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陈小芹

来源:《商业会计》2019年第09期

【摘要】; 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会计工作中的会计核算与部分标准化操作都可以用智能机器人来替代。高校会计专业必须正视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挑战,积极转变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会计人才,更好地应对科技进步给高校会计人才教育带来的挑战。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指出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下会计人才培养创新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人工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9-0127-03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会计理论与实务发生了巨大变化,外部环境变化对会计人才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工作由传统的财务会计静态模式向管理会计动态模式转变,会计的计划、决策、分析等职能凸显了出来。在当前的人工智能环境下,社会需要会计业务熟练、信息技术较强、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综合型会计人才。高校是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以职业需求为基础,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对会计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一、人工智能时代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人工智能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发展至今,在计算机行业、银行业、会计行业等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传统的会计行业中,会计的核算工作大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但是当前的大部分会计工作都可以用会计软件来处理完成,节省了人力。2016年,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宣布和Kira Systems联合将人工智能引入到会计、税务等工作中,这一科技创新对人工智能时代下会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在新的形势下,传统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内部的财务制度也随之发生变革,财务管理向着智能化、多元化发展,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财务共享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财务共享时代要求财务人员由核算、报表等事务性工作转向财务战略管理工作。未来会计的目标是为管理层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随着ERP系统功能不断完善,财会工作重心转变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管理领域。财务人员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录入、核算工作所占比例越来越低,财务的功能偏向于管理与分析方面,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具有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

高学历财务人员。人工智能时代,会计市场功能体现为信息交流功能,需要会计人员运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会计核算能力、合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创新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决策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因此,高校会计教育应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转变教育模式,根据市场导向调整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新要求。

二、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会计信息化是网络环境下管理层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会计信息化可有效规避会计电算化孤岛问题,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被信息化技术取代。信息化发展对会计人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会计人才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当前,我国高校会计教学中对会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足[2],导致培养的会计人才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能适应企业对会计人才的新要求。从整体上来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同质化比较明显,很多高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人才在基本素养、专业技能方面都很类似,不能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当前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体现在缺乏信息化方面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开设较少等方面。高校会计专业基础课程占用了大量的学时,低年级学生在基础课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高年级课程安排緊张,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审计等课程在高校会计专业开设较少,学生的知识结构、核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综合素养不高。部分高校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普识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陈旧

会计实践课程多为基础性会计软件实训,缺乏会计综合实训等管理型实训,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教学中仍以灌输方式为主,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不足,学生死记硬背会计知识,缺乏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导致学生不能将信息化融入到会计实践中[3]。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察,缺乏对企业的动态跟踪,教学案例一般为大型的上市公司,对中小微企业的财务案例研究不足。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法等创新型教学方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四)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考核学生知识能力的方式仍以闭卷考试为主,还是注重对结果的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考试内容多为客观题类型,缺乏对学生

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的考核。考核对学生的要求偏低,考试课程难度较低,学生提交的结课报告多为网上抄袭,学校缺乏有效监管,影响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实践课程仅对规范性进行简单的检查,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三、人工智能时代下会计教育模式的创新

(一)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及生产力的发展都需要不同领域的相互融合。因此,要不断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开展跨学科学习,突破某一学科的范围界限。会计的本质是一门商业语言,沟通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因此,对会计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于国内的会计教育体系,应该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讲解,加强学生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掌握。此外,要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断扩展培养的渠道,结合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将创新创业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4]。人才的培养应该结合时代的要求,将学生从就业岗位的适应者,逐步向岗位的创业者培养。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融合会计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努力培养具有诚实品质、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二)提高专业教师团队质量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者、落实者,在人工智能背景下,要重新审视教师的角色定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保证教育团队具有时代先进性和创新性,高校要积极组织教师接受有关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培训,鼓励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推广新的教学模式[5]。可以邀请校外会计行业的专家、学者,如企业的高层、互联网先驱等为教师与学生进行行业最新的知识讲座与培训,用最真实的教学方式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加大专业教师在企业顶岗锻炼的力度,目前有很多高校都将顶岗锻炼作为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所在单位在经费和时间上给予充足保证,组织会计专业教师分批次进入校外合作对口企业顶岗锻炼,很多教师走进企业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以及企业最常用的会计知识体系,在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三)完善课程体系

高校会计教学应增加财务信息化模拟实践、计算机审计等实践课程。通过嵌入企业经营管理环境,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全局素养。如通过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系统教学,将抽象的财务管理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体验,使学生在市场分析、财务管理等活动中,将各类资源、计划及时有效地以会计信息形式表达。在知识、能力、素养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课程,明确各类课程和教学环节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的关联性,构建多学科理论框架体系和专业的主干课程群,形成专业课、通识教育课、选修课及实践课组成的多元课程体系。可以与其他学科专业融合发展,比如与工商管理学、金融学、信息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