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常升起》的主题内涵与艺术表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uwenjianshe001@
69
《太阳照常升起》的主题内涵与艺术表现
郑州财经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王震宇
摘要:海明威是个伟大的作家,一生留下了很多经典著作,《太阳照样常起》是其第一部长篇,对他以后的写作风格和深度都有着很大影响。

本书主要涉及到两个大主题,即虚无迷惘和呼吁新生,在叙事风格和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大量象征,且简洁的文字更是形成了他独有的冰山理论。

关键词:海明威 《太阳照常升起》 迷惘的一代 冰山原则
引言
海明威是位举世闻名的作家,当过记者,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经历都为其之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多素材。

作为首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在当时的文坛和现实生活都引起了诸多讨论。

这是部反映时代的作品,环境设定为20世纪20年代,通过对主人公杰克·巴恩斯及其爱人、朋友的生活描写,道出了一战给当时的人们各方面造成的影响。

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美国的现实社会,以简练的文笔写出了青年人的迷惘悲观,以及在困境中寻找光明、探寻人生意义的努力。

一、《太阳照常升起》的主题内涵
(一)迷惘虚无
因为这部小说,海明威本人成了“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作品名字取自《旧约——传道书》。

不管人生如何曲折多变,每天依旧“日头出来,日头落下”;不管岁月如何沧桑或美好,大地永久长存。

杰克·巴恩斯和女主人公勃莱特都有着悲剧命运,前者在战争中受伤,丧失了性能力,后者因为战争失去了丈夫。

两人相爱,却不能结合,于是男主人公只有忍着巨大的痛苦看着深爱的人和别的男人交往。

在叙事上,酗酒、狂
欢、流浪是该作品的主要内容,巴恩斯和朋友们每天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想借酒精麻醉自己,忘记痛苦,他们时刻活在虚无中。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战争伤害。

美国虽然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但战争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意识还是有着很大影响,不但摧残他们的肉体,还折磨着他们的精神,影响着社会伦理。

第二,经济发展。

一战给当时许多国家都造成了巨大伤害,但美国经济却蓬勃发展起来。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工业迅猛发展,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学、艺术、娱乐多方面的转型,以至于消费主义悄悄诞生。

(二)呼吁新生
主人公虽然醉生梦死,寻欢作乐,但并不是彻底的消极悲观者,他也有所追求,在虚无的生活中去探索人生的意义,可当时社会相当复杂,主人公一方面反传统,一方面寻求新生,可前后都是一片黑暗,见不到光明。

这也正是他们“迷惘的一代”所迷惘之处。

然而,作者虽然多半篇幅都在描写虚无消极的生活,同时却也蕴含着潜在的主题,即寻找人生的意义,填补精神的空虚。

对此后来是从斗牛和斗牛士身上获得了很多人生感悟,即便在黑暗和死亡面前,也要保持尊严。

这点与另一主人公罗伯特·科恩不同,科恩属于自甘堕落的虚妄理想主义者。

女主人公勃莱特失去丈夫后,和巴恩斯相爱,但因为他不能性爱,而选择堕落放纵,最终仍不能逃脱世俗的藩篱。

海明威以塑造硬汉形象而闻名,显然该书中的巴恩斯并不符合硬汉形象,而作者对女性的描写经常会引起较大的争论。

勃莱特是个泛性主义者,却并非天生如此。

一战给当时的女性同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她们的性意识开始解放,希望
提高社会地位。

勃莱特想要一份自己心中的完美爱情,她也一直在追求,但丈夫死于战争,相爱的巴恩斯却没有性能力。

在这种种打击和压抑下,她的行为多少体现了新时代女性的勇敢,而且最后她毅然赶走了斗牛士佩德罗·罗梅罗,回到了巴恩斯身边。

另外,书中还有多处对大自然的描写,也是有作者深意的。

在面对人生各种悲剧和无奈时,依然要坚守自己的底线,对未来有憧憬。

可见,海明威在深刻地意识到世界的无意义后,并没有完全消沉,而是在迷惘中逐渐恢复着对生活的信念,努力去寻找意义所在,呼吁新生,实现自身价值。

二、《太阳照常升起》的艺术表现
(一)象征手法
在文学创作中,象征是一种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用具体能够感知的形象来表达作者抽象的情感思想。

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是全篇使用,也可以在局部使用,能够使文章立意更高远,感情表达也更深刻含蓄。

《太阳照常升起》中就运用了大量的象征表现技巧。

1.题目象征
前面已经提及,这部小说的名字取自《旧约——传道书》,主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虚无观,以及战争对人生理、心理、伦理各方面的摧残。

太阳可以理解为命运,或者历史发展规律,不管人世间如何沧海桑田,太阳依旧每天东升西落。

同样,在命运面前,人们的努力往往是无效的,这也是作者虚无观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见,题目已经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2. 人物象征(1) 罗伯特·科恩
小说中这个人物最先出场,就先从
DOI:10.16412/ki.1001-8476.2016.29.035
70
WEN XUE
文学2016.10其谈起。

科恩是犹太人,因为身份问题,骨子里十分自卑,周围的人也经常嘲笑他。

面对外人的攻击,他内心充满了痛苦,为了能够打倒那些人,他去学了拳击,尽管对拳击没有丝毫兴趣。

他不但获得过拳击冠军,还出过书,与妻子离婚后,他到巴黎来寻找创作素材。

后来遇到本书的女主人公勃莱特,便狠心抛弃了随他而来的第二任未婚妻。

勃莱特与他同居,但心里根本就不爱他,他却幻想着要娶勃莱特,并能够和她长相厮守,最终被抛弃。

科恩没有参加一战,虽然生活中常被欺负,但其精神上并不算经历过太大的磨难。

他有理想,却是虚无的幻想;他有浪漫情怀,却传统陈腐,所以处处不合时宜。

此类迷惘青年在当时社会也有很多,海明威刻画的便是这一类人。

(2) 杰克·巴恩斯
作为本书的男主人公,巴恩斯身上很明显带了海明威本人的痕迹和经历,书中也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的。

巴恩斯在战争中受了伤,按说参加战争的男人是英勇无惧的,很符合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

但巴恩斯在战场上没有表现,还没证明自己是勇敢还是懦弱时,就被炸伤,而且失去了性能力。

更不幸的是,他还爱上了女主人公勃莱特,残酷的现实使得他内心无比痛苦,为了满足勃莱特的要求,他宁愿忍受着蚁蚀之痛,撮合勃莱特和其他男人交往。

巴恩斯有自己的工作,但每天工作结束后,都是在酒吧、咖啡馆这种地方度过,排遣内心的失意、嫉妒、歉疚和精神上的空虚。

而传统的伦理道德,对他来说已经无所谓了,他想寻找一个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却没有出路,所以他在虚无中迷惘。

不过,他有着坚强的毅力,虽然被命运捉弄,可他依旧没有被打垮,还坚守着自己的底线。

(3) 勃莱特
谈论勃莱特时,绕不开纵欲、堕落这些词汇。

她爱杰克,但因为杰克不能进行性生活而去选择和其他男人同居。

与科恩同居,满足了性欲,可她却只是
逢场作戏。

遇到斗牛士罗梅罗后,勃莱特又爱上了罗梅罗,但她最终还是和杰克走到了一起。

勃莱特把传统观念和道德完全丢弃了,一方面和当时女权主义的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丈夫的去世给她精神造成了很大伤害。

爱情本应该是美好的,是无价的,但一场战争把这一切都毁了,她失去了追求美好的勇气,宁愿选择堕落。

(4) 佩德罗·罗梅罗
十九岁的罗梅罗是本书中不可缺少的人物,海明威是按照心中英雄的标准去塑造他的。

罗梅罗年轻有朝气,擅长斗牛,而且他以此工作为傲。

和其他斗牛士虚而不实的行为不同,他为人坦诚,从不扭捏作态,即便是工作时,动作也是非常从容利落。

勃莱特爱上了才十九岁的他,后来两人私奔,罗梅罗虽然坚守的也是传统道德观,但却是没有被破坏依旧完好的那一部分。

他打不过科恩,但为了心爱的女人,他敢于接受挑战,虽被击倒,可他的内心不会被打倒。

这样反而更添魅力,使得勃莱特对他更有好感。

与前三位人物不同,罗梅罗象征的是迷惘的一代一直在追求的意义,是虚无消极中的希望和动力。

3.事物象征
斗牛在海明威眼中,是种悲剧仪式,既象征着人们所要遭受的痛苦、暴力、死亡等过程,也象征着生活的意义。

酒吧、咖啡馆等比较常见,既是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景,又象征着当时社会生活的奢靡。

(二)冰山原则
海明威在参加一战前做过记者,经过了专业训练,新闻稿需要简洁凝练,以最简洁的文字准确地传达最多的信息。

正如海明威所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后来,就成了海明威写作的风格,要把没用的部分全部删掉,做到“文字简洁、形象鲜明、情感丰富、思想深刻”。

“我跪下开始祈祷,为我能想起来的所有人祈祷,为勃莱特、迈克、比尔、科恩和我自己,为所有斗牛士,对我爱
慕的斗牛士……想到自己祈祷就感到有点害臊,为自己是个糟糕透顶的天主教徒而懊悔……不过怎么说天主教还是种伟大的宗教,但愿我有虔诚之心,或许下次来会有的。

”这是巴恩斯到潘普洛纳城参观教堂时的心理描写,祈祷应该是件很神圣的事,应该专心致志,可他注意力却不能集中。

作者以简洁凝练的寻常语句,把巴恩斯生活中、精神上的空虚尽数道出。

“回头看,只见山下展现一片片开阔的原野,在原野后面,遥远的山坡上是一块块翠绿和棕黄色相间的田地。

褐色的群山同天际相连,山形奇特。

每登高一步,天际群山的轮廓也随之而改变。

”在描写景物时,海明威也不落俗套,既有散文的美,又暗含了对自然的热爱。

结语
伟大的文学作品有着长久的生命力,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可称得上是经典之作,深刻揭露了一战对当时人们的伤害,并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真实社会,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参考文献
[1]陈雪玲.迷惘下的战争——试论《太阳照常升起》的主题[J].北方文学,2012(04).
[2]薛庆利.试析《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象征手法[J].大观,2015(05).
[3]宋瑞雪.解读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4).
[4]程玲.消费·快乐·生活——解读《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唯美思想[J].外国语文,2012(01).
[5]甘晓敏.剖析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中青年迷惘的根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05).
[6]张瑞虹.论“迷惘的一代”思想中的悲观和虚无色彩——以《太阳照常升起》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2012(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