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概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凋亡是胃肠道上皮细胞丢失的主要途径,胃肠道细胞凋亡异 常,便会导致胃肠疾病的发生。正常胃粘膜细胞凋亡很少,且主要位于 粘膜表面,增殖细胞则位于胃小凹腺颈部。CAG 中凋亡细胞数明显增 多,在黏膜全层均可见到呈弥漫性分布,其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正常 大鼠胃黏膜。还显示,正常胃黏膜中凋亡细胞和增殖细胞很少。在萎 缩性胃炎、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胃粘膜中,凋亡细胞可分布于胃小凹全 层,其中以肠化生组织凋亡率最高;在胃癌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下肠 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而增殖指数却明显高于后两者。研究发现 CAG 胃 粘膜细胞凋亡增加,并认为此种变化与粘膜萎缩、肠化乃至癌变都有密
[5]McCarthy CJ, Crofford LJ, Greenson J, et al. Cyclooxygenase 2
expression in gastric antral mucosa before and after eradication of Helico⁃ 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m J Gastroenterol,1999,94 :121821223
参考文献 [1]李根武,伍灵达,王菊岩.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肠化生的影 响.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20(4):266-267 [2]Ma N,Adachi Y,Hiraku Y,et al. Accumulation of 8-nitroguanme
in human gastric epithelium induced by Hclicooacter infection. Biochem
[9]鲁香凤,赵凤志.3 种方剂水兰液对实验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 水平、G 细胞密度及胃密黏膜 PGE2 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5,
20(6):361 [10]曹倩,姒健敏,吴加国.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2:235-
236 [11]Ishikawa T, Sarfch IJ, Tarnawski A, et al. Surgery,1992;112;
确诊本病必须依靠胃镜及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查,HP 检测有助于病 因诊断胃镜下美蓝染色可提高诊断符合率],胃泌素检测可补充胃镜和 胃黏膜组织活检之不足。例如胃镜下美蓝染色有学者研究发现胃镜下 美蓝染色后诊断符合率 80%。胃镜下表现与病理结果比较,胃黏膜的 各种表现对萎缩性胃炎阳性预测值均达 80.00%以上,多种表现同时存 在对萎缩性胃炎阳性预测值可达 90.00%以上。各种胃镜表现灵敏度及 特异度均在 95.00%以上。黏膜粗糙不平对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无决 断的敏感度分别为 92.85%及 83.33%,特异度均在 70.00%左右。或者血 清胃泌素检测李红涛等研究发现,基础胃泌素刺激后胃泌素和胃泌素 增加量与胃黏膜病变程度呈负相关。HP 感染可使萎缩性胃炎患者的 基础胃泌素升高。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9.00%和 84.00%。它是 内镜和组织活检的有效补充。此外还有其他辅助诊断的方法可供选 择。
and cerbB22 proteins and mutations of the p15 and p16 genes i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 with respect to histological subtypes and stages. J Gastro⁃ enterol Hepatol,1998,13:3052310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世界卫 生组织承认的致癌因素之一。Honda 和 Watanabe 将 H pylori 感染蒙古 沙土鼠后于其胃窦处见有严重多形核细胞浸润,伴有上皮细胞增生增 加,半年后于胃窦出现萎缩性胃炎和局灶性肠化生,其后肠化生进一步 加重伴异型增生,可能再诱发出胃癌。通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证明了 幽门螺旋杆菌的减少,可以减少胃部的炎性活动,使慢性萎缩性胃炎的 症状得到明显的好转。近年来,部分实验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粘 膜肠化生有一定的消除或者减轻作用。对于根除 Hp 是否可以预防胃 癌的发生尚未有明确的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根除 Hp 感染可阻止肠 化的发生,因而对防止肠型胃癌的发生是完全必要的。另外通过实验 表明,Hp 也可以影响胃粘膜表面 EGF 与其受体的结合,降低保护胃粘 膜的效果,造成腺体损伤萎缩,从而引发萎缩性胃炎。研究认为, Hp 感 染的潜在致癌作用主要表现在很早期阶段。Hp 作为引起慢性炎症的 因素,它可以持续的存在,最终诱发胃癌。此外,Hp 产生大量的尿素酶, 而此酶可分解胃黏膜层中尿素产生的氨,氨可进一步对黏膜造成损害, 并且导致胃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异常。由于 GC 可以导致胃癌,有实 验表明,从基因水平来说,在前病变时,长期持续的 Hp 感染可促进 bcl22 和 COX22 蛋白的过度表达,但对 p16 蛋白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 用。p53 基因的过度表达为 GC 发生的晚期事件,且主要与 GC 进展有 关,而与 Hp 感染似乎没有关系。p53 、p16 、bcl22 和 COX22 起着既独立 又协同的作用,从而促进 GC 的发生和发展。
Biophys Res Common,2004,319(2):506-510 [3]王淑梅,杨朝宽,宋永平,宋斌. 内科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1 版.
2004:171-175 [4]Wu MS, Shun CT, Sheu JC,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mutant p53
341- 346 [12]梅彦,姒健敏.表皮生长因子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国外
医学(消化系统疾病分册),2004,5:149-151 [13]张喜奎.胃萎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
药科技,2000,7(2):81
— 182 —
切关系,有学者据此推测细胞调亡是胃癌演化进程中的早期事件。研 究表明,在从正常胃黏膜到萎缩性胃炎过程中,细胞凋亡指数及细胞增 殖指数均呈递增趋势,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呈正相关。 一般认为,细 胞凋亡受到基因的调控,所以从基因水平去治疗慢性胃萎缩性胃炎也 是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之一。
在诊断方面,目前我们可以借助器械或者是病源学检查等措施来 实现: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简称肠化生,是指胃黏膜上皮及腺上皮在病 理情况下转变为肠黏膜上皮及肠腺上皮。胃黏膜肠化生是对损伤的一 种反应。肠化生分为两种分型:完全型(I 型)和不完全型(II 型和 III 型)。 不同类型的肠化生可能造成癌变的风险也不同。众多实验研究表明,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转癌变前,大部分患者都有肠化生的现象。肠化生 的分布范围对于癌变的可能性的影响比肠化生的分型更大。尽管长期 的 肠 化 可 增 加 胃 癌 发 生 的 危 险 性, 但 一 般 不 认 为 肠 化 腺 体 是 肿 瘤 性 的。黏膜细胞凋亡增加伴随有代偿性增殖上调,其中增殖活跃的细胞 会因某些原因的作用而偏离正常的分化方向,导致肠化的发生。
科技信息
职教与成教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概况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刘 欣
百度文库
[摘 要]全面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理、相应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 病理诊断 中西医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常见的胃部疾病,是 WTO 确定的导致胃 部癌变的前期症状,主要由感染、动脉硬化、胃血流不足、理化因素、胆 汁返流等原因引起的胃粘膜屏障损害、固有腺体萎缩和肠化生的慢性 炎症,是正常的胃黏膜分泌功能改变为胃所缺乏的吸收功能给黄曲霉 素,苯丙荜准备了条件,成为发生癌变的“土壤”。
[7]Pansu D,Berard A,Lambert R. Regulation of cell renewal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mucosal. Pathol Biol,1997,25:1192133
[8]王中心,陈纪伟,周亚魁.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对小肠黏膜形态 学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20(5):476
[6]Scotiniotis IA,Rokkas T,Furth EE,et al. altered gastric epitheliar
cel kenetics in Helicobacter pylori - associated intestinal metaplasis :impli⁃ cations for gastric carcinogenesis. InT J Cancer,2000;85:192~200
各种胃肠激素的调节也会影响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 生长激素(GH)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具有广泛生理和生长 调节功能,是人类出生后促生长最主要的激素。GH 与胃泌素一样被认 为是胃黏膜的主要营养因子。动物实验显示生长激素(GH)可促进肠黏 膜上皮细胞的增生、提高肠黏膜细胞谷氨酞胺酶的活性,增加其对谷氨 酞胺的摄取和利用,因此能够促进对肠黏膜损伤的修复。CAG 患者的 血清 GH 水平较正常者水平有明显地降低,提示 GH 的减少可能与 CAG 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在实验中发现,CAG 模型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 壁细胞、主细胞均受到损伤,使前列腺素 E2(PGE2)含量亦较正常组显 著降低,并认为 PGE2 升高可产生细胞保护作用,如此良性循环,胃黏膜 病变逐渐减轻趋于恢复。表皮生长因子促进胃上皮细胞的生长繁殖, 促进细胞 DNA 的合成。实验研究表明,在萎缩性胃炎的大鼠中有反应 性 EGF/EGF-R 表达升高,EGF/EGF-R 参与了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转化 过程。随着异性增生的程度加重,阳性率呈上升趋势,胃粘膜发生改变 后,阳性率有所下降。可以增加胃粘膜血流量,促进粘液和重碳酸盐的 分泌,抑制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盐酸。推测 EGF 的抑制酸分泌的作用是 由鸟氨酸脱羧酶(ODC)活性增加所诱导的。EGF 对于由神经诱导产生 的胃酸分泌是一种有效的抑制因子,直接作用于壁细胞。EGF 对胃粘 膜具有保护作用,能保护门静脉高压下的胃粘膜损伤。EGF 能增加粘 膜的血流量、促进粘膜分泌、增加 PGE 合成及使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 从理论上来说能够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在实验中发现,CAG 造模大鼠胃黏膜血流量明显低于正常组,而中药胃萎灵胶囊可明显提 高胃黏膜血流量,认为可能是该方逆转 CAG 病理变化的机制之一。
目前,在国内,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被众人广泛研究。中医药 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CAG 不但方法多样,而且确有较好临床疗效。 刘军力等用硫糖铝,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口服同时加服中药自拟方益 气健脾汤治疗本病,与西药单纯治疗对照,临床及胃镜总有效率治疗组 分别为 94.5%,68.5%;对照组分别为 66.6%,38.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镜下的微观辨证有机相结 合,对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均具有实际意义。CAG 乃慢性病,需长期 调理,而中医药治疗副作用小、疗效持久,是目前及今后科研的重点内 容。现代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 CAG 具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胃肠 粘膜屏障,改善粘膜下微循环,阻止胆汁反流,抗 Hp 感染等综合作用,并 能促使萎缩腺体及肠化、非典型增生的逆转。总体来说,中医治疗 CAG 已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5]McCarthy CJ, Crofford LJ, Greenson J, et al. Cyclooxygenase 2
expression in gastric antral mucosa before and after eradication of Helico⁃ 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m J Gastroenterol,1999,94 :121821223
参考文献 [1]李根武,伍灵达,王菊岩.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肠化生的影 响.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20(4):266-267 [2]Ma N,Adachi Y,Hiraku Y,et al. Accumulation of 8-nitroguanme
in human gastric epithelium induced by Hclicooacter infection. Biochem
[9]鲁香凤,赵凤志.3 种方剂水兰液对实验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 水平、G 细胞密度及胃密黏膜 PGE2 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5,
20(6):361 [10]曹倩,姒健敏,吴加国.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2:235-
236 [11]Ishikawa T, Sarfch IJ, Tarnawski A, et al. Surgery,1992;112;
确诊本病必须依靠胃镜及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查,HP 检测有助于病 因诊断胃镜下美蓝染色可提高诊断符合率],胃泌素检测可补充胃镜和 胃黏膜组织活检之不足。例如胃镜下美蓝染色有学者研究发现胃镜下 美蓝染色后诊断符合率 80%。胃镜下表现与病理结果比较,胃黏膜的 各种表现对萎缩性胃炎阳性预测值均达 80.00%以上,多种表现同时存 在对萎缩性胃炎阳性预测值可达 90.00%以上。各种胃镜表现灵敏度及 特异度均在 95.00%以上。黏膜粗糙不平对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无决 断的敏感度分别为 92.85%及 83.33%,特异度均在 70.00%左右。或者血 清胃泌素检测李红涛等研究发现,基础胃泌素刺激后胃泌素和胃泌素 增加量与胃黏膜病变程度呈负相关。HP 感染可使萎缩性胃炎患者的 基础胃泌素升高。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9.00%和 84.00%。它是 内镜和组织活检的有效补充。此外还有其他辅助诊断的方法可供选 择。
and cerbB22 proteins and mutations of the p15 and p16 genes i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 with respect to histological subtypes and stages. J Gastro⁃ enterol Hepatol,1998,13:3052310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世界卫 生组织承认的致癌因素之一。Honda 和 Watanabe 将 H pylori 感染蒙古 沙土鼠后于其胃窦处见有严重多形核细胞浸润,伴有上皮细胞增生增 加,半年后于胃窦出现萎缩性胃炎和局灶性肠化生,其后肠化生进一步 加重伴异型增生,可能再诱发出胃癌。通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证明了 幽门螺旋杆菌的减少,可以减少胃部的炎性活动,使慢性萎缩性胃炎的 症状得到明显的好转。近年来,部分实验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粘 膜肠化生有一定的消除或者减轻作用。对于根除 Hp 是否可以预防胃 癌的发生尚未有明确的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根除 Hp 感染可阻止肠 化的发生,因而对防止肠型胃癌的发生是完全必要的。另外通过实验 表明,Hp 也可以影响胃粘膜表面 EGF 与其受体的结合,降低保护胃粘 膜的效果,造成腺体损伤萎缩,从而引发萎缩性胃炎。研究认为, Hp 感 染的潜在致癌作用主要表现在很早期阶段。Hp 作为引起慢性炎症的 因素,它可以持续的存在,最终诱发胃癌。此外,Hp 产生大量的尿素酶, 而此酶可分解胃黏膜层中尿素产生的氨,氨可进一步对黏膜造成损害, 并且导致胃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异常。由于 GC 可以导致胃癌,有实 验表明,从基因水平来说,在前病变时,长期持续的 Hp 感染可促进 bcl22 和 COX22 蛋白的过度表达,但对 p16 蛋白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 用。p53 基因的过度表达为 GC 发生的晚期事件,且主要与 GC 进展有 关,而与 Hp 感染似乎没有关系。p53 、p16 、bcl22 和 COX22 起着既独立 又协同的作用,从而促进 GC 的发生和发展。
Biophys Res Common,2004,319(2):506-510 [3]王淑梅,杨朝宽,宋永平,宋斌. 内科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1 版.
2004:171-175 [4]Wu MS, Shun CT, Sheu JC,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mutant p53
341- 346 [12]梅彦,姒健敏.表皮生长因子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国外
医学(消化系统疾病分册),2004,5:149-151 [13]张喜奎.胃萎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
药科技,2000,7(2):81
— 182 —
切关系,有学者据此推测细胞调亡是胃癌演化进程中的早期事件。研 究表明,在从正常胃黏膜到萎缩性胃炎过程中,细胞凋亡指数及细胞增 殖指数均呈递增趋势,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呈正相关。 一般认为,细 胞凋亡受到基因的调控,所以从基因水平去治疗慢性胃萎缩性胃炎也 是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之一。
在诊断方面,目前我们可以借助器械或者是病源学检查等措施来 实现: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简称肠化生,是指胃黏膜上皮及腺上皮在病 理情况下转变为肠黏膜上皮及肠腺上皮。胃黏膜肠化生是对损伤的一 种反应。肠化生分为两种分型:完全型(I 型)和不完全型(II 型和 III 型)。 不同类型的肠化生可能造成癌变的风险也不同。众多实验研究表明,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转癌变前,大部分患者都有肠化生的现象。肠化生 的分布范围对于癌变的可能性的影响比肠化生的分型更大。尽管长期 的 肠 化 可 增 加 胃 癌 发 生 的 危 险 性, 但 一 般 不 认 为 肠 化 腺 体 是 肿 瘤 性 的。黏膜细胞凋亡增加伴随有代偿性增殖上调,其中增殖活跃的细胞 会因某些原因的作用而偏离正常的分化方向,导致肠化的发生。
科技信息
职教与成教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概况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刘 欣
百度文库
[摘 要]全面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理、相应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 病理诊断 中西医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常见的胃部疾病,是 WTO 确定的导致胃 部癌变的前期症状,主要由感染、动脉硬化、胃血流不足、理化因素、胆 汁返流等原因引起的胃粘膜屏障损害、固有腺体萎缩和肠化生的慢性 炎症,是正常的胃黏膜分泌功能改变为胃所缺乏的吸收功能给黄曲霉 素,苯丙荜准备了条件,成为发生癌变的“土壤”。
[7]Pansu D,Berard A,Lambert R. Regulation of cell renewal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mucosal. Pathol Biol,1997,25:1192133
[8]王中心,陈纪伟,周亚魁.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对小肠黏膜形态 学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20(5):476
[6]Scotiniotis IA,Rokkas T,Furth EE,et al. altered gastric epitheliar
cel kenetics in Helicobacter pylori - associated intestinal metaplasis :impli⁃ cations for gastric carcinogenesis. InT J Cancer,2000;85:192~200
各种胃肠激素的调节也会影响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 生长激素(GH)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具有广泛生理和生长 调节功能,是人类出生后促生长最主要的激素。GH 与胃泌素一样被认 为是胃黏膜的主要营养因子。动物实验显示生长激素(GH)可促进肠黏 膜上皮细胞的增生、提高肠黏膜细胞谷氨酞胺酶的活性,增加其对谷氨 酞胺的摄取和利用,因此能够促进对肠黏膜损伤的修复。CAG 患者的 血清 GH 水平较正常者水平有明显地降低,提示 GH 的减少可能与 CAG 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在实验中发现,CAG 模型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 壁细胞、主细胞均受到损伤,使前列腺素 E2(PGE2)含量亦较正常组显 著降低,并认为 PGE2 升高可产生细胞保护作用,如此良性循环,胃黏膜 病变逐渐减轻趋于恢复。表皮生长因子促进胃上皮细胞的生长繁殖, 促进细胞 DNA 的合成。实验研究表明,在萎缩性胃炎的大鼠中有反应 性 EGF/EGF-R 表达升高,EGF/EGF-R 参与了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转化 过程。随着异性增生的程度加重,阳性率呈上升趋势,胃粘膜发生改变 后,阳性率有所下降。可以增加胃粘膜血流量,促进粘液和重碳酸盐的 分泌,抑制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盐酸。推测 EGF 的抑制酸分泌的作用是 由鸟氨酸脱羧酶(ODC)活性增加所诱导的。EGF 对于由神经诱导产生 的胃酸分泌是一种有效的抑制因子,直接作用于壁细胞。EGF 对胃粘 膜具有保护作用,能保护门静脉高压下的胃粘膜损伤。EGF 能增加粘 膜的血流量、促进粘膜分泌、增加 PGE 合成及使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 从理论上来说能够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在实验中发现,CAG 造模大鼠胃黏膜血流量明显低于正常组,而中药胃萎灵胶囊可明显提 高胃黏膜血流量,认为可能是该方逆转 CAG 病理变化的机制之一。
目前,在国内,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被众人广泛研究。中医药 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CAG 不但方法多样,而且确有较好临床疗效。 刘军力等用硫糖铝,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口服同时加服中药自拟方益 气健脾汤治疗本病,与西药单纯治疗对照,临床及胃镜总有效率治疗组 分别为 94.5%,68.5%;对照组分别为 66.6%,38.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镜下的微观辨证有机相结 合,对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均具有实际意义。CAG 乃慢性病,需长期 调理,而中医药治疗副作用小、疗效持久,是目前及今后科研的重点内 容。现代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 CAG 具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胃肠 粘膜屏障,改善粘膜下微循环,阻止胆汁反流,抗 Hp 感染等综合作用,并 能促使萎缩腺体及肠化、非典型增生的逆转。总体来说,中医治疗 CAG 已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