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的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99页PPT
胶囊内镜 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检查过程
PPT课件 6
轻便灵巧的图像接收仪
每秒获取2幅图像讯号;(最多 可记录57,600余幅图像) 显示基本检查数据;(患者名 、ID、剩余电量、错误警告
系统锁定功能;
重:515g(含电池); 采用3600mAh锂电池。
PPT课件
7
胶囊内镜全球应用
胶囊内镜的诊断地位
胶囊内镜在美国被保险公司认可
PPT课件
1
小肠的解剖位置
小肠远离口腔与肛门, 长约3.38~7.85m,游离 于腹腔内并被肠系膜束 缚形成多发复合肠襻。传 统的检查技术受到很大 的限制
PPT课件
2
胶囊内镜简介
胶 囊 内 镜 ( Capsule endoscopy ) 又 名 无 线 胶 囊 内 镜 ( 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 由以色列Given Imaging公司研制,2000年4月正式面市 2001年8月获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允许应用于人体
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尤其爆发型者。
※对高分子材料过敏者 ※18岁以下、70岁以上患者以及精神病患者
禁忌证
PPT课件 10
与传统方法(消化道造影、血管造影和推进式内镜
比较,胶囊内镜诊断率最高) • 对于胃镜和肠镜检查正常的消化道出 血,应首选胶囊内镜检查。
国内外报道诊断率在70%左右
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
胶囊被吞下后,借助消化道的蠕动在全消化道内推进。 在胃内停留的平均时间为63min(10-319min),在小肠内停留的平 均时间为194min(70-322min) ,一般在 8~72h 后就会随粪便排出体 外。
胶囊内镜PPT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原理:整个过程大概需要8至10小时,期
间病人可离开医院正常工作、生活。时 间到了以后,病人只需送回数据记录仪, 医生根据记录仪内的近8万张照片,查看 食道、胃、小肠、大肠的病变情况,最 后,智能胶囊将自动排出体外。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优点 A、避免了传统胃镜检查的生理痛苦。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特点 1、扩展视野:全小肠段真彩色图像拍摄,
清晰微观、突破了小肠检查的盲区,大 大提高了消化道疾病诊断检出率。 2、安全卫生:胶囊为一次性使用,有效 避免了交叉感染。胶襄外壳采用耐腐蚀 医用高分子材料,对人体无毒、无刺激 性,能够安全排出外。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3、舒适自如:只需吞服颗胶囊,检查过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内镜六大优势 第一、检查精准 范围全面
第二、全程无痛 安全便捷
第三、操作简单 省时省力 第四、立体监测 不留盲区 第五、无毒无害 不会感染 第六、无需留观 轻松自在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程无痛、无创伤、无导线,也无需麻醉, 不耽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4、操作简便:告别繁琐的操作,三个步 骤清晰简便。医生只需回放胶囊所拍摄 到的图像资料,即可对病情做出诊断。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谢谢!
胶囊内镜检查禁忌症 ①明确或怀疑有胃肠梗阻、消化道畸形、
消化道穿孔、狭窄及瘘管者,因为摄像 胶囊有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的危险; ②严重吞咽困难,不能顺利吞入摄像胶 囊者; ③体内植入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仪器 者,因为电子仪器会干扰胶囊内镜的正 常工作。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结肠狭窄和梗阻
胶囊内镜可用于检查结肠狭窄和 梗阻情况,评估肠道通畅程度及 狭窄原因,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
的诊疗建议。
03
胶囊内镜在呼吸系统检查中的应用
肺部检查
肺部病变诊断
胶囊内镜可用于肺部病变的诊断,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通过内镜观察肺部组织的变化和异常表现,医生可以做出 准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气道异物取出
当气道内出现异物时,胶囊内镜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并取出异物,避免对患者 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和并发症。
04
胶囊内镜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儿童患者应用
诊断胃肠道疾病
胶囊内镜可用于儿童胃肠 道疾病的诊断,如炎症性 肠病、息肉、溃疡等。
评估治疗效果
对于已确诊的儿童胃肠道 疾病患者,胶囊内镜可用 于评估治疗效果及病情变 化情况。
多模态成像技术
结合光学、超声、MRI等多模态成像技术,提供更全面的 消化道信息,提高诊断准确性。
延长在体工作时间
通过优化能源管理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延长胶囊内镜在 体内的工作时间,以便更全面地观察消化道情况。
政策法规影响因素分析
医疗器械监管政策
各国对医疗器械的监管政策不同,可能影响胶囊内镜的研发、注册 和上市流程,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末胶囊内镜问世以来, 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升级,逐 渐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消化道 检查手段。
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工作原理
患者吞服胶囊内镜后,内置摄像头在 消化道内拍摄高清图像,并通过无线 传输技术将图像发送至体外接收器, 供医生分析和诊断。
结构特点
胶囊内镜通常由摄像头、光源、电池 、无线发射器等组成,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易于吞咽等特点。
胶囊内镜临床应用与进展ppt课件

编辑版ppt
27
在初次胶囊内镜检查阴性并持续出血的病人, 可考虑复查胶囊内镜(second look), 因为 小样本研究显示诊断阳性率可以增加35–75%。
(recommendation grade C)
Guidelines on small bowel enteroscopy and capsule endoscopy in adults. Gut, 2008, 57:125-136
显性OGIB
OGIB病人伴黑便或褐红色血便者,应重复内镜检查。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AGA) Institute Technical Review on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GASTROENTEROLOGY, 2007, 133:1697–1717
▪ 有10例病变双气囊小肠镜检出而胶囊内镜未检出,其中一例空肠血 管瘤、三例小淋巴管瘤、一例空肠错构瘤、一例平滑肌肉瘤、三例胃 排空延迟、一例胶囊无法通过肠结核所致的狭窄。
编辑版ppt
4
▪ 总体而言,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在诊断小肠 病变方面无明显差异,两者结果基本符合。
▪ 建议先行胶囊内镜检查 。而双气囊小肠镜应该在 胶囊内镜结果出来后提示需要进一步检查如活检、 EUS或内镜下治疗后再进行 。
因此,小肠克罗恩病从出现症状到诊断平均延迟1~7年。
编辑版ppt
34
指南推荐: 具有≥2项下列表现者可考虑胶囊内镜检查: 腹痛、腹泻、消瘦、缺铁性贫血、急性期反应。 (recommendation grade C)
高度怀疑小肠克罗恩病而常规方法不能诊断者应考 虑胶囊内镜检查,但应先行放射学检查以排除狭窄。 (recommendation grade C)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及规范PPT课件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南京市第一医院消化科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胶囊内镜是由吞入的内镜胶囊在胃肠道内的移动过程中摄取图象,通过传感器传送到记录仪并记录的检查方法。
胶囊内镜的问世为小肠疾病的诊治带来了突破,使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得以实现。
胶囊内镜发展史在胶囊内镜正式问世之前,经历了长达20年的酝酿、构思和研发过程1981年首次有人萌发研制无线内窥镜的设想1998年世界上出现第一个实验用胶囊内镜雏形20XX年全球首家胶囊内镜问世20XX年中国第一个胶囊内镜在重庆诞生胶囊内镜的构成OMOM胶囊内镜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智能胶囊图像记录仪影像工作站检查过程胶囊内镜检查过程很简单吞服胶囊拍摄记录回放观察胶囊内镜的诊断地位动物实验表明,CE对小肠疾病敏感性和【1】特异性分别为64和92。
1.Appleyard MZireman ZGlukhovsky Aet al. Gatroenterology 2000119:1431. 胶囊内镜的诊断地位(续)通过对全球有关小肠出血的临床试验报告和出版物的综合研究,在小肠黏膜损伤方面胶囊内镜检出结果非常明显小肠出血:胶囊内镜检出率比其他诊断方法平均高21疑似CD:在疑似克罗恩氏病的检出率方面不低于其他任何诊断手段全球医师比较接受的观点是胶囊内镜在小肠黏膜损伤检查方面可以与小肠镜同比或优先。
而且明显优于其他诊断手段。
Carey EJ. 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 2005 34: 719–34 胶囊内镜检查方法检查前准备鉴于胶囊内镜检查可能发生胶囊滞留及诊断的不确定性,检查前应对患者予以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胶囊内镜检查前禁食10 12胶囊内镜检查前禁食10—12 h;但为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可在检查前夜行肠道清洁准备,常用的肠道清洁药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或磷酸钠溶液;为减少消化道泡沫,术前半小时可服用适量祛泡剂;术前口服胃肠促动力药是否能达到缩短消化道转运时间以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尚存争议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8,25:337-338 胶囊内镜检查方法胶囊内镜检查检查时将数据记录仪通过导线与粘贴于患者腹部体表的阵列传感器电极相连或者穿戴记录仪背心;患者吞服胶囊后,按时记录相关症状及监视数据记录仪上闪烁的指示灯,以确定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剧烈运闪烁的指示灯以确定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剧烈运动及进入强磁场区域,以防图像信号受到干扰。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PPT课件

胶囊内镜 vs. 小肠镜(操作方面)
胶囊内镜
小肠镜
操作简单
操作复杂,耗时
1人(医师1)
被动行进,受肠道准备 影响大 单次检查全小肠检查率 高 不能活检和治疗
具体方法
吞服胶囊、佩戴记录盒 观察并记录胶囊内镜通过食管、胃、十二
指肠、空肠、回肠直至到达回盲部的时间。 检查的成功率以及其检出的疾病,患者对 胶囊内镜检查的顺应性及不良反应,并与 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胶囊内镜通过消化道时间 本次所研究的122例患者有120 例顺利完成了胶囊内镜检查。
胶囊内镜的问世, 填补了小肠可视性检查手段的空白, 开创了消化系无 线内镜诊断的新纪元, 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
操作原理
“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 “医用无线内镜”。不需任何麻醉,患者只要服下一粒小 小的“胶囊”,重量仅3.7g,就能代替内镜进行检查,并 可检查胃部、大肠、小肠,清晰地拍到5-6万张人体胃肠 道的照片。
胶囊内镜摄片时间为7~13 h,其中通过食管、胃、十二指 肠降段、到达回盲部时间分别为0.1~5min、20~90 min、 2~11 min、3~6h。
胶囊内镜的检出结果 122例患者中成功通过率为97.5%, 检出率为66.39%,明确疾病性质为81例,1例小肠出血未 明确病因。检出的病变包括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糜烂 性胃炎、小肠息肉、小肠溃疡、小肠血管病变、炎症性肠 病、小肠淋巴瘤等。122例患者顺应性良好,仅1例出现胶 囊滞留,1例因小肠病变导致胶囊嵌顿,1例因患者吞咽困 难操作失败。
胶囊胃镜的幻灯PPT资料(正式版)

32例患者中仅5例(16%)经传统的诊断性检查发 现相关的病理变化,9位患者(28%)通过PE诊 断出明确的出血点,包括7例血管发育异常、1 例小肠癌和1例淋巴瘤。CE在21位患者(66%) 中探察到明确的出血点(P < 0.001),其中包括 17例血管发育异常、2例恶性狭窄和2例炎症性 小肠疾病。 经PE在另外3位患者(9%)及经CE 在另外7位患者(22%)中发现可疑的出血来源, CE和 PE均安全,不伴有病残率。
图 像传输 的可能 性 。这 种胶囊 内镜大 小 32例患者中仅5例(16%)经传统的诊断性检查发现相关的病理变化,9位患者(28%)通过PE诊断出明确的出血点,包括7例血管发育异常、
1例小肠癌和1例淋巴瘤。 M2A胶囊式内窥镜诊断影像系统
为 29×50×16mm 。 曾 作 过 一 个 实 验 通 胶囊造价不到100美元,用于遥控和 监视的仪器约1万美元。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0余人
过剖腹手术将胶囊内镜固定在狗胃内。 MDEA得到 工业设计家协会(IDSA)的批准,并由其主持进行评选工作,主要分两大类表扬医疗工业的优秀产品:一类是针对完整的医
疗设备,所有FDA批准并在 销售的医疗设备产品均可参加; 32例患者中仅5例(16%)经传统的诊断性检查发现相关的病理变化,9位患者(28%)通过PE诊断出明确的出血点,包括7例血管发育异常、 1例小肠癌和1例淋巴瘤。 它是由一个微型摄像机和传送器组成,只有药丸大小,被吞咽下后,可将患者胃肠道图像传送到体外的接受器。 曾作过一个实验通过剖腹手术将胶囊内镜固定在狗胃内。 比较无线胶囊内镜和肠镜诊断慢性胃肠道出血的首次前瞻性对照试验
该研究发现,微型无线胶囊内镜检测小 肠病变比推进式肠镜敏感,但也有缺点, 例如不能在内镜下取活检和进行治疗, 也不适用于肠梗阻病人
胶囊内镜PPT幻灯片

食管齿状线
食管炎
23
5、对消化道功能性疾病
胶囊内镜依靠消化道的运动功能向前 推进,因此胶囊内镜检查可反应消化道运 动功能。Appleyard等及Korman等用胶囊 内镜对消化道运动及传输时间进行了初步 的研究,认为对消化道动力的研究有一定 的价值。
24
6、其它
胶囊内镜对肠腔内的溃疡、糜烂、 粘膜下隆起、寄生虫、异物(毛发、塑 料)等均能清楚显示,而且未发现胶囊 内镜所致的组织损伤,因而可用于不明 原因腹痛、腹泻、放射性小肠炎等的诊 断。
20
)
某男,52岁。反复下腹痛伴解稀便2年,外院胃镜未见异常, 肠镜示回盲部隆起,直肠息肉。胶囊内镜示近回盲部升结肠 粘膜增粗、隆起,重查肠镜病检示升结肠中分化腺癌
21
4、食管疾病
Eliakim等总结106例GERD患者使用 双面快速摄相胶囊内镜与常规内镜检查进 行多中心对比,发现总的敏感性92%,特 异性95%,阳性预测值97%,阴性预测值 88%。Barrett’s 食管敏感性97%,特异性 99%,阳性预测值97%,阴性预测值99%。 食管炎敏感性89%,特异性99%,阳性预 测值97%,阴性预测值94%。
因此,临床上非常需要能解决小肠疾病诊断的, 尤其是较为直观的新型诊断器械。
2
一、胶囊内镜的开发及应用
2000年,以色列科学家经多年的开发研 究,发明了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 又名 无线胶囊内镜 ( 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
2001年8月,美国FDA批准将其用于临 床。
37
2、食管、胃、十二指肠滞留
Hollerbach等发现2例幽门运动功能异 常的患者,胶囊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达 4h),后经胃镜送入十二指肠。我们也发 现有一例在食管下段停留6小时,另一例 在十二指肠球后停留近2h(后胃镜推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胶囊内镜的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