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精品】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学课件

【精品】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学课件

了解作者
李清照(1084—约1155)
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 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 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 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 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学习任务二
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听读古诗,然后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 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 英雄军,后来与刘邦争 夺天下,失败自杀。
疏通பைடு நூலகம்意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不肯过江东:项羽在与刘邦的斗 争中失败,有人劝他东渡长江, 再作打算。但他觉得无颜见江东 父老,不肯渡江,自杀身死。
江东:长江在安徽芜湖、江苏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 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课后作业
本课达标练习册第 2题、第3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 获呢?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 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感受,好 吗?
好好读书
学习任务四
总结归纳,主题延伸
自学提示
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 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出塞》公开课教学PPT课件-最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出塞》公开课教学PPT课件-最新
第21课 古诗三首
新课导入
古代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可以说,每首古诗都是一幅绚丽的画,一首动听 的歌……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三首古诗,来体 会它们的无穷魅力吧!
出塞
多音字
出塞 到边关去守卫边疆
走进作者
王昌龄(?~约756),唐代著 名的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 安(今陕西西安)人。自幼家境 比较贫寒,开元进士,授校书郎, 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 龙标尉。
万里长征人未还。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还:回家。
但使龙城飞将在,
但使:要是。 飞将:汉代著名将领李广。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不教:不让。 胡马:外族入侵的骑兵。
课文翻译
从秦汉到如今明月依旧照耀边关, 到塞外从军的人征程万里仍然没 有回还。如果现在有象李广那样 的将军镇守边境,那就不会让敌 人的兵马越过阴山。
深入理解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两句写出了边塞征战的艰辛,反映了作 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句写希望良将把守边关,表达了使人 希望朝廷任用贤才,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 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
文学成就: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
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他和李白的七言绝句是这一 诗体裁的最高水平。
主要作品:《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
等。
课文精讲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关:关塞,在边境险要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

统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古诗三首》 课件(共28张PPT)

统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古诗三首》 课件(共28张PPT)

这是什么样的边关? 寂寞 冷清 荒凉 孤独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你发现了吗?诗人笔下的明月常常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想象: 古关上,寂静无声,征人们望着明月(思念家乡、亲人)。 长亭外,寒风呼啸,白发苍苍的父母望着明月(挂念儿子)。 楼台上,风吹鸦叫,孤苦无助的妻子望着明月(担心丈夫)。 古树旁,风吹叶落,无依无靠的孩子望着明月(想念父亲)。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天伦之乐不能享,儿子孝道不能尽,明明有家不能 回,都是因为这战争啊!同学们,读到这儿,你的心情 如何?
悲哀 痛恨 愤怒 ……
资治通鉴·唐纪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
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 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读准字音
人未还(huán 回、归) (hái 仍旧、依然)
飞 将 (jiāng 带、领、扶助) (jiàng 军衔名)
不 教 (jiào 令、使) (jiāo 传授)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自学指导
1.关:边关,关塞。 2.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3.还:回家。 4.但使:只要。 5.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6.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胡”是古代中国 汉族人对西北地区各民族的通称。 7.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是古代中国汉族抵御 北方游牧民族侵略的天然屏障。
守边将士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
前两句声音稍低,语调平缓,表达战争给人 民带来的苦难和悲伤;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21 古诗三首
玉山嘉
第一课时
门海峪
关 什么是边塞诗? ?边疆地区的要塞。
边塞诗,又称
出塞诗,是以边疆
地区军民生活和自
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两首边塞诗—— 《出塞》《凉州词》。
出塞
到关外去阻击来犯的敌人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岑参、 王之涣并称“四大边塞诗人”。尤善 七绝,后人誉之为“七绝圣手”。曾 任江宁丞,故有“诗家夫子王江宁” 之誉。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 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 怨》等。
诗歌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边关?
寂寞 孤独 冷清 荒凉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 边关。提起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哪些其他 描写明月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笔下的明月常与什么 联系在一起?
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
戍守边关的将士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 乡,与亲人团聚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资料2:西汉时,匈奴犯境,民不聊生。英勇 善战的将领参军抗击匈奴。他们舍生忘死,屡建 奇功,终于赶跑了匈奴,消除了北方的边患。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诗人借助对骁勇善战的将领的怀念, 表达了希望朝廷任用得力将领,巩固边关, 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的愿望。
李广将军英勇善战,让匈奴闻风丧胆,不敢 南下阴山入侵汉朝的边疆,我们一起来读本诗的 后两句。
诗意:到今天人 们还在怀念项羽,因 为他不肯苟且偷生, 退回江东。
怀古讽今
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 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表达出人活着就要做到人中 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英雄 的爱国热情。

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件第21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件第21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再见
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 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 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 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 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朗读指导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第七单Βιβλιοθήκη ·第21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新诗导入
夏日绝句
知识备查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 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 (今江苏宿迁市区)人。秦末农民 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 项燕之孙。
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 突围乌江。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 乌江旁。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肯”二字充分表 现了项羽的英雄豪气。诗 人追思项羽,借古讽今, 鞭挞了南宋当权派苟且偷 生的无耻行径。
思考
精读课文
诗人李清照为什么 “至今思项羽”?
精读课文
在北宋南迁的动荡年代,李清照亲眼看到 当局面对强敌仓皇渡江逃窜的丑态,与“不肯 过江东”的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诗人借赞 扬项羽来批判南宋王朝统治者投降、逃跑、苟 且偷生的可鄙行径。
精读课文
赏析
本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 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 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当时,南宋统治 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 生。由此,诗人想到项羽因突围乌江,无脸见江东父老, 苦战失败而自刎。诗歌借古讽今,批判了南宋当权派的无 耻行径,慷慨激昂,正气凛然。
层次梳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课件

21 古诗三首
凉州词
21 古诗三首
王翰(687-726),字子羽,晋阳(今 山西太原)人。唐代诗人。其诗题材大多 吟咏沙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 ,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 达情怀。《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有十 四首。其中以《凉州词二首》最负盛名。
21 古诗三首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葡萄”和“琵琶”的 第二个字读轻声。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21 古诗三首
读读诗的第一句,展开想象, 你看到了什么?
21 古诗三首
葡萄美酒/夜光杯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 精美的夜光杯之中。
这样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让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 场景?你想到些什么?
由此,你感受到了什么 ? 守边将士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
21 古诗三首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 。既有对久戍士卒的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局面的愿望,又 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 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 ,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21 古诗三首
读古诗前两句思考、讨论:你的 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
21 古诗三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融情入景
21 古诗三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只是说秦朝的明月 和汉朝的边关吗?怎么理解这句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的写法,这句 诗的意思是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 关。
21 古诗三首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sài
边塞
qín
秦朝

统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古诗三首》课件(51张PPT)

统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古诗三首》课件(51张PPT)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
21 古诗三首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了解王昌龄、王翰、李清照。 2.朗读古诗。 3.认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 古诗。了解诗句大意。了 解三位诗人。
作者名片
生平简介:王昌龄(约698—约757),字少伯,唐代 诗人,世称王江宁。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人称“诗家 夫子王江宁”。他的七绝与李白并称。晚年贬龙标尉, 世称王龙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议论
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后来 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自杀。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长江在安徽芜湖、江苏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 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
江东。
借古讽今
西楚霸王——项羽
《夏日绝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古来征战几人回?
君:古代用于第二人称 的一种尊称。 莫:不要。
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 有几人能回?
《凉州词》中的前两句有什么特点?
葡萄美酒夜光杯。
诗一开头就切入了宴会场面。 “夜光杯”显示了宴会的豪华,令 人想象那五光十色的宴饮情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琵琶”既是宴席上的欢快旋律, 又是即将痛苦告别的前奏,将士们不 惧怕战争的来临,却不免惋惜这场豪 饮的终止。第二句中一“欲”一催”, 刻画了错综矛盾的情景和心情。
学习内容
借助资料理解诗意,感 受人物情怀的方法。
借助资料理解诗意,感受人物情怀。
古诗词由于距离现在年代久远,不仅表达方法和用词与白话文不同, 而且内涵丰富,所以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典故等资料,来理解诗词含义,感 受人物情怀。

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课件

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课件
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走近作者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 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 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4 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语。(重点)
2.背诵古诗《出塞》。(重点) 3.体会诗人深深的爱国之情。理解诗中 “天下兴亡,匹
(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认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jié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死亦为. 鬼雄。
wéi (以为) 为 wèi (为什么)
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 的将领。 只要。
指侵略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令,使。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意: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 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 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意: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 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遭遇失 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38张PPT)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38张PPT)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 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 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 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 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 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 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qín
秦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
zhēnɡ
huán
万 里 长 征征 人 未 还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pí pá
欲 饮 琵琵 琶 马 上 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夏日绝句
xiànɡ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 的写法,这句诗的意思是秦汉时 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这是什么样的边关?
寂寞 荒凉 冷清 孤独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的边关。提起 这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其他描写明月的诗句,请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诗歌开头两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 人生态度?
诗的开头两句铿锵 有力,表明态度:不管 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 讲求气节,争做英雄。
3.诗歌后两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典故。借项羽自刎 乌江,不肯偷生的历史故事, 讽刺南宋王朝的逃跑主义, 暗含了要求抗金的主张。
4.能不能将颔联中的“不肯”换成 “不想”“不能”?
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你从中 体会到了什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句的意思是:只要镇守卢龙城的将军 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 山。我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平定边患的渴 望和保家卫国的壮志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250张PPT)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250张PPT)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的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步:学字词
sài
边塞
qín
秦朝
zhēng
长征
jiàng
将领
jié
豪杰
射 靶 子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边塞(sài shài) √ 秦朝(qíng qín)
√ 长征(zēng zhēng) √ 杰出(jié jiē)
从“古来征战几人回”中,你体会到什么?
我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战争使多少 家庭家破人亡,多少尸骨埋葬他乡。
从“醉卧沙场”中我听出了你们那份潇洒从容。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了躺在沙场上为什么不要笑我呢?
因为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在战场上能活着回来。
你体会到了什么?
将士们不仅有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
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
这是课后第2题哦!
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 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边塞、前仆后继,这是 为什么?
为国戌边死得其所,是无比光荣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古 至今戌边的战士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拼死沙场、寸土 不让,他们的死是悲壮的,更是光荣的。
齐读后两句诗,读出将士们的豪迈气度和 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
朗读视频
自读课文,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读
sài
边塞
qín
秦朝
zhēng jiàng
长征 将领
易错音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 边塞(sài shài) 长征(zēng zhēng ) √ √ 秦朝(qíng qín) 飞将(jiàng jiā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课件

3.能不能把“不肯”换成“不愿” “不想”“不能”?
不能,“ 不 肯 ” 一 词 , 写 出 了 项羽以死相报,无愧于八尺男儿之 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 “人杰鬼雄”之名。
4.同学们,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 “至今思项羽”,宋朝的李清照为什么要去 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失败的英雄呢?
凉州词
我会认
jiàng
xiàng
将项
结构分析
比一比
项 顶
结构分析
左右结构
催雄 词 醉项
独体字
鬼 “鬼”的第一笔是 亦
我会写
王翰,唐代边塞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 原市)人,著名诗人。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 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他的诗多 豪放壮丽之句,可惜很多已散失,传世之作中最负盛名 的是他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 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流露出作 者厌战的情绪,也表现了一种毫纵的意兴。
诗句解析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假如有李广将军来戍守边关, 一定不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南下入侵。
那作者,为什么要呼唤这样一位飞将军呢?
诗人多么希望朝廷能早日任用像李广这样的良将;多么渴 望早日平息战争,使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啊!君不见沙场征 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诗人们都有同感啊!
段落大意

琵琶:弹拨乐器,源于波拉伯,汉代经西 域传入我国,军中弹奏琵琶常在马上。
诗句意思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 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 怀畅饮,忽然,铮铮的琵 琶声马上传来。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有 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 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 活着回来的。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精品优秀课件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精品优秀课件
点拨:一般书信可分为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格式。在信纸的第一行顶格写 上称呼,称呼后用冒号“:”。在称呼下一行空两格写正文,写信的主要内容,或告诉对方情况,或交流思想感情, 或询问、提出某些问题,要把事情一件件清清楚楚写明白。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 好!”正文写完后,要按收信人和自己的关系,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一些表示敬意或祝愿的问候语。在书信最后两行 右下角,分别写上署名和日期,注意这两项不可颠倒。
有一次,您喉咙哑了,可您还是坚强的忍着,依然为我们上完了一天的课程,这让我十分的感动。您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丰富的知识,
还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奉献。每次我们调皮不听话的时候,您总是很耐心地来教育我们,让我们听得惭愧不已。您每天都不惜劳累地为
我们认真仔细地批改一摞摞的作业,每一个错字,每一个符号,那怕是一个细微的笔画,在您的“火眼金睛”下都能把错的找出来,
这都让家长和同学们刮目相看。佩服不已。
生活中,每次看到您就像看到我妈妈一样,关心和爱护我们。您的眼神中总是充满了慈爱,但有时候也像姐姐一样漂亮亲切,像 朋友一样活泼可爱。老师,您是我的启蒙老师,我永远永远都不会忘记您,永远爱您!
祝 工作顺利。笑口常开!
您的学生 林然 11 月 6 日
第七单元习作【专项】写信范文:给表叔的一封信 第七单元习作专项写信
西域沙漠,人烟稀少,这就是唐朝的边塞重镇“凉州”,凉州当地歌曲 中夹杂有少数民族的曲调,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凉州词,许多诗人都喜 欢为它填写新词咏唱。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
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pípá
琵琶
pú táo
葡萄
词催 醉
“词、催、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催”是左 窄右宽;“醉”左右结构匀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课件(29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课件(29张PPT)

鬼雄。”
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导,后来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自杀。
江东:项羽起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 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问题提出
1.赏析诗的前两句。
答: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 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 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 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凉州词
美酒——欲吟→热烈 琵琶——立刻催→残酷
沙场——醉卧→豪迈 征战——几人回→悲苦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 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 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其文语 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 “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代表作品有《武陵春》《醉花阴》《一剪 梅 ·红 藕 香 残 玉 簟 秋 》 《 小 重 山 ·春 到 长 门 草 青 青》《忆秦娥·临高阁》等。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超出。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 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仍旧是秦汉时期的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 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提出问题
1.怎样理解秦时汉时关一句的意思?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帮你学课文
朗读古诗,思考问题: 1.该诗中歌颂的是谁?他有哪些事迹? 2.为什么“思项羽”?
朗读课文


不 肯 过 江 东
今 思 项 羽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精品课件

战马的嘶鸣。
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诗意:精致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酒, 将士们正准备举杯痛饮,却听到了战马上 弹起琵琶,在催人出发了。
这样的画面使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
战场。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三、四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诗意:将士们喝醉了躺在战场上。也 请你不要笑话,自古以来当兵打仗,有几 个能从战场上平平安安地返回家乡?
21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出塞
王昌龄
唐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 葩。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 少的古诗,现在看看这几句古诗,试 着填一填,把这几句补充完整。
1.黄沙百战穿金甲,_不__破__楼__兰__终__不__还__。 2.林暗草惊风,____将__军__夜__引__弓____。 3.__大__漠__孤__烟__直___,长河落日圆。
诗 词 讲
解 (1)从哪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
怀念项羽?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从哪一个字可以看出诗人对 项羽深深的怀念? 思
(3)诗人为什么如此怀念项羽?
项羽(前232—前202),秦朝末 年的起义军领袖,曾领导起义军消灭 秦军主力,自称“西楚霸王”,后被 刘邦打败,不愿屈服投降、苟且偷生, 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龄是不是这些边塞将士中的一员呢? 2.“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什么意思? 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3.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边关。 荒凉、冷清、孤独、寂寞。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 凉的边关,提起这明月,我们就会想 起中国古诗中描写明月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 明月下他们的家人在做什么呢?
想象说话:
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 的儿子说_____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 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____________。孤苦年幼 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_________。
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 苦。诗人王昌龄留下了眼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
主要作品:《凉州词》《饮马长城 窟行》《春女行》等。
相关资料
《凉州词》是凉州地方乐调制成的乐府曲调。“天宝间乐调, 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凉州,唐代属陇 右道,典型的边塞地区,在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州治在 今武威县。唐代用这个题目写诗的人很多,内容大多是军营生 活。王之涣和王翰的《凉州词》也是如此。这就使这两首诗有 了许多相似之处。
2.背诵古诗《出塞》。(重点) 3.体会诗人深深的爱国之情。理解诗中 “天下兴亡,匹
夫有责”的哲理。(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认
sài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qín

zhēng

jiàng

理解词语
【但使】 【飞将】 【教】 【胡马】
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
渴求良将,渴望和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课文结构
《 明月、边关 人未还 出 塞 》 思良将 建功业
期盼良将 渴望和平
课文主旨
《出塞》一诗中,作者把秦汉以来所进行的边塞战争 都概括了出来,反映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 无比哀叹之情,表达了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 塞战争,使国家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将士们刚要举杯豪饮时,你们 听,什么声音传来了?
急促的琵琶声。
葡萄美酒月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急促的琵琶声还在催促什么? 1.快尽兴畅饮; 2.快奔赴战场; 3.快喝,喝完了要奔赴战场。
从“醉卧沙场”中我听出了你们那份潇洒从容。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了躺在沙场上为什么不要笑我呢?
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 边塞远;时间长
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
人未还
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 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
回家呢?
战死沙场
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一轮 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驻守边关的征人们,会 想什么呢?
家 亲人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理解词语
【凉州词】 【夜光杯】 【欲饮】 【沙场】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战场。
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 肃武威)一带。 正要举杯痛饮。
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 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学习目标
1. 会写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重点) 3.能借助注释、看图、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文。
(重点) 4.感悟古诗意境,体会深深的爱国之情,借景物描写抒发的情感。
(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诗意: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 马上琵琶声频催。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 古男儿出征,有几人能活着回来?
葡萄美酒月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醉人的葡萄酒、那精致的夜光酒杯闪着亮光盛
满了香甜的美酒。
夜光杯
相传是周穆王时 代,西域胡人用白玉 精制成,因“光明夜 照”得名。
因为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在战场上能活着回来。
你体会到了什么?
将士们不仅有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
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
这是课后第2题哦!
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 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戌边、前仆后继,这是 为什么?
为国戌边死得其所,是无比悲壮的。
课文结构
《 葡萄美酒——马上催
这是伤心的眼泪更是同情的眼泪。同情征人有家不能 回的悲伤,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亲人的悲痛。
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还表达 了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作者希望朝廷起用良 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人民 过上安定生活。
这是课后第2题哦!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读出豪迈、勇敢、 一往无前。
21 古诗三首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走近作者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 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 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4 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语。(重点)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 的将领。 只要。
指侵略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令,使。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意: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 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 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 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 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 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用凝重得口气读出 失望、悲伤。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气势雄壮,既 写了征人的哀叹,又写出了渴求良将的原望和报效国家的 志向。真不愧为“七绝诗”的压卷之作。
21 古诗三首
第 二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今天我们跟着边塞将士一起参加出战前的盛宴。
走近作者
王翰(687—726), 字子羽,唐代边 塞诗人。其诗最负盛名的是《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