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法及其相关学术规范分析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研究法探析
摘要:案例研究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案例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对案例研究法这一研究工具及其在学术研究中应当注意的技术规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述。
关键词:案例研究;案例研究设计;案例研究规范
案例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迄今为止,这种研究方法已经得到社会学、人类学(包括民族学)、教育学、政治学以及公共管理等学科研究者的认可并且被运用到特定问题的研究之中。
然而,究竟什么是规范的案例研究,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那么,如何定义案例研究法?怎样确定案例研究法的适用范围?案例研究设计中有哪些规范性要求?这是一些需要从理论上厘清的基础性问题。
一、案例研究的概念
(一)案例研究的定义
尽管案例研究法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如何界定案例研究法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在众多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著作的论述中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
对案例研究法的界定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美国社会科学家德尔伯特· C·米勒和内尔· J ·萨尔金德在《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一书中对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对案例研究法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他们指出:尽管文化共享群体或具体的个人会被视为一个个案,但是定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法不那么关注群体的模式,而更在乎对一个过程、事件或行动的深度描述。
有人认为个案只是研究对象( Stake,1995年),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研究方法( Merriam, 1988年) 。
只不过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个案研究是通过在多种信息来源和丰富的背景中收集深入、详细的资料, 对一个或多个个案进行历时性的探讨。
美籍华人学者应国瑞( Robert K. Yin)是案例研究法理论探讨和建构方面有突出影响的学者,他对案例研究有过如下的一些看法:首先,案例研究定义的核心精神在于其研究的范围: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它在不脱离现实生活环境的情况下研究当前正在进行的现象;待研究的现象与其所处环境背景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
案例研究法处理有待研究的变量比数据点还要多的特殊情况,所
以,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并且把所有数据资料汇合在一起进行交叉分析,因此,需要事先提出理论假设,以指导资料收集及资料分析,减少研究工作量,避免走弯路。
案例研究既不是资料收集技术,又不仅限于设计研究方案本身,而是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思路。
案例研究是探索难以从所处情景中分离出来的现象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西方学者中还有很多人对案例研究提出过自己的定义。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包括:阿德尔曼( Adelman):案例研究是对一组研究方法的笼统术语,这些方法着力于对一个事件进行研究。
尼斯贝特( Nisbet):案例研究是一种对一个特殊事件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
贝纳德( Bernard):案例研究是用来阐述和支持命题和规则的方法,而不是归纳出新的假说。
萧( Shaw):案例研究方法强调从总的场景或所有因素的组合,描述现象发生的事件过程或事件后果,在大环境下对个体行为的研究与分析进而形成假说。
吉( Gee):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似乎首先用于描述当代事件,并从中得出归纳性的普遍结论。
在国内社会科学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案例研究法进行学术研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同时,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者也给案例研究下过定义,其中,以风笑天教授的定义最具代表性。
风笑天认为:个案研究即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
另外一位著名学者孙立平教授近年来提出了“过程—事件分析策略”。
他认为,面对社会生活的隐秘现象,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一种方法可以将这种隐秘现象的“微妙性”连根拔起,这就是观察人们的社会行动,特别是由他们的行动所形成的事件与过程。
甚至也可以说,这种微妙性也正是隐藏在人们的社会行动、特别是事件的过程之中。
综合中外学者对案例研究法的定义,笔者认为,案例研究是社会科学以及其他科学研究中的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是定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收集数据和资料的技术与手段,通过对特定社会单元( 个人、团体组织、社区等)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或行为的背景、过程的深入挖掘和细致描述,呈现事物的真实面貌和丰富背景,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解释、判断、评价或者预测。
(二)案例研究的主要类型
对案例研究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根据研究中使用案例的数量,可以分为单一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根据研究中案例引入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探索性案例研究、描述性案例研究和解释性案例研究。
单一案例研究是运用一个案例(个案)进行研究,多案例研究是应用两个以上的案例进行研究。
在这两种大类的案例研究中,各自包括探索性案例研究、描述性案例研究和解释性案例研究。
单一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研究中使用案例的数量差别, 而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因此,研究者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单一案例研究还是多案例研究,主要取决于研究者获取案例素材的能力、时间、精力以及经费支持,还有就是研究团队的规模。
如果这些条件相对比较欠缺,可以采用单一案例研究; 如果这些条件相对优越, 则可以采用多案例研究。
当然,从实际经验来看,也有相反的选择:如果条件相对优越,也可以采用单一案例研究,即深入持久地挖掘一个案例,通过一个案例把问题研究透彻,也可以通过案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强研究基础。
探索性案例研究是在未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之前,凭借研究者的直觉线索到现场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形成案例,然后再根据这样的案例来确定研究问题和理论假设。
由于这样的研究往往不是最终的案例研究,而且有可能被其他研究方法所替代,因此,探索性案例研究被一些学者看作是其他类型的案例研究或其他方法研究的前奏,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
描述性案例研究是通过对一个人物、团体组织、社区的生命历程、焦点事件以及过程进行深度描述,以坚实的经验事实为支撑,形成主要的理论观点或者检验理论假设。
描述性案例研究几乎使用于对个人、团体组织和社区等研究对象的研究。
解释性案例研究旨在通过特定的案例,对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解释性案例研究中,案例中所包含的一些事实被作为自变量,另外一些事实被作为因变量,通过对案例背景的研究,寻找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或因果关系。
上述分析表明,作为一种定性研究工具,案例研究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案例研究可以使我们增进对于个人、组织、机构、社会、政治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
了解。
当然,同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案例研究法既有自己的长处,也有它的不足。
(三)案例研究的适用领域
为了有助于人们加深对案例研究的理解,消除人们对案例研究的传统误解,应国瑞教授仔细区分了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特点,比较了不同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
表1 不同研究方法的适用领域
资料来源:参考Yin《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
从上表可以看出,案例研究同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其研究问题的类型同实验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相同,同调查法、档案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一样,都不需要对研究过程进行控制,同实验法、调查法一样,都是将研究焦点集中于当前问题。
因此,从客观上来说,一种特定研究方法( 研究工具)的选择,主要同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以及研究者的研究旨趣有关,而同某种方法本身的优劣无关。
(四)案例研究设计的评价标准
1. 建构效度
对所要研究的概念形成一套正确的、可操作性的测量。
包括在资料收集阶段采用多元的证据来源,撰写完报告草案后要求证据的主要提供者进行检查核实等。
2. 内在效度(仅用于解释性案例研究,不能用于描述性和探索性案例研究)
从各种纷乱的假象中找出因果联系,X导致了Y;研究者根据访谈等推论出
自己的结论,推导是否正确?有没有另外的可能性?论证过程是否无懈可击?
在证据分析阶段进行模式匹配、尝试进行某种解释、分析与之相对立的竞争性解释、使用逻辑模型。
3. 外在效度
案例研究的成果是否可以归纳成理论,并推广到其他案例中。
包括在研究设计阶段用理论指导单案例研究,通过重复、复制的方法进行多案例研究。
4. 信度
表明案例研究的每一步骤都具有可重复性,如果重复这一研究,就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在资料收集阶段采用案例研究草案,建立案例研究数据库。
二、案例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是用实证材料把需要研究的问题和最终结论连接起来的逻辑顺序。
研究设计是一种进行论证的逻辑模式。
关于案例研究设计模式,其实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
不管什么类型的案例研究,研究设计应当有一个相对规范的设计模式。
案例研究的规范化步骤包括案例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
(一)研究设计
1.明确研究问题:聚焦的问题必须明确,用“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来表示,帮助确定研究对象和数据收集的范围。
2.预设构念(适合解释性研究):研究开始前根据研究问题和相关理论预设一些构念,并将其体现在访谈草案或问卷中,一旦被证明是重要的,则有其坚实的经验基础。
3.说明相关理论(适合探索性研究):尽可能了解相关的完整理论,以便更合理地收集数据、分析归纳,最后的研究结论要和这些理论进行比较。
4.基于理论的预测(适合解释性研究):当进行解释性案例研究时,事先从现有理论中演绎、预设一些研究假设,然后用多案例验证。
5.多案例设计:使用多个案例,或者一个单案例中嵌套几个小案例。
6.明确的分析单元:明确研究要聚焦的主要对象,分析单元可以是具体的,如个人、组织、产业等;也可以是抽象的,如决策、过程等。
7.多案例的可复制逻辑:多案例的选择不同于统计研究的抽样法则,与多元实验中的复制法类似,被选案例要么能产生相同的结论(逐项复制);要么能由于可预知的原因产生与前一个研究不同的结果(差别复制)。
8.试点研究:正式收集资料前,可以对其中一个研究对象进行试点研究,给研究程序和内容提供经验。
9.基于团队的研究:由多人组成的研究团队,有助于提高结论的信度,并且集体的智慧更有可能产生新发现。
(二)数据收集
1. 数据收集程序:论文中要报告说明数据收集程序。
2. 多种收集方法:尽可能使用多种资源,包括文献、档案、面对面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实物证据等。
3. 定性加定量数据:定量数据(问卷)也需要尽量收集,可以帮助避免被繁杂的定性数据所迷惑。
4. 证据三角形:强调对同一现象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数据的汇聚和相互验证来确认新的发现,避免偏见。
巴顿(Patton,2002)讨论了四种类型的证据三角形:不同的证据来源(资料三角形)、不同的评估分析人员(研究者三角形)、同一资料的不同维度(理论三角形)和各种不同的方法(方法论的三角形)。
5. 案例研究草案:尽可能详细的研究报告大纲,包括案例研究问题、工作内容、研究程序、工作原则和最后撰写报告时要遵循的一些原则。
6. 案例研究数据库:采集到的各种资料如各种记录、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文献、图表资料、每阶段对数据的分析、描述等应及时整理并建立数据库。
(三)数据分析
1. 数据处理过程:在论文报告中进行说明。
2. 实地记录、对原始数据编码、数据展示。
3. 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由最初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经历方法论步骤和具有明确参照关系的各种证据,到最后当初结论的“证据链条”。
4. 时间序列分析:对不同时间段收集的数据可以采用此方法分析。
5. 案例之间的模式匹配:进行多案例分析时,建立一些分类或维度来分析案例
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或将案例两两配对,列出它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
6. 引用原始数据:充分引用案例数据库中的相关部分,如访谈原话、定量数据、文献、观察记录等,增加研究结论的可信度。
7. 比较现有结论:将自己的研究结论与研究之初、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以及原因,来印证研究发现和理论贡献。
四种主要策略
依据理论观点
进行案例描述
整合质性资料和量化资料
检验与之相反的竞争性解释
五种分析技术
模式匹配
建构性解释
时序分析
逻辑模型
跨案例聚类分析
(四)撰写报告
1. 案例研究报告要以读者需求为导向。
2. 合理安排写作结构(线性分析、比较、时间顺序、理论建构、倒
置式及混合结构)。
3. 遵循一定的程序,让参与者和熟悉这个领域的人审阅报告。
一个好的案例研究具备以下特征:案例研究必须有价值;必须“完整”;考虑不同的观点;有重要的证据;以吸引读者的方式编写案例研究报告。
三、案例研究的优势及局限
(一)案例研究的优势
案例研究不仅对现象进行详实的描述,更对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它既回答“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也有助于研究者把握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本质。
案例研究来源于实践,没有经过理论的抽象与精简,是对客观事实全面而真
实的反映,将案例研究作为一项科学研究的起点能够切实增加实证的有效性。
案例研究包含真实情境中的各种要素及特殊现象、突发现象,研究者在进行案例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前人没有觉察到的原因、现象或者结果等变量,这往往会成为案例研究中隐含的、有待检验的假设,成为以后研究的基础。
(二)案例研究的缺点
在外部效度方面,由于案例研究非常耗费时间和人力,所以采用该方法进行一项研究时,通常不会出现大量的案例,而是应用小样本研究。
然而,当一个以小群体为样本得出的研究结论被应用于其他群体,或者较大的群体时,其有效程度是难以测量并令人信服的。
因此,案例研究法的外部效度大大下降。
在内部效度上,案例可以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其中包含的信息极其丰富,这对研究者把握重要情况,提炼变量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Yin(1994)认为案例研究的归纳不是统计性的,而是分析性的,这必定使归纳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由此,案例研究法的内部效度会被提出质疑。
在案例研究中现象和环境的边界不十分明确的时候也会增加研究的困难。
在信度问题上,如果研究者采用多案例进行研究,案例间可能会是异质的,造成难以对案例进行归纳,这是信度上的不足。
科学研究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
科学研究方法的演化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与主观世界认识的深化。
在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我们比较多使用定性的方法,得到对事物的一般的、总体的了解。
随着对事物认识的深入,我们比较多地采用精细的、定量的研究方法,达到对事物的深入认识。
管理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研究对象,我们要根据研究课题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达到对事物的有效认识。
此外,在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案例研究的方法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因为唯有好的研究工具才能使我们有效地认识不断出现的新事物和解决不断出现的复杂问题。
参考文献:
[1] Robert K.Yin.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 周海涛等译.2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2] Robert K.Yin.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M]. 周海涛等译.2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3] 陈春花,刘祯.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对经典文献的综述[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
论,2010,4:175-182.
[4] 孙海法,刘运国.案例研究的方法论[J].科研管理,2004,3:107-112.
[5] 王金红.案例研究法及其相关学术规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7- 95.
[6] 孙海法.领导策略与团队管理[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81-92.
[7] Miles M 13.Qualitative data as an attractive nui—sance:the problem of analysi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79,24:590-601
[8]Eisenhardt K M.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research[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9,14(4):532-550
[9] Dyer W G,Wilkins A L.Better stories,not better constructs,to generate better theory:a rejoinder to Eisenhardt[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1,16(3):61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