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然灾害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情况

2013年度年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是自1993年以来连续第17个偏暖年,自然灾害频发。

、年内多次连阴雨,早春出现罕见春汛。

2013年度降水量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毫米。年内多次出现连阴雨天气,其中3月上旬出现持续强降水,引发了罕见的春汛,上旬总雨量达毫米,是常年平均的7倍多,为历年同期最多。多次的连阴雨天气对作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根据上报的灾情与防汛指挥部了解的情况统计,2-3月连阴雨天气共造成全县9个乡镇出现不同程度的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达万亩,总经济损失亿元。

、倒春寒十四年来最严重。

2013年4月13~16日我县出现十四年来罕见的倒春寒天气,14日日平均气温℃,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创4月日平均气温最低,而4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平均偏低℃,为历年同期最低。倒春寒对油菜、大小麦、鲜切花等作物有较大影响。

、梅雨期长,梅中有伏。

2013年6月17日入梅,7月17日出梅,入梅、出梅时间均偏晚,梅期31天,梅期长,梅雨量大,分布不均。总梅雨量毫米,比常年偏多83%,为1999年以来最多。梅雨期间暴雨过程频繁,共出现6次系统性强降水过程,出现4个暴雨日。从气象协理员上报的灾情来看,整个梅雨期间,我县共有7个乡镇受灾,经济作物受灾总面积3810亩,经济损失约600万元。

梅中有伏,6月30日至7月3日梅雨期内我县出现4天连续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气温达℃。

、高温日数、极端高温创新高。

2013年夏天在梅雨期就已出现高温天气,全年≥℃的高温日数共31天,≥℃的高温日数有7天,均为历年最多,极端最高气温达℃/8月12日,打破我县建站以来最高气温极值,其中8月12~15日连续4天我县最高气温均接近或超过40℃,12~14日连续3天平均气温在34℃以上,为历史罕见。9月份还出现了1天高温日。

、强对流天气频发

2013年雷暴日数39天,是近23年最多的一年。雷暴趋势为早发多发,雷暴初日在2月份就已出现。夏季雷暴更是多发。8月25-27日连续三天出现强对流天气,雨量分布不均匀,个别自动站出现短时暴雨,7-9级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对设施农业有一定的影响。其中8月25日我县出现强雷阵雨天气,魏塘街道长秀村占地150亩的芦笋基地受损严重,总经济损失在八九十万元左右。

、雾霾天气多,空气质量差

2013年共出现大雾54天,仅次于1983年的55天,灰霾天气44天,急剧增多,为历年最多,是去年的近两倍。年内多次出现范围大,影响时间较长的大雾天气,其中2013年11月大雾天气12天,大雾以20日影响最大。19日夜间开始起雾,20早晨至上午出现大范围浓雾,部分地区强浓雾,最低能见度仅30米,直到中午才逐渐消散,是入秋以来气势最凶的一场大雾,对交通运输有较大影响。

、“”大雪侵袭,通行受阻

12月12~16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连续五天的雨雪天气,过程降水量毫米,15日普降中到大雪,累积雨雪量毫米,最大雪深4厘米。15日夜间到16日我县最低气温在-2度左右,出现严重道路结冰现象。给交通带来严重影响。根据上报的灾情统计,本次大雪我县

共有3个乡镇受灾。经济作物受灾总面积较少,为156亩,经济损失约万元。

二、存在问题

在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时,尤其是短时临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无法及时传达到广大基层农民手中,使一线农民错过最佳防灾时机,成为制约当前灾害应急工作的首要问题。目前,灾害性天气的应对途径主要依托电视、农村广播、气象显示屏和96121自动应答系统等,信息的覆盖面与时效性存在一定局限;而我局的手机短信预警平台和农业大户信息库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短信群发能力难以满足更多农户的灾害预警要求。

三、工作建议

针对目前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本着“适用当前、立足长远”的目标,现提出以下四点工作建议:

、做好气象服务均等化建设,保障灾害应急覆盖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建设是《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可以切实保障广大农户享有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进一步扩大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面。

、抓好“大户和两区”重点服务,确保灾害应急有的放矢。由于当前软件、硬件实力相对薄弱,灾害应急工作难以面面俱到。因此,在遇到突发灾害性天气时,应急管理工作应当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应重点加强对“农业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社”、“农业两区”等对象的服务力度,确保大户、两区等重点区域的抗灾能力,尽量降低灾害损失。

、搞好防灾减灾示范镇创建,健全灾害应急组织体系。通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和“气象防灾减灾示范乡镇、社区创建”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的防灾减灾意识,努力形成一套高效完整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使得应急管理工作思路清晰、分工明确。

、用好气象协理员工作队伍,加快灾害应急响应速率。近年来,依托扎根农村、贴近农户、熟知农事的优势,全县气象协理员在气象为农服务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今后应继续加强协理员在预警信息传递、防灾减灾指导、灾情收集上报等方面的工作,有效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广大群众的灾害损失。

四、典型案例

2009年底我县大云镇通过省局验收,成为全市第一个气象防灾减灾示范镇。在应对去年“”大暴雨过程中,大云镇政府能迅速建立气象防汛预警抢险队伍,并根据预先制定好的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将人员落实到位,确保了防汛抢险工作的顺利开展。2013年自然灾害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