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专业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专业知识试卷满分:150
教案的基本结构:
课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细读课文,深入领悟
4.拓展延伸
5.小结作业
四、板书设计
1.诗歌教学
2.文言文教学——写景状物类/议论抒情类
一、主要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对象目标要适度
二、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1.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在这一要求的指导之下,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2.教材文本
《XXXX》所在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主要选择了类的文章。文章主要描写了()(概括文章大意),编者选编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基于此,我确立了“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目标。
3.学生情况
本课要面对的学生群体是X年级的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x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知识,认知和鉴赏能力相较于前一学段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他们对的分析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因此需要适时地加以引导。基于此,我确立了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例题:教学设计柳宗元《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从“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的角度,写出你对《小石潭记》教学的认识,不少于200字(20分)
2.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20分)
3.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断,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5分)
参考答案:
第一题:
知识与能力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内容,总结文章景物特点,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提高对文言文作品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第二题:
1.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苏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升自己的欣赏品味”。在这一要求的指导之下,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2.教材文本
《小石潭记》所在单元主要选择了写景游记类的古代散文。本文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概括文章大意),编者选编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文言知识,掌握写景手法,提高对文言文的分析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基于此,我确立了“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目标。
3.学生情况
本课要面对的学生群体是X年级的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易文言文知识,认知和鉴赏能力相较于前一学段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他们对文言作品的深入分析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因此需要适时地加以引导。基于此,我确立了通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内容,总结文章景物特点,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1.新课导入设计
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
业
2.
不同文体新课教学设计
整体答题框架
1.激趣导入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指导学生大声朗读/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章可以分
为几个部分?/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学生通过初步感知课文,可以得出:(呈现上问题答案)。
3.细读课文,深入领悟
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细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一:
学生自主合作讨论得出:
问题二:
学生通过分析课文XXX段落,可以得出:
问题三: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答案,师生共同总结得出:
通过以上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4.拓展延伸
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巩固练习/拓展视野活动)。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评价总结。
5.小结作业
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回顾、总结本课内容。
给学生布置课下任务:(搜集.......)
课堂导入的设计
(一)导入的作用:①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②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
③铺设桥梁,衔接新旧知识。④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⑤沟通感情,创设
学习情境。
(二)导入的方法:①情境导入(多媒体居多:利用图片、视频引入)②生活
实例导入③故事导入④以旧引新导入(文言文)
表述示例:
①:开课之初,利用课件/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的视频/图片/音乐,
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聆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结束之后,请学生畅谈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一点评,适时总结,借此引出课题,顺势板书课
题。
②:开课之初,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有没有
经历过……”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见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一点评,适时总结,借此引出课题,顺势板书课
题。
③:开课之初,给学生讲授XXX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询问学生听完故事后的感想,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一点评,适时总结,
借此引出课题,顺势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