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周边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周边环境作者:孙琳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06期
[摘要]2007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总体缓和,但局部出现动荡,某些突发事件引发安全板块剧烈震动。展望2008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继续保持稳定,但高危因素和敏感因素增多,中国维护自身安全面临新的考验。在此情况下,中国应当考虑如何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塑造一个有利的大周边国际发展环境。用地缘政治学的相关理论来具体分析中国的周边环境,指出面临的现状及挑战,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周边环境安全
一、地缘政治学的概念
地缘政治是关于国际政治中地理位置对各国政治相互关系如何发生影响的分析研究。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部分,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采用整体论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把不同的现象结合起来,并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而加以描述和解释。地缘政治是确定国家利益的一种有效方法,对理解国家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有很大帮助,对国家的政治决定有相当的影响。地缘政治学常常以地理因素为底,经济,社会,军事,外交,历史,政治等为面进行分析。
二、中国周边环境的现状
中国东面的现状:朝核问题在六方会谈框架下取得突破,朝美关系有了实质性进展,美国答应考虑恢复双边正常关系;朝韩元首实现第二次会晤,南北关系得到极大改善;中日关系回暖,双方确立并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发展,中国东部安全压力减轻。
中国西面的现状: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会议和总理会晤如期举行,各个领域合作继续加强:缔结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增加了组织的原则性、法律性、可靠性和国际地位;成功举行首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安全合作迈上了新台阶。
中国的南面的现状:南亚则可能成为安全隐患策源地。新年伊始,斯里兰卡政府正式退出停火协定,和平进程再次中断。巴基斯坦议会选举扑朔迷离,如果穆沙拉夫总统不能与人民党达成和解,政治危机仍将持续。在阿富汗,塔利班势力渗透到首都喀布尔,如现政府不妥善应
对,塔利班春季攻势可能猛于往年。巴、阿政局不稳给极端主义分子、激进组织以可乘之机,南亚局势面临极大变数,美国北约可能进一步强化南亚反恐前沿地位。
中国北面的现状: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发展,双方确定了未来十年关系发展原则和目标。但是俄又加紧制定“新军事学说”,计划从2007年到2015年斥资1890亿美元用于武器系统全面升级,强化战略武器突防能力,俄空军恢复停止了15年的战略轰炸机远程战略飞行,航空母舰恢复例行远洋航行。这一现象表明中国北部的安全又面临新的挑战。
实际上,中国面临的周边环境并不容乐观。原因是中国所处的亚洲地区正是世界热点汇聚之地。亚洲所以成为当今世界热点的高发地区,亚洲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在明显增加。美伊战争问题、阿富汗问题、阿以冲突问题、印巴冲突问题、车臣问题和库尔德人问题、菲律宾反政府武装问题、印尼亚齐问题、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等不一而足。另一部分原因是该地区多边国际安全机制的缺失,这使东亚安全困境更加突出。
周边环境,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立体概念。在这个概念中,既包括与中国直接相邻的国家,也包括那些虽然不直接接壤,但却与中国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国家或力量,它们可视为中国周边的延伸。美国虽然与东亚并无直接的地理联系,但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美国已经俨然成为东亚秩序中的一员。在考虑建构未来东亚秩序时必须将美国因素考虑进去。欧盟也可以纳入这个周边的延伸。
三、中国与大国之间的关系
大国关系与周边国际关系变化的根本是国家利益的相互调整。尽管美欧日俄四大国对中国的崛起心态复杂,但中国与俄欧关系明显要好于美日关系。
中俄关系进入新阶段。俄罗斯对于营造中国发展的大周边国际环境至关重要。2004年10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中国。中俄双方就边界上的黑瞎子岛和阿巴该图洲渚地段边界线走向达成的这项正式协议,终于确定了全部的边界走向。中俄之间合作的瓶颈之一就是能源问题。俄有条件成为我长期重要的合作伙伴。
中欧关系相互借重成分增加。2004年是中国的欧洲年,胡主席与温家宝总理分别多次访欧,欧盟的高级官员频频访华。欧盟2004年5月东扩后已经成为我最大贸易伙伴(我是欧盟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伙伴),在技术方面的合作远远好于美日。
中美关系机遇与风险并存,两国的反对或遏制台独方面的共识增多,但是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猜疑有增无减。
中日关系遭遇重新定位的困惑,中国与日本关系处于冷和状态。另一方面,由于中日贸易频繁交往,日本也不希望中国出现动乱。
四、构筑安全的周边环境的策略
中国的大周边外交目标应当是维护周边地区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环境虽然是不能选择的,但它是可以塑造的。在构筑中国的大周边环境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积极倡导与推动多边主义。多边主义应当是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与法制化。这有利于塑造对中国有利的软环境。在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下,中国在国际上应当追求国际道义,它们体现在国际法和基本原则上,维护国际法的地位。中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的增强,或者国际环境的改善必然会体现在国际机制中被承认的地位。中国不仅应熟悉和善于利用国际机制来维护自身利益,还应当尽可能增强在国际规则制订方面的影响力,尽量参与制订国际规则。
(二)扩大共有利益寻求利益的重叠
中国的发展将是由经济福利论逐步扩展到安全福利论,建立可持续安全。寻求利益的重叠可以减少因大国的崛起与发展带来的对地区秩序的震荡或冲击。近年来,中国与东亚地区正形成新的地区主义。以经济一体化为主要方面,强调经济上发展的中国将大大增强对东亚的经济福利,扩散互惠。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双边关系,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与一个日益联合起来的地区组织之间的关系。东亚共同体的出现与全球化大潮发展并行不悖。区域性共同体的出现正是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只有走联合自强之路才能更好地规避全球风险。然而,只停留在经济福利层面还是不够的,因为周边国家从长远来看,最为担心的还是未来安全的保障。因此中国与周边的合作需要把安全合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以可持续安全维护和确保可持续经济利益。
(三)构筑东亚认同共同体
以经济为主要手段拓展空间,积极参与东亚一体化建设。东亚的一体化可为中国提供更多的战略空间。塑造中国国际环境的重点将是推动建立东亚共同体,消除中国威胁的根本是东亚区域一体化。中国要成为亚洲的中国,融入亚洲,积极参与东亚的一体化建设。由于东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关键的阶段,原有的安排已经不能适应需要,正在酝酿新的突破,东亚认同共同体就是大势所趋,即由利益共同体向认同共同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