售不久,东西就买完了,而事实上很多东西在头一天晚上已经卖出了或为某些人留下了。

第三、最高限价往往导致配额。

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买到少许数量的短缺商品,政府不
得不实行配额制度。

配额制度有如下问题:①配额导致资源浪费。

一是配额难以反映人们的不同需要。

比如,有些人较喜欢吃白面,另一些人较喜欢吃大米,很有可能人均10千克白面和5千克大米。

喜欢吃白面的人用大米交换喜欢吃大米的人的白面肯定增加社会福利,但允许这样的交换等于放弃了配额制度。

二是配额的制定和管理需要耗费资源。

配额的制定需要耗费大量人力。

另外,配额往往意味着票证。

比如,在改革之前,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凭票供应,如粮票、布票、煤票、油票、盐票、香烟票等。

这些票证的印制、发放和管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家庭主妇们保存这些票证又要耗费许多精力。

②有些产品的配额难以具体到个人,从而带来其他问题。

有些产品,比如狂犬疫苗和病床,配额难以具体到个人,只能具体一定规模的团体或社区,然后还要找到某种办法来决定配额的使用,比如由领导决定或抓阄。

如果一定时期内给一个社区的狂犬疫苗配额是10单位,但有11个人被狗咬了,如何决定谁是那个有可能因为未注射疫苗而丧命的人?
第四,限价造成更多歧视。

歧视就是区别对待或另眼相看。

在纯粹市场中,卖者仅仅按照出的价格高低区别对待买者,出价高者优先购买。

当然,现实市场中的卖者兴许还按照种族、宗教信仰、性别、长相和私人关系等区别对待买者。

不过,这样的区别是有代价的。

比如,一个卖者也许只要白人付100元,却要求黑人付121元。

当他拒绝黑人的120元而把产品卖给一白人时,他十分清楚,这样做的代价是收入减少20元。

但是,当政府规定这种产品的价格不许超过100元时,他没有了从黑人那里收取120元的机会,他的歧视做法是没有代价。

相比而言,在有限价的情况下,他更有可能歧视。

所以,在有限价的情况下,买到短缺商品的人最有可能是卖者的亲戚、朋友、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行贿的人、拿着领导写的字条的人、长得漂亮的人、会说英语或日语的人等。

重要的是,在上述例子中,在没有限价的情况下,黑人可以用出更高价格的办法来弥补自己长相方面的劣势;但是,在有限价的情况下,他没有了这样的机会,出生在黑人家庭,注定他无法买到那种东西。

专栏:海口六千限价房变特权房
“新华视点”记者王晖余
一个6000多套的社会公共福利资源,“五源河公寓”项目,仅仅针对部分特定人群公开销售,其定价远远低于周边的普通商品房价格,住房面积也大大超过一般限价房的标准——海南省海口市拟建“限价房”五源河公寓项目问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五源河公寓是海口市拟建设的限价商品房项目,据当地市政府网站5月13日公布的《海口市2010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情况周报》第4期显示,6124套的五源河公寓项目已被纳入保障性住房范畴。

这个项目已完成修规公示、一期方案预审及取得规划函用于办理项目施工、监理招标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

“限价房”作为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的一种保障性住房,地方政府在销售对象、住房面积等方面均有具体规范。

记者采访发现,五源河公寓项目在销售对象、住房面积和地理位置等方面与一般意义的“限价房”差异过大。

海口市下发的《关于加强市直机关干部职工双限商品房(五源河公寓)分配销售纪律的意见》说:“为有效解决市直机关干部职工的住房困难问题,进一步改善干部职工的居住条件,市委、市政府本着以人为本,解决民生问题的宗旨,拟统建五源河公寓。

目前已经完成配售对象统计工作,正在进行资格确认等工作。


文件规定的售房对象是,截至2009年9月30日,市级机关、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在编在职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含提前离岗人员),以及上述单位在编在职的工勤人员;夫妻双方均属于配售对象范围的,按职务高的一方限购1套住房;售房对象可提出放弃购房资格,并以书面申请的形式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市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文件并未对配售对象原来有房无房、住房面积多大、收入多少等作出明确限制。

海口市
照样能卖出去。

追求利润的生产者,在不能提高价格的情况下,会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质量。

质量的降低也许是因为使用了劣质材料,也许是因为不愁销售而放松质量管理。

在物质产品十分标准化的情况下,生产者虽不能降低产品本身的质量,但服务态度也许会变得十分恶劣。

第六,限价导致黑市交易和更高的价格。

对一种商品限价后,由于种种原因,买到这种商品的人未必真的需要这种商品,而有些真的需要这种商品的人反而买不到。

这提供了黑市交易的基础。

那些没有用掉的配额、那些通过关系买来的产品和服务、那些排队成本较低的人排队买来的产品,会通过黑市转移到更需要这些商品的人手中。

如图所示,限价导致供给量减少,即使现有数量全部进入市场,让消费者的竞争来决定价格,结果是P1,也会比远远高于原来的价格P0。

如果只有一部分产品进入黑市,那么,黑市价格会远远高于P1。

所以,政府限价只是使一部分有特权或运气好的人享受更低价格,但另一部分人将付出高得多的黑市价格。

图9-2限价导致更高的黑市价格
第七,限价导致变相涨价。

当政府限制了一种商品的价格时,生产者会通过改变产品的名称绕过政府的限价。

由于这样做意味着改变包装设计,申请新产品,通过主管部门审批和“新产品”宣传等,这些产品的成本提高了,结果价格更高。

例如,在政府对一些常用药品限价之后,出现了很多成分几乎相同的“新药”,这些药的价格比限价前要高得多。

专栏:3000多种药因降价停产,改头换面后高价再上市
“新华视点”记者傅丕毅崔峰代群
年末岁首,杭州市天天好大药房依据店里登记的一份“百姓缺药登记表”到市场采购中发现,表上70%的药品早已无人生产。

这些全是政府明令降价,或者价钱便宜、疗效明显的药品。

这份“百姓缺药登记表”凸显出当前我国药品“降价死”怪现象:药品降价——代理商停止进货——医院停止开方——药厂停产——“降价药”改头换面变新药重新审批后高价再上市——药品降价变成了涨价!
这份《百姓缺药登记表》表明,老百姓需要的都是些“老药品”,如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酵母片等,其中大多为政府明令降价的药品或者价钱便宜、疗效明显的药品,于是药房决定成立一个“老药柜台”,以满足百姓吃普通药的愿望。

可是药房到市场采购后发现,70%的“老药”特别是降价药早已没有了货源,“老药柜台”一问世就处于难以为继的窘境。

据这家在杭州较有影响的平价药房介绍,开业3年来共采购药品2万多种,目前只剩下9 000多种在正常经营,其中有3 000多种药因降价而不见踪影,阿莫西林等常用抗菌素都进不到货。

药房总经理陈金良认为,这是药品代理商在作祟:调低价格降低了代理商的利润空间,而每个药企都有许多个代理商,他们的惯用手法是“停止供货”和“药品重生”:随着降价药消失,一夜之间又生出了很多“新药”,如已经不常见的普通红霉素药品,“重生”后市场上有47种名称,价格是普通红霉素的10倍,“其实它们的区别就是添加剂不同,但只要换了名,仍能得到‘新药’批准,每一次降价给百姓带来的利益都被代理商们迅速消化。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赵博文说:“从1997年到2006年,政府对药品降价次数多达19次,降价金额近400亿元,其降价范围之广、频率之高、力度之大都是史无前例的。

这么大力度的降价,百姓还是没有得到多少实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疑难病症专家委员会委员赵学铭说,不论哪种药,只要一宣布降价,不久就会在市场上消失。

赵博文分析说,当前我国有6 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领域已经处于一种完全的市场竞争状态;但在消费环节,85%的药品仍然被医疗机构所掌控,医疗单位既是买方市场的支配主体,又是卖方市场的支配主体。

上游的市场竞争和下游的垄断经营存在冲突,垄断经营就像个过滤器,过滤掉了充分市场竞争给百姓所带来的好处。

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陈飞虎教授说:“药品价格越低,越是卖不出去,这是因为老百姓对于药品的消费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由于有回扣、利润诱惑,医生自然开那些利润高的药品,价格低、利润小的药品也就很少能为百姓使用。

代理商和医疗机构不进降价药、低价药,药品生产企业也就只好停止生产。


他说,如用于增加免疫功能的“胸腺肽注射液”,进口的700元一瓶,合资生产的200元一瓶,国产的五六元钱一瓶,药效基本一样,但由于医院用国产药只有几角钱的利润,所以基本不进货,长此以往,国产的“胸腺肽注射液”就将被淘汰。

近年来,我国每年几乎都要批准1万多种新药。

陈飞虎说:“一种新药的申报资料至少要1米多高,审批人员不可能在一年内看完这么多的资料,目前所谓的‘新药’并不是新研发的药,而是老药换了身新衣服。


浙江和安徽的一些基层药监部门干部说,“老药”变“新药”的背后,实质是“老药”变“新价”。

比如一种名为巴米尔泡腾片的药品,其实就是阿司匹林改的,但价格却从几分钱一片变到了1块钱一片,“老药”“新药”一字之差,价格却相差几十倍。

2007年02月11日03:40 中国青年报
第八,限价导致腐败。

最高限价在如下环节导致腐败:①制定最高限价制定中会产生腐败,因为生产者很有可能通过行贿限价制定者谋求尽可能高的限制。

②价格执法中会产生腐败。

这是因为,有效的限价导致短缺,而有些迫切需要这种商品的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

最高限价法令只不过不允许公开地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迫切需要而愿意支付较高价格的人就会暗中向卖者支付较高价格。

这就需要价格执法者监督和惩罚这类行为。

然而,这些执法者也有可能成为被商人贿赂。

③当人们无法通过排队等公开地买到政府规定了最高限价的商品时,他们会要求政府接管这种商品的销售。

不过,很有可能,这样做的结果是,长官种种商品的销售的政府官员取代生产者成为行贿对象。

④如上所述,在配额制度下,配额的制定和适用中会产生腐败。

第九,限价导致资源浪费。

首先,对一种商品规定最高限价,必定会减少人们迫切需要的这种产品的生产,损失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即扭曲的价格造成资源配置无效率。

其次,围绕限价活动本身可造成起源浪费。

与自由市场相比,那些研究和制定限价、价格执法、争取对生产者有利的价格的游说和行贿、用于排队的时间和精力和票贩子的活动等,都是资源浪费。

第十,限价导致收入分配不公。

限价只不过限制了真正的生产者收取更高的价格,从而使得真正的生产者不能致富。

但是,限价使制定限价的人致富,使价格执法者致富,使掌握配额的人致富,使任命价格制定者、价格执法者和掌握配额者的人致富,使专业行贿者和游说者致富,使票贩子致富。

垄断情况下的限价
如图9-3所示,在限价之前,垄断者按照MR=MC决定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Q*,价格是P*。

假定政府规定该垄断者的定价不得超过P c。

限价后,该垄断者仍然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准则决定产量。

不过,限价改变了其边际收益线。

如图9-3所示,最高限价P c仅仅在Q1之前起作用,因为当产量大于Q1时,需求线所代表的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低于P c,市场价格不可能高于P c。

当产量小于Q1时,价格总是等于P c,对于垄断者来说,价格成了常数,所以此时的MR=P c;当产量超过Q1之后,随着产量增加,价格和原来一样沿着需求线下降,所以边际收益等于原来的边际收益。

如图9-3所示,当Q<Q1时,MR=P c>MC,厂商应增加产量;当Q>Q1时,MR<MC,厂商应减少产量。

所以,Q1是限价后的最优产量。

与原来相比,价格降低了,而产量增加了。

所以,在垄断情况下,恰当的限价可以增加产量。

请读者验证,当把限价定在需求线与边际成本线交点所对应的价格时,产量最大。

当限价继续下降时,垄断者的最优产量将沿着边际成本线减少。

图9- 3 给垄断者限价
假如我们知道垄断者面对的成本线和需求线,理论上,我们的确可以通过限价来实现最有效率的价格和产量。

不过,现实中,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当政府官员宣称要对某个垄断者实施限价,垄断者不会愚蠢到如实说出自己的成本线。

需求线则更加不确定和不断变动。

现实中,垄断者的定价绝对不像我们在教科书中描述的那样,看着一条给定的需求线选择产量和价格,而是要对需求进行带有不确定性的判断,判断错误将招致损失。

当政府官员根据判断的需求制定限价时,如果他判断错了,我们如何惩罚他?更要命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如何知道他判断错了?再者,对于创新造成的垄断和通过合谋(和暴力)形成的垄断,我们是否应该区别对待?
思考题
1. 简述最高限价的后果。

2. 举例说明为什么最高限价导致更多歧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