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领域税法制度思考

环境保护领域税法制度思考
N o. 01, 2 013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d e r n B u s i n e s s T r a d e I n d u s t r y
2 0 1 3年 第 O 1 期
环境保护领域税法制 度思考
程 菲 菲
( 河北经 贸大学 , 河 北 石 家庄 0 5 0 0 6 1 )
1 . 2 税 法 制 度
收 环 境 污 染 排 污 费 和 通 过 税 法 规 定 对 污 染 环 境 的 行 为 和 产
品 征 收 一 定 的税 款 。这 对 于 我 国严 峻 的 环 境 状 况 和 可 持 续
是 远 远 不 够 的 。应 建 立 环 境 保 我 国加入 wT 0之 后 , 面 临着 种种 挑 战 , 迫 切 需 要 构 建 发 展 的 战 略 目标 要 求 来 说 , 护 税 法 和 环 境 税 , 并 完 善 现 有 的环 境 保 护 税 收 制 度 。 以税 收 法 为 核 心 的 完 整 的 税 法 体 系 。 税 法 就 是 国家 权 力 机 关 及 其 授 权 的 行 政 机 关 制 定 的 调 整 税 收 关 系 的 法 律 规 范 的 2 我 国环境 保护 相关 税费 制度 评析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1 9 8 ( 2 0 1 3 ) 0 1 — 0 1 4 9 — 0 2
1 环 境 保护 和税收 的概 述
1 . 1 环 境 保 护 概 述
要 求 相 一 致 的税 收 体 系 。
1 . 3 环 境 保 护 和 税 法 的 关 系
随着 社 会 的不 断 进 步 , 经 济 的不断 发展 , 对 环 境 的 损 害
费过程 中投入 的 自然资 源 最少 , 向环 境 中 排 放 的 废 弃 物 最

关于我国环境税制度的思考

关于我国环境税制度的思考
一 一
3 开 征环 的合理性 , 又要考虑实践 中的 可行性 , 既要借鉴 国际经验 , 更要从本 国的国情出发 , 如果单纯从 理论 上讲 , 环境税的覆盖面应越广 泛越 好 , 最好是把 一切污染环 境 的行为、 产品和原材料都 纳入课征范围。但考虑到我 国缺乏环 境税 的设计和征管经验 以及技术上 的原 因, 应采取循序渐进 的方 式 , 从重点污染源和易于征管 的课征对象入手 , 先 待取得经验、 条 件成熟后再扩大征收范围。 31环境税的构 建原则 .
资 源 环境
2 0 年( 3 ) 6期 0 8 第 7卷 第
关 于我 国环 境 税 制 度 的思 考
张兴 光 ( 白银市工业学校 , 甘肃 白银
摘要 : 税 又称 生 态税 , 色税 , 环境 绿 一般 是指 国家 为 实现 特 定 的生态环境保护 目标而对一切 开发 、利用环境 资源的单位 和个 人。 按其对环境资源的开发 、 用、 利 污染以及破坏的程度进行征收 的一种税种。 环境税思想开始真正从理论上和实践 中得到重视是 在2 O世纪 8 年代 , O 其主要原因是 该时期社会经济的强势发展 已 经对全球 资源和环境产生 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环境污染严重, 资
11环境税的定义及 内涵的界定 . 环境税从 内涵上 主要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环境税主 要是指与污染控制相关 的税收手段 , 即国家为 了限制环境污染 的 范围、 程度 , 向导致环境污染的经济主体征收的特别 税种以及 而 税收差别 和税收减免 。 广义 的环境税认为环境税是税收体系中与 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种税种和税 目的总称 。 这种观点认 为, 环境税不但包括环境污染税、 自然资源税等 , 还包括为实现特 定的环境 目的而筹集资金的税 收, 以及政府为了影响某些与环境 相关的经济活动性质和规模而采用的税 收手段 ,即污染排放税、 自然资源税 、 生态税以及和生态有关 的各种税后调节手段都应该 包括在内。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 , 对环境税的广义 的理解 的是 合适 的,因为它为贯彻可持 续发展提供 了一种新 的可利用的手 段, 也为环境政策和宏 观经济政策一体化创造了条件。本 文所讲 环境税主要是指狭义 的环境税 。 12 开 征环 境 税 的 理论 依 据 _

对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的思考

对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的思考

对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的思考【摘要】绿色税收是指对环境友好的产品和服务征收税费的一种税收制度。

建立绿色税收制度对于推动绿色发展、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立绿色税收制度时,需要考虑必要性、原则、具体措施、预期效果和实施难点等因素。

绿色税收制度的实施有望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减少环境污染。

建立绿色税收制度也面临一些难点,如税收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等。

建立绿色税收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未来应该更加重视绿色税收制度的建设,提升社会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税收、环保、制度建立、必要性、原则、措施、效果、实施难点、意义、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绿色税收的概念绿色税收的概念是指通过税收政策激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采取环保措施,促进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

绿色税收不仅仅是对传统税收政策的简单延伸,更侧重于通过税收手段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在绿色税收制度中,通过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征收高税率,并通过减少对环境友好行为的税收,达到调动企业和个人主动参与环保的目的。

绿色税收还可以通过激励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绿色税收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建立绿色税收制度对于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绿色税收的重要性绿色税收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引导企业和个人改变其行为方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通过纳税人在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等方面支付更高的税收,可以激励他们选择更环保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绿色税收还可以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建设。

绿色税收也有助于调整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建立绿色税收制度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的必要性建立绿色税收制度可以有效引导企业和个人向绿色发展方向转变。

完善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对策探讨

完善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对策探讨

运用税 收手段构筑 绿色壁垒是 国际上特 别是发 达
国家为保护本 国生态环境普遍 的做 法 , 我国也应参照 国 际惯 例在关 税 中加人 “ 绿色 ” 条款( 如差 别税 率条款 、 特 别关税条款 、 反倾 销条款等 ) 。以较高的进 口关 税税率 , 控制污染性原材料 、 产品、 技术和技术的进 口。 以优惠税 率降低环保产品和环保技术 的进 口门槛 。 通过 出口关税 限制包括原材料 、 初级产 品和半 成品在 内的不可再生资 源 的外流 。 此外 , 可运用附加税 的形式 , 或 限制或禁止某 些污染环境 、 影响生态环境 的产 品进入我 国境 内。 “ 绿色 壁垒 ” 不仅能 防止境 外“ 污染 产业转嫁 ” , 还 可 以鼓励 国 内企业 进行技术改造 , 实现产业 升级 , 也 有利于改善 我 国的进 出口结构 。
在纯粹法律意义上 的环境保护税 , 但关 于环境 税问题一 直是近年来备受关注 的热点政策 。 环境保护税的缺失很 大程度上降低 了税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效力。
二、 绿色税收在 国外的实践经验
“ 绿色税收 ” 理念和实践在 国外起步较早 , 许多 国家 积累 了不少丰富 的实践经验 , 一些发达 国家还建立 了相
等环保技术 和环保投 资的税 收优 惠等等 。 但从可持续发 展 战略对环境保护 的要求 来看 ,税制 的发展 相对滞后 , 仍存在着不 少欠缺 。
( 一) 现行税种在环保 方面的调节能力有 限 比如资源税 。 征税范 围尚未涉及如 土地资 源 、 水资 源、 海洋 资源 、 动植 物资源等大部 分 自然 资源。 企业 已开
完善我 国绿 色税
胡子 昂
摘要 : 积极运用税收手段促进环保事业 的发展是 国际上 的共识 。本文就此 问题 , 从我 国绿色税收制度现状 、 国外 的实践经验 以及如何完善我 国绿 色税 收制度三个方面作 了一些探讨 。

从环境保护谈税收的必要性

从环境保护谈税收的必要性

加强跨部门合作:税务部门应与环境 保护部门加强合作,共享信息,确保 环保税收政策的有效执行。
这样一套完善的环保税收政策,既能 有效保护环境,又能推动经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 的共赢。
05
环保税收政策的未来展望
环保税收政策的发展趋势
01
多元化税收手段
未来环保税收政策将趋向多元化,不仅依赖于单一的排放税,还将引入
社会期待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增强 ,社会对政府采取更积 极、有效的环保税收政 策充满期待。
对未来环保工作的展望
政策体系完善: 未来应继续深化环保税制改革, 形成覆盖全面、科学合理的环保税收政策体系。
社会共治推进: 除了政府层面的政策调控,还应 积极推动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环保工作, 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格局。
从环境保护谈税收的必要性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环境保护与税收的关系 • 我国现行环保税收政策分析 • 完善我国环保税收政策的建议 • 环保税收政策的未来展望 • 结论
01
引言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维持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 ,生态平衡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
展的基础。
避免自然灾害
强化监管和执法
建立健全的环保税收监管和执法机制,确保政策的有效实 施和执行。
加强与其他政策的协调
将环保税收政策与其他环保政策、产业政策等相协调,形 成政策合力,更好地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 要避免政策间的冲突和抵消效应。
06
结论
税收在环保中的关键作用
资源配置
通过对污染行为征税,政府可以调整企业和个人 的经济行为,使其更加环保。
资源,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

我国环境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我国环境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门用于 环境 保护 的稳 定 的收 入来源 ,弱化 了税 收 的


我国现行环境税收制度存在的主要 问题
( )在 我 国现 行税 制 中 ,与 环境保 护有 关 的 一
环境 保护 作 用。
( )现 行税 制 中为贯 彻环 境保 护政策 而采 取 三 的税 收优惠 措施 的形 式 比较单 一 。 主 要 限于 减税
A bsr t t ac :Cole tn n r m e a sa ne s i n t nv r nm e to a k te ono y l ci g e vion nttx i ce st i hee io y n fm r e c m ,whih i hem a n e o m i c s t i c no c
Vo . n r l o.0 1 5 Ge e a N 2
第 5卷
总第 2 0期
我 国环 境 税 收 制 度 存在 的 问题 及 完善 措 施
刘 冰 , 杨 冰
( 安徽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安徽 马鞍山 2 3 0 ) 4 0 2
摘 要:征收环境税是适应 市场经济 的要 求,通 过经济手段 解决环境 问题的主要方式 。针对我 国环境税 收制度存 在的问题 ,本 文立足我 国国情并借鉴 国外经验 ,提 出了完善我国环境税 收制度 的基本原 则和相应 的措施 。
和免税 ,受 益面 比较 窄 ,缺 乏针对 性 和灵 活性 ,而 且力度 不足 ,影 响 了税 收政 策 的实施 效果 。
税种 主要 有 :资源 税 ,消费税 ,城 市 维护建 设税 , 车 船 使 用 税 等 。 从 环境 保 护和 资 源 节 约 的 角度 看 ,我 国现 行 环 境 税 收 制 度在 实 践 中存 在 两大 缺 陷 。一是 税种 的税 目、税 基 、税 率 的选择 都未 以环 境保 护和 经济 可持 续发展 为 出发点 ,不是 真正 意义

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的思考

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的思考
在开征生态税 收之后 ,应及时将企业 缴纳的大多数环保方面 的收费。 如排 (
对 资金 的使用情 况进行跟 踪审计 , 确
理开发利用资源, 推进清洁生产, 实现
绿色消费而征收的税收。

保资金 的合理有效使用 。
二 、建立和完善绿 色税收制度的
建议

实行绿色税收应坚持的原则
欧盟许多 国家实行 的绿 色税收政
污企业课征污染税。
措施 ,加强土地 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和
保护耕地意识 。 f 二)建立以保护环境为 目的的专
门税 种
3 刺激企业投资于治污设备 的税 、
收支 出。 近几十年来 , 国政府运用投 各
资税收抵免 ,加速折旧等税收 支出措 施 , 防止 污染 的投资活动进行刺激。 对 我 国也应借鉴国际经验 ,对合格资产 实行加速折旧芾度 1 所渭合格资产 , J 是
相关税种 相互 协调 配合 ,以期形成绿
色 税 收调 控 体 系 。
聚财为辅 ,积极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 作用 。 为了不加重纳税人们总体负担 , 新增 的生态税将 通过降低其他一些税 的税负来加以抵 消。西方 国家在实现
税制绿化的过程 中,非常注意保 持微
2完 善计 税方法 , 、 加大税档 之间
差距 。为促进经济 主体珍惜和节约资 源 ,宜将 现行资源税按应税资源产品
销售量计税 改为按实 际产量计税 , 对

3征收 的环保税款要建立环保专 、 项基金 , 严格实行专款 专用制度 。 由财
观经 济主 体现 有 的总 体税 负基 本 不
政部 门编制 专门的预算 ,由审计部门
切 开发 、利用资源的企业 和个人按

关于我国环境税改革的思考

关于我国环境税改革的思考

污 染 产 品 税
从 污染 的 产 生载 体 来看 ,造 成 污染 的产 品 主
要 有 能源 燃 料 、臭 氧 损 耗 物质 、化 肥农 药 、含磷
洗 涤 剂 、汞 镉 电 池等 。相应 地 可 以 对这 些 产 品征
பைடு நூலகம்
收 各 种污 染 产 品税 ,如燃 料 环 境税 、特 种 产 品污 染税 等 。结 合 我 国实 际情 况 ,近期 可 只 考虑 针 对
税率或税收返还 ,支持可再生能源和节能降耗。
将 排 污费 中的二 氧 化 硫 和氮 氧 化 物 的收 费 改为 征 税 。实行 二 氧 化 硫税 和氮 氧 化物 税 后 ,对 排 污 费 中的这2 收费应 该取 消 。 项
生污染 的产品或消费品 ,包括含磷洗衣粉 、洗涤剂 ,一
次 性泡 沫 餐具 、塑料 包装 袋 等 ,有 害环 境 的灭 鼠药 、杀 虫剂 、剧 毒 农药 、烟花 爆 竹 、毒性 化 学 品等 。实行 从 量 定额 征 收 的污染 产 品税 的计 税 依据 是应 税 产 品 的实际 销
田驯 m ¨ } 0

2 世 纪 9 年 代 以 来 ,经 济 合 作 与 发 展 组 织 0 0 ( E D)成员 国开 始广 泛利 用税 制绿 化来 解 决环 OC 境 问题 ,取 得 了显 著成 效 。我 国 目前 还 没有 专 门
的 以环境 保 护 为 目标 的环境 税 ,涉 及环 境 保 护 的
售数量。污染产品税的税率 ,应根据现有各种污染型产
品所 征 收 的增 值 税 的 税 负 和 消 费 者 的负 担 能 力 合 理 确
定 。 污染产 品 税率 应综 合 考 虑污染 治理成 本 、生 产成 本

对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的思考

对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的思考

对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的思考【摘要】绿色税收制度的建立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和激励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保行动,以及完善监管和执法机制,可以有效推动绿色税收制度的实施。

未来,绿色税收制度将继续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以适应环境和经济的变化。

建立绿色税收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关键词:绿色税收制度、生态环境保护、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绿色产业、社会参与、监管机制、经济可持续发展、完善与调整。

1. 引言1.1 绿色税收制度的重要性绿色税收制度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通过建立绿色税收制度,可以提高环境标准,降低环境成本,促使企业加大对环保技术创新和绿色产品的投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绿色税收制度也可以为政府提供一定的财政收入,用于支持环保工程和生态修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健全绿色税收制度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亟需重视和加强的环保措施之一。

1.2 绿色税收的定义和作用绿色税收是指针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税收政策,旨在引导和激励企业和个人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税收通过对排放污染物和资源消耗征税,可以有效减少环境和资源的浪费,促进企业和个人转向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

绿色税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通过税收调节机制促使企业和个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低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

可以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绿色税收也可以为政府提供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来源,支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举措。

绿色税收在引领绿色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环境保护领域税法制度思考

环境保护领域税法制度思考

环境保护领域税法制度思考作者:程菲菲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第01期摘要:从古到今,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引发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们的一道难题。

全球变暖、印度洋海啸等环境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更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将环境保护与税收法律制度相结合也是针对当前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因此环境税的确立也是非常有益于环境的保护。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完善环境税收制度,已成为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保护;税法制度;环境税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149021环境保护和税收的概述1.1环境保护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环境的损害也是日趋严重,环境的破坏有经济、技术、社会、政治等诸多原因。

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大,也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

我国现有的一些制度不仅没有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激励,反而很大程度助长了危害环境的行为。

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大,也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我们务必要保护好环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的生活。

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必要的破坏,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保护已是全民的共识。

环境的保护需要普遍环境教育,要让全民意识到破坏环境带来的危害,唤起全民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认真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同时要积极地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努力促进环境改善,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1.2税法制度我国加入WTO之后,面临着种种挑战,迫切需要构建以税收法为核心的完整的税法体系。

税法就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意义在于征税机关进行税收征管和纳税人保护自己的权益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税法要遵循税收法定和税收公平的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

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

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
维普资讯
完 善 我 国环 境 税 收 制 度 的 思 考
I 卢剑灵
I广东商学院 财 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502) ( 税与 广东 1 0 3
摘 要 :我国环境 税制建设应从 完善现 行各 税种 中涉及 的环境 保 护和生 态发展 的 各项税 收政 策入 手, 并在此基础上开征专 门的环境税种 。当前应尽 快开征水 资源 环保 税、 垃圾 处理税 和资源 开采税 ,
治理 ; 其次, 目前我 国尚未对汽车使用造成空气 在 污染进行专 门征税 的情况下 , 对汽车轮胎课征消 费税 , 能够 在一 定 程 度 上 发 挥 环 境 税 收 的调 节 作 用 ; 次, 再 由于 消 费 税 是 间接 税 , 税 负 一 般 能 转 其
不 宜开征排 污税, 油税也不 宜纳入环境税 范围; 燃 在完善我 国环境税制方面 , 应把 重点放在对消费税 、 资源税 、 耕地 占用税 、 车船使用 税以及 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上。 关键词 :税收制度 ; 环境 税; 税收政策
中国分类号 :F 1 .2 8 2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8— 5 6 2 0 )5— 04— 4 10 2 0 (0 7 0 03 0
环境 税 收是指 有利 于环 境保 护及 生态 发展 的各种 税 收 的总称 。环境税 收 的特 殊 作
用 主要 体 现在 : 一是 限制 污染 , 提倡 清 洁 生产 , 实施 环 境 保护 ; 二是 鼓 励循 环 经 济 发展 ,
后 立 的策 略 , 者认 为 , 笔 完善 我 国环境 税 制 应从 国情 出发 , 完善 现 行 各税 种 中涉及 的 从 环境 保护 和 生态发 展 的各项 税 收政策 入手 , 并在 此基 础上 开征 一些 专 门的环境 税种 。

关于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完善的初步思考

关于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完善的初步思考

世纪, 随着 全球 资源环 境形 势 的严 峻和 人们环 保意 识 的增 强 , 可 境税 。 是在 某些 环境税 先 行 国家, 了政府机 关作 为环境 税收 但 除 以预 见全球 环境税 收 的征 收使用 范围将更加 广泛 , 环境税 收制度 的征管主 体外 , 一些非 政府 组织也 在特定 的税 种征管 过程 中起 到 的 全球化 势在 必行 。 目前 国际上在 开征 环境 税方 面所 采用 的立 了重要作用 , 由非政 府利益 集 团组成 的荷兰 水资源 管理委 员会 如
法模 式主 要有 两种 , 一种 是在 保持现 有税 制结构 不变 的前 提下 , 就对 本 国的 非 国有水 资源 进 行管理 环 境税 自身的 特点 既决定
另外 再 引进一 些环 境税 。一种 是根据 环境 保 护 的要求 重新 调整
了其 征 管过 程的 复杂 性 , 同时也对 征管 主体 的多样 性提 出 了要
本 国的税制 结构 , 实现整 体税制 的“ 化” 绿 。通 常而言 , 采用何 种 求 。 境税 必须 在更 广泛 的制度 和结 构意义 上去设 计 , 环 以便 决定
模 式取 决于环 境 政策 的 目标 、 群众 的接 受程 度 、 境税 征收 的难 哪一层 次的政 府 、 务机 关或 政治单位 能最好 的控 制环境质 量或 环 税 易程 度等 因素 。 但是 从 目前 来看 , 国进 行全 面税 收法律 制度 的 生态系 统 。这 对我 国环 境税 制 的设立 具有 重要 的借 鉴 意义 。当 我
文 章编 号 :090 9(090 -6-2 10 -5220)7 20 0
自上世 纪 7 年代起 , O 世界 各 国逐步开 始把 环境税 作为 保护 刚 性 、 明确的 制度规 定 。 存 在一个 有效 的环境税 收制度 执行主 而 自然环 境和 维护 生态平 衡 的一项重 要政策 。 如今 , 境税 收在 体 也是环 境 税实 现环 保 目标 以及财 政收 入等其 他 目的所 必不可 现 环 环 境保 护方 面 已经 取得 了显著 效益 , 发达 国家 经验 来看 , 从 实施 少 的的条件 。 一般 来 说 , 国 的中央政 府是环 境税收 法律制 度 总 各 环 境税 具有提 高经 济效率 和实现 环境 目标 的双 重潜力 。进入 2 l 的制定 者和执 行者 , 由中央政府控 制下 的各级政府 来具体 实施环

构建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

构建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
0 2
资来补偿个 别企 业生产 形成 的外 部成 本 , 显 然 有 失 公 平 。 为 此 , 须要 借 助 政 府 这 只 “ 必 看 得见 的 手 ” 调 节 与 控 制 。 建 立 环 境 保 护 税 来
收 制 度 , 过 对 污 染 破 坏 的行 为征 税 . 以使 通 可
中 国入世 , 变 中 国 , 变世 界 。 中 国是 改 改
济” 秉持 的是 “ 量化 、 减 再利 用、 资源化 ” 的原 则 , 动 “ 束 ” “ 励 ” 重 机 制 , 高 资 源 启 约 和 激 双 提 利用效率 , 少资源消耗 和废 物排放 , 减 以尽 可 能 少 的 资 源 消耗 和 环 境 代 价 实现 经 济 可 持 续
发展 , 社 会 经 济 系统 与 自然 生 态 系统 相 和 使
维普资讯
《 经济师}07 2 0 年第 9 期
摘 要: 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 , 人类 开发
● 税 务 研 究
利用 自然 的 能 力 不 断 提 高 , 与 自然 的 关 系 人 也不 断 地 遇 到 挑 战 . 护 人 类 生 存 环 境 被 摆 保
境 务 件 , 为 人 与 社 会 的 全 面 发 展 创 造 一 个 也
这 些 企 业 在 生 产 中 所 产 生 的 外 部 成 本 内 在 化 , 润 水 平 合 理 化 , 时 又 可减 轻 那 些 符 合 利 同 环境 保 护 要 求 的 企 业 的 税 收 负 担 , 而 更 好 从
类 关 注 ,0世 纪 9 2 0年 代 以后 , 境 税 费 手 段 环 得 到 了越 来越 广 泛 的 重视 。 发 达 国 家 环 境 税 收 大 体 有 两 类 , 类 是 以保 护 环 境 为 目的 . 一 针

对我国环境税费制度的思考

对我国环境税费制度的思考
维普资讯
I 国 蟹 _ | 圆 目 啊


对我国环境 费制度的思考
曾 姝


问 题 的提 出
得 以丰富和发展 ,但 现行 税制 中一直没有设 置专 门的环境税 种 ,税 收对环境污染 的控制作用零散地体现在相关税种之 中, 如资源税 、 消费税、 城建税 、 车辆使用税 、 固定资产投资方 向税 、 关税等 。 很显然 , 这些税种的保 护范 围极其有限 , 力度远远 调控 不够 , 而且它们各行其是 , 没有形成一个 以环境保护为 目标 , 各 税种 、 税制要素相互配合制 约的环境税 收体系 , 更重 要的是难 以筹集专项 的环保资金 。因此 , 税收这一经济手段在 环保方面 未 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 我国现行税制中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
复杂 , 处罚力度不够等。 这一现状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悖 , 与
( ) 收 制 度 一 税
我 国运用税收手段加强环境保护有2 多年的历史 了。 0 上世 纪7 年代 , 国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 中就曾规定对工业企业以 0 我 废渣 、 废液 、 废气等 “ 三废”和其他废 旧物资 为主要原料生产产 品所取得 的收入和利润 给予定期免税照顾 。此后 , 国的税收 我 制度经过 了多次改革 和调整 , 虽然税 收制度 中有 关环保 的内容
以年均61%的速 度增长 ,8座城 市有、 总面积达 10 7万平方公里 ; 沙尘暴 、 酸雨 、 赤潮等现象 频繁 发生 。我国每年 因环境污染造 成的损失大约2 8亿元 , 当于, 30 相 G P 1%左右。这一 系列的统计数字触 目惊心 ,控制环境污 D的 O
染、 改善环境质量 、 促进可持续发展已到 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长
1 , 消费税。 对环境造成污染 的鞭炮 、 焰火 、 汽油 、 柴油及摩托 车、 小汽 车等消费品列入征收范 围 , 并对小 汽车按排气量 大小

对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探析

对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探析
了激 励 污 染者 调 整 其行 为 。 阻 止境 外 技 术 、设 备 、 生产 工艺 、危 险 废 物 等 向 我 国 的转 实 施 环 境 税 , 经 济 杠 杆 来 保 护 环 境 是 社 会 经 济 发展 移 。 用 的必 然趋 势 , 不 仅 具 有 造 福 人 类 的深 远 战 略 意 义 , 且具 ( ) 国 建 立环 境 税 收 体 系 的可 行 性 它 而 三 我
可以 产 和产 节 对生 谴翟 出葺 征稳也可 对消 节 税 仅 集捌材嘲节征 以 费环 征 —般 )污 : 税 蚋入 时 I 一警 使胃 上曩 公共 嘲l . 曩 J 中央 囊 霸 蠢金 上● 时霞l , 门 于地 算外 . 中央 o 大部 用 l 甜 有利 霄育 塞 )帕 磐收 分 玩 于 田 和盘止 鼍 入 方 支出 环保 和根 , 有 {和 敢性 特点 ^ 专门 圭 分 的 收 } 结果 入j 配 不计 业 入企 虎较 计 业豹 成奉 髅 转 清贾 入垒 生产 , 簟培 者 有剥 节目 和企 量 入挑 予调 煮 业的 终收 强 性 制 其有 蓉刳 法律 性 饭l 亍 量, ● } 壤力 曩 雌不曩 与 发晨 关系 经济 的 雌 济麓 彝收入 升而 晨 上 摄高 与经 } 发晨的 熏比 美 较霸 螫 } 漂 环境 敢薰 冀宴 略 壬 辱 . 臣 境科学 膳 撇 年 l桌 ‘ 税收 及 麓馥 ', 垒寓 稿薯 中 环 出 魁
质 , 而 自觉 纳 税 ;有 利 于 充 分 利 用环 境 税 收 入 , 速 生 态 排 放污 染 物 超 标与 否 均需 按 其 排放 总 量 交 纳排 污 费 。 从 加 环境 的保 护 ;有 利 于 环 境税 收 的 管理 和 使 用 等 。

2. 新 为 境 保 护 、 可持 续 发 展 的 理 念 融 人 新 的税 收 制 度 中 , “ 把 绿

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思考

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思考
税 收 政 策 可 以 影 响 企 业 对 低 碳 技
}本文以山东交通 学院科 研基金 项 目为依托 , 目编号 : 02 4 课题名称 : 国低碳 经济环境 下绿 色税收体 系研究 。 项 R2 1 1 , 我

址 止 S
期限届满后继续长期持有本公 司股份获得的股息收益 ,可以 同时 , 降 为鼓 励职
同 的 能源 产 品 负 担 不 同 的 税 负 ,从 而
( ) 收 政 策 有 利 于 促 进 低 碳 技 四 税 税 收 对 低 碳 技 术 发 展 会 产 生 积 极 的促 进作 用 , 在研 究 阶段 、 主要 开发 阶段 和 交 易阶段 发挥 作 用 。在鼓 励 扶持 高科 技研 究 开发 方面 ,我 国税 收 政策 从 各个 角度都 有所 涉及 。如 我 国企 业所 得税 对 研 究开 发费 有这 样规 定 :企 业 为开发 新 技 术 、 产 品 、 工艺 发 生 的研究 开 发费 新 新
稀缺资源 由社会净效 点 ,低碳 经济 成 为应 对全 球 变 暖 的最 佳 碳 项 目和 低 碳 产 业 ,从 而 促 进 低 碳 经 分企业就会退 出,
率 高 的企 业来 开 采 使 用 , 样 能 促使 其 这
合 理 地 开 发利 用 自然 资 源 , 以促 进 经济
第 一 次 对 全 世 界 公 开 承 诺 量 化 减 排 指 标 , 定到 2 2 决 0 0年单 位 国内生 产 总值 温 室气体 排 放 比 2 0 下 降 4 %~ 5 , 0 5年 0 4% 要实 现这 一 目标就 要 充分 发 挥税 收 的 宏 观 调 控功 能 , 进 资源 的优 化 配 置 , 促 引导 低 碳 生产 与 消 费 , 实现 经济 的可 持 续 发

构建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

构建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

虑 , 只会被 动地 去迎合 政府 管制 的需要 , 一般 只要达 到 了政 府 的规定 , 很少会有 企业再 努力去治 理污染 , 政手 段缺乏 行 对生产主体行为 的有 效激励 机制。加之行政权 的行使存 在 很大的随意性 , “ 权力 寻租 ” 的现象在我 国还大量存在 , 也严 重地制约了我国通过 行政手段 管制环境 污染的 实效。随着 环境问题的 日 益复杂化, 管制机制所存 在的弊端也 日益 政府
在我国的传统 环 境政 府管 制手 段 中 , 行政 手段 是最 基 本、 最常用的方法。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制定统一 的环境 管 制标准 ; 如政府发布 的环境 禁令 , 即通 过法律 法规明令禁 止
某种 利用资源或者污染环境 的行为 , 对一些污染严重 的企业 予以关停 ; 又比如行政许可制度 , 通过 颁发生产经营许可证 、 污染物排放许可 证的 方式规 制企业 的生产行 为。行政手段 的实施是 以政府 的行政 强制力 为后盾 的 , 一旦 不遵 守 , 会 就 带来严重 的经济和 法律后 果 , 行政命 令一旦作 出 , 就能产生 令行禁止 的效果 , 因此在环境 问题产 生的初期政府管制机制 发挥 了比较好的作用 , 是 , 但 政府行 政权 介入环境 资源使用 及分配 , 是应对 日益严 峻的环境危机 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行 为, 是一种事后性质 的补 救措施 , 因此在 实施 过程 更多的表 现为政府对市场 主体行 为的约束 和制 裁。在规 范和制约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 出 ,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体制 、 完善 促 进经济又好 又快发展 的重要内容就是要 “ 快形成 统一开放 加 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 系 , 发展 各类生产 要素市场 , 善反 完 映市场 供求 关系、 源稀 缺程度 、 资 环境损 害成本 的生产要 素 和资源价格形成 机制 ” 。市场经济被认 为是迄今 为止最能有 效 实现 资源 配置 的经济制度 , 通过市场制度下平 等竞 争所 形 成 的价格机 制, 调节整个经济运行 中各个经济主 体的决策和 市场行为 , 从而引导 资源 的最佳配置 。在市场 经济 条件下 , 伴 随着 资源要 素市场 的建 立 以及 围绕环 境资源 的多元利 益 格局 的逐步形 成 , 国环境 资源 保护 领域所 长期 沿用 的 以 我 “ 命令 + 控制” 为基本特征 的单 一行政介入模式 已经表现 出 诸多 的不适应性 , 容行政手段 与多种经济手 段并用 的“ 兼 混 合 调整机制 ” 已经成 为当今环境资源法 主要 的法律运 行和实 现手段 。 混合调整机制的建立 , 就是要综合 运用各种不 同的法律

我国环境税改革问题的一些思考

我国环境税改革问题的一些思考
对开征环境税的呼声也愈发强烈。此外 , 十七届五 中全会通
国内一般将环境税 划分 为污染 排 放税 、 污染 产 品税 、 碳
税等。其 中 , 污染排放税是 对污染 物 排放 征收 的税种 ; 污染 产品税是对有潜在 污染 的产 品征收的税种 ; 碳税 是对产生二
过的“ 十 二五 ” 规 划建 议 中, 已明确 提 出了“ 开征环 境保 护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3 . 1 1 . 0 8 8
我 国 环 境 税 改 革 问 题 的 一 些 思 考
邢 朕 菘
( 东北财经大学 研究 生院 , 辽宁 大连 1 1 6 0 2 5 )
2 0 1 3年 1 1月 第3 2卷 第 1 1期
黑龙江教 育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C o l l 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NO V . 2 01 3
V o l _ 3 2 N o . 1 1
提 出我 国开 征 环 境 税 的 设 计 思 路 。 关键词 : 环境税 ; 税制体 系; 设 计 思路 中图分类号 : F 8 1 0 . 4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3 ) 1 1 — 0 1 9 9— 0 2
税” 的政 策 。
氧化碳 的煤 、 石油 、 天然气等化石 燃料征收的税种 ] 。
二、 我 国开征环境税 的必要性 和可 行性 分析
( 一) 必要性分析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0—0 8

完善我国环保税收制度的思考

完善我国环保税收制度的思考

同 时 由 于 分 配 体 制 的 不合 理 导 致 大 部 分 的 开 采 利 益 流 向 央
造 和 谐 社 会 是 社 会 系 统 的 各 个 部 分 、 种 要 素 处 于 一 种 企 和 上 级 财 政 , 成 基 层 财 政 对 资 源 税 的 征 管 失 去 积 极 性 。 各
相互协调 、 良性 互 动 的 状 态 , 括 人 与 自然 的 和 谐 、 与 社 3 国 外 建 立 绿 色税 制 的经 验 与 借 鉴 包 人
会 的和 谐 及 公 共 治 理 的 和 谐 , 绿 色 生 态 性 社 会 、 平 性 社 是 公
西方发 达国家为解决环境 问题 , 现可 持续 发展 , 出 实 提
全面“ 化税制” 税制 。 绿 有
会 和 创 新 性 社 会 的 综 合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 求 我 们 建 立 绿 要
能 源 税 或 能 源 消 费 附 加 税 ; 消 不 符 合 环 保 要 求 的 税 收 优 取 惠 , 清 洁 能 源减 税 。 对
规 标 准 偏 低 , 收 依 据 落 后 , 征 收 方 式 上 也 不 规 范 , 污 资 年 开 征 的 饮 料 容 器 税 , 定 对 不 能 回 收 的 饮 料 容 器 征 收 征 在 排 3 的从 价 税 , 国 、 国 、 威 、 大 利 亚 等 国在 轮 胎 的 生 O 美 法 挪 澳 金 的使用效 果 不 理 想 , 保 护环 境 起 不 到高 效 调 节作 用 。 对 目前 现 行 的 资源 税 并 不 是 专 门 的 环 境 保 护 税 , 率 过 低 , 税 税 产 或 销 售 环 节 征 收 的 旧 轮胎 税 。 档 之 间 的差 距 过 小 , 收 的 范 围 狭 窄 , 是 针 对 使 用 煤 , 征 只 石 油 , 然 气 , 产 品 和 盐 等 自然 资 源 所 获 得 的 收 益 征 税 , 天 矿 实 () 噪音 污染征税 : 美 国征收的噪音税 。 4对 如 ( ) 农 业 污 染 物 征 收 的 污 染 税 。如 比利 时 、 兰 、 5对 芬 挪

论我国环境税制体系的完善

论我国环境税制体系的完善

论我国环境税制体系的完善【摘要】目前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之一是环境污染问题,资源过度的消耗、环境污染变得更加严重,资源短缺于是便成为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直作为用以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的税收,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税制体系的不健全,增进了矛盾的激化。

【关键词】环境税制;完善;措施;环境保护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破坏严重,环境破坏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在逐渐扩大。

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政策工具,环境税在遏制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作用已被国际社会认可。

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必要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这些制度在保护环境和降低污染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仍没有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环境税制体系来解决我国环境保护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一、我国现行环境税制的立法现状(一)我国现行税制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资源税:开发利用国有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以重要资源品为课税对象,旨在消除资源条件优劣对纳税人经营所得利益影响的税类,包括矿产资源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增值税:对原材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研石等废渣的建材产品和利用废液、废渣生产的黄金,内资企业所得税:规定利用废液、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可以在5年内减征和免征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规定外国企业提供节约能源和防治环境污染方面的专有技术所取得的转让费收入,可减按10%的税率征收预提所得税,其中技术先进、条件优惠的,可给予免税;消费税: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鞭炮、烟火、汽油、柴油以及摩托车、小汽车等消费品列入征收范围,并对小汽车按排气量大小确定高低不同的税率;城市维护建设税:是我国为了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对有经营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个税种。

(二)我国环境税制中的不足涉及环境保护的税种太少,缺乏专门性税种即环境保护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一、环境税收的内容及真意义(一)环境税收的基本内容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认同,环境保护问题备受各国政府的重视。

税收作为政府用以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饱受环境问题的困扰,率先尝试将税收用之于环境保护,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鉴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世界银行的有关专家建议发展中国家“针对环境的破坏征收环境税”。

实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将保护环境作为其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

一个以纠正市场失效、护环境为政策目标的新的税收类别----境税收正在悄然兴起。

由于国情和税收政策的差异,各国环境收制度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内通常都由两个部分所构成:一是以保护环为目的,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特定行为课征专门性税种,一般称之为环境保护,它是环境税收制度的主要内容。

如荷兰的燃料使用税、废物处理税和地表水污染;德国的矿物油税和汽车税;奥地利的标油消费税;部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课征的二氧化碳税以及噪音税等等。

二是其他一般性税种中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种税收调节措施?包括为激励纳税人治理污染飞保护环境所采取的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和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所采取的某些加其税收负担的措施。

在环境税收制度中,后者通常是作为辅助性内容而存在,配合种专门性环境保护税发挥作用的。

(二)环境税收的社会经济意义环境税收的产生拓宽了税收的调节领,不仅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方面发挥了重作用,而且充分体现了税收的“公平”和效原则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1.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续发展。

自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本世纪80代被明确提出以来,至今已发展成为比较整的理论体系,并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联合国于 1992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程》等重要文件,确定了全球性可持续发战略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很多国家也相继定出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由于环境的染和不断恶化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保护环境就成为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环境保护问是无法靠市场本身来解决的。

因为市场并仁万能的,对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如环境保护等“外部性”问题,它是无能为力的。

其原因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主体完全根据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决定自己的经济行为,他们往往既不从全局考虑宏观经济效益,也不会自觉地考虑生态效率和环境保护问题。

因而,那些高消耗飞高污染、内部成本较低而外部成本较高的或产品会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盲目发展,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低宏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率。

对此,市场本身是无法进行自我矫正的。

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干预。

除通过法律和行政等手段来规范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之外,还应采用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税收作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工具和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首先,丁针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课征环境保护税无疑是保护环境的一柄“双刃剑”。

它一方面会加重那些污染、破坏环境的或产品的税收负担,通过经济利益的调节来矫正纳税人的行为,促使其减轻或停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又可以将课征的税款作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环境保护事业。

其次,在其他有关税种的制度设计中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的生产经营行为或产品采取税收优惠措施,可以引导和激励纳税人保护环境、治理污染。

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税收是政府用以保护环境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手段。

2.体现“公平”原则,促进平等竞争。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法则。

但是,如果不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个别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需要用全体纳税人缴纳的税款进行治理,而这些本身却可以借此用较低的个别成本,达到较高的利润水平。

这实质上是由他人出资来补偿个别生产中形成的外部成本,显然是不公平的。

通过对污染、破坏环境的征收环境保护税,并将税款用于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可以使这些所产生的外部成本内在化,利润水平合理化,同时会减轻那些合乎环境保护要求的的税收负担。

从而可以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有利于各类之间进行平等竞争。

由此可见,建立环境税收制度完全合乎市场经济运行、发展的需要。

环境税收的产生,既是源于人类保护环境的直接需要,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而且市场经济体制使经济活动主体所拥有的独立经济利益和独立决策权利又是环境税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

环境税收首先诞生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环境问题是入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共同性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也日渐严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过度地采伐森林和放牧,使植被资源遭受严重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不仅直接危及农、林、牧业的发展,而且使自然灾害更为频繁地发生。

二是由于我国的多以煤炭为主要燃料,加之一些高能耗、重污染型迅速发展,使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骤增矿严重地污染了大气、土壤和水源。

三是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消费水平提高,使城市生活垃圾大量增加却未能得到妥善处理,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而机动车辆的增加则使空气污染变得更加严重。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在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出现过的环境问题正在我国重演环境的恶化不但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存质量,而且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状况,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环境税收制度建设,运用税收手段来保护我国的环境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为环境税收制度的存在提供了更充分的理由和客观条件。

二、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申的环境保护结施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将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运用税收手段加强环境保护也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了。

早在70年代,我国的原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中就曾规定对工业以废渣、废液、废气等“三废”和其他废旧物资为主要原料生产产品所取得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给予定期免税照顾。

此后,我国的税收制度虽然历经多次改革、调整,但始终将保护环境作为税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税收制度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不仅得以延续,而且不断丰富和发展。

我国现行税制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1;消费税。

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鞭炮、焰火、汽油、柴油及摩托车、小汽车等消费品列入征收范围,并对小汽车按排气量大小确定高低不同的税率。

2.增值税。

对原材料中掺有不少于 30%勺煤石干石等废渣的建材产品和利用废液、废渣生产的黄金、白银在一定时期内给予免税优惠。

3.内资所得税。

规定利用废液、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可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

4.外商投资和夕卡国所得税。

规定外国提供节约能源和防治环境污染方面的专有技术所取得的转让费收入,可减按10%勺税率征收预提所得税,其中技术先进、条件优惠的,可给予免税。

5.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对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有利于保护环境、减轻或消除污染的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林工程、森林保护、高效低残留农药、城市煤气、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投资项目规定了零税率;而对一些污染严重、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小冶金、小炼油以及部分化工项目规定按 30%勺高税率征税。

应当肯定,上述税收措施采取“奖限结合”的办法,形成了鼓励保护环境、限制污染的鲜明政策导向,与政府的其他有关措施相配合,在减轻或消除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尚未真正构建起完善的环境税收体系。

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状况,相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上述税收措施所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

首先,与国外相对完善的环境税收制度相比,我国缺少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性税种,即环境保护税。

而此类税种在环境税收制度中应处于主体地位,它的缺位既限制了税收对污染、破坏环境行为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的环境保护作用。

其次,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税收措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其存在的问题:一是现行税制中为贯彻环境保护政策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限于减税和免税,受益面比较窄,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而且显得力度不足,影响了实施效果;二是消费税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显得比较粗糙,仍有进一步改进、细化的必要。

三、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基本设想针对我国的环境状况和现行税制中有关环境保护税收措施存在的不足,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在进一步完善现行环境保护税收措施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使其作为环境税收制度的主体税种,构建起一套科学、完整的环境税收制度体系。

(一)改革和完善现行环境保护税收措施的思路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税收措施是在长期的税收实践中形成的,实践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

这些税收措施,奠定了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基础。

今后的环境税收制度建设,应将改进和完善环境保护税收措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1.完善税收优惠措施。

除继续保留原有的减税免税和零税率等税收优惠形式外,还应针对不同优惠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多种税收优惠形式。

主要包括:(1)在增值税制度中增加对购置的用于消烟、除尘、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环境保护设备允许抵扣进项增值税额的优惠规定。

(2)在内、外资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增加对和个体经营者为治理污染而调整产品结构、改革工艺、改进生产设备发生的投资给予税收抵兔的规定。

(3)在所得税制度中增加对实行化管理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场)实行加速折旧的规定。

这样,可以增强税收优惠手段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便于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税收优惠形式激励采取措施保护环境、治理污染。

提高税收优惠措施的实施效果。

2.改革消费税制度。

为了增强消费税的环境保护效应,应对课征制度做如下改进:(1)适当提高含铅汽油的税率,以抑制含汽油的消费使用,推动汽车燃油无铅化的程。

(2)在继续实行对不同排气量的小汽车用差别税率的基础上,应对排气量相同的、汽车视其是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而实行区帆才待,并应明确规定对使用户“绿色”燃料的、汽车免征消费税,以促使消费者和制造商做出有利于降低污染的选择。

(二)开征环境保护税的基本设想作为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的一项措施,我国从1982年开始对工业超标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征收排污费。

这一举措对于遏制环境污染确实起到丁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其征收范围较窄,征收标准偏低,调控力度较弱,加之征收乏力,拖欠飞拒缴现象严重,征收效果不够理想。

有鉴于此,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应采取“费改税”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