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品管圈.

合集下载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5. 原因分析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的根本原 因。
6. 对策制定
根据原因分析,制定解决问题的对 策。
品管圈活动流程
7. 对策实施
按照对策计划,实施改善工作 。
8. 效果确认
实施后,对比改善前后的数据 ,确认效果。
9. 标准化
将有效的对策纳入工作标准, 持续改进。
10. 总结与改进
总结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经验教 训,持续改进后续的品管圈活
第6个月
总结经验,完善操作流程和培训计划,持续改进。
目标可行性分析
现有床头抬高操作流程存在一 定的问题,如操作不规范、缺 乏有效监测等,这为改进提供 了空间。
医护人员对提高机械通气病人 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意愿强烈, 积极性高,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
采购监测设备、制定培训计划 等措施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 不会对医院造成过大的负担。
03
问题陈述
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低的问题
床头抬高角度不准确 护士操作不规范
缺乏有效监督和培训
问题对病人和医院的影响
01
02
03
病人并发症增加
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等
医疗资源浪费
频繁调整床头角度导致人 力和物力浪费
医院声誉受损
因并发症增加导致患者满 意度下降
问题分析
培训不足
护士对床头抬高的重要性 认识不足,缺乏操作技能
背景
VAP是机械通气病人常见的并发症, 与床头抬高角度不当有关。目前ICU中 床头抬高的准确率有待提高,因此开 展品管圈活动,以期解决这一问题。
汇报范围
本品管圈活动自 XXXX年XX月启动, 至XXXX年XX月结束 。
汇报内容涉及品管圈 活动的过程、方法、 成果及总结。

急诊ICU品管圈成果汇报

急诊ICU品管圈成果汇报

实施效果
手卫生依从性提高
01
降低感染风险
02
提高患者满意度
03
提高医疗质量
04
降低医疗成本
05
2
品管圈简介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
起源于日本,由日本科学家石川馨发明
目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特点:全员参与,持续改进,跨部门合作,数据驱动决策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方法
培训教育: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
监督提醒:设立手卫生监督员,定期检查手卫生执行情况,及时提醒
环境优化:提供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如洗手液、擦手纸等
激励措施:设立手卫生奖励制度,对执行良好的医护人员给予奖励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手卫生依从性,针对问题进行改进,持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02
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持续改进,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03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持续改进,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04
提高团队协作:通过持续改进,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团队凝聚力,促进科室发展。
持续改进的方法
设立目标:明确改进的目标和方向
收集数据:收集与目标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
制定计划: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和措施
实施改进:按照计划进行改进,并持续跟踪和调整
评估效果: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的效果
提高医疗质量
01
降低医疗风险
02
提高患者满意度
03
提高工作效率
04
降低医疗成本
05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品管圈急诊ICU

品管圈急诊ICU
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效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 得到提高。
02 02
活动计划拟定
活动计划进程表
时 间
步 骤
2013年12月 2014年1月-11月 2014年12月
1 234 周 周周周
1234 周周周周
主题选定 计划拟订 现况把握 目标设定 解析 对策拟订 实施与检讨 效果确认 标准化 检讨改进 成果发表
选票数 9 2 2 1 1 1
排名 1 2 2 3 3 3
结果
圈的介绍
圈名:管爱圈——关爱圈 意义:寓意关怀、照顾、用我们 温暖的双手全方位、多角度照顾、 关怀患者,给患者带来安全保障。
圈的介绍
五彩手拉手,代表急诊ICU所有人将会 竭诚呵护病人,用爱心守护病人,防止 意外拔管的发生。 吉祥鸟,象征病人的健康,平安,吉祥 。 双手呵护吉祥鸟,管路安全要确保,竭 诚用心护安危,平安吉祥放光辉。
吸痰后要进行肺部听诊,判断是否吸净痰液。若有痰液,隔 3~5min,待血氧饱和度回升后再吸
气道内滴湿化液不应常规使用,可使用人工鼻、加热湿化器 进行湿化
建议使用密闭式吸痰管
吸痰过程中要注意吸痰的压力安全范围、吸痰的时间、吸痰 管的大小的选择、吸痰的手法
吸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氧饱和度、心率、心 律的变化
改善后柏拉图
08
效果确认
无形成果
08
标准化
插管 初始评估
流程
拔管
病人意识,年龄 有无拔管史
导管类型、型号 初始状态(深度、部位, 通畅程度等)
评估 拔管 准备
常规护理
再次评估 及记录
标准化
保证危 重病人
约束 安全
向家属解释约束的原因、必要性、方法及约束产生的不 良后果

重症医学科ICU品管圈汇报

重症医学科ICU品管圈汇报

感 染
中心静脉导管

其它
方法

:表要因
六、对策拟定
七、对策实施 —背景
2011年美国CDC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
Ø对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Ø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采取最大无菌屏障措施; Ø用含氯己定(洗必泰)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 Ø避免常规更换中心静脉置管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 Ø当严格执行上述方法仍不能降低感染率时,使用消毒剂或抗菌药涂层的短期 中心静脉导管和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
已实施
21
对策实施
‰/
感 染 率 ( 季 度 )
无形成果
注:由圈员10人评分,每项最高5分,最低1分,总分50分
九、标 准 化
下一主题的选择
1.主题选定 2.拟定活动计划书 3.现状把握 4.目标设定 5.解 析 6.对策拟定 7.对策实施与检讨 8.效果确认
有效果
9.标 准 化 10.检讨与改进
无效果
一、主题的选择
清道夫圈主题的选择
衡量指标:每季度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
导管 动、静脉置管患者中血流感染人数 相关性=———————————————*1000‰ 血流感染率 同期动、静脉置管患者人数
理由
CRBSI成为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的热点问题 与全体医护人员的行为密切相关 与动、静脉导管的使用密切相关
导管留置时间长和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高 医务人员感染控制规范依从性差
二、活动计划表(改颜色)
三、现状把握
血管导管 相关血流感染率
4.44‰
导管相关感染人次查检表
数据收集
导管相关感染查检总汇
• 设定理由 5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07
总结与未来计划
本期活动总结
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品管圈活动,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 高准确率从原来的60%提高到了85%, 目标达成率为110%。
改善重点
针对改善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我们重点改善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 和床头抬高角度的监测方法。
改进措施
实施了医护人员培训、制定操作规范、 改进床头抬高角度监测工具等措施,有 效提高了床头抬高准确率。
设备因素
抬高装置不统一
医院使用的床头抬高装置 不统一,导致操作难度和 误差增大。
设备故障率高
部分床头抬高装置故障率 高,影响正常使用。
设备调节不便
部分床头抬高装置调节不 够便捷,增加了操作的复 杂度。
04
对策制定与实施
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
加强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病人床 头抬高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抬高 床头的操作技能,确保准确执行
目标可行性分析
现状分析
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前,机械通气病 人床头抬高准确率仅为70%,存在
较大的提升空间。
优势与机会
品管圈成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 专业知识,同时医院管理层对品管 圈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为目标的
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困难与挑战
部分医护人员对床头抬高重要性的 认识不足,操作时可能存在疏忽。 此外,床头抬高角度的测量和记录 也存在一定难度。
院整体护理质量。
04
探索新技术
研究并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如 智能化监测系统,进一步提高
床头抬高准确率。
THANKS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 床头抬高准确率
目录
• 引言 • 目标设定 • 原因分析 • 对策制定与实施 • 效果确认 • 标准化 • 总结与未来计划

品管圈在降低ICU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ICU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ICU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ICU患者常常因为长期卧床而发生失禁性皮炎,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同时增加了医院的护理负担。

降低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成为了ICU品质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品管圈在降低ICU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上的应用,并探讨其效果和前景。

一、失禁性皮炎的危害和成因失禁性皮炎是指由于长期卧床、使用尿管或者纸尿裤时,因排泄物(尿液或粪便)长时间接触皮肤,导致皮肤发生损伤的一种病症。

失禁性皮炎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剧痛,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溃疡和感染,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长期以来,ICU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失禁性皮炎的患病率较高,成为了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失禁性皮炎的发生存在多种原因,首先是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体位变换能力受限,易于发生压力性损伤;其次是尿液和粪便中的分泌物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导致皮肤损伤;再者是因为尿液和粪便的酸碱度、温度等生理因素不利于皮肤保护,易引起皮肤破损。

有效地防治ICU患者失禁性皮炎至关重要。

二、品管圈的概念和特点品管圈是一种基于质量管理理念的组织管理工具,它是由日本学者石田纯一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品管圈的核心思想是围绕着企业的核心业务,由员工自发组成小团队,通过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循环,进行问题解决和持续改善。

品管圈的特点是领导者提倡员工参与,鼓励员工自发组织和参与小组活动,使得问题能够在小组内得到解决并形成经验共享。

1. 建立专门小组:通过成立专门的小组,由医生、护士、营养师、物理治疗师等组成,负责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管理和预防工作。

小组成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制定相应的防治计划。

2. 制定管理标准:品管圈小组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制定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管理标准,包括体位翻转频率、皮肤清洁护理手法、湿疹、疮疤等皮肤损害的处理规范等,确保每一位ICU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

ICU品管圈

ICU品管圈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编辑版ppt
1
圈的组成
圈 名:守护圈 圈 长:徐凤芹 辅导员:周秀秀、冯静亚 圈 员:霍璟、刘东红、王飞飞、王丽、申敏
王琪、王文华、王红艳、高翔 成立时间:2014年7月8日 圈会地点:重症医学科医生办公室 圈会频率:每两周一次 圈会时间:20~30分钟
编辑版ppt
2
姓名 徐凤芹 霍璟 刘东红 王飞飞 申敏 王丽 冯静亚 周秀秀 王红艳 王文华 王琪 高翔
得票 20 12 10 6 4 3
选定
编辑版ppt
4
圈名说明
圈 名 守护:有我在,你不会离去,使病痛中的 意 义 患者感到安全,并给予希望。
我们 口号
齐心协力,守护健康。
编辑版ppt
5
守护圈圈徽
• 蓝色的翅膀:代表ICU蓝衣天使的翅膀,蕴含不断提升的护理品质。
• 红色的烛光:代表患者的希望,是生命的曙光。
对策拟定
对策实施 与讨论
效果确认 标准化
检讨改进
成果发表
负责人 徐凤芹 周秀秀 冯静亚 刘东红 王文华 王丽、申敏 冯静亚 王飞飞 霍璟、高翔 王琪 王红艳 周秀秀
备注:——表示实施线;----表示计划线
编辑版ppt
10
现况调查
对象 方法 时间
ICU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以及查房医 生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对在ICU科室进 行操作的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记 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编辑版ppt
12
手卫生依从率
100
120
90 100
80
70 80
60
50
60
洗手依从率(%)
40
累及百分比(%)
40 30

《ICU品管圈》课件

《ICU品管圈》课件
探讨ICU品管圈的作用和优势,以及它对组织 的重要影响。
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的定义和 重要性
详细介绍品质管理的定义和 为组织带来的重要性。
品质管理的步骤和 方法
探讨品质管理的实施步骤和 有效方法,帮助您优化品质 管理流程。
品质管理的实践案 例和效果
分享一些成功的品质管理案 例,并详细阐述其带来的实 际效果。
信息流管理
1
信息流管理的定义和意义
解释信息流管理的概念、定义和对组
信息流管理的策略和实践技巧
2
织的重要意义。
探讨实施信息流管理的策略和实用技
巧,以确保信息流的高效流动。
3
信息流管理的案例分析和经验
分享
分享一些成功的信息流管理案例,并 总结它们的经验教训。
变革管理
1 变革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详细定义变革管理以及它对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ICU品管圈》PPT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深入讨论ICU品管圈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方法,帮助 您更好地了解并应用品质管理、信息流管理、变革管理、用户关系管理和沟
深入解释ICU品管圈的核心概念以及发展背景, 让您对其有更清晰的认识。
介绍品管圈的作用和优势
用户关系管理的案例和 效果展示
分享一些成功的用户关系管理 案例,并具体阐述它们带来的 实际效果。
沟通协作
1
沟通协作的重要性和难点
详细说明沟通协作在组织中的重要性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2
沟通协作的技巧和方法
分享一些提高沟通协作效果的技巧和实用方法。
3
沟通协作的案例和经验分享
分享一些成功的沟通协作案例,并借此分享一些宝贵的经验。
2 变革管理的步骤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制定对策
针对感染发生原因,我们制定出四大对策
A B C D
加强圈员 能力培训
提供个性 严格质控 化护理 无菌操作
加强护理 加强输注高 人员培训 渗液体护理
加强置管后 加强后期质量 的质量追踪 加强护
追踪
对策一:加强圈员能力培训
主要因:1、中心静脉置管例数多 2、护士年轻化
问题点:相关知识缺乏
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
圈名的寓意
所有静脉导管针的针翼都是
蝴蝶翼
圈徽
蝴蝶效应
指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 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此效应说明,事 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 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 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 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 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称为“龙卷风”; 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 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 “革命”。
唐元海,田素红,单宏宽 .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32例病原学分析及 处理对策 . 河北医药, 2011年 33卷 第16期
马海英,申丽旻,赵鹤龄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策 略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年 21卷 第08期
红色代表动脉血 蓝色代表静脉血
1%细节忽视可以给患者带来 100%的灾难;同样,1%的细 节执行可以给医院带来100% 的竞争优势。
1、主题选定
题目(问题点) 迫 圈 上 切 能 级 性 力 政 策
30 26 25
可 行 性
总 分
顺 序
选 定
Hale Waihona Puke 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 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率 提高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成功率
无菌操 作 23 12.1
输液护 理 26 26.2
换药不 规范 20 38.3
病人问 题 22 61.7
频数 累计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2013年10月—2014年4月
8、目标感染率下降率63.1% 实际感染率下降率83.6%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9
7 3 改善前 目标值 改善后
负责人: XXX
实施日期:2013年7月起
对策一:加强圈员能力培训
P
1 培训中心静脉导管 维护相关知识 2 制定维护相关流程
D
1 查阅相关文献,收 集圈员对策制作PPT 2 对全科进行流程培 训
C
A
1护士理念改变 2新护士需要反复 培训
1 完成PPT 课件及圈 员培训 2 护士培训率达100% 3 护士考核合格率达 95%内容
静脉感染例数
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94.5%
文献支持
赵秀琴 徐丽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全程管理,基层医学论坛 , 2009年13 卷03期 5-6页 10.3969/j.issn.1672-1721.2009.03.005
牟相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预防,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0期 449449,451页 邹林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病原菌分布情况 医学信息 2013年26 卷30期 119页
上 半 月
黑线 代表 计划
绿线 代表实施
3、现状调查
2012年10月--2013年7月
改善前柏拉图
80 70 100 60 80 50 40 30 40 20 20 10 0 频数 累计百分比 0 60
频数 累计百分比
120
无菌操作 76 39.6
输液护理 47 64.1
换药不规范 33 81.3
A
1 护士能够正确落实 2 实施登记 3 输液重视度提升至 95%
C
1 临床使用输液泵微量泵 2 输液维护登记表执行内容
对策四:置管后追踪
P
1 置管登记明细 2 专人负责制 3 个性化护理措施
D
1圈员负责全科室静脉护理 2有静脉问题,全组讨论
A
1护理措施加入手册 2 列入新护士培训 内容
C
个性化护理
7、前后柏拉图比较
80 70 120 80 70 120
100
60 80 60
100
80
50
40 30 40 20 20 10 0 0 其它 14 100 频数 60
50
频数
40 30
60
累计百分比
40 20 20 10 0 0 其它 9 100
无菌操 输液护 换药不 病人问 作 理 规范 题 76 39.6 47 64.1 33 81.3 22 92.7
26
107
1

26
27
23
22
98
2
16
20
22
18
76
4
选题理由
1、 由于本科室病人病情的特殊性, 一方面输液时间长,另一方面由于药 物本身渗透压、酸碱度的影响容易发 生感染
2、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减少抗生素 使用,减少医患纠纷
3、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减轻护理工作 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4、增强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专科护理 品质,发扬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病人问题 22 92.7
其它 14 100
4、目标设定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9
7
静脉感染例数
改善前
目标值
目标值=现况值- 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 =19-(19×81.3%×81%) =7
5、解析
动手验证 头脑风暴
要因分析
关联因果分析
知识储备不足
6,-1
置管后护理 不当 0,-6
无菌操作不 严格 1,-4
输注药物 护理不当
2, -5
输注高渗 等药物
5,-2
病人血管 基础差
3,0
质量跟踪不够
2,-2
规范化培训 不够
6,-3
原因
导管感染
质量跟踪 不够 高渗等药物 规范化 培训不够
要因
真因
无菌操作 不严格
输液护理 不当
知识储备 不足
对策二:严格质控无菌操作
P
1质控无菌操作 P 2优化相关维护流程
D
1每天质控静脉合格率
2干预每项无菌操作
A
1 护士长及圈员每 日检查落实情况 2 作为新护士培训 项目
1质控反馈有效内容 2使用维护流程
C
对策三:输液护理
P
1 改进输液方式 2 规范特殊药物冲管以 及封管流程
D
1 每天质控员质控输液情况 2 调查全科护士对输液管道 的重视度为82% 3 每日登记输液维护相关操 作
2、活动计划
月份
6 7 下 半 月 上 半 月 下 半 月 上 半 月 8 9 下 半 月 上 半 月 下 半 月 上 半 月
10 下 半 月 上 半 月
11 下 半 月 上 半 月
12 下 半 月 上 半 月
1 下 半 月 上 半 月
2 下 半 月 上 半 月
3 下 半 月 负责人
活动 步骤 主题选定 活动计划 拟定 现状把握 目标设定 解析 对策拟定 对策实施 与检讨 效果确认 标准化 检讨与改 进 成果发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