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欲雇用百万机器人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士康欲雇用百万机器人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

从1996年开始,富士康就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的速度成长,直到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期利润同比大幅降低。

面对骤然恶化的全球经济形势,外需的迅速减少,逼迫掌舵人郭台铭不得不加紧思考对内需市场的布局与开拓。

另一方面,竞争对手的迅速崛起,使得代工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率必将进一步下滑,加之各种成本如原材料、人力成本的提升,使得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挑战,也使得企业不得不考虑全面的战略转型问题,由“制造的富士康”迈向“科技的富士康”。

2010 年,富士康、广达和仁宝等代工巨头纷纷落户成都、重庆和湖北武汉,除了看好中西部巨大的市场、减少物流成本外,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内地最低工资水平远低于珠三角和三角地区,据富士康国际近三年的财报数字显示,除开拓新客户的新增代工订单外,近三年一直在降低人工成本,但随着富士康接连员工跳楼事件的发生,压缩人力成本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

显然,将工厂移到成本更低的内地,可能只是一个短期做法。

对于不断扩产和增加员工数量的富士康来说,必须找到长期解决办法。

如何降低人力成本,一直都是富士康等国际代工巨头这几年共同面对的难题。

二、案例分析
(一)成本再造如何降低人力成本,一直都是富士康等国际代工巨头这几年共同面对的难题。

2009年富士康员工数量相比2008年增加了9.7%,但员工成本总额支出却比同比减少28%,人均成本同比减少34%。

富士康一直在靠压缩人工成本的做法降低企业的成本,但这一做法在2010年再也行不通了。

在富士康接连发生员工跳楼事件后,为安抚员工,基层员工涨薪三成,这将吞噬富士康大约1/3 净利。

为了化解成本压力,富士康采取了一些列措施。

第一,将工厂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近几年来,富士康、广达和仁宝等代工巨头纷纷将工厂落户于湖北、武汉和重庆地区,除了看好中西部巨大市场、减少物流成本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内地工资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

第二,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

虽然现在机器人技术可能还不够成熟,速度会比较慢,但机器人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累,可以连
续工作24 小时。

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工成本。

(二)富士康决策分析富士康所做的的决策也是在现存问题下提出的较好的解决方法。

第一个决策,将工厂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中西部地区的工资远低于东部地区,而中西部的人口也较多。

同时,中西部市场也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市场。

将工厂建在内地,也可以减少物流成本。

第二个决策,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

随着富士康大客户苹果公司的产品出货量猛增,富士康的用工数量由80 万人上升至110 万人,庞大的工人队伍也给富士康带来了层出不穷的人力管理难题。

加班、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引发员工不满,人力管理问题如处理不当,将会引发不容忽视的危机。

再者,目前富士康在大陆的逾百万员工以80 后、90 后为主,他们对工作环境、待遇有了更高的要求,日益不满单调的车间工作。

富士康在进军中部地区时,许多省市都遇到了缺工问题。

据预测,到2015 年左右,制造业将迎来一轮缺工的高潮。

而制造业成本的不断上升,也使富士康不得不借助自动化生产转型。

富士康目前使用的机器人,一台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24 小时的工作量,且可以连续工作24 小时。

目前富士康工人采取一天24小时三班倒制,这就相当于三个工人一天的工作量。

而一台机器人第一年的投入成本相当于5 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成本,但以后年份的成本将会下降。

目前富士康也在自主研发机器人,2011年富士康已经开始量产机器人,这也会使机器人的成本下降。

三、案例结论与建议
通过使用工业机器人,富士康的工人们将重新学习操控机器人软件、应用和维修,变身为机器人应用工程师、软件工程师,人力将被赋予更高的附加值。

富士康拥有机器人制造硬件、关键零组件、软件、系统集成以及远端遥控等关键技术和生产能力,实施机器人计划将比较顺利。

但是,机器人计划实施遇到诸多挑战:
首先,与汽车生产不同,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模具和生产工艺需要不断变化,投入资金巨大的机器人难以满足灵活调整的需要,机器人计划需耗费巨额资金。

其次,由于受机器人技术、成本等问题限制,机器人大规模代替人工尚需时日。

而从富士康的财务状况来看正面临机器人投资成本需要分数年摊销的问题,机器人的设备摊销、维护成本也要高过人工费用。

因此,即便对于成熟的电子制造企业,用机器人替代工人,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再次,在电子产品的生产流程中,工业机器人只能在部分环节取代人力,类似手机
等高精细产品,全面应用机器人是不现实的,在富士康主营的手机代工业务,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还是在前端的高精度贴片和后端的装配、搬运环节,在绝大部分中间制造环节,还是必须使用人工。

中国制造业使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力的趋势已初现端倪,令人不禁想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讨论过的“工人和机器之间的斗争”。

但是,应用工业机器人也是大势所趋,富士康有望取得先机。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