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合集下载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1.建立一个无菌区无菌区内所有物品都必须是灭菌的,如稍有怀疑应立即更换。

物品有下列情况者,应视为有菌,不能在无菌区内使用:①在非限制区内的灭菌敷料;②无菌包破损或潮湿;③无菌包坠落在地面上;④灭菌有效时间及效果不能肯定;⑤怀疑无菌物已被污染。

无菌区的建立应尽量接近使用时间,以减少暴露和污染的机会。

2.无菌手术衣的应用无菌手术衣的无菌范围仅限于前身肩平面以下,腰平面以上及袖子。

其他部位应视为有菌区。

手术人员在穿好手术衣后,前臂不应下垂,应保持在腰平面以上。

双手不应接近面部或交叉及放于腋下,应肘部内收,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近身体。

由于手术衣在腰平面以下视为有菌的,因而不应接触无菌桌及铺好的手术台。

手术人员倚墙而立或靠坐在未经灭菌的地方,均是违反无菌原则的。

也不应来回走动或走出手术间以外。

如因手术需要移动,应面向无菌区。

与另一手术人员换位时,应先退后一步,转过身,背对背地转到另一位置上。

在经过来穿手术衣人员面前时,应互相让开,以免碰撞污染。

3.正确使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任何无菌包及容器的边缘均应视为有菌,开包时应将包布的四角翻转并用手握住,防其滑脱污染内容物。

取用无菌物时注意不触及边缘。

利用包布铺无菌区时,包布的内面是无菌的,包布的外面和边缘是有菌的。

若取无菌包内某种无菌物,余下无菌物仍须保持无菌时,可按原包包好,但须在4小时内应用此包内的无菌物,否则须重新灭菌。

无菌容器为盛无菌敷料、器械或药液之用。

打开无菌容器时,盖子应朝上,取出无菌物后即盖好。

以容器浸泡消毒用物时,须写上浸泡时间,中途投入其他器械,应重新计算消毒时间。

无菌溶液瓶一经打开,液体应一次用完,不应保留。

倒液时应冲一下瓶口,冲洗瓶口的药液应弃去,以保证无菌及防瓶口杂质和玻璃碎屑。

4.无菌桌的无菌范围无菌桌仅桌缘平面以上是无菌,桌缘平面以下,不能长时间保持无菌完整,应视为有菌。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4、手术开始后,该无菌器械桌内物品只对此病人无 菌的,对于其他病人则属于污染的,不能使用,
四、手术中无菌操作注意事项
1、术者脐平面以下区域均视为污染区,手和器械 不能置于该平面以下,
2、手术者或助手都不可伸臂横过手术区取器械 物品,更不能在身后传递物品,
3、已取出的器械物品不能再放回无菌包或容器 内,虽未被污染也不能放回,更不能供其他手术使 用 手套、手术衣、敷料、器械等 ,
双层治疗巾铺法:
双手捏住治疗巾的一端的两角外面,轻轻抖 开,从远端向近端,铺三折使成双层底,上层 呈扇型折叠,根据需要放入无菌物品,边缘对 齐,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保区域必须清洁干燥, 2、无菌巾避免潮湿, 3、无菌面不可触及衣袖和其他有菌物品,
以免污染无菌区, 4、覆盖无菌巾时注意使边缘对齐,无菌盘
脱手套法:
脱手套时,须将污物洗净,然后由手套口向 下翻转脱下,不可强拉手套边缘及手指部分, 以免损坏手套,
4、手套破损立即更换,凡怀疑物品污染应立即更 换,
5、术中用于切开或接触胃肠后的刀、剪、镊、 血管钳、纱布等,都放于另一容器内,不能在放于 无菌区,
无菌盘的铺法
无菌盘是将无菌治疗巾铺在洁净的治疗盘 内,使之成一无菌区,短期放置无菌物品,以 供治疗和护理操作使用,
一底一盖无菌巾的铺法:
按无菌操作,取出一块无菌巾, 用两手捏住或无菌持物钳夹住无菌巾的左
3、同法戴好手套后将手套口翻转,套在工作衣袖外 面,
4、轻轻推擦手套,使之与手贴合,不可强拉,如发现 手套破损或不慎被污染,须另行改正,
两只手套同时取出法
1、同单手带手套法, 2、打开手套包,取出包内滑石粉,在较低的位置涂
擦双手,用手捏住两只手套的反折面,同时将两只 手套取出,使两只手套掌侧对合, 3、先将一只手套伸入戴好,余同单手带手套法,

2024年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总结

2024年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总结

2024年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总结无菌操作是手术室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

2024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也将变得更加精细和严谨。

本文将对2024年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总结,以提高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水平。

一、术前准备1.对手术室的清洁消毒工作要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手术室处于洁净状态。

2.手术室内所有的无菌物品、设备和工具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或灭菌处理,确保其无菌状态。

3.手术器械和物品必须被正确存放和包装,以防止其受到污染。

二、术中操作1.手术室内的所有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助手等,都必须穿戴无菌服和手术帽,佩戴好口罩、手套和鞋套,以防止其将外源性污染带入手术区。

2.手术室内的门要保持关闭状态,防止外界空气和微生物进入手术室。

3.手术室内的空气净化系统要保持良好运作,以确保手术区的空气质量符合无菌要求。

4.在手术过程中,所有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手术室无菌操作规范,不得随意触碰手术区以外的物品,保持双手在无菌区域内活动。

5.手术室内的所有物品和设备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处理,包括取放手术器械、开启药品、接触手术患者等。

6.手术室内的污染物要及时清除,不得让其停留在手术区内,以防止其对手术区的污染。

7.手术室内的废弃物要分类处理,确保有害物质不会对手术室和手术区产生污染。

三、术后处理1.手术室内的设备和物品要经过严格的清洁、消毒或灭菌处理,以准备下一次手术使用。

2.手术室内的地面、墙面和天花板等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手术室处于洁净状态。

3.手术室内的空气净化系统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以保证其正常运作和无菌效果。

4.手术室内的废弃物要进行及时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员产生污染。

总之,2024年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将更加注重细节和严谨性,以防止手术室的微生物污染和交叉感染。

通过科学的无菌操作原则,能够有效地保护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总结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总结

【精选】写散文作文3篇写散文的人,他们本身就是一部散文,他们习惯在生活的零零总总里寻找素材,在每天的心情里诉写得失,总是留有太多的感慨与叹息,斟酌生活。

写散文的人是感性的,他们善良的对待周边的人和事,处处留心着生活的美,因为喜欢文字的他们更相信处处留心皆学问。

喜欢散文,从懂得欣赏文字开始,写散文,从初中的话题作文开始,品味散文却是从孤单的独立思维开始。

喜欢散文的人,他纯静如清泉,心灵细腻如纱,想把每个简单平凡的生活细节变成绵绵诗意。

或肝胆柔情,或思绪万千,或悲天悯人,或缠绵悱恻。

用婉约温雅的方式进入灵魂深处,找寻许久没有的触动。

我相信,写散文的人,他们都拥有着像雨水般清洗过的良心,淳朴纯醇,不落俗套,清新自然,能够敏感的洞悉生活给我们的任何灵感,也能悉心的感悟生命富于我们的美好与缺憾。

所以,喜欢写散文的人心中都有一片净土,有唯美的思想,有丰富细腻的情感。

好的散文,每一字,每一句,都带读者徜徉其中,情感随着方块字在荧屏上悠情忧伤,欢乐惆怅,没有任何的直白表述,没有作者的潜心暗示,更没有故事的叙意安排,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留读者更多思绪,激发每个人心灵上的共鸣,在隐秘的空间勾勒一幅简短的意境,却同样像小说一样意味深长,甚至有时候比小说更有穿透力,显示留白的美。

写散文的人,有着诗一样的情怀,也有着小说一样的素朴,像二月的山桃花,可以开在任意一座大山上或者农家小院里;像三月的杨柳,范活着生命的`希冀悠然在小河边诗情画意;像四月的丁香,一簇簇在路的两边迎接着行色路人,以她的清新雅致迎得路人回眸,流连忘返;五月的洋槐花,既然不显高贵就纯洁的绽放,营造甜美的气氛抒写自己的五味人生。

散文,也像一切美的事物,给我们的心灵留下美的感受,像蜻蜓点水那般匆忙,却回味无穷。

像深窖老酒那般神秘,却历久弥香。

像阳春白雪那般圣洁,却爱意浓浓...我们习惯了以散文的形式抒写生活,用散文的格调见证生命的形形色色,在不同的情景下,不同的故事里,用多样的形式使得表达更完整,别出新意,也更贴切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引得读者思想上的共鸣。

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无菌操作是指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无菌器械、无菌材料,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手术创面处于无菌状态的一种操作方法。

无菌操作的目的是防止手术创面感染,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

1.无菌区域的建立:在手术前,手术室要进行彻底的消毒,确保手术区域是干净、无菌的。

手术台、器械台、麻醉设备、监护仪等都应该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

手术室门开启后,只有佩戴了无菌衣、手套、帽子和口罩的人员才能进入手术室,以避免带入细菌。

2.严格隔离感染源:在手术时,要严格隔离感染源,避免感染源接近无菌区域。

手术室内的物品要放置整齐,手术台上只放置必要的手术器械,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严格监测无菌状态:手术室内要配备无菌状态监测系统,监测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

无菌状态包括无菌区、潜菌区、菌区等,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监测系统要覆盖整个手术区域,及时发现无菌状态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4.手术者的无菌操作:手术者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保持双手、前臂的无菌状态。

在进行无菌操作前,要进行手部和前臂的消毒,佩戴手术无菌手套后,不能碰触非无菌物品。

手术者要保持呼吸道与患者切口的安全距离,避免留下口水、汗水等污染手术区域。

5.无菌巡视与交接:手术过程中要进行无菌巡视,监测和评估无菌状态。

如发现无菌状态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细菌的传播。

手术结束后,要进行无菌器械与无菌物品的交接,以避免细菌污染。

6.资源管理:手术室要加强对无菌器械和无菌物品的管理,保证其质量和无菌状态。

无菌器械和无菌物品要严禁重复使用,避免细菌污染。

无菌器械箱要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

总之,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非常重要,是保证手术创面无菌状态的关键。

医疗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手术创面感染的风险,确保手术的成功与安全。

同时,手术室要加强无菌区域的建立与管理,保证手术室环境的洁净和无菌状态。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1) 进行无菌操作原则时,环境要清洁,操作要宽阔,关门,严禁在人员走动频繁或尘土飞扬的环境中进行操作。

(2) 医护人员再进行无菌操作前,要带好口罩、帽子、认真洗手、刷手,衣袖卷至肘关节以上。

(3) 无菌物品必须放在无菌容器、无菌包或无菌区中。

平时应遮盖, 保持干燥,无菌包一经潮湿后不能使用。

(4) 进行无菌操作时,未经消毒的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

(5) 无菌物品要用无菌持物钳取,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后,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6) 持取无菌物品时要面向无菌区,手臂必须保持在白己腰部水平或桌面以上,不可过低。

(7) 不可面向无菌区大声谈笑、咳嗽、打喷嚏、,不能控制时应扭转头位。

、实施手术中应遵循那些无菌操作原则?(1) 手术进行中,所有工作人员均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洗手护士不得从术者背后传递器械;巡回护士不可用手越过无菌台传递物品;手术器械的放置不能超过无菌车栏杆。

(2) 手术人员有必要调换位置时,应稍离开手术台,背对背地进行互换,并注意不得污染手臂及无菌区域。

(3) 凡已打开放在无菌台上的备用物品,不论使用与否,均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里,必须重新灭菌后才能使用。

(4) 切口边缘应以大纱布垫或手术巾遮盖,并用巾钳或缝合线固定,仅显露手术切口,最好使用手术薄膜保护切口。

(5) 切开空腔脏器前,要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以防止或减少污染。

(6) 手术中用过的器械要及时擦净血迹,以减少细菌污染及增殖。

有些手术中使用过的器械如切开胃肠腔等的刀剪应视为已遭污染,必须与其他器械分开,单独放置和处理。

(7) 手术开始后通向室外的正门不再开启。

手术间的人员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参观者要限制在指定区域。

(8) 为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器械和用具应使术者得心应手。

(9) 术后需置引流管的病人,引流管的位置最好从离切口较远的体壁引出。

(10) 术毕缝合切口前,应先用酒精涂擦切口两侧的皮肤。

缝合后再一次用酒精涂擦切口,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包裹或手术敷料贴覆盖。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可谓是医疗领域中的一门艺术。

我们要从头到尾,严谨而又细致。

无论是手术室的环境,还是医护人员的穿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环境的无菌管理1.1 空气质量要高。

手术室里的空气必须经过高效过滤,细菌无处藏身。

想想看,清新的空气就像是为手术打下的基础。

1.2 设备与器械的消毒。

每一件工具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流程。

这样,才能确保在使用时不会引入任何细菌。

用心去做,才能安心。

二、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2.1 个人卫生至上。

洗手是个老生常谈,但真的不能忽视。

细菌就藏在指缝里,洗手要彻底。

2.2 正确穿戴防护装备。

手套、口罩、无菌衣,像是一层保护罩。

穿戴得当,才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3 操作过程要轻柔细致。

每一个步骤都要小心翼翼,像在处理珍贵的艺术品。

三、物品的管理与存放3.1 器械的存放要有序。

无菌器械应放在专门的柜子里,防止二次污染。

想象一下,乱七八糟的环境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心理压力。

3.2 无菌包的使用要讲究。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无菌包能决定成败,拆开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让里面的物品接触外界。

四、持续教育与培训要定期进行培训,确保医护人员时刻保持警觉。

技术在进步,理念也要更新。

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到更好。

总结来说,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不仅仅是一套规则,它是一种责任,一种态度。

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要将这些原则内化于心,才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专业水平。

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护每一个生命。

手术室的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手术室的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手术室的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是保证手术过程中无菌环境的重要措施,它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以下是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

1. 穿戴无菌衣物和个人防护装备手术室工作人员在进行手术前必须穿戴无菌衣物和个人防护装备。

无菌衣物包括无菌手套、无菌手术衣、无菌帽和口罩等,以防止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从工作人员身体表面进入手术区域。

2. 严格执行洗手消毒手术室工作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洗手消毒。

洗手消毒应采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进行,包括涂抹适量的洗手液、揉搓双手、清洗手指和指甲等。

这样可以有效去除手部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3. 使用无菌器械和物品手术室的器械和物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并使用无菌包装。

在手术过程中,只有经过严格消毒灭菌处理并经过严格检查合格的器械和物品才能使用。

在使用时,必须注意保持其无菌状态,避免与非无菌物品接触。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室工作人员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这包括避免手术衣物和手套与非无菌表面接触,避免手术器械和物品的交叉污染,避免手术室内的空气污染等。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避免污染手术切口和手术部位。

5. 坚持严格的手术室环境控制手术室的环境应该保持清洁、整洁和无菌。

手术室内的地面、墙壁和天花板等表面应经常进行清洁消毒,以保持无菌环境。

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也必须符合相关标准,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手术区域。

6. 合理利用无菌区域和无菌台面手术室内应设立无菌区域和无菌台面,用于放置无菌器械和物品。

在手术过程中,必须将无菌器械和物品放置在无菌区域和无菌台面上,避免与非无菌物品接触。

同时,无菌区域和无菌台面的清洁和消毒也是必要的,以保持其无菌状态。

7. 定期检查和验证无菌技术操作的有效性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的检查和验证,以确保其有效性。

这包括对无菌器械和物品进行检查,确认其无菌状态;对手术室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无菌要求;对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掌握无菌技术操作的要求。

手术室无菌技术PPT课件

手术室无菌技术PPT课件

穿无菌手术衣的步骤
1 、穿戴好手术衣、手套后,双手置胸前,不可将双手置于腋下或 上举过肩,下垂过腰,不得离开手术间,不触摸非无菌物品。 2、未戴手套的手不能触及手术衣的正面,更不能将手插入胸前衣袋 里。 3、传递腰带时,不能与协助穿衣人员手相接触。
四、戴无菌手套
❖ 执行无菌操作或者接触无 菌物品时戴无菌手套,防 止手术过程中皮肤深部的 常驻菌随汗液带到手的表 面,以保护患者,预防感 染。
五、正确使用无菌包和无菌容器
❖ 任何无菌包及容器的边缘均视为 有菌。
开无菌包时应该将包布的四角 翻转并用手握住,防止其滑脱污 染内容物。取无菌物时注意不要 触及边缘 利用包布铺无菌区时 ,包布内面是无菌的,包布外面 是有菌的。
取用无菌包内无菌物品后, 余下无菌物品仍须保持无菌,可 按原包装包好,表明开包时间, 在4小时内使用该包内无菌物品。
准备工作
❖ 1、着洗手衣裤子,隔离鞋,最好脱 去本人衣衫,如未脱者,衣领衣袖 应卷入洗手衣内,不可外露,并将 上衣束裤内
❖ 2、戴口罩、帽子、头发、口鼻不外 露,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者戴双层口 罩,严重者不准参加手术。
❖ 3、在穿无菌手术衣前,手术人员必 须洗手,并经消毒液泡手和晾干。
❖ 4、无菌手术衣包事先由巡回护士打 开,无菌手套亦由巡回护士备好
注意事项
❖ 戴手套前要先观察手套外包是否完整, 使用日期是否在有效日期内
❖ 戴手套时,手稍前倾,不要紧贴衣物 ❖ 未戴手套的手,不能接触手套的外面;
已戴手套的手,不能接触未戴手套的手 臂及另一手套的内面; ❖ 协助术者戴手套时,器械护士应戴好手 套,并避免触及术者皮肤, ❖ 手术过程中,无菌手套如有破损或污染 ,应立即更换。
二、无菌器械台的建立

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同时,也需要注意无菌技术的特殊要求,如手术器械的 清洗与消毒、手术衣和手套的穿戴、手术区域的保护等,
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Part 5
无菌技术的培训 与监督
无菌技术的培训与监督
无菌技术培训
所有手术室工作人员都应接受无菌技术培训,包括无菌原则、无菌操作流程、 消毒灭菌方法等。培训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工作人员掌握并遵守无菌技术操 作原则
定期检查与评估
医院应定期对手术室的无菌技术操作进行检查与评估,包括手 术器械的清洗与消毒、手术衣和手套的穿戴、手术区域的保护 等。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定期进行总结和反馈
违规处理
对于违反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工作人员,应按照医院相关规定 进行处理,包括警告、罚款、暂停手术等。同时,应加强对工 作人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其对无菌技术的认识和遵守程度
手术过程无菌技术操作
无菌桌的无菌范围:无菌桌仅桌缘平面以上是无菌,桌缘平面以下,不能长时 间保持无菌完整,应视为有菌。手术护士、巡回护士都不应接触无菌桌缘平面 以下的桌布,以建立一个安全地带
接触无菌区时:必须经过手臂灭菌、穿无菌衣及戴无菌手套。手术人员穿无菌 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不可随意走动或离开手术间。腰以下、肩以上和背部 应视为有菌区。双手应肘部内收,靠近身体,既不高举过肩,也不可下垂过腰 或交叉放于腋下
无菌技术的特殊 要求
无菌技术的特殊要求
手术器械的清洗与消毒:手术器械在术后应立即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血渍和 污渍。然后进行分类、分拣,根据不同器械的材质和消毒要求进行消毒。可以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低温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等方法进行消毒
手术衣和手术手套的穿戴:手术人员必须按照正确的步骤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 套。穿戴完毕后,不得随意走动或离开手术间

手术室无菌原则

手术室无菌原则

手术室无菌原则(一)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除参加手术及有关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准入内。

(二)手术室工作人员患上呼吸道感染者,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者及患皮肤病者一律不准进入手术间。

(三)手术室应严格划分洁净区、清洁区和污染区。

入口处的消毒脚垫应每日更换。

拖鞋与私人鞋、外出鞋应分别存放。

(四)进入手术室必须更换拖鞋、衣、裤、帽。

贴身内衣不可外露。

外出必须更换外出衣和鞋(五)手术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可大声说话,禁止携带私人通讯工具入内。

除特殊紧急情况,一律不得接、传私人电话。

(六)连续施行手术时,应按一类手术、二类手术的顺序进行;三类手术及特殊感染手术应在感染手术间进行,术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遇有特殊菌种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感染手术时,应尽量缩小污染范围,术后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1、一类手术:经过消毒处理,手术部位达到无菌或接近无菌。

如:甲状腺、疝气、人工关节置换、脊柱等手术。

2、二类手术:经过消毒处理,手术部位仍有细菌,但还未发展成感染,如:消化道系统、子宫阴道、开放性创伤等手术。

根据细菌数量的多少,又分为轻度感染和重度感染两类。

3、三类手术:手术部位已经发生感染。

(七)血源性传染手术应放在当日手术最后一台。

如遇特殊情况,后者为无菌手术而上一台为污染手术时,手术间应消毒小时后方可使用。

(八)手术室一切器械物品未经负责人许可,不得外借,以确保手术所需及防止交叉感染。

(九)严重或特殊感染手术确定手术之后,立即和手术室联系,以便及时安排在感染手术间内施行。

参加此类手术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安全。

(t)预定参观手术人员名单,需要手术前1日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

(十一)严格控制参观人数,主管医生和巡回护士有责任管理。

进手术室见习、参观,必须经科主任、护士长同意。

参观人员不可任意进行其他手术间和无菌储物间。

2024年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总结

2024年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总结

2024年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总结2024年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是基于当前的医疗技术和科学研究成果,结合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最新要求,以确保手术室环境的无菌和安全。

下面是对2024年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的总结:第一、手术室环境控制:手术室应设有有效的通风系统和过滤设备,以确保空气的循环和净化。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湿度控制在合理的水平,避免过高或过低。

第二、洗手和穿戴:手术室人员在进入手术室之前必须进行规范的洗手程序,包括使用特殊的无菌洗手液,并按照特定的步骤进行洗手。

手术室人员应穿戴特殊的手术服和无菌手套,以确保手术室环境的无菌。

第三、器械消毒和灭菌:手术室内使用的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程序,以确保其无菌。

消毒和灭菌方法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根据器械的类型进行适当的处理,确保灭菌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第四、无菌手术程序:手术室内的无菌操作程序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

手术台、手术器械和其他仪器设备应在无菌环境下准备和设置,避免交叉污染。

手术室人员应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手术操作,并尽量避免碰触非无菌区域。

第五、术前准备和消毒:手术室内应进行彻底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消毒手术区域和准备无菌器械和设备。

术前消毒应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根据术后消毒程序进行操作。

术前准备和消毒程序应严格控制,确保手术室环境的无菌。

第六、废弃物处理:手术室内产生的废弃物应进行严格的处理和处置,包括分离和分类处理,确保医疗废弃物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和危害。

第七、手术室人员培训:手术室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和掌握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方法。

在培训过程中,手术室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和文明礼仪,从而减少手术室环境的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第八、监测和评估:手术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无菌操作措施的有效性。

对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表面清洁和器械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以及对手术室人员的无菌操作能力进行评估和培训。

总之,2024年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是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不断更新和优化的。

手术室无菌技术原则

手术室无菌技术原则

手术室无菌技术原则手术室无菌技术是医疗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旨在预防和控制手术过程中的感染,以保证手术手段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以下是手术室无菌技术的一些原则:1. 洁净环境:手术室必须保持洁净、无菌的环境。

定期清洁手术房间和设备,并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表面进行消毒。

2. 消毒和消毒剂:手术室中的所有手术工具、设备和器械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程序,确保消灭潜在的病原体。

3. 严格的个人卫生: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严格的个人卫生要求,包括戴手套、戴口罩、穿无菌的手术服和戴帽子。

手术前要彻底洗手并涂抹消毒液。

4. 无菌操作: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受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无菌操作技巧。

这包括保持手术台面和手术区域无菌,避免污染手术工具和手术物品。

5. 无菌巡回和备战:手术室巡回护士负责巡视手术室、检查设备和器械的无菌状况,并在手术前准备好所需的一切。

他们还要负责检查手术中的无菌状况,并及时替换受污染的物品。

6. 严格的废物管理:手术室产生的废物必须正确处理,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将废物分为不同类别,使用合适的封装和处置方法。

7. 空气过滤和通风系统:手术室必须具备良好的空气过滤和通风系统,以确保手术室空气的无菌性。

这些系统需要经常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手术室无菌技术原则是为了保障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成功。

只有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和个人卫生要求,才能有效地预防手术相关感染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健康。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持续的更新知识,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应用这些原则。

手术室无菌原则及手术配合

手术室无菌原则及手术配合

2、切开皮肤和缝合切口前,宜用75%乙醇重复消 毒皮肤一次;切开空腔脏器前,先用纱布垫 保护周围组织以减少污染机会。
3、手术中同侧术者调换位置: 退后一步,转过身,背对背,交换位置
4、不可在有菌区传递器械和物品;凡下坠超过 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器械、敷料不可再使用。
5、手术中前臂和肘部接触有菌区域后,需更换无 菌手套、更换无菌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 切口周围的无菌巾若已湿透需另加盖干的无菌 巾。
手术开始前 调节好适宜的室温及光线,铺好无菌桌 接待、核对病人 检查病人的术前准备是否充分,为病人开通静脉通路
协助麻醉医师麻醉 正确摆放手术体位 协助器械护士、手术者的无菌准备和手术区的皮肤消毒 与手术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等
手术中 密切观察手术进展,主动与手术者联系,及时供给特殊器械及用品 正确执行输血、输液、用药等口头医嘱并及时记录 负责手术台上取下标本的保存和外界联络
5、器械护士应及时清理器械台上的器械及用物。
二、手术配合
手术护士工作 手术前一日: 了解病人施行手术的名称、部位及手术步骤 手术者对该手术的特殊要求 估计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手术开始前 提前30min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整理无菌器械台 手术开始前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并记录器械、敷料、缝针等,协助手术者铺无菌巾。
6、限制参观人数,一般不超过2人; 参观人员与手术者距离大于30cm; 不可站位过高或随意在室内走动。
铺无菌器械台的操作步骤
1、巡回护士将无菌包放于器械台上,用手打开第一层包布,用持物钳打开第二层包布 2、器械护士刷手后用手打开第三层包布。铺在台面
上的无菌巾共6层,无菌单应下垂至少30cm。

3、器械护士穿好无菌手术衣和戴好无菌手套后,将 器械按使用先后分类、顺序排放整齐。

医院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医院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医院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一)目的
手术中的无菌操作是预防患者手术部位感染、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所有手术相关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并且贯穿于手术的全过程。

(二)原则
1.凡参加手术人员要自觉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

2•手术医生、护士穿手术衣、戴手套后,双手不得低于腰、高于肩。

3.无菌桌单应铺4〜6层,无菌器械桌单应下垂30Cnl以上,手术器械不能超出器械桌边缘以外。

4.手术人员更换位置时,应退后一步离开手术台,两人背靠背交换,不得污染手臂及无菌区域。

5.器械、物品应从手术人员的胸前传递,避免于身后或横向传递。

6.术中手术衣、手套被污染、破裂或疑似污染,均应及时更换。

7.手术开始后,各手术间无菌台上所有物品不得互相交换使用。

8.已打开但未使用的无菌器械包,超过4h,应重新灭菌。

9.未经灭菌、灭菌日期不清的物品和测试灭菌效果试纸未达到要求的物品,严禁使用。

10.术中尽量减少开关门的次数和人员的走动,限制参观人数。

IL加强无菌技术监督,坚持原则,发现违反无菌技术者,应立即制止并纠正。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及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及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及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一、严格划分限制区(无菌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区间有明显标志,严格遵守三通道原则,手术间按无菌、非无菌、污染手术分室。

二、认真洗手,严格按照洗手的消毒方法与步骤进行,每月对手术医生、洗手护士手指培养1次,要有据可查。

三、浸泡液及酒精,每日测比重,每周更换容器及消毒液1~2次,要有记录。

四、手术医生和器械护士戴上无菌手套后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五、巡回护士应做好充分准备,尽量减少外出和走动,手术间的门不要随便打开。

六、接台手术人员在两台手术之间要洗手、消毒手臂及更换无菌手术衣、手套,并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

七、做好各类物品的终末消毒。

八、手术间紫外线要求:功率≥30W/m3,灯距地面〈2、5m,配有紫外线反光罩,辐射强度>70/cm2。

九、凡需手术病人,术前一律直肝功能、乙肝全套抗原抗体,阳性者按传染病隔离技术要求对待。

十、一般感染手术1、器械、敷料、针筒、手套、引流瓶等均应浸泡消毒后按常规处理、2、手术间开窗通风,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推车、物体表面、拖地,用紫外线消毒空气。

十一、特殊感染手术、隔离手术1、就地手术为原则,采用一次性敷料、器械、针筒为好,门口挂隔离牌。

2、术中的纱布、敷料及其他能燃烧的物品应全部焚烧.3、器械、针筒、搪瓷盘应浸泡于0、5%过氧乙酸中30分钟,经2次高压蒸气灭菌后再处理,包上应贴有红色传染病标志。

4、未使用过物品集中打包,贴上红色传染病标志,高压灭菌后作常规处理。

5、一切接触患者的用物包括推车、被褥,放置手术间内(布类要松散,带盖的盒要打开),用甲醛加热法熏蒸消毒,12、5ml/m3封闭24小时。

十二、无菌物品的管理1、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室集中管理,室内通风、干燥、环境清洁、无杂物、无蝇无尘,应有纱门纱窗。

2、无菌物品柜清洁通风应有专人检查,无菌包按顺序排列,标记清楚,无过期物品,无菌物品有效期7天,霉季5天。

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原则一、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1、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对质量管理体系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

2、建立无菌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严格执行和完善手术室无菌操作流程。

3、要从过入环节开始无菌操作,将实施一致性管理;定期调查和控制检查,以降低感染风险并确保手术室质量。

4、要组建一个专门的无菌管理组,确保各项目都是有序进行。

5、要牢记维护术中性灰也是管理无菌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

二、加强文化教育1、要加强员工文化教育,使每位员工都能掌握手术室无菌操作的相关知识。

2、应鼓励和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以便能够快速发现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3、要强调培养完善的职业道德,确保医护人员秉承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医院规章制度。

4、要强调必须穿着无菌服,只有佩戴国家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才能进行无菌操作。

三、合理的房间空气流通1、要注意使手术室高压和低压逆向连接,保证通风系统的高效性避免感染;2、应安装有效滤清低空气的空调系统,以达到清洁的空气质量;3、要确保空调以及过滤器的定期检修和清洁,以确保空气质量;4、要定期检查空气流通通道,确保门窗可以充分开启,有效改善室内空气循环;5、建议每次手术完毕之后及时开窗换气,以确保室内空气清新。

四、高标准的消毒要求1、消毒时应备有消毒剂、器具及人员,避免消毒人员和消毒物产生接触;2、消毒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以确保消毒的有效性;3、对手术物品消毒时应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一旦接触感染源则要及时消毒;4、只有经过专业的无菌操作的人员,才能掌握和完成无菌操作的要求。

五、严格的职责分工1、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设备、仪器、原料、废品及其他物资的收容、登记、出入和管理;2、鼓励认真、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要求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3、要求临床医生和手术护理人员在手术前、中、后的要求;4、要建立有效的自查、互查、自监督机制,不断完善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手术室无菌操作的原则

手术室无菌操作的原则

手术室无菌操作的原则1.手术进行中,所有工作人员均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洗手护士不得从术者背后传递器不能超过无菌车栏杆。

2.手术人员有必要条换位置时,应稍离开手术台,背对背地进行交换,并注意不得污染手臂无菌区域3、凡已打开在无台上的备用物品,使用与否,不得回无菌容器里,必须重新灭菌后才能使用。

4、切口边缘应以大纱布垫或手术巾遮盖,并用巾钳或缝合线固定,仅暴露手术切口最好使用手术薄膜保护切口。

5、切开空腔脏器前,要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以防止或减少污染,用手术薄膜保护切口。

6.手术中用过的器材要及时擦净血迹,接触过肿瘤及胃腸腔的刀剪等器械,应视为已遭污染,必须与其他器械分开单独放置和处理。

7.手术开始后通向室外的正门不再开启。

手术间的人员应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参观手术人员要与手术区保持30-40cm以上的距离。

8.给手术者擦汗时,术者的头部应转向侧面并用湿毛巾擦拭;手术间内不得做与本次手术无关的任何活动,如叠单、作敷料等。

9.为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器械和用具应使术者得心应手。

10.术后需置引流管的病人,引流管的位置最好从离切口较远的体壁引出11.术毕缝合切口前,应先用消毒液涂擦切口两侧的皮肤;缝合时须将组织准确地对合,避免遗留死腔,缝线不宜过紧过密。

缝合后,再一次用消毒液涂擦切口,无菌纱布覆盖。

手术部新入职护士规章制度(详见《手术室管理制度》手册)以及工作流程一、个人物品放置1、每人发的工作服和自己柜子的钥匙妥善保管,防止丢失,出科交还护士长。

2、如中午加班需在值班室休息注意,护士值班室人员少时可以占用床位体息,加班人员多的情况下不要占用床位,在更衣间或医生休息室休息3、值班室体息过后注意整理床铺,被子统一叠法(三叠一折),办公室、不允许放水杯等私人用品。

4、办公室、休息室桌面不许放私人物品,所有私人物品收纳至自己柜子里。

二、切忌退到、早退、不假外出1、每班提前10-15分钟到达科室,换好衣服。

2、不许早退,中午12:00下班,冬季晚17:00或夏季18:00下班,如当天手术结束较早可跟带教老师继续学习手术配合3、上班期间不允许请假,如果个人有急事需向护士长请假,然后报告带教老师,并向护理部请假(三流程缺一不可),不许私自调班。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一)进行无菌操作时,环境要清洁、宽敞,定期空气消毒;无菌操作前30分钟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二)进行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应戴好帽子、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手术衣、戴手套。

(三)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的标识。

无菌物品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无菌包过期或潮湿应重新灭菌后方可使用。

(四)进行操作时未经消毒的手臂不可跨过无菌区。

(五)取放无菌物品时要使用无菌持物钳夹取。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六)持取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必须保持在自己腰部水平或桌面以上,不可过低。

(七)不可面向无菌区大声谈笑、咳嗽、打喷嚏。

(八)在执行无菌操作时、任何人发现或被指出违反无菌原则时,必须立即纠正。

(九)器械台面及术野平面以下应视为有菌区,手术人员的手和器械、物品等都不可放到该平面以下。

(十)器械、物品应从手术人员的胸前传递,不得从术者身后传递物品。

手术人员不可随意横跨手术区取拿器械。

(十一)手术中如手套破损或接触污染物品时应立即更换;器械台或术野的无菌单若浸湿应加盖无菌单。

(十二)术中接触胃肠道及肿瘤的器械或物品等应分开放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1.建立一个无菌区无菌区内所有物品都必须是灭菌的,如稍有怀疑应立即更换。

物品有下列情况者,应视为有菌,不能在无菌区内使用:
①在非限制区内的灭菌敷料;
②无菌包破损或潮湿;
③无菌包坠落在地面上;
④灭菌有效时间及效果不能肯定;
⑤怀疑无菌物已被污染。

无菌区的建立应尽量接近使用时间,以减少暴露和污染的机会。

2.无菌手术衣的应用无菌手术衣的无菌范围仅限于前身肩平面以下,腰平面以上及袖子。

其他部位应视为有菌区。

手术人员在穿好手术衣后,前臂不应下垂,应保持在腰平面以上。

双手不应接近面部或交叉及放于腋下,应肘部内收,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近身体。

由于手术衣在腰平面以下视为有菌的,因而不应接触无菌桌及铺好的手术台。

手术人员倚墙而立或靠坐在未经灭菌的地方,均是违反无菌原则的。

也不应来回走动或走出手术间以外。

如因手术需要移动,应面向无菌区。

与另一手术人员换位时,应先退后一步,转过身,背对背地转到另一位置上。

在经过来穿手术衣人员面前时,应互相让开,以免碰撞污染。

3.正确使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任何无菌包及容器的边缘均应视为有菌,开包时应将包布的四角翻转并用手握住,防其滑脱污染内容物。

取用无菌物时注意不触及边缘。

利用包布铺无菌区时,包布的内面是无菌的,包布的外面和边缘是有菌的。

若取无菌包内某种无菌物,余下无菌物仍须保持无菌时,可按原包包好,但须在4小时内应用此包内的无菌物,否则须重新灭菌。

无菌容器为盛无菌敷料、器械或药液之用。

打开无菌容器时,盖子应朝上,取出无菌物后即盖好。

以容器浸泡消毒用物时,须写上浸泡时间,中途投入其他器械,应重新计算消毒时间。

无菌溶液瓶一经打开,液体应一次用完,不应保留。

倒液时应冲一下瓶口,冲洗瓶口的药液应弃去,以保证无菌及防瓶口杂质和玻璃碎屑。

4.无菌桌的无菌范围无菌桌仅桌缘平面以上是无菌,桌缘平面以下,不能长时间保持无菌完整,应视为有菌。

手术护士、巡回护士都不应接触无菌桌缘平面以下的桌布,以建立一个安全地带。

凡坠落于手术台边或无菌桌缘平面以下的物品应视为有菌。

已坠落下去的皮管、电线、缝线不应再向上提拉或再用。

无菌布单被水或血浸湿时,应加盖或更换新的无菌单。

5.接触无菌区时,必须经过手臂灭菌、穿无菌衣及戴无菌手套。

巡回护士取用无菌物品要用无菌持物钳夹取,并应与无菌物、无菌区保持一定的距离(约30cm),避免衣袖、衣服接触无菌物及跨越无菌区,倾倒溶液时只许瓶口进入无菌区的边缘。

6.减少空气污染、保持空气净化效果。

手术室门窗应关闭,人员进出应走侧门,尽量减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手术间内走动,避免引起阵风。

手术进行中应保持肃静,避免不必要的谈话。

咳嗽、打喷嚏时应将头转离无菌区,避免飞沫污染。

为防手术人员滴汗,可于额部加一无茵汗带。

请他人擦汗时,头应转向
一侧,不使纱布纤维落入无菌区。

无菌容器打开后,应及时盖好,减少暴露。

7.皮肤虽经消毒,只能达到相对无菌病人的皮肤和工作人员手臂经过消毒以后只能达到相对灭菌,残存在毛孔内的细菌对开放的切口有一定的威胁,故应注意预防污染。

在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时,手不应接触手术衣和手套的外面。

戴好手套的手也不可直接接触病人皮肤。

凡与皮肤接触的刀片和器械不应再用。

手术进行中,如手套被撕破或被缝针、锐利器械刺破,应立即更换。

针和器械也不可再用。

在进行皮肤切口前,应用无菌纱布垫遮住切口两旁,或用无菌聚乙烯薄膜盖于手术野皮肤上,经薄膜切开皮肤,以保护切口不被污染。

在延长切口或进行缝合前应再用酒精消毒。

8.沾染手术的隔离技术进行胃肠道、呼吸道、宫颈等沾染手术时,在切开空腔前应用纱垫保护周围组织,并随时吸除外流的内容物。

被污染的器械和其他物品应放在污染盘内,实行隔离。

污染的缝针和针持应在等渗盐水中涮洗。

全部沾染步骤完成后,手术人员应用无菌水冲洗或更换手套,以尽量减少细菌的污染。

9.连台手术前台手术结束,手术人员应更换无菌手术衣及消毒手臂戴无菌手套,手术间地面及用物应用消毒液擦拭,并用紫外线照射2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