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乳癌
炎性乳癌护理业务学习
护理团队的角色是什么? 随访与评估
定期随访患者的健康状况,调整护理计划。
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谢谢观看
炎性乳癌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炎性乳癌?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4.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5. 护理团队的角色是什么?
什么是炎性乳癌?
什么是炎性乳癌?
定义
炎性乳癌是一种侵袭性乳腺癌,通常表现为乳腺 红肿,皮肤发热。
这种类型的乳癌常常被误诊为乳腺炎,导致延误 治疗。
种族和遗传背景也会影响发病率。
谁会受到影响?
早期筛查
定期自我检查和专业筛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 乳腺问题。
建议女性在40岁后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光检查 。
谁会受到影响?
心理影响
患者在确诊后常常会经历焦虑和抑郁,需提 供心理支持。
心理辅导和支持小组可以帮助患者应对情绪 问题。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出现
如出现乳腺明显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应尽 快就医。
早期诊断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体检
建议每年进行乳腺健康检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
体检包括自我检查和专业医生的检查。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家族史
如果有家族乳腺癌史,应主动与医生沟通,评估 风险。
医生可能会推荐更频繁的检查。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心理健康对疾病恢复至关重要。
护理团队的角色是什么?
护理团队的角色是什么? 多学科协作
护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医生等 ,共同制定护理计划。
多学科合作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护理团队的角色是什么? 患者教育
炎性乳癌的误诊分析6例
炎性乳癌的误诊分析6例炎性乳癌临床上少见,病程进展快、预后差。
对于无典型临床症状和影像表现的病例极易误诊,通过对6例不典型炎性乳癌的誤诊分析,结合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其临床及钼靶X线表现,探讨炎性乳癌的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6例,均女性,年龄28~64岁,平均46岁,全部为单发,左侧4例,右侧2例,临床表现5例乳房红肿,2例可触及肿块,4例可见皮肤增厚,粗大毛孔,桔皮征,2例皮下可触及质硬结节,4例同侧腋下淋巴结增大。
影像表现:首次X线钼靶常规轴位和侧斜位片照片后4例表现为乳腺内大片致密度影,边缘模糊,密度较对侧增高,皮肤增厚,皮下脂肪浑浊,2例腺体与对侧相比结构紊乱,边缘模糊,乳晕及周围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密度稍高,1例仅表现为乳晕下方皮肤增厚,1例病变内可见沙粒样钙化,3例腋下可见增大淋巴结,结合临床病史全部诊断为乳腺炎。
结果经抗炎治疗效果差或病情加重,4例行粗针吸活检,2例行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炎性乳腺癌。
讨论临床、病理及影像特点:炎性乳癌又称急性乳腺癌或癌性乳腺炎,是一种局部晚期乳腺癌。
因临床表现及外观与乳腺急性炎症相似而得名。
发病率低,死亡率很高。
美国报道炎性乳癌发病率仅占全部乳腺癌的1%~6%,平均发病年龄48~55岁[1]。
炎性乳癌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病情发展很快,一般为数周至数月,不超过1年,预后差。
组织学类型无特殊性,各种病理组织学类型的乳腺癌均可见于炎性乳癌。
由于肿瘤浸润真皮下淋巴管及癌栓堵塞引起一系列类似急性乳腺炎性表现。
目前认为病变皮肤皮下淋巴管有癌细胞侵润是确诊炎性乳癌的主要依据[2]。
临床表现以明显的皮肤改变为特征,如皮肤增厚、红肿,弥漫性硬度增加,橘皮样改变、酒窝征、皮肤温度升高等。
至少有1/3的皮肤受累变为红色甚至紫色,乳房疼痛和瘀斑。
腋窝淋巴结肿大。
典型X线表现:乳腺内毛刺、分叶状肿块或恶性钙化,腺体结构消失,局部结构紊乱,扭曲,Coopers 韧带增粗,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密度增高或浑浊,腋下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
(二)鉴别诊断
• 1.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又称乳腺结构不良, 乳腺增生 是妇女最常见的非炎性、非肿瘤性乳腺疾 病。 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主要表现为 乳腺组织增厚,稍晚则可触到大小不等的 结节,与皮肤和乳腺后方均无粘连。好发 生在乳腺外上象限,多为双侧。病人多伴 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月经前明显,月经来 潮后即可缓解或解除。
2.乳腺导管扩张 本病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多发生在 乳腺导管扩张 37~50岁中年妇女。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 头可内陷,极似乳腺癌。 • 以下各点可与乳腺癌鉴别:①病人年龄较轻,多在40 岁左右。②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或脓性,少数也可为血性。 ③乳头或乳晕下有时可触到增粗的乳管。④乳房肿块多位 于乳晕周围,伴有疼痛,与大导管关系密切。⑤乳腺有炎 性表现或有炎症病史及哺乳障碍史,乳房肿块可有缩小或 增大的情形。⑥乳管造影可显示导管扩张。⑦乳头溢液有 大量的炎细胞。⑧乳腺肿块穿刺可见大量炎细胞或脓细胞。 ⑨腋窝淋巴结肿大,质较软并有压痛。 •
二病理
• • • • • • • • • • • • • • • 1、非浸润性癌: 1)小叶原位癌: 2)导管内癌: 2、早期浸润癌: 。 1)早期浸润小叶癌: 2)早期浸润导管癌: 3、浸润性癌 1)浸润性非特殊型癌: ①单纯癌:较多见,约占乳腺癌一半以上 ②硬癌:约占乳腺癌总数的10%左右, ③髓样癌:约占乳癌总数10~20%, 2)浸润性特殊型癌 ①乳头状癌: ②粘液腺癌:又名胶样癌,较少见。发病年龄大,生长缓慢,境界清楚,切面半 透明胶冻样物,癌组织中含有丰富粘液,恶性程度较低,腋下淋巴转移较少见。 腺样癌:又称乳腺派杰氏病。
• 3.X线检查:乳腺照相(钼靶)是乳腺癌诊断的 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 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 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 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 • 4.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 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 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 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 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 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 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高频超声显像对炎性乳癌的诊断及误诊分析
讨 论
鉴别诊断 : 一类 为发生于产后哺乳期且 多 见于初产妇 的化脓性乳腺 炎 , 另一类 为常 发 生 于 >4 0岁 妇 女 的 浆 细 胞 性 乳 腺 炎 。 在 超声检查过程 中应详细 了解 病史 , 根据 病 变范 嗣、 变形态 、 病 内部 回声 特 点 、 方 后 回声情 况 、 缘 浸 润 情 况及 有 无 声 韵包 边 绕 、 下 淋 巴结 及 锁 骨 下淋 巴结 转 移情 腋 况、 病变 区皿流信 号及多普勒参数等超声 像特点 , 加以鉴别。随着二维成像 与彩 色多普勒技术的不断发展 , 腺弹性分析 乳 等新技 术的深入研究 , 明超声是用来诊 表
资 料 与 方 法
转移 1 , 例 误诊 1例 , 为浆 细胞性乳腺炎 。 6例超声确诊 的 IC声像 图表现 : B 皮 肤及皮下组织增厚 ; 腺体增厚 、 模糊 , 界面不 规 则 , 内部可 出现 大小 形 态不 等 的液 暗 回 其 声 , 毛 糙 , 限 不 清 , 声 差 , 方 可 有 内壁 界 透 后 衰减 ; 下 淋 巴结 肿 大 , 可 见 锁 骨 下 淋 巴 腋 并 结 肿大 。病 变 区 血流 检 出率 为 8% ,f o f 流 f L 信号较丰富 , 血流束呈点状 , 条棒状。脓 肿 . 形成时内部无血流信号 示, 肿大的淋巴结 内也可见m流信号 , 阻力指数较高。
l 1 3 .
2 陈曼 , 筵新 环 , 王枫钊 . 2恶性 乳腺肿 块二 8 维 及 彩 色 多 普 勒 诊 断 价 值 分 析 , 国 超 声 中
急性乳腺炎与炎性乳腺癌有何不同
龙源期刊网 急性乳腺炎与炎性乳腺癌有何不同作者:来源:《家庭医学》2017年第02期内蒙古读者张某来信说:我正值哺乳期,最近左侧乳房出现红肿不适,一碰就痛。
家人说可能得了乳腺炎。
我又听邻居刘阿姨讲,她以前怀孕时乳房也出现这种情况,后来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炎性乳腺癌。
幸亏发现得早,手术切除了,现在恢复良好,因此嘱我尽早去检查。
请问急性乳腺炎与炎性乳腺癌有什么不同?答张某读者: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比,炎性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与急性乳腺炎很相似,乳房皮肤表面也出现急性炎症改变,呈弥漫性增大,容易被误诊为急性乳腺炎。
但两者在症状、体征、诊断、预后等方面具有明显不同。
首先,急性乳腺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多见于哺乳期女性,尤其是初产妇。
因为初产妇乳腺管不够通畅,且缺乏哺乳经验,易造成乳汁淤积,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加上乳头保洁不好,细菌易从乳头进入乳房,引起感染。
患者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而炎性乳腺癌发病时间广泛,既可见于哺乳期妇女,也可发生于怀孕前后的女性,但无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患者往往有乳腺癌家族史。
其次,急性乳腺炎病变范围有的较局限,有的较广泛。
表面呈鲜红色,皮肤呈可凹性水肿,针吸活检可见有炎性细胞。
病程偏短,如果处理及时,将所有淤积的乳汁全部吸出,再行足量抗生素治疗,病变可好转。
倘若治疗不及时,病情继续发展,可形成脓肿。
而炎症性乳腺癌皮肤改变广泛,往往累及整个乳房,颜色为暗红色或紫红色,皮肤水肿呈“橘皮样”外观。
多数患者乳房内可摸到实质性肿块。
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针吸活检可找到癌细胞。
根据来信所述,你目前情况还不能确诊是急性乳腺炎还是炎性乳腺癌,建议尽快去正规医院乳腺肿瘤专科就诊,必要时做X线、B超、激光透照、乳管造影剂针吸细胞学检查,以排除炎性乳腺癌的可能。
南京农业大学医院副主任医师陈育民。
炎性乳癌的MRI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
t e M RI fa u e . h et r s
[ ywod ] I f mmao y b e s a cn ma Ke r s n l a t r r atcr ia ;Ma n tcrs n n ei gn g ei e o a c ma ig;Ma mmo r p y g ah
接 征像 : 腺 较 健 侧 增 大 4 , 头 凹陷 8例 , 漫 性 皮 肤 增 厚 1 乳 例 乳 弥 O例 , 以乳 晕 后 及 乳 腺 内 下 侧 明显 6例 , 下 脂 肪 层 浑 浊 皮
1 O例 , 突征 6 , 后 间 隙 模 糊 或 消 失 5例 , 大 肌 浸 润 ( 肪 层 中 断 3例 , 理 性 增 强 3 ) 血 管 较 健 侧 增 多 , 粗 7 凿 例 乳 胸 脂 病 例 , 增 例 , 下 淋 巴结 病 理 性增 大 4例 。 结 论 MR乳 腺 多参 数 成 像 和 动 态增 强 联 合 使 用 , 对 炎 性 乳 癌 术 前 作 出 正 确 诊 断 。 腋 可
p e e t d wi e ta n a e t o s 1 9 c s s p e e t d wih r p d e ry e h n e n .7 c s s s o d Te h — r s n e t c n r la d 2 c s s wi d r a. a e r s n e t a i a l n a c me t a e h we — y h h
i ki ( a e t he mai o a iato s s ba e a nd l w e nn rqu r t . 1 a e r s nt d w ih p l— ng ofs n 6 c s s wih t n l c lz i n wa u r olra o r i e ad an ) 0 c s s p e e e t ne heo
炎性乳腺癌误诊1例
病 例 报 告 ・
炎 性 乳 腺 癌误 诊 1 例
李振 燕 杜瑞 清 陈 勇 良
【 关键词 1 炎性乳腺癌 ; 误诊 ; 断 诊
【 中图分类号 】 R7794 . 3 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2 78(000 一 76 0 0 — 3621)6 o6 — 1 0
癌 , 润 导管 癌 可 能 性 大 。C 浸 T提 示 : 侧 乳 腺 恶 性 病 变 ; 侧 右 右
见到肿大的淋 巴结 , 转移肿大的淋巴结超声 图像 表现为形态失
常 , 髓 质 分 布不 均 匀 , 髓 质 消 失 等 , 皮 或 内血 流 丰 富 , 高 阻 力 呈
动脉频谱 。正常和反应性淋 巴源自 内部 回声正常 , 纵径和横径 均 匀性增大 , 彩色 多普 勒检查 淋 巴结 内一般无 血流 , 偶尔 在淋 巴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无 明显升 高 , 抗炎 治疗效 果不 明显 , 早期 即 有腋窝 、 锁骨下 淋 巴结 转 移 。超 声 表 现多 为皮 下 组 织 明显增 厚, 乳腺结构层次紊乱 , 回声减弱 , 界不清 , 边 血流信号增 多 , 呈 现高速高阻型的动脉 血流 频谱 。而 急性乳 腺炎 发病机 制为乳 汁排空不畅 、 汁淤滞 而引起 感染 。病 初 , 乳 患者 乳房红 肿及疼 痛, 触痛非 常明显 , 随着炎症发展 , 患者可有寒 战 、 高热 、 脉搏加 快, 常伴有患侧淋 巴结肿 大 、 压痛 ,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 明显 增高, 抗炎治疗后红肿热痛等症状 体征 明显缓 解。超声声像 图 特征为炎性肿块边缘模糊 、 限不清 , 界 内部回声增强 , 分布不 均
断 , 成 癌 组 织 广 泛 转 移 , 过 最 佳 手 术 时 机 。 因 此 , 于 炎 性 造 错 对
肿瘤学试题库乳腺癌
肿瘤学试题库乳腺癌乳腺癌1.属于癌前病变的乳腺疾病为:B(2.2.1)A.乳腺纤维腺瘤B.纤维囊性乳腺病C.乳腺小叶增生D.乳腺纤维腺病E.乳腺硬化性腺病2.下列有关前列腺癌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2.3.2)A.前列腺癌几乎都发生在内区B.与雄激素刺激作用有关C.97%为腺癌D.高分化腺癌蔓延转移较晚E.可分泌酸性磷酸酶3.一般说来,对乳腺癌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原发病灶大多数在、及乳房外侧部分,发病率约占:D(3.2.2)A.55%B.60%C.65%D.80%E.75%B.内上象限C.内的大乳管D.中央区E.整个乳房内5.弥漫型乳癌也称:D(3.2.2)A.腺癌B.髓样癌C.硬癌D.炎性乳癌E.导管癌6.恶性肿瘤多为乳腺癌,肉瘤较少见,乳腺癌所占比例为D(2.2.2)A.50%B.70%C.80%D.98%E.92%7.乳癌最多见于:C(2.2.2)A.25~40岁,50~54岁B.30~50岁,55~60岁C.45~49岁,60~64岁D.50~54岁XXX~60岁8.乳腺癌最早的临床表现为:B(3.2.1)A.内陷B.无痛单发乳房内小肿块,质硬C.乳腺疼痛D.乳房桔皮样外观E.乳房红肿9.下列哪项属于分化低的乳癌?D(2.2.2)A.粉刺癌B.状癌C.湿疹样癌D.胶样癌E.腺癌10.对于乳房有肿块的病例,要警惕乳癌的可能,近年采用细针(直径.7~.9mm)穿刺肿块吸取构造进行细胞学检查,办法轻便,合用于门诊病人,阳性率XXX:E(4.2.2)A.20~30%B.40~50%C.50~60%D.60~70%XXX~90%11.乳癌的好发部位是:D(3.2.1)A.内下象限B.内上象限C.区D.外上象限E.外下象限12.乳癌淋巴转移最常见的途径为:C(3.2.1)A.经深部淋逢迎——肝镰状韧带B.经皮下淋巴管——对侧乳房C.经外侧淋逢迎——腋窝淋逢迎D.经胸大肌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E.经肋间淋巴管——锁骨旁淋巴结13.内陷常见于:C(3.2.1)A.急性乳腺炎B.乳房囊性增生病C.先天性发育不良或乳癌D.口服甲基素E.肝脏疾病14.对乳腺癌患者使用三苯氧胺,以下哪种情形可预期效果最好?C(6.2.1)A.ER阳性B.PR阳性C.两者都阳性D.两者都阴性E以上都不是15.乳腺癌患者只发现腰椎转移灶,其转移途径是:D(2.3.2)A.经肺轮回静脉系统B.经淋巴管C.经门静脉系统D.经椎旁静脉系统E.癌栓经胸导管逆流A2型题16.女性,56岁,左乳外上象限一肿块二年,近一个月增大明显而来诊。
炎性乳癌六例的超声表现与鉴别诊断
炎性乳癌又称癌性乳 腺炎 、 急性乳癌 , 是 一种急进性乳腺
癌, 发病 急 、 进展快 、 预后差㈣ 。因其生长速度及外观与急性乳
腺炎相似而得名 。1 9 2 4年 L e e等为其命名 。
3 . 1 炎性乳癌 的临床特点 炎性乳 腺癌 发病 急剧 , 病程进展快。 由于癌细胞播散 到皮 下淋 巴管 网 , 形成 癌栓 , 使 淋 巴回流受 阻 , 毛 细血管受阻扩 张
1 . 2 仪器: 采用 I u 2 2彩色 多普勒 超声诊 断仪 , 高 频线 阵探
头频率 7 . 5 MHz 。
成橘皮样改变 。I B C的转 移发生率高达 3 0 %~ 4 0 %, [ 尺 J 此此类
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不 良。单纯手术治疗 的 5年生存率低 于 1 0 %, 中位生存期为 1 2 - 3 2个月 。 炎性乳癌是一种 特殊类 型的 “ 弥漫型癌 ” , 占乳腺癌 的 1 %~ 4 %, 是 一种分化 低的癌 ,本组 有 2例在哺乳期 , 其病情重 、 进展快 、 恶性高。 3 . 1 . 1 炎性 乳癌 的超声检 查 : 先观察乳房外部形态并触诊 , 然 后扫查乳房。观察皮肤 、 皮下脂肪 、 腺体层 、 腺体后间隙 、 胸肌 各层次结构 , 注意各层次问关系 。扫查双侧腋窝及锁骨上 窝。 因其癌细胞 弥漫性生 长 ,广泛浸润 表皮层淋 巴管及皮 下组织 形成栓塞性的未分化癌 , 所 以临床表现呈暗红色 , 部分或 全部
后 问隙及胸肌问层次不清 , 无 明确界 限。 ⑤腋下淋巴结肿 大 : 5
例 患者于 同侧腋下 探及肿 大淋 巴结 , 长 径/ 短径 < 2 , 血流稍 丰 富, 血管走行 迂曲紊乱 。 2 . 2 手术病理 情况 : 术后病理 切片 5例示癌细胞呈弥漫性 分 布, 并累及皮肤 , 1 例示局限性病 变。 3例乳房淋巴管内见大 量 癌 细胞 , 2例问质见大量淋 巴细胞 浸润 , 病理类 型全部 为浸 润 型导管癌 , 2例 为硬癌 , 3 例 为髓样癌 , 1 例 为单纯癌 。
乳腺炎症型癌1例
【 参考文献】
[] 1 TF , vl . a ooyadgnt so tmor o tebes a DeieP P t lg n eec f u us fh rat e h i
型癌 , 侵犯乳晕下淋 巴管并 胸膜转 移。随访情 况 : 确诊后 经
即行 全 身 大剂 量 化 疗 及 局 部 放 疗 , 行 乳 腺 切 除 术 ,0 0年 未 21
・
l4 1 6・
西南 国防医药 2 1 0 0年 1 0月第 2 0卷第 1 0期
惯。为官兵和部 队家属建立健康登记卡片 、 日进行体 温测 每
训, 了解 掌握 甲型 Hl 流 感 诊 治 方 法 、 疗 原 则 和 救 治 技 Nl 治 术 。加 强 应 急 处 置 准 备 。 建立 应 急 救 治 分 队 , 加个 人 防 护 增
作者 单 位 :50 2昆 明 , 都 军 区 昆 明总 医 院病 理 科 6 03 成
10人 以 上疑 似 病 例 出现 模 拟 演 练 , 保 遇 有 群 体 性 突发 疫 0 确 情 能 够 及 时 有 效 应 对 。关 爱 隔 离 观 察 人 员 。 为 每 个 隔 离 区
准备好“ 四个一” 一份报纸 、 : 一套 扑克象棋 、 一本预 防手册 、
一
套 生 活 用具 。 三是 群 防 群 控 抓 全 面 , 止 部 队 内部 发 病 。 防
疫 组 化 结 果 : —C P K(+) E 、 R(一) P 、 R(一) C r 、 eb—B 一 2 (一) 。病 理 诊 断 : 乳 头 乳 晕 皮 肤 、 膜 穿 刺 组 织 ) 腺 炎症 ( 胸 乳
身化疗 的序 贯 疗法 。全 身化疗 可 以使 5年 生 存 率提 高 到
炎性乳腺癌超声误诊分析
炎性乳腺癌超声误诊分析发表时间:2017-07-21T11:42:47.2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5期作者:张平[导读] 在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中,超声检查因疾病的特殊性诊断误诊率较高,在临床检查诊断不能作为完全可靠的依据而应用。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655001[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炎性乳腺癌超声误诊的原因。
方法将自2010年1月到2016年5月间在我院住院进行治疗的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超声方法进行病情诊断,并同时采用穿刺活检方法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后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28例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有23例确诊为炎性乳腺癌;超声检查有26例为炎性乳腺癌,超声检查的误诊率达到13.04%。
结论:在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中,超声检查因疾病的特殊性诊断误诊率较高,在临床检查诊断不能作为完全可靠的依据而应用,作为辅助诊断方法较为合适。
[关键词」炎性乳腺癌超声误诊分析乳腺癌是指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乳腺癌癌细胞脱落后随血液或淋巴播散全身而导致形成转移,并危及生命的一种严重疾病,常发于女性,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1]。
炎性乳腺癌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肿瘤临床特点酷似急性炎症改变,乳腺弥漫性增大,乳腺皮肤红、肿、热、痛,易误诊为急性乳腺炎。
约50%的炎性乳腺癌患者触及不到肿块,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就发现腋窝和/或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该疾病病程进展快、预后差,转移发生率高达30%~40%,5年生存率仅为25%~48%。
病理切片常见癌细胞呈弥漫性,乳房和乳房皮下淋巴管内充满大量癌细胞。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患者的免疫水平低下有关,因此对该疾病及早诊断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超声检查作为炎性乳腺癌临床的主要检查手段早就得到普遍应用,但由于多种原因在检查中会出现误诊的情况[2],为此我们进行炎性乳腺癌超声误诊分析的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0年1月到2016年5月间在我院住院进行治疗的28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基本资料为:年龄分布在46~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2±1.3岁。
乳腺肿瘤学
乳腺肿瘤学考试题目名词解释1. 隐性乳腺癌2. 炎性乳癌3. 前哨淋巴结4. Pagets病简答题1. 简述乳腺癌扩散途径?2. 何为隐性乳癌?临床上应如何处理?3. 简述保乳手术的适应症?4. 影响乳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论述题1. 乳腺癌的发生受什么因素影响?2. 乳腺癌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答案名词解释1. 隐性乳腺癌是指乳房内未扪及肿块而已有腋淋巴结转移或其它部位远处转移的乳腺癌。
2. 炎性乳癌是由于癌细胞浸润到真皮下淋巴管,引发淋巴管阻塞和继发炎症的一种特殊病变。
炎性乳腺癌以侵犯淋巴管道为主要表现,发病多急骤,主要表现为乳房皮肤的红、肿、热、痛、压痛等乳房炎性症状,转移几率高,预后差。
3. 前哨淋巴结是指首先接受区域淋巴引流的那一组淋巴结(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淋巴结),在恶性肿瘤是指肿瘤细胞到达的第1站淋巴结,如果SLN不发生转移,则其他淋巴结发生转移的可能性<1%。
4. Pagets病是一种皮肤鳞状上皮的原位癌。
特点是在鳞状上皮的表层浸润着圆形的Pagets 细胞。
可分为乳腺Pagets病和乳腺外Pagets病两大类。
乳腺的病变主要在乳头或乳晕,临床层湿疹样,称湿疹样乳癌。
乳腺外的病变主要位于会阴部、肛周或阴囊等处。
简答题1. 简述乳腺癌扩散途径答:1)直接浸润:直接侵入皮肤、胸肌筋膜、胸肌等周围组织。
2)淋巴转移:可经乳房淋巴液的各引流途径扩散。
其中主要的途径为:①癌细胞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侵入同侧腋窝淋巴结,进而侵入锁骨下淋巴结以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的癌细胞。
又可经胸导管(左)或右侧淋巴导管侵入静脉血流而向远处转移。
②癌细胞向内侧侵入胸骨旁淋巴结,继而达到锁骨上淋巴结,之后可经同样途径血行转移。
3)血液转移:癌细胞除可经淋巴途径进入静脉,也可直接侵入血液循环。
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肺、骨、肝。
2. 何为隐性乳癌?临床上应如何处理?答:是指乳房内未扪及肿块而已有腋淋巴结转移或其它部位远处转移的乳腺癌,约占乳腺癌中0.3~0.5%,原发病灶很小,往往位于乳腺外上方或其尾部,临床不易察觉。
炎性乳腺癌护理业务学习
为什么需要护理?
护理的重要性
针对炎性乳腺癌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症 状,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不仅关注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心理健康 。
为什么需要护理? 护理目标
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促进康复,提升患 者的心理支持。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的信心。
为什么需要护理? 护理策略
包括疼痛管理、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及心理 辅导等。
出院后的随访护理
出院后应继续进行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并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适应生活,防止复发。
谁来提供护理?
谁来提供护理?
多学科团队
炎性乳腺癌的护理需要医生、护士、营养师 、心理医生等多学科团队的合作。
各专业人员的协作能够提供综合性的护理服 务。
谁来提供护理?
护士的角色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负责患 者的日常管理和情感支持。
炎性乳腺癌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炎性乳腺癌? 2. 为什么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谁来提供护理? 5.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什么是炎性乳腺癌?
什么是炎性乳腺癌?
定义
炎性乳腺癌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乳腺癌,通常表 现为乳腺红肿、皮肤发热和疼痛。
该病通常在早期被误诊为乳腺炎,导致延误治疗 。
护士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 力。
谁来提供护理? 患者及家属的参与
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护理过程,共同制定护 理方案。
患行有效护理?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评估与计划
定期进行身体和心理状况评估,制定和调整护理 计划。
评估应全面,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 。
定期评估患者的状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乳腺钼靶与MRI检查对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乳腺钼靶与MRI检查对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目的:探究乳腺钼靶和MRI检查诊断炎性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由于本院没有乳腺钼钯X线机,选取笔者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实习期间所搜集的30例炎性乳腺癌患者,并进行乳腺钼靶摄片和MRI检查,对比检查的效果。
结果:对炎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乳腺钼靶和MRI检查综合准确率为93.33%,乳腺钼靶检查准确率为76.67%,使用MRI检查的准确率为83.33%,检查准确率高于任何一种检查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进行炎性乳腺炎诊断的时候,使用乳腺钼靶和MRI联合检查,比单一的诊断结果准确,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准确率,值得应用。
标签:炎性乳腺癌;乳腺钼靶;MRI检查炎性乳腺癌在临床上有很高的死亡率,在检查过程中若是能够进行早期诊断,能够有效地预防乳腺癌的发生[1]。
在进行乳腺疾病检查诊断的时候,通常都是使用乳腺钼靶技术,随着MRI技术的发展,将乳腺钼靶和MRI联合检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将笔者实习医院使用乳腺钼靶和MRI检查诊断乳腺癌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实习医院在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炎性乳腺癌患者30例,所有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19~70岁,平均年龄为(47±0.34)岁。
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都进行了详细的检查,主要临床表现为:酒窝征3例、乳头凹陷6例、乳腺肿块19例、乳头血性溢液2例。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使用乳腺钼靶X线片检查的过程为:采用意大利高频乳腺专用机进行检查,德国AGF25.0 CR指标。
对双侧乳腺进行常规的拍摄,MLO 位(内外斜位)、CC位(头足位),旋转60°角度,使用自动参数选择技术,依据乳腺的密度、厚度自动变换X线曝光条件和阳极靶面。
MRI检查过程为:使用美国GE 1.5Tsigna超导型八通道磁共振扫描仪,让患者俯卧,足先进,体外包绕8通道专用乳腺体相阵控线圈,患者的双侧乳腺在自然状态下垂在线圈洞穴中。
炎性乳癌与乳腺炎傻傻分不清
炎性乳癌与乳腺炎傻傻分不清炎性乳腺癌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癌,在组织学上的损害大概有3种,即:1皮肤淋巴管被癌细胞栓塞;2 .小的淋巴管栓塞及皮肤深部组织浸润性病变;3 .皮肤水肿和血管扩张。
声像图表现:1 •乳腺皮肤、皮下组织增厚,皮下正常脂肪组织形态消失,回声增强、紊乱,并可见迂曲扩张的淋巴管走行,形成典型〃龟裂状〃改变(这是由于广泛的皮肤、皮下淋巴管癌栓,淋巴液回流障碍,形成皮下脂肪层内扩张的淋巴管迂曲走形而形成的)。
2 .乳腺腺体层正常解剖层次消失,回声紊乱,强弱不均,部分可伴有不规则低回声肿块,边界多模糊不清,后方回声均有不同程度衰减。
3 .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长径/短径均<2o4 .CDFI:部分肿块内血流丰富,血管形态异常,走行迂曲紊乱呈〃火海征〃;肿块周边伴有粗大血管绕行者呈〃花篮征〃。
与急性乳腺炎的鉴别1年龄:急性乳腺炎年轻女性多见,常于哺乳期发病;炎性乳腺癌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年轻女性与中年妇女的比例无明显差异。
2 .全身症状:炎性乳腺癌无明显的感染性全身中毒症状,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无明显升局;急性乳腺炎则相反,白细胞升高,全身反应显著。
3 .皮肤改变:急性乳腺炎充血水肿,皮肤光滑而变薄,红、肿、热、痛明显,病灶多局限于乳房某一部位;炎性乳腺癌皮肤常呈暗红或紫红色,皮肤厚韧不平整,似桔皮状,疼痛及压痛不明显,病变范围多为整个乳房弥漫性肿胀。
4 .超声表现:急性乳腺炎多呈局限性、不规则斑片状、肿块状低回声;炎性乳腺癌皮下脂肪织回声增强,皮下淋巴管迂曲扩张,即典型〃龟裂状〃改变。
5 ,肿块穿刺:急性乳腺炎为炎性细胞;炎性乳腺癌为〃鱼肉样〃颗粒,并可找到癌细胞。
6 .治疗:急性乳腺炎经短期严格抗炎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超声声像图均有改善,预后好;炎性乳腺癌则相反,病情凶险,需要化疗,预后差。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
浸润性 特殊癌
分化一般较高,预后尚好
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及乳头湿 疹样乳腺癌(不伴发浸润生长者 )
早期浸润性导管癌、早期浸润性 小叶癌
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 细胞浸润)、粘液腺癌、粘液腺 癌、小管癌、腺样囊性癌、大汗 腺癌、鳞状细胞癌
2.健康指导
第三节 乳房良性肿瘤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病因和病理
女性乳房良性肿瘤中,纤维腺瘤最多见,是女性常见的乳房肿瘤,好发 年龄为20~25岁。其次为乳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40~50岁的经产妇。
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可能与
乳房纤维 纤维细胞所含雌激素受体量和质异常有关。 雌激素
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
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二、护理评估-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
➢方法:观察和对症治疗为主 ➢对象:适用于乳腺增生者
➢对象:疑有恶变,行病理检查, 证实有上皮不典型增生者
2.手术治疗
五、护理措施
1.减轻疼痛
➢托起乳房 ➢心理护理 ➢指导病人用药
➢指导病人学会自我乳房检查方法 ➢随时注意乳房变化
桔皮样”;菜花状,有恶臭,易出血
三、护理评估 乳腺癌-乳房外形改变
酒窝征
桔皮样
菜花状
三、护理评估
炎性乳癌:特征乳房明显增大,但无明显肿块
乳头湿疹样乳癌:在乳头和乳晕区呈现湿疹样改变
身 体
,逐渐发展,可扪及肿块 体征
状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转移最初多见于同侧腋窝,早
况
期为散在、质硬、无痛、活动的结节,后期相互粘
心理 护理
理解与关心病人,鼓励病人说出顾虑与担心 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解除病人和家属对切除乳房 后的忧虑,增强病人生活的信心
炎性乳腺癌有哪些症状?
炎性乳腺癌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炎性乳腺癌症状,尤其是炎性乳腺癌的早期症状,炎性乳腺癌有什么表现?得了炎性乳腺癌会怎样?以及炎性乳腺癌有哪些并发病症,炎性乳腺癌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炎性乳腺癌常见症状:乳房硬化、乳房红肿热痛、乳房肿块、乳房胀痛*一、症状:1.绝大多数乳腺癌病人是以无痛性乳房肿物就诊,而IBC 多以红、肿、热、痛、压痛的乳房皮肤症状就诊,仅有50%左右伴有肿块。
IBC往往发病急骤,乳房迅速增大,乳房皮肤增厚变硬,有皱嵴,皮温高,色红紫。
Haagensen报道IBC临床症状包括:乳房肿块(57%),皮肤红肿(57%),乳房肿大(48%),乳房或乳头痛(24%),乳房压痛(16%),乳房硬化(16%),乳头回缩(13%),皮肤水肿(13%),腋下肿块(9%),皮温升高(8%)等。
IBC少见的症状包括:腋区疼痛、乳头痒、上肢水肿和骨痛等。
由于发病急骤,大部分病人就诊早,自出现临床症状到就诊平均时间为2.5个月。
2.Taylor和Meltzer将IBC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IBC是在原健康乳房上同时发生肿瘤和炎症;继发性IBC的炎症改变是继发于原有肿瘤部位,手术瘢痕或放射区域内的乳腺。
继发性IBC的概念忽略了局部晚期乳腺癌与IBC在临床与预后上的区别,不宜应用。
二、体征: 1.IBC的体征包括全乳弥漫性硬化或局限于某一象限或一半乳房硬化,皮肤水肿似橘皮样,厚而不平整,最初皮肤呈粉红色,很快变成似淤血的紫红色,呈丹毒样改变。
乳房增大,皮温高,触之韧感,常见乳头干裂、结痂和内陷。
一般认为乳房皮肤改变达乳房1/3或以上时方可诊断为炎性乳腺癌。
三、诊断:1.由于炎症性乳腺癌的特殊临床表现常常与一些乳腺炎症相混淆,故针吸细胞学检查和局部组织活检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以上是对于炎性乳腺癌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炎性乳腺癌并发症,炎性乳腺癌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炎性乳腺癌常见并发症:急性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管炎*一、并发病症常伴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炎性乳腺癌是怎么回事?
炎性乳腺癌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炎性乳腺癌的病理病因,炎性乳腺癌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炎性乳腺癌病因*一、发病原因:1.IBC的发病原因尚无统一认识,可能与病人的免疫力低下有关。
*二、发病机制:1.炎性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特殊性,各种类型的乳腺癌均见于IBC。
IBC的急性炎症改变的组织学特征首先由Bryant于1887年描述观察到皮下淋巴管被癌浸润的现象,提出肿瘤浸润造成的真皮下淋巴管阻塞而导致相关临床表现的假说。
但真皮下淋巴管浸润是否是IBC诊断的基础仍存在争论。
早在1938年,Taylor和Melter强调皮下淋巴管浸润癌浸润的特征。
Ellis和Teitelbaum 1973年复习世界有关IBC的文献,通过对组织学与预后的关系的研究,认为真皮淋巴管浸润对确定IBC的诊断是必要的,并提出乳腺真皮淋巴癌病的命名。
Saltzstein发现临床上无IBC的表现,组织学检查有真皮淋巴管浸润的乳腺癌,预后与有典型表现的IBC相同,提出了临床隐性乳腺癌的概念。
IBC的皮肤炎症样改变机制看法不一,有人认为系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团阻塞而致皮肤水肿和组织张力增高,进一步导致毛细血管的阻塞,充血引起所谓丹毒样改变。
2.大体形态:可见乳房皮肤红、肿、热、痛和皮肤增厚,橘皮样改变等,受累组织坚实。
多数可见皮肤改变,占乳房范围的1/3以上。
石松魁报道材料,其病变皮肤改变范围均1/2乳房,多数(65.7%)波及全乳。
3.组织形态:癌肿类型不一,各种类型浸润性癌均可发生。
除了癌组织外,主要见皮肤淋巴管和毛细血管中充满癌栓。
间质中伴有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但以淋巴细胞为主。
有人认为,只要临床有炎症表现,即可诊断为炎性癌。
也有人认为只有皮肤淋巴管和血管中有大量癌栓时才能诊断为炎性癌。
石松魁(1986)报道的35例中,有9例可见淋巴管癌栓,其中皮肤淋巴管癌栓5例。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炎性乳腺癌病因,炎性乳腺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炎性乳腺癌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炎性乳腺癌”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内分泌治疗
IBC患者激素受体多为阴性 ,对于阳性 患者应在综合治疗结束后常规使用 5 年 内分泌治疗药物 ,绝经前期服用他莫 昔芬 ,绝经后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
内分泌治疗
新揭示的一项他莫昔芬辅助治疗早 期乳腺癌女性的远期效应研究表明,对 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 ,延 长他莫昔芬辅助治疗至10年,可进一步 降低复发风险 ,但延长他莫昔芬治疗 的远期效应在IBC病例中仍未得到证实。
六、预后
IBC 是乳腺癌中预后最差的类 型,单靠放疗或手术 仅能获得少于15个月的中位生存期 ,局部复发率高 达 50%。 随着综合治疗理念的深入 ,其预后有了明显的改善 , 但中位生存期仍远低于同期非IBC患者 (4.75 年 vs 13.4 年) 。 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包括对化疗的反应 、病理分期 、 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 、激素受体情况 、治疗方案的 选择等,其中对化疗的反应是首要的预后因素 。 新辅助化疗达到pCR的患者有着更高的10年生存率 , 在分子分型中,三 阴型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高, 总体生存率低,预后最差 。
根据美 国癌症 联合会 (AJCC ) 的 TNM 分 期标准,IBC 肿瘤被归类为T4d,并依照有 无淋巴结受 累和远处转移情况 分为ⅢB 、 ⅢC 及Ⅳ期 。
注意:IBC 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 因其发病过程与急性乳腺炎较为相似, 尤其是发生在妊娠哺乳期前后的IBC , 临床存在一定的误诊率。急性乳腺炎患 者除局部炎症表现外 ,常有全身感染 征象 ,抗生素治疗有效。需加深对IBC 这类高度恶性疾病的认识 ,避免由于 延误诊断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炎性乳腺癌的现状与进展
山西博爱医院 2014-11-11
乳腺癌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 的恶性肿瘤,随着普查和诊治水平的提 高,其总体治疗效果佳 ,5年生存率可 达90.8% 。 炎性乳腺癌 (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 IBC )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一种 特殊类型 ,恶性度高,进展迅速 ,侵 袭能力强 ,预后极差。
IBC在组织学上并无特殊性 ,各种病理类 型 均可见于IBC病例 ,组织学分级高 , 区域淋巴结受累较为常见 ,多表现为雌激 素受体 (ER ) 、孕激素受体(PR )阴性和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 基因扩增。
IB C 肿 瘤 中同样存在乳 腺癌 的 5 种 分 子分型 ,但 H E R2 过表 达 型 和 basal—like 型 比例 更 高 。IB C 的其 他病理特征包括 EGFR 蛋白过表达 、 p53突变率高 、Ecadherin 反常性高表 达、糖蛋白mucinl 功能失调 、癌基因 RhoCGTPase 过表 达、抑癌基因 W ISP3表达缺失、高度血管新生等。
五、治疗
经历了从局部治疗到综合治疗 、化疗 方案从以阿霉素为主到紫杉类联合蒽环 类药物的演变。 目前 ,对于无远处转移灶患者 ,综合 治疗已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案。
激素受体阳性和 HER2 阳性的病例, 经历新辅助化疗 、手术 、放疗 ,还应进 行内分泌及靶向治疗。 对于转移性 IBC 患者 ,一般认为应 进行以系统化疗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若 局部病变得到缓解且患者全身隋况允许 , 才考虑行姑息性局部治疗 。
三、影像学检查
无特殊的影像学表现 辅助诊断 、协助分期和评估新辅助治 疗疗效的作用 钼靶、超声、磁共振成像 (MRI) 和 (PET — CT ) 。
钼靶:检查中呈弥漫性密度增高 ,较难显示边 界清晰的肿块影 , 多表现为皮肤增厚、 钙 化及结构紊乱, 灵敏度差。 超声:有助于定位肿块 ,并通过区域淋巴结探 查协助评估和分期。 MRI:可清晰地显示乳腺实质的异常 ,并通过 造影明确肿块的血供情况 ,可更好地 界定肿 块范 围、协助分期 、提供精确的解剖学定位 和评估疗效。 PET/CT: 则在同时显示局部病灶和远处转移 灶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二、病理检查 金标准 乳腺组织空心针穿刺活检证实为浸润性 乳腺癌才得 以确诊 。病例取材应尽量选取触 诊最 硬或最厚处 ,难以定位时可考虑多点取 材 ,部分 医院要求取材范围需包括患侧乳腺 组织、受累皮肤和肿大淋巴结。典型的光学 显微镜下表现是真皮淋巴管内有成簇的肿瘤 细胞浸润 ,即癌栓 。真皮淋巴管癌栓是 IBC 特征性的病理表现。
(一)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是IBC的规范疗法 ,可以 使肿瘤降期以利于手术,或变不可手术 为可手术。
新辅助化疗
Cristofanilli等回顾性比较新辅助化疔 中接受CAF序贯紫杉醇方案的62例IBC 患者及仅接受CAF方案的178例患者 , 发现前者比后者有着更高的病理完全缓 解 (pCR ) 率、更长的中位生存期和无 进展生存时间。
一、临床表现 起病急,短期内出现乳腺皮肤炎性改变,累积乳腺 皮肤1/3以上。弥漫性发红,皮肤最初呈粉红色,很 快变成淤血样紫红色,甚至丹毒样改变,皮肤水肿, 增厚变硬,患侧乳房肿大,橘皮样外观,可有清晰的 皮肤界限,因皮肤水肿, 肿块边界常常触及不清, 约 1/3病例触不到肿块而仅呈皮肤典型 的炎性改变 ; 局部皮肤温度常高于对侧相应位置 ,可伴有乳 头内 陷、 扁平 、结痂等改变和卫星结节 ;约 55%~ 85 % 的患者就诊时可触及腋下或锁骨上肿大的淋 巴结 , 部 分患者甚至已存在明显的骨、肺 、肝 、脑等远处 转移灶 ,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三)、术后放疗
术后放疗在IBC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 ,随着系统化疗与综合性治疗 理念的实施 ,其仍有着降低局部复发 率的积极作用。 需考虑IBC 病灶可能通过真皮淋巴 管扩散,在治疗野边缘复发,故放射范围 和剂量都应足够。
(四)、靶向治疗
对于HER2阳性患者,应常规使用曲妥 珠单抗 。 多项试验表明对于HER 2阳性乳腺癌患 者,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新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及转移患者中均可达到更好 的疗效 。
四、诊断标准分歧与共识
AJCC 提 出了 IB C 的明确定义 。2008 年 l2 月召开的第一 届IBC国际会议上 ,专家 达成了IBC 诊断标准最低要求共识,作为 AJCC 关于 IBC 定义的延伸。这也是目前较为 普遍认同的诊断标准 : (1) 、6 个月内迅速出现乳腺皮肤发红 、水 肿和 (或 ) 橘皮样外观,并累及乳腺皮肤 1/ 3 以上 。 (2)、组织活检病理学确诊 为浸润性癌,可 伴有或不伴有真皮淋巴管癌栓 。
(二)、手术治疗
由于IBC皮下淋巴管癌栓的广泛存 在 ,局部复发率高,改良根治术是目 前标准的术式 ,若有胸肌侵犯可考虑 根治术 ,保乳手术和保留乳 头或皮肤 的乳腺切除术并不适合 IBC患者 。
(二)、手术治疗
手术范围应尽可能包含首诊时受累 皮肤 ,保证阴性切缘 ,必要时可采用 皮瓣移植来满足无张力缝合 。由于高 复发率和术后放疗的必要性 ,不推荐 术后即时重建。IBC患者区域淋巴结转 移率高达 55%一 85%,且淋巴管癌栓 阻塞会影响示踪剂流向,故前哨淋巴结 活检亦不在考虑之列 ,而应常规行腋 窝清扫。
新辅助化疗
Yamauchi等表明在初始的系统化疗 中联用蒽环类及紫杉类药物,无论同时 还是序贯使用 ,均可达到 10%~ 40% 的pCR率 、40%~60%的5年生存率及 总生存率。
新辅助化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临床上推荐使用蒽环类联合紫杉类作 为IBC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方案。
(二)、手术治疗
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中,手术仍能 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 Panades等对比了308例经过新辅助化疗 后接受及未接受手术治疗的IBC患者 ,发现 前者有着更高的10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 新辅助化疗疗效越好的患者 ,手术获益 越大。对于新辅助化疗疗效未部分或全部缓 的患者 ,手术并不能改善其预后 ,建议换用 化疗方案或进行术 前放疗后再 评估。
目前认为IBC独特的临床表现是由于癌 栓影响了乳腺皮肤的淋巴回流 ,从而导致 乳房迅速水肿增大。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 , 仅有75%的IBC肿瘤中可见癌栓 。近年来 , 研究显示IBC 肿瘤中存在大量活 化的编码 促炎因子、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炎症介 质的基因,对肿瘤起到了促进和抑制的双 重作用 ,提示IBC的特征性表现亦与局部 形成的炎症微环境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