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诊疗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浆细胞性乳腺炎诊疗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10例,均为女性,为非哺乳期,非妊娠期已婚妇女,均有生育哺乳史。年龄35~59岁,平均45.7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5个月。病变位于左侧乳房3例,右侧乳房7例。均经病检证实。10例都可扪及乳房肿块,均伴有或者曾经有乳房疼痛病史,肿块大小在3~14cm,平均7cm。其中5例曾经有反复出现乳房红、肿、疼痛,抗炎治疗后可缓解,但乳房肿块仍然不能完全消失;2例有脓肿切开引流史;3例乳头溢液;7例同侧腋淋巴结肿大,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本组510例均行血常规检查,5例血象高于正常;行B超检查,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混合占位,边界不清;乳房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7例,均未见恶性细胞。本组病例术前误诊为炎性乳癌2例(20%),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10%),高度怀疑为乳腺癌3例(30%),其他诊断2例,误诊6例(60%)。
治疗方法:本组全部采用手术治疗,术中常规冰冻切片检查。单纯乳房切除1例,余9例行病灶部位的区段或象限切除术,术后4例切口感染,1例形成乳瘘,再次手术,其余伤口一期愈合。
讨论
引起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理学基础是乳腺导管的潴留性扩张,乳头发育畸形为引起本病的重要原因。临床检查对于乳头或乳晕下可们及一条索状肿块,肿块与乳管走行一致,可伴有乳头溢血或挤出油样浓稠物质。较大的乳腺肿块常呈不规则浸润生长,如果仔细检查,亦可发现肿块向乳头方向延伸或在乳头附近们着有条索样的变硬导管。久之,主导管引流停滞,甚而闭塞,远端导管扩张,导管内积聚物经管壁外溢至周或乳腺间质形成炎性肿块,致使局部产生疼痛,患侧腋淋巴结反应性肿大。乳腺导管因纤维化而短缩,可牵拉使乳头变形或凹陷,局部皮肤形成橘皮样变。管周以浆细胞浸润为主,如合并细菌感染,乳房可形成蜂窝织炎或脓肿,脓肿破溃后皮肤可形成溃疡,脓肿引流不佳可形成经久不愈合的痰管。炎症吸收后,乳腺内可扣及纤维性硬块,此肿块可与皮肤粘连,但并不侵及肌膜,故肿块与胸壁不固定,此点与晚期乳癌肿块的表现不一样。
主要临床特征:①乳腺肿块:多位于乳晕旁,急性期肿块较大,边界欠清,可伴有肿痛及压痛,至亚急性期及慢性期,肿块持续缩小形成硬结。②乳头溢液:为部分病例首诊症状。多为淡黄色浆液性与乳管内分泌物潴留相关。③急性期可表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伴压痛,质软不融合,随病程进展逐渐缩小或消退。④由于乳腺导管纤维增生及炎性反应可导致乳管缩短,乳头凹陷,部分病例可出现皮肤橘皮样改变。⑤部分病例随病程进展可形成脓肿,破溃后形成经久不愈的通向乳头部的瘘管。
诊断与鉴别诊断:本病主要以乳房肿块就诊,表现酷似乳腺癌,急性期诊断较易,但需与炎性乳癌鉴别。该病与乳腺癌有以下不同点:①病史不同,多有非哺乳期
急性炎症反复发作史,而乳腺癌起病症状往往不明显;②本病年龄相对较小,病史较长,平均35岁,平均年龄较乳腺癌早10年左右;③多伴有先天性乳头内陷、手术及哺乳不畅史;④乳腺肿块多位于乳头或乳晕附近,长轴与乳腺导管走行一致,肿块与皮肤发生粘连,但不侵及肌膜,从不与胸壁固定,而乳癌的肿块多在各个象限,尤为外上象限;⑤术中冰冻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可靠依据,但在冰冻与临床表现明显不符时,应待石蜡报告。⑥腋窝淋巴结炎性反应性肿大,扣诊时软伴有触痛,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时,淋巴结由小渐长大,质地坚硬,无触痛及疼痛。
治疗:区段切除或象限切除是浆细胞性乳腺炎主要治疗手段。急性炎症期先行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控制后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完整切除病灶,特别是必须清除乳晕下大乳管内病灶,否则极易复发。对于肿块较大保留乳头乳晕有困难者,可行单纯乳腺切除术。术前怀疑为乳腺癌的病例,术中应作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加以证实,以避免将良性病变误行乳腺癌根治术。如术中冰冻检查与临床表现不符,应待石蜡报告,勿盲目扩大手术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