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诫子书 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诫子书复习要点
一、重点字词
诫:告诫、劝诫。
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行:品行。
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宁静:这里指安静,即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静:静心专一。
广才:增长才干。
淫(yín)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冶性:修养性情。冶,修养。
年与时驰:年级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复,又。何,怎么。
二、文学常识
《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是诸葛亮写给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忠武侯,后世称诸葛武侯。
三、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本文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
四、知识点
1、古今异义
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安静,集中精神。
今义:只是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
2、一词多义
学:
夫学需静也(动词,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3、词类活用
(1)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2)非学无以广才
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长。
4、文章短小,说理透彻
本文短短86个字,道出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雪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因此,他告诫儿子:“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因此,诸葛亮提出了静与俭相结合的道德修养论,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说明成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