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21年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5.3-5.4综合培优训练(附答案)

鲁教版2021年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5.3-5.4综合培优训练(附答案)
鲁教版2021年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5.3-5.4综合培优训练(附答案)

鲁教版2021年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5.3-5.4综合培优训练(附答案)1.已知∠AOB=20°,∠AOC=4∠AOB,OD平分∠AOB,OM平分∠AOC,则∠MOD的度数是()

A.20°或50°B.20°或60°C.30°或50°D.30°或60°2.把一副三角尺ABC与BDE按如图所示那样拼在一起,其中A、D、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BM为∠ABC的平分线,BN为∠CBE的平分线,则∠MBN的度数是()

A.30°B.45°C.55°D.60°

3.如图,点O在直线AB上,OD是∠AOC的角平分线,∠COB=42°,则∠DOC的度数是()

A.59°B.60°C.69°D.70°

4.如图,若OC是∠AOB内部的一条射线,则下列式子中,不能表示“OC是∠AOB的角平分线”的是()

A.∠AOC=∠BOC B.∠AOB=2∠BOC

C.D.∠AOC+∠BOC=∠AOB

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OF平分∠AOE,∠1=20°,则下

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2=45°B.∠1=∠3

C.∠AOD与∠1互为补角D.∠1的余角等于160°

6.如图所示,∠AOB是平角,OC是射线,OD、OE分别是∠AOC、∠BOC的角平分线,若∠COE=28°,则∠AOD的度数为()

A.56°B.62°C.72°D.124°

7.计算:1800′=()

A.10°B.18°C.20°D.30°

8.如图所示,两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重叠在一起,且OB恰好平分∠COD,则∠AOD的度数是度.

9.如图,点O在直线AB上,射线OC平分∠DOB,若∠COB=35°,则∠AOD=°.

10.已知:如图,∠AOB=168°,OD是∠AOC的平分线,OE是∠BOC的平分线,那么∠DOE等于.

11.已知∠AOB=60°,其角平分线为OM,∠BOC=20°,其角平分线为ON,则∠MON =.

12.如图,已知∠AOD比∠COD小40°,OB平分∠AOC,则∠BOD=.

13.计算:15°37′+42°51′=.

14.计算:48°39′+67°31′﹣21°17'=.

15.单位换算25.14°=°′″,3点35分,时针与分针所组成的角为度.

16.计算38°39′+69°32′的结果为.

17.填空题:(1)35.15°=°′″;12°15′36″=°.(2)计算:40°﹣15°30′=.

(3)计算:89°35′+20°43′=(结果用度表示).

18.如图,∠AOB=∠COD=90°,OC平分∠AOB,∠BOD=3∠DOE.试求∠COE的度数.

19.如图,OE为∠AOD的平分线,∠COD=∠EOC,∠COD=15°,求:①∠EOC的大小;②∠AOD的大小.

20.已知∠AOB=150°,∠AOC=40°,OE是∠AOB内部的一条射线,且OF平分∠AOE.

(1)若∠EOB=10°,求∠COF的度数;

(2)若∠COF=10°,求∠EOB=;

(3)若∠EOB=m°,求∠COF=;(用含m的式子表示)

(4)若∠COF=n°,求∠EOB=.(用含n的式子表示)

21.如图,点O、A、B在同一直线上,OC平分∠AOD,OE平分∠FOB,∠COF=∠DOE =90°.

(1)∠COD与∠EOF有什么数量关系?说明理由.

答:∠COD∠EOF,

理由如下:∵∠COF=∠DOE,

∴∠COF﹣=∠DOE﹣.

∴结论成立.

(2)∠AOC与∠BOF有什么数量关系?说明理由.

理由如下:∵OC平分∠AOD,OE平分∠FOB,

∴∠COD=∠AOC,∠BOF=2∠EOF,

∵由(1)得到的∠COD与∠EOF关系.

∴∠AOC与∠BOF的数量关系为.

(3)求∠AOD的度数.

22.计算:

(1)131°28′﹣51°32′15″

(2)58°38′27″+47°42′40″

(3)34°25′×3+35°42′

23.如图,已知∠AOB是直角,ON是∠AOC的平分线,OM是∠BOC的平分线,∠AOC =50°,试求∠MON的度数.

24.如图,O为直线DA上一点,∠AOB=130°,OE为∠AOB的平分线,∠COB=90°,求∠AOC和∠EOC的度数.

参考答案

1.解:分为两种情况:如图1,当∠AOB在∠AOC内部时,

∵∠AOB=20°,∠AOC=4∠AOB,

∴∠AOC=80°,

∵OD平分∠AOB,OM平分∠AOC,

∴∠AOD=∠BOD=∠AOB=10°,∠AOM=∠COM=∠AOC=40°,∴∠DOM=∠AOM﹣∠AOD=40°﹣10°=30°;

如图2,当∠AOB在∠AOC外部时,

∠DOM═∠AOM+∠AOD=40°+10°=50°;

故选:C.

2.解:∵BM为∠ABC的平分线,

∴∠CBM=∠ABC=×60°=30°,

∵BN为∠CBE的平分线,

∴∠CBN=∠EBC=×(60°+90°)=75°,

∴∠MBN=∠CBN﹣∠CBM=75°﹣30°=45°.

故选:B.

3.解:∵∠COB=42°,

∴∠AOC=180°﹣∠COB=138°,

∵OD是∠AOC的角平分线,

∴∠DOC===69°.

故选:C.

4.解:A、∵∠AOC=∠BOC,

∴OC平分∠AOB,

即OC是∠AOB的角平分线,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B、∵∠AOB=2∠BOC=∠AOC+∠BOC,

∴∠AOC=∠BOC,

∴OC平分∠AOB,

即OC是∠AOB的角平分线,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C、∵∠AOC=∠AOB,

∴∠AOB=2∠AOC=∠AOC+∠BOC,

∴∠AOC=∠BOC,

∴OC平分∠AOB,

即OC是∠AOB的角平分线,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D、∵∠AOC+∠BOC=∠AOB,

∴假如∠AOC=30°,∠BOC=40°,∠AOB=70°,符合上式,但是OC不是∠AOB 的角平分线,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5.解:∵OE⊥AB于点O,

∴∠AOE=90°,

∵OF平分∠AOE,

∴∠2=45°,故A正确;

∵∠1与∠3互为对顶角,

∴∠1=∠3,故B正确;

∵AOB为直线,

∴∠AOD与∠1互为邻补角,故C正确;

∵∠1=20°,

∴∠1的余角等于70°,故D不正确.

故选:D.

6.解:∵OE平分∠BOC,

∴∠BOC=2∠COE=56°.

∴∠AOC=180°﹣∠BOC=124°.

∵OD平分∠AOC,

∴∠AOD=∠COD=∠AOC=62°.

故选:B.

7.解:1800′=(1800÷60)°=30°,故选:D.

8.解:∵OB平分∠COD,

∴∠COB=∠BOD=45°,

∵∠AOB=90°,

∴∠AOC=45°,

∴∠AOD=135°.

故答案为:135.

9.解:∵射线OC平分∠DOB.

∴∠BOD=2∠BOC,

∵∠COB=35°,

∴∠DOB=70°,

∴∠AOD=180°﹣70°=110°,

故答案是:110.

10.解:∵OD是∠AOC的角平分线,OE是∠BOC的角平分线,

∴∠DOC=∠AOC,∠EOC=∠BOC,

∴∠DOE=∠DOC+∠EOC=∠AOC+∠BOC=(∠AOC+∠BOC)=∠AOB=×168°=84°故答案为:84°

11.解:①如图,当OC在∠AOB外部时,

∵∠AOB=60°,OM平分∠AOB,

∴∠BOM=∠AOB=30°,

又∵∠BOC=20°,ON平分∠BOC,

∴∠BON=∠BOC=10°,

∴∠MON=∠BOM+∠BON=40°;

②如图,当OC在∠AOB内部时,

∵∠AOB=60°,OM平分∠AOB,

∴∠BOM=∠AOB=30°,

又∵∠BOC=20°,ON平分∠BOC,

∴∠BON=∠BOC=10°,

∴∠MON=∠BOM﹣∠BON=20°,

故答案为:40°或20°.

12.解:设∠AOD=x°,则∠COD=(x+40)°,∠AOC=(2x+40)°,∵OB平分∠AOC,

∴∠BOA=∠AOC=(x+20)°,

∴∠BOD=∠AOB﹣∠AOD=(x+20)°﹣x°=20°,

故答案为20°

13.解:∵37+51=88,

∴15°37′+42°51′=58°28′.

故答案为:58°28′.

14.解:48°39′+67°31′﹣21°17'=94°53',

故答案为:94°53'

15.解:25.14°﹣25°=0.14°,

0.14°=8.4′,

0.4′=24″,

故答案为:25,8,24;

30°×4﹣30°×=102.5°,

故答案为:102.5.

16.解:38°39′+69°32′=107°71′=108°11′,

故答案为:108°11′.

17.解:(1)35.15°=35°+0.15°×60′=35°+9′=35°9′,

∵15′=15′÷60°=0.25°,

36″=36″÷3600°=0.01°

12°15′36″=12°+0.25°+0.01°=12.26°,

故答案为:35;9;0;12.26;

(2)40°﹣15°30′=39°60′﹣15°30′=(39﹣15)°+(60﹣30)′=24°30′,故答案为:24°30′;

(3)89°35′+20°43′=(89+20)°+(35+43)′=109°78′=110°18′=110.3°,

故答案为:110.3°.

18.解:∵∠AOB=90°,OC平分∠AOB,∴∠BOC=∠AOB=45°,

∵∠BOD=∠COD﹣∠BOC=90°﹣45°=45°,∠BOD=3∠DOE,

∴∠DOE=15°,

∴∠COE=∠COD﹣∠DOE=90°﹣15°=75°,故答案为75°.

19.解:①由∠COD=∠EOC,得

∠EOC=4∠COD=4×15°=60°;

②由角的和差,得

∠EOD=∠EOC﹣∠COD=60°﹣15°=45°.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

∠AOD=2∠EOD=2×45°=90°.

20.解:(1)∵∠AOB=150°,∠EOB=10°,∴∠AOE=∠AOB﹣∠EOB=150°﹣10°=140°,∵OF平分∠AOE,

∴∠AOF=∠AOE=×140°=70°,

∴∠COF=∠AOF﹣∠AOC=70°﹣40°=30°;

(2)有两种情况:①如图1,

∵∠AOC=40°,∠COF=10°,

∴∠AOF=∠AOC+∠COF=40°+10°=50°,

∵OF平分∠AOE,

∴∠AOE=2∠AOF=2×50°=100°,

∴∠EOB=∠AOB﹣∠AOE=150°﹣100°=50°;

②如图2,

∵∠AOC=40°,∠COF=10°,

∴∠AOF=∠AOC﹣∠COF=40°﹣10°=30°,∵OF平分∠AOE,

∴∠AOE=2∠AOF=2×30°=60°,

∴∠EOB=∠AOB﹣∠AOE=150°﹣60°=90°;故答案为:50°或90°;

(3)有两种情况:①如图1,

∵∠AOB=150°,∠EOB=m°,

∴∠AOE=∠AOB﹣∠EOB=150°﹣m°,

∵OF平分∠AOE,

∴∠AOF=∠AOE=(150°﹣m°),

∴∠COF=∠AOF﹣∠AOC=(150°﹣m°)﹣40°=35°﹣;

②如图2,

∵∠AOB=150°,∠EOB=m°,

∴∠AOE=∠AOB﹣∠EOB=150°﹣m°,

∵OF平分∠AOE,

∴∠AOF=∠AOE=(150°﹣m°),

∴∠COF=∠AOC﹣∠AOF=40°﹣(150°﹣m°)=﹣35°;故答案为:35°﹣或﹣35°;

(4)有两种情况:①如图1,

∵∠AOC=40°,∠COF=n°,

∴∠AOF=∠AOC+∠COF=40°+n°,

∵OF平分∠AOE,

∴∠AOE=2∠AOF=2×(40°+n°)=80°+2n°,

∴∠EOB=∠AOB﹣∠AOE=150°﹣(80°+2n°)=70°﹣2n°;②如图2,

∵∠AOC=40°,∠COF=n°,

∴∠AOF=∠AOC﹣∠COF=40°﹣n°,

∵OF平分∠AOE,

∴∠AOE=2∠AOF=2×(40°﹣n°)=80°﹣2n°,

∴∠EOB=∠AOB﹣∠AOE=150°﹣(80°﹣2n°)=70°+2n°.故答案为:70°﹣2n°或70°+2n°.

21.解:(1)∠COD=∠EOF,理由如下:

∵∠COF=∠DOE=90°,

∴∠COF﹣∠DOF=∠DOE﹣∠DOF,

∴∠COD=∠EOF.

∴结论成立;故答案为:=,∠DOF,∠DOF.

(2)2∠AOC=∠BOF;理由如下:

∵OC平分∠AOD,OE平分∠FOB,

∴∠COD=∠AOC,∠BOF=2∠EOF,

∵由(1)得到的∠COD与∠EOF关系.

∴∠AOC与∠BOF的数量关系为2∠AOC=∠BOF.

故答案为:2∠AOC=∠BOF;

(3)由(2)得:∠BOF=2∠AOC,

∵∠BOF+∠AOC=180°﹣∠COF=90°,

∴∠AOC=30°,

∴∠AOD=2∠AOC=60°.

22.解:(1)131°28′﹣51°32′15″=79°55′45″;

(2)58°38′27″+47°42′40″=106°21′7″;

(3)34°25′×3+35°42′=103°15′+35°42′=138°57′.

23.解:∵∠AOB是直角,∠AOC=50°,

∴∠BOC=∠AOB+∠AOC=90°+50°=140°,

∵OM是∠BOC的平分线,ON是∠AOC的平分线,

∴∠MOC=∠BOC==70°,∠NOC=∠AOC==25°,∴∠MON=∠MOC﹣∠NOC=70°﹣25°=45°.

24.解:因为∠AOB=130°,OE是∠AOB的平分线,

所以∠BOE=,

因为∠COB=90°,

所以∠COE=90°﹣65°=25°,

所以∠AOC=∠AOE﹣∠COE=65°﹣25°=40°

(完整版)2017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知识点7平面图形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7:图形的认识测量 姓名记忆情况 一、线和角 1、线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 画一条直线。 ?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 中,线段为最短。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 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o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2、角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是度。记着“a°”。 (2)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 b(宽) a(长) 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2、正方形 a(边长) 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 3、三角形 h(高) a (底)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特征: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分类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 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4、平行四边形 (1)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的变换试题及答案

2013年图形的变换 一.填空题(共1小题) 1.(1)由①图到②图是向_________平移_________格. (2)由①图到③图是向_________平移_________格. (3)把②图向左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4)把③图向上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二.解答题(共13小题) 2.(2008?南靖县)(1)0A为对称轴,画出图形另一半,成为图形1. (2)将画好的整个图形向右平移4格,再画出来. (3)将图形1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并画出来. 3.(2007?惠山区)①画出下面三个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②将梯形围绕A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③将平行四边形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4.(2009?兴国县模拟)(1)以0A为对称轴,画出图形另一半,成为图形A. (2)将画好的图形A向右平移4格,得到图形B. (3)将图形A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 5.图形A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B,图形B向下平移2格得到图形C,请在图中画出图形B和图形C. 6.图中,图形A是如何变换得到图形B? 7.请画出先向右平移8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得到的图形.

8.按要求画一画. (1)在方格子中画出图①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2)画出将图②向右平移7格,再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3)画出图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9.按要求画图. (1)将图形A向上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7格,得到图形B.(2)以横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和图形A对称的图形. (3)以竖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和图形C对称的图形. 10.先画出图形: (1)向下平移3小格后的图形 (2)再画出图形①绕顶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③.

新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专项练习题

新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专项练习题 1. 学校要召开秋季运动会,体育组的老师们在操场上画跑道,最内圈跑道的弯道半径大约是15米,每条跑道宽0.8米,直道部分全长是106米 (1)最内圈的弯道部分全长是()米 A .15π B .30π C .60π D .7.5π (2)靠内第二圈的弯道部分全长是()米 A .15π B .30π C .(15+0.8)π D .2(15+0.8)π (3)相邻两条跑道的弯道部分相差()米 A .0.8π B .15.8π C .(15-0.8)π D .1.6π 2. 电风扇的运动是() A .平移 B .旋转 C .既平移又旋转 3. 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用到平移或旋转。 4. 一个圆形台面,半径是6分米,这个台面的面积是() A .18.84平方分米 B .36平方分米 C .113.04平方分米 D .103.04平方分米

5. 成都到雅安灾区的实际距离是150千米,在一副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 .1:50 B .1:5000 C .1:500000 D .1:5000000 6.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叫做圆的直径. A .射线 B .线段 C .直线 7. 若一个圆的半径为r,那么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是() A .2πr B .πr C . D . 8. 一个长4cm,宽2cm的长方形按4: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cm2 . A .32 B .72 C .128 9. 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写出一个田字,打开后看见()个田字。。 A .1 B .2 C .4 10. 教室门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 A .平移

五年级数学 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 基础+拔高例题 带作业(带详细答案)

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 板块一:基础巩固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与他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平方分米,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 )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积是(12 )平方分米。 2、李叔叔在院子里靠着墙边围城了一个鸡笼,围鸡笼的网子长20.5米,求这个鸡笼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上底+下底=20.5-8.5=12(米) 梯形面积=12×8.5÷2=51(平方米) 3、有一个长方形,如果宽减少2米,或长减少3米,则面积均减少24平方米,求这个长方形的是是多少平方米? 2 3 原长方形的长:24÷2=12(米) 原长方形的宽:24÷3=8(米) 原来长方形的面积:12×8=96(平方米) 4、如图是由边长分别为4厘米、8厘米的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求阴影部分面积。 方法一:可以分割成两个钝角三角形 第一个钝角三角形的底是4,高是4,第二个钝角三角形的高是8,底是8-4=4,所以总共的面积是:4×4÷2+8×(8-4)÷2=24(平方厘米) 方法二:两个正方形的面积-2处空白的面积 =4×4+8×8-8×8÷2-4×(4+8)÷2=24(平方厘米)

5、如图是由边长分别为4、8、6厘米的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求阴影部分面积。 方法一:可以分割成三个钝角三角形 第一个钝角三角形的底是4,高是4,面积是:4×4÷2=8(平方厘米) 第二个钝角三角形的高是8,底是(8-4),面积:8×(8-4)÷2=16(平方厘米)第三个钝角三角形的高是8,底是6,面积是:6×8÷2=24(平方厘米) 一共的面积:8+16+24=48(平方厘米) 方法二:把右上角补起来 阴影面积=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小长方形面积-两处空白的面积 =4×4+8×8+6×6+6×(8-6)-(8+4)×4÷2-8×(6+8)÷2=48(平方厘米) 板块二:拓展提高 【例题1】下图(单位:厘米)是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8 5 阴影部分+中间空白=中间空白+下面空白 所以阴影部分=下面空白 20-5=15(厘米) (15+20)×8÷2=140(平方厘米) 【例题2】右图中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大__________平方厘米. 乙 甲 6厘米8厘米 4厘米 利用同增同减差不变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空间与图形专项复习练习试题

二、空间与图形专项复习 第一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例1) 基础知识达标 1.填空 (1)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有个()端点。 (2)两条直线相交组成4个角,如果其中一个角是90度,那么其他三个角是()角,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 (3)6:00,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角。(4)经过两点可以画出()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 (5)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3°,则它的顶角是();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钝角是48°,另一个锐角是()。 2.判断 (1)一条射线长1000米。() (2)大于90°的角叫钝角。() (3)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4)钟表的分针旋转一周,时针旋转30°。()(5)三角形最小的一个角是46°,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6)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不小于60度。()3、选择 (1)在同一平面内,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 A. 1条 B. 4条 C. 2条 D. 无数条(2)用100倍的放大镜看40°的角,这个角的度数是()度。 A. 4 B. 40 C. 400 D. 4000 评价: (3)下面图形是用木条钉成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的是()。 (4)圆内最长的线段是()。 A.直径 B.半径 C.其它 (5)下面()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A. 3cm 2cm 6cm B. 3cm 3cm 3cm C. 3cm 3cm 4cm D. 4cm 5cm 9cm 4、按要求作图 (1)在下图中,画出表示A点到直线距离的线段,A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 (2)过A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智多星: 一只猫追赶一只老鼠,老鼠沿A→B→C方向跑,猫沿A→D→C方向跑,结果在E点将老鼠抓住了。老鼠与猫的速度比是17:20,C点与E点相距3米,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猫和老鼠所用的时间相等。 (1)猫比老鼠多跑了几米才追到老鼠? (2)猫和老鼠所跑的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D C B A 1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一、填空 1、3小时20分=()小时9公顷200平方米=()公顷 2、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长()米。 3、一个棱长总和是48分米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3,表面积是(),体积是()。 4、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两个小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正方体表面积的()。 5、把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按1:5缩小后,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6、王丽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最后一列上,她的位置可以表示为(6,8),这个班中共有( )名学生。 7、把高10厘米的圆柱分成16等份,拼成近似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它们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9、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底面积是32平方分米的圆锥,圆锥的高是()分米。 10、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盒子,最多能放()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 二、判断 1、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相等。( ) 2、把一个石块放进一只水桶里,桶里的水溢出31.4毫升,则石块的体积是31.4立方厘米。() 3 4 5、打开冰箱门,冰箱门的运动是旋转。() 6、把一个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所画的三角形的每条边、每个角都是原来三角形的 2倍。( ) 7、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相等,那么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8、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把这条直线分成两条射线和一条线段,所以射线比直线短。()

9、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而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 10、教室里小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他的同桌可以用数对(2,4)表示。( ) 三、选择 1、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50°方向飞行了1000米,返回时飞机要向( ) A 、南偏东50°方向飞行1000米 B 、 西偏北50°方向飞行1000米 C 、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D 、 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2、把一段圆钢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重4千克,这段圆钢原来重( )千克。 A 、24 B 、6 C 、 12 D 、 8 3、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分别长8厘米和4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12 B 、 16 C 、 20 D 、 16或20 4、一个等腰梯形周长是48厘米,面积9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腰长( )厘米。 A 、24 B 、12 C 、18 D 、 36 5、.从上向下看图,应是右图中所示的( ) 四、计算 3×( 31+81 )×8 3.2×1.25 ×0.25 0.32×6.7+3.2×0.33 24×( 83×43) 41÷85+43÷85

小学五年级平面图形面积

平面图形面积 练习1: 例二: 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10cm,ED=8cm,△EFC 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求梯形BCDF的面积。 练习2:

练习3: 例四: 长方形ABCD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设其对角线BD对折后得到的图形如下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_______厘米。 练习4: 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1cm,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F处,且点F在△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cm。

图中,E、F分别为AD、BC边上一点,连接AF和BE,相交于P;连接CE和DF,相交于Q。已知三角形ABP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三角形CDQ的面积是35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EPFQ的面积。 练习5: 如图: ABCD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EBC是直角三角形,EC长8厘米,BC长10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例六: 已知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8厘米,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空白部分的面积?

练习6: 如图,ABCD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DCE的面积是97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当堂检测 一.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CFG为正方形,ADEB为梯形,DE=30厘米,DG=24厘米,AB=39厘米,求梯形ABED的面积? 二.在四边形ABCD中,AB=BC=10厘米,BE=8厘米,AD的长是______厘米。 三.一个长方形被两条直线分成四个长方形,其中三个的面积分别是20亩,25亩,30亩,另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亩。 四.如图所示,梯形中的两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为3、9平方厘米,梯形ABCD的面积是 ___.

小学六年级奥数知识点:几何初步认识二(平面图形)

小学六年级奥数知识点:几何初步认识二(平面图形)★这篇《小学六年级奥数知识点:几何初步认识二(平面图形)》,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 (1)特征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2(a+b) s=ab 2、正方形 (1)特征: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4a s=a2 3、三角形 (1)特征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 (2)计算公式 s=ah/2

(3)分类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4、平行四边形 (1)特征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2)计算公式 s=ah 5、梯形 (1)特征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2)公式

s=(a+b)h/2=mh 6、圆 (1)圆的认识 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r表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d表示。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长度,即d=2r。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圆的画法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4)圆的面积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5)计算公式 d=2r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满分80)一填空(15分) 1、3小时20分=()小时9公顷200平方米=()公顷 2、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长()米。 3、一个棱长总和是48分米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3,表面积是(),体积是()。 4、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两个小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正方体表面积的()。 5、把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按1:5缩小后,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6、王丽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最后一列上,她的位置可以表示为(6,8),这个班中共有( )名学生。 7、把高10厘米的圆柱分成16等份,拼成近似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它们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9、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底面积是32平方分米的圆锥,圆锥的高是() 2倍。( ) 7、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相等,那么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8、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把这条直线分成两条射线和一条线段,所以射线比直线短。( ) 9、.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而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 10、教室里小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他的同桌可以用数对(2,4)表示。( ) 三、选择 1、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50°方向飞行了1000米,返回时飞机要向( ) A 、南偏东50°方向飞行1000米 B 、 西偏北50°方向飞行1000米 C 、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D 、 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2、把一段圆钢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重4千克,这段圆钢原来重( )千克。 A 、24 B 、6 C 、 12 D 、 8 3、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分别长8厘米和4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12 B 、 16 C 、 20 D 、 16或20 4、一个等腰梯形周长是48厘米,面积9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腰长( )厘米。 A 、24 B 、12 C 、18 D 、 36 5、.从上向下看图,应是右图中所示的( ) 四、计算(10分) 3×( 31+81 )×8 3.2×1.25 ×0.25 0.32×6.7+3.2×0.33 24×( 83×43) 41÷85+43÷85

小学五年级平面图形面积

小学五年级平面图形面积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平面图形面积 练习1: 例二: 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10cm,ED=8cm,△EFC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求梯形BCDF的面积。 练习2: 例三: 练习3: 例四: 长方形ABCD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设其对角线BD对折后得到的图形如下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_______厘米。 练习4: 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1cm,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F处,且点F在△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cm。 例五: 图中,E、F分别为AD、BC边上一点,连接AF和BE,相交于P;连接CE 和DF,相交于Q。已知三角形ABP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三角形CDQ的面积是35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EPFQ的面积。

练习5: 如图:ABCD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EBC是直角三角形,EC长8厘米,BC长10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例六: 已知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8厘米,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空白部分的面积 练习6: 如图,ABCD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DCE的面积是97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当堂检测 一.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CFG为正方形,ADEB为梯形,DE=30厘米,DG=24厘米,AB=39厘米,求梯形ABED的面积 二.在四边形ABCD中,AB=BC=10厘米,BE=8厘米,AD的长是______厘米。 三.一个长方形被两条直线分成四个长方形,其中三个的面积分别是20亩,25亩,30亩,另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亩。 四.如图所示,梯形中的两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为3、9平方厘米,梯形ABCD 的面积是___.

小学数学六年级图形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图形练习题及答案 1、正方形 周长=边长×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 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周长=×2C=2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 表面积×2S=2 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 面积=底×高÷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面积=底×高s=ah 7、梯形 面积=×高÷s=× h÷2 7、圆形 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体积=底面积×高÷3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练习: 1、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如果高缩短了2厘米,表面积就减少12.56平方厘米。求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 2、一个高是20厘米的圆柱,把高增加4厘米后,圆柱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5.12平方厘米,那么新的圆柱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把一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沿直径把圆切开,拼成一个和它体积相等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圆柱的表面积增加8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4、如右图,是一个棱长为4分米的正方体零件,它的上、下、左、右面上各有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孔,孔深为1分米,这个零件的表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5、有一块立方体木料,棱长总和是96厘米,把这块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求削去部分的体积占原木料体积的百分之几?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长6厘米、8厘米、10厘米,分别以两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可得什么形体?它的体积最大是多少立方厘米? 8厘米 6厘米 7、两个相同的圆锥容器中各装一些水,使水深都是圆锥高的 一个水多?多的是少的几倍? 1,那么,甲,乙两容器中哪3 8、一个高3分米,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圆柱形水桶里装满水,水中放着一个底面直径为18厘米,高为15厘米的铁质圆锥体,当这个铁质圆锥体取出后,会发生怎样的变

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教案人教版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使学生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 及各类角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画出长方形 和正方形.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能正确地画圃;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且理解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根据平面的基本特征,能够理解平面图形的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 1.复习特征.【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请你在本上分别画出5条不同的线,然后同桌互相说说你画的是什么线,有什么 特点?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 (2)全班汇报. 指出: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 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2.判断反馈. (1)一条射线长5厘米.() (2)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3)通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4)通过一点可以画一条射线.() 二、复习角.【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什么叫做角?请你自己画一个任意角. 提问:根据你画的角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角?(板书:角) 2.复习各部分名称. 学生填写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1)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画的长短无关) (2)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3.复习角的分类. 教师说明:根据角的度数,可以把角分类. 教师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类角?每种角的特征是什么吗?(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三、复习垂线和平行线.【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小学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练习题

空间与图形试题 一、填空题。 1,下左图中,∠1=()°,∠2=()°。 2,观察上右图,在括号内填字母,使等式成立。 3,用圆规画图,当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厘米时可以画出直径为2厘米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张正方形纸的边长为a,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边长为b(a>b)的小正方形,用字母表示剩余部分的面积是()。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分米,面积是120平方分米,高是()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分米。 6,如下图(单位: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 7,把下边的长方形以15厘米长的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

(),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8,求一个圆柱形铁桶的占地面积是求它的(),求做这个铁桶需要多少铁皮,是求它的()。 9,用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少16平方厘米,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0,下面形体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拼成的,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至少还需要()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搭拼成一个正方体。 11,如下图所示,用棱长分别是1米、2米的两个正方体组成一个物体,那么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平方米。

12,用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行,它的长度是()分米。 13,把24分米长的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如果把这根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14,一种圆柱形铁皮油桶的底面直径是40厘米,高是50厘米,这个油桶的容积是()毫升。 15,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它们底面积的比是3:5,圆柱的高是8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 二、判断题。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2,经过平面上的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平面上的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因为三角形不易变形,所以房子的梁架做成三角形形状。() 4,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不小于60度。() 5,将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三次,展开后其中一份是这张纸的1 。() 8

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一填空《15分》 1;3小时20分=《》小时 9公顷200平方米=《》公顷 2;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长《》米。 3;一个棱长总和是48分米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3,表面积是《》,体积是《》。4;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两个小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正方体表面积的《》。 5;把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按1:5缩小后,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6;王丽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最后一列上,她的位置可以表示为《6,8》,这个班中共有( )名学生。 7;把高10厘米的圆柱分成16等份,拼成近似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它们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2倍。( ) 7;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相等,那么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8;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把这条直线分成两条射线和一条线段,所以射线比直线短。《》 9;;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而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10;教室里小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他的同桌可以用数对《2,4》表示。《》 三、选择 A;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50°方向飞行了1000米,返回时飞机要向( ) A、南偏东50°方向飞行1000米 B;西偏北50°方向飞行1000米 C;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D;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2、把一段圆钢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重4千克,这段圆钢原来重《》千克。 A;24 B;6 C; 12 D; 8 3、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分别长8厘米和4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A;12 B; 16 C; 20 D; 16或20 4、一个等腰梯形周长是48厘米,面积9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腰长《》厘米。 A;24 B;12 C;18 D; 36

五年级数学培优:平面图形

五年级数学培优:平面图形 课前准备:直尺、三角板。 1、判断。 ⑴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⑵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相等。() ⑶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后,周长和面积都不变。() ⑷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选择。 ⑴三角形中,∠1+∠2=∠3,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①钝角②直角③锐角 ⑵如右图,甲、乙两个三角形面积 之间的关系是()。 ①甲>乙②甲=乙③甲<乙 ⑶右图中A、B两点分别为长方形两边的中点, 1 3 2 那么面积相等的所有三角形是()。 A B 4 ①2、4和5 ②1和3 ③4和5 5 ⑷用手捏住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的两个对角, 向相反方向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 (),周长()。 ①增加②不变③缩小 ⑸把一个正方形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所得图形的周长比原来 ()。

①增加了②减少了③相等 ⑹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20厘米和8厘米,第三条边长()。 ①20厘米②8厘米③20厘米或8厘米 3、一堆钢管,最上层10根,最下层有25根,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这堆钢管共有多少根? 4、一块梯形土地上底是84米,高是140米,面积是1.4公顷,这块地的下底是多少米? 5、用篱笆围成一个面积为20平方米的梯形养鸭场,它的一边靠着砖墙(如图),篱笆的长度共是多少米? 5米 6、一个长方形长如果减少3厘米,面积就减少18平方厘米,这时恰好是一个正方形,原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7、一个长方形操场,原来长50米,宽30米,扩建后长和宽分别增加了8米,扩建后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8、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为90厘米,相邻两条边上的高分别为6厘米和9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9、一个直角梯形(如下图),下底是上底的3.5倍,如果上底延长11米,下底延长1米,就变成一个正方形,求原梯形的面积。 11米 1米 10、把9个长为5厘米、宽为4厘米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最少 为()厘米。

小学六年级几何图形练习题

六年级几何图形练习题 1、一条小河的一边有两个点A 和点B 。从A 点出发,到小河里挑水,再到B 点。怎么走最近?请你画出挑水的路线,并说明。 3、如图,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120平方厘米,AE=DE , DC=2 1 BC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4、用篱笆围一块梯形范围的苗圃(如图),一面利用围墙不用篱笆, 这样共用去篱笆45米。这块苗圃的面积是多少? 5、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D 、E 是两个将BC 边平均分成三份的两个点,F 为AB 的中点,如果三角形DEF 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则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多少? 6、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80厘米,它的相邻两条边上的高是12厘米和8厘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D C

7、右图三角形ECD 中EC=12厘米,CD=8厘米,并且它们的面积 是长方形ABCF 的2倍,那么三角形ADF 的面积是( )。 8、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 和7cm ,那么第三条边的 取值范围是( ),取整厘米数可以是( )。 9、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6厘米、8厘米和10厘米,那么,它的斜边上的高是( )。 10、2002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数学家大会,大会的会标如右图 所示,它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直角三角形两条 直角边边长分别是2和3.问: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11、有一条小河,河道原来面宽15米,底宽2米,深3米。挖后面宽不变,底宽3米,深4米,求横截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D C B

12、右图是一块长方形草地,长方形的长16米,宽是10米,之间有两条道路,一条是长方形,一条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草地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10

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面积专题

图形的面积专题 1、如图,BE=3AB,BC=CD,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求三角形BDE的面积。 2、如图,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将AB、BC、CA分别延 长一倍到点D、E、F,两两连结D、E、F,得到一个新的三角形DEF, 求三角形DEF的面积。 3、如图,在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削去一个三角形后,剩下一个上底长9厘米、下底长5厘米的等腰梯形(阴影部分),求这个等腰梯形的面积。 4、如图,AE=12厘米,BC=6厘米ED=3厘米,∠C=135°,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如图,三角形ABC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三角形ABE与三角形AEC 的面积相等,如果AB=9厘米,FB=FE,求三角形AFE的面积。 6、在下图中,线段BG将一个边长10分米的正方形分成两个高相 等(AF=FD) 的直角梯形与一个直角三角形,已知线段EF分成的两 个梯形面积的差是10平方分米,且AF=FE,则图中的x长是多少 分米?

7、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正方形,边长是6厘米,E,F分别是CD、BC的中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厘米,E为D的中点,P为CE的中点,求?BPD的面积。 9、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2厘米,CE是4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10、求下图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11、有图是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12、在右图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变BC长10厘米,直角三角形ECB的直角边EC长8厘米。已知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厘米,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13、如图,这个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是8厘米,A和B是宽的中 点,求长方形内阴影部分的面积。 14、下图中,BD=2厘米,DE=4里米,EC=2厘米,F是AE的中点,三 角形ABC的BC边上的高是4厘米,阴影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5、在三角形ABC中,DC=2BD, CE=3AE,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16、如图,三角形ABC的面积是90平方厘米,BE平行于BC,AB=3AE, 那么三角形甲、乙、丙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17、下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E,F都是所在边的中 点,求三角形AEF的面积。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平面图形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平面图形 学内容:教材第94~96页三角形、四边形、圆、轴对称图形和练一练,练习十八第6~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进一步认识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能正确地画圃;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师生都准备三角板、圆规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圆的纸片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复习了线和角的知识,线和角都是平面图形。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平面图形中的封闭图形。(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这些平面封闭图形的特征,掌握一些图形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判断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并能画出一些图形。 二、复习三角形 1.复习三角形的概念.

提问:用线段来围出一个平面图形,至少要用几条线段?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什么?(板书三角形并画一个三角形) 2.复习三角形的分类。 提问:三角形可以狡什么来分类?(板书:按角分:按边分:)出示第94页的分类图,让学生说说各是按什么分类的,各分为哪几类三角形。(接按角分板书: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接按边分板书: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提问:谁来根据左边的图,说说这三类三角形各自的特征?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这三类三角形,同时指名一人在黑板上画出三个三角形。提问: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板书画一个等腰三角形)请大家拿出等腰三角形,折一折说明两条边相等和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征?(板书画一个等边三角形)你能用折一折的方法说明等边三角形三条边和三个角分别相等吗?试一试。 3.学生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完成后口答,老师在黑板图上板书。提问: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指出: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里的一种特殊情况,只要有两条边相等,它就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学生判断各是什么三角形。 出示一组三角形,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三角形。

小学六年级平面图形拓展练习题

一、知识导航: 在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时,有很多图形都是不规则的,很难直接用公式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在解答这类问题时,需要观察图形的特点,经常还要对图形分、合、移、补、旋转等,通过解答这类问题,可以使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加深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夯实基础 (一)典例讲解 例1. (1) 工人师傅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铁皮剪成两部分, 如下图。求画斜线图形的面积。(图中单位:厘米)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2)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4cm 和6cm ,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2. (1)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已知长方形的宽为2分米,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 积。 (二)巩固练习 1. (1)下图左、右都是正方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图中单位:米) (2)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菱形)是连接长方形各边中点 得到的。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图中单位:分米) 2.(1)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三、拓展提高 (一)典例讲解 例1.(1) 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10cm ,ED=8cm ,△ EFC 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求梯形BCDF 的面积。 (2)如图ABCD 是长方形,BCFE 是平行四边形, BC=3cm ,AB=6cm ,DG=2cm ,求阴影部分 的面积。 例2. (1)计算下面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 1.2 2.5 3.6 0.8 0.5 A D B C E F G 8 6 D

(2)如图AO=BO=8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二)巩固练习 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高是8厘米,求阴影部分 的面积。 3.如图,三角形ABC 是边长为24厘米的正三角形, 阴影部分是以每边长为直径画半圆时出现的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四、走近成功 1. 如图1,等边△ABC 的边长为1cm,D 、E 分别是AB 、 AC 上的点,将△ADE 沿直线DE 折叠,点A 落在点F 处,且点F 在△ABC 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 )cm 。(2012历城二中考试题) 2.长方形ABCD 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设其对角 线BD 对折后得到的图形如下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_______厘米。(2011历城二中考试题) 3.下图是长80厘米,宽60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内侧有一个直径20厘米的圆,沿长方形的边长滚动一周。则圆心经过的总路程是 厘米,圆形滚动不到的地方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π取3.14)。(2012年外国语学校考试题) 五、当堂检测 1.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如图叠放在一起,求阴影部 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新星小学操场如图,这个运动跑道周长是多少米? 3.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 A B C 12 8 5 2 3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面积整理与复习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面积整理与复习》精品教案【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103红点1 【教材简析】:该板块是把小学数学中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集中整理与复习。意在通过回顾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沟通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探索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领悟学习方法。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及转化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复习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这是学校绿化的平面图,图中都出现了那些平面图形。 老师随着学生的口答将六种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 师:这块地的大小就是指它的面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 [ 板书课件:平面图形的面积] 师:什么叫做面积呢?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动力,通过图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各种基本平面图形的形状特点,使学生很快进入有目地的探究状态。 二、自主梳理,引导建构 (一)回忆公式,夯实基础 师:你们会计算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吗?请你们把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写在相应的图形上。

学生在自己的6个平面图形上写公式,同时指名板书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对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进行回顾,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便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二)沟通联系,总结方法(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得来的? 小组里相互说一说。然后指名分别说一说(想说哪个说哪个) 1.长方形、正方形是用面积单位量出来的(课件演示) [板书:测量法] 思考:正方形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吗?为什么? 2.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得来的?(课件演示) 再让学生说一说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 (底——长高——宽) 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将圆沿着它的半径等分若干份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问:长方形的长等于(),宽等于()。 这两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呢?[板书:割补法] 3. 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得来的?(课件演示)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是原来一个图形面积的二倍。 这两种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板书:拼凑法] 师小结:根据已学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可以的出新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来,这是运用了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学中用到的地方很多很多。例如:分数除法是运用转化思想转化成什么来计算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集体总结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将知识点重新建构,形成知识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