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物态变化(第一课时蒸发和沸腾)
《汽化和液化》教案 第一课时
![《汽化和液化》教案 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da8da8f9b6648d7c0c74666.png)
《汽化和液化》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能比较两种方式的相同和不同。
2.借助实验分析液体的蒸发的三个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次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
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4.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液体沸腾的图像,并叙述沸腾的特点。
5.理解沸点的概念,能说出一ATM下水的沸点,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际中的应用。
6.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的两种方法和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放热,及液化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2.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3.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认识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影响液体蒸发速度的三个要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教学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相关实验器材。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会变干,衣服上的水哪里去了?——>>>汽化的概念: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二、新课学习汽化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讨论】液体蒸发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1)液体的温度越高(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液体的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补充实例说明,人们利用蒸发快慢三个因素来加快或减慢蒸发。
【例】农民在收割后,把谷放在通风的操场上太阳底下摊开来晒,然后隔段时间会把谷去翻翻,这里面用到了哪些原理?还有:水在火炉上烘,水倒在盆中比装在杯中没的快;酒精擦上,用嘴吹……老师在黑板上分别用水和酒精写蒸发两个字得出结论:酒精蒸发的快,不同的液体蒸发的快慢不一样。
我们感觉到擦上酒精后手感觉凉凉的,能说明什么呢?液体蒸发要吸热,下面就通过实验来证明。
综合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和液体蒸发吸热的原理,结合生活蒸发给我们的好处和坏处。
《汽化和液化》(21张)PPT课件
![《汽化和液化》(21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90788b804d2b160a4ec088.png)
一、沸腾
实验目的: 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 情况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 度计、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杯 盖等。
一、沸腾
观察现产生的部位以及运动过程 中大小的变化,观察水温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从 85℃开始计时)
三、液化
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为什么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 不出现“白气?”
石油气是怎样液化的?
三、液化
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把带柄的小镜子 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这 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涂一些酒精,一会儿酒精不见了。 黑板上的“液体”跑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 而在冷水中却变瘪了?
导入新课
在塑料袋中滴入酒精
把袋挤瘪,把口扎紧
放到热水里
导入新课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到 哪里去了?——蒸发 壶里正在烧开的水越来越少——沸腾
时间/min 温度/℃ 水中气泡 变化情况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
85 沸腾前: 沸腾时:
一、沸腾
沸腾前
沸腾时
一、沸腾
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
沸腾前
沸腾时
一、沸腾
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规律:
《汽化和液化》物态变化PPT课件(第1课时汽化)[优秀课件]
![《汽化和液化》物态变化PPT课件(第1课时汽化)[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e9ea89ff00bed5b9f31dc0.png)
第三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9-
14.李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 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第三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 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 有关; ( 2 )通过 A、C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 3 )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李华同学在2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 ( 如图甲、乙所示 ),并控制它们的 表面积 相同,结果发现图乙中的酒精先蒸发完,于是 可以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 液体种类 有关;
A.N容器中的水会随之沸腾 B.N容器中的水温度能达到100 ℃,不会沸腾 C.N容器中的水将一直不断吸热 D.N容器中的水温度不会达到100 ℃
第三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8-
13.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两组同学用图A中的器材完成了实验。
( 1 )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 从下到上 ( 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开始安装; ( 2 )甲、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水温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a、b两个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质量 不同; ( 3 )图 C ( 选填“C”或“D” )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 4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夏天吹风扇感觉凉快( 合理即可 ) 。
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心中都要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有什么样的眼界和胸襟,就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你的心有多宽,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格 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宽。我很平凡,却不简单,只要我想要,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羡慕别人不如自己拥有,现在的努力奋斗成就未来的自己。人生要学会储蓄。你若耕耘,就储 存了一次丰收;你若努力,就储存了一个希望;你若微笑,就储存了一份快乐。你能支取什么,取决于你储蓄了什么。没有储存友谊,就无法支取帮助;没有储存学识,就无法支取能力;没有 储存汗水,就无法支取成长。想要取之不尽的幸福,要储蓄感恩和付出。人生之路并非只有坦途,也有不少崎岖与坎坷,甚至会有一时难以跨越的沟坎儿。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我们只有一种选择: 再向前跨出一步!尽管可能非常艰难,但请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你的人生会无比绚丽!弯得下腰,才抬得起头。在人生路上,不是所有的门都很宽阔,有的门需要你弯腰侧身才进得去。所以, 必要时要能够弯得下自己的腰,才可能在人生路上畅通无阻。跟着理智走,要有勇气;跟着感觉走,就要有倾其所有的决心。从不曾放弃追求,从不愿放弃自己的所有,一路走下来,路过太多的 风景,领略太多的是是非非,才渐渐明白,人活着不只为了自己,而活着,却要活出自己你不会的东西,觉得难的东西,一定不要躲。先搞明白,后精湛,你就比别人优秀了。因为大部分人都 不舍得花力气去钻研,自动淘汰,所以你执着的努力,就占了大便宜。女生年轻时的奋斗不是为了嫁个好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在哪里都饿不死的一技之长,有一份不错的 收入。因为:只有当你经济独立了,才能做到说走就走,才能灵魂独立,才能有资本选择自己想要伴侣和生活。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不倦 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也许你要早上七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日复一日,踽踽独行。但只要笃定而动情地活着,即使生不逢时,你人生最坏的结果,也只是大 器晚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 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行动力,是我们对平庸生活最好的回击。人与人之所以拉开距离, 就在于行动力。不行动,梦想就只是好高骛远;不执行,目标就只是海市蜃楼。想做一件事,最好的开始就是现在。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不颓废,不消极,一直悄 悄酝酿着乐观,培养着豁达,坚持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
第1课时 汽化与液化
![第1课时 汽化与液化](https://img.taocdn.com/s3/m/13bbd2740b1c59eef8c7b4a8.png)
结果记录
注意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产生的部位以及运动
过程中大小的变化,观察水温度的变化,并做好记
录.(从85 ℃开始计时)
时间/min
温度/℃
0
85
0.5
1
1.5
2
2.5
…
分析思考
(1)温度变化规律: 沸腾前,水吸热温度升高. 沸腾过程中,水吸
热温度保持不变.
(2)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一定的温度,吸热.
沸腾
水“开”了这一生活用语, 在物理学中我们称之为“沸腾”.
思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2)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越来越 高?
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
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
情况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2.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 度计、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杯盖等.
水的沸腾实验
实验小结
1 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沸点.
思考
结合前面所学,总结液体沸腾的条件. (1)达到一定的温度;(2)继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 “小资料”中的液体沸点为什么要标注“标准大
气压”? 液体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家中用的液化气,就是 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 办法使石油气变成液体 后装入钢瓶的.
[想一想]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那它是 吸热还是放热?能举例子解释吗? 液化过程要放热.
例子:100℃水蒸气的烫 伤比100℃开水烫伤更严 重,因为100℃水蒸气液 化时要放热,这样烫伤更 严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雾是空气中的 A.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 水蒸气液化成 的小水珠,× B.露是大量小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大 露也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量小水珠 而成的,× C.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 能液化 √ D.用压缩体积的办法可以使所有气 单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并不能使所有的气体 体液化 液化,有些气体必须采用降低温度和压缩体
第三章 第 3节 第1课时 蒸发和沸腾精品课件
![第三章 第 3节 第1课时 蒸发和沸腾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4f9ed690c69ec3d4bb75c0.png)
A
解析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2.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水在
沸腾的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
“不变”)。
关闭
汽化现象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沸腾,其二是蒸发;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 汽化现象,在沸腾的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4.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 B.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 C.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带走皮肤上的热量 D.以上说法都正确
关闭
电风扇吹风加快了人体汗液的蒸发,使人体表面的温度快速降低,所以 人会感到凉爽。
关闭
C
解析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附近的空气流动快慢
温度变化 降温制冷
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例题】 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放热,沸腾吸热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点拨:本题考查了汽化的两种方式的异同点,解题的关键是搞清 楚蒸发和沸腾的概念。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 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二者都是汽化,都要吸收热量。 解析: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A对,C错;蒸发是在任 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 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B错;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以及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D错。 答案:A
第3节 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
![第3节 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fd3ca0cf78a6529647d5335.png)
学习目标
从物理 走向
生活
)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A.-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 B.冰变成水 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学习目标
从物理 走向
生活
例、现在某种物质,在25℃时开始熔化,但直到 75℃才熔化完全。请问: 这种物质是晶体 还是非晶体?
生活
• 沸水吸收了石棉网的余热,所 以水沸腾还能继续一段时间。
交流与评估
学习目标
从物理 走向
生活
•1、可能是实验用水的温度太低 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可能是实验过程中没有用酒精灯外 焰加热烧杯中的水 3、可能是烧杯中被加热的水过多
学习目标
从物理 走向
随堂实验
生活
在手背上涂些酒精,酒精有哪些变化? 手背会有什么感觉? 实验表明:液体蒸发时, 从周围吸热,温度下降。 所以液体蒸发有制冷作用.
学习目标
从物理 走向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生活
(1)液体的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生活 你能用物理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吗?
学习目标
从物理 走向
学习目标 填一填
从物理 走向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例、焊接技术中,焊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焊 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怎样改变? 例、用0℃的水,还是用0℃的冰冷却物体效果 好?为什么?
学习目标
从物理 走向
生活
例、如图所示为萘的 熔化图像。图中 AB段,萘是 态, 热量;BC段, 萘是 态, 热量,温 度 ;CD段, 萘是 态, 热量,温 度 。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 市一等奖PPT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 市一等奖PPT](https://img.taocdn.com/s3/m/7212e35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c.png)
少任何一个,液体都
(会/不会)沸腾
。 保持不变
沸在C度.水腾液却沸:体腾的一内过定部程。(和虽一然表定吸面收/任热何量同),时温但发是度生它下的的,温
剧烈(剧烈/缓慢)的汽化现象
几种液体的沸点/ºC (在标准大气压下)
液态铁 液态铅 水银
亚麻仁油
2750 1740 357
287
甲苯 水 酒精 液态氨
A.慢慢升高
B.不变
C
.迅速升高
D.无法判定
2、对于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方式,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B )
A.都是由液态变为气态
B.都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C.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
和表面同时进行
D.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
3.酒精涂在皮肤上,皮肤感觉很凉,这是因为:( )D
A.酒精放出了热量 B.空气吸收了皮肤的热 C.酒精的温度低 D.酒精蒸发时从皮肤上吸收很多热 4、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扇来
的风:( C ) A.降低了周围的空气温度 B.降低了人的体温 C.加快了人身上汗水的蒸发 D.赶走了人体周围的热空气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比较
蒸发
只发生在液体
表面 上
不同 任何 温度 都
点 能发生
缓慢 的汽
沸腾
在液体 内部 和 表面 同时发生。 必须达到 沸点 , 继续 吸热 。
剧烈 的汽化
化现象
现象
相同 (1)都是 汽化 现象 点 (2)都要 吸收 热量。
1、在未加盖的烧杯中装上水,加热到沸腾后
,再用猛火给水加热,这时水的温度会( )B
我们怎么来判断水开了
水在沸腾时有哪些特征? 水烧开需要哪些条件?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是 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3db3d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6b.png)
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活动化的理念,渗透科学 思想和方法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设 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小组交流得出结论,要充 分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同时要充分利 用多媒体媒介来展现生活中的实例,突出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能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 不仅增长知识,还能培养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讨论: 秋天同学们下水洗澡时,上岸时觉得冷,而在水中反而不冷,说
明什么?该过程发生在液体表面还是内部? 夏天狗,牛等动物的嘴巴张开并伸出舌头,有何用?人运动时,出
大量的汗有何用?(生活走向物理)
(2)让同学们猜煮饭时,是上面的先熟还是下面的先熟?学生很少有 这种生活经验,老师帮助解释。再结合我校用蒸气煮饭烧开水,天 要下雨时特别闷热等例子来帮助学生来知道液化放热。 (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 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 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 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五、说教学策略
本节设计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激发学习兴趣出发,在整个 教学活动中,采用以实验小组分工合作、探究实验的形式,通过观察、 讨论,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突出教师的引 导性,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及生活中物理学道 理的思想情感。
想一想:家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通过什么方法将石油气变成液体 装在钢瓶里的呢? 通过压缩气体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这种使气体液化的方法称为加压 法。这种方法使气体的贮存和运输变得更方便。生活、生产中常用 此方法使气体液化。(如石油液化气、打火机中的液化气、液态氢 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3节 汽化和液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3节 汽化和液化](https://img.taocdn.com/s3/m/39d4c0f05901020207409cef.png)
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汽化01知识管理1.汽化定义:汽化是指物质从________态转化为________态的过程.形式:________和________是汽化的两种形式.特点:汽化________热.2.沸腾定义:沸腾是发生在液体________和________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特点: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________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________.说明:我们在生活中加热食品时,可充分利用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的特点使食品不会被烧焦.注意:沸点与液体表面处的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高压锅就是利用增大气压的方式来增大液体的沸点.3.蒸发定义:在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影响因素:液体________的大小、________的高低、液体表面________________.特点:蒸发________热量,所以蒸发具有制冷作用.注意:液体蒸发的快慢也与自身的性质有关,有的液体容易蒸发,有的液体不容易蒸发.02基础题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 ℃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2.如图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温及水的沸腾图像正确的是( )A.85 ℃;甲B.85 ℃;乙C.85 ℃;丙D.86 ℃;乙3.(广东中考)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主要用来探究(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4.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5.生活中,人们常用酒精棉球擦发烧病人的额头为他降温,这是利用酒精在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________(填“吸”或“放”)热.6.生活中有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下面的两幅图就是为了使物体快速变干而常用的做法.甲:将刚洗过的锅放在煤气灶上加热乙:将篮球场上的积水扫开请根据图片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甲中做法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做法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7.(莆田中考)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水沸腾时,准确测量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3)a、b两组同学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通过图像可知,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请写出一个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3中档题8.(玉林中考)如图所示,下列图像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9.如图是李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做出的水的沸腾图像.下列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得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OA线段表明水在被加热过程中温度与时间成正比B.AB线段表明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而不升温C.沸腾时水的温度不足100 ℃可能是由于供热不足D.实验过程中加热的时间为3 min10.夏天用电风扇吹,人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产生冷气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空气的温度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速人体表面水分的蒸发11.香蕉也能钉钉子?如图所示,在香蕉上浇上适量的液氮,由于液氮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香蕉中________(填“吸收”“放出”)热量,导致香蕉结构发生变化,坚硬无比.第11题图第12题图12.如图所示,用注射器给沸腾的水打气加压,可以看见,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这说明:气压增大,水的________;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为人们服务的.13.在炎热的夏天中午,取两只相同的茶杯,盛入等量热水,将A杯盖上杯盖,B杯敞开,如图所示.将它们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桌上,经过两个小时,______杯中的水温较低,这是由于这杯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更快所致.14.(锦州中考)如图1所示是小明实验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的错误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2中的________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3)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8 ℃,说明当时的气压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04拓展题15.教室内气温为25 ℃,小红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有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第2课时液化01知识管理1.液化定义:物质从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的过程.特点:气体液化时________热.方法:________、________.2.生活中的液化现象现象:雾、露珠都是空气中的________遇冷发生了________而形成的.易错点:不要误以为液化过程中产生的“白气”是“水蒸气”,“白气”的实质是小水珠、小水滴;而“水蒸气”是无色的.02基础题1.(鞍山中考)寒冷的冬天,当戴眼镜的学生从室外走到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不久小水珠又消失了,这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A.只有液化B.只有汽化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2.以下实例中液化方法与其他都不同的是( )A.煤气罐中的液体B.一次性打火机中的液体C.烧水时锅盖内侧的水滴D.推压活塞,注射器内重新出现液态乙醚3.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4.下列实例中利用液化放热原理的是( )A.液化石油气B.仙人掌针状叶C.纸锅烧水D.蒸汽熨斗5.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__现象,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6.戴着眼镜的小明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雾气”,这是用____________的方式使气体液化;现在很多地方用液化气做燃料,它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_的方式把石油气液化装入钢瓶里去的.7.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而用劲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而会更冷.请你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03中档题8.(内江中考)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9.(绵阳中考)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A.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冰棒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10.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子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这种杯子放在某些地方的空气中,白玉圆锥体上就会有水滴产生,过一段时间后杯中就会盛满水,故称常满杯.下列有几种关于此杯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C.有水滴产生时,白玉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可能自动“生”水11.林则徐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据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洋人请他吃冰淇淋,他看到冰淇淋上方雾气腾腾,以为很烫,就用嘴吹,洋人以此取笑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林则徐回请洋人喝汤,由于滚烫的汤上覆盖了一层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洋人抬起就喝……林则徐用自己的智慧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林则徐看到的“雾气”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因为油膜的隔绝,阻碍了汤的________(填物态变化),这种物态变化需要________(填“吸”或“放”)热.1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13.冬季,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________(填“甲”或“乙”)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04拓展题14.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是374 ℃,酒精是243 ℃,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低于常温,如氧是-119 ℃,氢是-240 ℃,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由以上知识可知:(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温和加压两种,但对于某些气体,只使用________的方法是不行的,首先要________.(2)氧气和氢气的混合物,采用降温液化的方法分离,首先液化的是________.(3)氧气的沸点是-183 ℃,氮气的沸点是-196 ℃,氦气的沸点是-269 ℃,采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态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________.15.每年的春季,厦门在南方暖湿气流影响下很容易出现潮湿天气,称之为“回南天”.“回南天”容易出现浓雾,能使瓷砖、玻璃“冒汗”,晾晒的衣物总干不透,整日天潮地湿.(1)请你用所学的热学知识解释在“回南天”里为什么瓷砖、玻璃会“冒汗”?(2)在“回南天”中,一些物品或食品很容易受潮,进而霉变腐烂,可采取什么防潮措施?参考答案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汽化知识管理1.液气蒸发沸腾吸 2.内部表面吸收不变确定不同 3.任何表面表面积温度空气流动快慢吸收基础题1.D 2.C 3.A 4.B 5.汽化吸 6.(1)提高液体温度(2)增大液体表面积7.(1)自下而上(2)98低于(3)吸收不变水的质量较大中档题8.C9.B10.D11.汽化吸收12.不能沸点升高高压锅13.B蒸发14.(1)①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②读数时,视线未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乙不变(3)小于拓展题15.D第2课时液化知识管理1.气液放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2.水蒸气液化基础题1.C 2.C 3.D 4.D 5.液化 6.降低温度压缩体积7.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哈出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手时,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液化要放热,所以手会感到暖和;而用劲向手上吹气,会加快手上的汗液的蒸发,而蒸发要吸热会带走手上的热量,所以手不但不会暖和,反而会更冷.中档题8.B9.C10.B11.液化蒸发吸12.低于13.乙拓展题14.(1)压缩体积降温(2)氧气(3)氦气15.(1)厦门春季,玻璃、瓷砖等物品温度还较低,南方暖湿气流富含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瓷砖上,所以玻璃、瓷砖就出现“冒汗”现象.(2)将易受潮的物品或食品及时用密封袋或密封罐密封,在罐内放一些吸水性强的物品,如木炭、生石灰等可以防止物品或食品受潮.。
《汽化和液化》物态变化PPT课件
![《汽化和液化》物态变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c7a94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9.png)
知识点二 蒸发
沸腾
蒸发
水开了
字迹消失
湿衣晾干
知识点二 蒸发
把温度计浸 没在酒精中
取出后看温度计 示数变化情况
知识点二 蒸发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吸热。
知识点二 蒸发 如何让衣服尽快晾干?
知识点二 蒸发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这些因素 是如何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
知识点二 蒸发
知识点一 沸腾
水沸腾前后温度如何变化? 水在沸腾前后会有什么现象呢?
知识点一 沸腾
设计实验步骤。
知识点一 沸腾
实验中怎样就能够“加快水的沸腾”? (1)加盖子,可以防止热量散失 (2)选择温度适当高一些的水来加热 (3)水量适中 (4)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知识点一 沸腾
实验步骤: 1. 按图组装好实验器材。 2.从向烧杯倒入30ml左右的水,点燃 酒精灯。
知识点一 沸腾
3.同学们配合分别观察时间、温度和气泡变化,当水温 到达一定示数时(建议90℃时),开始计时。每隔一段时 间(30秒)记录一次温度,沸腾前记录不少于3次,沸腾 后也记录,不少于3次。 4.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 变化图像。
知识点一 沸腾
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课堂总结
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沸腾 蒸发
概念 发生条件 特点 概念 发生条件 特点 影响因素
汽化吸热
当堂训练
根据课堂安排适量练习
课后作业 教材课后练习题
5
6
…
温度/℃ 90 93 97 99 100 100 100 …
知识点一 沸腾
温度/℃
105
初二汽化和液化(含答案)
![初二汽化和液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e6ff68ff00bed5b9f31daa.png)
汽化和液化【知识回顾】1、蒸发与沸腾。
汽化的两种方式一是蒸发,二是沸腾。
它们虽同属汽化,需要吸热,但其特点是不同的。
见表中所列:说明:(1)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液体温度降低并且有致冷作用。
(2)不同的液体沸点(沸腾时的温度)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还要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大小而变化。
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3)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但其自身的温度保持不变。
2、液化的方法分为: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遇冷、放热)液化:① 雾与露的形成(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附在尘埃浮在空中,形成“雾”;附在草木,聚成“露”);② 冬天,嘴里呼出“白气”。
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 ③ 冬天,窗户内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屋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汽化要吸热.蒸发 沸腾两种方式 蒸发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快慢. 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 沸腾 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内部和液体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液化要放热.两种方法 降低气体的温度,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 压缩气体的体积,只压缩体积,有些气体不能液化.常见的液化现象:烧开水上方冒的“白气”;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夏天撕开冰棒的纸周围冒“白气”;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到室内,镜片上蒙上的一层水珠;戴眼镜的人灌开水,镜片变得模糊;秋天的雾的形成;夏天的露珠的形成;夏天的自来水管“出汗”;烧开水时,锅盖上的水珠.汽化和液化④ 牙医在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将检查用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稍微烤一下,然后放入口腔中(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
10-3第十章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10-3第十章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和液化](https://img.taocdn.com/s3/m/f038b2d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0.png)
第十章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编号:38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二、课前预习:1、物质由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过程需要2、物质由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液化过程需要。
3、汽化有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4、蒸发是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汽化现象。
5、液化的两种方式是和。
三、预习检测(独立完成)1.物质从态变为态叫做汽化。
物质由态变为态的现象叫液化。
液化的过程是热的过程。
2.蒸发可以在温度下进行,它是只在发生的汽化现象。
蒸发过程是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沸腾也是一种汽化现象。
它是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不像蒸发那样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它必须在温度下才会发生。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
3.液体蒸发的快慢与三个因素有关,这三个因素是液体的、以及液面上的空气流通情况。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会发现,水沸腾时烧杯的底部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往上升时体积,到达水面时发出响声,同时气泡里的散发到空气中。
4.洗过的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
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太阳吸收了衣服上的水分 B.衣服上的水不断地蒸发掉C.风带走了衣服上的水分 D.衣服上的水不断地往下滴5.若水面上的气压为标准大气压,则水的沸点为。
水一旦沸腾,即使继续给它加热,插在水中的温度计的示数也不上升。
这一现象说明水是在沸腾的。
大量实验表明,其他液体的沸腾也具有这样的性质。
6.烧饭时,揭开锅盖,锅面上方出现大量的雾气,锅盖上还会往下滴水,这些都是由于锅内的水蒸气遇冷发生而形成的。
汽化和液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
![汽化和液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ceec0e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a.png)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在上面两种情况下,水在物态变化上有什么 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不同点: 这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蒸发
地面上的水,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温度没 有达到水的沸点也会变干。
这种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2、夏天扇扇子并不能降低温度,但是感觉很凉快,为 什么?
3、喝开水时,向水面吹气,这样就不太烫,为什么?
(二)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第一种方法:降低温度 露水和雾水的形成,都是因为气温下降使水蒸气遇冷 液化形成的。
(二)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第二种方法:压缩体积 液化石油气、打火机中的气体、液体氢等。
课堂总结
液态
汽化 气态 液化
蒸发 汽 化
沸腾
温度的高低 影响 因素 表面积的大小
空气流动的快慢
课堂练习
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1、人淋雨后,若不及时换湿衣服,为什么容易感冒?
归纳: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
度下降;即蒸发有致冷作用。
气化吸热
烘干机是怎样加快手 上水分蒸发的?
提高温度
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盐场是怎样加快盐水 中水分蒸发的?
提高温度
加大液体表面积
保鲜膜是怎样减小食 物中水分蒸发的?
减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二)液化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到液态的过程 思考:请自己想出一个液化现象,并进行解释。
注意:蒸发更为普遍,它是气化的一种方式。
头脑风暴: 如何让湿衣服尽快变干呢?
晒太阳 火炉烘 摊开 悬挂
3、3第1课时 沸腾 蒸发 同步课件 21-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x
![3、3第1课时 沸腾 蒸发 同步课件 21-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a88412d5022aaea988f0f2c.png)
(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_____沸__点________,液体在沸 腾 过 程 中 要 _____吸__热______ , 但 温 度 保 持 _____不__变_______. 沸点与_____气__压______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3.蒸发:在______任__何________温度下都可以进行,且 只 在 液 体 _____表__面_______ 发 生 的 _____缓__慢_________ 的汽化现象.蒸发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使自身及 周 围 的 温 度 都 ______降__低_____ , 故 有 ____致__冷_______ 作用.
2.在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小宇在两块 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 示,观察图中情景,你认为小宇在探究水蒸发快慢 与哪一因素有关( A ) A.水的表面积 B.水上方的风速 C.水的温度 D.水的质量
当堂检测
1.夏天游泳爬上岸后,会感觉冷,这是因为( C ) A.空气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B.人的感觉不准确 C.身上的水分蒸发时吸收了热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1课时 沸腾 蒸发
1.课程标准∶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汽化 和液化的特点. 2.核心考点︰汽化现象的判断,水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 系.液化现象的判断.
课前预习 1.汽化:物质从_____液__态______变为____气__态_______的
过 程 叫 汽 化 , 汽 化 的 方 式 有 ______蒸__发______ 和 _____沸__腾______,都要_______吸_______热. 2.沸腾 (1) 在 一 定 温 度 下 , 在 液 体 ______内__部________ 和 _____表__面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3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3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74e4e0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f.png)
1.汽化的定义、分类(蒸发和沸腾)及特点;
2.液化的定义、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及特点;
3.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4.汽化和液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其分类和特点;
2.掌握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热量变化的原因;
3.学会运用所学的汽化和液化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熔化和凝固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热学基础。然而,他们在学习汽化和液化过程中可能遇到以下障碍:
1.对汽化和液化的本质区别理解不清,容易混淆蒸发和沸腾的概念;
2.对液化的方法及其应用场景认识不足,难以理解压缩体积对液化的影响;
3.对热量变化在物态变化中的作用认识不够,难以将热量与汽化和液化过程联系起来。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互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探究式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建构和完善知识体系。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实验器材:蒸发皿、酒精灯、温度计、气压计等,用于进行汽化和液化的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现象;
3.利用动画或视频展示汽化和液化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现象的奇妙,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结合实验数据和实例,分析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让学生理解物态变化与热量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一课时 汽化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一课时 汽化](https://img.taocdn.com/s3/m/4cd5d3d880eb6294dd886cd7.png)
达标检测
1.夏天扇扇子能使人感觉凉爽,这是因为扇子所 产生的风( C ) A.使空气的温度降低 B.在人体表面吸热 C.加快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 D.减慢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 2.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D ) A.80 ℃的水,正在沸腾中 B.用纸盒装水,放在火上加热,可将水烧开 C.液体吸热后,温度却不升高 D.已经沸腾的水停止吸热仍然沸腾 。
义 务 教 育 教 科 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湿衣服慢慢变干。 雨后地面上的水逐渐消失。
干旱使得湖泊干涸。
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 来越高? 请你带着这三个问题与同伴一起设计探究 实验方案。
沸腾是在液体 内部和表面同时发 生的剧烈的汽化现 象。沸腾要达到沸 点,还要吸热。
达标检测
3.请完成下列表格
汽化方式 异同Leabharlann 相同点不 发生部位 同 点 发生温度 剧烈程度
蒸发
沸腾
汽化现象、吸热 液体表面 表面和内部
任何温度
缓慢
沸点
剧烈
课后作业思考
观察下图实验,思考一下水在实验中 发生了哪些变化?
课堂训练
1.只发生在液体 表面 ,在 任何温度 都能发生的汽化现 象叫蒸发。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 和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 3.打预防针前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有凉的感觉, 这是因为( ) C A.酒精温度低 B.酒精会挥发 C.酒精蒸发从人皮肤上吸热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为什么洗完头后用吹风机可以使头发很快变干? 答:用吹风机吹湿头发可以提高头发中水分的 , 温度 加快头发中水分表面的 ,这都可以加快水 空气流速 分的 ,所以头发很快就变干了。 蒸发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https://img.taocdn.com/s3/m/016b560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d.png)
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汽化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经历汽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沸点。
了解汽化过程中的吸热现象。
能用汽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的第三节内容。
本课时主要内容包括汽化的定义、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汽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能准确地表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发展理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中的物理学道理。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烈,充满求知欲,对动手实验有良好的兴趣,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物理现象充满了好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但他们学习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基本步骤的掌握有所欠缺,要求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经过前面对温度、熔化和凝固的学习,对物态变化这一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4.知道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5.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和温度特点。
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1)挂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干了,水去哪里了?(2)在地面上用水写的字一会儿没了,水去哪里了?(3)我们给一壶水加热,壶和水的总重量为什么一直在减小?(4)播放视频,杯中水上有一些汽油,现在利用快放的形式来看杯中汽油的变化,大家会看到汽油明显在减少,汽油去哪里了?教师总结: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作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沸腾,一种是蒸发。
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思考、交流,并回答问题:(1)变成水蒸气了。
《汽化和液化》物态变化PPT课件
![《汽化和液化》物态变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1c01b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a.png)
4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沸腾时
温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
5
根据图像,总结水沸腾前后,
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实验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数据表格
时间/
0
温度/℃
90
1
2
3
4
5
6
7
8
…
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
沸腾前
沸腾时
分析数据和图像得出探究结论
沸腾时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沸腾前,
水吸热温
湿衣服展开与叠起
来,比较衣服晾干
的快慢
在相同条件下,将
湿衣服放在通风处
和无风处,比较衣
服晾干的快慢
探究
过程
现象
阳光下衣服干得快
展开的衣服干得快
通风的衣服干得快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
(1)在液体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一定时,
液体的温度越 高 ,蒸发越 快
;
(2)在液体的温度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一定时,
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
凉快,是利用水在蒸发时
吸热来降低温度。
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大汗淋
漓,时人体自我保护的生理
现象,汗液蒸发吸热,使体
温不致升得太高。
为什么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天热时,狗常
把舌头伸出来?
人上岸后,人体表面的水分开始蒸发,人身
上的水蒸发需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于是人会感
觉冷.狗的汗腺在舌头上,狗热是汗腺出汗将舌
头伸出可以加快液面上方气流流速,加快蒸发速
度,(液面表面积也增加了,也可以加快蒸发速
度).液体蒸发吸热汽化,有制冷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闭
电风扇吹风加快了人体汗液的蒸发,使人体表面的温度快速降低,所以 人会感到凉爽。
关闭
C
解析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一、沸腾 1.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如图所示。在加热过程中,下列说法不符合 实际的是( ) A.水临近沸腾前,水中无气泡产生 B.水温升高得越快,产生的“白气”越多 C.水沸腾过程中,水中的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D.水沸腾过程中,水温不变
关闭
水沸腾前气泡很小,越向上越小,沸腾后气泡很大,并且越向上越大,内 部充满着水蒸气。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三、蒸发 1.概念:在 任何 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2.发生部位:只在液体 表面 进行。 3.影响因素:液体的 温度高低 ,液体 表面积大小 , 液体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 快慢 。 4.特点:液体在蒸发中 吸 热,致使液体及与液体接触的物体温 度 下降 。
B
用扫帚把地上的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从而加快 了蒸发
C
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减慢了蔬菜上方的空气流动速 度,放在冰箱中,降低了蔬菜的温度,从而减慢蒸发
D C
喝开水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 加快了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降低了开水的温度关闭源自判 断 × × √ × 关闭
解析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蒸发和沸腾的比较
项目 相同点
蒸发
沸腾
(1)都是汽化现象;(2)都要吸热
现象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内部同时
不同 汽化速度 缓慢
剧烈
点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沸点)
(1)液体的温度高低;(2)
影响因素 液体表面积大小;(3)液面 沸点大小与大气压有关
关闭
A
解析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2.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水在
沸腾的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
“不变”)。
关闭
汽化现象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沸腾,其二是蒸发;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 汽化现象,在沸腾的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附近的空气流动快慢
温度变化 降温制冷
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例题】 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放热,沸腾吸热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点拨:本题考查了汽化的两种方式的异同点,解题的关键是搞清 楚蒸发和沸腾的概念。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 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二者都是汽化,都要吸收热量。 解析: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A对,C错;蒸发是在任 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 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B错;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以及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D错。 答案:A
汽化 不变
关闭
解析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二、蒸发
3.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BC对...选 项用把用各蔬扫电选具菜帚热项体用把吹分分保地风析析鲜上将、膜的湿判包积头断好水发如放扫吹下入开干表冰: 箱
D.A喝开水用 度为电,加了热快不吹了烫风头口机发向将周水湿围面头的吹发空气吹气干流,动升速 高度了,头从发而上加水快分了的蒸温发
5.(2018·山东济南实验中学期中)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
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
(选填“热”
或“冷”),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
名称)现象。
关闭
酒精容易发生蒸发现象,它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所以用酒精棉球擦过的 皮肤处会感到冷。
冷 蒸发
关闭
解析 答案
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不管怎样,你都是要学会培养自己有一项业余爱好或特长。 生命在前进的同时,它就是在走向死亡。 错误犯过一次,尽可能的不要再犯第二次。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 目标,一分钟的目标。——列夫·托尔斯泰说 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象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 只要愿意去做,人无所不通。 人生里面总是有所缺少,你得到什么,也就失去什么,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追两只兔子的人,难免会一无所获。 不要回避苦恼和困难,挺起身来向它挑战,进而克服它。——池田大作 这个是世界上没有天才,所谓的天才只是比普通人多了百分之一的天赋。如果这个天赋运用不好,那么他就可能变成百分之十的累赘。 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1课时 蒸发和沸腾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一、汽化 物质由 液态 变为 气态 的过程。 二、沸腾 1.概念:液体 内部 和 表面 同时发生的 剧烈 汽化现 象。 2.现象: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 上升、变大 ,到水面破裂开来, 里面的 水蒸气 散发到空气中。 3.特点:不断吸热,温度 不变 。 4.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 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