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孔与开孔补强
详解压力容器中开孔补强的一般规定及限制要求

详解压力容器中开孔补强的一般规定及限制要求引言压力容器上的开孔不仅影响结构强度,还会因为接管有着各种载荷所产生的应力、温度应力,以及容器材质和制造缺陷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往往是造成容器破坏的根源,所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开孔补强中的规定以及要求。
1.压力容器补强结构解析与一般规定压力容器的补强结构可分为:补强圈搭焊结构和整体补强结构。
1.1补强圈搭焊结构补强当容器采用补强圈搭焊结构时,其应当符合的基本的条件为,容器壳体名义厚度不得大于38mm补强圈的材料厚度不得大于1.5 倍容器壳体的厚度尺寸;使用低合金钢的标准抗拉强度应当小于540MPa若条件许可,优先举荐使用厚壁管代替补强圈进行补强。
当容器为低温压力容器的时候,补强接管应当尽可能采用后壁管进行补强,焊接焊缝应当使用全焊透结构,且焊缝圆滑过渡;带补强板的接管与容器器壁的连接接头应当符合相当于HG/T20583中的G28 G29 G30 G33的要求。
补强板采用与器壁相同的材料,带补强板的结构不得用于容器器壁厚度大于30mm 的场合,也不适用于设计温度低于-40°的场合。
带补强圈的接管与壳体的连接,以及补强圈与壳体搭接的角焊接头壳采用GB15 0中所示结构进行,且接管端部应与容器表面齐平,端部内角应当打磨成R不小于3mm勺圆角。
?a 强圈虽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但是补强效果较差,补强圈与壳体之间勺间隙不可避免,同时虽然补强圈上设有排气孔,但是补强圈结构在最终勺热处理后应力缺很复杂。
1.2整体补强结构补强当具有下列条件时,应当采用整体补强或者局部整体补强。
①高强度钢(标准抗拉强度大于540MPa和铬钼钢(如15CrMoR 14Cr1MoR 12Cr2Mo1R 制造的压力容器;②补强圈勺厚度大于1.5 倍容器壁厚度;③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MPa的第三类容器;④容器的壳体壁厚大于或者等于38mm;⑤疲劳压力容器或者容器盛装介质为毒性的高位介质容器。
浅论压力容器中的开孔补强设计

浅论压力容器中的开孔补强设计压力容器在其设计中,为了将自身的使用功能进行最大化的发挥,需进行适当的开孔处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开孔处理将会对容器造成一定的损伤,对其牢固度将会形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针对此类问题的出现,相应的补强设计便是对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较为科学妥善的处理。
1 开孔补强设计的重要性在进行压力容器设计时,开孔处理操作极为常见。
在通过状况之下,开孔处理主要是为后期的接管安装提供便利,对容器的功能性需求予以满足。
有时为了对整个压力容器进行全面维修、养护、调试,也需进行开孔处理。
而开孔处理会对整个容器的内部结构及其使用性能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通常会使得容器整体的抗压性遭到削弱。
此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在开孔处理后,压力容器内部存在的应力出现了断层差异。
而在开孔处进行接管,也会使得容器内部出现受力不均的状况。
另外大部分的压力容器应用于一些温度、压力均高的环境之下,应力、受力不均问题更为突出,再加上受到一些容器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个容器性能将会受到极大的损害。
在容器的应用工作中,其工作质量、效率也较差。
所以,在对相关设计规范内容充分理解、遵守的前提之下,对容器进行开孔补强设计极为重要。
2 开孔补强设计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2.1 补强圈补强设计的应用在开孔补强处理中,局部补强方式应用较多,其中补强圈补强设计应用范围较广。
补强圈补强主要是指在压力容器壁上进行补强板的焊接处理,从而帮助进一步增强整个容器板的金属厚度,促使其开孔边缘强度得以增强,最终达到补强目的。
在补强圈补强方式应用中,有两点问题需着重关注:第一,补强板的设计厚度需严格要求。
一般情况下,补强板的厚度值与整个容器的开孔名义厚度值相比,应不超过其1.5倍。
大量的实践结果表明,如果补强板的厚度值大于开孔名义厚度的1.5倍,那么在进行焊接处理时,极易因为厚度过大而增大器焊接角,最终导致出现不连续应力过大的问题。
另外,在进行补强圈补强设计时,补强板材料需具有极强的塑性、延伸性,且其钢材的屈服强度在常温环境下应保持在400MPa范围内。
最新SW6开孔补强计算书

接管材料名称及类型
20(GB8163),管材
接管实际内伸长度
10
mm
接管焊缝系数
0.85
接管腐蚀裕量
2
mm
补强圈材料名称
凸形封头开孔中心至
封头轴线的距离
100
mm
补强圈外径
mm
补强圈厚度
mm
接管厚度负偏差C
0.5
mm
补强圈厚度负偏差C
mm
接管材料许用应力[σ]t
130
MPa
补强圈许用应力[σ]t
接管多余金属面积A2(mm2)
82.09
82.09
补强区内的焊缝面积A3(mm2)
25
25
补强圈面积A4(mm2)
0
0
A1+A2+A3+A4(mm2)
635.7
371.3
计算截面的校核结果
合格
合格
结论:补强满足要求。
开孔补强计算
计算单位
荆门炼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接管:A2,φ25×4
计算方法:HG20582-98等面积补强法,单孔
应力校正系数F
1
1
开孔直径d(mm)
32.25
22
补强区有效宽度B(mm)
64.51
50
开孔削弱所需的补强面积A(mm2)
44.28
30.2
壳体多余金属面积A1(mm2)
159.8
138.7
接管多余金属面积A2(mm2)
28.02
28.02
补强区内的焊缝面积A3(mm2)
16
16
补强圈面积A4(mm2)
50
开孔削弱所需的补强面积A(mm2)
压力管道开孔补强分析

压力管道开孔补强分析压力管道是工业生产中最为常见的设备之一,其主要的组成部分为管体、管材、法兰等,而开孔补强则是一项必要的程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加强管道的承载能力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此文章中,我们将详细分析压力管道开孔补强的工程实践。
一、压力管道开孔的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压力管道避免不了的就是需要进行开孔的情况。
而开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管道的安装在压力管道的安装过程中,里面难免会沉积一些杂质如锈钢等,需要安装人员将其清理,而在清理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对管体进行开孔,因此,安装人员一定要保持专注。
2.现场施工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工人操作有失误,如冲击或砸击管道等情况,就会对管道造成影响,从而如发生开孔的情况。
3.管道老化压力管道的使用寿命并不是无限的,仅约十年左右,因此在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之后,管道就会出现变形、破裂,管体开裂的现象也经常出现。
4.管道泄漏在一些情况下,管道会出现泄漏的现象,为了可以对其及时的进行修补,则先要对其进行开孔,进行排放工作,保障管道的稳定运行。
二、开孔补强的方法在管道出现开孔问题之后,需要进行补强操作,一方面保证管道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确保其正常运转。
常见的压力管道开孔补强方法:1.补角如果管座正对着法兰盘上的螺栓,就可以进行补角加固,将选择性配置适当角度、尺寸的三角板进行焊接,然后再在三角板上的空洞处进行补焊,这样可以增加法兰盘与管道的承载能力。
2.滚边圆片在法兰盘和管道接口处,特别是压力较大的位置,可以加装滚边圆片,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过滤作用,从而为压力管道的运转提供较强的保障。
3.封面在管道外壳的开口处,可以安装封面,封面一般为金属板材或软管等材质,可以对管道的整体性进行加强。
4.加粗管道加粗管道是将补强材料厚度增加,对原管道进行加固,常见有缠绕型、插入型、波纹型等,可以对整个管道的承载能力进行有效提高。
三、注意问题在进行压力管道开孔补强方面,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1.在进行开孔补强时,一定要保证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尽量避免人为的操作失误。
关于开孔补强(徐沁)

开孔补强章节一、孔和孔桥补强计算的基本内容s。
--可不考虑孔间影响的的相邻两孔的最小节距(P10)S。
=dp +2√(Dn+δ)δ[d]—未补强孔的最大允许尺寸1 单孔和孔桥单孔:S≥S。
孔桥:S<S02 补强(1)S≥S。
d≤[d] 不需补强(2)S≥S。
d> [d] 按单孔补强(仅适用于d/Dn<0.8, 且d<600mm的径向孔径)补强条件是A1+A2+A3+A4≥A 且补强所需面积的2/3应分布在孔边1/4孔径的范围内(3)S<S0d<d。
按孔桥补强计算孔桥减弱系数,或在满足11.5.2 a、b的条件下,用管接头补强(4)S<S0 一孔d>[d] 在满足11.5.2 a、b的条件下,按单孔补强计算,补强后该孔在该孔桥中按无孔处理。
二孔d>[d] 按13章处理。
二、本章节的主要修正内容关于未减弱集箱筒体的内径Dn和补强管接头内径dn定义的修正原版标准中,补强计算的锅筒筒体、集箱筒体、补强管接头内径Dn 均以名义内径表示。
集箱筒体Dn=Dw-2δ补强管接头dn=dw-2δ1新版修改为集箱筒体Dn=Dw-2δy补强管接头dn=dw-2δ1y原因:由于名义壁厚中包含了壁厚的附加量,而通常集箱筒体和管子的尺寸控制点在外径(外径管),壁厚附加量的损耗会使集箱筒体、管子的实际内径大于其名义内径,而使原先按名义内径得出的一些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
故新版标准用有效壁厚代替上式中的名义壁厚,即剔除壁厚附加量的影响。
三、孔和孔桥章节的具体修改内容(一)单孔的补强1 未补强孔的最大允许直径(图19) (P41)修改1:k计算中,未减弱集箱筒体Dn的修正系数k k= PDn / (2[б]-P)Sy横坐标DnSyGB9222-88 无论是锅筒筒体或集箱筒体,Dn 指名义内径,GB9222(新版):锅筒筒体同上,集箱筒体Dn=Dw-2S 修改为Dn=Dw-2δy2 孔的补强结构形式和未补强孔的概念(1)孔的补强结构形式(P43)修改2:增加了新版(a)的结构,并规定只适用于额定压力不大于2.5MPa的锅炉,同时a的结构形式适用于不受热锅筒筒体。
开孔补强计算(接管计算厚度按内径算)

3.5 0.95 800 25 0.75 0 68
Mpa mm mm mm mm Mpa
封头开孔补强计算 设计条件 封头 计算压力 pc 焊接接头系数 φ 壳体内直径 Di 开孔处名义厚度 δ n 壳体厚度负偏差 C1 壳体腐蚀裕量 C2 壳体材料许用应力 [σ ] 接管 实际外伸长度 L1 实际内伸长度 L2 焊接接头系数 φ 接管外径 do 名义厚度 δ nt 接管厚度负偏差 C1t 接管腐蚀裕量 C2t 接管材料许用应力 [σ ]t 补强圈
δ δ t fr dop B h1 h2
开孔所需补强面积 A 壳体多余金属面积 A1 接管多余金属面积 A2 焊缝金属面积 A3 A-A1-A2-A3 补强圈面积 A4A4- Nhomakorabea mm2
头开孔补强计算 设计条件 封头 3.5 1 800 21 0 0 68 接管 130 0 1 265 33 0 0 68 补强圈 0 mm 0 mm 0 mm 补强计算 20.857 5.257 1.000 199.000 398.000 81.03703 0 4150.466 27.02697 4496.485 64 -437.046 mm mm mm mm mm mm mm2 mm2 mm2 mm2 mm2 mm mm mm mm mm mm MPa Mpa mm mm mm mm Mpa
船体强力构件开孔及补强标准

2.6 防挠材、肘板构件的区域划分见图 6。 Space division of ribbed stiffener and bracket are as following picture 6.
f=防 挠 板 折 边 宽 f'=肘 板 折 边 宽
f
a. 防挠材
b. 肘板
A. ribbed stiffener
Postulate that ∠OBE or ∠OCE is 45 degree to decide E or E’.
3
ZJ1H–002-2012
版 本号
A
船体强力构件上开孔及补强标准
Hull mightiness structure penetration and reinforcement
总 页数
a. strong beam
b. the beam through longitudinal girder
图 1 横向构件上的区域划分
Fig.1 Space division of transverse member
2.2.1 决定 B 区域方法见图 2。
The way to decide space B is as following picture 2.
2 船体强力构件上的区域分类 Space classification of hull mightiness structure 2.1 船体强力构件上的区域分类见表 1 As following table 1
表 1 区域分类 Table 1 Space classification
2
ZJ1H–002-2012
本标准是以国内外主要船级社规范为依据,并结合本公司实际生产情况及实船应 用的经验编制而成。本标准编制引用文件:(CB/T3136-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 业标准 ;(CB/T-4000-2005)中国造船质量标准;(ZJCM03-041-2007)浙江造船有限 公司船舶建造质量标准。
开孔补强计算

焊缝金属截面积A3
A3=0.25*δ n*δ nt
补强面积 Ae
Ae=A1+A2+A3
判断是否补强
Ae<A,需补强,反之不需要
另加的补强面积(补强圈的面积A4)
外径应接近B值
整体补强A4
补强高度应大于h1
强度削弱系数 fr:表示设计温度下接管材料与壳体材料许用应力的比值,fr>1时取fr=1,eg;均为S304
红色为输入部分
开孔补强计算
δ (开孔处壳体计算厚度) δ e(壳体有效厚度)
fr(强度削弱系数)
3.5625
13.7
1
δ t(接管计算厚度) δ et(接管有效厚度)
h1(有效高度)
0.84
9
62.3217458
内压
外压
A=dop*δ +2*δ *δ et(1-fr) dop)*(δ e-δ )-2*δ et(δ e-δ )*(1-fr)
1383.675 3937.405
A=0.5*(dop*δ +2*δ *δ et(1-fr)) /
h1*(δ et-δ t)*fr+2*h2*(δ et-C2)fr
1017.090892
/
A3=0.25*δ n*δ nt
35
/
Ae=A1+A2+A3
4989.495892
/
Ae<A,需补强,反之不需要
有效宽度B:=max(2*dop/dop+2*δ n+2*δ nt),取较大值,此计算取B=2*dop 外伸接管有效补强高度h1:=min(√(dop*δ nt)/接管实际外伸高度),取较小值,,此计算选取 h1=√dop*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