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城市建设典型材料:“五部曲”力促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部曲”力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2017年以来,XX市统筹生态建设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打造国际化XX生态名片”为目标加快推进城市生态化和旅游品牌化建设。
一、编好“一个规划”。结合XX实际,围绕《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在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XX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6)》并通过了国家林业局评审。总规坚持“让城市融入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理念,体现“山水园林、阳光康养、和谐宜居、文明生态”共建,突出“生态优先、师法自然,城乡统筹、整体推进,长短结合、突出特色,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原则,做到“山、水、林、城、草”融合,“乔木、灌藤、地被(草)、花卉”交融,“生态、产业、景观、宜居”并举,展示XX森林生态景观和人文精神。
二、打牢“两个基础”。一是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工作,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分别提升至73%、39.8%,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林改先进县”“全国林政资源管理示范县”“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县”“全国乡村旅游特色示范县”“云南省生态文明县市区”等荣誉称号,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努力做好基础工作。2018年6月下发了《XX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任务分解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细化了责任分解,举全市之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三、定位“三个愿景”。一是建设“美丽XX”。通过森林城市创建,发挥XX自然景观优势,传承历史文脉,建设“看得见山,望
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XX。二是建设“康养福地”。通过森林城市创建,挖掘XX森林城市的生态休闲功能与文化价值,定位休闲、健身、康养,把XX打造成“养眼、养心、养肺、养身”的康养福地。三是建设“宜居城市”。通过森林城市创建,不断提高城区绿地建设水平,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建设市域森林景观廊道,最终建成“林城相融、天人和谐、宜居宜游”的森林城市,将XX打造成“请得进人来、留得住人在”的宜居城市。
四、构建“四个体系”。一是着力构建森林生态体系。健全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机制,落实森林保护措施,保护好707万亩森林资源;实施“三山融城”“一江多湖”“万亩田园风光”“环城慢行绿道”等工程建设,营造城景交融,山、水、园三位一体的城市绿化景观和绿色福利空间格局;以实施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广泛开展植树造林行动,宜绿则绿、见缝插绿,突出抓好道路绿化、城市绿化、村庄绿化、景区景点绿化,广泛构建绿色生态廊道景观;打造以大盈江、龙川江、槟榔江“三江并流”为主骨架的河滨防护林景观带,提升河流沿线景观;实施和顺古镇等四个特色小镇绿化提升工作,开展221个社区村庄绿化,有效实现“点上绿化成园、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村周绿化成环”的绿化景观效果。创建以来,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认真抓好公园、道路、单位小区、城市防护等各类绿地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3%,建成城市公园21个,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100%,林荫路推广率达63.81%,单位绿地面积达23.69公顷,绿地达标率达95.14%。二是着力构建森林产业体系。持续实施木本油料提质增效,巩固特色经济林发展;着力建设珍贵用材林基地,保证木材安全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苗木花卉基地进行改造,逐步形成育苗基地化、
种苗良种化、供苗系统化和产销市场化的新格局。创建以来,实施木本油料提质增效项目2.5万亩,发展林下种植面积16.5万亩,培育林下养殖2.2万户,全市林下经济规模达165.86万亩,产值12.12亿元。加快森林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有林场、美丽乡村为载体,深入开发森林生态旅游服务和康养服务。创森以来,启动建设来凤山森林公园基础设施、玛御谷温泉国际度假旅游区、马站火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高黎贡山徐霞客”生态旅游线路之高黎谷帐篷营地建设、龙江特大桥旅游区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三是着力构建森林文化体系。依托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结合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森林、动植物、特殊地质等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等人文景观,融入现代元素,建设特色生态文化教育基地、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场所,普及生态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实现城市、森林、文化的相互融合。创建以来,累计投资1.65亿元,建设了湿地文化科普教育基地、森林与植物科普教育基地、火山地质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生态茶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等一批生态文化教育场所。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生态科普教育宣传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生态文化观念。四是着力构建森林支撑体系。坚持依法治林,严格执行林地、湿地征占用,林木采伐限额等林业资源管理制度,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加强森林灾害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综合治理”,不断健全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有害生物检疫防控体系和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体系建设,有效保障了森林资源和环境安全。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大力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城镇周边生态系统监管,实现区域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全面提升。加强科技强林,依托林业企业、
特色种植基地等,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新品种选育、珍稀树种迁地保护,不断提高林业科技推广服务能力,更好的服务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五、强化“五项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XX市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发改、财政、国土、农业、林业、水利、旅游等23个部门和18个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等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森办在XX市林业局处理日常事务,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定目标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考核体系,具体任务到人,建立跟踪考核机制,将森林城市创建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监督体系,切实加强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督查,定期检查通报,及时问责和整改。三是强化项目和资金保障。加大公共财政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投入,将森林城市建设的投资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公共财政预算体系,形成稳定的投资渠道;创新森林城市建设投入机制,广泛调动民间资金、银行资金、外来资金投入森林城市建设,形成多种金融主体参与森林城市建设的局面;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资金和贷款,策划精品项目,争取国债、银行政策性贷款支持,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林业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国土整治工程、生态移民及道路建设等项目和资金。四是强化科技支撑保障。加大对林木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资源与生态监测、林业信息化管理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大力推广和利用先进的、成熟的育苗、造林、乡土树种驯化技术,提高营林科技含量;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注重复合型城市林业人才的吸收和引进,与高等学府、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依托科技成果转换平台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搭建技术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