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违反规定套取挪用科研经费的典型案例
科研经费违规使用案例
科研经费违规使用案例
大学物理学院的教授李是该学院的重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他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拥有很大的裁量权。
然而,他却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用于个人享乐和敛财。
具体案情如下:
首先,李违规使用科研经费购买奢侈消费品。
他在秘密向项目经费中注入自己个人的消费支出后,使用这些款项购买了名牌服装、奢侈手表等物品,并将其用于自己的个人生活和享受。
这种行为不仅明显违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规定,也严重损害了科学研究的正当性和诚信。
再次,李滥用科研经费而不顾项目进展和成果。
他大量使用经费用于各种无关紧要的开销,比如高档的办公设备、私人司机、高级餐饮等,而忽视了项目的实际需求和科研进展。
这种滥用科研经费的行为不仅令整个科研项目的进展受到影响,还浪费了宝贵的科研资源和纳税人的钱财。
最后,李在科研项目中利用经费设立了个人的私人公司。
他滥用经费为自己的私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使得科研经费流向民营企业,从而使得他个人受益。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规定,也有悖于科研的公平竞争原则,给其他科研人员带来了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李对科研经费的违规使用案例揭示了科研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风险。
为了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和透明使用,需要建立科学提高经费管理的体系和监督机制,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和伦理教育,严格遵守科研经费的使用规定,并建立有效的举报机制,以及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科研经费的合法权益,维护科研的公正和诚信。
高校违规使用科研经费案例
高校违规使用科研经费案例高校违规使用科研经费案例:1. 某高校A教授以科研项目为名,将部分科研经费用于购买个人豪华轿车。
该行为被揭露后,引起了广泛的舆论关注。
校方迅速展开调查,最终解除了该教授的聘任,并追回了被挪用的经费。
2. 某高校B实验室主任利用科研经费购买私人房产,违反了科研经费使用规定。
该行为被学校发现后,立即停止了该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3. 某高校C研究团队利用科研经费在科研项目外进行高消费活动。
该行为被相关人员举报,学校成立专门小组进行调查,最终责令团队返还挪用的经费,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警告和处分。
4. 某高校D教授为私人目的虚报科研经费,用于购买奢侈品和进行旅游。
该行为被学校审计部门发现,并立即通报了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教授被迫退还了挪用的经费,并受到学校的严厉处分。
5. 某高校E教授将科研经费用于支付学生助教工资,超出了科研项目的范围。
该行为被学校教务处发现后,迅速采取措施制止了这一违规行为,并要求教授退还了超额支付的经费。
6. 某高校F研究团队利用科研经费举办了一场奢华的学术会议,费用高昂。
校方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要求团队返还经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7. 某高校G教授将科研经费用于购买私人名牌服饰和珠宝,违反了经费使用规定。
学校对该教授进行了调查和处理,要求其返还挪用的经费,并给予了相应的处分。
8. 某高校H实验室主任将科研经费用于赌博活动,违反了科研经费使用规定。
学校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停止了该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9. 某高校I教授将科研经费挪作他用,用于购买私人物品和支付个人债务。
该行为被学校发现后,学校对教授进行了调查和处理,要求其返还挪用的经费,并给予了相应的处分。
10. 某高校J研究团队利用科研经费举办了一场豪华的团建活动,费用高昂。
校方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要求团队返还经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这些案例都是高校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真实案例,这些违规行为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科研经费资源,也损害了高校的声誉。
骗取国家专项资金案例
骗取国家专项资金案例
案例一:假冒项目申请专项资金
一家公司在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时,伪造了一个不存在的项目来获取资金。
他们编写了一个以假乱真的项目计划书,包括详细的项目描述、预期成果和经费预算。
该公司还为该项目虚构了一批合作伙伴和专家团队,并附上了虚假的合作协议和专家证明。
通过这种方式,该公司成功地获得了国家专项资金。
案例二:虚报项目经费冒领专项资金
一家科研机构在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故意虚报项目的实际经费需求,将部分资金挪用到了其他用途上。
该机构通过虚假的支出明细和发票,伪装成项目支出,以冒领国家专项资金。
他们将专项资金用于了个人开支、购买奢侈品和支付他人的债务等。
案例三:虚构科研成果套取专项资金
一位科研人员为了获取国家专项资金,编造了一组科研成果来证明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包括实验数据、研究报告和论文发表。
实际上,这些成果都是虚构的,没有真实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科研人员通过提交虚假的科研成果,成功地获得了国家专项资金。
案例四:虚开发票骗取专项资金
一家公司为了获取国家专项资金,利用虚开发票的手法骗取资金。
他们与一些合作伙伴合谋,将虚开的发票作为项目经费的支出证明提交给相关部门。
这些虚假的发票看似真实,但实际上是由他们自己和合作伙伴制造出来的。
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获取了国家专项资金。
科研院所违规违纪案例
科研院所违规违纪案例科研院所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组织机构,承担着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候也会发生违规违纪的情况。
下面列举了一些科研院所违规违纪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些问题的发生原因和影响。
1. 学术不端某科研院所的一位研究员在发表论文时涉嫌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该研究员在论文中未注明引用并转述了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严重侵犯了学术伦理规范。
2. 贪污腐败某科研院所的一位主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研究经费用于个人投资,甚至将研究经费挪作他用,违反了科研经费使用规定,涉嫌贪污腐败。
3. 学术造假某科研院所的一位研究人员在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故意篡改数据,使实验结果更符合自己的研究假设,严重违反了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规范。
4. 违规招聘某科研院所的一位负责人在招聘研究人员时,违反招聘程序,违规录用了自己的亲戚或朋友,严重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5. 学术交换不端某科研院所的一位研究人员在与国内外合作研究时,将合作伙伴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严重侵犯了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
6. 违规使用动物实验某科研院所的一位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过程中,未按照规定的伦理标准和程序进行操作,造成动物痛苦和死亡,违反了动物保护法和伦理规定。
7. 违规使用人体样本某科研院所的一位研究人员在人体样本的采集和使用过程中,未经受试者同意,擅自使用了受试者的个人信息和生物样本,侵犯了受试者的隐私权。
8. 学术研究不合规某科研院所的一位研究人员在科研项目中,未按照规定的研究方案和方法进行研究,甚至篡改或伪造实验数据,严重损害了科研的可信度和学术声誉。
9. 违规发布虚假宣传某科研院所的一位负责人在项目申报或成果发布过程中,故意夸大研究成果的价值和影响,欺骗了政府和社会公众,违反了科研诚信和宣传规范。
10. 违规转让研究成果某科研院所的一位研究人员将自己研究的科研成果转让给商业公司,未经科研院所和相关部门的批准,违反了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规定。
高校科研经费违规使用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报告
高校科研经费违规使用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报告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更涉及到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然而,一些高校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财务浪费和不当利益输送。
本文将列举10个高校科研经费违规使用的反面典型案例,并对其进行剖析和分析,以便引起广大高校管理人员的重视和反思。
案例一:某高校教授私自将科研经费用于购买豪车。
该教授通过虚报科研实验设备的价格,套取了大量经费,然后将这些经费用于购买豪车,严重违反了科研经费使用的规定。
案例二:某高校研究团队将科研经费用于旅游和购物。
该研究团队将科研经费作为差旅费报销,却将这些费用用于旅游和购物,严重浪费了经费资源,对科研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
案例三:某高校科研项目负责人侵占科研经费。
该科研项目负责人将科研经费直接转入个人账户,用于个人开支,严重违反了科研经费使用的规定,损害了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
案例四:某高校研究团队用科研经费进行赌博。
该研究团队将科研经费用于赌博活动,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经费,还对团队成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案例五:某高校教授将科研经费用于投资理财。
该教授将科研经费用于投资理财活动,违反了科研经费使用的规定,不仅损失了经费资源,还可能存在风险导致经费无法归还。
案例六:某高校研究团队将科研经费用于购买奢侈品。
该研究团队将科研经费用于购买奢侈品,严重违背了科研经费使用的原则,损害了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
案例七:某高校科研项目负责人将科研经费用于资助亲友。
该科研项目负责人将科研经费用于资助亲友的生活和工作,违反了科研经费使用的规定,损害了科研项目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案例八:某高校教授将科研经费用于购买房产。
该教授通过虚报科研实验设备的价格,套取了大量经费,然后将这些经费用于购买房产,严重违反了科研经费使用的规定。
案例九:某高校研究团队将科研经费用于支付私人债务。
该研究团队将科研经费用于支付私人债务,不仅违反了科研经费使用的规定,还对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造成了严重影响。
舞弊案例-科研经费腐败“黑洞” 有多深
舞弊案例(Fraud Case)幼儿园头顶“中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中国动物克隆体系创始人”等光环,担任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经费约200亿元的重大科研专项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某却因侵吞千万元科研经费,于2014年10月被批捕。
中国农大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0年的5年间,在国际论文、省部级奖项等“学术产出”中,李某占据其所在院系全部奖项的一半多。
与之相应的是,其获得经费的“吸金”能力在业内也“屈指可数”。
同一时期,李某所在的生物学院获得科研项目达374个,获得国家及各类经费达6.8亿余元。
“李某最受争议的,就是他既是专项主要负责人、把关者,也是数十个子项目的负责人或顾问。
”一位知情专家表示。
据业内人士透露,身兼“运动员”“裁判员”是一批课题的普遍做法,以强化个人拿项目、抢经费的能力。
长期担任重大课题负责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李某,还参股或控股开办了多家企业。
正是通过“空壳公司”参与课题、捞取公款,直接导致其“出事”。
舞弊案例>>案例回放根据工商登记资料,李某名下企业分布在北京、江苏无锡等地。
成立于2009年1月19日、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的“北京三元济普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以李某为法定代表人的公司。
济普霖公司发布的招聘地址就在中国农大附近一处居民楼中。
周边居民说,“根本不知道有这家公司存在”。
就是这家“只见其名难觅其踪”的企业,却屡屡参与李某承接的国家课题,进而获得国家经费。
据不完全统计,济普霖公司参与的类似课题项目有近20项。
根据巡视整改通报,李某等人承担的、农业部牵头组织实施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有关课题,是套取经费事发的导火索。
在一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重点课题申报指南》中,该科研专项旗下单个子项目的规模为200万元至300万元。
同时承接多个项目的济普霖公司,掌握的经费估计至少上千万元。
知情人士介绍,与多数专家与学生团队一同承接课题、使用经费不同,李某采取的“专业化公司、专业化运作”近来十分“流行”。
2019年科研腐败案例-推荐word版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科研腐败案例篇一:科研经费违规使用案例分析科研经费违规使用案例分析1.段振豪贪污科研经费百余万被判刑13年用假票据报销百余万201X年2月13日10时30分许,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段振豪等待候审,紧随其后的是本案的另一名被告人车春兰,案发前,她是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计算机地球化学学科组秘书。
检方起诉书显示,201X年至201X年7月间,段振豪担任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计算地球化学及其应用学科组组长,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申请、项目执行直至结题验收全过程。
而他的秘书车春兰为学科组提供辅助性工作。
检方提出了三起指控事实:二人于201X年至201X年7月间以报销科研经费为由,使用虚假的票据报销差旅费等共计124万余元,段振豪非法占有上述款项后给车春兰少量好处费;201X年5月,段振豪与他人签订虚假的网站开发合同,使用虚假的票据报销网站开发费,骗取科研经费5.85万元;车春兰于201X年至201X年间用假票据报销17.85万。
根据检方掌握的证据,段、车二人的涉案手法,主要是找虚假票据以各种名义从科研经费中报销。
报销名目包括差旅费、复印装订费、劳务费、租车费以及网站开发费等。
为他们提供票据的人包括段振豪的亲友、学生、熟人、同事等。
二人假借课题组成员的名义将票据从财务报销,而课题组成员崔某等证实,这些研究内容基本上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崔某本人根本没有因科研出过差。
而据段振豪自己的供述,在他虚报的差旅费中,有20多万是保姆张某提供的前往银川的发票,有30多万是蔺某提供的前往大庆的发票,另有20多万是他每年回湖南老家探亲的票据和弟弟提供的发票,另外他还找了一家机票代理公司买了虚假行程单。
拿到这些虚假的单据后,段振豪将其交给车春兰,车春兰有时还会提醒他以哪些学生的名义报销从财务的角度更合理。
科研经费警示案例
科研经费警示案例今天给大家讲几个关于科研经费的警示案例,就像听故事一样,不过这些故事可都是充满了教训的哦。
案例一:“贪心教授的糊涂账”有这么一位教授,在科研界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他申请到了一个关于新型环保材料研究的科研项目,经费还挺充裕的。
一开始呢,他确实是在认真搞研究,买设备、做实验,一切都看起来很正常。
但是啊,人心不足蛇吞象。
他发现经费管理好像有一些“漏洞”可以钻。
他想,我平时出去参加那些和项目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学术会议,就拿这个科研经费来报销机票和住宿费吧,反正也没人会仔细查。
于是,他就开始了这种浑水摸鱼的操作。
他还和一些供应商勾结,本来实验室只需要一些普通的玻璃器皿,他却让供应商开高价发票,虚报数量,把多出来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
这就好比你去买一个馒头,却让老板开一张满汉全席的发票,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嘛。
结果呢,纸包不住火。
科研经费审查的时候,审计人员发现他的账目乱得像一团麻,很多支出都对不上号。
这位教授不仅要把多拿的钱吐出来,还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名誉扫地,以前的那些科研成果也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就是贪心的下场,本可以好好做科研,名利双收的,非要去动那些歪脑筋。
案例二:“乱花经费的课题组”有一个课题组,他们拿到了一个生物科技方面的科研项目。
这个组里的成员都觉得自己像是中了大奖一样,经费一到账,就开始有点飘飘然了。
他们在购买设备的时候,根本不做市场调研。
看到一个看起来很高大上的仪器,不管自己的项目是不是真的需要,就直接下单购买。
比如说,他们的项目其实只需要一个基本功能的显微镜就够了,但是他们却买了一个超豪华、功能超多但大部分都用不上的显微镜,价格可是普通显微镜的好几倍呢。
这就好比你只是想在家里做个简单的炒饭,却买了一整套高级西餐厨具一样,纯粹是浪费。
而且啊,他们在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的时候,完全不考虑成本。
定的场地超级豪华,提供的餐饮也是各种山珍海味,就差没把满汉全席搬上去了。
他们觉得反正是科研经费,只要和科研沾点边,怎么花都行。
聚焦严格区分违规套取科研经费与贪污行为
聚焦严格区分违规套取科研经费与贪污行为提要:我们知道科研项目经过申请、考核、预算之后,国家相关部门才会通过决算下拨科研经费。
显然,这种纵向下拨科研经费不是随意而为,而是国家看中科研效果,考虑科研创新之必要,为鼓励科研人员智力投入而给予的消耗费用。
严格区分违规套取科研经费与贪污行为2016年,济南天桥区法院对山东大学教授陈哲宇贪污一案作出宣判,判处陈哲宇有期徒刑四年。
2017年,浙江大学原副校长褚健涉嫌贪污案一审宣判,褚健获刑三年零三个月。
2017年,北京海淀区检察院以涉嫌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对清华大学教授付林提起公诉,目前尚未宣判。
近年来,科研人员违规套取科研经费涉嫌犯罪的指控和判决,不绝于耳。
判决书里的科研经费犯罪案例一,陈英旭案。
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被告人陈英旭作为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院长,在申报与中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太湖流域苕溪农业面源污染河流综合整治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以下简称苕溪课题,合同起止时间为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经费预算为3.1354亿元,其中1.0554亿元为专项国拨经费)过程中,利用本人担任建议课题技术责任人、课题总负责人并负责课题申报、预决算编制、课题技术支持单位确定、以及任务合同书的签订、对中央财政投入的专项科研经费的总体把握、分配管理、拨付的职务便利,将陈英旭个人控制的、被夸大科研力量和人员结构的高博公司和波易公司列为建议课题技术支持单位(即课题外协单位),并将自己辅导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胡某、田某、王某甲、杨某甲等人作为高博公司、波易公司的职员列为课题的主要参与人员,并从优确保高博公司在所参与的第四子课题“畜禽水产养殖业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区域污染控制示范”下“养殖废水高效低耗处理技术与示范”中享有国拨经费600万元,波易公司作为该子课题下“畜禽水产养殖区域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水污染控制技术集成示范”中享有国拨经费600万元,波易公司在所参与的第十子课题“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技术综合集成示范”下“县域面源污染控制欲信息管理技术集成示范”中享有国拨经费320万元。
高校教师科研经费违规使用案例
高校教师科研经费违规使用案例
案例一:“科研经费的私人购物车”
有这么一位高校教师啊,简直把科研经费当成了自己的私人小金库。
他拿着科研经费去买了一堆根本和科研项目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
比如说,他竟然用经费买了高档的品牌服装,就因为他觉得在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要穿得很体面。
学术会议是看你的研究成果,又不是走时装秀呢!还有啊,他还买了好多高级的化妆品,美其名曰是为了在和其他科研人员交流的时候有个好形象。
这哪儿跟哪儿啊,科研经费是用来做科研的,不是让你打造个人时尚造型的。
案例二:“旅游经费的华丽变身”
另外一个教师呢,打起了科研经费的歪主意来满足自己的旅游欲望。
他申请了一个本地的科研项目,但是却用科研经费订了去国外旅游的机票和酒店。
他的借口特别奇葩,说什么要去国外考察相似的科研项目,可是他的项目明明就是针对本地情况的啊。
他还把在旅游景点吃喝玩乐的费用都算到了科研经费里,什么参观名胜古迹的门票啦,在高级餐厅吃大餐的钱啦,全算进去了。
这就好比你要盖本地的房子,却跑到国外去看风景,还让盖房子的钱来买单。
案例三:“家庭聚会也科研?”
还有个教师更离谱。
他把自己家庭聚会的费用都用科研经费报销了。
他请家里亲戚朋友吃饭,开的发票写的是科研团队的聚餐。
可实际上呢,这些亲戚朋友里没一个是和科研项目有关的。
他还把给家里买家具的发票也混在科研经费报销里,说是什么为了给科研团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式”办公环境。
这简直就是强词夺理嘛,科研经费可不是用来让你家庭聚会、装修家里的。
高校违规使用科研经费案例
高校违规使用科研经费案例高校违规使用科研经费是指高校在进行科研项目时,违反相关规定或者滥用科研经费的行为。
下面是一些高校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案例。
1. 某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用于购买奢侈物品。
某高校的科研负责人将科研项目的经费用于购买奢侈品,超出了科研项目所需的范围,违反了相关规定。
2. 某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被挪用于个人消费。
某高校的科研负责人将科研项目的经费用于个人消费,如购买家居用品、旅游等,严重违背了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
3. 某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被用于其他非科研用途。
某高校的科研负责人将科研项目的经费用于其他非科研用途,如办公室装修、会议费用等,违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规定。
4. 某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被用于购买无关设备。
某高校的科研负责人将科研项目的经费用于购买与科研项目无关的设备,如高档电脑、音响等,违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
5. 某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被用于支付个人工资。
某高校的科研负责人将科研项目的经费用于支付个人工资,而非用于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实验费用,严重违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规定。
6. 某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被滥用于差旅费用。
某高校的科研负责人将科研项目的经费用于频繁的差旅,而非用于科研实验和研究,超出了科研经费的合理范围。
7. 某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被用于购买低质量实验器材。
某高校的科研负责人将科研项目的经费用于购买低质量的实验器材,而非用于购买符合科研要求的实验设备,违背了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
8. 某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被用于支付高额顾问费用。
某高校的科研负责人将科研项目的经费用于支付高额的顾问费用,但这些顾问并未对科研项目做出实质性的贡献,违反了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原则。
9. 某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被滥用于组织活动费用。
某高校的科研负责人将科研项目的经费用于组织活动的费用,如学术会议、研讨会等,超出了科研经费的合理范围。
10. 某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被用于支付高额实验室管理费用。
某高校的科研负责人将科研项目的经费用于支付高额的实验室管理费用,但这些费用并未得到合理的使用和管理,违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规定。
案例-科研经费出现违法违纪案例类型
科研经费出现违法违纪案例类型(一)某些科研人员防腐意识薄弱某些科研人员利用科研经费使用监管上的漏洞,将科研项目变成了个人的“取款机”。
据检方介绍,2007年5月,北京市某高校教师肖某拿到了一家部级单位的翻译研究项目,并担任该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15万元。
2008年4月,肖某从所在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那里拿到28名学生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后,从2008年5月至12月以这28名学生的名义分7次领取劳务费共计82400元。
而事实上,根据下达项目的这家部级单位对项目经费使用的规定,项目的劳务费只能支付给课题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临时聘用人员,而作为学校教师,肖某无权领取劳务费。
因他人举报,肖某冒领劳务费由此案发。
例如某研究员,他花100多万元买了台对自己的课题一点用也没有的仪器。
问他原因,这个研究员刚开始支支吾吾。
后来才知道是他和卖仪器公司的老板是朋友,“可以拿回扣”。
这20多万元的回扣,便是从纵向的科研经费里“盗”走的。
(二)职业道德严重缺失北京一所著名高校财务部委派二级学院的会计,所委派的学院老教授较多,课题资源相当丰富。
由于常年接触,大家对这位会计比较信任,只要账户内还有钱不影响自己的科研进度,教授们往往不太关心账户金额的变动。
这给会计带来了可乘之机。
起初,她在教授们的发票中加进一点个人的费用,逐渐发展到报销1万元。
这位会计放进去自己找来的票据数千元,头两年这位会计还有所顾忌,每年贪污大约在一两万元。
第三年开始,骗取次数不断增多,每年贪污数均在10万元以上,最高一年将近20万元。
最为不可思议的是,有的教授出国了,名下还有课题经费没用完的,竟然变成了她自己的小金库,为了方便报销,她甚至还伪造他人名章,假冒他人签名。
案发后,法院审理查明,在长达9年时间里,这位会计贪污了97万余元,其中绝大部分是科研经费,涉案达106笔之多。
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其处心积虑所贪污款项也被悉数归还原单位,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高校科研经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
高校科研经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一、虚列开支套取经费案例。
话说有这么一个高校的教授,那可真是打起了科研经费的歪主意。
他负责一个科研项目,这个项目经费看起来就像一块大肥肉。
他呢,和校外的一家小公司勾结起来。
本来没买那么多实验设备,他却让小公司开高额的设备采购发票,像什么高级显微镜,开的发票数量比实际用到项目里的多了好几倍。
还有办公用品,好家伙,他报上去的纸张数量简直能堆满一个小仓库,实际上项目组根本用不了那么多。
这就是典型的虚列开支,通过这种手段,他就把科研经费套取出来,一部分进了自己的腰包,一部分挪用到其他根本和科研项目不沾边的地方,比如自己出去旅游的花销。
二、违规报销个人消费案例。
还有个挺逗但又很气人的例子。
有个高校科研团队里的成员,把自己家庭聚会的餐费都当成科研经费来报销。
他的理由居然是在聚会上讨论了科研项目,可实际上呢,大家就是在吃吃喝喝拉家常。
他还把自己买的高档衣服、给孩子买的学习用品也一股脑儿地放到科研经费报销的清单里。
说什么科研工作压力大,需要穿得体面去见合作方,孩子学习用品是为了方便在实验室照顾孩子的时候孩子能用,这完全就是胡扯嘛。
这就是把科研经费当成了自己的私人小金库,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完全不顾这是用于正经科研工作的钱。
三、科研经费挪作他用案例。
有个高校的科研负责人,拿到了一笔关于生物科技研究的经费。
这钱本来是要用来购买实验材料、做基因检测之类的。
结果呢,他发现学校的某个社团搞活动资金紧张,他就大发“善心”,把科研经费挪了一部分给社团去办活动。
这社团活动和生物科研可是八竿子打不着啊。
他还觉得自己这是做了好事,既帮了社团,又没人会发现。
可是科研经费都是专款专用的,这一挪,他负责的科研项目就因为缺乏资金,实验进度严重滞后,好多关键的实验都没法按时做,简直是把整个科研项目的进程都给搅和乱了。
这些高校科研经费违纪违法的案例,就像一个个警钟,提醒着大家一定要合理、合规、合法地使用科研经费,不然就会犯下大错。
高校违规使用科研经费案例
高校违规使用科研经费案例近年来,高校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案例不断曝光,给高校科研管理和资金使用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下面列举了十个高校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真实案例。
1. 案例一:某高校某教授使用科研经费购买奢侈品。
该教授将科研经费挪用于购买名牌手表、高档服装等奢侈品,严重违反了科研经费使用规定。
2. 案例二:某高校某实验室主任使用科研经费支付私人旅游费用。
该实验室主任将科研经费用于私人旅游,既违反了科研经费使用规定,也损害了高校的声誉。
3. 案例三:某高校某教师虚报科研经费使用情况。
该教师在科研项目结题报告中虚报了一部分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违背了诚信原则,损害了科研管理的公正性。
4. 案例四:某高校某教研室挪用科研经费购买办公设备。
该教研室以购买办公设备的名义挪用科研经费,严重违反了科研经费使用规定,损害了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
5. 案例五:某高校某实验室违规使用科研经费购买低质量实验耗材。
该实验室将科研经费用于购买低质量实验耗材,不仅浪费了经费,也影响了科研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案例六:某高校某学院使用科研经费支付非科研项目开支。
该学院将科研经费用于支付非科研项目的开支,严重违反了科研经费使用规定,损害了科研经费的合理分配。
7. 案例七:某高校某研究团队私自招募研究助理,使用科研经费支付薪酬。
该研究团队未经批准私自招募研究助理,并使用科研经费支付其薪酬,违反了高校的人事管理规定和科研经费使用规定。
8. 案例八:某高校某教师使用科研经费购买个人电子设备。
该教师将科研经费用于购买个人电子设备,违反了科研经费使用规定,损害了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
9. 案例九:某高校某研究团队使用科研经费组织不必要的会议。
该研究团队将科研经费用于组织不必要的会议,浪费了经费,并影响了科研工作的开展。
10. 案例十:某高校某教授将科研经费用于购买学术论文代写服务。
该教授将科研经费用于购买学术论文代写服务,违反了学术道德规范,损害了科研的正当性和学术诚信。
科研经费警示教育案例(2篇)
第1篇案例背景:某高校教授李某某,在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期间,涉嫌违规使用科研经费。
违规事实:1. 李某某将项目经费中的部分资金用于购买个人物品,包括手机、电脑等;2. 李某某将项目经费中的部分资金用于支付个人出国旅游费用;3. 李某某将项目经费中的部分资金用于支付个人子女教育费用。
处理结果:1. 李某某被取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资格;2. 李某某被学校给予行政警告处分;3. 李某某被追回违规使用的科研经费;4. 李某某在学术期刊发表检讨文章,公开承认错误。
案例启示:1. 科研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挪用、侵占、浪费;2. 科研人员应严格遵守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强自律;3. 学校应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
案例二:科研经费报销不规范案例案例背景:某高校教师王某某,在主持一项科研项目期间,涉嫌报销不规范。
违规事实:1. 王某某将项目经费中的部分资金用于支付与项目无关的会议费用;2. 王某某将项目经费中的部分资金用于支付与项目无关的差旅费用;3. 王某某将项目经费中的部分资金用于支付与项目无关的招待费用。
处理结果:1. 王某某被取消科研项目主持人资格;2. 王某某被学校给予行政警告处分;3. 王某某被追回违规报销的经费;4. 王某某在学术期刊发表检讨文章,公开承认错误。
案例启示:1. 科研经费报销必须严格按照项目预算执行,严禁超范围、超标准报销;2. 科研人员应加强报销管理,确保报销程序的规范、透明;3. 学校应加强对科研经费报销的审核,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案例三:科研经费使用不透明案例案例背景:某高校教授赵某某,在主持一项科研项目期间,涉嫌经费使用不透明。
违规事实:1. 赵某某未按规定将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向学校报告;2. 赵某某未按规定将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向项目组成员公开;3. 赵某某未按规定将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向相关管理部门报告。
处理结果:1. 赵某某被取消科研项目主持人资格;2. 赵某某被学校给予行政警告处分;3. 赵某某被追回涉嫌违规使用的经费;4. 赵某某在学术期刊发表检讨文章,公开承认错误。
宿迁农科所违规套取科研资金案例
宿迁农科所违规套取科研资金案例引言宿迁农科所违规套取科研资金一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个案例不仅展现了科研领域的一些不端行为,更凸显了科技领域管理的薄弱环节。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宿迁农科所违规套取科研资金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并探讨相关的管理问题,以期引起更多人对科研诚信和管理规范的重视。
一、案例描述宿迁农科所违规套取科研资金案例是指*在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主持人或相关人员违反管理规定,以虚假的材料或不当手段获取科研资金的行为。
本案例中,宿迁农科所的某科研项目存在严重违规行为,主持人和项目成员涉嫌套取科研资金,导致该项目的科研成果和经费使用出现了严重问题。
二、案例分析1. 违规行为的原因宿迁农科所违规套取科研资金案例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研管理中的一些薄弱环节。
可能是由于组织管理上存在漏洞,对科研项目的审批和执行监管不够到位,导致了项目资金使用方面的不规范。
也有可能是在科研人员的诚信意识方面存在缺失,缺乏对科研规范的认识和遵守。
2. 影响及教训宿迁农科所违规套取科研资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科研经费的挪用影响了项目的科研进展和成果的真实性,严重损害了科研领域的诚信形象。
另也给科研管理层敲响了警钟,需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科研人员的诚信自律意识。
三、管理问题探讨1. 加强科研项目审批和监督针对宿迁农科所违规套取科研资金案例中所暴露出的管理问题,需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的审批和监督。
在项目立项时,要严格审核项目申报材料,确保真实可行。
在项目执行中,要设立科研经费使用监管机制,加强经费的使用审计,防止出现违规行为。
2. 加强科研人员诚信教育也需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诚信教育和管理。
科研人员应当具备扎实的科研素养和道德品质,认识到科研诚信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科研规范,维护科研领域的诚信和公平。
四、结语宿迁农科所违规套取科研资金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关注科研管理的薄弱环节,并共同努力加强科研项目的审批和监督工作,推动科研人员的诚信意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近年高校科研经费贪污案例
一、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陈英旭3月19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陈英旭涉嫌贪污案,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陈英旭授意其博士生陆续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1022.6646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
知情人士称,如果这一指控被法院认定,此案可能创造了贪污科研经费的新记录。
2013年7月12日,陈英旭因涉嫌贪污被依法逮捕。
二、段振豪贪污科研经费百余万被判刑13年用假票据报销百余万2012年2月13日10时30分许,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段振豪等待候审,紧随其后的是本案的另一名被告人车春兰,案发前,她是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计算机地球化学学科组秘书。
检方起诉书显示,2002年至2011年7月间,段振豪担任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计算地球化学及其应用学科组组长,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申请、项目执行直至结题验收全过程。
而他的秘书车春兰为学科组提供辅助性工作。
检方提出了三起指控事实:二人于2002年至2011年7月间以报销科研经费为由,使用虚假的票据报销差旅费等共计124万余元,段振豪非法占有上述款项后给车春兰少量好处费;2011年5月,段振豪与他人签订虚假的网站开发合同,使用虚假的票据报销网站开发费,骗取科研经费5.85万元;车春兰于2003年至2010年间用假票据报销17.85万。
根据检方掌握的证据,段、车二人的涉案手法,主要是找虚假票据以各种名义从科研经费中报销。
报销名目包括差旅费、复印装订费、劳务费、租车费以及网站开发费等。
为他们提供票据的人包括段振豪的亲友、学生、熟人、同事等。
二人假借课题组成员的名义将票据从财务报销,而课题组成员崔某等证实,这些研究内容基本上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崔某本人根本没有因科研出过差。
而据段振豪自己的供述,在他虚报的差旅费中,有20多万是保姆张某提供的前往银川的发票,有30多万是蔺某提供的前往大庆的发票,另有20多万是他每年回湖南老家探亲的票据和弟弟提供的发票,另外他还找了一家机票代理公司买了虚假行程单。
高校、科研院所违规违纪案例汇编
高校、科研院所违规违纪案例汇编近日,中纪委对哈尔滨工程大学有关人员套取科研经费问题进行了通报。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防范科研经费使用中发生违规违纪问题,请全体教职工特别是广大科研人员要深刻吸取案件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进一步增强依法依规管理使用科研经费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防止类似行为的发生。
2016年,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哈工程)教授、某项目实际负责人边某,带领学校某研究所科技助理李某(该项目名义负责人)与某公司负责人签订某测试合同,并在每份合同金额17万元的基础上虚增50万元,虚增金额扣除税费后以现金形式返还给边某。
之后,李某与某公司签订了6个实验合同,并按照边某要求以现金形式取回4个合同套取的125万元。
2017年底,边某因病去世,李某继续按照边某约定的67万元标准与某公司又签定了4个实验合同。
之后,李某以现金形式从某公司取回剩余6个合同套取的钱款134万元。
李某作为哈工程项目负责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本校相关规定,通过虚增合同金额手段,套取科研经费,情节较重,构成职务违法。
中纪委对李某等人套取科研经费的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李某受到降低岗位等级处分,专业技术职务由正高级降为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由四级降为十级。
哈工程套取科研经费问题的发生,反映出高校有关科研项目负责人、具体经办人员合法合规管理使用科研经费的意识欠缺,特别是对科研项目外协经费使用方面。
为了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科学技术研究院将协同学校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制度,规范经费支出,加强审核把关,特别是针对暴露问题比较多的外协经费支出,在进一步加强对外协合同、发票等形式审查的同时,主动开展对合同要素自身的真实性、合理性审查,从制度执行层面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发生。
同时加强对有关人员的监督、教育和警示,切实筑牢广大教职工合法合规使用科研经费的底线意识。
五所大学教授套取科技资金判刑批捕
五所大学教授套取科技资金判刑批捕014-10-11 08:09:44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孙颖关于审计署2012年4月审计发现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的问题,其中涉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等人承担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有关课题,浙江大学教授陈英旭承担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有关课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澎涛、王新月(李澎涛之妻)承担的“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有关课题,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茂强、邹华等人承担的“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重大专项有关课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潘绥铭承担的“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有关子课题。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科技部立即组织对上述5所大学7名教授是否承担科技部管理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情况进行了清查,停止了李宁等人承担的所有项目经费,并责成其法人单位进行整改,加强管理。
目前共依法依纪查处了8人,其中陈英旭、宋茂强2人被依法判刑;李宁、李澎涛、王新月、王甫(李澎涛的博士生)4人被依法批捕;邹华暂不起诉;潘绥铭被行政处分。
附:部分人物简介李宁,资料图李宁,男,汉族,出生于1962年7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被称为“中国动物转基因克隆研究领军人物”。
2005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8年“北京市优秀中共党员”作为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团结带领创新团队,多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发表SCI 论文200余篇,获发明专利15项,培育了世界上最大的克隆牛和转基因奶牛群体,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均为第一完成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获全国先进工作者、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
潘绥铭,资料图潘绥铭,出生于1950年,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5
历年违反规定套取、挪用科研经费的典型案例
一、浙江大学陈英旭违规将自己实际控制的公司列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外协单位。
2008 年8 月至2011年12 月,陈英旭用自己课题总负责人的身份,将关联公司列为课题外协单位,再通过授意关联公司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1022.6646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
贪污945 万余元,被判刑10 年。
二、山东大学刘兆平因采取虚开发票的方式,骗取科研经费等公款341.8 万元,被判刑13 年。
张春光参与骗取科研经费等公款168.9万元,被判刑 6 年。
尹志圣参与骗取科研经费等公款47.5 万元,被判刑 2 年。
刘兆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张某某预谋后,于2010年11 月至2011 年9 月,由山东东魅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魅公司)孙某某虚开17 张试剂发票,金额共计150 余万元,在山东大学报销后全部支付给东魅公司,用于支付刘兆平个人经营的山东欣博药物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博公司)从东魅公司购买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设备款130 余万元。
2011 年8 月,由东魅公司孙某某从济南聚蚨隆经贸有限公司虚开两张试剂发票,金额共计19 万余元,在山东大学报销后全部支付给聚蚨隆公司,此后该款全部转至刘兆平妻子刘某甲的个人银行卡。
更让人惊讶的是,2010 年7 月至10 月,由马某某在德州华州制粉有限公司开具了九张“麸皮、次粉”发票,金额共计57 万余元,在山东大学报销后支付给华州制粉公司,用于支付马某某为欣博公司制冷设备和实验大动物房装修等工程的费用。
此外,刘兆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安排本单位报账员梁某和张某某制作虚假的劳务费名单,由其签字后在山东大学报
销的手段,自2010 年12 月至2011 年10 月,共报销110 余万元,并全部转入刘兆平个人银行账户。
2010 年 3 月至2011年 3 月,刘兆平安排本单位报账员梁
某从刘实际控制的济南历下科创实验动物服务中心虚开发票,金额共计168
余万元,在山东大学报销后转入历下科创账户,梁某将其中140 余万元转给刘兆平或按刘指示支付给他人。
2009 年 3 月至2012 年 3 月,刘兆平指使张某某在上海新冈实验动物场虚开比格犬发票,金额共计285 万余元,在山东大学报销后支付给沈某某,后沈将此款全部转回张某某个人银行卡,张某某又按照刘兆平指示将其中240 余万元转入刘兆平个人银行账户。
三、北京邮电大学原教授宋茂强借用他人身份证件办理银行存折冒名领取劳务费,将68 万元科研经费据为己有,被判刑10 年 6 个月。
审计人员发现,其中一个200 万元的子课题中,有150 万元是劳务费,而150 万元中的89.6 万元被集中支付给了7 名校外人员。
实际上,宋茂强只给7 人中的两人发放了劳务费,剩下的 5 人只是他借用别人的身份证,以劳务费的方式将科研经费套出。
套出的劳务费共有68 万元(税前),大部分被转入其妻子个人账户,其中有30 多万元购买了理财产品。
四、北京师范大学原教授张立新采取支付临时工劳务费和虚增合同价款的方法,多次从学校骗取科研经费共计70.5 万元,被判刑11 年。
两项事实分别是2008 年 3 月至2009 年 3 月,张立新利用负责科研实验的职务便利,以支付临时工劳务费的名义,先后分17 次从北京师范大学骗领科研经费共计人民币25.5 万元。
上述钱款并未实际发放,均与其他实验报销款一同汇入张立新的个人银行账户,被用于日常消费。
此外,
2011年 3 月,张立新利用负责无人飞艇遥感平台项目的职务便利,在向飞宇航空科技公司订购无人飞艇航空遥感平台时,与飞宇航空科技公司负责人串通,采用虚增合同价款,待货款到账后再由飞宇航空科技公司部分返还提现的方式,从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骗取科研专项经费人民币45 万元。
后张立新使用部分赃款购买起亚霸锐越野车 1 辆,并给付与其一同参与该项目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副教授刘某人民币
8 万元。
五、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教授李澎涛、王新月夫妇二人以虚假采购耗材的方式向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支付264 万余元,涉嫌贪污,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