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地理必修第二册第2章 乡村和城镇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春(新)人教地理必修第二册第2章乡村和城镇练习题及答案

新版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一、选择题

(一)“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约1.2米至2.0米,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下图为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采光和防风B.通风和排水

C.御寒和防沙D.防潮和防盗

答案 B

解析岭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少风沙,因此村落多采用“梳式布局”的主要好处是通风、排水、防潮,B项正确。

2、岭南地区民居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主要是为了()

A.灌溉农田B.取水防火

C.生活供水D.防御洪灾

答案 B

解析岭南地区村落采用“梳式布局”,房屋前后的间隙小,火灾隐患大,以水

域为中心利于取水防火,故B项正确。

(二)读城镇化进程图,完成问题。

1、中国和西欧城镇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①

答案 C

解析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处于城镇化的中期阶段;西欧地区为发达地区,处于城镇化的后期阶段。

2、市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于城镇化进程的()

A.①阶段B.②阶段

C.③阶段D.①和②阶段

答案 B

解析在城镇化中期阶段,城镇化推进速度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故选B项。

3、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农村和小村镇转移的阶段是()

A.①阶段B.②阶段

C.③阶段D.①和②阶段

答案 C

解析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农村和小村镇转移的现象出现在城镇化的后期阶段。

(三)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缓解城市内涝,合理排放雨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新模

式。据此完成问题。

1、城镇化发展的初期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B.地下水位上升

C.地表径流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

答案 C

解析在城镇发展初期,城镇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对蒸发量和降水量影响不大。故选C 项。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的优点包括()

①缓解城市内涝②补充地下水③解决城市缺水问题④缩短径流集聚时间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减少地表径流,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①②正确;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长径流汇聚的时间,④错误;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③错误。故选A项。

(四)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问题。

1、维持这一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关键是()

A.提供水源的江河

B.受村规、民约保护的森林

C.哈尼族的村寨

D.层层叠叠的梯田

2、哈尼族人村寨的选址,主要目的是()

A.对外交通便利B.避免洪涝灾害

C.获得清洁的水源D.观赏梯田美景

答案 5.B 6.C

解析读图可知,森林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是维持这一生态系统的关键,有利于获得清洁的水源;村寨建在半山腰上,交通不便。

(五)下图示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对比,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占世界城镇总人口比重、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占世界城镇总人口的比重、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据此完成问题。

1、代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D

解析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快、目前呈快速上升趋势,所以④代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③代表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②代表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占世界城镇总人口比重,①代表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占世界城镇总人口的比重,故选D项。

2、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

A.城镇化起步晚B.城镇化水平高

C.城镇化水平低D.城镇化速度快

答案 B

解析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起步早、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趋缓,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呈加速发展之势。

(六)“一颗印”为中国民间的一种建筑形式,流行于陕西、安徽、云南等地。它由正房、耳房(正房两侧的小房子)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狭窄天井,俗称“一颗印”。下图为典型的“一颗印”民居照片和速写。据此完成问题。

1、“一颗印”民居结构不具备的功能是()

A.天井狭小有利于冬季防风保暖

B.房檐深入院落有利于雨天行走

C.布局紧凑,反映出当地用地紧张

D.正房较高且面南背北,有利于采光

答案 A

解析房屋高,天井小,可挡住太阳光线照入,不具备冬季保暖的功能;房檐深入院落便于雨天穿行;正房、耳房均高两层,占地很小,很适合当地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需要;“一颗印”民居正房较高且面南背北,有利于采光。

2、耳房屋顶分长短坡,短坡向外,长坡向内,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向内坡面面积,利于晾晒谷物

B.增加外墙高度和外侧屋顶坡度,利于防风防盗

C.与正房形成错落有致的格局,更加美观

D.增加向内坡面面积,便于在雨季收集更多雨水

答案 B

解析长坡向内,短坡向外,可提升外墙高度,有利于防风、防火、防盗;坡面设计不适合晾晒谷物;美观不是内外坡不同设计的主要目的;安徽、云南等地降水较为丰富,没有必要收集雨水,内坡坡缓不利于收集雨水,利于雨天遮雨。

二、非选择题

1、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1)图中城市地租最高的区域在哪里?为什么?

(2)北京市的市中心区是北京市房价最高的区域吗?理由是什么?

(3)A、B、C、D、E五处会形成哪种功能区?为什么?

(4)图中地租等值线的弯曲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成果展示

(1)地租最高的是A处。因为A处位于市中心,同时有多条干线公路经过,交通通达度最好,因此地租最高。

(2)不是。北京市的市中心区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不是住宅区而是行政区。

(3)商业区。因为地租高,商业活动更加需要客货流集散,需要便捷的交通,能够支付较高的地租费用。

(4)地租等值线沿交通干线向外凸出。因为沿交通干线交通便捷,地租相对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